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中国社会的一千个细节 (1人在浏览)

四十九 新时期的创新运动
  
  不知从何时起,标榜“第一”成了一件事是否有意义(意思)的急所。在这方面,精明的上海人总是走在前列。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一场赞助式婚礼。那要结婚的小两口因拮据而想出这么个主意:搞赞助。要赞助的方方面面可真不少,婚纱、场地、筵席、司仪、摄影、婚纱照,等等。这可是全国首例(第一个)赞助式婚礼,那些影楼、婚庆公司、公关公司、酒店都想靠着这个第一而产生的新闻宣传效应达到广告扬名的目的,于是纷纷提供赞助。精明的小两口靠着这个创意引来了记者,也就遂了心愿、进了洞房。那些赞助商也自以为聪明了一把,就等着芝麻结西瓜了。
  可见,第一就意味着创意。而创意,一般也包含着“第一”。
  还有一个残酷些的例子,应该不是上海人干的。它说的是有一个人得了不治之症,又没钱,就想让社会捐助。他找到报社,想让后者通过报导来募集好心人的滴水之恩。但报社说自己不是慈善机构,报道必须具有看点与卖点。于是,那个病者自己策划了一把,把捐助广告登到了一个地方杂志上。由于这样的作为在中国属于第一,于是新闻报道得以成立。病者也在新闻报道所激起的热心中得到了捐助。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媒体活跃其中,特别爱捕捉“第一”。在新时期的创新运动当中,一直就有这么一只看得见的手。这只手对“第一”的偏好已经胜过了新闻传播学可以容忍的标准,使得中国人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创新运动。
  
  在这只手的推动下,更多的第一出现了:
  第一个零工资的打工者;
  第一个展示活体模特的时装橱窗(发生在上海);
  第一个职业打假者(他就是王海,严重利用了消法的漏洞);
  第一个走红的网络歌手(雪村,一个聪明人);
  第一个吃屎的行为艺术;
  第一个手机小说;
  第一个发送短信垃圾的人
  第一个刊登广告征召大款的二奶(她和刊登广告征召二奶的大款不谋而合,天生一对);
  第一个地铁婚礼;
  第一个水下婚礼;
  第一次进行直播的辟谷现场(受到司马南的关注,指责其伪科学);
  第一次直播国际战争(把正义与非正义昭然于世);
  第一次直播航天飞机回归地球;
  第一个人工美女(不知她的保鲜期和维修责任如何);
  第一个被广泛报道的奇丑女(她因此变成一个美女);
  第一个事业成功的毛人;
  第一个飞越黄河的人(如果黄河变成了小河沟,这样的飞越是否依然是壮举);
  第一个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中国人(据说那里经常有很普通的游泳爱好者横渡);
  第一个实名制下的裸体艺术模特(如今成了一名职业话剧演员)。
  这还只是新时期创新运动的一个侧面。
  在运动的正面,是全国人民思维的巨大发散。全民皆兵、全民造反时代久远了,全民下海、倒钢材的时期也古老了。
  于是,一些人找到了与媒体长期共谋的机会。
  
  第一个被叫作美女的作家是谁?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一个群体。其实,很多女作家都很漂亮,像池莉、王安忆。她们比卫慧、棉棉漂亮多了。可她们不算,她们只是作家中的美女,简称“作家美女”。
  美女作家就不同了。她必须要把美女放在第一位,使用美女该有的语言,来赢得一个作家的名声。也许她不是个真美女,但她依旧是“美女作家”。
  一定要记住这句箴言:使用美女该有的语言,来赢得一个作家的名声。
  第一个被叫作美女的作家是谁?这似乎已成了无头案、呆坏帐。但不能忘记的是,是《钟山》搞了一个美女作家联展,才让“美女作家”真正叫响了。
  第一个使用博客走红的“美女作家”,木子美。她沿袭了“美女作家”的名头,而且其平庸的相貌异常符合前述的标准。但她是第一个使用博客来传播其作品的美女作家,所以她也火了。
  继木子美之后,出现了第一个公布裸照的“美女作家”,流氓燕。她又一次实践了“美女作家”的标准。虽然身材很水桶,依旧能以裸照笑傲。这样的写手也注定能火一阵子。
  而那些走审丑路线的“美女作家”,更是深谙“美女作家”之道。
  “第一”,总是能带给我们如此丰厚的回报。第一个国内网络邮箱,第一个网络门户,第一个中文搜索引擎,第一个人才网,第一个房地产网。 网络经济的巨大报偿自不必说。在娱乐界,作出第一个抄袭国外样式的举动同样能举国轰动。
  超级女声实现了这个现象。它可说是“美女作家”路线的集大成者。它先审丑,再审美;既媒体,又网络;不仅偶像,更花边;除了粉丝,还有八卦。它可说是满足了更多的人争当第一的欲望。
  
  以前的创新者被叫做“改革家”,现在则称为“时尚人士”。
  那些跟时尚之风而动者,他们注定思想贫乏、穷困无聊。
  只有摸透时尚胴体、学会创造“第一”技巧的人,才能笑傲江湖、永葆青春。
  有的人想把喜马拉雅山开个口子,引入印度洋的季风,使青藏高原变成鱼米泽国。
  有的人想给长城内外都贴上瓷砖,保护好世界遗产。
  有的人想让体育总局办一个气功训练班,以大面积提高奥运成绩。
  有的人想要月葬。
  有的人想用孔子学院对抗歌德学院和迪斯尼乐园。
  有的人想通过高考作文复兴中国诗歌。
  有的人想把克隆技术传授给九亿农民使他们一夜暴富。
  
  而我更希望在华夏大地能出现这样的第一:
  第一部以哲学家为主人公的电影。
  第一次全民公决。
  第一座自由论坛。
  第一块文革纪念碑。
  第一位拒绝诺贝尔奖的人。
  第一代不被愚乐所迷惑的青年。
  第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狂欢节。
 
五十 荒诞的早点铺子
  
  ------- 有感于某些学者使用学术术语的频率而作
  
  
  天景泛亮,清光照进夏家的走廊。
  夏小青醒来,跻着凉鞋改造的拖拉板儿开门进了里屋。
  夏小青:爸,起床。
  夏小青摇摇夏青肩膀,然后走出去。
  夏青呻吟:再让我睡……睡会儿,怎么老是这时候起床,饼刚烙了一半儿,这粥也没熟,油条还没黄呢……
  夏小青在外屋:黎明即起,万机待理。
  夏青一翻身:理个什么理呀。我问你,早点铺子的名字你想好了吗?
  
  早点铺子里横着几条桌椅板凳,桌子上摆着醋、酱油、胡椒、辣椒末。
  夏青父子俩为制作早点做准备。
  夏小青伶俐,眼疾手快。
  
  年轻人:嘿,老爷子,早啊,来两只荒诞饼。
  夏青:好嘞,一共五块钱。
  年轻人:怎么,涨了?
  夏青:不瞒您说,这两天涨得厉害。
  年轻人:做法不同了?
  夏青:不是,是原料涨价了。
  夏小青:这都是那个中法合资的荒诞面粉公司的问题。昨天我去那个公司进货,碰见销售部经理,他对我说,近来法国发了大水,洪水把好多优质的荒诞大麦试验田都给泡了。
  年轻人:老爷子,别忘了加那个。
  夏青:知道,忘不了,两个写实种的鸡蛋。这荒诞饼里加两个写实鸡蛋,品位不赖嘛。
  夏小青:你知道这写实种的鸡蛋是怎么来的吗?
  年轻人:你说说。
  夏小青得意:我去过一次国风农场。
  年轻人:在哪儿?
  夏小青:就在汉赋平原的西面。国风农场管理得真是好,那些鸡吃的都是绿草籽,看的都是自然风景,听的都是二泉映月、黄河大合唱。
  年轻人:好种,好种。
  夏青烙好了荒诞饼,递给年轻人。
  夏青:来,得了。拿好了。
  年轻人:呦,新包装。
  夏青:唉,这叫“诗经纸”。用这种纸包装,保温。
  年轻人:嘿,谢了。拜拜您哪。
  年轻人片身蹬车而去,边骑边吃着,闯过了红灯。
  
  中年男子犹豫,轻声问:有魔幻豆浆吗?
  夏青愣:没,没有。
  中年男子:唉,就知道你这儿没有。我已经找了半天了。
  夏青:我这有后现代粥、意象奶、古典豆浆,喝什么不行,非要魔幻豆浆?
  中年男子:你不知道,我早晨喝什么都吐,连喝水也吐。后来试了一下魔幻豆浆,舒服死了。于是,我每天早上都要去喝新鲜的魔幻豆浆。可巧,今天那个卖豆浆的没来,我才找到这儿来的。
  夏小青猛地想起:爸,咱家不是还剩了些魔幻粉吗?你不记得了?
  夏青:噢,对,快去拿!
  夏青心想这魔幻豆浆今天该卖多少钱。
  青年妇女:来碗现代粥。
  夏青:我这儿只有后现代粥,要不要?
  青年妇女:凑合吧。
  青年妇女接过热粥,沿着碗沿儿唏溜:呦――!怎么这么腥啊!
  夏青:给您点儿新感伤咸菜吧,冲一冲腥味儿。
  夏青很有准备地把咸菜瓷碟递了过去。
  青年妇女:唉,好多了,刚才那股后现代味儿还真够冲的,新感伤咸菜倒是挺有效果的,是你自制的吧,我还从没吃到过这种味道的咸菜呢。
  夏青得意地点头。
  长脸男中学生:来碗意象奶。
  圆脸男中学生:有写实种的毛鸡蛋吗?
  夏青:没有,写实种没有毛鸡蛋,写实种的鸡蛋都是整鸡蛋。
  长脸男中学生:谁说没有,我昨天刚吃过,就在那儿。
  长脸男中学生指了指两米外的墙角。
  夏青想起来:噢,对对对,是有毛鸡蛋,不过那是新写实种的,不是写实种。
  圆脸男中学生困惑:有什么区别吗?
  夏小青:区别大了!
  夏小青往热腾腾的豆浆上撒魔幻粉。
  中年男子:好啊!
  中年男子满心欢喜围着豆浆闻了又闻。
  中年男子:呦呦呦,好了好了,也别太魔幻了。魔幻豆浆讲究的就是撒魔幻粉的手工,好好好,就这样,停――。
  中年男子用两只手做了个“T”形的手势。
  夏小青:这写实种和新写实种的不同,就在于一个是国风农场的,一个是小雅公社的。
  圆脸男中学生无奈,要了两个怀旧牌红薯,先查看防伪激光标志,后吃起来。
  长脸男中学生刚把奶喝完,抬头问圆脸中学生:没有?
  圆脸男中学生点头。
  长脸男中学生:那我算白喝奶了。先意象奶后写实种毛鸡蛋,有味儿着呢。
  圆脸男中学生:他们说毛鸡蛋只有新写实种的,没有写实种的。
  长脸男中学生:傻瓜,新写实就是写实种,没区别。
  长脸男中学生一扔勺,当的一声。
  圆脸男中学生:他们说出产的地方不一样,写实种来自国风农场,新写实种来自小雅公社。
  长脸男中学生:你没问问为什么出产的地方不一样品种就不一样?
  圆脸男中学生:没问。
  圆脸男中学生打了个嗝。
  长脸男中学生:我来问。老板!
  夏小青:有什么事跟我说。
  长脸男中学生义正词严:“为什么国风农场就不生产毛鸡蛋?
  夏小青:国风农场是个大农场,要么产鸡要么产蛋,为什么要生产鸡不像鸡蛋不像蛋的毛鸡蛋?
  长脸男中学生:那你是说小雅公社是小单位喽?
  夏小青:差不多吧。
  长脸男中学生:你胡说。国风农场把那些毛鸡蛋偷偷卖到市场上去,还让零售商说是小雅公社的。你以为我不知道?
  铺子里人更多了,坐等时间比吃饭时间要长。很多人用各种方式表示不满,父子俩有些应接不暇,手忙脚乱。
  满脸毛的男胖子:来个新生代糯米鸡。
  夏青:来啦!还热乎呢,赶紧吃吧。
  留八字胡的男瘦高个儿嚷:来四两凸凹煎饺!
  夏青:要什么馅儿的呢?
  男瘦高个儿:你有什么馅儿?
  夏青:这就多啦,像淑女馅儿、问题青年馅儿、白领馅儿、网虫馅儿、教授学者馅儿、成功人士馅儿。
  男瘦高个儿:就半斤问题青年馅儿吧,别煎糊了啊,煎糊了我可不要。
  夏青:那不会,我最能掌握火候了。肯定是外面金灿灿,里面软绵绵,吃完满嘴油,绝对能消化,不留后遗症。
  夏小青问左边的两个外地人:您二位还要点什么不?
  其中一个外地人:再来俩寻根油条吧,要炸得脆点儿啊!
  夏小青仰脸笑:您就瞧好吧!寻根油条再不脆,那不成了异国情调了嘛。
  满脸青春痘儿的男孩:老板,把现实主义辣椒油拿来。
  男孩问旁边女孩:你要不要?
  女孩:我不要。我受不了,一吃就流鼻涕。你还挺喜欢。
  男孩:我是想发发汗,我的汗腺欠发达。
  夏小青:爸,您可真专业。
  夏青:不专业不行啊,竞争激烈啊!……G,儿子,你想好了吗,我们这个铺子到底叫什么名字?
  夏小青:嗯……
  夏青瞧表:儿子,该关门了。
  夏小青:还有那么多人呢,怎么关呀?
  夏青:关吧!再不关人更多,快累死了!先让没进来的别进了。……去呀!
  夏小青不情愿地把一个牌子挂在门口。
  牌子上写:小铺四只手,食客三百万。赚得千金足,还靠着着鲜。明儿见您哪。
  
