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步步寻旧迹,感物怀故人 (1人在浏览)

水东人走日本仔



据老水东说,1939年8月到1941年其间,从大海军舰起飞的日本军机多次入侵

水东天空,并在今忠良街解放街

澄波街、投下炸弹,炸死水东人超过20伤者更多

1943年农历二月初五,日军派出间谍潜入水东搜集情报

获悉水东没有国民党部队驻防

于是日军放心分别从晏镜岭、水东上排登陆正值水东人的盛大节日----

陈罗古庙年例
大游神[/SI

祸殃突至大家还蒙查查,等听到侵略者机枪骤然响起、远远看见

太阳旗在飘扬了,

水东人才慌作一团,四散逃命


家住北帝街后背村的陈仁贵听见日军咯噔的皮靴声,急

忙猫腰匿藏一口大水缸,并以有耳的大锅盖罩过缸口。一日军进其屋搜查,眼光落在了那

只大锅盖,以为缸内放着好东西,他一掀开,仁贵站了起来,着实也吓着了这个东洋兵,

东洋兵随即以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年轻力壮的仁贵反应快,他向对方竖起两只大拇指,表

示皇军大大地好。刚好,仁贵家有一窝鸡蛋,他把平时舍不得吃的这窝鸡蛋孝敬了皇军,

对方才满意而去。

家住澄波街三味书屋隔壁有个妇女来不及逃,

三个日军入她屋捉猪加菜
她在旁

,三名日军可能在坏事做尽之后,终於良心发

现,他们把猪放下,默默离开


入侵的日军在水东停留6天,期间还发生过闯入民居,下村抓妇女强奸

的事件。日军到处像鹰犬一样寻找猎物----女人,几个逃不掉的

水东女性惊慌地就近选择北帝街后背村一住户堆满枯枝柴叶稻草的房间藏

身,一个日军用棍子捅那堆柴草,幸亏敌寇粗心大意而免遭强暴。日军进入那站村,捉了

许多女人,这些女同胞无一不遭到人身摧残
。不过,也有一个

女人是例外的,家原住水东东湖公园,别号“白毛婆

”,此人生前我见过。白毛婆年轻时有几分姿色,晚年风骚依旧,她曾对一些水东人

说:“日军强奸我,我感到十分舒服,巴不得他持续时间长一些,想下次又来....."

日军好恶作剧,捉老百姓猪、鸡、鸭吃完后,留下满地血毛,临走前在米缸、锅头、睡

床、门角后大厅随处大小便
.....恰值盛夏、尿屎浓味在空气中弥漫,难民返家,众生相:弹

冠相庆者、哭者、默默无语者。日本仔是坐汽艇撤离水东墟的,在水东码头留下了堆积如

山的洋货。“春江水暖鸭先知”----来不及逃跑的那

些水东人躲在屋子的最隐蔽处,原本胆战心惊,等待日本仔搜出来屠宰的,而日本仔一

走,他(她)们便蜂拥到码头拾洋货。原来日本仔搜屋,因兵力有限,只能挑一些房屋进

去掠夺百姓细软、禽畜、粮食。他们是漏网之鱼,不但自己家中财物丝毫未损,而且还意

外地发了一笔洋财。

当年的水东人是沿着公庙仔塘岸走日本仔的,那时的公仔庙塘四周偏僻,是坡园、树林、

刺竹园。我的父亲是年四岁,随父母边跑边躲,不时从水东墟传来阵阵炮声,一直跑到安

乐,在那儿住了10多天。

1945年8月15日,日本仔向盟国投降。一队队日军奉令从广州湾启程前往省城集合,水东

人不知头路,以为日本仔又入侵水东了,警察所黑脚鸡跑得最快。从广州湾到省城这段路4

00多公里,有不少日军掉队。三三两两经过水东。其中有一个日本兵行到陈村森高坎下

那口水井时,水东乡兵陈贵尾随他,举枪射击的那一刹那,日兵返身一枪打死

陈贵
。虽然日本仔枪法准,但听闻那些掉队的日军势孤

力单,食不果腹,长时间的步行,体力耗尽,故不少在途中被愤怒的群众用棍棒、锄头、

菜刀、土枪收了命,这些侵略者的下场也很惨



[attachmentid=267825]

