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蔡氏:为电白县第九大姓、 (2人在浏览)

济阳蔡氏根繁潮汕

日期:2006-10-10 17:33:00 [大 中 小]

入潮蔡氏多来自福建莆田、建阳,并向海外扩展,为潮汕繁荣作出贡献;根据考证,北宋权奸蔡京在潮汕没有后代,在他家乡仙游也绝后。
蔡氏源出姬姓,周文王第五子叔度封于蔡,公元前447年为楚国所灭。其国人遂以”蔡“为姓,以慰家园之思。
不少姓氏书记载蔡姓由来均说“(蔡国)春秋时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姓,于是蔡姓分散,移徙流转”。这不过是因袭了一般失国姓氏的经历,其实蔡国在亡国之后的一段好长时间,仍较安定,不像别的一些丧失家园的诸侯国一样顿时流离失所,诸多迁徙。而是继续居住在以济阳为中心的上蔡、新蔡、下蔡一带,且继续发扬光大,历代名人辈出。故郡望也较单纯,有“天下蔡氏出济阳”之说。蔡人渡江南徙,应是西晋以济阳为郡望。可见整个两汉,直至西晋,济阳仍是蔡氏发祥地。 在福建、台湾和潮汕均有“陈林蔡,天下居一半”的谣谚。当然潮汕蔡氏其总人口远比陈、林二姓为少,但也可据此看出福建、广东、台湾三地蔡氏有非同寻常的血缘关系。根据资料考证,现在居住潮汕的蔡姓人家,大部人迁自福建、而福建蔡氏又是迁自河南。福建蔡氏的主流有二支,一为莆田系,一为建阳系。莆田系的人闽始祖为蔡用元,据莆田谱载:“族出淮西西路光州固始县,因乾符之乱,从王审知入闽据泉州。及后王审知为闽王,徙(用元)居莆田,遂为莆田始祖。”建阳系的入闽始祖为蔡炉,也是光州固始人(固始春秋时为下蔡),乾宁四年(987)任建阳县令,同妹夫刘翱及西河节度使翁郜率领光州固始53姓入闽,定居建阳,是为蔡氏建阳始祖。之后,这入闽的蔡氏二大支系,各向福建各地播迁,并向广东、台湾发展。潮汕蔡氏,多出自莆田系。也有部分以蔡炉为始祖的建阳系,如蔡用元六传至蔡襄,襄传至第七代,有蔡规甫者,一名蔡盘溪,南宋末来潮为官,先任通判,后任州知事。蔡规甫卸任后不回莆田老家,定居于海阳辟望,至今后代播迁潮汕各地。潮汕的另一部分蔡氏系迁自福建的漳浦,他们的世系与清代乾隆年间的大学士蔡新较为接近,但若往上追溯,仍属莆田系。
发祥于河南的济阳蔡氏,已在潮汕繁衍生殖,可谓根繁叶茂,且向海外发展,为潮汕的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这里还须探讨一下潮汕有无蔡京后衣裔的问题。蔡襄和蔡京是叔伯兄弟,蔡襄谢世之后,蔡京登科,官至太师,五度在朝为相,封鲁国公。但蔡襄和蔡京的历史评价却截然不同,蔡京被骂为“六贼之首”(按今天的角度这种评价实在不公),因此,民间流传着蔡氏后代恶蔡京之名,不认蔡京为祖先的说法,根据考证,蔡京不单在潮汕没有后代,就是在他的家乡仙游也没有蔡京之后。蔡京原有8子13孙及曾孙四人,全家计26丁。宋靖康元年(1126)蔡京事发,全家发配岭南(除五子蔡修为驸马免刊外)。一行25人行至潭州(今长沙),蔡京及次子暴病身亡,宋钦宗又追诏“蔡京子孙23人已分窜元地,遇赦不许量移。”随后长子、三子被赐死,四子全家抄斩,剩下子孙被分别流放到湖南、海南等边远地区,令其不得自由迁徙。蔡京一案株连九族,钦差大臣奉旨来仙游抄家,叔伯族亲难脱干系,且波及不少同宗。在当时,蔡京后裔根本无法在仙游莆田一带生存。莆田市研究姓氏的学者证实:“可以断言,在福建的蔡氏并无蔡京嫡传后裔。”既然潮汕蔡氏多自莆田迁徙入潮且迁徙时间是在北宋之后,那么,现在的潮汕蔡氏也同样不可能有蔡京的嫡传后裔了。这是事实,而不是姓蔡人家有意隐讳不言,一概的把自己归于蔡襄一系。


出处:《潮汕百家姓》 作者:卢继定 蔡文华
 
潮阳蔡氏与范氏,(范氏在《潮汕文化》选第二集“衣冠入潮第一家”――文,均为晋代衣冠南下入潮仕族。已有记述)。关于蔡氏入潮,则据明永乐六年(1408)邑贤、山东道监察御史许听(许申裔孙)所撰《蔡氏族谱序》中关于他的“姻眷蔡复祖与蔡习鲁(均陇仔人)出示蔡氏世系表,潮阳蔡氏先世居新兴(乡)。但世代屡经兵燹,族谱亡失”。以致自晋南渡入潮直至宋绍兴400多年缺载,惟有先祖传下的“深浦祀田扰在”。又许听记述早年聆听祖母蔡氏对他讲述其先辈轶事,以及当年流行民间熟语:“未有潮阳(未置县)先有范蔡,未有练江(村名,在今井都镇境北)先有吴戴”(指元初潮州总管吴仕彦与戴希文祖先创籍事),知蔡谆为衣冠南下仕族之裔。1983年6月,潮阳于晋唐旧县城孤山发掘晋代墓群7座,出土墓室纪年砖阴刻“泰元十二年”(387年)以及三足砚、青釉瓷羊、鸡首瓷壶等物,其墓主皆晋室南下入潮之族。而蔡谆以继大峰续建和平大桥、并籍元代惠州从官徐来的《报德堂记》碑文(吟标)而显名于后世。
据明永乐陇仔《蔡氏族谱》载,蔡谆有三子:
长子蔡经,居和平下寨。明初,有裔孙分衍峡山洋汾、谷饶上埔洋、铜盂凤田与沙尾以及普宁仙乐等处。
次子蔡符,居陇仔(今西胪海田)。 明永乐九年 (1411),其第7代孙蔡彦壁以明经授交趾(今属越南)支封县丞;第8代孙蔡复祖于明永乐十二年(1414)以明经授交趾南靖府同知,他们的子孙繁衍于今越南各地。此外桑田、大宅等处均有其裔。
三子蔡谦,明弘治元年(1488)裔孙分创玉窖(今属铜盂镇);清初裔孙蔡勉分创陆丰旺厝围等。
除蔡谆世系,人潮蔡氏尚有来自闽之莆田、建阳等世系:
属莆田蔡用元系者,有蔡襄裔孙蔡绍卿者,落籍新兴乡棉阳与丰欢乡之浦东;蔡绍广官浙江淳安县,落籍新桥乡,至宋德裙二年(1276),其.裔孙蔡琼瑶由淳安入潮,创神山仔(今铜盂集星),分衍蔡厝厅等处,两处
分别为早年影剧界闻人蔡楚生,今广东省委常委蔡东士之故乡。还有蔡襄8代孙蔡文定,于元初由莆田迁海阳县蓍园,其曾孙于明初迁创直浦都溪沟内;襄之10代孙蔡功曹于宋末由莆田迁创兴仁乡草潮(今属和平镇)、分衍海门;襄之。12代孙蔡八兴于明洪武元年(1368)由莆田徙居早美(今陈店镇草尾),裔分沟湖与峡山大潮。
建阳世系蔡元定(1198―1235)之孙蔡杭,徙创海阳县枫溪,他的5代孙
蔡学士分徙树仔洋(今铜盂镇树香);学士之弟清叟于明代分创竹山岭(今属西胪镇)等。至今潮阳蔡氏子孙47932人,分布22个镇78个村(居);另分布国内各地14000多人、海外18700多人。
潮阳蔡氏是“善堂文化”的肇创者。宋建炎元年(1127)大峰和尚募建和平桥时,他捐银100余两,后大峰建成桥16孔而逝。至绍兴二十三年(1153),由素尚善好施、倾心公益的蔡谆续建两头3孔(包1孔引桥)而成。他还先后倾财建河溪桥、新桥、东陇桥等(谆墓原在其晋代先祖祀田岭
口尾)。元朝551f匝元年(1333),乡进士范我津与众乡耆倡建报德堂以纪大峰、蔡谆功德,报请县尹曾鲁山,得到支持捐银10两,和平三社乡众捐银
100余两,蔡谆之孙蔡震(宋宝祜进士,官太学士)则献祖遗书斋作建堂地。历代报德堂
奉济世利人宗旨,行乐善好施之德,现已发展成国际性民间慈善组织――善堂。至今海内外善堂500多座,诚如著名汉学家饶宗颐教授所说:“善堂文化是潮汕人现实主义的处世哲学,糅合释、儒、道的哲学思想所形成的文化”。古报德堂及元代建堂碑记,今仍存和平镇中寨。





你是本文的第262位读者
来 源: 文化周刊
作 者: 张维明
 
  十.蔡 姓(1)始祖与人口


发布时间:(2006-07-23) 来源:苍南百家姓 作者:苍南档案馆




民间传统文化








布袋戏 夹缬 矾塑 单档布袋戏 八仙戏 剪纸 碗窑制瓷 拔五更 祭海



十. 蔡 姓始祖与人口




--------------------------------------------------------------------------------


蔡姓始祖――蔡叔度



周武王灭商之后,于公元前1046年武王姬发五弟叔度始封于蔡(即上蔡县)而居于卫地。卫为姓之蔡的故地,所以姬姓之蔡取代了姓之蔡。这样,叔度成了今天蔡姓的始祖。周朝刚建立不久,发生了一次内乱。在这次内乱中,蔡叔度受到牵连,封国被取消,“囚蔡叔度于郭邻”(《书经・蔡仲之命》)。不久,“蔡叔度既迁而死”(《史记・管蔡世家》)。蔡叔度之后,其子姬胡“率德驯善”,被摄政当国的周公荐为鲁国卿士。鲁国大治,成王复封胡于蔡,以奉蔡祀,是为蔡仲。





渊 源



蔡姓的起源与演变 据《通志・氏族略》载:“蔡氏,文王第五子(一说第十四子)叔度之国也。自昭侯以下,春秋后相承二十六世,为楚所侵并,子孙以国为氏。”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初大分封,有蔡国。但是蔡叔度因随同武庚反叛,被周公放逐。后改封其子蔡仲(名胡)于此,建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春秋时,常受楚国的逼迫,数次迁移。蔡平侯迁新蔡(今属河南省)、昭侯迁下蔡(今安徽省凤台县)。公元前447年为楚国所灭。国人离散,以“蔡”为氏。又,南北朝时,后周曾将蔡氏改赐姓“大利稽”氏(鲜卑族三字姓),隋代恢复原姓蔡氏。

构成汉族蔡姓主要有三大支:姓、姬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蔡氏源自姓。姓是黄帝的直系后裔,在尧舜夏时期,姓所属的燕、阚、尹、蔡、鲁等氏族分布于渭河流域,沿黄河向西到豫东和豫西一带。蔡系姓的支系,在部落中担任祭祀的职责,具有很高的地位。蔡祭二字古代通用,故蔡出自祭。历经尧舜夏千年,到商朝时蔡国一度比较强盛,商朝的蔡国位于今河南中牟县北,后北迁于河南北部长垣县东北的古祭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位于商都城朝歌的姓蔡国也一并灭亡,姓蔡人被迫北移,迁徙到河北邢台北的蔡河地区。另一支姓蔡人则南迁于湖北黄梅西南的蔡山。姓蔡氏的历史至少已有4000年。

第二支蔡氏源自姬姓。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封其五弟叔度于蔡,史称蔡叔度。蔡国在今河南中牟县北的古祭国地,也是姓蔡国之地。周成王初,蔡国与管、霍二国联合商纣王之子武庚发动叛乱,为周公旦所平定。周成王改封蔡叔度之子蔡仲于蔡,新蔡国在河南的上蔡县。蔡国一直受楚国的压迫,多次迁移,春秋初南迁于河南东南部的新蔡,春秋末蔡国东迁于下蔡,即今安徽凤台县。蔡国的其中一支因国内乱政,南奔楚国于湖北枣阳西的蔡阳城。公元前447年,楚惠王灭蔡,楚国迁蔡人于湖北汉川东南的蔡甸,国人遂以蔡为氏。姬姓蔡氏的历史也有3000年,普遍使用蔡姓是在国亡之后,这也有2400多年的历史。

第三支主要来自南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蔡姓中流入外族血液的事件,主要发生于宋朝以后,北宋金国的女真人乌林答姓族后来全部改为汉姓蔡,清时满洲八旗姓蔡佳氏、乌灵阿氏、萨玛喇氏等后来也全部改汉姓蔡。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逐渐同化为北方汉族的蔡姓,尤盛兴于东北地区。贵州和广西的少数民族中的蔡姓有很大一部分被同化为南方汉族,主要发生于明清之际。





济阳郡



济阳郡,晋惠帝(公元290―306年在位)时从陈留郡分出。在今河南、山东两省交界处。





祗德堂



祗德堂的由来可追溯到蔡叔度之子,蔡氏二世蔡仲侯,名胡,不计前怨,率德驯善,克庸祗德,周公举为鲁卿士,出治鲁国有方。因此,周成王复封于蔡,以奉祀其父。周成王在其钦命“蔡仲之命”中,表彰蔡仲“克庸祗德”成为“祗德”一词之出处。以后蔡姓族人即以“祗德”为堂号。旧时结婚大典时,迎娶新娘的花轿前的“高灯”,及厅堂的大彩灯都有“祗德”堂的大红字。





苍南蔡姓迁徙



苍南蔡姓,系历史悠久的家族。据史志资料和《苍南蔡氏通志》记载,确认入迁苍南的蔡姓系蔡叔度苗裔。由于年远代湮,清初又遭“奉旨迁界”,致世系鸿支俱难查考。但后经反复调查可证基本上理清苍南蔡姓乃入闽始祖蔡用元次子蔡直待(名瑾)、三子蔡直衙二支后裔,于五代、明、清时期入迁定居,分布全县36个乡镇,今将收入部分迁徙概况分述于下。