  关门后,父子俩在铺子里收拾。
  门外,被牌子挡了的人在议论。
  女声:哎呀,都怪你,一路上罗罗嗦嗦,不赶快走,来晚了吧。
  男声:那咱们去吃麦当劳吧,不远。
  女声:不去,我绝食了。
  父子俩窃窃而笑。
  夏青:你到底想出来没有?
  夏小青:就叫“文心雕龙”吧。
  夏青:好小子,有你的。别以为你爸没念过书。
 
五十一 当 今 中 国 震 惊 世 界 的 25 个 第 一     
    1 中国教育投资不及非洲的乌干达,失、辍学儿童人数世界第一
      
      2 中国贫困家庭子弟考上大学,因为贫穷而导致父母自杀、家破人亡的案件数,世界第一
      
      3 中国九亿农民几乎没有任何医疗社会保障,世界第一
      
      4 中国每年的矿--难发生次数和死难人数,世界第一
      
      5 中国近10年贪官转移国家财产500亿美元到海外,且几乎永久性无法追回,世界第一
      
      6 中国Z F每年公款大吃大喝铺张浪费折算的金钱损失在3000亿人民币以上(02年为2000亿,等于一个三峡),世界第一
      
      7 中国Z F每年公务用车费用折算的金钱数目高达2000亿人民币以上,世界第一
      
      8 中国在其农村尚存在无数失学儿童和破旧危房校舍的情况下,其中央电视台修一座新楼预算就达70亿,堪称世界之最
      
      9 中国国民目前的人均收入是1090美元,位居全球第100位
      
      10 中国曾经彻底消除了色情业、解救了无数妇女,但目前中国被胁迫的风尘女人数和发生的逼良为*案件,世界第一
      
      11 中国扫除色情业的行动,一般仅仅针对最弱势的妇女施用暴力和法律,堪称世界仅有
      
      12 中国的大中城市发达程度与欧美相当,但绝大部分农村和非洲穷国的农村在一个发展水平,反差之强烈堪称世界奇观
      
      13 中国完全不具有城市人身份和福利待遇,但却在帮助建设城市和服务城市的所谓农民工人数,世界第一
      
      14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还在针对初、中等教育征收高昂学费的大国(其他大国都免费向其国民提供)
      
      15 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和历史、区域性大国,是唯一 一个尖端武器净进口国
      
      16 中国那些在现代工厂工作的打工者们,其工资待遇远低于墨西哥甚至远低于其邻国越南等国家,堪称世界最低
      
      17 中国与非洲小国一样,只能*出口衬衫、裤衩之类产品换取其急需的民航飞机等工业品,堪称世界一景
      
      18 中国各级Z F办公大楼的豪华程度令人咂舌,连自称最富有的美、曰Z F也相形见绌,世界第一
      
      19 中国官方公布的其官/民比例目前达到了1:28(一说1:15),绝对创世界第一
      
      20 中国目前处于分裂状态没有实现国家统一,另有大片领土/海被印度和曰本侵占而没有收复,世界唯一(另有朝韩未实现统一)
      
      21 中国各部委监督处理地方Z F违法行为的“中央/部委督察小组”工作最勤勉、常年奔波在外,堪称世界公务员典范
      
      22 中国农民进入北京、深圳等大中城市,必须办理“暂住证”暂住在中国,堪称世界奇观
      
      23 中国有官员和参正议正代表提出“人口城市准入制”限制所谓“低素质国民进城”,创“种族内歧视”之最
      
      25 中国大学四年学费相当于一个农民家庭不吃不喝41年的劳动所得,是世界学费第二高的曰本的3倍,全球第一
 
五十一 建议总理新浪开博
  
  新浪博客天下闻名,如今正期待着一国总理的光临。
  总理素有爱民形象,若在新浪开博,一定能击起千层浪,点击率肯定超过“炒作女王”老徐不知几千里也。
  因为,网民(共和国公民的一部分)还是更关心国家的政治前途以及经济发展的。
  
  在此两会之机、十一五计划制定之时,总理新浪开博,可算是中国民主建设的一个特色了。
  想想中国的最高行政权力当局能够在网络上以博客的身份,倾听同样身为博客或网民的公民的声音与思想,确实是一项创举。
  当然,要赢得这样的创举,似乎需要新浪的仁人志士怀着先天下之博而博、后天下之客而客的高尚情操,努力推动政治入博。
  国务院有自己的网站,www.gov.cn,2006年1月1日正式开通,而且各个部委大多有自己的分网站。
  看来总理入博也为期不远了,可千万别搞得跟国务院网站似的那么一本正经啊。
  
  根据中国官场原则,总理在新浪开博后,必定能引起一次政治博客大潮。
  各大部委、各个省市一定会跟风而动,部长们、省长们、市长们也会在新浪相继开博的。那时候就更热闹了。
  政治民主、经济娱乐,各方人士济济一堂,大话天下。
  而最有意思的,莫过于国家信访局的博客了。这肯定成了一个可以公开告状的地方,一纸信访留言立刻天下皆知。
  
  于是博客不仅是个人日记、文集,更是一处中国国情的大总汇了。
  
  那么,总理有没有写博客的时间呢?
  想想吧。
  如果总理每周抽出十分钟来写博客倾听民意与回声,那么中国的官员们似乎也会效仿,而以十倍的时间来这么做。当然效果各异,真诚度不一。
  但希望温总理能用看家信的心思来对待这十分钟。
  但愿他的秘书们能有和总理一样的情怀来替后者完成那剩下的7x24x60-10分钟。
 
五十二 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
  
  中国的文化精英们时不时会脱口而出一个口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他们要以此来解决很多棘手的人文文化的课题并增强民族的自信心。
  而美国人的逻辑正好相反: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他们想籍此来表明,他们处在世界的中心、全球文化的制高点。
  
  中国的文化精英们之所以会有那样的口诀,是有着曲折的精神体验的。在新时期,很早就出现了文化上的寻根运动。其代表人物之一的冯骥才,至今寻根不止,而且边寻边保护。然后,就是第五代导演导演的电影频频获得国际大奖,再次使民族文化成为热点。
  虽然有人指出这些所谓的民族文化都是落后的房舍田地和破旧的桌椅板凳,但这毕竟是中国独具的。难道要这些文化的创作者去和外国人比高楼大厦、摇滚、科技么。似乎只能如此了。虽说家丑因外扬而受到了国际上的鼓励,可这只是表面的理解。更深的认识就该是,民族的文化积淀震慑了外国人的神经。
  
  而美国人之所以会反着说,也是因为他们这样成功过。美国人拥有强势的文化,自然不用特别强调其文化的民族性。就民族文化的组成而言,可能更多的是移民带来的外族文化。就其历史来说,当然比不过我们的秦砖汉瓦。
  美利坚民族,其历史渊源尚不及其文化久远,它当然要这么说了: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更为关键的是,美国的民族文化应是一个更为复杂的新文化,包含了:科学、人文和政治。这样的文化必须依赖广泛的民族融合和交流,必须是一个新民族才可能包容的。
  
  再看我们的精英们所宣扬的口诀,基本上只局限在人文文化上,和科学、民主基本不能沾边儿。是啊,这样的文化除了是民族的,还能是谁的呢。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啊,我们除了民族的文化,还曾拥有过世界的文化么。以后,我们一定会具有这样的文化。因为我们意识到中华民族可以和美国人一样以博大的态度来对待世界的交融。
  但现在,在我们还只能以民族文化来论文化的时候,我们也只能把民族的文化加工得更具有世界性了。所以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不仅是个伪命题,更是一句废话。
  
  更为关键的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到底是什么?
  依我的理解(而非那些高唱口诀的精英们的思路),该是民族生产文化的能力和创造文化的能力。
  这些方面的文化,恐怕那些精英还没有来得及研究吧。
五十三 汉语的双重人格
  
  汉语实在发达。以前是外来语,现在是网语,还有很多政治社会商业广告的生造,真是众声繁华。而汉语的发达,还在于其双重人格的构造。
  以下举些例子。请看:
  
  有“士可杀不可辱”,则
  有“大丈夫能屈能伸”。
  
  有“是可忍孰不可忍”,则
  有“小不忍则乱大谋”。
  
  有“杀身成仁”,则
  有“识时务者为俊杰”。
  
  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则
  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有“井底之蛙焉能知大海”,则
  有“一叶而知秋”。
  
  有“富贵不能淫”,则
  有“有钱能使鬼推磨”。
  
  有“公仆”,则
  有“父母官”。
  
  有“华山自古一条路”,则
  有“条条大路通罗马”。
  
  有“义无返顾”,则
  有“好汉不吃眼前亏”。
  
  有“士为知己者死”,则
  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这就是汉语的双重人格。它和语义褒贬完全不是一回事。它更多地表现出汉语思维的两面性。这些“泛成语”其实是历史的积淀,是我们的祖先、先人和同代们在各自的生活社会实践中根据具体语境说出来的,一定很是掷地有声。
  每个人,当他得到汉语系统的完整教育之后,就能在大脑里形成完全不同的两套思维模式。一套是儒家式的义理哲学,一套则是世俗的明智文化。两套价值体系并存,常能令人不知取舍。
  每个人都可以从汉语里找到自我辩护的“泛成语”,其实也就是找到了在“泛成语”及汉语背后存在的道德支撑。因为汉语的很多“泛成语”都来自于历史事件,都是从典故而来,都是五千年文明的积累。每个“泛成语”能够流传至今,正说明其道德价值为中国历史社会所容,说明这是世人所遵守的某类规则(无论是法则还是游戏规则,也无论是明规还是潜规则)中的一款。
  更为复杂的是,两套体系又能交叉互动,形成许许多多的子体系。这样一来,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世界里找到汉语道德的依据。汉语道德与根本的伦理道德体系的不同在于,它只是一套说辞,一套宽解自己与他人的话语。它不是真正的道德,它只能在精神上得到一点点的胜利。
  
  探讨汉语的双重人格,其实质是映射出道德本身的不确定性。我们的道德似乎正处在一个与汉语同步更新的时期。外来语带来国际的观念、世界的良知,网语影响到新一代人对社会的认知,而商业文化媒体生造出的新词汇更是令人莫测高深。
  众声的喧哗意味着众生对话语权利本身的敏感。每个人在今天都逐渐有了发言的权利,甚至是制造新词、新的“泛成语”的权利与机会。
  因此,汉语的这种二元人格也会更加多元化,体现出现世道德的多义性。
 
五十四 关于“有尊严的乞丐与服务员小费”的QQ对话
  
  李平 23:25:50
  我给你提供两个细节,你看看有没有兴趣写: 一个是关于中国人在饭店吃饭没有习惯给小费的问题, 其实在中国,服务员的待遇之低,是无与伦比的,
  所以在中国实在是该学习人家西方 另一个就是中国的乞丐, 太不专业了
  李平 23:26:07 不知道我说的这两点你写了没有的
  李平 23:26:24 反正在前面的四十多个里没有,
  世纪婴儿 23:26:37 没有啊。乞丐不专业,到底啥意思?
  世纪婴儿 23:29:48 ?
  李平 23:30:34 乞丐应该也可以作为一种职业的, 在西方国家的乞丐并不需要牺牲尊严去换取施舍的, 但在中国,好象形成了一种错觉,就是当乞丐只能穿上非常肮脏的衣服,上面非要沾上很多土才可以, 其实乞丐的衣服破点无所谓,如果把洗干净了是不是就会让人们觉得他们还是有尊严的?
  世纪婴儿 23:33:11 你说得有道理。乞丐也是有尊严的,也可以作为一种职业,妓 女都是职业,凭啥乞丐不行。非得走投无路才能行乞吗。
  李平 23:33:46 可能是我的表达不甚清楚 关于乞丐的问题我也是有感而发, 我看到的大街上的乞丐没有一个不是脏西西的, 难道不能把衣服洗干净了再出来乞讨吗, 我说的意思是这个
  世纪婴儿 23:34:15 跟你讨论一下,引申下来。那有个问题,如果是职业的话,那么乞丐还是该出卖点什么才能换取报酬吧。那他出卖什么了呢?
  世纪婴儿 23:37:12 差不多,乞丐出卖的是可怜
  李平 23:39:27 那可以逐渐的形成这样的习惯啊,我以前也不习惯给, 现在给也是给的很少,但我想带个头, 你知道现在一般酒店普通的服务员收入多低吗? 都是正值青春年华的他们,可能一个月的收入只有600元左右, 我觉得这样下去是会有问题的, 在国外,一般服务员的收入不会低于社会平均收入太多。
  世纪婴儿 23:40:19 你说得很有道理,这是个美德啊
  李平 23:40:35 恩, 你提的那个问题我以前没想过, 我会好好思考思考,呵呵, 也许包含了其他的道理在里面暂时我们没想到的
  李平 23:43:31 是啊,但是我看现在大部分酒店里,根本没有给小费的习惯啊, 有的三星酒店都没有这样的习惯, 其实每次吃饭都是享受了服务员的服务的,应该为此额外买单啊, 每个月600左右的收入(中部地区普遍是这样,可能发达地区高些)明显不足以补偿他们的劳动啊, 你说对不吧,
  世纪婴儿 23:44:28 可是有的餐厅收费里包含服务费了
  李平 23:44:35 比如说当老师吧, 有基本的工资,但是每次上课都会有额外的课时费啊, 其他的职业很多也是这样, 我想服务员也应该是这样吧,更何况他们的收入如此低
  世纪婴儿 23:47:27 服务员收入低,这主要是由市场和劳动的含金量决定的
  李平 23:50:09 如果你有空的话我希望你也考虑考虑关于给小费习惯的问题, 我觉得这应该涉及到是否尊重人家劳动的意思在里头, 说实话第一次给人家小费的时候我觉得很不好意思,塞了五块钱给人家说是小费然后头都没回头看就走了, 但是走了后我觉得很应该给,收到小费的服务员应该也会因为自己的劳动受到了别人的肯定而感到高兴的
  世纪婴儿 23:51:04 我倒是在洗手间给过几次小费 那里不给反而不好意思了
  李平 23:52:03 你的工作应该是和经济有关的吧,呵呵 那你不觉得如果六百的工资已经严重背离了市场规律了吗? 不能以中国人多就作借口来否定服务行业人员工作的含金量吧
  世纪婴儿 23:52:39 我做IT,网络,VOIP
  李平 23:53:59 那你的经济观念很强, 那你写吧,不打扰你创作了, 等有空可以再讨论讨论关于工作量含金量的问题,
  世纪婴儿 23:54:43 不过我觉得把我们的对话就可以当作54了 这样很自然主义啊。当然,还要加工加工。
  李平 23:56:06 我觉得现在有些工作,比如有些公务员每天一杯茶,一张报纸就混一天的工作更没有含金量。 比如我以前实习过的统计局,我敢肯定我没有见过比他们更悠闲但是福利更好的工作了
  世纪婴儿 23:56:59 是的,我是拿你刚才说的教师和服务员做对比说的
  李平 23:58:49 在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应该算是比较成熟的,但他们的社会是比较认同服务行业和体力劳动者们劳动的价值的, 这个从他们的收入比较就可看出来,没有我们这边的悬殊这么大的
  李平 00:01:48 我们国家很多方面的劳动价值其实是完全背叛了价值规律的, 比如矿工这种高危险性工种,收入却不到社会的平均收入水平,他们冒的是生命的危险,他们的付出期望值几乎可以看成是无穷大的,可他们的报酬却没有体现这一点。
  世纪婴儿 00:02:24 对,对矿工绝对是完全的剥削
  李平 00:03:08 那对服务员至少也是很严重的剥削,虽然比矿工的程度要弱一点
 
