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参悟《九阴真经》,天下无敌。 (1人在浏览)

大嘴蛤蟆

高中一年级
注册
2006-10-24
帖子
571
反馈评分
0
点数
1
昔日,有宋人黄裳,著《九阴真经》,引发腥风血雨。全真王重阳,偷练而夺华山至尊。西毒欧阳锋,天纵奇才,凭借一部颠三倒四的假九阴,逆行经脉,重夺牛人榜第一的宝座。老顽童周伯通只会半卷,却练就双手互搏,重生黑发,老来焕发第二春,与瑛姑终成眷属。杨过融会贯通后,一只手就打遍江湖无敌手了。

然而,《九阴真经》出自道家圣典《道德经》,吸取的,也只是沧海一粟。这晚,脚踏水泥地,重读道德经,仰望星空,恍然大悟,只觉身体三百六十五处穴位大开,与周天星斗隐隐呼应,恍惚中,化作一粒尘埃,时光倒流,跟随圣人的脚步,漫步星空。

翻开百度,是这样描述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公元前535年、527年、515年、501年、486年,孔子数次求教天道问老子,言老子“犹龙”。 纽约时报评论,老子为古今十大作家,够牛了吧。

网上编译很多,我认为,全都是胡扯瞎编,与老子原意背道而驰。后人无能,只知有“德”,却不知有“道”,悲哀啊。连教科书都说,道,无为,唉,我内牛满面,吾一小人物,可以说是个为了生活而少学习思考的愚钝之人,都能理解其中深意,更为之震撼。难道众多砖家学者就是如此水平!我想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是皮,德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道是无为却有为,还是大作为。古今十大作家,不是浪得虚名的。

中间,说个很趣的现象,道德经九九八十一章。中国人,以九为尊,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也是九位大法官,以前皇帝也叫九五至尊。九,是个至尊体现。为什么不是十呢?因为,有道之人,什么事,总会留下一线生机滴。还有,为什么皇帝不叫九九至尊而是九五呢?呵,别急,我以后有心情,会告诉大家。

其实,标题应该是参悟道德经。但是,本人的帖子没多少人看,只好弄个神功无敌,骗些人气。我保证,不需要根骨清奇,不用交十元,你看了后,一样能拯救世界,打倒怪兽,保护人类和地球。只要练就蛤蟆功,九九八十一招,什么九阴九阳,如来神掌,吸星大法,独狐九剑,在蛤蟆功面前,都是笑话。

废话少说,蛤蟆神功起手式:坐井观天。大道三千,没人敢说自己什么都懂,就算是专门研究一门学问,也不敢说已经了解透彻。可能你跳出了一个井,外面又是一个更大的井的井底。这是个态度问题,只有虚心,才能进步。以为自己什么都了解,固持已见之人,已经把自己封闭进没有出口的黑屋子,失去了进步和上升的空间了。坐井观天,有了出口,才有了无限发展的可能。

啪,血肉横飞,死蚊子,且看我蛤蟆功。NND,冬天都快来了,还这么多蚊子!明晚再写第一招:道是无情却有情。
 
高人,可以过几招吗
 
高人重现江湖,又是一翻腥风血雨,阿弥陀佛。
 
为了楼主的名字而顶。
 
蛤蟆哥是我最欣赏的几个老坛友之一。。。
 
俺09年注册的都已是博士生了,蛤蟆哥还好意思读小学吗。。。
 
膜拜蛤蟆哥!
 