蔡直待支派 后裔支分:灵溪蔡宅、灵江染布基、渡龙白鹤脚、龙江心蔡、望里北茶寮、钱库蔡里、繁枝元店、矾山东山下、矾山白岩、龙沙沙坡、澄海岙内、沿浦三茆、渡龙埭头前河、灵江埔边、云岩山前、石砰内外湖、龙沙岙底、大龙方竹坑、云岩瑞岩、灵江四大、云岩鲸头、赤溪白湾、大渔大岙心、云岩山前、龙沙石塘、中墩、湖里黄泥岙、挺南小东湖、湖前朱家站、赤溪石门、郊外夏八美、腾湾底、云亭墩头、蒲城城内、南坪长沙、沿浦大姑、信智送濉⒛掀核门宫、渔寮高、渔寮冷水窟、沿浦鼻头、沿浦新塘、魁里浪通湾、澄海葫芦敢、埔坪岭脚、埔坪水浚内、埔坪街、括山河西、矾山陈家宅、南宋目印⒛媳ぶ嗅、马站街、渔寮关头、城门大岗、大渔小渔、老城戴家堡、炎亭燕窠、金乡南水门、信智北岙、南宋小溪、南宋古楼、南宋顶隔脚、灵溪双台、灵溪坑塬、澄海山崖、灵溪邦溪韩头汇、云岩瑞岩朝北厝、望里儒家岙、钱库西等地。

蔡直衙支派 后裔支分:括山蔡家堡、夏口后裔、龙港江口、龙港李家堂东、老城东山蔡、沪山前蔡、沪山后蔡、桥墩三十七、郊外夏八美蔡家处、望里溪头蔡家堡山、郊外冯店、湖里前堡、湖里杨府岭、炎亭西沙、金乡城西门、郊外夏八美蔡家堡、u艚老台、大渔深湾、大渔大岙心、炎亭蔡家、城门大岗东岭头、芦浦河坭桥等地。

繁枝流石支派 后裔支分:繁枝元店、藻溪小心、藻溪香姑寮、昌禅华岭脚、大渔大岙芦竹湾、昌禅大心、湖里彭家山、繁枝下应龙、繁枝下应、炎亭北岭脚、繁枝白墓乌石岭岭北、望里岗头、灵溪互助宫(相骂宫)、藻溪吴家园、渡龙前、桥墩云仙等地。

属于平阳、瑞安蔡氏祠堂在苍南支派 后裔支分:中墩南头、芦浦林家院、莒溪田寮、莒溪上村、浦亭燕头、灵江新桥、金乡仓桥、芦浦街等地。





苍南蔡姓人口



苍南蔡姓人口发展史 苍南原属平阳,于1981年从平阳析出建县。据民国《平阳县志・食货志》记载,平阳县蔡姓在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7)统计,平阳县总人口36772人,蔡姓约770人;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统计,平阳县总人口61290人,蔡姓约1300人。元至元年间(1264―1294)统计,平阳县总户数53072户(没有统计人口)。明洪武年间(1368―1398)统计,平阳县总人口170358人,蔡姓约3580人;景泰三年(1452)设置泰顺县,从平阳县归仁乡析出38都、39都、40都划入泰顺县,是年统计,平阳县总人口减至85841人,蔡姓约1800人;嘉靖年间(1522―1566)统计,平阳县总人口86719人,蔡姓约1850人。清顺治十八年(1611)统计,因平阳县沿海迁界,逃亡人数约43200人,实际居住人口43554人,蔡姓约900人;宣统三年(1911)统计,平阳县总人口469760人,蔡姓约10000人。民国9年(1920)统计,平阳县总人口674765人,蔡姓约14000人。

据有关资料公布蔡姓人口,蔡姓为当今中国第44大姓,人口约1000万,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6%。在南方人口中占比例较高:台湾超过60万,居全省第八位;四川占人口总数的1.819%,居全省第11位;福建占总人口数的1.68%,居全省14位;上海占总人口数的0.67%,居全市第35位;广东占总人口数的0.94%,居全省第27位。

1990年7月1日零时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资料,全县蔡姓在籍血缘人口为21959人(其中未包括龙港堂东蔡氏人口,其族现以“李蔡”为姓),占全县总人口2.1%,名列全县426个姓氏中的第10位,成为苍南县十大姓之一,其分布遍及全县72个乡镇中的71个乡镇。蔡姓人口居聚比较集中的有灵溪、龙港、金乡、钱库、矾山、藻溪、大渔、沿浦、炎亭、霞关、望里、龙沙、括山、石砰、昌禅等15个乡镇。其中有灵溪镇蔡家处、蔡宅、染布基、白鹤脚、坑源;藻溪镇元店、乌石岭、吴家园;矾山镇白岩、长岭;沿浦镇大姑、墩头;霞关镇岙内蔡厝;赤溪镇信智;龙沙乡沙坡;龙港镇江山心蔡、江口、李家堂东;金乡镇东山蔡、蔡家;钱库镇蔡里、后蔡;望里镇北茶寮;括山乡蔡家堡;云岩乡山前;昌禅乡大心、三条溪等25个重点村。

2004年7月苍南县公安局统计资料,全县蔡姓在籍血缘人口为25046人(未包括龙港堂东蔡氏),占全县总人口的2.15%,居全县第10位。人口比较集中,在千人以上的有灵溪、龙港、金乡、钱库、望里、矾山、藻溪等7镇;在五百人以上的有大渔、龙沙、霞关、赤溪、昌禅、沿浦、括山、石砰等8个乡镇(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全县从原72个乡镇调整为36个镇)。



苍南县分乡镇蔡姓人口统计表

(1990年7月1日统计资料)

乡镇名称
人数
乡镇名称
人数
乡镇名称
人数
乡镇名称
人数

灵溪镇
695
江山乡
511
渡龙乡
723
南堡乡
350

灵江镇
1033
湖前镇
54
繁枝乡
567
马站镇
155

沪山乡
760
钱库镇
309
挺南乡
187
沿浦乡
502

凤池乡
8
芦浦镇
296
桥墩镇
254
南坪乡
152

渎浦乡
150
望里镇
1126
观美乡
64
渔寮乡
190

浦亭乡
87
仙居乡
44
南水头乡
231
蒲城乡
112

对务乡
39
新安乡
52
黄坛乡
27
云亭乡
297

大观乡
47
陈东乡
21
莒溪镇
278
霞关镇
239

龙港镇
1022
项桥乡
34
五凤乡
18
城门乡
127

沿江乡
14
夏口乡
774
碗窑乡
32
魁里乡
81

龙江乡
35
括山乡
745
腾乡
161
岱岭乡
73

白沙乡
23
金乡镇
2418
大龙乡
133
澄海乡
235

海城乡
19
u艚乡
220
天井乡

赤溪镇
82

宜山镇
176
大渔乡
688
矾山镇
633
龙沙乡
644

铁龙乡
78
石砰乡
462
华阳乡
28
半乡
34

平等乡
166
新城乡
124
昌禅乡
472
凤阳乡
7

凤江乡
75
炎亭镇
478
埔坪乡
345
中墩乡
137

云岩乡
327
藻溪镇
565
南宋乡
372
信智乡
342




苍南县蔡姓人口分布表

(2004年7月统计资料)

乡镇名
人数
每 平 方

公里人数
部分行政村或自然村分布

灵溪镇
4790
55.38
蔡家处、横支染布基、灵溪蔡宅、埭头前河、灵江浦边、渡龙白鹤脚、坑源、渎浦、相助宫、灵江四大、双台、邦溪韩头汇、渔湖、渡龙前、宕丰本宕、岩头、龙渡、灵江金福等地

龙港镇
2828
34.08
江山心蔡、湖前朱家站、龙江李家堂东、龙江江口蔡家街等地

金乡镇
2399
55.09
金乡彭家山、郊外夏八美、老城东山蔡、蔡家、戴家堡等地

藻溪镇
1489
19.67
繁枝元店、繁枝下应、下应龙、挺南东湖、青山内、香菇寮、繁枝岭北、小心、牛栏头、九堡、流石、白坟岭北、毛徐、龙船坑、草白等地

矾山镇
1507
28.46
深白墓、陈宅、铜沿坑、埔坪柯岭脚、埔坪岭脚、埔坪水浚内、南堡金斗、埔坪、白岩、顶村东山下、中岙、坑仔内长岭脚、杨子山、内坑、甘茶陈家宅、矾山街、水尾、赤家山等地

钱库镇
1262
60.67
蔡里、后蔡、钱库街、西等地

望里镇
1159
35.77
北茶寮、溪头、雅家岙、港头等地

沿浦镇
865
25.45
大姑、三茆、云亭墩头、云亭贡尾、牛乾青山后、白蓬岭菖蒲、木林石牌、虎鼻头等地

括山乡
778
33.42
蔡家堡、河西等地

龙沙乡
754
22.85
百步岭、半山、玉沙、沙坡、岭门山岙底、三叠岩、蔡家山、石塘、后陇岭、烟墩等地

大渔镇
689
43.06
小渔、大岙心、深湾底、大岙等地

霞关镇
640
18.58
岙内蔡厝、路尾、十五亩、陈家坪、松柏林蔡厝、深湾大坪、三星等地

昌禅乡
558
15.95
大心根竹坑、华岭脚、三条溪等地

赤溪镇
517
10.34
信智北岙、流岐石门、白湾、园屿送宓鹊

石砰乡
504
50.40
内湖、外湖等地

桥墩镇
496
6.17
方竹坑、三十七街尾等地

炎亭镇
450
32.15
燕窠、西沙等地

南宋镇
422
19.18
曹坑、顶隔脚、小溪、古楼山、大埔山、溪光、石门坑松柏脚、石门岭等地

u艚镇
352
19.56
镇内

马站镇
338
9.4
马站街路、城门大岗、魁里浪通湾等地

云岩乡
337
25.93
山前、瑞岩朝北屋、鲸头、士金玫鹊

宜山镇
301
23.30
宜山街、芙蓉村等地

莒溪镇
299
5.92
上村、田寮等地

芦浦镇
264
44.00
林家院、河坭桥、芦浦街等地

渔寮乡
193
11.35
关头隔、交椅宽高、冷水窟等地

中墩乡
164
16.40
尖礁、中墩、南头下厝等地

腾乡
161
8.05
G底等地

蒲城乡
114
12.67
城内等地

浦亭乡
101
3.70
观湖村大湖、燕头村等地

观美镇
89
2.10
香菇寮

岱岭乡
80
4.00
朗腰八亩等地

新安乡
69
8.42


仙居乡
41
5.13
李家头、湖广店等地

五凤乡
19
0.65


凤池乡
14
1.00


凤阳乡
3
0.14





相关信息 相关附件
苍 南 百 家 姓 序







主办单位 苍南县档案局 技术支持:苍南县信息化管理办公室
建议IE5.5 1024X768分辨率以上浏览本网站 1998-2004版权所有
 
蔡氏宗祠网的蔡创明宗亲计划在五月中旬,在河源召开蔡氏粤福公族谱编委座谈会。
蔡氏宗祠网的站长蔡创明宗亲的电话:13750539189,希望在电白的族贤能与他联系,最好能带上族谱去,通过此机会上续蔡氏从莆田来电白时的祖宗血脉。
 
  位于麻岗镇热水陈垌村西面大垌北的蔡姓祖墓(人称“蚁子地”),每到清明节及前后数十日,每天都有大批人到此处祭扫。传说无生育的来拜可生育,想升官的来拜可升官,所以很多外姓人也会来拜。
[attachmentid=130184]
(格局不错吧)
[attachmentid=130185]
(炮烟起处即为该墓地)
 

附件

  • 位于麻岗镇热水的蔡姓祖墓.jpg
    位于麻岗镇热水的蔡姓祖墓.jpg
    148.7 KB · 查看: 472
  • 位于麻岗镇热水的蔡姓祖墓(炮烟起处).jpg
    位于麻岗镇热水的蔡姓祖墓(炮烟起处).jpg
    126.6 KB · 查看: 475
QUOTE(白色孔布 @ 2007年04月23日 Monday, 11:30 PM)
  位于麻岗镇热水陈垌村西面大垌北的蔡姓祖墓(人称“蚁子地”),每到清明节及前后数十日,每天都有大批人到此处祭扫。传说无生育的来拜可生育,想升官的来拜可升官,所以很多外姓人也会来拜。
[attachmentid=130184]
(格局不错吧)
[attachmentid=130185]
(炮烟起处即为该墓地)
[snapback]1734812[/snapback]​


此乃从福建莆田来到电白电城庄垌的一世祖和二世祖德坟地,从元朝开始至今已有800多年了,这个风水宝地叫白花岭,从年初一开始就有蔡或外姓人来拜祭,目的是求“白花”,拜完回家后都是生男孩,确实很灵。
 
此乃从福建莆田来到电白电城庄垌定居的蔡族一世祖和二世祖的坟地,从元朝开始至今已有800多年了,这个风水宝地叫白花岭,从年初一开始就有蔡或外姓人来拜祭,目的是求“白花”,拜完回家后都是生男孩,求子、求财确实很灵。
 
此乃从福建莆田来到电白电城庄垌定居的蔡族一世祖和二世祖的坟地,从元朝开始至今已有800多年了,这个风水宝地叫白花岭,从年初一开始就有蔡或外姓人来拜祭,目的是求“白花”,拜完回家后都是生男孩,求子、求财确实很灵。
[snapback]1845054[/snapback]​
从麻岗往热水大衙方向约17公里,靠右,路的东面,有座比较高的山的山沟下。
 
被称为博士之父的浙江瑞安市蔡笑晚夫妇,育有五个博士一个硕士。蔡笑晚(前排中间)与妻子(前排左二)感到相当自豪。互联网
浙江一家六子女读哈佛康奈尔名校


--------------------------------------------------------------------------------

【大纪元7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文华综合报导) 浙江瑞安市的蔡笑晚一家六个孩子:长子蔡天文,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现为宾夕法尼亚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次子蔡天武,14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5岁获得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高盛公司副总裁;三子蔡天师,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曾被美国圣约翰大学录取;四子蔡天润,华西医科大学毕业,曾被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录取为博士生;五子蔡天君,中国科技大学硕士;六女蔡天西,18岁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28岁担任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


中国青年报最近报导了蔡家人才辈出的故事。今年66岁的父亲蔡笑晚为了分享自己成功教育子女的心得,最近出版了新书《我的事业是父亲》,在大陆引起家长们的热捧。
黑五类多生孩子 让后代圆自己的成材梦