五十五 数字化政party的统计学分析
  
  孙中山
  3民主义
  5权宪法
  
  Mao.ZD
  99%的干部是好的
  3大纪律、8项注意
  10大关系
  
  周恩来
  4个现代化
  
  Dengxp
  4项基本原则
  4个“有利于”
  100年不变
  
  zm.j
  3个代表
  (台湾问题)江8点
  
  jt.h
  新“3民”主义
  8荣8耻
  
  中国人喜欢讲虚数,比如虚岁,比如白发三千丈。
  Mao.ZD说99%的干部是好的,其实是虚指,意思是大部分干部是好的。
  可江青非要说一定有1%的干部是牛鬼蛇神。于是就有了牛鬼蛇神的指标。
  指标是什么,就是概率,就是倒霉的命运一定会落到某个人头上。
  
  Dengxp讲改革开放100年不变,其实就是永远不变的意思。
  他讲土地承包50年不变,其实也是永远不变的意思。
  可人们总是不放心,非要个具体数字来承诺一下。于是就有了100和50。
  这时候中国人又要担心虚数太虚了。
  
  我又想到了10000岁。
  这么写10000岁是不是有些怪,但看上去却比“万岁”更明确吧。
  
  所谓“数字化政party的统计学”,就是一门虚实结合的学问啊。
  
  在这些数字当中,可以看到4和8出现最多。
  为什么呢?
  这其实和我们这个民族的语言偏好有关。
  汉语成语都是四字箴言吧,而且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歌中都是4绝、8律。
  
  至于说孙中山的3民主义和5权宪法,为啥是3、5,那正好说明其来源于“三权分立”学说,这也是为什么他不使用4和8的原因吧
 
五十六 说真话的文学巨匠求死不得
  
  巴金,一个当年如王朔一样流行的畅销书作家,如今成了百岁的文学巨匠。
  在他二十多年的病床生涯里,竟求死不得。不能安乐死,一直是我们这个国度仁慈文化的表征。
  这让我想到了晚年的Mao.ZD,如何被身边的护士、侄子、老婆所控制,挟天子以令诸侯。
  
  巴金的小说全部在四九年以前完成,并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和王朔于今的叛逆是一样的,在三四十年代也是时尚阅读一类,只不过属于红色文学。
  到了四九年以后,他就是一部《随想录》,据说是知识分子说真话的代表文本。
  可综观此书,论述到文革为止,并无深刻的智慧在里面(巴金的小说也如此),更谈不上系统地检讨政治人生。
  其意义不过是一部个人检讨书,于人性、政治上的反思嘎然而止。或许是出版检查制度所致,导致其欲言又止。
  据说删去许多章节,但依旧可称为说真话的典范,可见真话说得如何勉强。
  有这样的制度在,所谓的“说真话”又怎么可能。何必这样标榜,以为读者都是傻鸟不成。
  在中国出书,千万别以“说真话”做封面广告,即使这样的广告非常有成效。
  因为大家都想知道这真话有多虚伪,就像去看《无极》是为了让自己品尝喜剧大餐。
  
  巴金主要病历如下:
  1981年,巴金动作开始有些迟钝。
  1983年,确定为帕金森症。
  1993年,巴金身体的主要问题由帕金森症转为内科。慢性支气管炎,是巴金的又一主要疾病。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常见病。
  1993年后,医院大胆对巴金实行半治疗。
  1999年,巴金病情急转直下。
  从1999年2月病重到2004年2月,时有反复。
  2004年2月,巴金肾衰竭,病情危重。
  2005年4月,发现腹水。
  2005年10月17日,一代文学巨匠――巴金永远离开了我们。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一病不起的巴金已经没有了讲真话的能力,并逐渐成为被政治利用来担当文学巨匠的僵尸。
  他本来是不甘于此的。
  想想也是,一个一辈子追求讲真话的文学家最后竟也被挟天子以令诸侯,岂不是比自杀(如老舍)更悲惨。
  他百岁巨匠的荣光,岂不是比文革遭批斗说假话更可耻。
  然而这样的可耻,竟是在他说了真话以后。真不知说真话到底意味着什么,有时候就是再次反讽。
  但这不仅是一个大反讽,更是千百年来没有的对文人的恩典。
  鲁迅早死,连诺贝尔奖委员会都觉得可惜。
  于是,只好巴金了。
  party和国家不惜重金维持一个巨匠的活身,真是比Mao.ZD遗体保存更伟大的创举。
  
  至于巴金这许多年作何想,已没人关心。
  他被活活地供奉在上海的医院里,既不能写,也不能说,只能每天跟余华的《活着》有些类似地活着。
  一个思想者、写作者不能思想、写作,只能这样以“活着”为休止符停在人世间的半空里。
  这世上难道有过两个巴金,抑或文学、思想也能被裹成活标本一般的真身。
  为何医学科技的进步能被如此应用,“人道主义式的救死扶伤”就这样代替了人文关怀。
  
  现实竟有这样的谬剧,我只觉得自己所在的“并非人间”。
 
五十七 娱乐光学研究
  
  谈到娱乐,就不能不说传播。说到传播,又不能不把物理上的传播原理给重复一遍。
  在物理上,能够传播的事物有声音、光(电磁波)、震动波等。它们无一例外都表现出波的特性,那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声音的传播需要媒质,人们便以为光也要,不然太阳光何以传到地球上呢。于是就发明了“以太”,它就是光的媒质。后来,伟大的物理实验告诉我们,光的传播不需要媒质。
  于是,光的地位才和声音、震动波等需要媒质的可传播事物区别开来。
  
  娱乐是个视觉艺术,没有受众对光的敏感,就不会有娱乐的繁荣。
  
  首先是星光。
  我们都知道,宇宙中的星光来自很遥远的地方,有多少多少光年的距离。就是说,它们传到地球上、人眼里,已经是若干年后的事情了。也就是说,都是很旧的星光了。
  那么,我们为何称那些娱乐人物为“明星”呢?其实就是因为我们看到的永远是“星”光,而不是“星”本身。正是“星光”掩盖、掩饰了真实的人物,造就了神秘的空间感。
  追星族实际上追的是星光,而娱乐文化公司最擅长的,就是制造“星光”。
  
  其次,每个明星的娱乐光谱是不同的。每个受众会选择适合他的光谱,也就喜欢上了具有这个光谱的星光。有的是可见光,有的是超声波,有的是次声波。
  当某个明星的光谱和某个人的固有光接受频率匹配时,这个人就会成为那个明星的超级粉丝。如果频谱和频率有很大交叉,那么这个人就会说,那个明星还不错啊。如果频谱和频率根本不相干,那这个人估计会说,那是个大垃圾。
  由此可见,明星的走红必须依赖于娱乐光学研究。什么曝光、走光、见光死,什么春光乍泄、人体彩绘、星光大道,什么抓拍、偷窥、透视,什么艳照、三点、视频,都是此类研究的重点。
  
  还有,就是光本身带给人的快感。
  光表达了宇宙的信息,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而明星人物所散射出的光辉更是一个人造的小宇宙,里面到底有些什么呢。即便他就在你隔壁,你依旧会葆有那种探索宇宙的精神来探知这星光里的秘密。
  狗崽队就是具有如此职业精神的一群,他们的热情堪比天文学家。
  娱记们尽情搜集八卦花边,就如同射电望远镜捕捉宇宙射线。
  网络更是基于广义相对论原理建造,把明星、流星、扫帚星一网打尽,纷繁杂芜,是一个提供免费稀有光线的所在。
  
  娱乐光学是娱乐传播学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揭示娱乐秘密的主要工具。这门学问属于边缘学科,也是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相结合的最新例证。
  它具备足够的量化工夫,能够逐个拆解明星们的光学本质,使他们的星状内容大白于天下。它的研究工具就是我们的眼睛,我们这双极易被光线蒙蔽的球状肉体。只要遵循娱乐光学的基本原理,我们就能有一双火眼金睛,透探出明星们那气态的内核。
  
  最后,我们不能不说说光学里的错觉。魔术师之所以要把背景弄得黑黑的,无非是想遮掩自己的小动作、小把戏、小诀窍罢了。同样地,化妆也是要利用这样的错觉来制造某种预先设计好的星光。
  像那些明星们的儿童照被暴光,还是可以容忍的。可是,如果暴光的是未化妆的真实生活照,像李湘、王小丫、张柏芝、瞿颖、超女们(除去李宇春),就会给那些粉丝一种受骗上当的感觉――光谱一下子就不对了。
  科学依靠视觉的错觉发明了电影、电视,绘画依靠视觉的错觉达到艺术的高峰。我们的娱乐也利用这个错觉给了我们那么多快乐。就如同魔术不能公开否则就会失去观赏的意义,明星们的星光必须随时随地地照耀,才可以维持若干光年的距离。
  那些生活照绝对是减弱了那些明星的光强度,使她们有了光学骗子的嫌疑。这样的嫌疑多了,就成了大众的记忆。
 
五十八 婊 子是文学的通行证,文学是婊 子的墓志铭
  
  
  综观今日文坛,创意艰难。大作家无不是人世间的创意大师,也不能全面把握吸引芸芸众生的技巧。而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色情化、婊 子化。
  
  至于很多女作家的文学,更是以婊 子作为自己写作和他人阅读的动力。这些作家众所周知,风云一时,不妨罗列一下。卫慧―《上海宝贝》、尹丽川―《贱人》、九丹―《乌鸦》、木子美―《日记》、棉棉―《糖》。如果不写婊 子生涯,她们还能有市场吗。
  
  历数汉字偏旁,只有“女”,没有“男”(一般归入“单立人儿”)。看来自仓颉造字起,汉文学就已有了以女性描写为主的色情化的表意基础。到了《金瓶梅》,兰陵笑笑生算是把仓颉老祖的精髓吸到底了。
  
  文学离不开情色。没有异性,很多妙句就喊不出来。不上床,很多情节就无法展开。不搞多角恋,很多细节就无从揭示。不立一两个放荡女人,整个文本就没有激情。
  
  婊 子不仅需要牌坊,也需要文学。
  
  以前的牌坊入了文学,现在的文学成了牌坊。
  
  卫慧后来又出了本《我的禅》,却无法超越《上海宝贝》。人们一定会说,是“上海宝贝”又出书了。没有长篇小说的时候别人不知道你是谁,有了长篇小说的时候人们只记得那个长篇。
  
  《木子美日记》是网文典范。可此后再写什么,都会有种肌无力的感觉。因为牌坊已经立了起来,只需瞻仰便足够了。这就像一个人得了天花,以后再无被传染的可能。
  
  这就是过度写作色情导致的后果。当一个人没有正确使用自己的艺术思维,而仅仅停留在肉体层面的逍遥游上,就容易产生“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抑郁心理,从而不能正确对待接下去的写作。
  
