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腐败第一楼是怎么建起来的?
中国腐败第一楼是怎么建起来的? 核心提示 6年来,一直受到众人关注的温州“腐败楼”―――中银大厦终于要被爆破拆除了。人们在期待着这座“腐败楼”走向末日的同时,也迫切希望探询这座“腐败楼”当年的出生经过,了解它又是怎样被蠹虫“蛀”掉的,以及一大批贪官是怎样与“腐败楼”一起倒下的。 大楼主体工程质量不合格 1995年初,在温州颇具知名度的中国银行温州市分行,决定要在温州新城一翼车站大道建造一幢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中银大厦。消息传出,众多实力雄厚的国家一级建筑企业争相报名竞投。 是年2月间,名不见经传的广东省茂名市建筑工程总公司第七分公司(以下简称“茂建公司”)也跻入投标竞争行列。两个月后,开标结果爆出冷门,连招投标手续和资质检验都不健全的“茂建公司”竟力挫群雄,一举“夺标”。32岁的经理陈锡武以茂名市建筑工程总公司的名义取得中银大厦建设工程承包权。由此,“茂建公司”与中国银行温州分行同年5月3日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合同标的额为3918万元(后来工程款追加到6000万元),竣工日期为1997年5月18日。 转眼到了1997年7月,大楼如期封顶。同年下半年至1998年初,温州市建筑工程质监站和国家建筑工程监督监测中心等多次对中银大厦进行检测鉴定。 就在质监部门进行检测鉴定的同时,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温州市纪委等单位不断接到群众举报,反映中银大厦有严重质量问题及温州中行有关领导在大厦建设等方面存在严重的违规和经济问题。浙江省中行纪检部门高度重视,多次派员下温州核查取证。但据有关司法部门事后称:“有关对象反侦查能力较强,案件一直难以突破”。 直至1999年11月,质监部门出具了鉴定报告:主体工程质量不合格,部分结构强度达不到要求,系因偷工减料造成。 这一鉴定结果无疑给陈锡武当头一棒。无奈之中,陈极力实施“亡羊补牢”术。2000年5月至2001年3月,来自北京的加固施工队对大厦进行加固。但工程进行到第15层后,因广东茂名建筑工程总公司不愿支付加固费而停止。就在加固之中,有关部门又发现了大厦地下基础工程也存在着质量问题。 2001年4月,中国银行温州市分行中止了与茂名公司的施工合同,并按合同向温州市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依法索赔5000万元人民币。同年5月29日,中行温州分行请来国家级专家组抵达温州,对中银大厦开始进行了决定生死的检测工作。 2002年底,有关部门正式敲响了这幢烂尾楼的丧钟:彻底拆除! 三千元敲开腐败之门 人们不禁发问,花了6000万元的巨资,又是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造起的一幢现代化的大楼,怎么竟成了彻头彻尾的低劣产品以至要彻底摧毁之?随着大楼丧钟的敲响,一个个谜团终于被解开。 当年,中国银行建造中银大厦的消息传出后,颇能捕捉商机的茂名市建筑工程总公司第七分公司经理陈锡武立刻像苍蝇一样“叮”了上去。陈锡武很快通过他人穿针引线,将3000元现金送到原中国银行温州市分行基建办主任陈某的手中。陈锡武期求陈某帮助他获取这个工程的承建权,并表示事成之后一定重谢。陈某将钱收下了。结果,区区3000元钱轻而易举地打开了这道腐败之门。 后来,陈某在向纪委交代时承认:“茂名建筑总公司并没有进温州施工许可证,陈锡武在中标前的某个晚上到我家里,送给我3000块。离开前还许诺,如果中标会再送给我3万块。”陈某还交待,“陈锡武还向我询问了招投标小组其他成员的单位地址、联系电话等等,”这使得陈锡武进一步行贿、“融通各方关系”成为可能。 于是,这座大楼似乎从那一天起,基础就已经不稳固了,就开始摇摇欲坠了。 行贿铺就了中标之路 陈锡武的“糖衣炮弹”要炮击的第二个目标是时任温州市建设工程招投标办副主任马某。1995年4月,陈锡武为取得中银大厦建设工程,先是送给马某2万元,并表示事成之后,一定再谢,马予以收受。 果然,中国银行温州分行招投标的各个环节都鬼使神差似的偏离了正常轨道,有关人员一一为陈锡武大开绿灯。项目经理陈锡武拿到了工程后,庆幸自己大功告成,便整天花天酒地,继续到处行贿送礼,根本没心思把大楼建好。他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又给基建办主任陈某送去了3万元人民币,再送给市招标办副主任马某2万元人民币。 据鹿城区检察院有关办案人员介绍说,从调查的情况看,当时茂名建筑总公司的招投标手续不全,并且资质检验手续也不全。办案人员称,温州市一位知情的人大领导也透露,他曾收到一封来自广东茂名检察院的某工作人员的控告信,检举“陈锡武在广东承接的工程业务以行贿而闻名”。 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利润,陈锡武在大楼施工中玩起了偷工减料的把戏。房基打桩不到位,钢筋以细换粗、水泥以次充好,混凝土浇灌马马虎虎。结果,1997年7月,这座22层的大厦封顶之后却悄然停工了。人们哪里料想得到,它竟是因为偷工减料导致主体工程和基础工程质量不合格而自我爆仓的。 “腐败楼”牵出一大串硕鼠 中银大厦暴露出的严重质量问题,使得人们开始审视原中国银行温州市分行的领导班子是否存在腐败问题。