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刀俎鱼肉 @ 2012年04月09日 Monday, 01:37 AM)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学校老师欲断魂。
借问学生何处有,岭头拥拥在上坟。
我们试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这首恶改“诗”。
拥拥:多,拥挤的样子。
上坟:一、扫墓。二、上面的坟墓,这里是岭头上面的意思。三、高起的坟。北方的坟墓如面包状,普遍比南方的鼻子状坟墓高。四、上等的坟,表示一种敬意,意思坟中仙是为正义而死或生前受人尊重的。
现在串解全诗:
起:
清明时节,细雨纷飞(写景抒情)(起)
承:
学校里的教师伤心欲绝(叙述)(承)
为什么呢?请看下两句。
转:
还有学生都在哪呢?(叙述)?(转)(意思是说,学生不见了。)
合:
你看,岭头上面的坟(一说高起的坟或上等的,令人敬仰的坟――估计学生是为正义而死的)拥拥密密的就是了。(意思是说学生都进坟了)(描写)
或说:
问还有哪里有学生吗?
答:都在岭头拥拥(拥挤密密)的高起的坟里了。
这里的“上坟”同样含有上面的、高起、上等的意思,一词多义在古诗是非常常见的
看诗,起承写学校教师很伤心,转合句以问答的形式说明教师悲伤的原因:学生牺牲!死亡的是用坟的形象来含蓄表达的。
全诗渲染了一种悲哀的气氛,教师为学生的死亡而悲伤。
但学生死亡的原因,并不清楚,是汶川地震还是校车出事等其他原因造成白头人送黑头人的悲剧,都无从知道。但只其实只要从“上坟”中“上等的坟”来理解,“上”表示学生死后是受人尊重的,我们可断定学生应该是为正义而集体牺牲的。
根据作者的发帖时间,是清明后,接近四五运动的纪念日,估计是一首有政治敏感的诗篇。
如果有人对“上坟”的理解还有疑惑的,请从语言句式的角度来解读:
看这个句子:
岭头拥拥在上坟。
在绝句里,经常运用倒装句:
因此,按正常的语序是:
在岭头,上坟拥拥
或:在岭头拥拥(的)上(上,这里的意思是高起的)坟(里)。
这是有理论根据的。中国诗特别是近体诗绝句的限制,诗歌里面经常玩弄语言游戏以灵活表示作者的思想感情,省略句(包括省略主语)、倒装句、一语多义的情况是经常出现的。
比如:
‘香稻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正常的语序当为:‘鹦鹉啄残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作者杜甫故意用非常的句式,来营造特别的意象意境。
这是因为诗不一定明白如话,文学有时特意追求“陌生化”,使读者享受到生活中没有的语言意蕴。
从唐诗来看,李白有时平白如话,如“静夜思”,但有时晦涩难读,如《蜀道难》。
白居易追求白话化,作诗后要读给老妪读懂才算,但在唐诗里白居易的名气不如李杜。而白居易最好的代表作正是《长恨歌》和《琵琶行》,而这两首诗都不是明白如话的。
那么这首诗的“岭头拥拥在上坟”其实用的并非生活语言,而是一种文学的陌生化语言。
因此,这首恶改诗的意旨已经和杜牧完全不用,作者以高度含蓄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由于是一首政治诗,作者用看似平白无味的语言来表达最深的内涵。
为了避免完全无人读懂而藏于名山大麓的情况作者选择发表在四五的纪念日较接近的日子。这使个别人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退一步来说,即使作者不承认这样理解,那也完全没有问题。
按接受美学的理论,文艺的解读,不在乎作者的原意怎样,而更重要的是读者的理解。
虽然我们一般不会“曲解”楼主的意思,因为他的意思其实很清楚,他压根没有想到这首诗会有另外的解读。
但是,我串起全诗,完全可以有另外一种解释。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学校老师欲断魂。
借问学生何处有,岭头拥拥在上坟。
[snapback]3345250[/snapback]
我们试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这首恶改“诗”。
拥拥:多,拥挤的样子。
上坟:一、扫墓。二、上面的坟墓,这里是岭头上面的意思。三、高起的坟。北方的坟墓如面包状,普遍比南方的鼻子状坟墓高。四、上等的坟,表示一种敬意,意思坟中仙是为正义而死或生前受人尊重的。
现在串解全诗:
起:
清明时节,细雨纷飞(写景抒情)(起)
承:
学校里的教师伤心欲绝(叙述)(承)
为什么呢?请看下两句。
转:
还有学生都在哪呢?(叙述)?(转)(意思是说,学生不见了。)
合:
你看,岭头上面的坟(一说高起的坟或上等的,令人敬仰的坟――估计学生是为正义而死的)拥拥密密的就是了。(意思是说学生都进坟了)(描写)
或说:
问还有哪里有学生吗?
答:都在岭头拥拥(拥挤密密)的高起的坟里了。
这里的“上坟”同样含有上面的、高起、上等的意思,一词多义在古诗是非常常见的
看诗,起承写学校教师很伤心,转合句以问答的形式说明教师悲伤的原因:学生牺牲!死亡的是用坟的形象来含蓄表达的。
全诗渲染了一种悲哀的气氛,教师为学生的死亡而悲伤。
但学生死亡的原因,并不清楚,是汶川地震还是校车出事等其他原因造成白头人送黑头人的悲剧,都无从知道。但只其实只要从“上坟”中“上等的坟”来理解,“上”表示学生死后是受人尊重的,我们可断定学生应该是为正义而集体牺牲的。
根据作者的发帖时间,是清明后,接近四五运动的纪念日,估计是一首有政治敏感的诗篇。
如果有人对“上坟”的理解还有疑惑的,请从语言句式的角度来解读:
看这个句子:
岭头拥拥在上坟。
在绝句里,经常运用倒装句:
因此,按正常的语序是:
在岭头,上坟拥拥
或:在岭头拥拥(的)上(上,这里的意思是高起的)坟(里)。
这是有理论根据的。中国诗特别是近体诗绝句的限制,诗歌里面经常玩弄语言游戏以灵活表示作者的思想感情,省略句(包括省略主语)、倒装句、一语多义的情况是经常出现的。
比如:
‘香稻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正常的语序当为:‘鹦鹉啄残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作者杜甫故意用非常的句式,来营造特别的意象意境。
这是因为诗不一定明白如话,文学有时特意追求“陌生化”,使读者享受到生活中没有的语言意蕴。
从唐诗来看,李白有时平白如话,如“静夜思”,但有时晦涩难读,如《蜀道难》。
白居易追求白话化,作诗后要读给老妪读懂才算,但在唐诗里白居易的名气不如李杜。而白居易最好的代表作正是《长恨歌》和《琵琶行》,而这两首诗都不是明白如话的。
那么这首诗的“岭头拥拥在上坟”其实用的并非生活语言,而是一种文学的陌生化语言。
因此,这首恶改诗的意旨已经和杜牧完全不用,作者以高度含蓄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由于是一首政治诗,作者用看似平白无味的语言来表达最深的内涵。
为了避免完全无人读懂而藏于名山大麓的情况作者选择发表在四五的纪念日较接近的日子。这使个别人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退一步来说,即使作者不承认这样理解,那也完全没有问题。
按接受美学的理论,文艺的解读,不在乎作者的原意怎样,而更重要的是读者的理解。
虽然我们一般不会“曲解”楼主的意思,因为他的意思其实很清楚,他压根没有想到这首诗会有另外的解读。
但是,我串起全诗,完全可以有另外一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