  于是,再往下写,就仿佛进入了墓道。再有灵感突发,便成了自己的墓志铭。
 
五十九 理想夜生活
  
  
  喧闹的白昼随着路灯的点亮一点点燃尽,一个被梦想点缀的夜铺上人生的餐桌。
  我们各自居住在不同的城市,或有江风阵阵,或有海腥点点,或是高楼大厦,或是星火渔村。
  在永夜将明神行不辍之际,或许会想,该有怎样的生活,才对得起这用了半个白昼来衬托的夜啊。
  也许人生不是在寻找另一半,而是要为我们的夜找到理想的生活。
  
  平日里定下夜阑时分的活动、而后一一展开,这是一般而成熟的路数。
  和狐朋狗友摆上无数肉串和林立的酒瓶,便错把酒气当成了豪气。于是天地也近了,岁月也减了,人也变贰了。
  华灯不华、夜色不色,耳热腮冷,朦胧中只有去睡的想法。
  要么睡去家里,要么睡到歌厅,要么直接睡上按摩床。
  在陌生的盥洗室里,黄不刺拉的一滩滩秽物,那便是杰作了。
  在陌生的房间里,小姐以护士的身份帮助醒酒,但她的技术并不高明。
  这样日久天长,也就生了厌,反倒恋上家。
  可回家就意味着没了夜生活,只能在床上话一话巴山夜雨。老婆的眉眼儿不似从前那样双飞翼,老公的嘴巴也不像当初那般一点通。
  于是又厌了,又得出来。
  月光下,那离你并不远的静谧人生中,仿佛有无数的门在等待着你去打开。
  于是吼一声,问这苍茫大地,谁煮沉浮。
  
  如果你像我一样在北京过活,就能感受到一个文化大都会的气氛。
  在各种名目的演出季里,每天能有十几场的节目。即使淡季,每天至少也有四五场。
  这些节目种类很多,像话剧、歌剧、歌舞剧、芭蕾舞、音乐会、音乐剧、戏曲、马戏、杂技、魔术、木偶戏。至于皮影戏,难得一见,基本没有。
  那么这位问了,还有演唱会哪。
  我要说,在我看来,最土的莫过于去听谁谁的演唱会。拿着两只荧光棒集体无意识地挥舞,然后被那些假唱技巧高超的歌星打动,落下一两滴分不清是不是汗的泪。
  真的,歌星们其实就是在表演卡拉OK,但卡拉并不很OK。所以还是去寻觅些个更上档次的品位吧。
  
  我爱票贩子。没他们,就没我丰富的夜生活。或者说,我的夜生活就不会这么丰富。在我看,票贩子就是为我存票的人。他们忠实地等在剧院大门,等我去切,不见不散。我去了,就能以比票额低上至少一半或四分之三的价格赎买过来。因为,我是个戏虫,懂得各种演出实际的价格。
  票贩子一般都聚集在一起,互相炒票,互通有无,绝对可算得上股票交易所的雏形。他们虽无马甲,却是称职的经纪人。头脑灵活,嘴皮子利索,眼疾手快,皮肤黝黑。很多来自东北,属于忽悠一族,大有“东北人都是……”的意思。还是那句话,实诚,要不我能花那么点儿钱就进去吗,活雷锋啊。
  票贩子手里的票也有分的。一种是赠票,这样的票一般都位置好,而且票贩子得来的成本也相对低,属于我重点追求的。
  还有的,就是别人富余的。这样的票因为成本问题,价就不好压。那么你就得等一下,基本要到快开场的时候,票价有一个跳水。
  但有些好的演出,票会一直坚挺到演出开始后二十分钟。如果你还挺下去,那就看看有没有明天的票吧。
  这也是一个办法,你完全可以明天再来。所以对于比较抢手的演出,比如《云南印象》,千万不要到最后一场时才过来,除非你能走后台。
  
  到得哪山唱哪山的歌,到得不同的剧院也要买不同的票。因为不同剧院的检票方法不一样,各种剧目上座率也不一样。
  先说检票。像首都剧场,就在大门口检票。你蛮可以买张楼上的便宜票,然后到一楼就坐。在一楼,你先坐到过道旁的位子上,这样游击方便,免得有人持票过来移动不便。等到离演出还有两三分钟的时候,你就可以坐在头一排,那感觉是很不错吧。
  而长安大戏院这样的地方,就是上下楼分别检票,而且服务员查得很严。你只好买相应位置的票,但我建议你买楼上的,有进包厢的感觉。一般中央地方的大官来看戏,都坐楼上。就这一点,相信你立马就会有不跌份儿的自信了。楼上有最低票价,三十的。你可以坐在两侧离舞台很近的地方,既像悬空寺,又像飞机上的商务舱,能伸开腿脚,还能任意站立,极其自由。
  至于剧目的上座率,那就来自你的经验了。受欢迎的剧目,价格就要贵,但品质高的剧目也不一定特别受欢迎,比如歌剧《刘三姐》。五十元就能买到三百八的票面,所以你完全没必要到窗口买票,更没必要定票,除非你是请女朋友,而且还是第一次,需要装装门面,那你就去买九百八的吧。
  
  下面我想说说最主要的内容,那就是演出的节目内容。
  北京最多的演出有三类,一个是话剧,一个是戏曲,一个是音乐会。
  音乐会主要在北京音乐厅和中山音乐堂。音乐是象征艺术,往往听完了会觉得亏。有时候还会一觉睡过去,就像上课一样,直到下课铃响。很不爽,所以劝诸位少去,要精挑细选。
  戏曲也有很多,主要在长安大戏院和湖广会馆。湖广会馆面积小,价格就高。
  长安大戏院比较实惠,最低可以到三十。以京剧为主,也有越剧、昆曲和川剧之类。其实戏曲就是当年的流行歌曲,只是现在的我可以把它们当高雅艺术来欣赏。
  可见,艺术只有到了濒危的地位,才能高雅起来。很多年轻人不爱戏曲,那是他们还不懂得高雅的奥秘啊。
  
  以前的话剧只知道是北京人艺,现在终于出了个孟京辉。孟氏实验话剧把一门小众艺术搞成了大众时尚,而且越实验越时尚。即便三月刚在保利剧院上演的《琥珀》真的不怎么样,也是可以原谅的。已经够难为他的了。
  开始的时候,实验话剧一般是在小剧场演出,每次演完了还搞个交流什么的,特认真。或者说,特别让人感动。尤其到了现在,现在已经看不到这种交流的场面了,顶多散了后找人签个名,或者有些娱记上前围攻。
  这,就是由孟氏始的商业话剧市场形成的标志:剧终后的交流没有了。
  在小剧场话剧的逼迫下,大剧场话剧也好看了不少。各种文化公司开始运作话剧,于是有了《麻花》、《翠花》、《韭菜花》。
  《淡了,加点儿韭菜花》是一出极其难看的话剧。瞿颖那个傻大个和糟糕的剧本让我怀疑一百块钱的价值。同时,我还觉出商业介入话剧有可能把后者改造成明星剧,于是淡了那就加点儿韭菜花吧。
  《想吃麻花,我现给你拧》也是一出较早时候的商业剧,但很搞笑。从笑的次数上,观众就会觉得值,也就很成功。何炅演得很到位,这和他的工作经验正相关。于娜也比瞿颖更会演戏。于是我忽然发现,《韭菜花》不过是对《麻花》的拙劣克隆,而且那天毛宁还没上。
  如果各位对话剧感兴趣,可以读读我的名著:《北京话剧印象》。可惜的是,我还没写出来呢。
  
  对于歌剧,我只在解放军歌剧院里看过《刘三姐》。好美啊,比《云南印象》更好。那是从电影《刘三姐》改编过来的,扮演刘三姐的那个广西金嗓子名不虚传。最可贵的是,那天也就一半的上座率,还能唱那么好。
  歌舞剧《云南印象》其实相当不错,有很原生态的东西,也就显出了杂乱。等到最后一幕,《雀之灵》里的杨丽萍跳得有些草率,可能是因为加场的次数多了些。但她在银色的月亮下的舞姿实在相当迷人,基本可以认为天堂已到,请下车。
  芭蕾舞我也是头一次看,就看了《大红灯笼高高挂》。看来真是,小说优而电影,电影优而歌舞。《大红灯笼》有很多张艺谋的创意,甚至还融进了皮影手法,其实这在话剧里已经司空见惯。剧情简单,但舞美豪华,这是张氏艺术的主要特征了。
  至于音乐剧我还没看过,大部分都是国外的,香港的张学友也唱过。最近三宝出了一台,我还没提起兴趣来。
  马戏杂技魔术一般在朝阳剧院,我没去看过。
  木偶戏自然在木偶剧院,我家旁边。我去那里看过半场电影。
  
  这就是我的夜生活:看戏。
  这戏,无论是话剧京剧,也无论是歌剧舞剧,更无论是音乐曲艺,都是一个梦。
  而我,更希望每个晚上做两个梦。
  所以我强烈建议,最好第一场演出从七点到九点。
  而第二场,就从十点到十二点。
  我想在京剧的锣鼓喧天中睡去,在芭蕾交响中鼾起,在“多谢了”的山歌中告别这一天。
 
六十 矛盾词
  
  在信息时代,我们对语言的期望不仅是精确,更要富含营养。而汉语在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使用和坚忍不拔的改良中所保持的诗性魅力,于这个时代更升华为信息的富矿。
  网语(网络语言)便将是一个例证。虽然现在的网语还只是简单的数字、字母在谐音上对汉语的模仿,但将来必能以汉字为元素而重组。
  人们在使用汉语时也进行了许许多多的再创造,矛盾词便是其中一种。在汉语里有很多这样的词。它们能包容和解释正反、善恶、美丑两方面的意义。
  先举几个在本文中出现的词例:
  ○1欲望
  追求卓越是欲望,追求淡泊也是欲望。欲望所以是欲望,就在于它可以诠释一切。欲望无所不在,超脱是不可能的。因此,“欲望”一词既是对追求、渴望的诠释,又能涵概不追求、不渴望。
  ○2缘分
  邂逅是缘分,分手也是缘分。于是缘分可以被滥用,用来解释情感遇到的所有问题。如此平庸的理解一直就是流行歌曲所颂扬的情感本质。
  ○3炒作
  不炒作也是炒作。这样一来,就逼迫人们必须从事炒作。正所谓“做也是死,不做也是死”。
  汉语言在矛盾词上表现出极度的灵活性,因为矛盾词超越了是与非的界限。它既概括出自身的范畴,又从内涵探出饕餮大嘴,把范畴以外的范畴也吞进来。
  想一想,还有没有这样的词语(语言)呢?
  比如:
  命 这都是命(中注定)啊;
  招数(法) 无招胜有招,无法胜有法;
  灵验 信则灵,不信则不灵,不灵也是灵验;
  历史 请问,有什么能逃得过历史的概括,有什么能挣脱历史的魔爪,是的,我们什么也不做,就已经创造了历史。
  而最古老的一个矛盾词就是“道”了。道可道,非常道。那么“常道”又是什么呢?作为汉语来说,它只能归入可道之道,它是可道之道的总和,抑或这个总和的非。
  辨证主义者认为这是辩证法的胜利,那是他对自己专业的无知。其实,“辨证”一词也是个矛盾词。辨证固然很辨证,不辨证也可以是辨证的。
  我承认,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思想的反映。但这样的工具说(反映论)又十分粗糙,像是新石器时期的论调。在信息时代,不能忽视与否认的是,语言作为一个独立而开放的自洽系统具有独特的运行能力,完全可以和现实世界形成互文。
  汉语的世界似乎更加广大。它的用典、成语、象征,使得这个世界的维度簇多。汉语一样能影响中国人的思维,也就具有开发智慧的功能。同时,汉语还能运用自身的世界体系拓展思考者的思路,使思考者的灵性与汉语的诗性浑然一体。
  另一方面,矛盾词又让那些使用者有了某种大无畏、无所谓的人生态度。他们之所以能巧舌如簧、左右逢源,就在于巧妙地运用了矛盾词。我们不是时常在某个大专辩论会上听到这样的话:对方辩友又一次证明了我方论点,谢谢。
 
六十一 愚乐中国
  
  这世上原本有娱乐,可乐着乐着就成了愚乐。记不清中国的愚乐何时兴起,也没想愚乐何时才会终结。也许愚乐就没有终结的那一天,因为它的生命力强啊。愚乐让人不知道乐趣所在,却能一味地跟着愚乐。有的是政治的愚乐,有的是商业的愚乐,有的是文艺的愚乐,有的为了娱乐而愚乐,有的干脆因愚就乐。
  愚乐已经是一个行业标准,不符合这标准就不能面世、出生。从影视到音像,从演员到主持人,哪一个没有愚乐专业的文凭,就必须下岗。于是,愚乐普及到了牙齿、眉毛,还输入到农村,美其名曰:下乡慰问。愚乐的农村市场打开以后,愚乐才算有了本土资质,从而获得了“愚乐中国”的美誉。
  愚乐也讲技术性。技术高超的可以把愚隐藏起来,只让人看到乐。乐就乐吧,却又时不时把愚的尾巴露出来,显得很真诚。愚乐还讲究大乐若愚,愚中取乐,寓愚于乐。那些嘉宾、客串大多就是这样,慢慢地蜕变成愚乐混子。
  
