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关于忠良街的牌坊 (4人在浏览)

写字不光说你能仿写,仿写再靓也不是自己的,大师写字是创造创作.
你仿写得和电脑体一体就算大师吗?
 
所以天涯不懂书法,他以为写成几个字和电脑标准体一致或相似就叫书法作品.
这对于书法大师来说那是笑话.
 
http://www.bpay.cc/index.php?showtopic=211541&hl=

余小时,顽劣不堪,父母大为苦恼,逼余习毛笔字以稳心性。父性严苛,每晚督余必描摹两个时辰方能入睡,自柳至颜,自三年级至小学,所临稿纸有几麻袋之多。其时学校常有书法比赛,每辄获奖,年少轻浮,不免常有德色,言必称颜柳,说空谈有,周围人大有鄙夷之色而不自知。高中时,一同学至家闲聊,搬出字稿交流,实则显摆。同学细看良久,曰:君之字临颜柳,象则象矣,然无已之风,徒拾人牙慧罢了。闻此言,如当头棒喝。九十年代,陈光宗于水东蕞尔之地,声名甚嚣,所著柳体水东湾大酒店共得润笔之资九万,每字万五,于九十年代,可谓天价,时传为佳话。其时陈光宗所题之字,也多为柳体。九十年代末,不知是否也惧拾人牙慧之耻,风格大变,甚至以葵骨作字,春蛇秋蚓,人不能辨。其入室大弟子陈某某著有论文,称此字体为童体,大概是取其童真烂漫,返璞归真之意。此陈某某当年亦颇以书法声著于水东,余父闻之,托人求得多次,终得其青眼有加,指点一番,其时余所习乃正楷,便请其作―字以为楷模,见其扭扭捏捏,提笔颤颤巍巍,写一A字,歪歪扭扭,令余大失所望。后书展也见几次其作,俱是歪歪扭,人所莫辨。虽为入室大弟子,能否克绍箕裘,看来也未可知。书法现陷入负筛选之境地,即比字好比不过,辄比写得丑,写得不要脸,写到人不能辨之地步,人不能辩则不敢评,时一久就成家,甚至所谓世界级大师。余曾到冼太庙见到一幅写得极好之字,笔画俊秀灵动,结构布局老辣,为冼太夫人庙增色不少。一进庙,屏风后面木刻那副即是,可惜不是陈大师所写。
 
湖海山人,你托大脚托得太露骨了

本人以认识你为失败+可耻
 
如同碑文一样,牌楼的注文具体说明该牌坊是为谁所立,一般表明牌坊主人的仕途功名等,说清其值得建立该牌坊的原因事迹,注明建立牌坊的当地官府,主持建造人的官职、姓名和建造时间。注文一般刻在名称下面的小字板上或刻在次间的字板上,有的还刻在背面字板上。在注文上没有具体规定格式,字数较多的大都写的较小,但排列有序,以观感舒服为宜。
 
近日,有几个书法家前往忠良街牌坊看楹联书法,一致认为,用伊体字书写楹联

殊属不妥!!

---------------------------------------------------------------------------------------


正月十四夜晚,一位女游客读“十万重南海烟光浮于街口”,读不出“南海的海”字。

我告诉她,这是南海的海 。

我说了无数遍,楹联首先是写给广大游客看的,其次才是写给书法家欣赏的,一定要雅俗共

赏!!!
 
QUOTE(tianya @ 2016年02月24日 Wednesday, 01:37 PM)
近日,有几个书法家前往忠良街牌坊看楹联书法,一致认为,用伊体字书写楹联

殊属不妥!!

---------------------------------------------------------------------------------------
正月十四夜晚,一位女游客读“十万重南海烟光浮于街口”,读不出“南海的海”字。

我告诉她,这是南海的海 。

我说了无数遍,楹联首先是写给广大游客看的,其次才是写给书法家欣赏的,一定要雅俗共

赏!!!
[snapback]3791056[/snapback]​


这么多位书法家有没评价说对联的书法写得不好呢?他们只是说字体用得不妥的问题么?
 
