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2009年春节,拟策划对电白传统的民俗风俗采风活动 (1人在浏览)

四中乐叔

版主
版主
注册
2006-05-06
帖子
6,725
反馈评分
3
点数
61
为了“发现”电白的传统民俗风俗,拟通过图片、录像展示给世界。
拟在2009年春节期间(初定在初二至初五),组织摄影爱好者对电白传统的民俗、风俗进行采风。

拟邀请以下单位发起和参与

广州《电白人》杂志
深圳民俗摄影协会
振兴电白广州联谊会
深圳电白科技经济促进会
东莞茂电经济促进会
惠州市茂电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


初步方案

1月27日,年初二:电白古城---钟鼓楼---电阳试院----庄山古寺---冼太夫人庙
1月28日,年初三:树仔、登楼、麻岗温泉,水东东湖、西湖、虎头山等
1月29日,年初四:电城楼阁等村的年例、走公、拜神等
1月30日,年初五:博贺渔港渔家风俗、放鸡岛,或者沙琅山区的客家风情


特借论坛发帖,欢迎网友帮助出谋献策,提供更好的方案,
电白电话:13189588011,如关机打不通,请发短信。
谢谢!
 
支持!记录风俗!而且包括婚礼等风俗等
这种想法已经很久了。
 
其中需要:摄像机和质量好的相机。
 
QUOTE(湖海山人 @ 2009年01月20日 Tuesday, 09:50 PM)
支持!记录风俗!而且包括婚礼等风俗等
这种想法已经很久了。
[snapback]2653305[/snapback]​


深圳民俗摄影协会大力支持,深圳摄影家协会的知名会员将积极参与
 
摄像机和质量好的相机,也没有有空的时间。
所以要求楼主有空拍好了发个图片上来给大伙看看,
ha.gif
 
龙,几千年来,一直存于炎黄子孙的心中。这个古老的图腾,是华夏民族从古至今不变的精神载体。在13亿人的心中,龙是我们的骄傲。

但前段时间,有什么烂鸡吧学者认为龙在西方人的眼中是邪恶的象征,就要屠龙。我想,如果西方人认为这类学者的娘亲不够漂亮而不操他娘亲B的话,这类学者会把娘亲宰了也不奇怪。

农历七月十四,有幸到树仔镇观树龙舞。据说当年有邪神到树仔作恶,把太阳遮了。群众到关帝庙禀告关帝。关帝上书天庭。天庭派青龙把邪神赶走。于是树仔人有七月十四舞树龙消灾驱邪的习俗。

伴和着乡土风味浓烈的民间吹打乐,舞起。龙头威武壮观,银鬓玉角,光彩照人。树仔人认为树木旺树仔。所以龙身用树枝续成。柚子做龙珠在前引舞。龙头昂视、龙珠劲抖,龙身翻腾,龙尾律动。忽跃忽伏、时缓时急,如凌空飞腾,如潜海穿浪,如遨游九天。这群村民用淳朴的舞舞着血脉传承,舞着对上天的敬畏,舞着对祖辈的敬意。

龙,摇尾腾于青冥其上,岂是池鱼可困;龙,敛首伏在浩瀚之中,岂是宵小可观!

我要骄傲的喊:“我们是龙的传人!!!”