陈仁贵老伯故居

[attachmentid=267823]

陈仁贵老伯1943年藏身的大水缸

[attachmentid=267824]

陈仁贵老伯以锅盖住缸口[

attachmentid=267825]






1943年水东几个女人走日本仔曾藏身这间老屋的柴房。今天,我重温这段日本

侵华历史,深深地体会到“世界和平

”这四个字的珍贵。


[attachmentid=267834]

愿世界永远和平


[attachmentid=267829]

水东几个女人走日本仔曾藏身这间老屋的柴房(1)

[attachmentid=267827]

水东几个女人走日本仔曾藏身这间老屋的柴房(2)

[attachmentid=267828]

水东几个女人走日本仔曾藏身这间老屋的柴房(3)
 
1948年4月,全国县级以上地区自由选举国大代表,电白有两名候选人:

王德全
(行伍出身的副军长,霞洞人)、

邓经儒
(黄埔军校出身的副军长,旦场人)。王邓各自

设立水东竞选办事处,募集义工,在水东墟各条街路张贴竞选人的巨幅画

像和竞选口号
那是一次历史性的全民投票选举,因为连乞丐都参与投票

,最后王德全当选。什么叫国大代表,就相等于现

在的全国人大代表。1948年4月在南京召开的国大被称为“行宪国大”,行宪就是实行民

主宪政。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继续实行民主宪政,“

全省21个县市长均民选产生,全省平均投票率为70%,有的地方高达

90%以上。各基层的乡长、区长、镇长、村长、里长等也由民众选举产生”。

如今的台湾已成功地实现了政党轮替。任何参选

人,都需尊重民意、多数民意决定谁胜出。在台湾做官已不是那么

好做了
在台湾,哪个官员想要为所欲为早已没有那种大环境



[attachmentid=267846]

图为水东东阳北街,当年王邓竞选国大代表的地点之一。
 
水东镇
 
[attachmentid=267861]


这是原电白工人文化宫

的正门,文化宫冠以工人两字是毛泽东时代特有的政治标签

,突出了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已进入人生暮秋的各条战线的老职工对

毛泽东难免有怀念之情,他们以往是躺在党的温暖怀抱中


1984年,电白第一批500多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和姑娘在工人文化宫门前集合接受训

话,登车前往深圳蛇口加工区工作。深圳草创初期,广东省政府规定,外资企业只准招收

本省城镇青年。



有人喜欢骂毛泽东,说毛泽东的种种坏处,我觉得骂得

对,说的也不错,我能理解。可平心静气下来,毛泽东的好处之一,就是让广大老百姓享

四大自由的权利(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

后来这四大自由还曾经写入我国宪法 。那时的官员最怕四大自由,哪个官员行歪一步,群

众就行使在大街放大字报的权利,所以当时的各级官员想利用职权谋私是有很大顾虑的,

一般不敢做违反政策的事。1974秋年,我就见过有人写大字报贴在原电白县革命委员会大

门对面的墙壁,公开批评县革委会副主任,县委副书记

孙玉琳,指责他不动员长子上山下乡,违反制度走后门

把自己的大仔招工到茂名石油公司当工人,孙玉琳不敢吱声

某局有个股级干部利用职权睡了一个女知青,并帮

女方从农村安排回城就业,也被人指名道姓放大字张贴在单位门前,股长羞得无地自容,

又不能够撕掉大字报,后来被上级查实免职。现在,有权有势的人,

连老契和三亲六戚都可以安排好单位,花大钱也可以买到吃皇粮的靓单位,苦的是劳动人

民要额外供养更多的尸位素餐者,站在劳苦大众立场,他们愿意用自

己的纳税钱去养那些多余的
寄生虫吗?