QUOTE(酒圣 @ 2016年02月24日 Wednesday, 12:14 PM)
湖海山人,你托大脚托得太露骨了

本人以认识你为失败+可耻
[snapback]3791054[/snapback]​


正是因为你不懂,我才自觉顶赞得光荣.
碑文和碑坊对联是两回事,你看清自己在下面说了什么.
我曾问过某雕到家,他说碑文(碑记)如难懂,应另附注释.但碑坊楹联是两回事.那是书法家的艺术作品,不必加注释,不懂行的人不宜妄评.
 
QUOTE(生命的真谛 @ 2016年02月24日 Wednesday, 04:20 PM)
这么多位书法家有没评价说对联的书法写得不好呢?他们只是说字体用得不妥的问题么?
[snapback]3791071[/snapback]​


天涯搞不懂伊体和童体吧.
童体是他看起来歪歪的那种,伊体的字形是正的.
忠良街两副对联,明显是不同字体.
另外,很多人都不懂陈光宗的童体字的价值.,所以他们认为童体字不适合刻对联.
不要说童体字,就是草书很多平民百姓人都认为不应该用作春联.
 
陈光宗作为艺术家,他必须追求变化,因此两副对联一伊一童可以理解.
 
QUOTE(酒圣 @ 2016年02月24日 Wednesday, 12:10 PM)
http://www.bpay.cc/index.php?showtopic=211541&hl=

余小时,顽劣不堪,父母大为苦恼,逼余习毛笔字以稳心性。父性严苛,每晚督余必描摹两个时辰方能入睡,自柳至颜,自三年级至小学,所临稿纸有几麻袋之多。其时学校常有书法比赛,每辄获奖,年少轻浮,不免常有德色,言必称颜柳,说空谈有,周围人大有鄙夷之色而不自知。高中时,一同学至家闲聊,搬出字稿交流,实则显摆。同学细看良久,曰:君之字临颜柳,象则象矣,然无已之风,徒拾人牙慧罢了。闻此言,如当头棒喝。九十年代,陈光宗于水东蕞尔之地,声名甚嚣,所著柳体水东湾大酒店共得润笔之资九万,每字万五,于九十年代,可谓天价,时传为佳话。其时陈光宗所题之字,也多为柳体。九十年代末,不知是否也惧拾人牙慧之耻,风格大变,甚至以葵骨作字,春蛇秋蚓,人不能辨。其入室大弟子陈某某著有论文,称此字体为童体,大概是取其童真烂漫,返璞归真之意。此陈某某当年亦颇以书法声著于水东,余父闻之,托人求得多次,终得其青眼有加,指点一番,其时余所习乃正楷,便请其作―字以为楷模,见其扭扭捏捏,提笔颤颤巍巍,写一A字,歪歪扭扭,令余大失所望。后书展也见几次其作,俱是歪歪扭,人所莫辨。虽为入室大弟子,能否克绍箕裘,看来也未可知。书法现陷入负筛选之境地,即比字好比不过,辄比写得丑,写得不要脸,写到人不能辨之地步,人不能辩则不敢评,时一久就成家,甚至所谓世界级大师。余曾到冼太庙见到一幅写得极好之字,笔画俊秀灵动,结构布局老辣,为冼太夫人庙增色不少。一进庙,屏风后面木刻那副即是,可惜不是陈大师所写。
[snapback]3791052[/snapback]​


我也会评作文,但请我去岁诺贝尔文号奖评委,那不是笑话吗?
 
QUOTE(湖海山人 @ 2016年02月24日 Wednesday, 05:17 PM)
我也会评作文,但请我去岁诺贝尔文号奖评委,那不是笑话吗?
[snapback]3791076[/snapback]​




湖海山人刚说完自己是外行,不懂书法,另一头又极尽能事评论某人书法如何如何好,这不是自打嘴巴的笑话吗?
 