  唱片公司用钱买来的排行榜,堪称是愚乐的榜样。它的衍生产品是各种音乐奖项,不到场者无获奖机会。多么赤裸裸啊。当它公布的结果恰巧符合人们的心目时,它就成了娱乐。然而,它命中注定了就是愚乐。那些光彩照人的愚星们走在一条愚光大道上,愚记们纷纷上前采访一些愚闻。由此可见,娱是愚的教堂,而愚是娱的圣经。
  当年的样板戏可谓是愚乐的又一个典型。那么多好演员济济一堂,就是为了四场愚乐表演。那么好的唱腔,那么好的身段,那么好的亮相,都是为了愚乐一下革命群众。高大全的教条主义和时下的骚媚酷路线本来就是同门异派、异曲同工、不约而同。
  至于电视节目,从策划到制作,从宣传到播出,一路愚乐下来确实很费了好一番心思,投入巨大、影响广泛,却如同军阀内战,丝毫没有历史价值。为了地盘,为了名利,为了万恶之源的收视率,就可以尽情地愚乐没商量。
  中国足球的愚乐性和以上的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黑哨、赌球、关联球、民主闹剧、恐韩症。足协为了愚乐顺利,对那些已经漏洞百出的问题不闻不问、不了了之,表现出大无畏的愚乐精神。
  
  我们似乎对愚乐无动于衷,或者就是没脾气,放纵愚乐对我们生活的侵蚀。先是港台成熟的愚乐文化的侵袭,后来由于其过于低级而遭到淘汰。然后是日韩的愚乐也跟潮般涌来,于是大街上出现了哈哈一族。接着大陆的愚乐工作者们也学会了,愚乐的大旗上出现了喜人的民族产业。就像我们思考肯德基的垃圾食品何以连锁畅销,就想把民族美食也垃圾化。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选择。我们拒绝一个愚乐节目的办法,就是选择另一个愚乐节目。我们拒绝一个愚乐电影的方式,就是去看另一个愚乐电视剧。久而久之,我们对愚乐产品不再有这是愚乐的反应,不再能分辨愚乐和娱乐。
  那些报考电影学院、戏剧学院的,很多都是不爱也不善学习的,更别说思考、思想了。他们逃避高考,拼命挤进艺术院校,不过是想成长为一个把艺术转化成愚乐的合格机器。那些艺术院校也逐渐设立了很多愚乐专业,教授这些专业知识的当然是合格的愚乐教授。当艺术院校变成了愚乐院校,我们会不会像司法腐败那样感到异常地失望呢。
  不,我们不会的。我们已经看惯了冯小刚的电影,接受了《和你在一起》的廉价感动,原谅了还珠格格穿着日本旗的时装,也认同了电影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愚乐形式,更对少年作家有了影视偶像一般的崇拜。我们在此之前很久就已经被愚乐化了。
  
  周幽王伙同其爱姬褒姒愚乐了一把诸侯,导致了春秋战国的新时代。如今这些愚乐节目无数次地愚乐大众,却能岿然不动我自傲然。即使像烽火戏诸侯这样重大的愚乐事件,我们又何曾听到过批判的声响。万籁俱静,只是把红颜祸水论又一次老生常谈。
  愚乐是不讲批判的。既不进行自我批判,也不批判社会,更不批判商业投资者。愚乐者自以为一切都是游戏,一切都是玩儿,一切都是在后现代性的演播大厅里制造的迷梦。于是,愚乐者就有了理直气壮的根据,可以肆无忌惮地把愚乐进行到底。
  愚乐不仅不讲批判,而且还不断地生产着赞扬文章和花边八卦新闻。这些东西湿润着我们的眼眶,使我们匍匐在愚乐王国的国王面前。身体里的血液已经过了体外的愚乐循环,五脏六腑都得到了愚乐的清洗。我们的感官外全部是愚乐的卫兵把守,我们的精神内也有了愚乐的总理主政,这很像日本人对满洲国的控制。
 
六十二 阴盛阳衰的历史使命
  
  在以往的中国社会,男人就是男人,必须顶天立地、果敢机断、雷厉风行、担当责任。中国男人背负了沉重的历史负担,终于在十九世纪后期倒在了一个身为女人的慈禧的脚前。从此中国社会开始了阴盛阳衰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乾坤倒转。
  中国的乾坤学说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历史观和人生观。看到竞技体育上一时女运动员成为夺金主流,就会由衷地感叹:阴盛阳衰。似乎阴盛阳衰是很不好的事情,是历史在倒退。
  然而不要忘了,在中国,还有两类不那么男人的男人。一类是太监,一类是男优(男扮女装的戏子)。太监(宦官)历朝历代都有专权的,难道说历朝历代都有阴盛阳衰。完成下西洋壮举的郑和,也是明朝的大太监。而京剧的繁荣,更是和男优的努力密切相关。
  正因为这套阴阳互补理论,才导致在男权的中国社会里女性的才能遭到压制。女人必须遵行妇道,必须由男人保护、受男人和长辈管教。
  其实早在老子,就已经觉察认识到女性的特点和特殊能力。
  《道德经》里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我们谁也不说老子不是男人,没有男子汉气概,而是奉为大圣,甚至编排其为孔子的老师。
  可一旦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这样行为的人,我们又会下意识地这样认为。老子哲学是阴阳学说的一部分,却从没有对提高女性地位有丝毫的贡献。它反被用来加强男权统治,并使得官场潜规则更加发达。
  只到了清朝的慈禧时代,女性的地位才发生了悄然的改变。一个阴性的统治者,一个阴性的国度,一个个阴性的不平等条约。与此同时,放天足,女侠秋瑾,女子留洋,女性文学。一个阴盛阳衰的社会,恰也是一个女性得以施展才华的时代。
  这种阴盛阳衰的潮流一直绵延到今。阴盛阳衰,才有了阴阳的调和。中华民族终于能够在世界上占到大国强国的地位,在国际舞台上也算是主角之一。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当我们重新审识老子、解知阴阳,到底什么才是阴阳的和平呢。
  
  女人有男子气往往遭到赞扬,喻为“巾帼”或“不让须眉”。花木兰替父从军传为美谈,那些男子气的女强人更是女权运动追逐的对象。在世界女足运动尚处在奶嘴阶段时,中国铿锵玫瑰的绽放一时把男足压得喘不过气来。等到玫瑰凋谢,是否我们能重新思考女权主义者们无意义的叫嚣。
  男人若是女里女气,必会得到一顿痛扁。在这个不够宽容与如此荒唐的社会里,同性恋被边缘化和妖魔化。似乎男子的女性倾向就是罪过,不仅不值得颂扬,而且还要竭力镇压。
  然而,正是那些要求变性的男子和那些在同性恋中扮演女角的男人恰如其分又入木三分地实践了老子的学说。
  泰国人妖男儿身、女子貌,其光彩完全盖过了真的美女。光此一点,就可看出男性更有妩媚一面。他们肩宽脸大,四肢发达。自古以来,雄狮就比雌狮漂亮,雄鸟就比雌鸟美丽。所以说,人妖恢复了动物界一向推崇的雄性美丽,真正还原了进化意义上的健美。这不正应了《道德经》章中的话:知雄而守雌。
  近似人妖的,就是中国的男旦了。历来男戏子的美貌都是同性恋的一个根源和诱因,也被无数庸俗的编剧搬上视觉的盛宴。可他们内心的独白却没有很好的开拓。他们与人妖比较,更多了(性)文化的意义。看上去男戏子不容易遭到性侵犯,其实是同性恋的情结使得他们更容易走红。更加有趣的是,正是他们提高了京剧旦角的地位水平影响并导致整个京剧行的繁荣。
  阴盛阳衰并非坏事,坏就坏在我们不能深透其中的动态趋向,只是就现象而论本质。许多人本对阴阳转换的辨证关系了如指掌,每日里朗朗上口地默念,却无法对现实当中的辨证实体(如:男戏子、男人女妆、男同性恋、不男人的男人等)持着喜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思想,也不能把他们当作社会归复自然进化的表征
 
六十三 当下中国电影六大规律
  
  1、制作越大,片子越烂
  小制作的电影,大家都明白不挣钱,也就豁出去了,实践一回上电影学院的初衷――为艺术。此外也没啥盼头,顶多到国外哪个集市电影节上获个奖也就罢了。所以,即使烂,也烂不到哪去。就像先锋戏剧,烂到看不懂为止。
  可大制作就不同了。高投入制作大而烂的片子,一直是中国电影的魔咒。以《无极》、《十面埋伏》为例,看到烂的地方才看明白,原来如此。雄厚的资金让导演脑子里的观念化成活生生的鸟人飞翔在电影院里,落到我们头上的却是一些干巴巴和湿乎乎的鸟屎。
  
  2、 片子越烂,越要搞宣传
   这句话也可以这么说:越搞宣传,说明片子越烂。如果烂片不宣传,肯定会烂在自己手里。与其如此,不如烂在大众心里。于是,前期宣传的任务就更重了,基本上要把后期口碑上的负数全部背过来。于是,首映式格外隆重,生怕大家不知道这是部烂片似的。买通媒体,买通电影节评委,买通权威,买通放映档期,买通除去口碑和良心的一切,直到烂掉。
  
  3、 宣传越大,票房越好
   最近大片搞的宣传攻势很像脑白金、新兴医院。那些烂片进行前期宣传所依据的传播学原理是:不看你怎么就知道那有多烂。它们基于受众的讨厌程度来博得眼球。所以,人们必须要到影院去看这部预期的烂片,就像到周末相声俱乐部去得到预期的笑声、到长春二人转大舞台去聆听预期的粗口。
  前期的媒体鼓吹得越美好、越邪乎,可以预见到的票房就越高。因为观众都想一探究竟,这大骗子到底玩的什么把戏。当一部电影被当成魔术、骗术来观赏,票房能不高吗。愚乐也是娱乐,呕像也是偶像嘛。
  
  4、 特技不是为了感动人
   没特技的,就不能叫大片,如同没丰乳的不能叫美女一样。可美乳是为了让人心情荡漾,特技却不是为了观众的心情着想。特能理解那些导演为什么要在大片里使用很多特技,就像go-vern-ment机关要安装高档电梯、空调,配备高档轿车一样。
  特技拓展了影片的时空,给人物的性格增加了可能。但大片里的特技就像美丽的烟花点缀夜空。等烧完了再看,该空的地方还是空的。可钱没了。
  
  5、 导演兼编剧
   导演为什么非得去参与编剧呢?肯定是觉得编剧的水平不够,说白了还是不放心,要把编剧也变成个演员,受他驱使。
  于是编剧就只能听命,即使情节漏洞百出也得违心地说,
  导演中心制!
  导演有理!
  
  6、 越是大导演、大制作,越容易被全国人民骂
   上次骂《十面埋伏》的时候没赶上,这次一定要骂个痛快。《无极》无疑在贺岁档期给了人民一个开骂的机会,这才叫互动美学。一时间,举国上下,到处都是评论家在那里絮絮叨叨。
   无极生太急,太急本无极,飞呀飞呀飞的。我们错怪张艺谋了,虽说他也是个烂片专业户。《无极》是一部科幻大片,是一部科学史的神话版,是网络游戏《无极》的前传,是中国杂技的汇报演出。
   大愚若智,大骗子!
  一部人人皆能骂之的电影,怎么会不盆满钵盈呢。
 
六十四 超级女声的金元政治
  
  超级女声谢幕了,然而其所透露出的气息却愈加浓烈,其商业模式则更像是后继者的灯塔。
  偶像的选举并不忌讳商业行为,只要有手机、有零钱就能为自己喜欢的超女投票。长沙一个大款竟也花了五十万买走一万张神州行卡,为他心仪的超女投票。时下大多的议论都集中在了这上面,认为举办者和运营商靠小小的手机赚了愚乐大众的钱,而根本不认为这手机也是一个娱乐民主的终端设备。
  可我要说,这实质上就是中国新时代金元政治的开端。
  说到开端,凡事在中国都有个开端。有了开端就好办了,再往下走也仿佛如有神助。金元政治也一样,即使这是娱乐的金元政治。在每一个投票周期,每个手机号可以投十五票。这就是政治的规则。
  有人说了,这实质上是娱乐传销,是大众用钱来买的民主。
  可不要忘了,我国新时期以来的所有改革其实都是在以钱本位来替代官本位,以财富来抵消权势。超级女声也不过如此,又是一块新的政治试验田而已。
  
  是的,超级女声从一开始,就充满了铜臭气。但这并不妨碍全中国的人喜欢那些超女。试想,这种铜臭气的节目、作品还少吗。把超女想象成纯洁的天使,那不过是大众当中某些人的一相情愿、一往情深,又何必要戳破呢。
  大众若是把这一场热闹当成愚乐,倒是有乐在其中、其乐融融的可能。尽可以骂台上的李湘如何如何徐娘半老、如何如何疯子一样地抢镜头;尽可以数落自己不支持的超女怎样地呆若木鸡、形同枯槁;尽可以在论坛、QQ、泡泡堂里相互攻击,要文斗不要武斗;尽可以乘着飞机来去追随着自己的草根偶像,为你喜来为你忧。这当然只是最低的欣赏层次,也是那些凉粉、玉米、荔枝们乐此不疲的层次。
  再高些的层次,就是把这一场超女秀当成一次商战演习,全面研究分析其中的奥妙,进而掌握消费者的心理。老板们需要超女那样的员工,能够在市场上具有振臂一呼的魅力;生产者则日思夜想着能诞生超女那样的产品,让消费者别无选择;打工者则希望想唱就唱精神被汲取到企业文化当中,能够活得更轻松愉快,而且钱包更鼓;那些搞渠道的干销售的就希望自己能跟超女似的,到哪儿哪亮堂,人人待见。当然,超女的精神是不能在短时间内消化完的。
  
