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步步寻旧迹,感物怀故人 (1人在浏览)

[attachmentid=267160]

现在的通汇手机商场,其前身系国营电白饮食服务公司下属单位:

理发厅(一楼)、国营

电白人民摄影院
(二楼)。夏季,进入冰室买一条绿豆

雪条或一杯冰水享用都是很开心的!理发厅的顾客一般是机关干部,包括

王占鳌
这些县领导,里面卫生消毒条件很讲究的,理发

师是国家正式全民职工,可以全国调动的,社会地位不低,他(她)们的手艺是顶呱呱

的,顾客一般都要排队。那时在摄影院拍一张黑白照要等两周才能取相。在冰

室理发价格是:单理发0.20元加洗头0.32元再吹发是0.42元。
[snapback]3188053[/snapback]​


------------------------------------------------------------------------------------------


小时候,我很苦,已懂得挣钱的艰难。我每月的理发一是从粮食局步行去桥头化

肥厂的路口请稗龟亮动手的,他收费一毛钱,二请解放

镜珠老伯,再者就等家住水东鱼

行头的剃头拉上门服务。国营理发室顾客多。




我的童年其实跟下面图片(载自网络)的孩子一样,只是从事的

工种略有不同


[attachmentid=267339]

可怜的外国童工,在中国贫困山区也有这类现象吧?

[attachmentid=267340]

这个小捞妹在砖场用斗车拉煤,我看了也心酸,因为不是以前的年代了。


[attachmentid=267341]

我像他(她)们么小就缝制葵扇挣钱了。
 
QUOTE(蛙子 @ 2011年07月26日 Tuesday, 06:55 PM)
喝过冰,吃过包
[snapback]3187930[/snapback]​




------------------------------------------------------------------------------------------

冰室在县城是个出名的地

方,那年代的小孩子很少不去冰室喝过冰水的。
 
[attachmentid=267361]






最近处那棵树是水东东阳北街和水东东阳南街的地理、政治上“

三八线
”。



[attachmentid=267362]


水东塘尾巷,因里面有

一片大池塘而名。百姓沿塘边起屋而居,屋前屋后景象:鱼儿戏水

香蕉树叶舒四季绿、四月

杨柳依依
南瓜

丝瓜......

[attachmentid=267363]

[attachmentid=267364]

[attachmentid=267365]




[attachmentid=267367]

[attachmentid=267366]


[attachmentid=267367]

[attachmentid=267369]


[attachmentid=267370]

[attachmentid=267371]


[attachmentid=267372]
 
更深人静水东旧事和谁说

看灯火阑珊处

[attachmentid=267393]
 
人 世 沧 桑
 
[attachmentid=267394]

图为水东籍去台国民党部队师长吴宝山故居

(塘尾巷入口右边)。听我父亲说,吴宝山在抗战胜利后,曾回家休假半年,时任营长。

吴师长是个粤曲迷,他经常请来水东上陈屋乐师

陈荣好等人演奏音乐,行人听到乐师的演奏的岭南粤曲

都会驻足不前,陈荣好在解放前是个出名的拉二胡高手,随戏班走南闯北的.传说, 已升任

团长的吴宝山和眷属是从海南岛随国军撤往台湾的,与他同部队的还有一个水东青年阿

光。阿光后来在台湾娶妻生子,80年代末衣锦还乡。

吴宝山与七径妻子所生子女均大学毕业,有仔女定居美国

千里做远客五更思故乡

”。台湾开放探亲后,吴宝山第一次回水东,曾向街坊派送红包。

那年,水东陈罗古庙下半夜三

点举行入神仪式时,我见过为建古庙捐款人民币3万元的吴师长,他和一排白发苍苍

的老水东披红戴绿,一起牵着长长的红布,迈着稳

健的脚步走向灯火辉煌

神殿
....那个深夜,我再次体会到了英国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

在《信仰的力量》说的名言:“

能够激发一个颗灵魂的高贵和伟大
,只有

虔诚的信仰
......”




[attachmentid=267395]

塘尾巷内的住户。



[attachmentid=267396]

图为吴宝山故居一楼出租给商家开办“爱婴家园

”。

[attachmentid=267398]

吴宝山故居。“死前不做他邦鬼

生日还为归土人
”----但这名老水东还是已仙逝台湾了,

他的子孙后代已充分认同了那块美丽的国土



[attachmentid=267399]

那棵树是东阳南北街的分界线,树对面是吴宝山故居


[attachmentid=267400]


从里面的塘尾巷向马路望,巷口顶多能容两人侧身而过。
 
水东当时有5个人的名称或外号都叫九:点秤九(刘柏钦)、曹操九、瘪嘴九、咸鱼九、黄

种九。点秤九原系国民党部队营级军官,抗战胜利裁军,复员回到水东,那间已崩塌的平

房瓦屋(解放街九连村21)面积仅20平方米就是点秤九在水东的老屋子,(位置在旧二小

大门去二小球场宿舍那条小巷)。点秤九一表人才,从外省带回一个很标致的年轻老婆,

两人出入成双结对,羡煞旁人!

