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年例,几多欢喜几多愁!!??? (1人在浏览)

zhou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注册
2005-08-04
帖子
2,293
反馈评分
5
点数
61
年龄
63
所在地
电白区
性别
face3.gif
年例,几多欢喜几多愁!!???
年例,这个民间风俗,有人欢喜有人愁。
年例,在粤西电白县愈演愈狂,它掠夺了多少经济?造成了多少家庭负债累累?人们无法去统计,这个民间“包服”,不知还要为害多少年代,为害多少人民???
在电白县,从麻岗镇的年初五开始,至正月十一树仔镇的登楼、前海;正月十五的树仔、旦场;三月初三旦场镇的红花、电城镇的楼阁;一直到八月十六博贺镇的博美、博贺村,直至到冬至。除去六月没有外,其佘 每个月基本都有。年例,涉及到全县二十几个镇,无数户家庭。有钱者、当官者喜欢做年例;贫困者,无钱做,不想做,但也要借钱赊债来做。人做你不做,丢面子。
年例,对于有钱者来说,是小菜一碟。一年一景,亲朋相聚,好友相贺,聚旧添新,多多益善,而且不伤“筋骨”。有些还在相聚中做成生意;对于当官者来说,却是一年一次发财的机会,互相巴结的机会。但是,年例,对于贫穷的村民来说,是雪上加霜。本来拮据的生活,没钱买种子、没钱给孩子交学费,但为了做年例,不得不借钱赊债,要打胀面充胖子,但过了年例,一屁股债全家忧愁愁。
年例,花费多者一万几千,少则几百或一二千,全县有多少农村家庭?全县要花多少钱?有官方统计过吗?关心过吗?如果把做年例的钱用于建校办教育,能盖多少间学校?能解决多少贫困学生上学?如果用于扶贫,又能解决多少下岗职工的困难?帮助多少贫穷的农民?但是上千百万的钱,就这样在一声声吆喝中花掉了,我们的官员,我们的民众应怎样反省呢???
 
习俗吧
没话说
 
严重反对去除年例习惯.
 
原因?
 
年例是电白有其特有的特色, 大家根据自己的能力适度过年例即可.
 

支持你
 
我家过16呢
不过好象我很少在家过
只记得有好对吃的和利是钱
嘿嘿
 
而且那时候会见到许久不见的表哥表姐表弟表妹
 
在讲排场,讲面子人的眼内,他不是量力而行,而是倾家荡产也要硬上。这好拟输红眼的赌徒一样,没钱借来赌。当然是有好的一面,那就是题中的“欢喜”,亲人相聚,友人相识.......但是朋友,"年例"竟必过大于功啊!!!
 
吓人啊~这东西
没话讲的
 
“利是钱”也是大人的一种繁琐来往,你给我家少孩子,我礼还回你家少孩子,那些钱在大人、少孩手中转,最终是自己大人给自家少孩“埋单”,少孩在得到利益的同时,心中留下的是大人作假的印象。这些道理大家都知道,只是无可奈何啊。
 
是这样的啦
你还想怎样啊?
 
好那就好
 
在水东一带还流传着“生仔做丁”,这也是年例的演化吧,谁家生个仔“十三朝”,亲朋要“担丁”,主家要请全村人吃,多少多较花。另外加重了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多节日不好吗?穷人的日子点过都是难过的了!
 
QUOTE(齐达内 @ 2005年10月05日 Wednesday, 01:59 AM)
年例是电白有其特有的特色, 大家根据自己的能力适度过年例即可.
[snapback]743127[/snapback]​


严重支持!!
 
饱人不知饥人饿,富人不知穷人苦,看来本人的贴子很不受欢迎。但我还是坚持我的原则,年例过大于功。
 
QUOTE(zhou @ 2005年10月05日 Wednesday, 01:47 AM)
“利是钱”也是大人的一种繁琐来往,你给我家少孩子,我礼还回你家少孩子,那些钱在大人、少孩手中转,最终是自己大人给自家少孩“埋单”,少孩在得到利益的同时,心中留下的是大人作假的印象。这些道理大家都知道,只是无可奈何啊。
[snapback]743231[/snapback]​


9494
 
QUOTE(zhou @ 2005年10月05日 Wednesday, 01:29 AM)
在讲排场,讲面子人的眼内,他不是量力而行,而是倾家荡产也要硬上。这好拟输红眼的赌徒一样,没钱借来赌。当然是有好的一面,那就是题中的“欢喜”,亲人相聚,友人相识.......但是朋友,"年例"竟必过大于功啊!!!
[snapback]743201[/snapback]​



支持取缔年例!或者在年例之日只做些俭朴的纪念活动。大吃大喝、大摆排场、大家攀比,真是令农民的生活雪上加霜。我听朋友说一些地方一家人辛苦到外赚钱就是为了办好一个年例,如果赚不到钱,过年例的时候还要到处借钱
fk.gif
 
QUOTE(zhou @ 2005年10月05日 Wednesday, 01:47 AM)
“利是钱”也是大人的一种繁琐来往,你给我家少孩子,我礼还回你家少孩子,那些钱在大人、少孩手中转,最终是自己大人给自家少孩“埋单”,少孩在得到利益的同时,心中留下的是大人作假的印象。这些道理大家都知道,只是无可奈何啊。
[snapback]743231[/snapback]​



对呀,我最怕过年派“利是钱”了
 
不做年例,人民就会有钱了?她还是有积极作用的。
1、会令你的儿童时代更加丰富多彩,更多一种寄望。
2、可培养亲情、友情。亲戚朋友就有互访的借口。
3、传统菜式流传和发展,我们就会经常品尝到无穷的美味。
4、就会有灿烂的乡村文化。
5、花了钱,人们就多一种追求,多一种拼搏。
 
钱赚来是花的,年例这个东西好
有利电白的经济!!
 
年例除了浪费,还有无奈。一个字,累!!!无准备那么多时,给你来多几桌人(一桌人10人),无有菜吃,丢面子,主客都没意思,第二年多准备几桌,但来的客人比去年少又浪费几桌,自己吃不了那么多,一千多元当水漂掉,你说可惜吗?当然你不是主人,你不心痛,但主人呢?你们替主人想过吗?
 
年例是电白和吴川的“县粹”,是一个地方特色。有钱可以搞大点,没钱可以搞淡点,这些民俗是客观存在,不可能可以改变的。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