•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年例,几多欢喜几多愁!!??? (2人在浏览)

之所以叫年例,就是把一年所有的钱在哪天用完了,我觉得没什么必要拉,因为现在不是70.80年代,那时是没什么吃.但是一个地方的习俗.我们都要去尊重的
 
年例,历史悠久的电白农村传统特色!年例应该继续做,但不要死爱面子铺张浪费,适可而止!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烦事都量力而为就得啦!!
 
QUOTE(lianwu779 @ 2005年10月08日 Saturday, 10:41 AM)
干脆我们结婚、进宅、生子出月、上大学也不办酒,我看你就做不到。钱是用来花的,不是用来看的,会捞钱的,办大一点又有何妨?不会捞钱,那就简单一点。谁叫你们互相攀比?农村少了风俗习惯就不叫农村了。
[snapback]754327[/snapback]​


有点道理,支持下。
 
好朋友们:请说说电白那里年例比较热闹!
 
俺老家乡下的年例也很热闹,俺每年都带老婆孩子回去,但不请客,给点钱父母和兄弟,自家人吃顿饭,感觉很好。
“年例,历史悠久的电白农村传统特色!年例应该继续做,但不要死爱面子铺张浪费,适可而止!”-------这观点比较客观、和谐!
 
农村不做年例那就不叫农村咯!现在电白的农村唯一就是年例有点气氛!也因为农村有年例,电白的当官者因此才来农村,平时当官的那有时间来!
 
年例起源于人们对先人的一种怀念,一般年例的日子都是先人生日的日子,难道这也要取消,而且还要政府来管,哇靠!不是独裁到这个地步吧!汗颜.
 
QUOTE(gh008 @ 2007年01月18日 Thursday, 12:23 PM)
年例起源于人们对先人的一种怀念,一般年例的日子都是先人生日的日子,难道这也要取消,而且还要政府来管,哇靠!不是独裁到这个地步吧!汗颜.
[snapback]1628475[/snapback]​




年例照做酒照喝
 
QUOTE(lovedds @ 2007年01月18日 Thursday, 11:22 AM)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烦事都量力而为就得啦!!
[snapback]1628403[/snapback]​




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年例应该做下去!
 
QUOTE(神聊 @ 2007年01月18日 Thursday, 09:35 PM)
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年例应该做下去!
[snapback]1629221[/snapback]​



保持地方特色!保持地方文化!
 
QUOTE(神聊 @ 2007年01月18日 Thursday, 11:36 AM)
好朋友们:请说说电白那里年例比较热闹!
[snapback]1628416[/snapback]​


电白最热闹的年例是................................................................................................................................................................水东圩.

何解呢.因为水东圩的年例正是年初一.人人都杀鸡拜神.
你讲.年初一热没热闹.
 
政府不反对年例...
但也不提倡年例..
 
QUOTE(^xu..♂ @ 2007年01月19日 Friday, 07:47 AM)
政府不反对年例...
但也不提倡年例..
[snapback]1629834[/snapback]​
 

附件

  • post-30038-1166379344.jpg
    post-30038-1166379344.jpg
    45.6 KB · 查看: 183
年例好呀``
好好玩的..
 
你没钱你就不做,不做也没人会怪你,又或者节俭点做小点也无关系啊,
又不是说一定要做那么大。。。况且楼上已经有人说过了:“这是我们的地方特色”,。。。。


本人反对取缔~!~!
 
QUOTE(zhou @ 2005年10月05日 Wednesday, 12:09 AM)
face3.gif
年例,几多欢喜几多愁!!???
年例,这个民间风俗,有人欢喜有人愁。
年例,在粤西电白县愈演愈狂,它掠夺了多少经济?造成了多少家庭负债累累?人们无法去统计,这个民间“包服”,不知还要为害多少年代,为害多少人民???
在电白县,从麻岗镇的年初五开始,至正月十一树仔镇的登楼、前海;正月十五的树仔、旦场;三月初三旦场镇的红花、电城镇的楼阁;一直到八月十六博贺镇的博美、博贺村,直至到冬至。除去六月没有外,其佘 每个月基本都有。年例,涉及到全县二十几个镇,无数户家庭。有钱者、当官者喜欢做年例;贫困者,无钱做,不想做,但也要借钱赊债来做。人做你不做,丢面子。
年例,对于有钱者来说,是小菜一碟。一年一景,亲朋相聚,好友相贺,聚旧添新,多多益善,而且不伤“筋骨”。有些还在相聚中做成生意;对于当官者来说,却是一年一次发财的机会,互相巴结的机会。但是,年例,对于贫穷的村民来说,是雪上加霜。本来拮据的生活,没钱买种子、没钱给孩子交学费,但为了做年例,不得不借钱赊债,要打胀面充胖子,但过了年例,一屁股债全家忧愁愁。
年例,花费多者一万几千,少则几百或一二千,全县有多少农村家庭?全县要花多少钱?有官方统计过吗?关心过吗?如果把做年例的钱用于建校办教育,能盖多少间学校?能解决多少贫困学生上学?如果用于扶贫,又能解决多少下岗职工的困难?帮助多少贫穷的农民?但是上千百万的钱,就这样在一声声吆喝中花掉了,我们的官员,我们的民众应怎样反省呢???
[snapback]743013[/snapback]​



好久不见阿周的身影
缅怀一下
 
QUOTE(奔驰600 @ 2007年01月19日 Friday, 12:39 AM)
保持地方特色!保持地方文化!
[snapback]1629597[/snapback]​



要看什么特色,要看什么文化

好的当然要弘扬
劣的坚决取缔

飘色是一种特色文化,年例里面每村每户的大吃大喝,造成的浪费,不容忽视,年例是否属于文化范畴,有待考证

每个地方都有吃法,如香港等地食大盘菜,但与年例相比算是一种节约。至于文化,至少我大概知道大盘菜的来历,里面传说关于皇帝落魄流浪后被民众收留各家把好吃不好吃剩饭剩菜盒做一锅的给其食用的故事。感觉有点像罗宋汤的来历

虽然生在电白,却不知年例是因何故产生,有心者可去考证一二,至少让一众亲朋戚友在相聚吃喝之余待着几分文化的韵味吧
 
QUOTE(xlm530 @ 2007年01月20日 Saturday, 11:16 AM)
你没钱你就不做,不做也没人会怪你,又或者节俭点做小点也无关系啊,
又不是说一定要做那么大。。。况且楼上已经有人说过了:“这是我们的地方特色”,。。。。
本人反对取缔~!~!
[snapback]1631506[/snapback]​




同感
 
QUOTE(video @ 2007年01月19日 Friday, 05:25 AM)
电白最热闹的年例是................................................................................................................................................................水东圩.

何解呢.因为水东圩的年例正是年初一.人人都杀鸡拜神.
你讲.年初一热没热闹.
[snapback]1629825[/snapback]​



好像不什么请客!
 
树仔登楼正月十一的年例是全县最热闹,最隆重的!
 
年例,一年一例!借此大好日子和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爽!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