就在大楼封顶的第二,中国银行总行监察部的一位高官秘密来到温州,向温州市委领导通报此事,希望地方党委联手查案。不久,一个由浙江省中行纪委、温州市纪委、温州市公安局等方面联合组成的专案组正式成立。专案组在温州驻扎达9个月之久,其间三下广东、福建,四上杭州、徐州、北京。 2001年5月29日,国家有关方面专家组抵达温州,对中银大厦做决定命运的检测。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时,中国银行温州市分行分管基建的副行长鲁某接受了当地一家媒体的公开采访。 该媒体报道称:鲁某说,中银大厦总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1997年大厦封顶后发现质量问题。权威部门认定大厦部分结构强度达不到要求,系偷工减料造成。针对社会上流传的“中银大厦存在腐败问题”等疑团,鲁某表示,承建单位是1995年通过招投标确定的,银行方面至今没有一名干部因与大厦质量问题有染被查处,几位主要负责人的替换也均系正常变动。不过他承认,因为工期一拖再拖,大厦投资额已经明显上升,给银行正常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被动。 可是没过几个月,也就是2001年10月19日,专案组得到有关人员准备潜逃的消息,立即对温州分行原行长叶某、副行长卢某、基建办主任陈某进行“双规”。由此,在温州中行内部,就又牵出副行长符某、副行长鲁某、计划处处长魏某、工会办副主任林某等多名涉案对象,其中县处级7人,科级7人。 最终,专案组牵扯出这幢腐败楼的涉案金额高达3000余万元,共有43名违法违纪人员,其中移送司法机关的19人,大部分系中行温州分行的有关人员。 2002年11月,中国银行温州分行原分管基建的副行长鲁某,被鹿城区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8年。 今年3月26日,鹿城区法院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中国银行温州分行原基建办主任陈某有期徒刑5年。 此前,负责温州中行大楼招投标监理的温州市招投标办副主任马某因受贿9.7万元,被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7年。 以上3名贪官在法律面前个个表示认罪,均未向二审法院提出上诉。今年6月2日,鹿城区人民法院以行贿罪,判处原广东省茂名市建筑工程总公司第七分公司经理陈锡武有期徒刑5年6个月。 随之而来又衍生出案中案。中行温州分行与广东茂名市建筑工程总公司就中银大厦工程质量、违约责任而产生的经济纠纷(中行要求对方索赔5000万元人民币),相继在温州市仲裁委员会和法院对簿公堂。2003年7月11日,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裁定,驳回申请人广东茂名市建筑工程总公司要求撤销温州市仲裁委员会相关裁决书的申请。至此,中银烂尾楼的经济官司也尘埃落定:茂名公司要赔付中行温州市分行3102万元。 银行行长与“腐败楼”无涉 在这个“腐败楼”案中,有一个人物特别引人关注,那就是时任中国银行温州分行行长叶某。现年64岁的叶某,1990年开始任中国银行温州市分行行长,1998年6月退休。2002年5月15日被刑事拘留,5月28日被依法逮捕。 记者在温州市人民检察院对叶某的起诉书中发现,检察机关对他的指控中,只涉及受贿罪一项。叶曾7次受贿,却均无一次与“腐败楼”有染。起诉书只是指控他1992年至1998年任行长期间,在违规帮人拆借资金、承接计算机联网工程、投资房地产项目、增加客户专项贷款额度等问题上,共7次收受6人贿赂共计人民币66万元、美金3万元的犯罪事实。 许多人包括经办叶某案件的人员对此感到非常疑惑:叶某的几名副手都因烂尾楼受到法律制裁,作为行政一把手,他竟然与腐败楼没一点干系。 据鹿城区检察院反贪局人员介绍,陈锡武在接受审讯时曾供认向叶某行贿20万元,后来又翻供说并没有向叶行贿,所以因证据不足,在定罪时只能认定陈锡武行贿7.6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温州市鹿城区法院在开庭审理陈锡武经济犯罪一案时,陈锡武也在法庭上当庭翻供,辩解自己没有送钱给银行基建办主任陈某和市招标办副主任马某。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陈锡武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钱财计7.6万元,其行为已构成行贿罪。陈锡武作出的辩解意见,不符合查证事实,应予驳回。 据温州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有关人员说,检察机关目前所掌握的叶某犯罪事实搭不上“腐败楼”。当然,如果今后掌握了叶某与“烂尾楼”相关的犯罪事实,检察机关还可以再指控他。 温州市有关知情人向市纪委提出,标的达6000万元的工程仅仅靠买通中层是远远不够的,马某、陈某只是贯彻原行长叶某的意图。这位领导层的知情人同时提供了一个细节:本来应该按照施工进度分期付款的,但茂名公司一进来施工,叶某就急着把数千万元的工程款打到茂名公司户头上去了。有关人士称,问题并非如此简单。 (新华社)
保外就医的叶征
[attachmentid=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