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征集】影响"我"的十本书 (1人在浏览)

呵,不好意思,发错了,。
建议管理人员把这个致顶,这个想法很好,希望人人见到都能够把这个写下来。因为,人的最根本思想是从书上得到的。书上的知识,远比一个任何武器厉害得多。人可以没有老师,但绝不能无书。
看了那么多人写下来的,有关很多方面的。不错。
最后说一句,书是思想的源泉!!!!!!!!!
我看的最多的是(三国演义)!!!!!!!!!!!!!!!!
 
QUOTE(绿豆冰 @ 2007年02月11日 Sunday, 07:15 AM)
六年级的时候看了《三重门》,害得我之后的数学都不及格…
《围城》,领略到何为黑色幽默。
《许三观卖血记》,让我之道原来平实的语言比华丽的词藻更具吸引力。
[snapback]1662100[/snapback]​





《许三观卖血记》,<活着> 这两本书都很不错,都是同一作者
 
此话题不错,支持一下!!

《十万个为什么》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的书,她揭示了很多自然界的奥妙。。。如一般动物的血都是红色的,但蜗牛的却是蓝色的。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儿童文学
 
活了几十年,暂时没发现那些书是让我顿悟或者感到很深刻的,看书基本是过目即忘;当然这跟记忆力和悟性有关,也许俺比较愚钝。

读书应该是个渐悟的过程,积少成多,对于一般人很难说某一部对你有如何如何的影响,到了感觉某一部对你较大影响的阶段,那应该是读了不少书的结果;
我的感觉是只有在生活体验中,我们才会知道自己是懂得了什么,从这方面来说,我认为读书就是学习,内容不仅限于书本的内容了。

相对来说,我还是比较喜欢阅读工具书和一些指导类的书,那是读了就立即有效果的。
 
近二十年的长篇小说看得少。
《白鹿原》是我最喜欢的小说。
2007年,导师说如果这个题材给贾平AO写的话,内容肯定丰富得多,陈忠实的语言能力也远不如贾。看贾的散文,其语言的确好。
 
2002年为了写毕业论文,将白鹿原看了几遍,眼泪流了不少。
2002年听中大的论文导师说修订版本不好看了。
 
QUOTE(yingxiong @ 2007年02月10日 Saturday, 11:40 PM)
在网上看书会很累。
[snapback]1661895[/snapback]​


用手机看电子书不累
 
QUOTE(yingxiong @ 2007年02月10日 Saturday, 11:40 PM)
在网上看书会很累。
[snapback]1661895[/snapback]​


用手机看电子书不累
 
小学时由于爷爷的影响,最喜欢看的就是《上下五千年》、《成语故事》值到现在还受用不尽。

从初中开始到现在二十年了,常看的书就这几本,就放在床头,睡前看,无聊时也看,但都未能参透其中的精华。
《菜根谭》
《官场现形记》
《厚黑学》
《毛泽东选集》
 
QUOTE(最爱吃牛腩粉 @ 2007年02月12日 Monday, 07:24 PM)
《读者》。。。
记得3年前我在里面看了一篇关于“维生素c”的文章(大概是科学论文之类吧),主要内容就是说维生素c很有用,抗氧化,增加抵抗力等等。然后我真的相信了,就天天坚持吃药用的维生素c,后来我从此再也没有病过了。在此之前我一个月扁桃腺发炎一次或者每月感冒一次。。。。我开始时是为了抗氧化才吃的

你说这书对我的影响大不大?

信不信有你
[snapback]1663701[/snapback]​


以前常常感冒,听人说维C好,吃了果然有效,现在正常的一年只感冒三五回.受益于一些小知识有很多,影响一生的书籍那里找?
学生时代听很多人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煅炼人的意志,找来看后,一点都找不着有什么影响到我,严重感觉被骗了.
 
1、《三字经》
2、《新华字典》
3、《唐诗八百首》
4、作文选这类书籍
5、人生哲理这类书籍
6、《论语》
7、儒家思想类书籍
8、《孙子兵法》
9、《毛泽东思想》
10、《邓小平理论》
11、“三个代表”
12、科学发展观
 
知音,女友,人之初,故事会,良友,半月刊,读者,佛山文艺,少男少女,历史教科书。
 
知音,女友,人之初,故事会,良友,半月刊,读者,佛山文艺,少男少女,历史教科书。
 
喜欢古文的,不妨读下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散文出版说明


经常阅读优秀的古文,一般会有三个层次的体验:第一层是感染于文章的气韵、风致,心神为之一爽;第二层是读后掩卷会心,觉得我们平日苦心思索、品味所得出的一些理性结论,先哲早已有了祥备的论述;第三层是多读细读之后,再反复咀嚼,几经出入,便如登高而望,世情、人事当中的很多道理仿佛一一陈列目前,顿感视野开阔,胸襟豁然。此外,虽时事沧桑,先哲迹远,常读其书,可以打破时空局限,如闻良师教诲,如同益友倾谈,收获与日俱增。