文:论坛通讯员---蛙子
图:论坛记者---video

本文章由 video于 2007年08月27日 Monday, 01:03 PM 重新编辑过
 

附件

  • post-31848-1188189937_thumb.jpg
    post-31848-1188189937_thumb.jpg
    30.7 KB · 查看: 129
  • post-31848-1188189944_thumb.jpg
    post-31848-1188189944_thumb.jpg
    37.6 KB · 查看: 122
  • post-31848-1188189937_thumb.jpg
    post-31848-1188189937_thumb.jpg
    30.7 KB · 查看: 154
  • post-31848-1188190670_thumb.jpg
    post-31848-1188190670_thumb.jpg
    29.2 KB · 查看: 126
  • post-31848-1188190830_thumb.jpg
    post-31848-1188190830_thumb.jpg
    24.5 KB · 查看: 153
  • post-31848-1188189670_thumb.jpg
    post-31848-1188189670_thumb.jpg
    27.8 KB · 查看: 161
坐落在电城蔡屋村,于每年正月十四和十五举行隆重的,"年例"活动,富有民间风俗,让村民们过个欢乐,祥和,热闹又有味儿的年例!
在"年例"期,白天举行民间"游神"活动,彩旗列列,锁呐高唱,祈国泰民安,迎接福祥,傍晚时分,进行"走公"比赛,场面非常热闹,比赛也十分精彩,吸引了不少村民来观看.
晚上,搭台演"社戏',娱乐升平.还有"妆春"节目(与飘色一样),各种彩灯跟随,并燃放烟花,引来上万观众,人声音乐声,声声悦耳,人心欢快,一片繁华欢乐景象.活动常在子夜才能结束,愉快的人们才渐渐离开.

本文章由 徐长卿于 2007年03月07日 Wednesday, 11:39 PM 重新编辑过
 

附件

  • post-20530-1172920923_thumb.jpg
    post-20530-1172920923_thumb.jpg
    41.5 KB · 查看: 127
  • post-20530-1172920988_thumb.jpg
    post-20530-1172920988_thumb.jpg
    52.7 KB · 查看: 139
  • post-20530-1172920162_thumb.jpg
    post-20530-1172920162_thumb.jpg
    23.4 KB · 查看: 155
  • post-20530-1172920123_thumb.jpg
    post-20530-1172920123_thumb.jpg
    33.4 KB · 查看: 150
  • post-20530-1172919960_thumb.jpg
    post-20530-1172919960_thumb.jpg
    37 KB · 查看: 162
  • post-20530-1172919645_thumb.jpg
    post-20530-1172919645_thumb.jpg
    53.6 KB · 查看: 135
  • post-20530-1172921179_thumb.jpg
    post-20530-1172921179_thumb.jpg
    59.7 KB · 查看: 195
  • post-20530-1172922305_thumb.jpg
    post-20530-1172922305_thumb.jpg
    40.2 KB · 查看: 145
  • post-20530-1172936578_thumb.jpg
    post-20530-1172936578_thumb.jpg
    30.6 KB · 查看: 156
  • post-20530-1173005648_thumb.jpg
    post-20530-1173005648_thumb.jpg
    42.6 KB · 查看: 169
  • post-20530-1173006062_thumb.jpg
    post-20530-1173006062_thumb.jpg
    47.1 KB · 查看: 151
  • post-20530-1173005920_thumb.jpg
    post-20530-1173005920_thumb.jpg
    50.8 KB · 查看: 170
QUOTE(四中乐叔 @ 2009年01月20日 Tuesday, 10:07 PM)
坐落在电城蔡屋村,于每年正月十四和十五举行隆重的,"年例"活动,富有民间风俗,让村民们过个欢乐,祥和,热闹又有味儿的年例!
在"年例"期,白天举行民间"游神"活动,彩旗列列,锁呐高唱,祈国泰民安,迎接福祥,傍晚时分,进行"走公"比赛,场面非常热闹,比赛也十分精彩,吸引了不少村民来观看.
晚上,搭台演"社戏',娱乐升平.还有"妆春"节目(与飘色一样),各种彩灯跟随,并燃放烟花,引来上万观众,人声音乐声,声声悦耳,人心欢快,一片繁华欢乐景象.活动常在子夜才能结束,愉快的人们才渐渐离开.

本文章由 徐长卿于 2007年03月07日 Wednesday, 11:39 PM 重新编辑过
[snapback]2653331[/snapback]​
 

附件

  • post-20530-1173153902_thumb.jpg
    post-20530-1173153902_thumb.jpg
    54.1 KB · 查看: 177
  • post-20530-1173022091_thumb.jpg
    post-20530-1173022091_thumb.jpg
    43.7 KB · 查看: 147
  • post-20530-1173154353_thumb.jpg
    post-20530-1173154353_thumb.jpg
    38.9 KB · 查看: 120
  • post-20530-1173006761_thumb.jpg
    post-20530-1173006761_thumb.jpg
    47.2 KB · 查看: 152
7楼最后那个后生仔跑的是真正的:“走公”。
 
