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罗坑镇山坳里的乡村教师 (1人在浏览)

QUOTE(byronroy @ 2006年10月11日 Wednesday, 12:36 PM
另外:此行目的何在?要先问问。[/color)
[snapback]1505165[/snapback]​



就当去体验生活如何?
不打扰当地的老师和学校,我们以第三者的身份出现。

回来后把那些拍的资料刻录了寄630、今日关注和其他媒体,不用花费很多钱的。
 
QUOTE(byronroy @ 2006年10月09日 Monday, 08:07 PM)
  早上8点30分。我们在电白教育部门同志的带领下,前往该县罗坑镇里平小学采访……

教局的同志为什么不把记者带到水石?回来的时候兴许还能带桶油或者一包人民币什么的。那里油和人民币都不贵。 有证据表明,电白的领导不是特别坏。怪只怪反动透顶的清朝政府没有将我们划给法国,给中国人统治,搞不出什么好名堂。

QUOTE(byronroy @ 2006年10月09日 Monday, 08:07 PM)
  每年寒暑假过后,许秀玲就会和老师们一起,翻山越岭到各家各户家访,劝说家长让孩子继续回校上学。如果那家没钱交学费,她总是主动把自己的积蓄送给他们垫上,等他们有钱再还。这样许秀玲每年常要垫上几千元。至今仍有一千多元没收回。

记者擅长写煽情小说,顺便又将教师职业神圣化了。谨记,这是特例!教师没有必要“主动把自己的积蓄给他们垫上”。
QUOTE(byronroy @ 2006年10月09日 Monday, 08:07 PM)
当年18岁的女儿初中毕业时,家里无钱供她上高中,做老师的许秀玲唯有带她上广州、顺德找工做,当她通过熟人在网吧找到一份工时,她才放心赶回校上课。要走那天,女儿哭着要跟她回去,但她强忍眼泪拒绝了哭成泪人的女儿。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女儿对她都一直心怀怨恨,恨她不让她继续读书,恨她狠心将她留在一个陌生的城市

穷家的孩子,18岁也不小了。这种表现象管区书记的女儿,不象穷家的女儿。记者煽情了。


我不认为他们是不是热爱教育事业的问题,而是长年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他们已经逐渐丧失了外出谋生的勇气和技能。他们不得不坚持在这种环境下继续做老师。另外,我猜测他们他们之所以做代课老师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幻想这样可以转正。能不能“转正”,已经成了很多人的心病,企图通过“转正”使自己成为“国家的人”,让国家养着。他们都被他们所受的教育骗了,然后他们继续去骗自己的学生。国家没有养过我们任何人,是我们供养着国家,而国家的所有者反过来要我们对他们歌功颂德,说是他们养用x%的土地养活了xx% 的人。事实是xx%的人用x%的耕地养肥了xx%的恶棍。
 
QUOTE(byronroy @ 2006年10月10日 Tuesday, 11:53 AM)
凭自己双手和不做违背良心的事能生存下来,就已经了不起
我没有分析,只是将感觉写出来而已。

如果老师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必定会尽心尽力去教的,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况且,就算教出个像杨**这样的诺贝尔得奖者,如果不用来造福人类、百姓和效忠国家,培养出这样的人要来干嘛?

有一颗善良的心的老师,懂得引人向善,我认为是根本。

红色部分有点咬文嚼字了
smile.gif

[snapback]1504048[/snapback]​



如果我的孩子,我供养他上大学,成了人才,却被人“用来”造福人类、“百姓”和效忠“国家”,我培养他干什么?我钱我不会买点好吃的东西一家人吃个饱?非得让我的孩子去“效忠国家”?

人们省吃俭用培养孩子,孩子一上学就唱着《永远跟您走》。这是教育的成功,是父母的悲哀。我只希望我的孩子效忠两个人――他的父母;我只希望我的孩子造福少数人――他的亲人。
 
QUOTE(eCat @ 2006年10月11日 Wednesday, 08:09 PM)
教局的同志为什么不把记者带到水石?回来的时候兴许还能带桶油或者一包人民币什么的。那里油和人民币都不贵。

有证据表明,电白的领导不是特别坏。怪只怪反动透顶的清朝政府没有将我们划给法国,给中国人统治,搞不出什么好名堂。

记者擅长写煽情小说,顺便又将教师职业神圣化了。谨记,这是特例!教师没有必要“主动把自己的积蓄给他们垫上”。

穷家的孩子,18岁也不小了。这种表现象管区书记的女儿,不象穷家的女儿。记者煽情了。
我不认为他们是不是热爱教育事业的问题,而是长年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他们已经逐渐丧失了外出谋生的勇气和技能。他们不得不坚持在这种环境下继续做老师。另外,我猜测他们他们之所以做代课老师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幻想这样可以转正。能不能“转正”,已经成了很多人的心病,企图通过“转正”使自己成为“国家的人”,让国家养着。他们都被他们所受的教育骗了,然后他们继续去骗自己的学生。