毛泽东时代


这种现象吗





[attachmentid=267863]


图为原电白县革委会

[attachmentid=267864]

图为原电白县革委会大门对面的那栋楼房的墙壁,批评孙玉琳的大

字报就张贴在那里
 
音乐听得让人陶醉.
楼主的放飞和平鸽也有味道.
 
QUOTE(书生一个 @ 2011年07月31日 Sunday, 08:02 PM)
音乐听得让人陶醉.
楼主的放飞和平鸽也有味道.
[snapback]3190553[/snapback]​



-----------------------------------------------------------------------------------------------

只有和平才能安居人生一世间

忽若暮春草,尽量不要给自己留下太多的遗憾,

面朝沧海春暖花开

, 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










[attachmentid=267909]

人类和平方能安居



[attachmentid=267897]

面朝沧海

[attachmentid=267898]



春暖花开
[attachmentid=267899]
[[attachmentid=267900]
[attachmentid=267901]



[attachmentid=267906]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attachmentid=267907]



[attachmentid=267908]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当年一到县政府办事就气不打一处出:那些小吏小小一个股长级的,也能屁股冒烟,难为我老豆干了一辈子,混了个副处,到了离休,也只能开架旧单车。
 
QUOTE(大村民 @ 2011年08月01日 Monday, 09:02 AM)
当年一到县政府办事就气不打一处出:那些小吏小小一个股长级的,也能屁股冒烟,难为我老豆干了一辈子,混了个副处,到了离休,也只能开架旧单车。
[snapback]3190816[/snapback]​



---------------------------------------------------------------------------------------------------

看来令尊是解放前参加过共产党组织的,并为新中国的建立

做出了积极贡献
那些小官吏在百姓面前摆老大架势的,都是缺少教养

不知天高地厚的另类
一个人要真正从内心上获得社会对他的尊

敬,不是他处在什么职位上,而是他的人品、举止、学识和对国家对人民的贡献


像王占鳌,我的街坊有一年出差山西省时,就特意绕道跑到

王占鳌
的家乡去见这名老县委书记的长女王桃英

,此时王占鳌已辞世,王桃英

是个50岁出头的妇女,

就因为王桃英读电白一中时在班中给同学留下好印象,也因为她是王占鳌的女儿
坐单车出门又怎

么呢
那些坐

着小轿车招摇过街的人又怎么呢
人格比

令尊
高尚
?但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干部也不是所有的都那么

可恶,电白县社保医疗金融保障中心核发股伍俞春就是

个对老人态度文明热情的小官吏,跟他打交道的老人没有谁不赞扬他的



[attachmentid=267924]

漫步海南岛的乡村,看

一次再次,我逐渐明白了什么叫沧海一栗,什么叫天高

地厚。照片中的男子系本人,拍

于1000年前苏东坡流放地----海南省儋州市乡下

[attachmentid=267925]
 
QUOTE(大村民 @ 2011年08月01日 Monday, 09:02 AM)
当年一到县政府办事就气不打一处出:那些小吏小小一个股长级的,也能屁股冒烟,难为我老豆干了一辈子,混了个副处,到了离休,也只能开架旧单车。
[snapback]3190816[/snapback]​



---------------------------------------------------------------------------------------------


我教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文章,文章通过高尔基在意大利以森林茂密海水最湛蓝空气最

纯净
阳光灿烂而驰名世界的卡碧岛岛上休养时“栽花赏花

”和写信教育10岁的儿子的生活小事,点明主题:

的生活因为留给别人美好的东西而愉快


会给别人留下美好的东西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呢



[attachmentid=267926]

高尔基照片。这位文学巨匠教育儿子认识栽花赏花的意义

[attachmentid=267932]




