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电白教育善为他人作嫁衣 (1人在浏览)

水流花开

小学五年级
注册
2006-01-05
帖子
344
反馈评分
1
点数
1
电白教育善为他人作嫁衣。
电白教育界,尤其是电白一中,多年来,善为他人作嫁衣,为珠三角培养了大量的优秀教育人才。据不完全统计,电白一中已经为顺德市培养了三十多位优秀教师。

在粤西的电白,是教育人才最为缺乏的地方,竟然为他人培养了这么多的优秀人才,这足以使电白的有识之士感到震惊。

从理论上来看,电白一中应该是电白教育界精英最多的地方。正是这样的地方,人才却往往留不着。
众所周知,培养一个成熟和优秀的教师,需要牺牲几届的学生和大量的时间以及物质财富。电白一中在为顺德培养这么多的人才,电白肯定是付出了无法计算的代价。然而,这些教师就轻易流失了。

事实上,每一个教师在离开电白前都不会轻易做出抉择的,肯定会经过一番思考的。应该说,能离开电白的教师,肯定都是优秀教师,他们在电白轻易地拿到了许多荣誉,因为电白人民供给了他们最好的学生。对于他们来说,什么国家级奖牌,那是很容易的事情。因此,他们很快就同时最少拥有两件作为进入珠三角的敲门砖的法宝,一是电白一中的工作经历,那也是无形资产,二是在电白一中轻易拿到的荣誉。因此,只要他们稍有一些教学技能,要进入珠三角,无异于探囊取物。

电白教育界看起来也非常爱惜人才的。他们一般是不会轻易让肥水流到他人田的,因此他们为人才的输出设置了许多障碍。但是这些障碍却对流失者的作用甚微。如果无法跨越障碍――花钱给人事部门合法调出,教师就绕开障碍――干脆什么档案也不要就走人了。什么都不要就走,这对于流失的损失同样是很大的,但是他们权衡得失,做出了果断的选择。这可见他们把电白摆在什么位置上了。此种情况使事部门感到尴尬和无奈:电白竟然完全没有凝聚力!

人事部门拉长了脸,抱怨财政太穷了,微薄的工资无法锁住游子的心。他们说:“当他们要走时,我们总不能跪下来求他们吧。他们不是犯人,跑路后我们不能通缉他们。”

而从电白一中跑到顺德的李老师说:“略有资历的教师在顺德的年薪都有超过十万,这在电白是无法想象的。我爱电白,但是我也要生存,每个人都需要找到生存的价值。留在电白工作,需要有地藏王的那种下地狱精神,无私奉献,自我牺牲,但是我没有。”

另一位从电白一中调到江门的潘某说:“人不仅需要一个经济环境,还需要有一个好的组织氛围。在电白,在看不到那种让我舒心的环境。”在电白,任何调动都有许多障碍,而在江门、顺德和南海,镇与镇之间的普通调动只需要双方的校长同意,调动者再到教育局报告一声就可以。这种情况。在电白完全是梦话。

而今天仍然留在一中的一位教师责备千方百计调入水东地区的教师说:“你还调什么调?我们学校的老师什么都不要就跑了。”

当电白因高考质量和茂名市区、信宜等对比过于悬殊而受到强烈批评时,电白一中的师资质量同样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而一中的老师也叹息能跑的优秀教师也已经跑光了。”

电白的有识之士叹息,为什么高州的管理部门完全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德才兼备的原则,从下面中学选择优秀师资以充实高州中学和高州一中的师资力量,相信电白一中作为电白最权威的学府,也应该以德才兼备的原则从全县选拔优秀的师资。

但是电白县没有这样做。一中的部分师资的来源据说是从外省的本科毕业生。而这些新手嫩手,被担心绝大部分很难安心在电白扎根的。当在电白经过数年的磨炼成熟后,他们就会及时向高处走了。对这些新手的培养,同样需要电白付出学生的成绩代价。
高考成绩差也可以从这里找到一些解释。当代价付出后,电白却无法收获。真是墙内种花墙外香。

对此,有人代有关部门做出解释:我们采用这些措施这是为了保护本地的师资不外流。因为一中的教师队伍不容易稳定的,因而以外省来源的师资流失代替本地一部师资的流失。我们看似工作失误,实际是很高明的。闻者啼笑皆非。

令电白雪上加霜的情况还不只以上这些。现在不但是珠三角在挖电白的墙脚,连近邻的茂名市区和茂港(实际上原也是电白)也是开始兄弟相残,图谋淘空电白。因为茂名市的教师工资是电白同类资历教师数倍,电白的教师也心动并行动。近年就有电白教师向茂名方面移民。县教育管理部门对此非常恼怒,但是敢怒不敢言。即使采用种种方法试图阻挡教师的离开的步伐,但这些都无济无事。因为是阿爷以行政命令招贤,电白作为孙子,不能表现过火。