QUOTE(湖海山人 @ 2009年01月20日 Tuesday, 10:15 PM)
7楼最后那个后生仔跑的是真正的:“走公”。
[snapback]2653345[/snapback]​
 

附件

  • post-20530-1173005614_thumb.jpg
    post-20530-1173005614_thumb.jpg
    42.4 KB · 查看: 103
  • post-20530-1173005920_thumb.jpg
    post-20530-1173005920_thumb.jpg
    50.8 KB · 查看: 133
face3.gif
 

附件

  • IMG_0309.jpg
    IMG_0309.jpg
    167.1 KB · 查看: 142
  • IMG_0310.jpg
    IMG_0310.jpg
    167 KB · 查看: 174
  • IMG_0311.jpg
    IMG_0311.jpg
    129.2 KB · 查看: 143
社会主义新农村-----树仔新景
face3.gif
 
支持乐叔!!!希望更多人能了解电白的风俗文化!!
 
QUOTE(无回忆的余生 @ 2009年01月20日 Tuesday, 10:44 PM)
liu.gif
感谢楼主了。
face3.gif
face3.gif
face3.gif
face3.gif
face3.gif
face3.gif

[snapback]2653408[/snapback]​


希望更多网友参与
 
11楼的鱼好新鲜! 流口水啦. 麻袋鱼多少钱一斤?
 
QUOTE(车头岗 @ 2009年01月20日 Tuesday, 10:53 PM)
支持乐叔!!!希望更多人能了解电白的风俗文化!!
[snapback]2653423[/snapback]​


乡村干部
 

附件

  • IMG_0711.jpg
    IMG_0711.jpg
    139.1 KB · 查看: 158
  • IMG_0713.jpg
    IMG_0713.jpg
    126.3 KB · 查看: 163
  • IMG_0715.jpg
    IMG_0715.jpg
    131.7 KB · 查看: 150
马踏市场
 

附件

  • IMG_0753.jpg
    IMG_0753.jpg
    125.1 KB · 查看: 132
  • IMG_0754.jpg
    IMG_0754.jpg
    99.3 KB · 查看: 105
  • IMG_0754.jpg
    IMG_0754.jpg
    99.3 KB · 查看: 115
  • IMG_0756.jpg
    IMG_0756.jpg
    137.5 KB · 查看: 159
  • IMG_0759.jpg
    IMG_0759.jpg
    136.2 KB · 查看: 151
  • IMG_0760.jpg
    IMG_0760.jpg
    140.7 KB · 查看: 122
  • IMG_0761.jpg
    IMG_0761.jpg
    147.8 KB · 查看: 149
很好活动!

支持!
 
年例文化,是电白特有的文化,值得以文与图去传播!
 
QUOTE(秋拾玖 @ 2009年01月20日 Tuesday, 11:43 PM)
年例文化,是电白特有的文化,值得以文与图去传播!
[snapback]2653505[/snapback]​


有人考究过年例吗?
 
QUOTE(四中乐叔 @ 2009年01月20日 Tuesday, 11:45 PM)
有人考究过年例吗?
[snapback]2653510[/snapback]​





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这是一个很好的文化品牌!

运用得好可以带来无限商机!
 
支持乐叔!!!!!
请允许我说声谢谢!!!!!
因为这个想法我已经考虑了快10年了!!!!!就是因各种原因无法实现!!
以前曾经想联系在电视台的朋友做一个电白年例民俗活动的专辑。后来联系过广州日报的一位记者朋友,已经答应了去采访马踏的8月15年例,但还是因为一些原因无法前行。
希望乐叔能填补我心里的这个遗憾!!
 
乐叔,支持你!
 
