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关于忠良街的牌坊 (3人在浏览)

不知道电白县教授书法的老师会不会把伊体书法当看家本领一样教给参加书法培训班的孩子们?茂名地区有吗?全广东省有吗?
 
下面照片系关山月大师为水东一户人家写的楹联,雅俗共赏,

见1、2、3。主人怕楼主不识货,特意告诉楼主,这是关山月写的。其实,就是主人不说,

楼主也绝不觉得楹联的书法不靓 。



[attachmentid=348480]
1
[attachmentid=348481]
2
[attachmentid=348482]
3
 
[attachmentid=348483]
图为一座寺庙的楹联书法,谁看都顺眼。


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QUOTE(湖海山人 @ 2016年02月19日 Friday, 12:02 AM)
说来说起,还是一句话:根本不懂伊体童体字的美学价值。
以为童体字伊体字就是歪字。
假如到过水东忠良街的人心中都能感受童真之趣,那这社会就和谐了,
[snapback]3790566[/snapback]​




伊体字不歪,平衡童体也不歪,凡是重心稳的都不算是歪,不过这对联太离谱了,超出了陈老以往平衡界限。


超出对联的规矩,我可以说是不成体统,你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在人看而

已,结果是争论双方谁也不服谁。



引用对联的规矩:

写对联,不能不考究格式。不同类型的对联,在书写中各有不同的格式。这些格式,是约定俗成的,有规范的。如果不按照老规矩去写,将会贻笑大方,可令求联者不快,这些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如写春联、婚嫁联等即兴之作,只需讲究字体的布局就可以了,首先字要端正、大方。联字是给人看的,且不可不负责任、任意去写。字体应以正楷、行书、隶书为宜,行草、草书则不宜使用。另外,左右布局要一致,字的疏密要得当,不要上联疏、下联密,更不要上联写正楷,下联写行书。
 
电白书法家和那些所谓懂得欣赏书法艺术的人说陈老的忠良街楹联书法(注意:

我是专指忠良街的楹联书法)靓过唐朝杨贵妃是没用的,因为他们都是可以忽略不算的少

数,有千万人夸奖的书法才算是美啊,至今悬挂在北方的那个“天下第一关”是全国公认的

顶级书法艺术!

我喊打赌,去忠良街划正字,没人敢去,光在论坛说,根本没用!



[attachmentid=348485]

图为“天下第一关”,其书法艺术被全国公认是顶级的,是正楷体。

[attachmentid=348486]
 
QUOTE(tianya @ 2016年02月19日 Friday, 12:12 AM)
不知道电白县教授书法的老师会不会把伊体书法当看家本领一样教给参加书法培训班的孩子们?茂名地区有吗?全广东省有吗?
[snapback]3790569[/snapback]​


伊体字不是那好学的,目前还不可能向中小学推广,但欣赏是可以的。
童体字是在隶字和伊体在基础上创新,这种字也许更难学。
 
极品!绝对好字!
post-4115-1455645894_thumb.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这种字体连天涯都不会欣赏!
 
行家说:碑坊的字体,只要不是瘦金体,什么字体都可以。

我说:
你不要要求全国都要童体字,因为陈光宗创新出童体也不过是这二三十年的事情。
伊体字,中国伊体第一人(当代)也只是陈光宗,你也不要要求全国碑坊都用伊体字。
正是因为陈光宗是中国伊体第一人和童体的字的发明者(是吧),他的字才宝贵!
用这种字体,才能彰显电白的文化特色!
 
post-55884-145551582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忠良街两联字体是不一致的,这体现了艺术家对变化创新的追求。长联“南海烟光”是童体,这就是天涯说的有点“歪”,这正是童体字的特点。

另一联“忠良由此出”是伊体,伊体比较“正”。
 
你哪一个名家的书法即否定另外一个名家叫那是没有意义的。
中国伊体第一人就是陈光宗,童体字也是他.
你拿关山月和王羲之的字,科技体制有什么关系?
也没有人规定这个对联一定要要写什么字体.
 