国家没有养过我们任何人,是我们供养着国家,而国家的所有者反过来要我们对他们歌功颂德,说是他们养用x%的土地养活了xx% 的人。事实是xx%的人用x%的耕地养肥了xx%的恶棍
[snapback]1505515[/snapback]​



这种推论有很强烈的对比,推理看似有理。
通过这种方法应该不能转正。
最后一段与代课老师无关,不要将对社会的不满发泄到老师的身上。
 
QUOTE(eCat @ 2006年10月11日 Wednesday, 08:18 PM)
如果我的孩子,我供养他上大学,成了人才,却被人“用来”造福人类、“百姓”和效忠“国家”,我培养他干什么?我钱我不会买点好吃的东西一家人吃个饱?非得让我的孩子去“效忠国家”?

人们省吃俭用培养孩子,孩子一上学就唱着《永远跟您走》。这是教育的成功,是父母的悲哀。我只希望我的孩子效忠两个人――他的父母;我只希望我的孩子造福少数人――他的亲人。
[snapback]1505519[/snapback]​



smile.gif
不反对你如此教育自己的孩子。“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已经可以令你的孩子这样做了。

人是生活在社群里,个个低头走自己的路,也是很糟糕,我无法接受。
 
哈哈。提醒一下byronroy:如果要去,一定要结伴而行,否则有被抢夺的危险。
 
QUOTE(eCat @ 2006年10月11日 Wednesday, 08:41 PM)
哈哈。提醒一下byronroy:如果要去,一定要结伴而行,否则有被抢夺的危险。
[snapback]1505538[/snapback]​



kun.gif
还没出发,也许去不成。
估计很多人都是看看或说说就算了,论坛看客多
 
QUOTE(byronroy @ 2006年10月11日 Wednesday, 12:36 PM)
呀,我不会路!
我也只有DC,小Q好像有DV在家乡。

另外:此行目的何在?要先问问。
[snapback]1505165[/snapback]​


我会路,我知道在那里,我去过.
 
QUOTE(电白部落 @ 2006年10月10日 Tuesday, 04:33 PM)
我曾经在那里走出,我承认我怕穷,我承认我自私,曾经N次的呼唤叫我回去,我都没有回去,向坚守在一线苦苦挣扎从事代课工作的老师们致敬!
[snapback]1504230[/snapback]​


换作我,我一定留在家乡。我现在就在山区小学支教,而且一去4年。在最落后的地方才真正体现出人生的价值。
 
QUOTE(lianwu779 @ 2006年10月12日 Thursday, 10:57 AM)
换作我,我一定留在家乡。我现在就在山区小学支教,而且一去4年。在最落后的地方才真正体现出人生的价值。
[snapback]1506105[/snapback]​


这种理念在六,七十年代还是进步的,但在现在就免提了吧,当官的会笑死你.
ha.gif
ha.gif
ha.gif
 
<!--QuoteBegin-byronroy+2006年10月11日 Wednesday, 12:36 PM
另外:此行目的何在?要先问问。[/color--><div class='quotetop'>QUOTE(byronroy @ 2006年10月11日 Wednesday, 12:36 PM
另外:此行目的何在?要先问问。[/color)</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EBegin-->
[snapback]1505165[/snapback]​

就当去体验生活如何?
不打扰当地的老师和学校,我们以第三者的身份出现。

回来后把那些拍的资料刻录了寄630、今日关注和其他媒体,不用花费很多钱的。
[snapback]1505499[/snapback]​
[/quote]






我们可以摄个题为--------"山区老师的一天"
写实性摄一个贫困小学一位老师的一天工作和生活,就能反映老师们的辛勤劳动和工作环境了!
大家也好去体验一天吧!也许会有很大收获和体会!
 
QUOTE(81aliang @ 2006年10月11日 Wednesday, 09:58 AM)
看了很多,看来要找个时间到山区学校进行一次现场采访,拍摄才行了!
[snapback]1505027[/snapback]​



如果不打扰当地的老师和学校,而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出现最好跟随罗坑邮递员去,他对那里人熟地熟,山区邮递路程是罗坑---里连---里平----黄沙----凉田----高华----沙琅----罗坑.全程大约和沙琅---水东路程相当.两天骑摩托出班一次.
 