电白的优秀师资流失,造成的问题已经日益严重。从近年高考来看,教学质量和茂名市的它县(市)相比,落后的距离令人更加担心,这更使爱者痛,仇者快。电白人民希望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如提高工资待遇,增强电白的凝聚力,改变现实的呼声日益强烈。在农村推广低价教育(或称免费的义务教育)的今天,人们甚至担心教育管理部门实现电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真正能力,为电白的暗淡或灿烂的前景感到非常忧虑。

(免责声明:以上言论,兼备网络娱乐特点,不当新闻述评,仅供参考。所采用的数据可能来源于道旁途说,如有个别情况与事实有差别,本人深表遗憾)
 
值得思考~~~~~~~~~
 
待遇低下,又得不到应有尊重,也是难免的,人毕竟还是要吃饭的啊。
 
良禽都会择木而栖,何况人。
能跑的都跑吧,剩下来的就安心工作吧――谁让你没本事呢。
 
我有好多同学都已经毕业回去电白做老师了,


不过过几年他们会怎么样?
 
QUOTE(yeguanlin @ 2006年08月16日 Wednesday, 10:59 PM)
我有好多同学都已经毕业回去电白做老师了,
不过过几年他们会怎么样?
[snapback]1439530[/snapback]​


我也有,现在都习惯了这个景况了,习惯了就好。
能吃饱饭,700元和7000元也是活着,在还没能变化之前,只能习惯了。
 
1.(所采用的数据可能来源于道旁途说,如有个别情况与事实有差别,本人深表遗憾)
事实是这样.
2.(电白一中的师资质量同样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而一中的老师也叹息能跑的优秀教师也已经跑光了。)
3.(电白的有识之士叹息,为什么高州的管理部门完全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德才兼备的原则,从下面中学选择优秀师资以充实高州中学和高州一中的师资力量,相信电白一中作为电白最权威的学府,也应该以德才兼备的原则从全县选拔优秀的师资)。
对天苦笑.
4.(一中的部分师资的来源据说是从外省的本科毕业生。而这些新手嫩手,被担心绝大部分很难安心在电白扎根的。当在电白经过数年的磨炼成熟后,他们就会及时向高处走了。对这些新手的培养,同样需要电白付出学生的成绩代价。
高考成绩差也可以从这里找到一些解释。当代价付出后,电白却无法收获。真是墙内种花墙外香。)
5(.对此,有人代有关部门做出解释:我们采用这些措施这是为了保护本地的师资不外流。因为一中的教师队伍不容易稳定的,因而以外省来源的师资流失代替本地一部师资的流失。我们看似工作失误,实际是很高明的。闻者啼笑皆非。)
荒唐
水流花开兄对电白教育了解甚深,事实就是如此,又是忧心电白教育的有识人士,但在电白有用吗??????????????????????????????????
 
1、一天一位爷爷带一位小孩子来注册,注完后爷爷对孙子说:断种子呀,你要勤力读书了,就算赚不了什么大钱,最差回来教两百钱字子都好了。
2、还在一事就是一位学生当着师的面说:叼做什么老师,一个月的工资比不上我开一晚马票(六合彩票)。
教师的待遇,地位的确让我们沉思!!!
 
我知道的很多陀地老师,是不大喜欢外省老师的,也包括许多老老老老教师.
高州,信义,化州都很少外省的,...电白,真的一穷二白.
 
俺的同学大学师范毕业一般都不会来电白教书...除非没路可走了...
 
从政府处理博贺水事件的表现,你们就知道电白政府会不会认真办教育,反正都是副班长了,死猪不怕开水汤.
 
有能力就走吧
这地方很难生存的
社会是大学的话,电白就是北京大学
 
什么都不要就走,这对于流失(者)的损失同样是很大的,但是他们权衡得失,做出了果断的选择。这可见他们把电白摆在什么位置上了。

打少了一个字.
 
这篇文章只是谈了事情的现象,没有谈到事情的本质。大家来探讨下事情的本质吧!
 
今年暑假即将结束,一中又可以看到有多少老师跑到珠三角去了.
 
现在当官的都是无良的土匪。那会这那些苦苦乞求的教师的苦呢?他们住洋房开靓车,而我们的老师呢?住的是漏水的平房。他们还时不时收这费那费什么的。这还是人活的世界吗?有识之人能走出电白的就快走吧。什么档案的东西那是垃圾。你出到外面一年也许是你在电白几十年吧。
 
良禽择木而栖,有钱开心两者缺一不可!不要大谈什么爱家乡之类的废话,如果你有这种想法,证明你还没开窍!靠!不知道中国的高干子弟没几个没移民美国加拿大了吗!私有财产不可侵犯都要立法了,还不顽固不化!抵死!
 
我就是大四本科师范生,坚决不回电白,不是不爱家乡,是我熬这么多年总得想要一个好点的前程!没工作,我宁愿考研!!!!!!!!太黑了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