  再往上上层次的,就会把这场在全国人民面前的演出当成极富政治内涵的戏剧。娱乐民主,打倒权威,草根海选,体制革新。肯定很多人都憋着一泡尿,就是想在政治上发发言呢。想当年,播出了一部《走向共和》,就以为政治体制改革在即了。这样的政治敏感的人在中国确实不少,而且人人似乎都有一肚子政见要发表。现在逮着了机会自然要说,而且都很慷慨激昂地振振有辞。
  于是,相反的意见也出来了。民主尚未建立,民主的批判者就已经蔚然成伍了。他们说这不是什么娱乐民主,而是民主秀之下的商业捞钱运动。在这些人看来,政治民主,一定是很阳光、很清明、很两袖清风的。他们的想法真的比超女还幼稚可笑啊。于是,他们又会以反问的口气说,那么政治就必须是丑恶的了,民主就必定是另一个金钱游戏了。
  政治或许是丑恶的,但没有政治将更加丑恶。
  民主或许是一场与超级女声同样的金钱游戏,但它毕竟有了一个可以不断改进的规则,毕竟讲究了人人皆可参与的平等性吧。
  既然娱乐的金元民主出现了,我们就不妨接受它。只是那些疾恶如仇的人老是揪着这条惟利是图的尾巴不肯放,好象这件事有多邪恶似的。至于作秀,那更是政治当中常见的,何必把那个祖母级的粉丝折腾个底儿掉呢。
  很可能,我们日后的民主生活也将从金元政治开始。虽然它是金元的,但毕竟还是民主的。我们还是做好准备吧。
 
六十五 新闻联播的金枝玉叶
  
  
  我要感谢《新闻联播》这个每晚七点准时开始的节目。它仿佛就是我三十年经历的录音带,每当片头曲响起我就能想到我的童年、我的少年、我的正在延续的青春。
  在我还是“蜡笔小新”的时候,黑白电视里的邢阿姨就一派正气。如今我的电视机不知换了多少,可《新闻联播》的格调依然故我。
  《新闻联播》可谓收视率最高的金枝节目,其主持人(播音员)也就成了玉叶般的人物。靠在《新闻联播》上露脸,成了腕儿。
  可这些金枝玉叶实在是当party的喉舌当习惯了,全都不苟言笑,一副中山装的表情,让人难以下咽。正是吃饭的点儿,不免胃口大减,只得去看娱乐新闻。
  
  众所周知,《新闻联播》先国内,后国外;先政治,再经济,后体育;每当春节、黄金假期临近,必有大量旅行旅游信息充斥版面,这根本就不是啥新闻,哪年都差不多,除了具体数字有些出入外。
  而更为规律的是,每个省份似乎都有自己的拿手新闻,这很好地贯彻了中央对地方的倾斜政策。
  对天津,以负面报道为主,谁叫你在北京边儿上玩儿龟兔赛跑呢。
  对东北,每逢隆冬,就能看见一二领导与众多陪同、仆从前往百姓家中嘘寒问暖。
  对山西,多是哪个煤矿又出事了、中央派出了调查组,或者就是打击车匪路霸。
  对北京,以文化报道为主,又举行什么展览了,又有什么汇报演出了,可就是不报地点在哪儿,让人干着急。
  
  每次看《新闻联播》,我就跟走进革命历史博物馆似的。
  那些战争年代遗留下来的词汇、句式和语气充斥着《新闻联播》的前大半段。各种天下大事按照事先定好的级别、顺序依次粉墨登场,等级森严。
  领导接见外宾、发表讲话、开大小会议的场面把全国人民带到一场十五分钟的政治运动中。各个卫星频道大都要转播,使得全国各地在此刻平添一道政治的风景线。party对其所领导的经济建设、政治改革的政策、意见片刻之间传遍天涯海角。
  《新闻联播》就是三十年一觉的中国梦,我们这个社会到底增进了多少呢。
  我只知道,那些新闻系的大学生在大学里学到的新闻理论除了用来写论文别无它用。
  
  一看《新闻联播》,我就像巴甫洛夫的那条狗一般联想到如下的事物:
  还没完成的作业;
  入团申请书;
  工作总结;
  汇报提纲。
  为什么不能把《新闻联播》搞得有趣点儿,少一些那些和八卦差不多的统计数字,多一点主持人的笑脸和领导人与民同乐的镜头。
  为什么不能把《新闻联播》搞得有趣点儿,少一些那些和八卦差不多的统计数字,多一点主持人的笑脸和领导人与民同乐的镜头。
  
  为了让我们衷心热爱、已经陪伴我走过三十年风风雨雨的《新闻联播》好看点儿,我的建议如下:
  1、 增加对腐败事件的报道,减少领导人出镜的频率;
  2、 本来中国的会议就够多了,还是少报导会议好些;
  3、 改变新闻稿的文风,多些文采,适当引入当下鲜活词汇;
  4、 主持人的语气应该向《晚间报道》中的海霞学习;
  5、 征求全国公民对《新闻联播》的建议。
 
六十六 快感人人相似,快乐各个不同
  
  这世上恐怕没有比智慧更令人感到快乐的事物了。这是因为快乐源于人的心灵,而非肉体。肉体上的快感是需要昂贵的资源才能维持下去的。一旦资源难以为继,快感也就苟延残喘。
  而心灵上的快乐却不以人拥有的资源马首是瞻。固然生活背景、家庭环境、教育状况、财富等级使人的阅历各有不同。但许多反例都显示了,这些外在因素更多的和人的知识经验相关,而与智慧无关。这是因为任何环境都能造就智慧。
  快感和本能每个生命都具有,但它们不能归入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本质在于生命的个体性及个性,而个体性及个性正是通过智慧来体现的。所以说,快感人人相似,快乐各个不同。
  由快乐而产生的智慧的美也就最为高级。不仅因为它是内敛于心灵的,更在于它是生命个体间最可交流的外在美。
  嫉妒他人的外表是可以理解的。人的外表是前一代物质及生理资源的再现,不是生来而平均分配的。但嫉妒他人的智慧,就不可理喻了,这人必定有嫉妒的偏僻嗜好。因为智慧作为精神之美恰能激发每个人的心灵,使之产生向上的进取欲望,获得真正的精神彻悟。这就是智慧之美,也是人与人可以共赏而决无矛盾的一种美。
  智慧的美可以化作产品,那就是原创于心灵的艺术。无论这种艺术是民间艺术、大众艺术还是流行艺术,都因其包涵了智慧而为人类所共同拥有与理解。智慧的产品每天都有所更新,最能切合当下的需要。它载有具体生命当中的活的精神,又饱含了与未来和历史相通的特征。
 
六十七 思想的消费
  
  我们都是消费者,每天都要消费大量的资源。在新时期,我们的消费能力普遍增强了,我们的消费欲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文化也繁荣起来,以支撑越来越膨胀文化消费需要。
  那些八十年代的先锋小说家们从国外移植技巧与思想,在一个小圈子里逐渐坐大,继而把小说的影响力扩展到影视。然而,真正第一个做到小说消费的却是王朔。王朔的小说具有先锋性当中颓废的一面,又把这一性质消解为“痞”,从而为消费者所接受。
  同时,王朔与北京电视艺术制作中心的那帮人共谋,使电视剧达到了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水准。这是他们的贡献,他们因为先知先觉也先后成名、名利双收。冯小刚在影视方面继承了王朔的衣钵不是情谊所致,而且市场使然。
  而崔健虽然堪称“摇滚教父”,但让摇滚成为消费品的却是黑豹乐队。崔健身上具有的反叛人格魅力使得他的作品虽然赢得广大青年人的心,却不能为商业社会所容。但黑豹不是这样,其歌曲风格十分适合消费型社会的口味,其精神特质也与王朔一脉相通。二者的共同点便是:京味背景,玩世不恭的态度,性格鲜明,思想简单。
  孟京辉的时尚话剧同样如此。与其相比,林兆华更像崔健,那种与商人决不妥协的作风似乎也是至死不渝的。但孟氏话剧实在是开启了话剧的新时代,使话剧这个越演越赔不演不赔的戏剧形式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
  第五代电影的发展过程和文学的新时期历程非常相似,陈凯歌、张艺谋都是靠小说改剧本起的家,他们的艺术表现力也与当时的小说风格不能分述。张艺谋在《幸福时光》之后迅速转向消费型电影,使得他的市场业绩迅速达到了中国电影的顶峰。《英雄》、《十面埋伏》就是这种电影类型的典范,其特点是:叫座不叫好、职业道德大于艺术道德。陈凯歌相对较慢,但在其妻的帮助下也涉足进来,目前成绩比较平庸。
  
  以上所论的小说、影视、话剧、摇滚,都以相继沦为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其现象及本身都与Mao.ZD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无比吻合,虽称不上主旋律,依然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扶植。
  此外,可供消费者选择的还有很多文化形式,诸如:流行音乐,它天生就是为消费者预备的筵席;新闻,从《东方时空》开始;足球,甲A联赛的辉煌与中超的没落;胡同游;什刹海的改造;川剧革新;贺岁京剧;小香玉的电视豫剧;玄幻魔术;小说的VIP阅读;网络游戏;等等。
  剩下的还有什么呢,就是思想了。
  那么,思想是否也可以消费呢。
  
  央视十套科教频道的节目很多都与思想有关,如《大家》、《百家讲坛》。这些节目提供给我们非常可贵的时代思想家活生生的画面和对话情景,还把我们带入到比娱乐更加广阔的个性的天地与思想的宇宙当中。但和所谓的“艺术人生”相比,央视十套还不是可以消费的思想栏目。这样的栏目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没有商业广告。此外,像吴思的《潜规则:中国历史的真实游戏》、茅于轼的《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思想鲜明博大,也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感,但还是“学术著作”,不能归入思想消费的范畴。
  虽然王小波的杂文更加深邃,却只在死后得到些许短暂的荣光。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病隙笔记》等却是在拒绝思想成为消费品的可能。
  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确实开创了思想消费的先河。虽然《文化苦旅》的基本情怀还是发旷古幽思,这个思想风格又是余秋雨这样的江南文人的惯用伎俩。但《文化苦旅》还是把思想降低到可以消费的水平上,使读者从中得到了一个消费者应该得到的尊重以及盗版商可以攫取的价值。余秋雨的作品就是将“中国智慧”和历史怀古披上思想的塑料布,在这块塑料布上却只能凝结出情感的露水。
  还是王朔擅长此道,《无知者无畏》也和他的小说一样红红火火。而他的思想也在这场消费之后归于沉默了,这时候的王朔自称要为自己而写作了。
  纵观下来,今日可以称得上思想消费品的玩意儿着实相当稀少,这也是个很有市场的卖点。那些电视上的社会文化特约评论员们已初具规模,但单薄的思维能力又难以服众。而个人化的博客文化的兴起,或许能奠基出思想消费的前景。我们于如此的荒漠之上将要看到海市蜃楼,应该并不困难。到那时,很多作家都将加入到随笔创作的行列中,比拼起语言之外的功夫。
 
七十 建设公民社会
  
  建设公民社会才是可操作的社会建设形式,而非什么“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那样虚幻、泛泛。
  正是因为提不出核心的目标,所以才会以新代旧、以和谐代小康。
  
  中国的人民不是群众,而是一个个的公民组成的群体。
  农民和城里人一样,都是公民,具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
  作为公民,可以在中国的任何地方居住,不应有所谓的“暂住”。
  
  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那些人民代表还不是公民代表,也就是说,还不是每个公民心仪的代表,很多公民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代表是谁,他们长什么样子,有什么主张。
  所以这些代表只能是泛泛的人民代表,而不是具体的公民代表。
  
  村民自治委员会和业主委员会是两个建设公民社会的起点,也是公民民主权利的载体,应该按照公民社会的总目标来规划二者。
  村民自治委员会和业主委员会仅仅是起点,之后还应该扩大到公民乡镇、公民城市、公民大大省,最后达到公民中国。
  
  那么,建设公民社会的核心内涵是什么呢?
  