中国的古文从〈〈尚书〉〉以及先秦诸子百家开始,经两汉而发扬光大,至唐宋则诸体兼备,集其大成,八大家散文无疑是古文全盛时期的精华。所以至今学者论及古文,最推重唐宋八大家,古文选本最多的也非八大家莫属。

纵观众多选本,其中大多数是早已被公认的名篇佳作,所选之精无可挑剔。但要从中完整地了解他们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以及艺术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把他们的作品全集拿来一一注释,解读,又未免失之繁杂、冗赘。为求其体气完备,使读者既得其精华,又可览其全貌,我们选编了这套《唐宋八大家》。为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每篇古文,编注者于每家作品选之前载其平生事迹及文学成就,在参考众家成说的基础上,力求做到脉络清晰、详略得当;之后附有史书本传,以备读者参考、辩析;在每篇之前尽可能标明写作年代,以便读者在对照其生平事迹之后掌握文章写作的具体背景,从而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该篇作品的思想内涵;同时附有编注都对每篇文章的概括理解,力求为献读者更便捷地了解作品的主题和写作技巧提供有效的引导。

在注释方面,编注者通过大量考据工作,对每篇作品当中的生字和生词予以尽可能详尽、准确地注解;对作品当中的大量典故进行了多方查证,较为祥尽地标明了每条典故的出处、本意、转义以及在文中所表达的现实含义,从而使读者在准确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还可借此掌握更多的典故知识。

就此而论,这应当是一套既能为一般读者了解唐宋八大家古文提供导引,也能为有志于研究唐宋八大家及其古文的学者提供一定借鉴,参考的读物。

学不可凭悟而得,气可以涵养而至。读八大家文章,不仅可以领略中华文学宝库的精华,增长知人论世的本领,养成纵贯古今的浩然之气,还可以通过充分揣摩、咀嚼其为文的章法、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相信随着读者对八大家古文涉猎深浅的不同,会得到或多或少的益处。


天津人民出版社
 
17. 《2027――来自巴夏的生命信息》、《巴夏――来自未来的生命信息》(台湾伟志出版社,几年前上海的新时代网络书店可邮购)。
现在网上也能下载了。
这两本相当有意思。
 
《震惊世界的飞碟劫持案》(贝蒂•安德烈森劫持案)
几个月前我孔夫子旧书网买到这本书,原来原书名叫《安德烈森事件》,广东文联当初是有删节的,不过整体内容很完整。
不过现在读已经没有少年时那种感觉了。
 
QUOTE(mmphy @ 2007年02月21日 Wednesday, 02:46 AM)
有一本书,可能只有部分人注意,这里要隆重推荐一次:《白鹿原》,陈忠实 著。90年起本人共读了3次,现在买了一本专门珍藏。

《白鹿原》的特色,简而言之,一是史诗式的叙述,其磅礴大气堪比《百年孤独》,其构思在当代中国无人能比。二是写人性,真实而又逼真,人物的命运完全与社会变革连在一起。三是能完全用作家的视角来看世界,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强奸,真正的写人生,写生活,不再是政治的工具和主义的传声筒。
初看《白鹿原》时,我还在读大学中文系,当时就认定,这是一部49年后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已经是当代中国小说创作的高峰,远超王蒙、贾平凹的单篇著作。《白鹿原》早些时间获得了鲁迅文学奖,渐渐被人关注,价值也被发现了。电影快要拍了,电视剧拍摄权让导演打破了头。以我微薄的鉴赏能力,本人坚定地认为,《白鹿原》迟早要在世界范围获奖,也许就在今年。中国人说了几十年诺贝尔文学奖都没有沾边,是因为文学遭受意识形态的强奸,不是生出低能儿,就是长出怪胎。郭沫若、曹禺、沈从文、茅盾、钱钟书等文学家就是这样“死”的。如果真的要推荐诺贝尔文学奖的参评对象,那肯定非《白鹿原》莫属了。电白人民如果不信,大家可以以一个月工资打赌。
戏拟广告如下:你看厌了政治文学吗?你想看真正的文学是怎样反映生活的吗?你想看一部中国社会变革的前传吗?你想看一看中国当代各类人物的命运预演吗?请看《白鹿原》。
[snapback]1674856[/snapback]​


97年读师范时语文老师介绍我们读,真是一部好作品,比《百年孤独》更亲近。后来获茅盾奖(好像是不是鲁迅文学奖)是修改版,没有原本好看。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