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电白县城变迁见证历史变故 (1人在浏览)

DBLOVER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注册
2005-01-20
帖子
1,918
反馈评分
4
点数
61
电白县城变迁见证历史变故

  现在众所周知电白县城是水东镇,但这仅仅是解放之后的事。解放之前,古城电城才是电白县城,且长达480多年之久。

  南北朝时期梁朝置电白郡,至隋朝改为县,县衙设在今高州县城东北四十里的电白堡,即电白旧县载。相传城后有二龙湫岩,岩下有潭,投石下潭,即有雷鸣电闪,白光闪烁,电白之名由此而来。

  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九月,移置县治于唐的保宁,即南朝梁的连江。明洪武廿四年(公元1391年)设置神电衙,遂定名为电白县城,简称电城。由此可知,电城作为县的治址,已有480余年之久。

  电城,位于水东之东39公里,是广湛干线的交通要冲。它北枕庄山,南濒莲海,在战略上是个重镇,曾是电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明洪武廿四年,朝廷为防外患,采取了军事海防措施,在沿海设置了广海、碣石、神电等24个衙。其中神电衙,就是设在后来称之为电城的地方,衙门则设在现在电城中学的校址。

  社电衙辖下有左、右、中、前、后五个守御千户所(俗称“千总”),分设在高州、电白、吴川、阳江、阳春等地。明洪武廿七年(公元1394年)神电衙便夯土为城,至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才改用砖石筑城。据县志载:“城周一千一百丈,堞高五尺,共高一丈七尺。为门四,上各有楼,敌楼四十,角楼四,窝铺四十二。明英宋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城毁于徭,因故址重修。”成化三年9月,始成为电白县城。后来,该城不断扩建加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县治曾迁移于霞洞大村。1942年,当时国民党政府以避敌机轰炸、便于民众疏散为由,遂将此城全部拆毁。于是,这座阅历了多少人间沧桑的明代古城墙便荡然无存了。

  现在的电白县城水东,是解放后于1950年12月由电城迁至此的。
 
所以电城就叫做电城`因为电白县城的缘故?
 
电城人有一说;1950年电白的邵县长由于情人在水东墟.为了两情双悦方便才由电城迁至水东设县.邵县长后死于大雨中监狱倒塌压死.电城人才嘻了口气.
 
QUOTE(杰哥 @ 2005年03月07日 Monday, 04:40 PM)
电城人有一说;1950年电白的邵县长由于情人在水东墟.为了两情双悦方便才由电城迁至水东设县.邵县长后死于大雨中监狱倒塌压死.电城人才嘻了口气.
[snapback]265035[/snapback]​


兄弟的说法太刻薄了,就地理位置和当时的情况而言,水东做县城更有发展前景,这才是迁移的主要原因。
说邵县长怀有私心有点牵强,因为堂堂一个县长,在自己的地盘内给自己的情人做个单位调动,是很容易的。
 
有关电白的历史 还有更多的吗`?
 
QUOTE(杰哥 @ 2005年03月07日 Monday, 04:40 PM)
电城人有一说;1950年电白的邵县长由于情人在水东墟.为了两情双悦方便才由电城迁至水东设县.邵县长后死于大雨中监狱倒塌压死.电城人才嘻了口气.
[snapback]265035[/snapback]​


神经病兼无脑!~~~~~ 一个县城的搬迁与否,是他小小一个县长可以决定的吗???????????????????????
 
这两张是我前几天拍的电白县政府办公楼旧址。就是县城由电城迁到水东后的第一个办公地址,位于忠良东街。
 

附件

  • 老房子01.jpg
    老房子01.jpg
    60.4 KB · 查看: 221
  • 老房子02.jpg
    老房子02.jpg
    56.6 KB · 查看: 215
QUOTE(DBLOVER @ 2005年02月07日 Monday, 08:17 PM)
电白县城变迁见证历史变故

  现在众所周知电白县城是水东镇,但这仅仅是解放之后的事。解放之前,古城电城才是电白县城,且长达480多年之久。

  南北朝时期梁朝置电白郡,至隋朝改为县,县衙设在今高州县城东北四十里的电白堡,即电白旧县载。相传城后有二龙湫岩,岩下有潭,投石下潭,即有雷鸣电闪,白光闪烁,电白之名由此而来。

  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九月,移置县治于唐的保宁,即南朝梁的连江。明洪武廿四年(公元1391年)设置神电衙,遂定名为电白县城,简称电城。由此可知,电城作为县的治址,已有480余年之久。

  电城,位于水东之东39公里,是广湛干线的交通要冲。它北枕庄山,南濒莲海,在战略上是个重镇,曾是电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明洪武廿四年,朝廷为防外患,采取了军事海防措施,在沿海设置了广海、碣石、神电等24个衙。其中神电衙,就是设在后来称之为电城的地方,衙门则设在现在电城中学的校址。

  社电衙辖下有左、右、中、前、后五个守御千户所(俗称“千总”),分设在高州、电白、吴川、阳江、阳春等地。明洪武廿七年(公元1394年)神电衙便夯土为城,至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才改用砖石筑城。据县志载:“城周一千一百丈,堞高五尺,共高一丈七尺。为门四,上各有楼,敌楼四十,角楼四,窝铺四十二。明英宋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城毁于徭,因故址重修。”成化三年9月,始成为电白县城。后来,该城不断扩建加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县治曾迁移于霞洞大村。1942年,当时国民党政府以避敌机轰炸、便于民众疏散为由,遂将此城全部拆毁。于是,这座阅历了多少人间沧桑的明代古城墙便荡然无存了。

  现在的电白县城水东,是解放后于1950年12月由电城迁至此的。
[snapback]227267[/snapback]​
 
这些历史我好想收集,多多益善.
 
现在都成了公共厕所了吧?
 
是日在网上欲搜“电白”何意!
遇题“当我碰到电白以后…… ”
屡思不明其意,后看回贴,原来是“电脑白痴”的简称,
“电白”竟然和“电脑白痴”联上了,寒……
 
~~~~~~~~~~
 

附件

  • 颈链.gif
    颈链.gif
    48.7 KB · 查看: 211
QUOTE(o牌裁判 @ 2005年03月27日 Sunday, 07:59 AM)
是日在网上欲搜“电白”何意!
遇题“当我碰到电白以后…… ”
屡思不明其意,后看回贴,原来是“电脑白痴”的简称,
“电白”竟然和“电脑白痴”联上了,寒……
[snapback]283153[/snapback]​


电白新解.
 
有没有可考证依据的历史志文之类的?乱吹的可不行的哦
 
电城是电白旧城这是众所周知,管它现在在那里,
 
QUOTE(杰哥 @ 2005年03月07日 Monday, 04:40 PM)
电城人有一说;1950年电白的邵县长由于情人在水东墟.为了两情双悦方便才由电城迁至水东设县.邵县长后死于大雨中监狱倒塌压死.电城人才嘻了口气.
[snapback]265035[/snapback]​


这位仁兄弄错啦,被监狱倒塌压死的是邵若海,他没有当过县长,只当过公安局长,我想区区一个公安局长没有这么大本事能将县城从电城搬来水东,就是县长大人也没有这个权力.应该是由于当时的政治形势所致.
 
当时的水东在各个方面确实是最有潜力的,那时候的湛江地区是法国的租界,所以整个粤西地区还有广西云南的货物都是从水东港进出的.茂名地区的第一条公路就是水东至梅公路.第一座钢筋混泥土楼也在水东,那就是现在的水东镇医院.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