蔡笑晚的父亲曾担任国民党的法医,于是不管他多么努力的学习工作,成功对他来说都遥不可及,于是蔡笑晚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从1967年到1977年的10年之间,蔡笑晚和妻子共生育了六个孩子,五男一女。

长子一出生,蔡笑晚就开始对他进行早期教育。与众不同的是,他教孩子的不是认字说话,而是数学。儿子还在襁褓中的时候,蔡笑晚就用手指在他的下巴上划一下,嘴里念“一”,或是拍着他的小手有节奏地数数。八个多月时,老大蔡天文就能按顺序念出一至五,一岁多就能认识一至十的阿拉伯数字,然后是中文数字和大写数字。

“一般的家长只从一教到十,但我一直教他们念到千位数,让他们对大数字也很熟悉。等到他们会写的时候再教加减乘除法,因为有了大数字的基础,多位数的运算就便利一些了。”

立志教育,把《荷马史诗》写进家训

孩子们一过三岁,蔡笑晚的育才策略里又增加了一项立志教育。他坚信“从小立大志的孩子,不会满足于现状,取得成绩后,还有更上一层楼的决心和气魄”。

蔡笑晚在家里墙壁上贴满了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牛顿等科学家的画像,一有空儿就给孩子们讲这些科学家的故事。每天清晨,他在楼下拉起二胡,孩子们就开始陆陆续续地起床。接着他又打开广播,调到播放英语和日语节目的频道。孩子们每天听,渐渐对外语产生了兴趣。等到夜幕降临后,全家人围坐在灯下,蔡笑晚看物理专业书,孩子们读课本,成为雷打不动的习惯。在蔡笑晚一手营造的氛围熏陶下,小女儿四岁就告诉爸爸她要当中国的居里夫人。

旅行是很好的励志手段

“我始终认为伟大的情怀和广阔的胸襟不是通过简单的说 就能培养出来的,必须让美和伟大的外景、崇高的意境结合在一起才能感化出来。”早在1970年代,蔡笑晚就带 全家、背 背囊、以最省钱的方式游遍北京、天津、东北三省等地,“我们用最节省的方法,大部份靠走。孩子们也就10岁左右,两个人抬一个包,我们大人一人背一个。每到一个景点,我就给孩子们讲解有关的历史故事,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想像。”

培养自学能力闯天地

“真正做学问的人,他的能力和才华绝不仅仅是老师能够 他的,必须通过自学才能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蔡笑晚指出,子女在通过早期 育和立志 育而奠定了人生发展基础后,就需培养其自学能力。

这主要通过三种方法,首先,观看孩子早前打下的基础是否扎实;其次,留心孩子对新事物的兴趣;最后是了解孩子对目标是否有强烈的追求欲。他在 子女功课时,不会每课来讲而是告诉他们那些部份重要,要先学、那些次要等。

在他的指导下,六个孩子都有很强的自学能力,都先后跳级。为了让孩子的才干得以发挥,蔡笑晚不惜多次让孩子转学,从小学到博士,大儿子共读过11所学校。



《我的事业是父亲》封面。互联网

把教育孩子当成事业
蔡笑晚坚信,把孩子培养成材是天下每位父母最要紧的人生事业。为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须摆放足够的时间陪伴子女、与他们一起成长。“孩子们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会跟我沟通,这得归功于早期 育,早期沟通得好就不会存在隔阂。”

蔡笑晚一直坚持写日记,几乎篇篇都与孩子的成长教育有关。他还给每个孩子从小建立了档案,将成绩单、录取通知书、奖状、学习笔记、好作文,还有亲子通信都收集起来。蔡笑晚经常会拿出来看看,对比孩子们的成绩变化,并且通过信件把握他们的心态变化。

去年年底,三个儿子从美国募集到100万元资金,以蔡笑晚的名义在瑞安设立了“蔡笑晚奖学助学基金”。从今年起,每年7月,“蔡笑晚奖学助学基金”将拿出5万元人民币奖励当地的优秀高考生和品学兼优的贫困生。

蔡笑晚教子心得

【五主动】:孩子在3岁内,父母主动开发其智力,尤其数学思维;孩子5岁时,父母主动令其尽早上学读书;发现孩子智力超常,要主动帮孩子跳级;主动为孩子创造没有压力的外在环境;主动告诉孩子,考上大学是求学的开始,及早准备考研或留学。

【三反对】:反对“顺其自然”,所有天才都是管 出来的,顺其自然无非是家长为自己不负责任开脱;反对“平常心”,蔡笑晚认为平常心实属胸无大志;反对“眼前虚荣”,许多家长在孩子取得小小成就时大事宣扬,给孩子带来精神压力。
 

附件

  • 707241520121667--ss.jpg
    707241520121667--ss.jpg
    29.6 KB · 查看: 390
广西发现大型明清古建筑群 据考证为蔡氏家族古宅

佛教在线广西讯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旅游局日前在当地古辣镇发现一个占地约75亩的大型明清古建筑群,据考证为蔡氏家族古宅,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

据宾阳县旅游局局长白永才介绍,蔡氏家族以书香世家闻名,从明朝中叶开始,蔡家子弟即发奋读书,家族代代出人才。新近发现的这个大 型古建筑群大部分都是书香古宅,也有一些小洋楼。

记者在古建筑群里看到,每座古宅大门上都挂着牌匾,上书诗赋,屋内雕梁画栋,门窗饰以“福禄寿”等篆文图案。由孔子牌位、大讲堂和小讲堂等设施构成的蔡氏书院上悬一幅写着“仁者爱人”的牌匾,室内摆放着明清时代桌椅。始建于民国初年的小洋楼则大量运用了圆拱,体现了西洋古典建筑风格。

白永才介绍说:“蔡氏家庭有一句名言是‘七岁读书八岁乖,爷娘送子学堂来。棍棒打出聪明仔,谁溢谁儿莫送来’。书院是蔡氏子弟启蒙读书的地方,蔡氏家族通过严厉的教学培育了一批人才。明清时期,蔡氏家族共出了8名太学生,即在京城最高学府国子监就读的学生。”

据了解,为加强对大型明清古建筑群的保护,宾阳县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对古建筑群进行了旅游规划,已于日前正式对外开放。 (信息来源:新华网 叶建平)
 
中华蔡氏源流和迁徒分布概况
中华蔡氏源流历史悠久,早在商代已经有蔡国的存在,本为姓,属于黄帝的支裔。在尧、舜、夏时期,姓蔡氏分布于渭河流域及河南省的东部和北部一带。殷代时,在河南省的长垣、中牟、卫辉和郑州等县市都是姓蔡氏曾经住过的地方。中牟有蔡亭子,长垣有蔡城,说明当时这些地方的姓蔡氏人口为数不少。后来,有些蔡人迁徙到河北省邢台市北的蔡河地区,有的则迁到湖北省东南部的蔡山。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姓蔡氏与后期的姬姓蔡氏早已融为一体。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克商后,封其五弟姬叔度于蔡,建立蔡国,世称蔡叔度。从此其胄裔以国为氏。姬姓蔡氏立姓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大部分蔡氏留居故土,有些蔡氏为了生存和发展,离乡背井,远迁异乡,使蔡氏这颗种子播迁他地,在当地安家落户,不断发展壮大。
先秦时期,蔡氏得姓之初主要繁衍于河南省。其后,蔡氏族人迁徙的原因复杂,情况多样,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春秋战国时,蔡国因受楚逼迫,曾多次遭遇重大战乱,国亡复兴,兴而覆灭数次,迁都数次。在较长的历史变迁中,有的蔡氏随迁都而搬迁。蔡平侯迁都于新蔡。蔡昭侯迁都于安徽下蔡(今凤台县)。蔡侯齐被楚灭亡后,一部分蔡氏迁到湖南常德市一带,重新建立高蔡国。80多年后被楚宣王所灭(尚景熙、尚玮《蔡国春秋》)。现在常德市北仍有以“蔡”为名的地名,如蔡家岗。楚宣王27年(公元前343年)再次重建蔡国,但被迫迁到湖北保康以东、南漳以北、襄阳西南的群山之中(马世之《蔡国历史文化初探》)。蔡必德认为这次重建的地点,极有可能就在今湖北省南漳县的蔡家官山。(2)高蔡国的一部分蔡氏为了谋生,溯沅江而上,进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逐渐融入,成为当地部分少数民族蔡姓先民。现在贵阳、安顺、黔西、水城和威宁等地都有蔡姓族人居住。(3)传说楚灭蔡后,部分不甘受楚国奴役的蔡人,远迁江西省上高县境,建曰“望蔡”。(4)战国时,有些蔡氏到外地做官留居当地。如燕有蔡泽、齐有大夫蔡朝、楚有大夫蔡鸠、晋有太史蔡墨。(5)有些蔡国大夫出奔和外流他国,如蔡大夫声子入晋、蔡大夫洧仕楚、蔡朝吴出奔郑国、蔡侯朱出奔楚、蔡公孙辰出奔吴国等。以上说明,今北京、陕西、山西、山东、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和贵州等省市在春秋战国时已有蔡氏居民。
秦汉时期,蔡姓主要在中原地区发展,以河南、山东等地为繁衍中心。在河南省东部与山东省西部一带形成了著名的济阳蔡姓。汉代,已有蔡姓人居于今江苏、浙江,如西汉蔡千秋为沛人(今江苏沛县),东汉有上虞(今属浙江)蔡邕。汉末,蔡丕任五原(今属内蒙)太守,在当地安家,其子孙居住在朔方一带(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
两晋之际,八王之乱与永嘉之乱战火遍及中原,迫使蔡姓族人随同中原士族大举南迁,大量进入江苏、浙江地区,使江南各地的蔡氏家族势力进一步壮大。后来,居于我国南方的蔡姓族人,多认为自己的祖根属济阳郡蔡氏。
大抵在南朝宋元嘉年间,宁夏固原蔡氏始迁祖蔡绍,从陈留圉城徙居固原,在当地发展成望族。后来,在我国西部地区逐渐发展起来,成为我国西部的中华蔡氏。北朝时期,有些蔡氏人徙居于今宁夏、甘肃境内。北魏蔡袭为高平人(今宁夏固原)、西魏文帝门下侍中(宰相)蔡佑也为高平人,北齐蔡俊为石门人(今甘肃渭源县西南)。
唐初由于战乱,人民遭受兵祸,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中原蔡氏又一次大举南迁福建,并在当地繁衍生息。如随陈元光入闽的校尉蔡长眉、队正蔡,辅助陈元光开建漳州。后来,蔡德明(即蔡)在漳州市龙海角美镇洪岱村落户,其后代子孙遍布漳州各县市及海内外。该地蔡氏奉蔡德明为始迁祖。
河南济阳的蔡用元(三公)于唐朝时期迁江苏丹阳县,后徙迁浙江钱塘再迁福建莆田,是莆田蔡氏一世祖。
唐朝后期,镇南军节度使蔡剑,时辖江南大部分省市。年迈退至江西高安市,再徙宜丰县。一千多年来,剑公子孙繁衍分居,遍布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及东南亚各地。江西宜丰县蔡氏奉蔡剑为始迁祖,同时也是江南蔡氏大宗的始祖。
唐末,中原战乱,河南光州固始县的蔡炉随王潮、王审知入闽。他于唐乾宁二年(895年)官至凤翔节度使。乾宁四年(897年)为建阳县官。天复二年正月择居建阳麻沙镇,为建阳蔡氏一世祖。建阳蔡氏早有“闽中望族”美誉。
宋朝时期,外族不断入侵中原,留居该地区的蔡姓族人为避战祸和杀掠,不得不再次大规模向江南迁徙,进入皖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北宋时期,福建仙游蔡氏培养出不少官员和名人,如哲宗宰相蔡卞、徽宗宰相蔡京和蔡攸、徽宗礼部尚书蔡及北宋名臣蔡襄等都是仙游人。南宋初,上蔡人蔡世洪随宋高宗赵构南迁,居于杭州。后来,其子有的徙居江苏苏州洞庭西山,有的徙居浙江吴兴和德清。南宋期间,一些福建蔡姓族人徙迁广东省境。如南宋淳v年间,祖籍福建莆田的蔡规莆任潮州刺史,年老休官,卜居广东澄海西门。西门蔡氏奉规莆公为肇基始祖。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现有两万多人。又如宋末,蔡南囿公从福建建阳迁至广东台山市沙浦创业,子孙繁衍,遍及四十多村庄,子孙迁居外地和旅居海外的已超过四万人。台山沙浦蔡氏奉南囿公为始迁祖。
唐宋时期,蔡姓族人多次南迁,使江南蔡姓人口大量增加,尤以福建、广东最为显著。宗族事业逐渐兴旺,名人高官也不断涌现。如载于《中国名人大辞典》中的唐宋时期的蔡姓名人有41人。宋朝的宰相与尚书,蔡姓有9人。最值得称颂的是,福建建阳蔡氏,贤儒辈出,一门之内四世九儒。以蔡发为首的建阳蔡氏九儒,对天文、地理、礼乐、兵阵、医学等学科都有一定的研究,著书四十八种,堪称南宋巨著。其学术思想对后代影响较大,受到历代所推崇。上述表明,唐宋时期是蔡姓家族发展的一个昌盛时期。
明朝时期的有关蔡姓迁徙的资料甚少,只是在少数文章中有零星的材料。如据广东省紫金县的史料记载,该县的蔡氏人口有2000多人,多住在九和、古竹和义容三镇,约于明朝嘉靖年间先后从福建漳州、长乐(五华)、潮州等地迁入。又如蔡善武所撰《浅谈蔡氏堂号及合肥蔡氏堂号演变》一文中指出:“吾合肥蔡氏,自始迁祖福、敬二公由福建,再江西,后江苏句容,再迁安徽庐州(今合肥),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至1999年已衍派七大支”。合肥蔡氏兴旺发达、繁荣昌盛,以合肥为中心,子孙播迁安徽中、南地区,乃至海外。据《淮南地区蔡氏宗谱》记载:元末明初,韩翠公随前辈避乱徙迁捞鱼沟(到八公山区山王镇工农村),渔耕为生,繁衍昌盛,今已发展到数千户,人口众多,散居各地。明代晚期,其后嗣、蔡家岗蔡氏始迁祖蔡得用公由捞鱼沟移居蔡家岗,生四子:蔡国华为大门子,蔡国芳为中门子,蔡国宝为西门子,蔡国栋为东门子,通称四大门子,人口兴旺,多居住在蔡家岗。蔡庙(古称蔡家湖)地区蔡氏始迁祖为明处士咸熙公,也是明朝时期由祖居地捞鱼沟徙迁蔡庙北面的老塘沿定居,生五子,传十五世,繁衍发展,人口约万人以上,分居蔡庙附近的18个自然庄及周边地区的许多村庄。由上述可以看出,捞鱼沟、蔡家岗、南河头(应台子)、蔡庙等地区的蔡氏同祖同宗,奉韩翠公为一世祖。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明末,随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一些蔡姓部属随从,后留台湾垦荒定居,成为最早踏上台湾的蔡姓人。此后,又有大批的蔡姓人从福建、广东迁到台湾开基。目前,蔡姓为台湾第八大姓,分布于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嘉义等10多个县市。
清朝康熙年间,随福建晋江的施琅将军移住台湾的蔡氏,其祖籍多为闽豫两省。现在台湾蔡氏都祭祀蔡叔度、蔡伦、蔡襄、蔡元定等先祖,表明台湾蔡氏与大陆蔡氏同宗同祖,血脉相连。
蔡姓族人向国外移民大约始于明代,其出发地以我国东南沿海各省居多。他们远涉重洋到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国家求学、经商和谋生。很多蔡姓华侨为了发展的需要,积极组织宗亲会团结蔡氏族人。如新加坡济阳蔡氏公会、菲律宾济阳柯蔡宗亲总会、泰国蔡氏宗亲总会、马来西亚蔡氏宗亲总会、韩国蔡氏宗亲会、越南济阳堂柯蔡宗祠、日本东京柯蔡宗亲会等。近年来,这些地区的蔡氏子孙飘洋过海,寻宗访祖,纷纷到河南上蔡认祖归宗,聚集到蔡叔度、蔡仲墓前祭祀,追念祖先。
总之,我蔡氏宗族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子孙繁衍旺盛。不难发现其显著的特点:(1)蔡氏族人较早时期的迁徙,大部分出自于河南蔡姓,从而证明了河南是蔡姓族人主要繁衍与聚居地。(2)迁徙的区位,多由长江以北迁至江南各省。(3)在长期的迁移过程中,先在国内流动,后向国外移民。(4)蔡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福建、广东、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四川等省多此姓。国外的蔡姓以东南亚居多。(5)在文化教育和经济发达的地区,人才辈出,业绩辉煌,如济阳蔡氏,建阳蔡氏等。
蔡姓族人经过三千多年历史磨炼和世代不断迁徙、繁衍、播迁全国各地,并远播于海外,最终成为我国族大人众的姓氏之一。当代蔡姓人口已擢升为中华100个大姓中第34位。它表明蔡氏家族兴旺发达。
最使我蔡氏族人难忘的特大喜事是,2005年9月20日至22日在安徽合肥召开的“蔡氏立姓3050年世界庆典大会”。会上提出的“追宗溯源,弘扬祖德,团结交流,共谋发展”的16字方针,已成为海内外吾蔡氏宗亲联谊活动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将激励蔡氏族人与时俱进、共谋发展,并促进我们进一步学习蔡姓文化,加快振兴蔡氏家族。它标志着蔡氏家族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蔡继钊 词
童 方 曲