QUOTE(湖海山人 @ 2016年02月24日 Wednesday, 05:11 PM)
天涯搞不懂伊体和童体吧.
童体是他看起来歪歪的那种,伊体的字形是正的.
忠良街两副对联,明显是不同字体.
另外,很多人都不懂陈光宗的童体字的价值.,所以他们认为童体字不适合刻对联.
不要说童体字,就是草书很多平民百姓人都认为不应该用作春联.
[snapback]3791074[/snapback]​



对联有规矩, 最好在于民意认可,当然,你可以写篆书,让民众一字不识,但你这是不识大体,对宣传忠良没有任何好处。


希望湖海山人再发表评论的时候,注明引用的是谁的话,这样才有一点点说服力,承认是外行就要老老实实,不要自打嘴巴。
 
相互吹捧成大师
王林香玉也汗颜
旁门左道显神仙
还有傻瓜偏执爱
 
相互吹捧成大师
王林香玉也汗颜
旁门左道显神仙
还有傻瓜偏执爱
 
请大师写牌坊楹联,大师起码该知道雅俗共赏的含义,该知道牌坊楹联主要是写

给万人看的,其次才是写给几个书法家看的。写给万人看,就要让人家看得舒服,看得懂,

读得直。现在普通游客个个非议忠良街牌坊的楹联书法。我走遍粤西地区各个县市,第一次

见到水东的牌坊使用伊体字书写楹联,也是第一次亲眼亲耳听到那么多人在非议忠良街牌坊

的楹联书法!我虽然写大字不成个,但还是强烈地感觉到忠良街牌坊的楹联书法真的很别

扭,很造作,一般群众不欣赏这类字体,因为忠良街牌坊的楹联字体歪得毫无道理,歪出

格,歪得丑啊,还有两个字让文化低的游客看不懂:1、海;2、今。又看看清末进士陈兰彬

在湛江湖光岩楞严寺书写的那副楹联,到现在没有哪一个游客看了不顺眼的,看不懂的,也

没有哪一个书法家说字体不好的,因为人家的书法属于雅俗共赏范围 。


[attachmentid=348599]

图为湖光岩楞严寺的楹联“湖水苍茫客到路从花外问;岩山寂寞僧归门向月中敲”,是清咸丰十二年(1853)进士陈兰彬手迹
 
QUOTE(浮生江海客 @ 2016年02月24日 Wednesday, 05:47 PM)
对联有规矩, 最好在于民意认可,当然,你可以写篆书,让民众一字不识,但你这是不识大体,对宣传忠良没有任何好处。
希望湖海山人再发表评论的时候,注明引用的是谁的话,这样才有一点点说服力,承认是外行就要老老实实,不要自打嘴巴。
[snapback]3791083[/snapback]​


我听说碑坊可以写瘦金体外的任何字体,当然也可以写篆体的,即使一般民众基本不懂。
那样将使忠良街更热闹.
可惜陈大师最擅长的不是篆体.

第二点:对的言论就是对的,不管是不是名家说的,子曰不以人废言,不要只看是不是名家才定论。
 
QUOTE(tianya @ 2016年02月24日 Wednesday, 07:16 PM)
请大师写牌坊楹联,大师起码该知道雅俗共赏的含义,该知道牌坊楹联主要是写

给万人看的,其次才是写给几个书法家看的。写给万人看,就要让人家看得舒服,看得懂,

读得直。现在普通游客个个非议忠良街牌坊的楹联书法。我走遍粤西地区各个县市,第一次

见到水东的牌坊使用伊体字书写楹联,也是第一次亲眼亲耳听到那么多人在非议忠良街牌坊

的楹联书法!我虽然写大字不成个,但还是强烈地感觉到忠良街牌坊的楹联书法真的很别

扭,很造作,一般群众不欣赏这类字体,因为忠良街牌坊的楹联字体歪得毫无道理,歪出

格,歪得丑啊,还有两个字让文化低的游客看不懂:1、海;2、今。又看看清末进士陈兰彬

在湛江湖光岩楞严寺书写的那副楹联,到现在没有哪一个游客看了不顺眼的,看不懂的,也

没有哪一个书法家说字体不好的,因为人家的书法属于雅俗共赏范围 。


[attachmentid=348599]

图为湖光岩楞严寺的楹联“湖水苍茫客到路从花外问;岩山寂寞僧归门向月中敲”,是清咸丰十二年(1853)进士陈兰彬手迹
[snapback]3791094[/snapback]​


你举这样的例子有意义吗?
落脚上仄下平是对联通则,但全国有三副落脚为上平上仄的对联,那是珍品.你以全国对联否定这三副对联有何用?
物以稀为贵.
电脑体不值线于此.
 