卡碧岛照片(载自互联网)

[attachmentid=267927]
[attachmentid=267928]
[attachmentid=267930]
[attachmentid=267931]
 
"坐在门口整东西的那位阿叔原籍坡心牛屎岭"...其实牛屎岭刚好是羊角,坡心和林头的三叉路口,我老家刚好就在那里。。。
楼主的帖子非常好,现在的人确实通常很浮躁,缺乏信仰,特别是现在的小年轻,没吃过苦,动不动就说要生要死的。
大家都投机,很少有人在搞研究,搞实业,我觉得这样的民族迟早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的。
最近老是发生的那些事情就很能说明问题,比如楼房无端端就塌了,温州动车事件...
some body will pay for it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看到水东那么脏真的很无语,其实我们对物质并没有那么高,和谐的社会关系,干净的生活环境,安家立业,这就够了。。。不是么?????
 
什么贡献本人不敢讲,也不是眼红别人冒烟,只是心里想,某些人乱买公车,乱公车,而另外一方面,百姓饭都没得吃。哎。
 
[attachmentid=268006]

这两天,本人有事跑了一趟深圳,然后经蛇口到珠海.1984年电白第一批年轻人招

工来到蛇口加工区工作,但最后坚持下来的不多."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这个口号在当时是有非

议的.

[attachmentid=268008]

深圳蛇口.70年代以前,

有不少年轻人向往香港,半夜三更在蛇口偷渡,有些水性差,体力不支,淹死大海,也有的成功

到达天堂的彼岸




[attachmentid=268007]

我在珠海海滨公园[/SIZE]




[attachmentid=268020]

在深圳的打工族很累的,你看,这位来自外省农村的女乘务员没到站就睡着了


[attachmentid=268021]

深圳街头,有些树是夏季开花.




[attachmentid=268009]

珠海海滨公园杨柳依依


[attachmentid=268010]


本人在珠海渔女石雕像前留影






下面的照片均照于珠海市的情侣路

情侣路在游客

心目中占有重要的份量


[attachmentid=268011]


[attachmentid=268012]

[attachmentid=268013]


[attachmentid=268014]

[attachmentid=268015]

[attachmentid=268016]

[attachmentid=268017]
 
不是老水东的回忆吗?怎么又是深圳了??
 
QUOTE(五味子 @ 2011年08月04日 Thursday, 01:28 AM)
不是老水东的回忆吗?怎么又是深圳了??
[snapback]3192271[/snapback]​



-----------------------------------------------------------------------------------------

我还没有回水东
 
QUOTE(大村民 @ 2011年08月02日 Tuesday, 12:22 PM)
什么贡献本人不敢讲,也不是眼红别人冒烟,只是心里想,某些人乱买公车,乱公车,而另外一方面,百姓饭都没得吃。哎。
[snapback]3191373[/snapback]​



---------------------------------------------------------------------------------------

我家的财产远远比不上解放前的家产了,要说心理落差大,我也大。掌握权

力的人凭一支笔签几个字就能获得金钱够用几代人!
 
这是50年代水东农贸原来卖螃蟹的老地方。前国民党政府副总统

李宗仁
60年代到水东参观时曾在此找

老熟人买过螃蟹。原来,李早期带一连人曾在水东远郊驻防,爱好吃螃蟹,一有空就出水

东到今忠良街电白日杂公司门市部那儿买螃蟹,趁海捉蟹卖的是个

老伯
李跟老伯早已熟悉



[attachmentid=268026]

[attachmentid=268027]

[attachmentid=268028]
 
QUOTE(五味子 @ 2011年08月04日 Thursday, 12:28 AM)
不是老水东的回忆吗?怎么又是深圳了??
[snapback]3192271[/snapback]​



天涯老师真会叹世界!刚从港澳回来,又到深圳、珠海旅游了!好!!
 