炎黄子孙,文王后昆。叔度始祖,蔡国为姓。

天下一蔡,同祖同根。天下一蔡,天下一蔡,同祖同根。

来……,来……,天下一蔡,天下一蔡,同祖同根。



儒林门第,理学族群。代有伟人,汗青彪炳。

勤政廉洁,报效国民。勤政廉洁,勤政廉洁,报效国民。

来……,来……,勤政廉洁,勤政廉洁,报效国民。



弘扬祖德,光耀门庭。崇仁尚义,锐志振兴。

民富国强,是吾心声。民富国强,民富国强,是吾心声。

来……,来……,民富国强,民富国强,是吾心声。

吾心声。
 
泉州泉港区发现北宋名臣蔡襄手迹







  
新华网福州4月12日电(陈金来、郑伟伟、陈德文)北宋一代名臣蔡襄和苏东坡、米芾、黄庭坚被世人并称为“宋代书坛四大家”,但历史上蔡襄的手迹却寥寥无几,成了学术界的一大遗憾。4月8日,在泉港区峰尾镇诚平村刘明新家中,我们看到了一块蔡襄手迹石碑。

  这块石碑长125公分,宽30公分,约有50多公斤重 ,上面题写一首楷书七绝诗:“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嵩阳居士今何在?青眼看人万里情!”后注“蔡襄书”,字体浑厚端庄,雄伟遒丽。现为泉港圭峰中学教师的刘明新说,30多年前,他在位于峰尾东升街的古居后面发现了这块石碑,看到碑上的字刻十分精美,遂搬回家中收藏了起来。

  据《惠安县志》记载,“卢仁之女,嫁仙游枫亭蔡家,生蔡襄。”泉州市政协委员、泉港圭峰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宗训介绍说,蔡襄的母亲名卢节,系诚平村卢厝自然村人。蔡襄的外公卢仁是峰尾出名的读书人,通经史,精古文,才华横溢,因累考不中,故一生从事教育,而治家严谨。蔡襄从小就受其外公的严格课读和训导,并与舅父卢锡(卢仁之子)在涂岭虎岩寺潜心攻读。宋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年仅十八岁的蔡襄高登进士后,主持建造“海内第一桥”惠安洛阳桥,而具体负责建桥事务的就是其舅父卢锡。后来,蔡襄奉母来峰尾外祖家谒祖时,亲手挥毫书写该诗,并让人刻于石上。

  在刘明新老师的带领下,笔者参观了蔡襄母亲祖居地--卢厝宗祠。卢氏后代、今年74岁的卢永财老人说,原来在卢厝祠堂的北侧,有一座始建于宋代的碑亭,四周有栏杆,中间就立着这块石碑。“文革”期间,碑亭遭到破坏,石碑被当作了厕所壁石,险遭毁没,幸被收藏保护。

  这块石碑被发现后,峰尾镇一些民间文化爱好者积极研究,发现这块石碑的诗文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在珍藏者收藏的一本《宋诗鉴赏辞典》里,收录着253位宋代诗人的1253首诗文。蔡襄在这部辞典里仅被收录一首诗,题为《梦中作》,也就是这块石碑上的内容。根据辞典记载,这首《梦中作》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不但诗文诗境特奇,语言明丽新警,婉而多风,苏轼也曾亲书《梦中作》。可见这首诗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这块石碑的发现,为研究蔡襄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物材料。(完)
 

附件

  • JL802.jpg
    JL802.jpg
    74.9 KB · 查看: 398
 第六名:蔡万霖家族

  1993年3月,台湾《卓越》杂志排出台湾富豪榜,蔡万霖以1400亿元(新台币)的财富名列第一。

  自1988年以来,蔡万霖的名字多次出现在世界各种杂志的富豪榜上,总是名列前茅。美国《富比士》杂志和《财富》杂志,都认为他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华人,名列世界富豪的前10名。

  但是,这位华人首富一直行踪神秘,没有一位记者能够采访到他。

  关于他的一切,引起了人们的好奇与遐想……

  白手起家,艰苦创业

  蔡万霖生于1924年,台湾苗栗人。他出身一个自耕农之家。早年家境贫寒,全家靠种田维持温饱,其兄蔡万春与台湾竹南公学毕业后,因在农村生活困难,力主全家迁往台北市,当时蔡万霖年仅18岁。到台北后,蔡万春以贩卖蔬菜起家,后又贩卖大米、酱油及杂货等。蔡万霖在生活中进行了一番磨炼,坚持读书,后毕业于台北商工专科学校。蔡万霖跟着兄长学习,助一臂之力。经过艰苦奋斗,在略有资本后,蔡万春创办了以经营杂货为主的大万商行。到60年代,蔡氏家族企业已颇具规模,先后创办有大万商场、大万旅社、大万产业公司、大万工业公司、第十信用合作社等。

  蔡万霖曾经任万益贸易公司、大万益化工原料公司董事长。并参与创办国泰产物保险公司、国泰人寿保险公司,使蔡氏兄弟事业发展更加迅速。之后,又参与创办了国泰建设、国泰塑料、国际海运、国鼎塑胶等关系企业,至70年代已形成国泰关系企业集团,成为台湾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蔡万霖一直参与蔡氏集团的决策经营,扮演了重要角色,功不可没。

  好风凭借力,创办“国泰产物”

  蔡万霖的发迹,是与其兄蔡万春分不开的。六十年代开始,国民党政府调整政策,在“美援”支持下,台湾经济开始起飞。蔡万春创办大万系列产业积累了一定资本,随后涉足百货、建材、塑胶、建筑、保险等行业,开始他的多元化经营。1957年,蔡万春出任十信理事主席,首创一元开户“幸福存款”储蓄运动和夜间营业,把十信搞得有声有色。蔡万春利用十信积累的巨大资金,进一步发展金融、保险和信托业。蔡氏兄弟最重要的产业----国泰物产开始诞生了。

  1960年,台湾“财政部”正式宣称:考虑开放保险商的设立限制。这是因为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即限制保险商的设立,而十多年来,工商业日趋发达,保险业务也顺次发展,却由于资金不太充裕,部分业务只能向国外保,不但要支出外汇,也减少了台湾岛内的收益。到了1961年,台湾正式开放民间保险公司的设立。当时国泰的蔡万春,并不是“原始”的创办人,经过一番周折,始得乘上了这班开放的列车,国泰从此开始发展壮大。

  蔡万春之所以能取得“国泰物产”这张执照,仅靠当时自己的实力是不够的。这张执照是由当时台湾省籍名人林顶立取得的,由于他当时财力一时无法筹足资本所需的2000万元台币,只好求助于台北市商界名人张祥传(张曾任改制前的台北市“议会”议长,由于林氏帮忙始得入政坛),未料张氏也表明财力不够,,转而找上了蔡万春,蔡是大万百货董事长,财力充足,因此成立了国泰物产,创办初期,林顶立担任董事长,取名国泰,也是林顶立的意思。林顶立是早期台湾的风云人物,出生于台湾云林县,后投奔返回大陆,曾在日本留过学,学成返回,任职于军警界。林顶立在参加了“军统”后在汕头、厦门一带负责情报工作,结识了后来国民党副总统严家淦,严家淦当时(1938年)在福建担任建设厅长,1939年,严调任财政厅长。据说当时战乱之际,林顶立有过保护严家淦生命安全的恩情,因而严家淦在台湾第二度“财政部长”任内(1958年7月---1963年12月)决定开放民营保险业,特别关照了林顶立。

  这样,良好的机遇加上优越的“关系”把蔡氏兄弟的事业推上了道。从此蔡家的发展蒸蒸日上,他们多方面出击,扩展事业发展范围,为蔡万霖以后成为台湾首富奠定了基础。蔡万春利用林顶立的关系,创立和发展了国泰物产,到了1975年,国泰已是“气象万千”,他的儿子已经成长起来,他便演出一幕“杯酒释兵权”,将国泰的开山祖师林顶立赶走,让其“光荣引退”,这已经是后话,不过,蔡氏家族的确是更加发展壮大了。

  寿险竞争 大开局面

  林顶立为国泰敲开了保险大门,蔡氏家族事业不断发展。他们开始朝多元化经营进行,首先是直到今天仍然十分耀眼的国泰人寿保险。1962年3月,国泰人寿进行筹备工作。当时蔡万春为董事长兼总经理,蔡万霖任常务董事兼任副总经理。同年9月10日,在台北南阳街的国泰大楼正式开幕,由“财政部长”周宏涛代表严家淦亲临剪彩。

  严家淦对林顶立参与创办的事业,可谓仁至义尽。至今国泰人正式对外公布的资料,最得意之一,就是强调“本公司第一张保险单,系由严家淦先生投10年养老保险。”1972年9月期间,由该公司派员将满期给付金呈给当时已升任副总统的严家淦。

  “国泰人寿”设立之际,在台湾已有“第一”、“国光”率先成立,国泰为第三家,此后有华侨、南山、国华、新光……等相继设立。至此,台湾寿险处于激烈竞争的局面。这时候,蔡万春、蔡万霖兄弟发挥其聪明才华,大胆进击,终于使国泰后来居上,也使国泰奠定了在金融业的根基和地位,其创业务才华至今为国泰内部所津津乐道。

  蔡氏兄弟能够审时度势,眼光远大,利用当时国民党政府土地管理尚不很严,而以后土地价格看好的前景,在全省各地设置联络处,建立据点。当时由于保险单使“白纸黑字”,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背景,不足以采信,加以通过赴日考察,见到繁荣的街道,尽是金融机构的大厦,印象非常深刻,因此尽管资金极为拮据,他们毅然投资兴建大楼,首先于1964年嘉义大楼破土动工,随后三、四年间,陆续在高雄、台中、屏东、彰化、新竹、基隆……等重大城市兴建大楼,果然收到宏效,市场占有率由1963年的31.6%,遽升为1967年的42.8%,凌驾其它业者之上,这也是如今国泰人寿拥有大批办公楼的根由所在。国泰人寿以后成为蔡万霖的霖园关系集团的支柱之一,他如今占有65%的股份。

  经营思想 独树一帜

  几乎每个成功的企业家,都有一套自己的经营思想,蔡万霖当然概莫能外。由于他出道以来,一直从其兄学习创业经营,不单企业利益休戚与共,经营思想颇为相似。

   蔡万春所受教育不多,但头脑精明,反应敏锐,往往以通俗的语言来说明其经营思想,与员工也容易沟通。公司开会时,他以台语发言,偶而夹杂普通话解释,措词用语,则是俚语、双关语、暗语搭配运用,引得哄堂大笑,而他本人则显得若无其事。蔡万霖在这点上颇似其兄风格,在企业内部也擅长以俚语阐扬他的经营思想,效果不错。

  国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是霖园关系企业集团的另一重要公司,其主要任务是兴建住宅、公寓、商业大楼及办公大楼,出售或出租。自1964年成立以来,该公司的建筑物遍及台北、高雄、台中等城镇。因注重质量,价格合理,建筑物颇受购置房业者的欢迎赞许。蔡万霖原任该公司总经理,接任董事长后,其事业又有进一步发展。1981年,由于受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和台湾当局种种措施的限制,台湾的建筑业陷入萧条,许多具规模的公司纷纷倒闭,但蔡万霖审时度势,采取特惠购房办法,突破逆境,使该公司在同行业中房屋销售最佳,实属难能可贵。因此该公司在台湾有“建筑界巨人”之誉。最近几年,蔡万霖对所建的高楼大厦,坚持“只租不卖”的政策,由于台湾房地租日益昂贵,他现拥有的百余栋大楼,房地租金收入,每年就高达10亿元。