  宪法虽然规定了很多公民的权利,然而在现实当中这些权利却不能得到保障。
  诸如:收容遣返制度(已废止)、劳教制度、户籍暂住制度等都是明显违反宪法的。
  建设公民社会的第一步就是把这些制度清理干净。
  
  建设公民社会的第二步乃是让民主选举制度能够从形式的神坛走下来,让公民真切地感受到肉身的选举与被选举权利。
  人人都可以提议自己为公民代表,后者不是被内定后差额出来的。
  人人都可以向公民代表质询,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批评。
  
  建设公民社会的第三步当是把中国社会从人治的泥潭彻底摆脱出来,在所有事务上都得到公民的认可和法律的保障。
  媒体只接受法律的管理,而非政治审查的约束。
  这样,公民的声音才能真正得到尊重,才能使go-vern-ment处在公民代表和公民舆论的双重监督之下。
  这样的go-vern-ment才可能是公正、清廉的。
 
七十一 相对性感原理
  
  最小相对性感,指的是认同异性的最低阀值。如果低于这个数值,就可以认为那个异性为同性了。失却了最小相对性感的认同,这个异性所具备的性别角色也就消失了。即使她(他)还保留着作为异性的性征,但还是要建议她(他)可以考虑做个变性手术了。
  最大相对性感,与最小相对性感匹配,自然就是可容忍的最高的异性的性感特征和行为心理。超过了最大相对性感这个数值,一个异性在对方看来就可以用荡妇或者恶汉来形容。这只是过于激烈的一面。在另一方面,女人气过重会遭到“妖精”的污蔑,或称之为病态美人。在男人身上,像张飞就算是超越了最大相对性感的一例,最终有了杀身之祸。
  最大相对性感也可以应用在同性之间。超过了最大相对性感,就会出现同性恋。
  由于每个人对性感的感受经验和忍受程度不同,那么上面那两个量值就该是相对的,而且,性感值的相对性本身就说明,异性之间的心理、行为上的差别并非是绝对的。
  
  人妖可说是充分运用了相对性感原理。他们是男的,却能让同性和异性都觉出十足的性感。他们既具有男性的最小相对性感,也具有女性的最大相对性感。他们实在是恢复了雄性动物本身在动物界的美丽身份。
  那些变性手术的目的,也是为了达到受术者在最小相对性感和最大相对性感之间的平衡。那些要做变性的人,早就对自己的性感有了深入骨髓的认识。当他(她)认为自己身上具有了异性的最小相对性感,就有了变性的念头。他(她)会逐渐对异性的最大相对性感产生期望,并通过打扮使自己的异性相对性感值提高。当这个相对性感值由于自己天生性别的社会身份及生理障碍无法继续爬升时,就走进了变性手术室。
  京剧当中的男旦也是这样。他们在生活中依然可以保留男子风范,只是在艺术中实施了变性手术。也有一些人把艺术中的变性特征拿到日常生活当中,造成了同性相对性感和异性相对性感的混乱,让旁人分外不得舒悦。而那些烂电视剧却把这样的恶心搬上屏幕,使全国人民对相对性感原理有了更深的误解。
  想想吧,有了相对性感的这两个量值,我们是否会觉得这世界不再像二元结构那样枯燥了吧。
 
真的很长气啊~~











完的说~~
 
七十二、“恶”是这个世界丰富多彩的原因
  
    自中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以来,道德状况就一直是不断争论与辩驳的话题。潜藏深植在国人心中的道德并非一本清水帐册,而是一部兼容并蓄历史与现实、自身与他人、家庭与社会的天书。潜规则、行规、规矩、不成文的规定,这些都可构成道德的一部分。
    时代永远是领先的,道德迟滞在后。雷锋在那个时代可说是道德先锋,其道德观迎合了那个重公轻私的时代。这种道德似在昭示一个真理,道德是普遍的、而不是特殊的。等到王海出现,人们才发觉,时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道德越来越强调特殊性,关注每个人的私有权利。人的身份、角色也悄然巨变,从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主人翁变成公民、消费者、纳税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样一个各种经济形式交织在一起的社会里,也就同样地复杂化了。各种各样的新道德观出现、成长,就像大厦外墙上新增的一个个空调器。同时,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种宗教也派生各自的道德。时代与社会越来越多地发生着联系、关联,道德所面临的问题也就越来越难以逾越。
    贪官李真在被判死刑后上万言书,写如何反腐。而我们每个普通人,一样避免不了道德上的自诘。如果说贪官是这个社会最不道德的人,那么他们也是从我们之中成长出来的,也是我们几辈人不断言传身教培养出来的。
    看着纷繁复杂的道德事件以及伶牙俐齿所溅出来的道德飞沫,就能看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道德标志着时代。在这个时代,就是多元的道德观,互相矛盾的道德观,处在不断调和中的道德观。
    道德的矛盾演进在当今这个时代已成为比奥运会还伟大的一项世界性运动。道德冲突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从东到西、从麦加到梵帝冈、从孔子到福柯、从小脚到钢管舞,到处都是道德那黑蝴蝶一般飞舞的身影。
    中国社会的进步,实质上是市场经济作用的结果。当官本位的道德光环逐渐消退、金钱本位的时尚皇冠初露端倪,道德更像一场作秀的游戏。娱乐新闻中的炒作,大部分都与道德和良知有关。明星依靠了一些道德上的越轨行为让受众们继续记住他们。那些没有成名的则靠了给道德的当头棒喝一夜成名。恶名也是名。只要是名,不分善恶。
    社会广泛议论的话题主要聚焦在那些新事物上,它们的出生在大多数人看来都是不顺眼的。牛仔裤、迪斯科、卡拉OK、试婚、私营经济、个体户、典当行、染发、韩流、炒作、赞助式婚礼、跪式保姆、文字官司、私人侦探。据说,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但一窝蜂地把以上的所有东西都归入新事物,似乎很是牵强。
    如果说存在就是合理,那么那些不合理的现象的存在,又怎能是合理的呢。其实黑格尔是说,凡是存在的,就是合乎理性的。“合理”与“合乎理性”完全不是一回事。
    牛仔裤否定了的确良,迪斯科否定了忠字舞,卡拉OK否定了大合唱,试婚否定了包办婚姻,私营经济否定了一大二公,个体户否定了大锅饭,染发否定了一成不变,韩流否定了歌咏比赛,炒作否定了权威,赞助式婚礼否定了大操大办,私人侦探否定了司法制度。
    说到这里,道德演进的节奏已昭然若揭。时代的道德演进总是处在一个经济平台之上,才得以充分展开。道德的演进不是只朝一个方向,而是多方向地发展。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上,在时代的各个阶段中,在道德的各个层次里,都有一个“恶”的逻辑如同陀螺一般起到了动力的作用。
    我们时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善”,会以为那是道德经行世界的结果。我们也时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恶”,就会以为那是道德经行世界要打掉的妖怪。但如果认真深入去探解就会发觉,正是理性所表达出来的“恶”,才是使这个世界得以如此丰富多彩的原因。
  
 
七十三、正义的成本
  
  观央视3月27日《新闻调查》“辽宁鞍山国税局打击报复举报人李文娟”,想说的话虽非滔滔江水,但也绵绵不绝。
  首先,中国人对人际关系和人缘的重视程度明显超过了所谓的“正义”。李文娟这样做就是置自己于无立锥之地而后快,但她还是这样做了。如果她不受到打击报复,那才叫奇怪呢。
  中国社会历来是修身才可齐家、才可治国、才可平天下,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想李文娟丝毫不以小家、小集体、小单位为念,直接去平天下了,把那些扫屋子的人晾在一旁,能不招人恨吗。
  举报人李文娟的遭遇正说明举报的人生成本何其大啊,这也就注定了这样的事情少而又少,于是就成了典型,成了央视新闻的调查对象。
  
  我国虽然有法可依,虽然执法必严,虽然违法必纠,虽然也嫉恶如仇,却很少去动脑筋保护那些与罪恶做斗争的英雄们。
  于是虽然英雄辈出,似乎表明中国的脊梁依旧。但实在是凤毛麟角,只能做英雄状了。
  如何保护见义勇为者的今生后世,如何让举报人不受打击迫害,如何为上访者打通方便的信息渠道?
  说到底,就是如何保护公民的法律监督权。
  
  万恶的劳教制度,原来是为了反右才颁布的,至今却成了专门对付举报人的武器了。实在悲哀,应立即废除!
  鞍山市副市长和公安局长居然当起了法官,大笔一挥,以莫须有的罪名把李文娟关进劳教所,和蹲监狱有何区别呢。
  他们在这件事上到底有没有违法行为呢?
  鞍山国税局的负责人在这件事上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他是否违法了呢?
  《新闻调查》不应止步,而应该继续深入调查下去,这才是记者的责任和央视的风度。
  
  当年的孙志刚之死带来了《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如今的李文娟事迹能否使劳教制度早日寿终正寝呢?
  至少李文娟还活着,还能上央视,这或许就是社会的一个小小的进步吧。
  幸甚!
  
  七十四、因特耐特就一定要实现 
  
  很久很久以前,有位物理老师深情地对我说:人类最早的光通信设备,就是我国劳动人民伟大智慧的结晶――雄伟的万里长城啊。
    在一个阳光灿烂春风荡漾的日子里,我又登上了万里长城,眺望着这座比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巨大亿万倍的光通信设备蜿蜒在苍山墨岭,畅想着当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气魄和褒姒一笑时的幽默。我穿过一座座曾用来屯兵驻守的城堡,进一步发现了长城是人类最早的高速公路,而且还是全封闭的。这些心得真令我由衷自豪,并差点儿写篇论文。
  很久很久以后,我听说这个时代有个很奇特的网络,叫“World Wide Web”(中文意思是“全球信息网”),小名“因特网”。它能够让世界上所有人之间交流信息和思想,这令我想起了世界大同。可还有很多人管它叫“World Was Waiting”(中文意思是“世界在等待”),原来它的访问速度太慢了。看来乘飞机火箭进入大同世界是没戏了,只有靠汽车了。所以,人们又美其名曰:“信息高速公路”。
  
  挑灯攀尽网千树,更织络,站如雨。
  铜线光纤铺满路,模拟声动,鼠标光转,一夜群虫舞。
  饱览台北黄金屋,笑闻相约聊天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因特幽悠处。
    
    如同宋词被涂鸦为现代派的戏语微言,我的田园梦也随着信息时代的莅临和知识经济的兴起而破灭了。
    我是读着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和李商隐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走过黄金时代那布满陷阱的青草地的,憧憬的是里夫金式的自然生活,每日与闲云野鹤为伍,和丘山沟壑图存,比竹林七贤更闲得桂花落,比陶渊明更急于唯吾德馨。
    
    商朝的西伯侯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在公元前的某段时间曾被纣王囚居。他闲来无事便抽出褥席下的草根用曾曾太爷伏羲的阴阳八卦推演出了周易六十四卦。根据今天那些已经洞开天眼可见常人所不能见的天师们的说法,自此以后三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都可打周易六十四卦推绎出来了。这种理论看来比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更容易上手,对现实生活似乎也更有指导意义。
    待到春秋时代,孔子尊文王梦周公,仁义礼智信独成一家,温良俭让恭登堂入室。孔孟学说虽历赢政焚书坑儒,终由刘彻发扬光大。中庸之道渐成中国一独门功夫。正当大儒们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地挑拣拾掇着君子小人的精神学说时,柏拉图却站在雅典城堡里对公民们说:吾爱吾师,但我更爱真理。
    
    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发现真理的人享受真理。
    据说古希腊最早的哲人泰勒斯就因精熟天象准确预测到来年橄榄丰收而大赚过一笔。如今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在这方面更是匪夷所思无以复加。世界上第一台机械式计算器是德国人威尔海姆•什卡尔亲自制作的。而伟大的哲学家德国人莱布尼兹则发明了可完成四则运算的通用计算器。但德意志的思想成果最终还是在硅谷被山姆大叔给弄灿烂了。
    不过,莱布尼兹指出最早的二进位制是中国的八卦。作为四大发明传人,我觉得他还挺可爱的。早在电子管计算机时代,美籍华人王安就已经提出了利用磁性材料进行存储的思想。看来,在现代计算机的脉管里,也流着华夏民族的血。
    
    起来,全世界孤独的电脑。起来,还没上网的主机。满腔的电流已经接通,要为联网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网迷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黑客。
    从来就没有什么通灵学,也不靠轮船飞机。要创造网络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我们要夺回失去的时光,让思想在宇宙激荡。快把那屏幕点亮,升级换代才是时尚。
    这是最高的快乐,团结起来到明天,因特耐特*就一定要实现。这是最高的快乐,团结起来到明天,因特耐特就一定要实现。
    
    在这个时代,最有知识的不一定最会玩儿,但最会玩儿的一定最有知识。
    玩儿不过是轻松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网络中的游戏规则也是玩儿出来的。电脑网络厂商们根据自己对未来发展规律的设想制造着自己的玩具。规则就是市场上的共识,人们称之为“协议标准”。
    我回想起小时候玩儿过的很多游戏。用竹竿粘知了,能于万叶丛中辨认那黑头的位置。用网兜捕蜻蜓,放在家里天真地以为它能震慑肆意妄为的蚊蝇。在黑泥塘里捉青蛙,那时候的青蛙又大又傻。打炮仗,并数次挂彩。玩儿弹弓,吃过纸叠的子弹疼得我直闭眼。纸元宝、香烟盒、瓷儿片在我眼里就是堪与人媲美的资本。
    没经历过童年游戏熏陶的人,也不会有一颗永远年轻的玩儿心,也就达不到对玩耍价值的深刻认识。我看着那些在闪烁其词的显示屏边聚精会神的小孩儿们,感觉他们身上混合着信息社会的朝气和后工业时代的老成。他们不幸地落生在一个不需要动手、一切都已数字化的世界,而我却幸运地从一个无知无忧但商品还很匮乏的年代成长了起来。
    别了,我的儿时玩具。我将在因特网上使你们的精神不朽。我将珍惜每一寸网上光阴、每一段字节数据,为了我,也为了你们。我将直面这没有了你们的惨淡人生,我将永远为曾经拥有过你们而自豪。我会继承你们的遗志,永远葆藏着对游戏的深厚感情。游戏要从娃娃抓起。
    小隐隐于林,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网。
    让我们做一个真正的隐者、不朽的玩家!
    