QUOTE(EVD @ 2009年01月21日 Wednesday, 09:12 AM)
支持乐叔!!!!!
请允许我说声谢谢!!!!!
因为这个想法我已经考虑了快10年了!!!!!就是因各种原因无法实现!!
以前曾经想联系在电视台的朋友做一个电白年例民俗活动的专辑。后来联系过广州日报的一位记者朋友,已经答应了去采访马踏的8月15年例,但还是因为一些原因无法前行。
希望乐叔能填补我心里的这个遗憾!!
[snapback]2653847[/snapback]​




QUOTE(电光炮 @ 2009年01月21日 Wednesday, 10:13 AM)
乐叔,支持你!
[snapback]2653891[/snapback]​


[年年有例]・年例





[年年有例]・概述篇

  在中国的众多传统节日中,春节可算是最为热闹的。然而在粤西岭南一带,在春节之后仍有特别的节日要过,那就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习俗――年例。

  年例,也可以叫年宵,但是和年宵又不同。茂名电白县、化州、高州、茂南、茂港及邻近的湛江吴川、阳春一带的农村每年都会举办年例,各地举办地年例的时间各不相同,集中在过完春节的农历正月、二月份,其余一些“翻秋”年例(在秋收后的一个月举行,大都是在农历三月至十一月)则每个月都有,年例节一般一个村庄为同一天,少数两天。也有附近数条村庄的年例节都是在同一日的。农村年例大多以土地庙为中心,周围几个村子一起举行。有些地方一年中还会举办两次年例。

[年年有例]・活动篇

  年例是广东茂名、湛江地区民间过年最隆重的一个节日,在农村素有“年例大过春节”的说法,也是粤西地区最具特色的一个节日。年例期间,家家张灯结彩,村镇街道布置彩楼、彩廊、画廊等,路旁插满彩旗,鞭炮声及锣鼓声此起彼伏,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力竭所能,尽献于众。粤剧、电影、歌舞、木偶戏、采茶戏、杂剧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纷纷亮相。其中尤以粤剧最为受欢迎。粤剧本地俗称“大戏”,是各地年例日必备的表演节目。一般在年例日前后连演数天,观者络绎不绝。此外,醒狮班前来舞狮助兴,也是年例日的必备项目。

  粤西地区的年例日各地有所不同,大体上是从正月初二起至正月底止,尤十五、十六日为最多,也有些地方是在农历二月份的,年例节一般一个村庄为同一天,少数两、三天。亦有附近数条村庄的年例节都是在同一日的。以土地神的“社境”为单位,开展年例活动,时间多为一天,间有两三天者。

  年例的主旨是敬神、游神、摆钟、祭礼社稷,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一村过年例,周围村庄群众都来看热闹助兴,家家户户大摆宴席招待亲朋戚友,不论是否相识,一律热情款待茶饭酒菜。

[年年有例]・起源篇

  追溯“年例”的历史,它实际上是扩大了的元宵节、庙会、粤西茂名等地方祖先迁移落脚纪念日等综合起来的节日。据了解,明、清朝时“年例”已记入当地的地方志,民国初年至解放初期都比较盛行,后来曾一度中断,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逐渐恢复,目前茂名及其所辖市县(区)乡村,大都盛行做“年例”,而且相当隆重热闹。在粤西茂名有这样的说法,一年一度的“年例”期间,在外工作、生活的人,过年可以不回家,但“年例”时一定会赶回来团聚。同操一种语言,乡音乡情交融,气氛热烈,著实让常年在外、难得相见的家乡人别有一番享受。

[年年有例]・风俗篇

  年例一般都是在农村举行,在年例这天,外出的人大都会返回原来的村子做年例,年例一般会维持三天,第一天叫”起年例“,第二天叫”正年例“,最后一天叫”年例尾“。

  起年例

  在年例开始前,各家各户就已经准备了鸡肉,猪肉,鱼做成一副“三牲”供菩萨享用,叫做“摆醮”。它是“年例”中最传统的节目,在过去被视为“年例”的重头戏。所谓摆醮,各户选取家中最肥的大阉鸡,去毛去内脏整个泡熟(泡熟?)成金黄色,端正地放在托盘里,鸡的头部向上微弯,旁边添上一刀过煮熟了的猪肉和一条鱼,俗称“三牲”,为摆醮的主供品,伴有糖果、三茶五酒和香烛供奉在八仙桌上。摆醮活动多安排在夜间进行,这是延续下来的习惯,一般是在正月年例的夜晚,各家各户都居中在一处一起拜神,后是大放鞭炮。