  几乎每一个家族企业都面临着财产继承权和财产分割问题,它经常导致企业内部有矛盾,家族分裂。随着国泰关系企业集团的实力日益雄厚,蔡氏家族内部发生分歧。1979年,蔡氏家族掌门人蔡万春突然中风,无法继续管理企业,而其两个兄弟蔡万霖、蔡万才与其两个儿子蔡辰洲、蔡辰男经营观念有差异,叔侄之间不能达成共识,于是蔡家国泰集团王国大分家,出现了蔡万霖、蔡万才、蔡辰洲、蔡辰男四个集团王国。其家业分开后,由蔡万霖接掌的企业有国泰人寿保险股份公司,国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国泰综合医院等,后来形成了霖园关系企业集团。该关系企业发展迅速,现已有十余家分公司,如三井工程,中兴建路工程、国建租赁、霖园企业、台湾霖园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等。

  蔡万霖对不熟悉的行业绝不冒险涉足。他具有管理现代化企业的经验,其经营之道是精、很、准,注意培养人才,强调管理纪律。平时他坚持办公室上班,生活也未奢侈过,经常到各公司检查督促工作,也不喜欢应酬、曝光。

  霖园关系企业集团的主要企业是国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62年,主要从事人身保险业。蔡万霖于1970年出任该公司董事长,这是他一生事业的重要转折。他强调“重视保护权益,负起社会责任”,并争取“人人保险,家家幸福”。在他的指导下,该公司将人寿保险业推至台湾各个角落,设置了很多分支机构,甚至远自澎湖列岛。现在该公司每月保险收入达新台币50亿元以上。蔡万霖有该公司股权七成左右。

  口碑不佳 改善形象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台湾舆论称,蔡万霖跻登世界富豪第六名,但财团的经营手法不够诚信,即使名列世界首富,也是不光荣的。

   “进一步来说,以国泰人寿炒作股票、房地产、且保险理赔案件高居同业第1名,还能让它茁壮、发达,是否也暴露出台湾经济结构已有资本主义的病源了?”这是蔡万霖被美国《财星》杂志列为世界第六富豪以后,台湾《雷声》杂志的一段评论。这段评论接着说:“蔡万霖钱多多,羡煞不少人,但是国泰人寿的‘滚’钱手法,却引人诟病,股票、房地产炒作,保险纠纷最多,造成社会问题。”

  近年来由于台湾当局房屋政策的失败,房地产价格飞涨及社会分配悬殊,致使一般低收入的平民百姓望“屋”兴叹,无屋可住,愤愤不平。1989年8、9月间,有成千上万人露宿台北繁华街头,还在闹市举行无壳蜗牛佳偶结婚典礼,以示抗议,并组织无住屋团结组织。不少人将其归咎为蔡万霖等从事房地产业者的竞争,指名道姓批评他从事保险业高保险费,低理赔,将所赚之钱投资于房地产,从此坐享“暴利”。

  根据台湾“财政部”的资料,蔡万霖曾在1983年度名列综合所得税排行第22名,国泰人寿名利营利行业所得税排行第12名。其它各年度均付之阙如。

  台湾税捐稽征单位表示,纳税成绩与世界富豪排名不相称的原因是企业主管用税法上的优惠来“逃税”。例如;营利事业或个人买卖土地交易所得纳所得税,稍早营利事业和个人买卖上市股票的交易所得也免纳所得税。某家人寿保险公司1987年度买卖上市股票获利五、六个亿,结果税捐单位还得退还其征所得税1亿多元。

  台湾还有其它优惠条件,财团法人免纳所得税。如果人寿保险公司设立财团法人医院,再向银行贷款买卖股票,稽征单位也无可奈何。这也是“逃脱”的一招。还有设立投资公司,股票,不动产互相转让或交易,可享受较低的税率。

  蔡万霖的发家,除了自己努力奋斗,经营有方外,与他善于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有关,通过不公平的竞争,获得了大量钱财,因此,社会口碑不佳。蔡氏兄弟为了改善形象,也做了一些社会公益事业,如设立国泰企业机构社会福利基金会,兴建国泰综合医院,派出医生到乡间巡回免费医疗,捐献万春图书馆,组织国泰人寿子女篮球队到国外比赛,受到一些好评和国民党的嘉奖。

  跃居台湾首富

  自从蔡氏兄弟分家后。蔡万霖的事业继续稳步发展。蔡万春的两个儿子蔡辰男和蔡辰洲自立门户后,因违约经营,1985年引发了震撼台湾的“十信风暴”,元气大伤,而蔡万霖领导的霖园关系企业集团,没有受到大的冲击,仍保持在台湾的领先地位。

  近年来,霖园集团在蔡万霖的掌舵下,致力于培养第二代。三个儿子蔡正达、蔡宏图、蔡正宇及二个女婿刘清川及李奕世,均分别担任重要职务,其中蔡宏图已结棒担任园泰总经理,而蔡万霖自己则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深居简出,保持着一种神秘感。

  对于蔡万霖的发迹,有人说他与改名有关。他原名蔡万林,林没有雨水的滋润,不易生长。乃将林改为霖,果然奏效。在改名后,短短十年间,他跃居台湾首富。不知这是否为实,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

  当然,改名与否,恐怕是巧合。蔡万霖之所以能在很短时间内成为华人首富,是因为他看准了房地产。

  另外,蔡万霖的经营术也有高明之处,比如,他的公司管理极严,在客户中享有较高信誉。在蔡万霖的公司里,奉行“人人都是小富翁”战略,1986年,蔡万霖拿出4亿元台币股票,供科长级以上员工入股,等于让每个入股者白赚100万元台币。其公司的年终奖金,几乎年年都在六个月以上。

  蔡万霖还在公司规定“跟他做事,一毛钱也不能拿”,凡查出挪用公款者,一律革职。蔡万霖公司里的高级主管,采取了年轮调制,以防止营私舞弊及拉帮结派。这些措施,都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蔡万霖从不接受新闻记者采访,他甚至在公司里没有专用电梯,连警卫也不知道他是否来上班了。

  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拥有庞大的财富而绝不炫耀,甚至不愿成为公众人物,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避免暴露自己,造成一圈神秘的光环,让别人永远迷迷惑惑、见不到面纱后的真实形象,这是自我保护的上策,也是形成权威的开端。在这一点上,蔡万霖是一位智者。

(编辑 玉米)
 
穷爸爸乐了:我家出了五个名校博士


一个普通的家庭,走出五位美国名校博士、一位硕士和一位大学毕业生!这个家庭成才数量之高、质量之优,在中国当代教育史上实属罕见。“蔡氏教育法”诸多教育精髓,很值得独生子女家长学习和借鉴。“平民博士之家”今日的辉煌,也许是众多“望子成龙”家庭的未来。

文/金志敏

2001年12月22日,上海松江鸿楼宾馆喜气洋洋。多年来,人各天涯的温州瑞安蔡姓“博士之家”十几口人欢聚一堂,在这里举办蔡天师、蔡天润、蔡天君三兄弟别开生面的集体婚礼。

蔡家本是普通个体医生的家庭,却相继走出了五位美国名校博士、一位硕士和一位大学毕业生。



天南海北的一家人聚集一堂

长子蔡天文,33岁,美国名校康乃尔大学博士,现为美国宾州大学教授。儿媳余昀,29岁,美国名校普渡大学博士。她为“博士之家”锦上添花。

次子蔡天武,31岁,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李政道教授主办的CASPER博士研究生,激光物理博士,现为美国一家大型科技基金公司的总经理。

三子蔡天师,29岁,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他放弃就读博士的机会投身实业,现在上海主持天师实业有限公司,是蔡氏惟一的企业家。

四子蔡天润,27岁,成都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现为上海一家大型医院外科医师,已被美国知名的阿肯色州立大学录取为博士生。

五子蔡天君,25岁,中国科技大学硕士,现正选择读博方向;

小女儿蔡天西,24岁,仅用三年时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现为哈佛大学教授,她带的博士研究生比她还年长。因在统计学研究上有特殊成就,被授予“罗伯特・里德奖”。获奖那年,她只有20岁。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羡慕的大家庭!

慈祥、仁厚,人称“人才魔术师”的蔡笑晚、谢小湘夫妇从没有这样开心过。看着济济一堂、功成名就的儿女,回顾30多年来的育儿成才之路,不禁百感交集。

记住!你是老百姓的孩子,但你的心可以和天比高

“三十三天天外天,白云里面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喜庆的婚礼上,蔡笑晚的孙子、孙女用童稚的声音齐声朗诵这首儿歌助兴,乐得老两口合不拢嘴。这是蔡笑晚当年教儿女的第一首儿歌,如今连隔代人也熟稔于心了。儿歌唤起了童年的记忆,天文六兄妹清晰地记得:平平凡凡的老爸,最爱给他们兄妹讲毛泽东、爱因斯坦、牛顿、居里夫人、拿破仑等伟人的故事;半生落拓的老爸,常挺着腰杆教他们兄妹堂堂正正地做人。

蔡氏六兄妹个个入学早,只因家贫,均无缘上名牌或重点中、小学。6岁的天文进的是瑞安莘塍当时最简陋、甚至连围墙也残缺不全的九里村小学,随后转入莘塍五七小学就读。天文成绩超凡,打算不读“过渡班”就直接跳级上初中,但莘塍中学对年龄有限制,他只好先“曲线”转到另一所中学读初一,然后才转回莘塍中学继续学业。

转眼间,天文读初三了。一天晚上,学校负责人前来家访,说天文成绩相当好,可以考虑让他进入快班,蔡笑晚欣喜不已,表示感谢。谁知才过了几天,天文便闷闷不乐。蔡笑晚在抽屉里发现大儿子写的一张字条,上面重重复复地涂写着同一句话:“我为什么不是一班(指快班),而是二班?”他若有所思,攥紧字条跑到学校找那负责人询问原委。那负责人解释说:“天文的考试成绩达不到快班的标准。”蔡笑晚顿生疑窦:大儿子的成绩大部分90分以上,怎么会达不到标准?他婉转地询问能否查阅快班的最低成绩,那负责人很不客气地回答:“你没权利看。”平素温文尔雅的“好好先生”吞不下这口气,红着脸、憋着气说:“那不读了,给我办转学手续!”



蔡长杰

中级用户




UID 14
精华 0
积分 462
帖子 132
金钱 481 RMB
威望 0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5-9-26
来自 山东省济南
状态 离线 #2 大 中 小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6-4-5 22: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穷爸爸乐了:我家出了五个名校博士2


转学书攥在手里时,蔡笑晚却茫然了:退路还没想好,向哪儿转呢?

此时,开学已两周。妻子谢小湘开导倔强的丈夫说:“好好地给人家赔个不是吧,好歹将就着念。”

“何必折腰,这又不是天文的‘滑铁卢’。大不了,我亲自教好了!”天文听到爸爸这样说。

还好,后来天文终于插入离家较远的万全中学的快班,后转入瑞安中学。入学那天,蔡笑晚慈祥地抚平儿子的衣角,鼓励说:“记住!你是老百姓的孩子,但你的心可以和天比高!”

个子瘦小、长像不惹人注目的天文和爸爸有着一样的倔强劲儿,成绩一直很优秀。高二时,他想考科技大学少年班,却莫名其妙地不被允许,他的自信心再度受到重创,情绪很低落。蔡笑晚虽然也无奈,但他及时鼓励儿子:“雄鹰有时飞得比鸡还低。爸爸相信你是雄鹰!”耽搁一年后,天文考入了父亲的母校杭州大学,然后考取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他睿智、严谨的治学态度赢得了导师程杰泰教授等人的赏识,在他那届毕业生中,他是惟一留沪的。次年,他考入美国康乃尔大学,成了一位美国科学院院士的门生。

颇具古典文学功底的蔡笑晚在孩子尚未出生之前,已经为他们分别取了响亮的小名,天文叫孟子,其余的分别叫孙子、荀子、润子、曾子(后改为君子)、西子。蔡笑晚时时用先哲的伟绩激励儿女,鼓励他们从小立大志,不平平淡淡地过一生。

在老大的带动下,老二天武也人小志气高。只有4岁的他整天吵着要跟大哥一块儿念书,不让去就哭鼻子,父母只好随他,于是他成天站在教室窗外旁听。第二年,蔡笑晚索性送他上学。从此,他和哥哥在学习上暗暗地较上劲儿。他10岁就考入瑞安中学初中部。高一那年,他想考科技大学少年班,却遇到与哥哥同样的麻烦。吃一堑,长一智。这回,蔡笑晚干脆直接写信与科技大学少年班联系,终于得到特许――天武可以参加入学考试。当时距离考试只有四个月零两天,于是,天武天天打疲劳战,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啃完了常人学一年半的课本,终于如愿跳级考入科技大学少年班。之后,他以最佳成绩毕业,并通过CASPER考试,赴美攻读激光物理,获得美国SUSUMU物理奖,先大哥获得博士学位。

两个哥哥给弟弟妹妹树立了榜样,弟妹们有目共睹:只要努力,就会有出息,知识可以改变穷孩子的命运。

“寒门出英才”,蔡氏六兄妹一个比一个自信。

天西15岁时,蔡笑晚曾笑对爱女说:“你如果想留学,应该很方便。你有两个哥哥在国外。”天西自信地说:“我想靠自己的能力去争取。”

一个冬夜,蔡笑晚夫妇带天西去看电影,才看到一半,天西就躺在父母身上睡着了,父母只好抱着熟睡的女儿回家。天西半夜醒来,怕惊动父母,自己蹑手蹑脚地开灯、穿衣、做作业。做完作业,她掀被睡觉,不小心将爸爸弄醒了。蔡笑晚心疼地捂住女儿冰冷的小手,泪水在眼圈里打转。那一年,天西只有5岁,她的志向是成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小学毕业那年,9岁的天西在有600名十四五岁孩子参加的瑞安市数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她上台领奖时,台下的观众纷纷交头接耳:这是哪儿来的小姑娘,莫非她走错路上了台?台上的领导、老师则满脸惊讶,竟一时忘了将手中的奖状颁发给她,在众人善意的笑声中才恍然醒悟。此事在瑞安小城一时传为美谈。