QUOTE(Doomsday @ 2011年11月19日 Saturday, 09:47 AM)
高人,可以过几招吗
[snapback]3274517[/snapback]​


乐意至极,哈哈,过几招,为无聊的生活增添一点趣味,共同学习哦。
 
QUOTE(97毕业生 @ 2011年11月19日 Saturday, 04:26 PM)
俺09年注册的都已是博士生了,蛤蟆哥还好意思读小学吗。。。
[snapback]3274771[/snapback]​


惭愧啊。这其实也是道,论坛的道。这说明了你发帖多,对论坛的贡献比我大。
 
第一招:道是无情却有情。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
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
门。

第一章,写的,就是怎样来理解“道”。关键点就是“有欲”与“无欲”,众妙之门啊。

我是这样理解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就是天地间存在的自然规律,也就是规则,每个人都要受它制约,不是吗?天道是可以复制和学习的,但不是原来的道了,道也是可以创造的,但已经不同于天地间的道了。命名嘛,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可以这样想象,人类社会的法律制度,就是人类创造的道。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是人们还没有开启灵智之时,天地之始之时就已经存在了,当人们有了智慧,认识到,道是无处不在,正是它衍生了万物。也许,我一小人物,对道的理解传播不开,这就是无名小论坛之始;但一旦有人把它融通,著书,他就成了新编道德经的创始人,这就是有名新解道德经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天地间的道,是无欲无私的,每种生物都会生老病死,甚至星球都是有有寿命的。当人有困难时,呼天不应,呼地不灵。这种道,令天地保持着一种平衡,这就是道的妙。但道又不是绝对平衡和无私的,不是吗?老虎能吃肉,凭什么羊就要吃草。人也有美与丑,高矮胖瘦。但是,道的这种有欲,到底到什么程度呢,这就是观其徼(边际的意思)。老虎吃肉,但其长到成年极其困难,数量少,人漂亮,也总有个程度。

也可以这样想象,浏览论坛时以无欲,看各种不同的人,对论坛的作用,而以有欲,看一些人无耻到什么程度。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的无欲与有欲,都是道的特点,就是同出而异名嘛,合一起,就是道咯。两个特点合在一起来理解道,就是了解道的众妙之门啊。
 
 
QUOTE(大嘴蛤蟆 @ 2011年11月19日 Saturday, 09:02 PM)
惭愧啊。这其实也是道,论坛的道。这说明了你发帖多,对论坛的贡献比我大。
[snapback]3274889[/snapback]​


像大马士革菜刀、电海白鲨等马甲的拂尘而去,是不是论坛的一大损失?!
 
QUOTE(大嘴蛤蟆 @ 2011年11月19日 Saturday, 08:02 PM)
以上网友多多指点.
[snapback]3274890[/snapback]​



偷学真经

QUOTE(97毕业生 @ 2011年11月19日 Saturday, 08:32 PM)
像大马士革菜刀、电海白鲨等马甲的拂尘而去,是不是论坛的一大损失?!
[snapback]3274911[/snapback]​



膜拜,怀念
 
QUOTE(97毕业生 @ 2011年11月19日 Saturday, 08:32 PM)
像大马士革菜刀、电海白鲨等马甲的拂尘而去,是不是论坛的一大损失?!
[snapback]3274911[/snapback]​


顺其自然哦
 
第二招 不言之教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很多人理解为有丑才有美,有恶才有善。而我是这样理解的:天下的人都知道这样是美,而去学,已经是丑了,东施效颦就是这个道理。韩国整容美女多了,一个模式,看上去都差不多,已经不漂亮咯。社会都认同这样的行为是善行,而去学,不是出自本心,那已经不是善了,而是伪君子。前段时间,儿子问我要一元钱,说是要学雷锋捡金不昧,交给老师,这就是“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古时,女人丧夫而不另嫁,守寡至死,主政者为表彰而立贞洁牌坊,这是善行,但正是这种树立德的榜样,另无数丧夫的女人改嫁要负上骂名,这就不是善行了。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正是以上树立德的榜样的行为,产生了无数的模仿行为。有容易的、难的;长和短的比较;高明的、不高明的,以为自己道德高的,指责低的;各种赞美的,拍马屁的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首先,说明一下圣人,指的是“鸟生鱼汤”――尧舜禹汤,是比喻有道之人。所以说,圣人干的是无为之事,少说多干,脚踏实地干实事,不彰显自己的德行。这就是说,圣人不是在台上说教,而是要身先士卒,以自己的行为来表现人格魅力。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好象不近人情,但是少吹多做实事,还是能做到的。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天地万物,默默地为我们奉献了食物,长出的果实而不是自己拥有,有所作为而不是用来换取好处,有功而不居功。所以说只有不居功,无私,这才是必然的存在而不去的。
 
