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大马士革菜刀 @ 2011年08月30日 Tuesday, 02:46 PM)
冼夫人的部族古称俚獠,源头上溯是西瓯和岭南百越,语言应该近似现在的壮侗语,但由于岁月阻隔,与现在的壮侗语差别应该也不小了。
即使在冼夫人部族最强盛的时候,高凉郡的官方语言仍然是汉语。当时城里仍然是汉人说了算。冯宝娶冼夫人,是一种羁縻式的政治婚姻,也是汉人还保持着政治上强势的表现。
黎话这个称呼似乎是七八十年代才开始流行的,以前通称“东话”,说话半闽南语半广府语,叫做“半东客”。
闽南语的源头比较复杂,是一种保存了较多古汉语元素的语言。
汉灭东越,东越遗民被集体迁徙到淮河一带,闽南一度接近荒无人烟。东越人离去留下的生存空间,渐渐由周边的山越和南下的华夏人填补上一部分。华夏人带来了更高的文明,当地的越人也渐渐汉化。但总的来说,闽南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地广人稀的。
唐末中原大乱,河洛一带以王氏家族为首的移民大举迁入闽南,随后发生剧烈的火并战争,最后这些河洛人在闽南站住了脚跟,成为闽南地区的主导者。他们的语言对闽南地区原有语言是个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后形成的语言,就是现在闽南系的源头。时至今日,台湾人仍然坚持把闽南语叫做河洛话。
两宋时期,特别市南宋灭亡前后,大量北方人迁入闽南,对当地的语言造成新的冲击,出现新的闽南语。从宋末到明末这几百年间,闽南人大规模向粤西移民,先后到达的人,口音也有所不同,加上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的自然规律,不同的口音相互冲击相互影响是必然的。
从宋末到清末,是现在电白黎话的形成期,在这个过程中,黎话丢失了不少古老的音调和词汇,但也有不少音调和词汇保存了下来,并且融入新的词汇,音调也会出现一些变异。
现在的黎话,是自然的选择。
即使是号称当年卫所官方语言的“旧时正”话,里面也混杂了大量闽南语、广府话、客家话的元素。
现在水东街头那些小孩子的半茂名话半黎话的语言,在将来也许会是一时流行的方式。但语言是不断在微调着发展的,个人觉得,把现有的黎话做个记录保存,以传诸后世,自然是功德无量。但后世的人们,却注定是无法一成不变的继承现在的语言词汇和声调。
如果一种语言沦落到一定要保护才能存在,说明这种语言已经失去了生命力,再努力的保护,终究是走不远的。把语言留给历史和后人选择,也许是一种顺潮流而动的做法。
[snapback]3208384[/snapback]
很专业很翔实,谢谢!
QUOTE(爱我电白 @ 2011年08月30日 Tuesday, 03:21 PM)
楼上的学识实在是渊博,感谢分享,实在是获益良多。
不过我不是很赞同楼上所说的“语言保护才能存在就是失去了生命力一说”。如现在电白的“东话”操说者起码超过百万人以上,但从近一二十年开始已有部分人开始转操半茂名半黎话的语言盖因为保护不力所造成,很多转说非母语皆是因为欠缺对自己母语历史的认识,缺少对母语的自豪感,我敢说电白操黎海话者起码有超过一半的人不知道自己的语言是属于什么语系的,所以大家应该加大对母语的宣传与保护这样才不致于让东话论为少数人的语种。我觉得九十年代的黎话是最有鲜活生命力的,那时候水东的从小学到高中的学生交流无不是黎话,而且从中还创新出了很多新词汇,如“客”(指女朋友),语言只有不时地加入新元素才能充满活力,所以现在开始宣传和保护还为时不晚,希望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进来。
[snapback]3208397[/snapback]
不管情愿还是不情愿,语言都会随时间流逝而改变,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