  正年例

  正年例的早上,菩萨出游巡门,十分热闹。如果村子很大,菩萨就要从早都晚不停地巡门,求能完成任务,这一天还会有许多其它的节目,如木偶戏,舞狮,看大戏,放烟花等等。这一天主人还会邀请诸多朋好友,开怀畅饮,热闹非凡。

  吃完年例后就有余兴节目“睇年例”又称睇大戏。传统上,年例最大的目的就是敬神,各种民间艺术表演竭尽所能都是为了表演给神看的,以讨得神的欢喜,以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现在做年例,多数是为庆祝生活水平的提高,祝福好日子长久,显示城乡的喜庆与社会的和谐。近年的“年例”期间,广东、广西有近百个粤剧团活跃于粤西地区各村庄演出。此外,当地独特的文艺表演形式--化州的“跳花棚”,高州的木偶戏等都齐齐出动,轮流在各镇表演;一些艺术界的大腕明星也会到这个地方助兴。在粤西地区,传统粤剧依然是农民最喜爱的一种文艺节目,特别是每年年例,有时一个村就有二三台大戏一起做,农民看大戏比城里人看流行歌星演唱会还要热闹。村民做“年例”,除保留一部分传统节目外,粤剧是必不可少的节目。每到年例期,每村每镇都搭起戏台,张灯结彩,各类粤剧团活跃于各乡镇演出。有些乡镇的年例还请来省级一流的剧团演出,甚至一些“大佬倌”也被特邀前来助兴。台上鼓乐喧天,演员唱得声情并茂,台下的观众听得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除了粤剧还有木偶戏,俗称“鬼仔戏”,是茂名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最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新编的《茂名市志》“文化・民间艺术・民间戏曲”这节如此记载:“茂名地区的木偶戏,按木偶形体和操作技术的不同,分杖头木偶戏、布袋木偶戏和提线木偶戏。杖头木偶戏,俗称“鬼仔戏”,南朝元嘉三年(426年),杖头木偶从中州传入化州。元朝,传到茂名、信宜、电白等地。”由此可见,木偶戏在茂名地区已流传了一千多年。

  年例尾

  到了第三天“年例尾”的早上,火烧纸船,菩萨回庙,年例也就此结束。

[年年有例]・现状篇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与外部世界接触的程度加深,尤其是农村青年,外出打工、经商者越来越多,他们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对家乡传统的“年例”逐渐有所忽视,年例气氛已是消淡了许多,其它的各种庆祝活动也正在减少,近几年,已经难得再见舞龙、做大戏、木偶戏等庆祝活动了。这些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传正面临着灭亡的危险。据问卷数据显示,电白县莲头村外出募工者留在家乡过“年例”的为该募工总人数的23.7%,在高州市谢鸡镇木坑村该人数也不足三成,为27%。当然,这当中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工作逼迫,过完春节后即匆匆离乡,但是,从我们对尚在村中的青年的采访中可以发现,他们对“年例”已不太重视,据他们反映,在他们的同辈中,许多人都认为“年例”可有可无。

  有人把年例解释成年年有例。年例已成了茂名人每年必过的节目,好同过年一般,甚至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经过多年的演变,年利已在高州和化州这两块土地上生了根。人们每年回到乡村过年例,并不仅仅是为了拜神,等迷信活动。更主要的是年例已成了他们心中的一种寄托,是年例加强了他们的乡土情结。每年年例人们都会如过年般重聚在一起庆祝,还宴请朋友分享这块喜庆。因此年例也成为联系亲情、友情的一条纽带。

  年例乃是粤西岭南这一带独特的节日,它不比春节、中秋等全国性的节日范围之广,但它们又有相似之处,都是传统的习俗。就像傣族的泼水节,年例是当地独有的,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气息。至于庆祝的形式,也表现出了乡村人的淳朴、厚道、热情、乐观的精神状态。许多办年例的人认为办好了年例就能够保证今后的一年风调雨顺,虽然不科学,但作为一种精神寄托,不知支撑了多少在困境中挣扎的人。年例的独特性也增强了当地人的一种乡土优越感,拥有着独一无二的节日,无疑是值得自豪的。