非常感谢这个帖子。
正是因为这个帖子,我请教了一些内行的人,我对书法的认识深入了.
我对书法的价值加深的认识.
 
QUOTE(湖海山人 @ 2016年02月19日 Friday, 01:03 PM)
post-55884-145551582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忠良街两联字体是不一致的,这体现了艺术家对变化创新的追求。
左边的长联“南海烟光”是童体,这就是天涯说的有点“歪”,这正是童体字的特点。

另一联“忠良由此出”是伊体,伊体比较“正”。
[snapback]3790587[/snapback]​



------------------------------------------------------------------------------------


游客们说歪得不好看,水东平民百姓说字体丑,自己说、200个电白书法家说好

看有用吗?楹联写给谁看的?不就是主要还是写给人民群众、广大游客看的吗?


我请湖海山人回答什么叫雅俗共赏,写楹联要不要考虑雅俗共赏,是写给谁看的

问题,但湖海山人总是回避,无语!
 
QUOTE(湖海山人 @ 2016年02月19日 Friday, 12:03 PM)
post-55884-145551582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忠良街两联字体是不一致的,这体现了艺术家对变化创新的追求。
左边的长联“南海烟光”是童体,这就是天涯说的有点“歪”,这正是童体字的特点。

另一联“忠良由此出”是伊体,伊体比较“正”。
[snapback]3790587[/snapback]​



我的意思不是2副对联不一致,而根本是抓错钵头了:把正的横额放到了歪的对联上面(这个横额应该放到另外一副对联上面的),产生了不和谐。比如你仔细看看横额的”街“和对联的”街“,可以看出根本就是不同的字体。我可以说是不成体统,当然你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这个建议你再去问问行家。


有图为证:

[attachmentid=348490]
 

附件

  • 153637waptpu5ep6saoqso.jpg
    153637waptpu5ep6saoqso.jpg
    42.3 KB · 查看: 200
QUOTE(浮生江海客 @ 2016年02月19日 Friday, 01:45 PM)
我的意思不是2副对联不一致,而根本是抓错钵头了:把正的横额放到了歪的对联上面(这个横额应该放到另外一副对联上面的),产生了不和谐。比如你仔细看看横额的”街“和对联的”街“,可以看出根本就是不同的字体。我可以说是不成体统,当然你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这个建议你再去问问行家。
有图为证:

[attachmentid=348490]
[snapback]3790594[/snapback]​



-------------------------------------------------------------------------------------


文革时期,红卫兵造反有理,如今有人说陈光宗老师的书法歪得有理,歪得靓,

说歪得有理,歪得靓的人到底是不是只有他一个人才懂得欣赏书法,其他水东人都是十足饭

桶呢?谣传,陈老师曾三头两日到忠良街看楹联,并为自己辩解,说刻字工刻坏他写的大字

了,言下之意,陈老师实际上已承认忠良街的书法是存在问题的,是陈老师有自知之明还是

湖海山人有自知之明呢?
 
不知什么意思,是不是这对联深刻反映某些社会景象:上正下斜中间歪!
 
QUOTE(tianya @ 2016年02月19日 Friday, 02:10 PM)
-------------------------------------------------------------------------------------
文革时期,红卫兵造反有理,如今有人说陈光宗老师的书法歪得有理,歪得靓,

说歪得有理,歪得靓的人到底是不是只有他一个人才懂得欣赏书法,其他水东人都是十足饭

桶呢?谣传,陈老师曾三头两日到忠良街看楹联,并为自己辩解,说刻字工刻坏他写的大字

了,言下之意,陈老师实际上已承认忠良街的书法是存在问题的,是陈老师有自知之明还是

湖海山人有自知之明呢?
[snapback]3790596[/snapback]​


既然天涯说是谣传,就未必是真。更何况即使真的是工匠刻坏了个别地方,也并不太影响整体的书法价值,童体依然是童体,伊体依然是伊体。陈老绝不会埋怨工匠为何不把字体刻成正楷。何来陈老师已承认忠良街书法存在问题之说?天涯这样的论据未免略显牵强。