QUOTE(湖海山人 @ 2016年02月24日 Wednesday, 07:19 PM)
碑坊可以写篆体的,即使一般民众基本不懂.
那将使忠良街更热闹.
可惜陈大师最擅长的不是篆体.
[snapback]3791096[/snapback]​



看等于无睹,写等于白写。

字没人看那是废品,何来热闹?
 
QUOTE(湖海山人 @ 2016年02月24日 Wednesday, 07:35 PM)
你举这样的例子有意义吗?
落脚上仄下平是对联通则,但全国有三副落脚为上平上仄的对联,那是珍品.你以全国对联否定这三副对联有何用?
物以稀为贵.
电脑体不值线于此.
[snapback]3791097[/snapback]​




楷字不一定是电脑体,颜筋柳骨万代留传,陈体传一代也难。

如果错就可成为珍品,那实在太容易了。天下笫一随时可在忠良街,只要每个字均错稳拿第一。
 
QUOTE(浮生江海客 @ 2016年02月24日 Wednesday, 07:39 PM)
看等于无睹,写等于白写。

字没人看那是废品,何来热闹?
[snapback]3791098[/snapback]​


世人皆好奇
奇事多关注
不懂也专家
热闹于虚伪
 
书法大师如何能成为大师?
声明:由于我是书法外行人,以下的言论,如果有错误的字处,请指正,请原谅弄斧到班门。

书法家算不算大师,不是外行的人说了算的,必须由内行的人才能定论。
我听说书法的每一笔都必须有一个来由,不管你练了多久的字,你必须找到书法的源头,从源头入手。
你的字是颜筋还是柳骨,内行的人看得出来的。
你的字是自己练出来的,但没有源头,没有师传,即使外行人说得再好,内行人说不出你的字继承了什么,发展了什么,那你还是野种,是不能为内行人所看好的。你的字再好,也不能成为大师。

百度上这样介绍陈光宗:
1957年至1987年30年的特殊历史葬送了正值黄金阶段的陈光宗最辉煌的艺术时代。
  80年代初,年过五旬的陈光宗,生命与艺术历经磨难,更显风骨。他的书法艺术特别是隶书,从汉隶到伊体再到童体,不论在气势、结体、章法以及笔墨上都已有了新的突破,某些方面已超越二百年前“伊体”创始人伊秉绥先生,开创了隶书的新风貌。“二百年前伊秉绥,二百年后陈光宗”。
陈光宗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当代伊体第一人,这是内行人都能看得到的。我猜测,他的伊体字当然源于伊体,再加上个人的创新,他的书路源流,内行可以看见的。
但对于不喜欢伊体的外行来说,你什么创新鸟都不是。

关于童体,百度继续说:
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在发展“汉隶”和“伊体”的基础上,陈光宗另辟溪径,创造了轰动书法界的“平衡童体”,其“天真、笨拙、质朴”的艺术特点,已达到了一种返朴归真的高深艺术境界。

同样,他的童体字的源头是伊体和隶书,这是他创新的基础,再加上他"另辟溪径"的创新,因此童体书之所以成为童体字,其门路也是内行人看得见的。
大师是不是大师,不是靠吹出来的,再吹也只是骗骗附庸风雅的外行人。内行人骗不了的。

书法的门路既清楚,大师的作品的源头能看得见,其创新也是能看得见的。
书法大师不是继承模仿就能成为大师的。
米芾的书法成就高吧?他模仿谁像谁,在前期他的各个字分别综合了百家之长,是这样吧?因此人们批评他集字,就是说他没有创新。后来他才有自己的风格。