我今天去了广东著名侨乡开平市塘口镇东明村

立园,园主是旅美华侨实

业家谢维立先生,这是国家AAAA

级旅游区,也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于1936

年落成。谢维立先生娶了4个妻

妾.....有时间将继续上传立园的照片,并以照片形式从不太同的角度讲述园主的家族故事。



[attachmentid=268055]

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开平市塘口镇乡村,由此进系谢维立故居


[attachmentid=268056]

我在谢维立故居前留影

[attachmentid=268057]



明天向网友讲述老水东、原国民党遂溪县县长

张万程一家的故事



[attachmentid=268062]

晚安
 
QUOTE(andar2 @ 2011年08月01日 Monday, 09:29 PM)
"坐在门口整东西的那位阿叔原籍坡心牛屎岭"...其实牛屎岭刚好是羊角,坡心和林头的三叉路口,我老家刚好就在那里。。。
楼主的帖子非常好,现在的人确实通常很浮躁,缺乏信仰,特别是现在的小年轻,没吃过苦,动不动就说要生要死的。
大家都投机,很少有人在搞研究,搞实业,我觉得这样的民族迟早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的。
最近老是发生的那些事情就很能说明问题,比如楼房无端端就塌了,温州动车事件...
some body will pay for it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看到水东那么脏真的很无语,其实我们对物质并没有那么高,和谐的社会关系,干净的生活环境,安家立业,这就够了。。。不是么?????
[snapback]3191086[/snapback]​




------------------------------------------------------------------------------------------



有些官员本身是不太关心环境卫生清洁的,水东

环卫站职工工资平均每月工资才800元,而且工资要足足拖欠一个月,男女都要60岁才能

退休,让50多岁的人继续企街扫地,吃不好,又点有精力点有精神去做好本职工作呢?听

说,在环卫站吃闲饭的比真正干活的多好多,
!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大打

折扣。香港环卫职工属于政府公务员月薪超[2万元港币,[香港

人口700多万,但没有脏乱差!香港政府管理城市能力强、也非常重视环卫工人的福利待

遇,英国政府留下给香港的那套制度好啊
 
tianya最近没时间讲故事了
 
QUOTE(二马先生 @ 2011年08月09日 Tuesday, 03:32 PM)
tianya最近没时间讲故事了
[snapback]3195454[/snapback]​




----------------------------------------------------------------------------------


这段时间有许多事情困扰着自己,同时我也没忘记网友正在期待自己继续讲述水

东故事。我目前也正在抽时间写国民党遂溪县长张万程一家

[/B]的故事,想把这个故事写好一

些,迟一排将上传给网友看。

开平市侨乡之旅(游览开平碉楼)拍的照片也有一

些应应故事将讲给网友听



[attachmentid=268436]

开平市塘口镇东明村讲解员在“立园”向游客讲述美国华侨谢维立的故事


[attachmentid=268437]


我在开平市碉楼之乡立园晚香亭留影


[attachmentid=268438]

立园的主人谢维立塑像,1970年在美国去世


[attachmentid=268439]

谢维立的侄子塑像,现在美国

[attachmentid=268440]


谢维立的儿子与洋媳妇(此照片系在立园故居内翻拍的)

-
 
原国民党 遂溪县长张万程一家的故事



张万程故居位于现在电白粤剧团临街南边,是一座

砖脚泥坯瓦屋,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里面有一块香蕉园。张万程家靠做手工业食,

制作灯笼、走马灯卖。民国时期,陈罗古庙冼太庙大王庙三角

妈祖庙关帝庙和乡下神庙的灯笼、走马灯
均系出自张万程母亲和张万程

胞兄灯笼茂的手工制作。张母写在灯笼的仿宋体毛笔大字跟印刷体没两样。做灯笼坯,先

要破竹,整成条状的薄竹片,然后用彩色厚纸蒙上,再画图案和写上毛笔字,如是陈罗古

庙定制的,庙祝就要求写上“陈罗古庙”四个毛笔仿宋体大字。张母因做工精致、书法

靓,故灯笼经常脱销。至于张家制作的走马灯其工艺水平亦系首屈一指。我家和张家是邻

居。父亲见过张家制作的走马灯“若沙戏影灯

马骑人物
旋转如飞”,印象深,时隔60多年,仍赞赏不

已。我在原电白文化馆副馆长朱振文家也见过一盏做工精美

的走马灯,走马灯内一个戴帽、栩栩如生的小男孩骑着一匹马没完没了

地跑
.....