天西11岁就进入设在苏州中学的科技大学少年预备班,其间,她获得数学技能竞赛一等奖。科技大学数学系主任徐森林教授挑选优秀生,天西当时并不在学校推荐的22名优秀生之列,但徐教授慧眼识“良驹”,一眼就相中了瘦小的天西。14岁那年,天西考入科技大学少年班。有一次不变函数论考试,所有参加考试的优秀生的成绩都不甚理想,而天西竟考了100分,给史济怀教授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于是,史教授亲自力荐她留美深造。就这样,天西成为这23名学生中惟一的留美者。

在上海虹桥机场分别时,多数学生和家长依依难舍,哭得像泪人儿似的,但还是一张娃娃脸的天西很坦然地安慰父母:“爸,妈,当年周恩来东渡扶桑,比我大不了多少。你们不要难过。”说完,她很潇洒地与父母握手言别,奔赴遥远的异国求学深造。

孩子,只要拥有知识,我们何俱一无所有

蔡氏六兄妹的成功,在飞云江畔的瑞安古城引起了巨大反响:老大出国那天,李副市长正发高烧,但还是抱病前去送行,这令蔡家很感动;考上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天西去迁户口时,旁观者里三层、外三层,大家赞不绝口;百年名校瑞安中学为蔡家召开庆贺会时,市领导闻讯前来庆贺。一时间,蔡家的门槛几乎被踏平,咨询的、赞许的、要求帮助教育子女的……蔡氏夫妇陷入了荣耀的重围。

在许多孩子进名牌小学也设宴庆贺的风气下,蔡笑晚夫妇却没有跟风――儿女考上大学,他们没有设宴;儿女考上研究生,他们还是没有设宴。他们只在老二成为博士、老大出国时勉为其难地摆了酒,邀请亲朋好友聚一聚。他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天生不爱张扬,更因为他们的生活从来都不富裕。作为医术精湛的小儿科医师,蔡笑晚本来完全可以一门心思赚大钱,但这20多年来,他放弃了很多。

经商意识相当浓郁的古城瑞安,市场经济发展极快,许多家长认为读书人清贫,还不如及早让孩子学做生意。眼看着身边的同学辍学后几年便成了暴发户,蔡家的孩子也曾动心。蔡笑晚及时给儿女解决困惑:文盲挣几百万元,这只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偶然现象;如果文化程度低、素质差的人长期得宠,社会、历史肯定不会前进。“孩子,只要拥有知识,我们何俱一无所有?”短短的一席话,说得儿女心服口服。

如今,即使当地最功利的人也已经从经济角度明白读书的好处:蔡天西18岁赴麻省理工学院念书,年奖学金3.9万美元,蔡家老大、老二的奖学金则已达十数万美元,这些足以使一些势利眼的生意人自叹弗如。

蔡笑晚夫妇至今仍珍藏着小女儿天西的一封家书,信里抄录着一句箴言般的诗词:若非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贫穷,磨炼了蔡氏六兄妹的意志,也成为他们成长的营养。



蔡长杰

中级用户




UID 14
精华 0
积分 462
帖子 132
金钱 481 RMB
威望 0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5-9-26
来自 山东省济南
状态 离线 #3 大 中 小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6-4-5 22: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我家出了五个名校博士3


早些年,蔡家人住在九里村那间租来的百年老屋里,一住就是10年。百年老屋是平面只有16平方米的两层楼,坐南朝北,夏热冬冷,有时屋外下大雨,屋内就滴小雨。楼下是店堂,蔡氏一家八口人全睡在楼上,床上睡不下就打地铺。房间龟裂老化的木板壁上拉开着一两厘米宽的缝隙,墙上贴满了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牛顿等人的画像,书架的风景尤其灿烂。那时候,大孩子在楼上学习,小孩子在店堂里学习。店堂里病婴哭闹、尿味飘散,小兄妹就在这样嘈杂的环境里坚持着学。后来,蔡笑晚好不容易分到半间屋,一家人又住了13年。直到近些年攒了些钱,他们才买了房子安顿下来。

蔡家六兄妹一门心思放在学习上,从不讲究穿着打扮,大的衣服穿短了、穿旧,就让弟妹们接着穿;他们长年累月穿回力鞋、田径鞋,不管到多远上学都走着去。

天西出国前,蔡笑晚夫妇想给女儿买点儿纪念品,可思前想后也不想不出买点儿什么好。很少和女儿一道上街的谢小湘牵着女儿的手,走过一家又一家商店,希望给女儿挑选点儿什么,可她看中的,女儿都摇头说贵。后来,天西在玩具店的橱窗前踟蹰了一下,细心的妈妈发现了,连忙问:“喜欢吗?”天西默默地点了点头。18岁了,天西从来没玩过玩具,她毕竟还是孩子啊!谢小湘的眼睛湿润了,掏出钱来,给女儿买了一大堆洋娃娃。

长幼相携、兄妹相搀,良好的家庭教养,浓厚的书卷氛围,为蔡氏六兄妹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基础。无论寒冬酷暑,每当华灯初上,蔡家总是一家子围拢在一起,父母陪儿女学习、自修,儿女学到深夜11时,蔡笑晚就在一旁看自己的专业书看到深夜11时,让儿女有不懂的能问。全家人都养成了共同学习的习惯。如今即使儿女出去读书了,寒暑假儿女回来,他们依然保持这种好习惯。

蔡家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影响着大儿媳余昀。余昀原不打算念研究生的,可与蔡天文订婚后,蔡氏夫妇与天文极力鼓励她攻读博士。余昀在蔡家的激励下,一鼓作气,顺利考上国际贸易专业的博士生。获知好消息时,蔡氏全家开怀相庆,不亦乐乎。

做自己想做的,做有个性的你

1986年9月的一个清晨,少年天润郑重地向父母道别,前往河南嵩山少林寺学习正宗武术。当时,《霍元甲》、《少林寺》等武打影视片十分走红,“李连杰”们成了天润崇拜的偶像,天润立志练功习武,将来锄恶扬善。天润的老师和同学得知他要去习武,都吃惊不已。蔡笑晚却一口答应儿子的要求,说:“书香门第出个武生也不是坏事。儿子,做自己想做的,做有个性的你。”为了锻炼天润的意志和毅力,他平静地提醒儿子: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要留心体察社会。倔强的天润当场写下保证书:今生绝不后悔。

蔡家世代行医,蔡笑晚一直希望能有儿女继承祖业,看见老大、老二都不会从医了,便把希望寄托在老三天师身上,谁知老三对英语情有独钟。强扭的瓜虽然不甜,蔡笑晚仍然做了努力。他让老三到上海科技培训中心参加由国际著名医学专家、国际软组织外科创始人宣蛰人教授办的软组织外科培训班。老三以自己特有的灵性受到宣教授的青睐,并以优异成绩结业。结业后,他参加托福考试,获得630多的高分,美国圣约翰大学、阿费莱德大学相继给他发来录取通知书。然而他对医科心不在焉的。社会活动能力较强的他目睹经济大潮汹涌的社会现状,最终选择了创办实业公司。蔡笑晚同样感到欣慰:家中出个搞实业的也未尝不可。如今,天师已事业有成,走上了一条与兄妹截然不同的创业之路。这样一来,蔡笑晚又把子承父业的希望寄托在老四天润身上,从小有意识地引导、培养天润对学医的兴趣,岂料如今天润又“半路出家”,弃文习武。蔡笑晚对天润的选择深感意外,但他还是充分尊重儿子的选择。

天润在中国少林武术学校学了一年。通过接触社会各界,他对自己的选择进行了深刻的反省。终于有一天,他翻然醒悟:知识就是力量,武术虽有用,但在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里,还是先掌握知识要紧。于是,他打点行装回到家乡,插入高三就读。走过独特“曲线”的天润终于不负父望,一年后脱颖而出,以远远高出录取分数线的成绩考入成都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就读。

传奇式的插曲影响着天润的一生。他的兴趣相当广泛,知识博而精,不但爱看菜谱书,还会炒一手好菜;他每天读报、看新闻,对国际、国内形势了如指掌,对整个世界有自己的一套见解;一家人坐到一块儿时,他总是侃侃而谈,口若悬河,说得头头是道。看到儿子如此出色,蔡笑晚夫妇都深感欣慰――他们“出人才,不出书呆子”的愿望达到了。

蔡笑晚夫妇的育儿经与众不同,他们在每个孩子的个性上大做文章。蔡笑晚极力推崇早期教育,早期开发,超前学习。他认为,从超级学习法的观点来看,孩子应从零岁教起,5岁时就应接受正规教育,这样的效果往往比8岁开始更好。他认为,大脑开发早,衰退反而迟;开发迟,衰退反而早。再说,最聪明的人,大脑的潜能也仅开发了10%,如果能早期开发,有可能促使大脑开发得更多。他还认为,就学早,初始似无优势,但学到后来,与年龄大的同学相比,优势就凸现出来了。

蔡家的六个孩子中,惟有小妹天西有条件进过一天幼儿园。这一天在幼儿园摆家家的生活,让天西颇感乏味。回家后,她对妈妈说:“真没意思,我不想去了。”于是蔡笑晚夫妇顺从她的心愿,将她送入瑞安城关六小。那时,身材瘦小的天西坐在课堂里,脚尖还碰不到地面呢,一堂课下来,她的腿都坐麻了,老师经常心疼地为她揉腿。放学时,谢小湘总是早早地在学校门口等女儿,然后背女儿回家。知情者你一言我一语地劝说蔡氏夫妇别太“心大”,蔡氏夫妇思来想去,最后征求女儿的意见。女儿坚决地说:“我要读书。”于是,“个别”的天西取得了“特别”的成就。

蔡笑晚的“超前教育法”在他的每个孩子身上都成功地得到了印证,老五天君和哥哥一样,也是“跳级”能手。蔡笑晚送女儿去苏州中学念少年预备班时,将老五也带到了苏州。后来,15岁的天君考进了合肥工业大学,并数次获得奖学金及学校“精英奖”。

父母无私的爱,是天底下最好的老师

得知小女刚刚被聘为世界名校之首的哈佛大学的教授,蔡笑晚夫妇激动不已,再也坐不住了。2002年6月初,蔡笑晚夫妇再次打点行装,飞赴美国看望儿孙。

“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女虽然常抽空回家探望二老,但两位老人对儿女的挂念有增无减,亲情像一条弹性链条,离得越远,思念的向心力就越强。

天文胖了些没有?这孩子从小吃了这么多苦;天西怎么样了?有男朋友了吗?还有天武……飞机上,蔡氏夫妇谈起儿女就有说不完的话题。浩淼无垠的太平洋啊,你可能盛下蔡氏父母的爱子之心?

蔡笑晚生不逢时,当年的抄家、游街、拘留、审讯,每一样都少不了他,他家所有有价值的书及资料、文稿散失殆尽。但蔡笑晚认准一个理儿,知识不会无用,中国的未来寄托在孩子们的身上。他把屈辱、不平深埋在心底,用全部的爱换来令后人惊叹的育儿成果。

蔡氏六兄妹都记忆犹新:爸爸当年举步维艰,几乎事事受到刁难,但为了他们兄妹的营养,爸爸每天战战兢兢地偷偷看几个病号,挣几块钱买鱼、买米;住在近海莘塍的那阵子,爸爸每天都走十几里路,花几毛钱买回一菜篮子海鲜,让他们兄妹吃个够。在爸爸妈妈的精心呵护下,30多年来,蔡氏六兄妹从来没有患过什么大病,强健的体魄为他们的成功提供了先决条件。

孟母三迁为择邻,蔡氏迁徙为择师。为了给儿女找到好的老师,蔡笑晚多次举家搬迁。他们从莘塍搬到南陈桥头,又搬到九里村,再搬到瑞安。为了方便孩子念书,即使倾家荡产,蔡氏夫妇也不计较。孩子入学时年龄小,正规小学不让进,蔡笑晚便找简陋的村小,让儿女入了学再转学,真可谓绞尽脑汁。

关爱儿女的蔡笑晚夫妇几乎对六个孩子都用同样“残酷”的“伎俩”:儿女上小学时,他们安慰说,到了中学就轻松了;儿女上中学时,他们又安慰说,到了高中就会轻松了;儿女考上高中时,他们鼓励说,大学更重要,要全力以赴啊。到大学时,儿女调皮地对他们说:“爸爸妈妈,我们从小就明白,你们只是安慰我们。现在就别说了,大学并不轻松。你们还想我们考研究生。我们知道。”蔡氏夫妇总是对儿女说:“到下个假期让你玩。”可到了下个假期又说:“再等下个假期吧。”他们的儿女戏说:“轻松愉快的假期一直没有到来。”

等到假期儿女回家,蔡笑晚总是抽空陪他们玩一两天。儿女说完了学校里的趣事、轶闻,便统一午睡、起床、学习。蔡笑晚怕铃声大太刺激,细心地弄来录音机播放音乐。音乐响起时,他便一一轻唤儿女起床。逢年过节,蔡笑晚和儿女一块儿背唐诗、宋词,有时则搞趣味数学智力竞赛,个个都玩得开心、读得有趣。

1990年的暑假格外与众不同,蔡氏一家人带着干粮和饮用水浩浩荡荡地向杭州进发。在岳王庙“精忠报国”的题词前,一家人庄重地留影纪念。回家后,一家人经常翻看照片。蔡笑晚给儿女讲岳母刺字的典故,从小培养他们爱祖国、爱家园的美好情操。

蔡笑晚夫妇省吃俭用,但为了开阔儿女的视野,他们尽量创造机会带儿女去北京、哈尔滨、沈阳等地,寻伟人的足迹,揽名胜古迹,让伟大的事物刺激儿女的想象力。

为了使儿女学习不分心,蔡氏夫妇几乎牺牲了一切娱乐活动。他们一直坚持不买电视机,直到儿女大了,前几年才买回一台,也只允许儿女在周六看个够,然后保证充足的睡眠,周日即关机。他们对儿女说:“书的世界比电视更精彩。”

蔡笑晚要求父母子女、兄妹间相互通信,联络感情,交流所得。蔡笑晚夫妇曾一再声明,他们对六个子女绝对一视同仁。然而哥哥们都认为父母对小妹天西特别“偏心眼儿”。他们的认为似乎有点儿根据:平时全家团聚后,父母总是送儿子到汽车站而已,即便是出国也是如此,而18岁的妹妹赴美时,一向敬业勤恳、常因医务繁忙不关店门的父亲竟抛下他的病人停业一周,亲自送天西去上海虹桥机场;妹妹博士毕业时,父母双双飞赴美国祝贺;妹妹被哈佛大学聘为教授时,父母又飞赴大洋彼岸探望……

目前,蔡笑晚正打算与人合资创办育才学校,并计划帮助六个真正有求学愿望而因经济困难失学的青少年,而且打算跟踪到底,最终把他们培养成才。

成才的路千万条,蔡氏六兄妹走过的成才之路,有欢乐,也有坎坷,他们都坚定地走下去了。

路正长,时光也正长,蔡氏六兄妹的前途不可限量!