电白出来的廖静大师,其名也不是虚传。
据说他从二王入手,后来专于魏碑,这是他的源。据说他的成就在于魏碑上突破,加入行书草书的方法。所以说“既有魏碑的静穆,又有行草的洒脱”,其书法的源头既清楚,他创新的成就同样是大家看得见的。
他的成就也不是外人否定得了的。
 
QUOTE(湖海山人 @ 2016年02月24日 Wednesday, 08:41 PM)
书法大师如何能成为大师?
声明:由于我是书法外行人,以下的言论,如果有错误的字处,请指正,请原谅弄斧到班门。

书法家算不算大师,不是外行的人说了算的,必须由内行的人才能定论。
我听说书法的每一笔都必须有一个来由,不管你练了多久的字,你必须找到书法的源头,从源头入手。
你的字是颜筋还是柳骨,内行的人看得出来的。
你的字是自己练出来的,但没有源头,没有师传,即使外行人说得再好,内行人说不出你的字继承了什么,发展了什么,那你还是野种,是不能为内行人所看好的。你的字再好,也不能成为大师。

百度上这样介绍陈光宗:
1957年至1987年30年的特殊历史葬送了正值黄金阶段的陈光宗最辉煌的艺术时代。
  80年代初,年过五旬的陈光宗,生命与艺术历经磨难,更显风骨。他的书法艺术特别是隶书,从汉隶到伊体再到童体,不论在气势、结体、章法以及笔墨上都已有了新的突破,某些方面已超越二百年前“伊体”创始人伊秉绥先生,开创了隶书的新风貌。“二百年前伊秉绥,二百年后陈光宗”。
陈光宗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当代伊体第一人,这是内行人都能看得到的。我猜测,他的伊体字当然源于伊体,再加上个人的创新,他的书路源流,内行可以看见的。
但对于不喜欢伊体的外行来说,你什么创新鸟都不是。

关于童体,百度继续说:
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在发展“汉隶”和“伊体”的基础上,陈光宗另辟溪径,创造了轰动书法界的“平衡童体”,其“天真、笨拙、质朴”的艺术特点,已达到了一种返朴归真的高深艺术境界。

同样,他的童体字的源头是伊体和隶书,这是他创新的基础,再加上他"另辟溪径"的创新,因此童体书之所以成为童体字,其门路也是内行人看得见的。
大师是不是大师,不是靠吹出来的,再吹也只是骗骗附庸风雅的外行人。内行人骗不了的。

书法的门路既清楚,大师的作品的源头能看得见,其创新也是能看得见的。
书法大师不是继承模仿就能成为大师的。
米芾的书法成就高吧?他模仿谁像谁,在前期他的各个字分别综合了百家之长,是这样吧?因此人们批评他集字,就是说他没有创新。后来他才有自己的风格。

电白出来的廖静大师,其名也不是虚传。
据说他从二王入手,后来专于魏碑,这是他的源。据说他的成就在于魏碑上突破,加入行书草书的方法。所以说“既有魏碑的静穆,又有行草的洒脱”,其书法的源头既清楚,他创新的成就同样是大家看得见的。
他的成就也不是外人否定得了的。
[snapback]3791101[/snapback]​




你说了一大堆陈老的成就,但其实也没能证明这忠良街门联不是败作,正如齐白石他的成就也不是外人否定得了的,成就应比陈老胜一百倍,但齐白石同样有败作, 你不能以齐白石他的成就也不是外人否定得了来证明齐白石没有败作。你已经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湖海山人要证明这门联不是败作,仅靠自己的能力是不行的,因为他自己也承认是外行,要出示所说的行家来,并且你所说的行家是公认的,随便就号行家的,可信度不高。

湖海山人,是时候出示你所言的行家了,我们想见识一下。
 
你无北字我无北
空靠传闻h螺罗
和谐电白共创建
不想外人笑忘书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