    在联合国,有一次英、美、以色列的代表在一起聊天。
    英国人说,我们国家的工地,一挖就挖出好几百年前的电话线来,说明我们很早就有了先进的通信技术。
    美国人说,我们国家的工地,一挖就挖出好几百年前的光纤来,说明我们很早就有了光通信技术。
    以色列人最后说,我们国家的工地,一挖什么也没有,我们用无线。
    
    现在,中国电信的分组交换网连接了所有的县城,ATM高速骨干光纤网把全国省会和重要城市整合为一,因特网联系着千家万户,多媒体憧憬着各种新奇业务。
    再也没有人为抄写《金瓶梅》里的那些删节段落而夜以继日了。也再不会有哲学系研究生为本地图书馆里查不到福柯的英文版《词与物》而心烦意乱了。再也不必为查一个典故的出处翻遍《二十四史》了。也再没有人去造第二个“天一阁”了。
    孔老二说:吾未见好德有如好色者也。他的这句话除了语文课本上的解释外,还有深层的传播理念在里面:色情总是比德行更容易传播,知道莱温斯基小姐的人肯定多于雷锋爷爷。
    
    网络就是这样一种媒介,充斥着声音、色相和数据,是一切矿藏的渊薮和垃圾的归宿,是一切纵欲狂的天堂和失落汉的乐园。它销售新闻,贩卖真理,复制知识,使地球上的所有人一下子都从痛苦的白痴变成了沾沾自喜的先知,又一下子从自以为是的先知变成了幸福的傻瓜。网上传播着“0”和“1”组成的情感,就像我们用蛋白质和脂肪酸所构筑的友谊一样。亲情、友情、爱情、嫉妒、冷漠、仇恨,都能从1024X768的画面中分辨出来。
    传统的书店、电影院、学校、商店、邮局、餐厅等众多服务设施都将被移植到网上,这是一个虚拟的社区、一个虚拟的城市。那遍布大街小巷的电线、光缆、同轴缆,还有那与白鸽齐飞的无线电波居长天一隅的人造卫星,都是这座虚拟城市的神经。
    在这里,新的观念正蠢蠢欲动,新的道德将应运而生。是人,赋予了它生命,赋予了它勃勃生机。它自由地生长着,如离离原上草渐渐地连成一片,似星星风中火顿成燎原之势。
    
    我一直认为,如果人类没有因无聊的欲望而对原始森林进行了过度破坏,艾滋病毒本来也就是非洲黑猩猩之间的一种昂贵稀有的性馈赠。
    在电脑网络上,计算机病毒堪与艾滋病毒相提并论。可以说,它是美国科普作家雷恩在其1977年出版的科学幻想小说《PI的青春》(《Adolescence of PI》)中发明的。后来,美国的计算机安全专家弗里德•科亨博士通过试验使幻想变成了理论上的现实。
    关于电脑病毒起源的猜想也和艾滋病毒一样,莫衷一是。
    恶作剧说认为,人的戏剧才华之横溢之出众于灵长,是一种难以控制的混乱力量。看看吧,在世界各地上演的戏剧之多,无非是让人觉得这个世界还不至于淡如水罢了。电脑病毒就是人类的戏剧本能之劣根性的产物。
    自我保护说认为,病毒是自我保护的产物,软件商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在用户不遵守商业道德的时候使他们的机器染上病毒。
    游戏说认为,由于《圣经》规定了人命定永远是上帝的孩子,所以人类也就放弃了长大的理想而对游戏人生充满了兴趣。电脑游戏之一就是看谁在网上能先破坏别人的机器而又使自己完好无损。
    我觉得如果电脑没有病毒的话,就像1977年以前,它还真很像件完美的工艺品。但当病毒出现了,2000年问题也发生了,我感觉电脑就真的成了一件艺术品了。
    病毒就是雕刻家手中的刻刀,病毒就是瓷窑里的熊熊烈焰。病毒是霜,是雪,是虚拟的世界里那无法抗拒和消灭的自然灾难。
    这就是人类所创造出的产品,它反过来给人类提出了新的问题。就像原子弹、空气污染、旱涝、战争,可以说,电脑病毒也是人类得以不断进化发展的非常规动因。
    
    如果茹毛饮血能满足人的精神,今天的狩猎业将比旅游业更加发达。人们大可以在长白山自由自在地打猎,也不必为伤害一只华南虎而坐牢。若是耕种庄稼、栽植果树或养殖牛羊能搞掂人类的欲望,今天的农林牧业将比电信业更加有前途。人们可以在田园风光里指挥若定地用电子技术控制一切作物的生长,陶醉在母牛身边像喝唯真矿泉水一样狂饮着鲜牛奶。
    然而工业的长足进展深刻地破坏了古老的森林与农庄。天空已镶满不锈钢的窗户,大地上结遍塑料薄膜,海洋被厄尔尼诺和科罗娜搅拌得如巨型小天鹅洗衣机,连上帝都偏爱通过原子钟记载世纪的轮回。人类不仅拥有一望无垠的田野阡陌,还亲手缔造了纵横交错的公路网、有迹无形的航空航海网,还有电话网、无线蜂窝网、广播网、有线电视网,甚至销售网、营业网、关系网。可见,人类比蜘蛛更喜欢也更善于编织网系。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电脑网络一出现就倍受青睐并很快成为最时髦最高级的网络形式。
    人类逐渐褪尽了类人猿的脸毛,露出鲜明的面部特征。在社会里生存,人脸是每个个体为社会所认识的重要手段。在每张脸上都赫赫然写着:官职、地位、名气、财富、宅电、手机号、办公室电话、帐号、住址、网址。这些恐怕都是羽西化妆品所望尘莫及的。
    
    在模拟时代,长江模拟着黄河,农村模拟着城市,好汉模拟着绿林,儿媳模拟着婆婆,城市模拟着城市,单位模拟着单位,楼房模拟着楼房,人模拟着人。
    每一支农民起义军都模拟着现政权的制度,
    每一个朝代都模拟着上一个王族的命运,
    每一位新登基的君主都模拟着先皇的口气,
    每一位朝庭命官都模拟着忠恕人臣,
    每一个家庭都模拟着孝悌慈严,
    每一个男人都模拟着齐家修身,
    每一个女人都模拟着相夫教子,
    每一个学子都模拟着先贤至圣,
    每一个爱情故事都模拟着梁祝贾林。
    
    数字意味着可以任意存取,可以随便切割,可以全部删除,可以瞬间复制,可以打乱重来,可以压缩释放,可以量化社会的个性。
    数字跳跃了绵延的历史。我们听磁带上的歌曲,必须一首首地听,一首首地过带。而在数字式光盘上,可以瞬间从当下跳到其它任何一首上。这件事虽很小,却引出了我们阅读历史的新方式。
    因特网中使用的超文本传输协议,是对我们日常阅读方式的反动。在日常阅读中,书的句子、段落、章节、页码的顺序都由作者决定,读者是被动阅读的。而按照超文本方式做网上浏览,却能完全脱离三维物理世界的束缚,利用一组多维指针,你可以选择某一部分并将其引申。整个文字结构乃至多媒体系统仿佛一个宇宙,任何一个星球般的信息分子都能与其它事物用引力相连,就像典故的手法扩展了诗意的时空。
    我们那么轻易那么流畅地打开着观念中的观念、思想里的思想、艺术中的艺术、欲望里的欲望。我们超越了“我注古人”抑或“古人注我”的星形历史抽象,达到无限多维的菩提境界。数字教会我们新的思考方法,也许因此我们将不再以为我们的历史是如此沉重。
    
    在数字时代,模拟时代那千手千眼的观音变成了千网万站的利维坦,而一切模拟的历史、财富、文化都将转变为数字,从而成为共生的簇群。数字的空间融化了模拟的时间。所有地球上的民族、种族、群落都超越了历史的羁绊,因特网与数字为人类找到了相互交流的世界性语言。
    因特网不再面向连接,也就是说,人与人、站点与站点之间不再有必然的联系。根据互联网协议的原理,一个网络个体欲访问另一个,需先发出探询对方的信息,待对方作答确认后方可进入。这就意味着,每个个体的权利是一样的,都有独立的个性。他们共享着带宽、软件、信息,分担着费用、事故、病毒,文质彬彬地各取所需。
    信息是全方位发散的财富,其普天同照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太阳。只有信息社会才能真正地实现平等。珠光宝气已变得俗气昭昭,信息社会自有它的信息贵族。他们比精神贵族更关注现实,比皇家贵族更具号召力,比明星贵族更有活力。哲学所上下求索的、艺术所苦思冥想的关乎生存的问题,都将在网络时代得到最可操作的解决
 
七十五、中国魔术在耍甚么
  
  这世上有一样东西,即使在如今这个有钱能使鬼推磨的年代里,依然很保密。那就是魔术了。市面上,盗版书店里,几乎看不到魔术揭密之类的书。为什么呢?不是因为魔术行业的保密工作严密有加。想想那些大片的碟版都能在其未公映前被盗,就能明白何以魔术还依旧是魔术。因为大家基本上不看魔术,对魔术没有兴趣。魔术,不过是在酒酣耳热之际的祝兴小技。
    中国魔术即使经过大卫表演的洗礼,依然故我地表演着大变活人和礼帽藏鸽。那些魔术师到底在想些什么,又在耍些什么呢。他们完全把魔术当成一门类似杂技的技巧,凭着手法和机关以为就能吃遍天下。
    他们应该知道,魔术是前科学时代的产物,是利用了人们在科学低能时代对世界的兴趣。当然,或许这里还有气功的功劳。
    但他们决不会想到,魔术在如今的科学发达时代,应该按照科学的理论进行改造,应该把那些牛顿力学的图解改造到时间简史当中去,应当和科幻、未来学相结合,应当让魔术具有黑客帝国般的体验感。这,才是中国魔术的方向。
  
  
  七十六、审丑文化的先驱们 
  
    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驱,鲁迅是新文化的先驱,网络新偶像则是审丑文化的先驱。
    记得李泽厚的一个叫刘东的学生,写过一本研究丑学的专著,没什么大影响。那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如今丑学能为世人瞩目,蔚为壮观,当然要感谢网络新偶像。
    老子说,天下皆以美之为美,斯恶也;天下皆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
    以前我们爱美,那是因为丑的太多,而且丑得千篇一律。以前我们好善,那是由于恶的泛滥,而且恶得毫无创意。
    并非是我们的美学标准产生了偏差,也不是道德原理出现了裂纹。而是我们懂得了,美与丑的分界更在于生命力的体现,善和恶的不同更在于是否真诚。
    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国际名模吕燕,苏轼的宁丑派书法,?。瞧瞧,刚举了三个,我就举不下去了,就困了,就得说到美籍华人孔祥东了。
    可见,在我的脑子里,美的东西还是很充斥的,很乌秧乌秧的。
    丑的可值得欣赏的东西太少了,那么好,现在我们开始审审网络新偶像的丑吧。
    
    审第一丑,貌丑。
    若说网络新偶像相貌一般也就罢了,可是人们纷纷要说她丑。其实丑也非真丑,而是在审丑。于是,网络新偶像愈发丑得传奇了。就像我们去想象和怀念一两千年前貂禅和西施的美貌那样。
    关键在于网络新偶像的容貌引起全国人民大发了一次审丑癔症,每个人(或美或丑)几乎都把她归入丑者行列。似乎没有人建议她去美什么容,这和当年天津奇丑女事件大相径庭。媒体利用其丑大作文章,掀起审丑高潮。
    
    审第二丑,身丑。
    S,S,真TMD-S。这就是效东施(而非西施)之颦的丑。网络新偶像就是要用挺胸提臀扭脖这样的造型来弥补她的貌丑,从而使身丑与之配套和统一。
    所有成功的艺术都有自己的符号。七品芝麻官鼻梁上的元宝白,小丑的红鼻头,徐冰的天书,齐白石的虾墨,王朔小说里的京片子。
    人们在各种媒体上都能看到这个S。这就说明这S算是审丑艺术形式的一个符号、一种招牌了。
    
    审第三丑,语丑。
    网上的宝典及语录里的那些颇可玩味的话语可说是完全超越了韩乔生语录。中华汉语的某些以前未来得及发挥的潜质因此得到发扬光大。
    
    审第四丑,名丑。
    网络新偶像的高参曾跟她说,与其在清华BBS上被那些闲极无聊的莘莘学子嘲笑,还不如到天涯去挨全国人民的骂。网络新偶像还就是这么做的,确实走对了。
    此后她就要利用她的名声来为自己争取一份前途。于是触电、接受采访、当代言之类就顺理成章。
    她在博客网上一如既往地自恋地贴PP,一如既往地接受着全国博客的谩骂,似乎不这样,她就不是网络新偶像了。
    如果在她的博客上的留言全是表扬信,成了个女丛飞,那她离消失也就不远了。
    所以被人审了丑的,也只能一直丑下去。因挨骂而出的名,也只能在挨骂中维持。
    
    想想以前,我们的文化多么正经。
    二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化,四十年代的整风文化,五六十年代的继续革命文化,七十年代的样板文化,八十年代的伤痕与反思文化。
    到后来,就出现了痞子文学、无厘头的电影,纯搞笑的电视节目,大话的语文课本,冯小刚的娱乐电影。
    骇版的历史,架空的历史,戏说的历史,跟历史算干上了。
    还有街头人体彩绘秀,皇马的中国商业秀,脱口秀,选美秀,秀个彻底。
    到如今,审丑文化来到了。
    
    网络新偶像注定作为审丑文化的先驱载入中国审丑文化史。
    她的矜持,她的自恋,她的厚脸皮,她的偏执狂,她的手段,她的网语语法,她的衣着,她的事迹,甚至她的车祸,都需要被继续继承。
    一切把尾随跟踪当成继承的这花儿那花儿都将过早枯萎。
    只有当超级女声这样的群体崛起,
    只有当……,
    只有当我们民族的整体审丑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
    我们才能说,审丑文化真TMD成熟了。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