犀村人

管理员




UID 2
精华 3
积分 3622
帖子 1267
金钱 2722 RMB
威望 -10 点
阅读权限 102
注册 2005-8-29
来自 福州市
状态 离线 #4 大 中 小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6-4-5 22:2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现今的中国,恐怕以后没有这样的一家了(计划生育在普及)。





……一步一脚印,向最终目标迈进,直到终点!!!



蔡传斌...合肥

新手上路




UID 444
精华 0
积分 1
帖子 1
金钱 322 RMB
威望 0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1-12
来自 安徽 合肥
状态 离线 #5 大 中 小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7-2-1 17: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难得、难得



浪子忤

版主




UID 9
精华 0
积分 288
帖子 248
金钱 483 RMB
威望 0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9-9
来自 安徽合肥
状态 离线 #6 大 中 小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7-2-3 18:24 资料 个人空间 主页 短消息 加为好友
这个早知道了



寒江雪

新手上路




UID 355
精华 0
积分 49
帖子 29
金钱 354 RMB
威望 0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6-9-18
状态 离线 #7 大 中 小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7-6-2 18:4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早就知道这件事情啊啊



至德

新手上路




UID 723
精华 0
积分 6
帖子 6
金钱 9 RMB
威望 0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9-19
状态 离线 #8 大 中 小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7-9-20 00: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31军长蔡英挺少将


蔡英挺,1952年生,福建晋江人。曾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上将秘书,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2002年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2004年任第31集团军军长。
 
东莞蔡氏历史名人---蔡勋


蔡勋
sad.gif
字勒)(最号:槐卿)白市人、生于1789年卒于1835(乙未闰六月享年47岁)。(据莞县志2717页记)嘉庆癸酉年选拨朝考一等,(庭试笫一)、嘉庆24年:授刑部七品小京官军、道光(壬午年)普升道光初官员外郎、以考取入军机处主事军机权以及作朝章通知时事,受到道光皇帝以及朝内大臣所重用。由于当时朝政派别斗争严重。蔡勋归顺于穆樟。阿派。 [穆樟阿---清末官员。满洲镶蓝旗人。受道光帝宠信,任军机大臣二十余年,门生故吏甚多,时称“穆党”。鸦片战争时,阻挠禁烟,媚外求降,为投降派首领。道光帝死后被革职]

辛卯年冬蔡勋被保送御史试、列考第二名并获写作具佳之奖。癸巳年普升补江南道御史出任吉安府知府太守。后由于身体患疾回乡,蔡勋文学才哗出众、作诗和书法一绝常与莞城好友黎朝锡以文字、学问汇友。在此期间也发挥创作出很有价值著名书法以及其它作品。蔡勋:是嘉庆、道光年间广东历史人物、广东名书法家:其中书法行书屏藏于东莞博物馆、有蔡勋手笔诗稿藏于中堂茶窖小学李常青老师里。有更好作品被朝内大臣收藏。南海谭荣深、伍崇曜将蔡勋作品编入(楚庭耆书中)还有无数珍品在(养云书屋诗抄)、(东莞诗录卷48)、(番禺河南小志卷9)(宣统东莞县志卷70)此书分另藏于东莞图书馆以及中山图书馆。为我们子孙后代提供研究蔡勋以及蔡家文化有着很好依据!白市蔡氏现传为26传全村400人左右。
 
蔡元培为陈独秀编造假履历?





1918年,蔡元培(前排中)、陈独秀(前排右二)参加北京大学文科毕业合影

  □庄森(上海)
  20世纪初的北京大学令人敬佩,不是因为学术成就,而是因为倡导民主与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民主与科学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是文科学长陈独秀。所以,北京大学的辉煌也可以说是北京大学文科的辉煌。

蔡元培慧眼识陈独秀,聘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由此创造了北京大学辉煌的历史。

  公函中的履历不尽确实,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有虚假的成份
  蔡元培与陈独秀同是老革命党人,曾一度共同从事反清革命活动,结下斗争情谊,也打下了相互信任、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1916年12月26日,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发布命令,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当天上午,蔡元培到西河沿的中西旅馆走访陈独秀,劝说陈独秀到北京大学就任文科学长。汪原放当时和陈独秀同住在旅馆,他在日记中写道:“12月26日,早9时,蔡孑民先生来访仲甫,道貌温言,令人起敬。”从这天起,“蔡先生差不多天天要来看仲甫,有时来得很早,我们还没有起来。他招呼茶房,不要叫醒,只要拿凳子给他坐在房门口等候”(汪原放:《回忆亚东图书馆》)。陈独秀被蔡元培的诚意感动,决定举家迁往北京,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1917年1月11日,“蔡元培正式”“致(函)教育部请派文科学长”。
全文如下:
敬启者:
  顷奉函开,据前署北京大学校长胡仁源呈称,顷据本校文科学长夏锡祺函称,锡祺拟于日内归省加有他事相累,一时不克来校,恳请代为转呈准予辞去文科学长职务等语,理合据情呈请钧部鉴核施行等因到部。查文科学长夏锡祺既系因事不克来校,应即准予辞职,所遗文科学长一职,即希贵校遴选相当人员,开具履历送部,以凭核派等因到校,本校亟应遴选相当人员,呈请派充以重职务,查有前安徽高等学校校长陈独秀品学兼优,堪胜斯任,兹特开具该员履历函送钧部。恳祈b核施行为荷。
此致教育部   北京大学   中华民国六年一月
附履历一份:
  陈独秀,安徽怀宁县人,日本东京日本大学毕业,曾任芜湖安徽公学教务长、安徽高等学校校长。(《北京大学史料》,第2卷,第326-327页)   这份公函1月11日发出,13日范源廉就签发“教育部令”第3号:“兹派陈独秀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此令。”15日,北京大学张贴第3号《布告》,布告陈独秀任文科学长。5天之内,蔡元培为陈独秀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走完了全部的法定程序,效率极高。而且在贴出《布告》的同一天,陈独秀正式就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蔡元培急急忙忙办理陈独秀的任职手续,一方面,是北京大学文科的工作急需学长,另一方面,也是有点心虚,怕教育部不同意任命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因为公函中所附的陈独秀“日本东京日本大学毕业,曾任芜湖安徽公学教务长、安徽高等学校校长”的履历,均不尽确实,也可以说,是蔡元培为应付教育部的官僚而为陈独秀编造的。
  陈独秀不曾毕业于日本大学
  陈独秀一生5次东渡日本,每次在日本的逗留时间都不长,没有接受过日本全日制普通大学的学历教育,更没有在所谓“日本东京日本大学毕业”。   1901年10月,陈独秀首次赴日留学,先在东京高等师范学校补习日语,就读于东京专门学校(早稻田大学前身)。陈独秀初到日本,因语言等缘故,主要生活在留学生圈子里。“当时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不满百人,在一部分老留学生中,有一个团体名‘励志会’,只是以‘联络感情,策励志节为宗旨,对于国家别无政见’。……陈独秀到东京后也参加了此会。”(沈寂:《辛亥革命时期的陈独秀》)至1902年3月回国。陈独秀这一次东渡日本,主要是学习语言,而且时间仅仅6个月,没有进入所谓“日本东京日本大学”。
  回安庆后,陈独秀以在东京的生活感受,积极尝试救国之途:办报、结社、演说,并“联合潘赞化、葛温仲、何春台等在安庆北门大拐角头藏书楼发起演说会,并在藏书楼辟一阅览室,陈列他从东京、上海带来的各种革命书刊,传播新思想。又组织青年励志学社,每周聚会,以相奋勉。一时风声所播,闻者兴起。……为当局所忌恨,不久被迫离开安庆,再次东渡日本。”(任建树:《陈独秀大传》,第46-47页)这是史学家对陈独秀第二次赴日本的原因和时间的描述。   陈独秀第二次东渡日本,台湾的学者还有另一种说法。“1902年,壬寅,此时清廷又推行新政,公私费赴日本留学者不少,独秀亦去日本留学。”(王健民:《辛亥革命以前的陈独秀》)两岸的史学家对陈独秀第二次赴日本的原因虽有分歧,但对时间的表述是一致的。1902年9月,陈独秀与潘赞化相伴到日本,进成城学校(日本士官学校的预备学校)陆军科。陈独秀与同学汤尔和都关心时事政治,遂结成好友。汤尔和尤为赏识陈独秀的胆识和为人处事,埋下十几年后推荐陈独秀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的伏笔。
陈独秀这次赴日本学习军事,与受帝俄侵占东北的刺激有关。国家,打击帝俄,收复东北。“1903年,帝俄在我东北违约不撤兵。东京留学生黄兴等组织拒俄义勇队,决心以尚武精神,开赴东北。独秀亦是其中成员。未几,日政府循清廷的要求而勒令解散义勇队,大愤。”(沈寂:《辛亥革命时期的陈独秀》)陈独秀把对清政府的愤怒,发泄到了清政府走卒―――学监的身上。在成城学校,学监姚煜(文甫)常钳制学生,阻挠学生学习军事,而且生活腐化,陈独秀等人决心好好教训一下姚煜。1903年3月31日晚,陈独秀、邹容、张继、翁浩、王孝缜等5人闯入姚煜的房间,声言要割掉他的脑袋。姚煜哀求宽大。邹容说:“纵饶汝头,不饶汝发”,于是“由张继抱腰,邹容捧头,陈独秀挥剪,稍稍发抒割发代首之恨”。并把姚煜的发辫悬挂在留学生会馆,在旁边还特别写上“留学生公敌姚某某辫”。事后,姚煜与清政府驻日公使勾结日本警方,4月初把陈独秀、邹容、张继3人送回中国(章士钊:《疏〈黄帝魂〉》)。这是陈独秀第二次到日本的主要情形。陈独秀这次在日本虽有近8个月时间,但因是被迫逃亡日本,而且是在成城学校学习陆军军事,用心在革命活动上,与“日本东京日本大学”没有丝毫关联。
  1906年暑假,陈独秀第三次到日本,与苏曼殊结伴,纯属暑假旅游。暑假过后,陈独秀和苏曼殊一起回国,在皖江中学任教。陈独秀利用“芜湖图书社联络党人,进行革命活动,被人告发,巡抚恩铭‘欲穷治之,羽书连下’,陈独秀被迫于1907年春又到日本东京,入正则英语学校学习英语。”(任建树:《陈独秀大传》,第77页)这是陈独秀第四次到日本,而且也是“被迫”。
陈独秀这次在日本,和章士钊、苏曼殊共住一室。“陈独秀和章士钊在正则英语学校学习英文,同时到早稻田大学学习法国等西欧文化。”(朱洪:《陈独秀风雨人生》,第29页)陈独秀晚年曾描述过这次在日本的生活。陈独秀说,这次在日本,“交往最熟的是章士钊、苏曼殊二人,他们三人住在一个贷家里(即几人合租一屋居住)。他说一人一个性格,他自己专攻西方民主学说,酷爱西方文学,尤其是浪漫派的作品,他对雨果的《悲惨世界》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说他对欧洲文学名著都涉猎了一下,没有一篇能与《悲惨世界》匹比的。同时他自认对‘小学’(即音韵训诂)、《说文》考据最感兴趣,终其生都研究不辍。”(濮清泉:《我所知道的陈独秀》)陈独秀这次在日本的时间虽较长,但也只是进入正则英语学校学习,或是到早稻田大学学习法语,主要是边学习英文、梵文,边参加反清革命,根本没有进任何正规的全日制普通大学,更没有进入所谓“东京日本大学”。
  1909年9月,陈独秀回国。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上海。1914年7月,东渡日本,帮助章士钊编辑《甲寅杂志》。这是陈独秀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去日本。
  陈独秀一生虽到过日本5次,但没有进入过“日本东京日本大学”,完全不可能“毕业”。蔡元培“正式致函”教育部说陈独秀从“日本东京日本大学毕业”,肯定是假学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陈独秀的生平,也没有发现陈独秀进过“日本东京日本大学”。只肯定陈独秀进入过日本的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早稻田大学(《〈中国××党历史〉第一卷人物注释集》第37页)。蔡元培替陈独秀伪造了一个假学历欺骗教育部,让陈独秀有一个“体面”的学历,顺利获得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的任命。
  陈独秀没有担任过安徽公学教务长、安徽高等学校校长等职
  蔡元培还给陈独秀伪造了“芜湖安徽公学教务长、安徽高等学校校长”的假任职,以此证明陈独秀的行政才能。陈独秀确实和芜湖安徽公学、安徽高等学校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没有担任过安徽公学的教务长,更没有任过安徽高等学校的校长。
  安徽公学的前身是安徽旅湘公学。1904年冬,迁回芜湖改名为安徽公学。陈独秀是迁校的积极倡议者和推动者,热心推动安徽旅湘公学迁回芜湖,改办为安徽公学,“所以后来高语罕说:‘迁校运动的中心人物,就是陈独秀。’1905年2月,安徽公学正式在芜湖开学,校址就在繁华的‘二街’上。”(胡明:《正误交织陈独秀》,第49页)安徽公学开办之初,陈独秀并没有在校内任职。这一时期,他一方面热衷编辑《安徽俗话报》,另一方面已积极投身反清的暴力革命活动。1904年10月,陈独秀应章士钊函请到了上海,由杨笃生监盟,参加军国民教育会暗杀团,躲在蔡元培租来的房子里,天天跟随杨笃生等人试验炸药,研究暗杀。陈独秀与蔡元培因此相识并结下友谊。1905年1月,暗杀活动失败,陈独秀回到芜湖。1905年暑假后,陈独秀才到安徽公学担任国文教师,但仅过一个学期,陈独秀就离开安徽公学,创办徽州公学。据目前所能见到的资料,没有陈独秀任安徽公学教务长的记载。
  陈独秀也没有担任过安徽高等学校的校长。安徽高等学校由陈独秀主持创办,但陈独秀只担任过教务长,没有担任过校长。1912年1月初,陈独秀任安徽都督府秘书长,主持安徽的实际工作,大力推行行政改革,以新政权施展政治抱负。陈独秀“任都督府秘书长时间不长,就由李光炯接替了。陈把秘书长职务交出后,就在原安徽高等学堂的旧址,重办安徽高等学校,自任教务主任,聘安徽桐城马通伯任校长”(唐宝林、林茂生:《陈独秀年谱》,第54-55页)。胡明的研究结论与此相同,指出陈独秀在担任“都督府秘书长”时,“还在安徽高等学堂里担任教务长一职,校长邓绳侯即是孙毓筠都督任内秘书班中领衔第一的邓艺荪。邓之前的校长为马通伯(共昶)。”(胡明:《正误交织陈独秀》,第68页)由此可以肯定:陈独秀是安徽高等学校的创办人之一,但因为时任都督府秘书长,忙于安徽全省的实际政务,不可能用心于一间学校的行政事务,所以,自学校创办开始就只担任教务主任,从未担任过校长。
  陈独秀也强调自己没有“学位头衔”,“从来没有在大学教过书”。1916年12月,陈独秀接受蔡元培的聘请,决定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从北京回上海后,曾对邻居岳相如这样说:“蔡先生约我到北大,帮助他整顿学校。我对蔡先生约定,我从来没有在大学教过书,又没有什么学位头衔,能否胜任,不得而知。我试干3个月,如胜任即继续干下去,如不胜任即回沪。”(石元皋:《陈独秀生平点滴》)陈独秀的自述是最权威的说明。陈独秀强调自己“没什么学位头衔”,即明确没有在全日制普通大学大学毕业,也强调“从来没有在大学教过书”,肯定也就不可能担任过安徽高等学校的校长。
  蔡元培为什么要这样写?
  蔡元培之所以要拿这么一份不确切的履历递交教育部,目的就是要保证陈独秀顺利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因为蔡元培“被任命为校长的时候,北京大学以它守旧的传统而出名。……教授和学生们多声名狼藉,他们时常放纵于赌博或嫖妓”(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第67页)。蔡元培抱着整顿北京大学的决心出任校长,而且立意从文科整顿做起,延聘教员从聘请文科学长开始。文科学长不但必须是“积学与热心的教员”(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还必须具有革新的思想,勇于“整顿”的革命的精神。陈独秀当时“是一员闯将,是影响最大,也是最能打开局面的人”(汪东林:《梁漱溟问答录》,第55页)。
  陈独秀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后,次第执行与蔡元培商定的整顿北京大学文科的办法(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对北京大学文科进行改革和整顿,推动蔡元培全面整顿北京大学。蔡元培对陈独秀也简任放权,凡北京大学文科“人事、行政,一切由陈独秀先生主持,不稍加干涉”(罗章龙:《椿园载记》)。陈独秀长北京大学文科后的首要工作是广延人才,充实新的有生气的力量。陈独秀首先给胡适去信,希望胡适“早日回国,即不愿任学长,校中哲学、文学教授俱乏上选,足下来此亦可担任”(《胡适来往书信选》)。胡适和刘半农等人先后应聘。不久,北京大学文科便成立以陈独秀为首,胡适、沈尹默、章士钊、钱玄同等人参加的学制改革机构,正式启动北京大学文科的改革,逐渐改变了北京大学文科的面貌。
  陈独秀对北京大学文科的改革和整顿,还表现为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从《北京大学日刊》发布的《文科学长告白》,可以看出陈独秀整顿与改革的部分措施,最重要的是严明校纪,完备制度。凡是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决不迁就姑息,一律给予相应处分。
  在整顿校风校纪的同时,也对文科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进行改革,扩充文科,增设新系,规模日见宏大,教授日益增多,并分别设立哲学、中文和英文研究所,并根据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不断进行新的调整。学生除完成必修课外,可以自由选课,既可听本系老师的课,也可去别系听课,还可以与教师自由商讨学理。在北京大学文科各系听课的,既有经过入学考试的正式生,也有经发证注册的旁听生,甚至有悄然而至的“偷听生”。毛泽东和瞿秋白就曾是北京大学的旁听生。
  蔡元培说:“北大的整顿,自文科起”,始于陈独秀任文科学长以后,“文学革命,思想自由的风气,遂大流行。”(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经验》)。如果陈独秀不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肯定不会在北京大学文科。伟大的五四运动恐怕也就不会发端于北京大学了。   陈独秀不尽确实的履历,若放在今天,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认为是造假,但对历史事件,应当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理解。
来源:南方日报社《南方周末》
 