张万程相貌堂堂,才华横溢.陈济

统治广东时代,张担任国民党遂溪县县长

,在遂溪工作期间,体恤百姓疾苦,兴利除弊,“千里为官只为财”,张万程

却是两袖清风,颇得好评!大家不要以为旧社会的官员个个都贪污受贿,那时的官德总体来

说比现在的公仆好多了,霞洞有个大学毕业生崔阿基在解放前就当过广东阳山县县长,任

期内还卖掉自己家一部分田地才勉强维持生活,这是霞洞老一辈人众所周知的事实。张万

程辞去公职后,转而经商,生意做到南洋,累积不少财富。1944年,张万程和其他商贩的

货物在越南海域被日寇军舰截住,日寇把全部货物抢走后,把张万程等人予以杀害并抛尸

大海!张母爱子心不尽,背灯愁泣到天明。张家与邻里街坊关系融洽,哪儿有红白喜事必

送礼金。30年代,我父亲的祖母去世,张万程曾亲自送来丧礼金,我父亲至今仍然记得!

张万程,娶过一个小妾,小妾会弹琴,唱粤

曲,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在解放初期,小妾被水东东

阳街道办事处推荐去读卫校,做了一名接生员,共产党还给她改名刘再生。“一逝九泉

无处问
又看牛女渡河归”,失去丈夫的刘再生在人生

的寂寞、痛苦旅途中走完了人生,应验了红颜薄命这一古话。

张家有个婢女,风姿绰约小天仙。张家把她当做自己亲人,让她读到高中毕业。解放后,

这名婢女曾由人民政府安排到公办小学教书。

张万程与原配育有两子,其中有个叫张伟。张伟两兄弟均留学美国。


张伟
毕业于美国某名牌大学物理系,4

0年代,回水东时,国民党电白政府极力挽留他在实践中学教书。张伟奈于人情,曾在

践中学
教过一个学期物理。张伟一表人才,身材摸样酷像外国英俊

青年 。他娶的老婆

伍蕴瑜
也系名靓女,伍在50年代曾任

湛江专区人民医院副院长
。那时要当个领导,必须德才兼备。

50年代末,张伟全家移居上海,那个教书的婢女也随主人的儿子走了。

90年代初,我的街坊陈水福公差上海,曾到张伟家做客,受到张伟全家的热情招待。当时

张伟已是上海高级工程师

书为至宝一生用心作良田万世耕

”-----我的父亲对这句话领会很深刻。父亲告诉我,张万程最聪明的地方就是

有钱也不买田园、也不修建楼房,而是舍得拿出钱来培养儿子成材,连张家的那个婢女也

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attachmentid=268690]

张万程县长的第二个夫人叫

刘再生
,是共产党替她改名的。

再生长相俏丽,气质脱俗,身材标致,堪比这幅旧照片前面的第一个粤剧女演员





张家制作的走马灯

灯笼在水东颇有市场,还远销外地。

[attachmentid=268691]

[attachmentid=268692]

[attachmentid=268694]

[attachmentid=268693]
 
[attachmentid=268700]

1949年前,张万程一家住的砖脚泥坯房

屋只是比一般人好一些而已,那时水东平民百姓几乎全是住茅屋。张家因为占地面积大,

所以利用空地种了一些香蕉卖


[attachmentid=268701]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