附件

  • 888.jpg
    888.jpg
    33.9 KB · 查看: 295
QUOTE(lianwu779 @ 2006年10月12日 Thursday, 10:57 AM)
换作我,我一定留在家乡。我现在就在山区小学支教,而且一去4年。在最落后的地方才真正体现出人生的价值。
[snapback]1506105[/snapback]​


敬佩你的精神,我在走一条我喜欢走的路,我不介意那天上帝偏爱于我,我愿意通过其它方式来报答社会!谢谢你!!
 
QUOTE(电白部落 @ 2006年10月12日 Thursday, 09:06 PM)
每次到那里的心里都是一片悲凉但是又无可奈何!
[snapback]1506661[/snapback]​





大家都有同情的目光,但不要悲观,困境更容易考验人,那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QUOTE(老农夫 @ 2006年10月12日 Thursday, 01:32 PM)
这种理念在六,七十年代还是进步的,但在现在就免提了吧,当官的会笑死你.
ha.gif
ha.gif
ha.gif

[snapback]1506187[/snapback]​


城里人才济济,
明争暗斗,
我不适合。
在窄缝中求生存,
不如去自由空间求发展。
无论是何年代的理念,
这就是我的理念。
况且
山民的纯朴,
学生的童真,
使我想起了我幼小时候的境况
想到一个个聪明活泼的同伴
小学毕业就被迫辍学远走他乡。
可能我太傻了,
或许真的落伍了。
但如果
没有几个像里平小学的傻老师
何来十几个考上大学的学生?
笑?笑?笑?
笑得出声就笑吧!
 
QUOTE(eCat @ 2006年10月11日 Wednesday, 08:09 PM)
教局的同志为什么不把记者带到水石?回来的时候兴许还能带桶油或者一包人民币什么的。那里油和人民币都不贵。 有证据表明,电白的领导不是特别坏。怪只怪反动透顶的清朝政府没有将我们划给法国,给中国人统治,搞不出什么好名堂。
记者擅长写煽情小说,顺便又将教师职业神圣化了。谨记,这是特例!教师没有必要“主动把自己的积蓄给他们垫上”。

穷家的孩子,18岁也不小了。这种表现象管区书记的女儿,不象穷家的女儿。记者煽情了。
我不认为他们是不是热爱教育事业的问题,而是长年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他们已经逐渐丧失了外出谋生的勇气和技能。他们不得不坚持在这种环境下继续做老师。另外,我猜测他们他们之所以做代课老师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幻想这样可以转正。能不能“转正”,已经成了很多人的心病,企图通过“转正”使自己成为“国家的人”,让国家养着。他们都被他们所受的教育骗了,然后他们继续去骗自己的学生。国家没有养过我们任何人,是我们供养着国家,而国家的所有者反过来要我们对他们歌功颂德,说是他们养用x%的土地养活了xx% 的人。事实是xx%的人用x%的耕地养肥了xx%的恶棍。
[snapback]1505515[/snapback]​



国人的隐忍天下无双,这是国家难以走到真正法治社会的最深层原因。正是这200多块钱

还有这样的可怜虫埋头苦干,那些教局的领导才更加心安理得的榨干他们的血。
 
QUOTE(化骨绵豆 @ 2006年10月12日 Thursday, 10:25 PM)

国人的隐忍天下无双,这是国家难以走到真正法治社会的最深层原因。正是这200多块钱

还有这样的可怜虫埋头苦干,那些教局的领导才更加心安理得的榨干他们的血。
[snapback]1506710[/snapback]​



不知豆先生有什么建设性的提议不?
如此换个方式批评代课老师,不大好吧?
“可怜虫”这三字怎么看都好像有根刺!
 
QUOTE(byronroy @ 2006年10月12日 Thursday, 10:58 PM)
不知豆先生有什么建设性的提议不?
如此换个方式批评代课老师,不大好吧?
“可怜虫”这三字怎么看都好像有根刺!
[snapback]1506776[/snapback]​


逆来顺受的人不是可怜虫是什么,无论怎么说当代课老师都是有一点技能才行(如果确实不行学校肯定会劝退),那为什么不敢理直气壮的要求提高待遇,xx党不是靠反对压迫而建立“新中国”的吗?为什么现在又对这些被压迫,被无限压榨剩余价值的人不闻不问?《茂名日报》去采访的说明什么?说明大家都知道对这些教师的待遇是不公平的,都知道这些教师是给压榨的,那我们那些吃一顿饭就花上千上万块的官老爷们为什么不想方法去改善,而是假惺惺地同情,假惺惺地同情完后又一如既往地吃喝嫖玩。有时包容并不是美德!
也许现在很多人多还把教育当成公共事业,但那些当官的无疑已把教育当成了自家的企业,那些教师(特别是代课教师)就是他们压榨剩余价值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些当官的实质就是资本家。
 