  年例的主办中心一般都是在庙宇或者家庭,而高州和化州的庙宇大都是冼太庙,即纪念冼太夫人的庙。年例也就和冼太夫人有一定的关联。史料中显示年例活动是由冼氏家族而兴起,长期演化后成为今天的年例。冼太夫人是当地的一位颇有影响力的人物,她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作出了卓越贡献,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在年例中‘游神’所用的神像中,便有冼太夫人的塑像造型。可见她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像神一样崇高。当地人如此敬重一位爱国的巾帼英雄,也多少反映出他们的一种英雄主义情怀及爱国主义思想。或许把冼太夫人尊为神只是现在的人延习了祖先的做法,把拜冼太夫人仅看成是年例的一种形式。但其中所包涵的那种文化内涵,是泯灭不了的。冼夫人文化使年例更具历史意义,它传承的不是只有封建的迷信思想,还有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人文精神。

  粤西的“年例”节,以独具地方特色和传统的“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士,一些民俗专家和学者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粤西地区依山傍海,旅游资源丰富,再加上特有的“年例”风俗节日,其融入文化内涵的特色旅游将有广阔的前景。

[年年有例]・日期篇

  茂名・电白部分年例日期

  正月十五

  二月初四 电白寨头

  茂名・化州部分年例日期

  年初二:哨坡,赖家园,解放路

  年初三:三角口大坡

  年初四:镇安下坡

  年初五:鉴江新村,

  年初六:良光东冲,东山区丰门村,同庆镇塘溪,低山坡

  年初七:大桥坡村,下郭禾里村,

  年初八:大东山,山背,霸头,石湾山袅,鉴江低坡,鉴江京介,河东水尾,糖厂中间洞

  年初九:石湾山口,同庆镇高木岭村,龙豆。下郭灵村

  年初十:良光路口,官桥名教村,同庆镇山塘村,权连村,新屋村,大院村,张屋,张村(大山美)大张根村,合江圩,

  十一:东山区山车,大茶,同庆龙首地,下郭街,长歧村,南岭,坡巷。

  十二:劳村,金鸡地,鉴江黄岭,鉴江白鸠棒,下郭七里,同庆墟,同庆劳律村,长山村,屋面村,低村,排塘菩萨冲村

  十三:中垌良山,同庆镇旧屋村,塘溪里坡村,

  十四:三角口上垌村,同庆良洪,山磊坡石,尖岗朋村,

  十五:河东东岸,北岸,三角口乐岭,河东塘尾,丽岗尖岗圩,同庆交竹村,谢白村,

  十六:同庆六塘村,长元山村,糖蓬村,六坡村

  十八:播阳圩

  二十:上郭,南盛圩,林尘山心,良光木林冲,同庆石板坡

  二十六 山口

  二月初一 镇隆新圩年例

  二月初二 镇隆旧街 PS 到时候会有花灯看的哦

  二月初八 潭头北兰

  三月三,同庆丰告,水阜

  冬至,竹山,塘吉

  茂名・高州部分年例日期

  正月初五 长坡镇石龙 大拜墟

  正月初六 长坡镇石龙 周垌管理区 古丁里坑

  正月初八 古丁黄沙坑尾一带地区(化仔村、村头村、岭脚、高坪等)

  正月初十 古丁黄沙村委附近众村(塘化、朱岗、塘底、一洞、二洞、对面村等)

  正月十五 坡头 曹江村 荷花镇

  正月十五 荷塘镇松明村

  正月十六 老屋村

  正月十八 大路山

  二月初二 石板镇 贺村村

  二月初十 西岸五梁, 石鼓三文田, 平山

  二月十三 城区新街,西岸宝光塔

  二月十六 上南关

二月十七 下南关

 湛江部份农村年例日期列表

  正月初二 文车村(遂溪县黄略镇)

  正月初三 马六良村(遂溪) 丹寮村(东海民安镇) 调山村(东海岛东山镇)

  正月初四 东山村(东山镇) 调逻村(东山镇)

  正月初五 北山村(东山镇)

  正月初六 云头村(麻章镇)

  正月初七 兰石村(吴川兰石镇)

  正月初八 蛤岭村(吴阳镇) 梧村(坡头)

  正月初九 黄坡镇(吴川)