天涯主张雅俗共赏,即大众口味,而山人主张顶尖艺术。双方说得似乎都很有道理,谁也没必要一定要说服谁,艺术上有争论是好事,争论有利于艺术的发展。大智若愚,是艺术的一种境界,齐白石的作品,贝多芬的作品,也未必都能符合大众口味。陈老作为电白书法界公认的第一人,既然请了他,就应该信任他,尊重他的选择。相信陈老的选择是明智的。

陈老用伊体和童体在此处作联,也许他想通过此种形式彰显电白的文化底蕴,同时传承国学文化,用最有代表性的字体来作联,也在情理之中。陈老是久经考验的书法大师,此点毋庸置疑,虽然电白相关高层领导也未必懂得欣赏伊体和童体,但出于对陈老的信任,也不会刻意要求陈老要用何种字体作联。

相信陈老早已想到多数人不认同用此字体作联。他如果为了得到大多数人的好评,他完全可以用一种大众化的写法,但他没有,他对艺术真理的追求超越了个人一时的名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才是真正不朽的作品。建议邀请更多全国顶级书法大师来评此字,这样就更有说服力了。
 
应正视存在的问题,而不是顾左右而言他。希望多找几个行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加以改进。


有待解决问题:



(一)、横额大小和排版问题

1、 古往今来但凡横额字总比对联字体大,并常据上方,方彰显气魄,使远远也能看清楚,该横额字体太小,仿佛和对联字体一般大小,并觉蜷缩于对联之间,民间谓: 膊头高过耳,孤穷到老也。这是一个书写或排版的大错误,建议大增横额字体笔画,并使横额高出对联,同时,缩小横额字之间的间距。

2、 按照复古如古的做法:把横额从左至右排版成“街良忠”。目前情况是横额从左至右读,而对联则从右至左,这不符合常理,造成混乱,不古不今,也不符合原作者的书写习惯。


(二)、横额字和对联字不一致的问题:

目测,横额字算平稳,使用伊体、对联使用“童体”,存在错配的情况。


(三)、字体颜色失误问题

因为底色为灰白,使用金粉色字反而不显眼,并显得轻浮,庸俗,建议改为传统的墨绿黑或中国红颜色字体;实在要用金粉字,建议更换基座底色。


(四)、无解

引用:上正下斜中间歪,是不是有特殊寓意?
 
左右联颠倒,我改了.
 
我今天路经旦场楼阁堂,一看碑坊似又是陈大师的童体字.
看来珍视童体字的人不只是电白政府的高层和外行的山人.
 
有人说,真正的书法大师能走出电白,走出广东,要走出广东才算是大师。除了电白,在茂名地区我暂时还没发现有陈光宗老师的书法在公开场合存在,诸如公园、大商场、大酒店。要是大酒店也用伊体字写名,我相信老板将很快收水。
 
伊体童体本自一源,风格而言,有相似三处,并无冲突.
忠良街街名为伊体,对联为童体,并非水火不容.
 
QUOTE(湖海山人 @ 2016年02月19日 Friday, 04:46 PM)
伊体童体本自一源,风格而言,有相似三处,并无冲突.
忠良街街名为伊体,对联为童体,并非水火不容.
[snapback]3790631[/snapback]​




你有讲你不懂书法,你多找几个行家看看上正下歪好不好再发表见解好点吧?
 
败笔就败笔了,看来怎么争、怎么辩、怎么说也没有用!
 
谣传,陈光宗老师现在都不敢说自己写的忠良街楹联有多美了,他也发现问题

了,就是歪的问题,他说是刻字工把字刻歪了云云



可笑的是,事到如今,有人认为主要是陈光宗老师写的,歪也是一种艺术美,但

不知道这是一种无知的表现,是不识好歹的应声虫,因为书写者都认为有问题了!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