附件

  • re060228013.jpg
    re060228013.jpg
    22.5 KB · 查看: 646
此乃从福建莆田来到电白电城庄垌定居的蔡族一世祖和二世祖的坟地,从元朝开始至今已有800多年了,这个风水宝地叫白花岭,从年初一开始就有蔡或外姓人来拜祭,目的是求“白花”,拜完回家后都是生男孩,求子、求财确实很灵。



[/quote]
从麻岗往热水大衙方向约17公里,靠右,路的东面,有座比较高的山的山沟下。
 
QUOTE(四中乐叔 @ 2007年02月28日 Wednesday, 12:04 AM)
广东省电白县
蔡氏家谱
族谱
蔡族历代祖妣名序列下
始祖秋涧公妣邵氏太恭人生二子
长子度公回莆田
次子竹隐公居P垌(广东省电白县电城镇P垌乡)
祖曾任州太守,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珠玑巷人。离任归里路过P垌时,见此地风土人情甚佳,举家自宋末帝m(约公元一二七八年)时,由原籍迁居P垌,即电城东十里之P垌乡,并带祖父济阳公塑像,将之供祀于村边新建济阳公祠,今境主庙前戏台后,而起旧址也,俗称“妆春宫”以后代虔诚之心,后代子孙繁衍,人口增多便成为蔡屋村。清道光年间,秋涧子孙定阴历元月十五日为济阳公祭祀日,每隔一年元月十四、十五、十六日为“年例期”,搭演戏,举行“妆春”扮演话剧等民间活动,俗称扮“佛地”以表鞭鞑,迎接福祥。
来时带有压船石版一块、石臼一只,现有存在。石版在庙前、石臼在山觅太夫人庙边。回想自宋至今数百年之久,传有卅余代,其后裔之盛,族旺之隆,冠于全邑,非祖德之远庇,安能若是乎,天之功报厚德者,理有或爽哉。
祖享寿七十九岁,于元十八年二月十七忌日。
妣享寿七十二岁,于元十二年三月十六忌日。
大宗祠建P垌内村屯,坐西向东。入伙对联:长发其祥,暖(?)得我所。大宗祠门联:济阳欣庆,f垌分基。蔡族济阳郡。
祖妣合葬白花岭大垌村后坐甲向寅。
二世祖竹隐公妣吴氏太孺人生四子。
长子荣贵公迁林头(电白县林头乡)为始祖,次子居P垌,三子道公迁迁潮州,四子度公回莆田
边地头
[snapback]1684989[/snapback]​


十五世祖:蔡瑞灿公妣温氏太恭人生五子。祖坟在
马骝仔吊藤,猴子吊藤墓地。位于马踏下河管区的。

长子:蔡天祥,妣许、梁居住马踏镇长山乡九巷塘村,后人蔡蓝田家族。

次子:蔡施祥,妣冯氏太恭人生二子居住马踏镇墟尾内屋,后人蔡。。家族。

三房:蔡善祥,绝,妣梁氏太恭人,生六子,全失传。有流传风水先生找到了“马骝仔吊藤”这个宝地。三弟刚从外面回来,其他兄弟几人在谈论说风水先生说这块风水宝地,但会对第三子有点不利,三弟回来没有听到前面的话(他不知到第三房会绝门的),他就接着说,找到好风水就好了,到时不要难为三哥,“不要难为三哥”的典故。马骝仔吊藤,
猴子吊藤墓地对面的山头,第三个峰头是没有的。他们的父亲被安葬在“马骝仔吊藤”这个宝地后,第三子“三哥蔡善祥”一家六丁人全死,他们全葬在马踏长山宫罗岭的牛笠坪墓地,后来的其他叔伯扫三哥的坟墓时,是在晚上,故有扫夜墓的传说。

四子蔡百祥,妣杨氏太恭人,居住马踏镇长山乡九巷塘村,后人蔡兆雄家族。

五子蔡文祥,妣陈、陈氏太恭人,居住马踏镇松塘的文头岗村的蔡姓,后人蔡。。家族。
据说:五子居住马踏镇松塘的文头岗村的蔡姓祖先,
开始时是想在岭门镇清湖乡的白鹤垌盖房的,当时用了竹子立了房子的四个角,不久,白鹤就飞来驻在竹子上,风水生生说,在这里盖房子,王姓将出王,蔡家就出将相,故有“王家皇,蔡家相”的民间相传。后来他们在松塘的文头岗村的盖房,是因为他老婆是马车村的,隔开一条河,就是她娘家,她回娘家方便。

十六世:蔡百祥,生有三子,虎岭(白坟岭)的虎爪墓地。位于马踏长山乡内村的虎岭脚
下。
长子蔡任广,居住马踏镇长山乡九巷塘村,后人蔡良田家族。
次子蔡任略,居住马踏镇长山乡新岭坡村,后人蔡仕琼家族。
三子蔡任犹,居住马踏镇长山乡九巷塘村,后人蔡兆雄家族。

十七世:牛笠坪,马踏长山宫罗岭的牛笠坪墓地。五个男丁,剩下2房。

十八世:牛笠坪坑底,马踏长山宫罗岭的牛笠坪坑底墓地。

十九世:清湖坑的白鹤垌,白鹤顶,位于岭门镇三叉岭前的白鹤垌。

二十世:虎岭(白坟岭)的虎爪边的琴地墓地。位于马踏长山乡内村的虎岭脚下。
(出名的有死鬼彪,土地公神)

二十一世:大坪的蔡铜良

二十二世:牛笠坪,马踏长山宫罗岭的牛笠坪墓地。
蔡俊斌(大)二伯父、蔡俊茂(爷)、 蔡俊盛(小)

二十三世:蔡兆雄、蔡兆仁、蔡兆儒。

二十四世:蔡景、蔡仲。。。。

二十五世:蔡X田、、、、、、、

二十六世:蔡X强、、、、、、、、
 
祠堂有五大作用:祭祖,誉祖,励学,议事和执法。祠堂可以说是徽州宗法制度的集中体现,又是维系宗族团聚的纽带。二甲祠如今已辟为思霉沤ㄖ博物馆,当然不能错过。大门两边一对青黑大理石抱鼓,严整肃穆。抱鼓是只有祠堂才有的建筑装饰。祠堂已经颓败,但沧桑的眉宇间依旧透露出昔日的辉煌。村子里数不清的古屋重重叠叠,让人迷失,仿佛繁杂的历史打开一页,无数往事奔涌而出。脚下清一色的石板路被踩磨得溜光锃亮,重屋飞檐,门楼高墙无语地对着斜晖,我总觉得这些辉煌有些苦涩,只是默默地走着。
i
电白电城湿水的叶氏祠堂
 

附件

  • IMG_1984.jpg
    IMG_1984.jpg
    178.1 KB · 查看: 737
  • IMG_1985.jpg
    IMG_1985.jpg
    180.5 KB · 查看: 665
  • IMG_1986.jpg
    IMG_1986.jpg
    143.6 KB · 查看: 664
  • IMG_1987.jpg
    IMG_1987.jpg
    141.2 KB · 查看: 736
  • IMG_1988.jpg
    IMG_1988.jpg
    165.4 KB · 查看: 714
山觅太夫人庙是蔡氏6世起的,现在又在冼太夫人故里丁村蔡氏起冼太夫人庙,这是我们电白蔡氏光荣,。蔡族基济阳郡在山觅太夫人庙里中间提头看到。是我们蔡族起山觅太夫人庙证据的,他们谁都不能够小看我们蔡族历史.......我是丁村27世的,现在27世又在丁村蔡氏起冼太夫人庙,历史上我们电白蔡氏多么光荣啊........有时间叔侄们去山枚〈蹇纯窗 ,叔侄们可以联系加我QQ767526298谢谢
 
QUOTE(四中乐叔 @ 2007年02月28日 Wednesday, 12:04 AM)
广东省电白县
蔡氏家谱
族谱
蔡族历代祖妣名序列下
始祖秋涧公妣邵氏太恭人生二子
长子度公回莆田
次子竹隐公居P垌(广东省电白县电城镇P垌乡)
祖曾任州太守,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珠玑巷人。离任归里路过P垌时,见此地风土人情甚佳,举家自宋末帝m(约公元一二七八年)时,由原籍迁居P垌,即电城东十里之P垌乡,并带祖父济阳公塑像,将之供祀于村边新建济阳公祠,今境主庙前戏台后,而起旧址也,俗称“妆春宫”以后代虔诚之心,后代子孙繁衍,人口增多便成为蔡屋村。清道光年间,秋涧子孙定阴历元月十五日为济阳公祭祀日,每隔一年元月十四、十五、十六日为“年例期”,搭演戏,举行“妆春”扮演话剧等民间活动,俗称扮“佛地”以表鞭鞑,迎接福祥。
来时带有压船石版一块、石臼一只,现有存在。石版在庙前、石臼在山觅太夫人庙边。回想自宋至今数百年之久,传有卅余代,其后裔之盛,族旺之隆,冠于全邑,非祖德之远庇,安能若是乎,天之功报厚德者,理有或爽哉。
祖享寿七十九岁,于元十八年二月十七忌日。
妣享寿七十二岁,于元十二年三月十六忌日。
大宗祠建P垌内村屯,坐西向东。入伙对联:长发其祥,暖(?)得我所。大宗祠门联:济阳欣庆,f垌分基。蔡族济阳郡。
祖妣合葬白花岭大垌村后坐甲向寅。
二世祖竹隐公妣吴氏太孺人生四子。
长子荣贵公迁林头(电白县林头乡)为始祖,次子居P垌,三子道公迁迁潮州,四子度公回莆田
边地头
[snapback]1684989[/snapback]​
 
世祖埋在树仔新坡的石壁岭的猪母墓。
在山兜冼太夫人庙的入门口的石碑上刻有碑文记载:当时,蔡姓的七世祖想把六世祖埋在山兜冼太夫人庙附近,冼太夫人就托梦给七世祖,说山兜那个地方是她的,她为六世祖选了墓地在树仔新坡的石壁岭的猪母墓地。
山兜冼太夫人庙的入门口的石碑上刻有碑文记载 现在在山兜丁村姓蔡的....丁村是冼太夫人出生地方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