  正月初十 调顺村(赤坎区) 平乐村(开发区) 坡头圩(坡头镇) 麻斜(坡头镇)

  正月十一 黄略村(黄略镇) 卜品村(太平镇) 高阳村(麻章镇)

  正月十二 龙潮村(包括霞海,梧阔村)(开发区) 屋山村(开发区) 龙登村(霞山区) 文保南村(赤坎区) 赤岭村(麻章镇) 塘边村(麻章区)

  正月十三 志满(麻章镇) 许屋村(黄略镇) 丰厚村(赤坎区) 福建村(赤坎区) 支屋村(黄略镇) 雷州乌石(十三至十五) 文保北村(赤坎区)

  正月十四 山后村(太平镇) 造甲村(太平镇) 新坡村(赤坎区) 陈铁村(霞山区) 楼下村(霞山区) 塘口村(黄略镇) 南坡村(黄略镇) 城月圩

通明村(太平镇) 畅侃村(麻章镇)

  正月十五 雷州市 徐闻市 东岸村(太平镇) 吕宅村(太平镇) 霞山村(霞山区) 社坛村(霞山区)北月村(霞山区海头镇) 黄外村(麻章镇) 厚礼村(麻章镇)

谢家村(麻章镇) 临西村(湖光镇) 东岭村(湖光镇) 草苏村(赤坎区) 南亭村(黄略镇) 东墟(遂溪) 调文村(东山镇) 文丹村(东山镇)后溪村(城月镇)

  正月十六 吴川梅录镇(十五至十七)白庙村(吴川振文镇水口渡)城内(遂溪) 西厅村(霞山区) 岑擎村(霞山区) 后北村(麻章镇) 鸭曹村(麻章镇)

北沟村(麻章镇) 笃豪村(麻章镇) 文参村(东海)

  正月十七 东岭村(湖光镇) 百姓村(赤坎区) 水沟村(麻章镇) 深田村(霞山区) 六礼村(十七至十八,麻章区太平镇)

  正月十八 平石村(黄略镇) 调垫村(麻章镇) 成家村(麻章镇) 郭家村(麻章镇)

  正月十九 文章湾(赤坎区) 大塘村(麻章镇) 东山园村(遂溪)

  正月廿一 麻章圩(麻章镇)

  正月廿六 迈龙村(麻章镇) 调浪村(太平镇)

  正月廿八 石头村(霞山区) 调罗村(霞山区) 海尾村(湖光镇) 聂村(麻章镇)谭礼村(麻章区太平镇) 肖渔村(麻章区太平镇) 塘尾村(南兴镇)

岭北镇(遂溪)

  正月三十 新村(正月最后的一天)(霞山区)

  二月初一 麻章圩(麻章镇) 龙驾村(麻章镇)

  二月初二 太平镇(麻章区) 良丰村(初二至初三)(湖光镇)

  二月十一 麒麟村(十一至十二)(太平镇) 后坡村(太平镇)

  二月十二 乌石镇(雷州) 覃巴(吴川)三月十五 兴隆村(霞山区)

  三月廿二 南兴镇 南柳吴氏村(廿十至廿二)(霞山区) 临东村(湖光镇) 料村(湖光镇) 龙划村(霞山区)

  三月廿三 文章村(赤坎区)

  三月廿六 临东村(湖光镇) 旧县村(廿五至廿八)(湖光镇)

  三月廿七 宝满村 (霞山区)

  三月廿九 调山村等四条村(拜坡)(东山镇)

  五月初六 白庙村(吴川振文)

  九月初一 仙塘村(海头镇)

  九月初五 双港村(赤坎区)

  九月廿八 大路前村(麻章镇)

  十一月廿三 特呈岛(廿三至廿四)(霞山区)

参考资料:

1、图读湛江http://zjphoto.yinsha.com/file/200802/2008022221285262.htm

2、化州信息网http://www.525100.net/bbs/archiver/?tid-64.html

3、.满天星网:我们村的年例

http://hi.baidu.com/tancin/blog/item/3511d...c67c1e7168.html

4、年例终极版http://blog.cxuu.com/html/33/933-1721.html

百度百科 浏览次数:约1466 次 编辑次数:20 次 最近更新:2008-12-17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