QUOTE(化骨绵豆 @ 2006年10月12日 Thursday, 11:24 PM)
逆来顺受的人不是可怜虫是什么,无论怎么说当代课老师都是有一点技能才行(如果确实不行学校肯定会劝退),那为什么不敢理直气壮的要求提高待遇,xx党不是靠反对压迫而建立“新中国”的吗?为什么现在又对这些被压迫,被无限压榨剩余价值的人不闻不问?《茂名日报》去采访的说明什么?说明大家都知道对这些教师的待遇是不公平的,都知道这些教师是给压榨的,那我们那些吃一顿饭就花上千上万块官老爷们为什么不想方法去改善,而是假惺惺地同情,假惺惺地同情完后又一如既往地吃喝嫖玩。有时包容并不是美德!也许现在很多人多还把教育当成公共事业,但那些当官的无疑已把教育当成了自家的企业,那些教师(特别是代课教师)就是他们压榨剩余价值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些当官的实质就是资本家。
[snapback]1506797[/snapback]​



曾经呼吁、曾经提出意见、曾经和平诉求。除此,这些老师还能怎样?

不应该迁怒于这些代课老师,更不应该称他们为“可怜虫”。他们不是逆来顺受,因为通过媒体的报道也是提高人们关注的一个方法。

那些山里的孩子总得有人教,而且是在大学生们和大部分人都避而远之的地方教书,大家应该尊重他们。
 
QUOTE(电白部落 @ 2006年10月12日 Thursday, 09:06 PM)
每次到那里的心里都是一片悲凉但是又无可奈何!
[snapback]1506661[/snapback]​



我也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但我每次回到山里却一点不感到悲凉,而且为大山里的人们感到骄傲和自豪,虽然报道中的山区学校代课老师工资低得难以令人置信,(其实全县代课老师都差不多).但生活在大山里的人们却并不会感到悲凉但又无可奈何,请看:
1,大山里人们的所处地理环境是最好的,这里空气清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简直象天天生活在大氧吧里.长寿的老人特别多.
2,大山里人们用的是永远免费而且没有污染的的源头"自来水",这里的水可以当矿泉水用.
3,这里的水力发电站星罗棋布,大山里人们用电可以免费或者只需交极少电费,还可以从发电收入中分红.
4,大山里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治安特别好,夜不闭户日不拾遗.不象城里的人走在路上老怕给碰上坏人.
5,大山里人们虽然是农民,但是做田的不多,因为山多田少,靠山吃山,山里竹子非常多,可以砍下来买给山下的造纸厂,一年单卖竹的收入不少于2--3万元,大山上还出产山珍野味.因为经济可观,加上山里的小伙子勤劳勇敢,很远的姑娘都愿意飞来山里寻找情郎.
6,大山里的现代化一点也不差,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家通了有线电话,移动通信也很快就要开通,卫星闭路电视通达每家每户,有些村路已经建成硬底化.
对于生活在繁嚣而又无可奈何的都市人们,大山里是不是一块值得向往的圣地呢?
 
QUOTE(byronroy @ 2006年10月12日 Thursday, 11:37 PM)
曾经呼吁、曾经提出意见、曾经和平诉求。除此,这些老师还能怎样?

不应该迁怒于这些代课老师,更不应该称他们为“可怜虫”。他们不是逆来顺受,因为通过媒体的报道也是提高人们关注的一个方法。

那些山里的孩子总得有人教,而且是在大学生们和大部分人都避而远之的地方教书,大家应该尊重他们。
[snapback]1506810[/snapback]​


“那些山里的孩子总得有人教”,正确。如果他们罢课呢,小豆就不信那帮“资本家”会坐视不理,小豆赞赏那些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人,但要看他们牺牲成全的是什么人,如果他们牺牲成全的是一群贪得无厌得蠹虫,那这种牺牲精神得前面就要加上一个“愚”字。
 
QUOTE(byronroy @ 2006年10月12日 Thursday, 11:37 PM)
曾经呼吁、曾经提出意见、曾经和平诉求。除此,这些老师还能怎样?

不应该迁怒于这些代课老师,更不应该称他们为“可怜虫”。他们不是逆来顺受,因为通过媒体的报道也是提高人们关注的一个方法。

那些山里的孩子总得有人教,而且是在大学生们和大部分人都避而远之的地方教书,大家应该尊重他们。
[snapback]1506810[/snapback]​



豆兄说他们为"可怜虫"并不是贬低他们,而是拷问将他们变为可怜虫的当官者.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