楼主加油
 
围观,大字认识只有一筐,只能围观了
 
行走江湖久了,终于见到了武林高人,失敬失敬
 
QUOTE(byronroy @ 2011年11月20日 Sunday, 07:35 PM)
围观,大字认识只有一筐,只能围观了
[snapback]3275667[/snapback]​


太过谦虚,给我的鸭梨很大啊。
 
第三招 安国富民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章怪怪的,看似简单,但又不好捉摸。不尚贤,难道找道德败坏的人治国?我的理解是:不尚贤,并非是不用贤,而是不要积极地鼓吹尚贤,千金买马骨,造成人们都争着当贤人,这样会造就很多伪君子,而找不到真正的贤人。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要收集稀世珍宝,这样会被盗贼惦记哦。从另一方面想,就是要藏富于民,好东西不要独占,大家都有了,也就没有偷盗的想法。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就象那个故事一样,皇上喜欢斗蟋蟀,各级官员都上贡蟋蟀,搞得民不聊生。如果皇上喜欢某种类型的美女,说不明,这类型的美女都被捉进宫里了,天下还不乱?

以上三点,好象当个圣人后,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其实不是的,老子说的是道,只要是通过无为的、光明正大的“道”中得来的,他是不反对的。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这句话,如果换个顺序,可能好理解一点。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改为:是以圣人之治,实其腹,虚其心。强其骨,弱其志。所以说,圣人治国之道,就是要让老百姓吃饱了,富裕了,就不会花心思去骗吃骗喝,不择手段去赚钱谋生。强其骨,骨就是骨气嘛,就是让老百姓活得有尊严,而不是三五九等,狗眼看人低,生活在一个公平的社会里,这样,人们就很少,也不需要主动去争取权利了。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粗一看,好象是愚民政策哦。其实不是,为什么呢,想一想吧,圣人无为,只要守好自己的道就行了,是不会主动去管人民群众的知和欲的。这句话应该联系上一句来理解,就是说让人民吃饱了喝足了,让人民活得有尊严了,人民自然就会无知无欲,不总是指责了。不是吗?一个绝大多数人安居乐业的社会,这样才有凝聚力,人人都维护它,这样,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就好象鹿鼎记里韦小宝说的那样:现在人们生活安定,比前朝好,为什么要反清复明呢?

为无为,则无不治。道是无为,为无为,就是执行基本的道就行了,而不是管一些无用的细节,则能实现大治。就好象前段时间,说规定什么医院排队挂号不得超过多少分钟,这种十分荒唐的政令,药物流通到医院暴利这种基本的道,不去管,去规定排队多少分钟这样无聊的东西。这类东西很多啊。
 
电白论坛真是卧虎藏龙!鄙人认为老子参透易经而写道经。道经有很多思想从易经演变而来。献丑了,有机会向楼主学习!
 
QUOTE(byronroy @ 2011年11月20日 Sunday, 07:35 PM)
围观,大字认识只有一筐,只能围观了
[snapback]3275667[/snapback]​


你牛!大字我才认识一个,你竟然认识一筐,境界好高!
 
QUOTE(绿波东流 @ 2011年11月21日 Monday, 12:43 AM)
电白论坛真是卧虎藏龙!鄙人认为老子参透易经而写道经。道经有很多思想从易经演变而来。献丑了,有机会向楼主学习!
[snapback]3276083[/snapback]​


不要低估老子。苹果知道有诺鸡鸭和福禄寿的优点,但是苹果不是诺鸡鸭和福禄寿。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