曹操九是做戏牙为生的,人也很斯文,白净脸,家住今解放街水东福音堂附近,他和国民

党军长陈沛的胞弟陈国宽有来往。

点秤九和曹操九在镇反中被枪决。点秤九没有血债,没有民愤,只是政策定他属于镇压对

象。曹操九死得冤枉,他是个文人,仅因为曾经跟国宽交往就搭上了一条命!

不是黄种狗而是老丁狗,曹操狗虽说是文人,但其一手长凳舞得无人能近
我家老爸62年做过水东公安员,我正在动员他写一本《老水东之人物》。我奶奶和祝轩三太经常打麻将(老太太83年就仙去了,小时候曾听说以前过年时那些武馆游街,我奶奶就坐在牙铺前接受狮子拜礼)
 
QUOTE(五十度 @ 2011年07月28日 Thursday, 12:09 AM)
水东当时有5个人的名称或外号都叫九:点秤九(刘柏钦)、曹操九、瘪嘴九、咸鱼九、黄

种九。点秤九原系国民党部队营级军官,抗战胜利裁军,复员回到水东,那间已崩塌的平

房瓦屋(解放街九连村21)面积仅20平方米就是点秤九在水东的老屋子,(位置在旧二小

大门去二小球场宿舍那条小巷)。点秤九一表人才,从外省带回一个很标致的年轻老婆,

两人出入成双结对,羡煞旁人!

曹操九是做戏牙为生的,人也很斯文,白净脸,家住今解放街水东福音堂附近,他和国民

党军长陈沛的胞弟陈国宽有来往。

点秤九和曹操九在镇反中被枪决。点秤九没有血债,没有民愤,只是政策定他属于镇压对

象。曹操九死得冤枉,他是个文人,仅因为曾经跟国宽交往就搭上了一条命!

不是黄种狗而是老丁狗,曹操狗虽说是文人,但其一手长凳舞得无人能近
我家老爸62年做过水东公安员,我正在动员他写一本《老水东之人物》。我奶奶和祝轩三太经常打麻将(老太太83年就仙去了,小时候曾听说以前过年时那些武馆游街,我奶奶就坐在牙铺前接受狮子拜礼)
[snapback]3188689[/snapback]​





-------------------------------------------------------------------------------------------


说到水东这个九哪个九

,细算起来都不止这么多,哈哈。其实,黄种狗(九)是有这个人的,他家

住水东木皮巷,他的岳母是我的街坊,岳母家在49年前卖糖水维持生活的。

黄种九
在大洲岛占一小块陆地,谁的货物要堆放那儿,他便收些

地租,地租多少是任由货主给的。不错,每当过年,或者某个屯境做年例,各

武馆
会应邀出游、舞狮子、打功夫。



公安老同志撰写水东人物故事一定精彩,一定会有许多网民感兴趣的。
[attachmentid=267537]




[attachmentid=267536]

加油
 
QUOTE(一丁点肥肉都不敢吃 @ 2011年07月27日 Wednesday, 07:14 PM)
顶。
顺便说下,有很多重复。
[snapback]3188572[/snapback]​




-----------------------------------------------------------------------------------------------

对不起。因为超时,编辑的文字没能一一放上每张照片,故只好重新编排文

字照片。
 
夜深了,各位网友,晚安


[attachmentid=267542]
 
[attachmentid=267551]

下陈巷去的巷道 那儿住着以祖籍浙江

陈礼
公后代为主的陈姓人



[attachmentid=267552]

下陈巷右边去是东阳北街中屯巷。图为原广西部队一个团长

容X兴
的故居。团长系我的一中校

友,也是我的邻舍。容曾到海南岛插场多年,因个子近两米

高,被特招到军队打篮球,1979年参加对越作战,立过战功,读过桂林军

校,认识一个军分区司令员女儿,并与之结婚。在水

东,我见过团长夫人,她系河南人,又高又靓。忠厚老实的容X兴年轻时,经常带弟弟去

趁海,家里生活很艰难的,他虽然当了官,他的兄弟没有任何人因此沾光,他手下的军官

转业到深圳、茂名地方工作都发达了。容目前工作定居在柳州市,他的独生儿子也大学毕

业了,但已成了广西人。
 
原电白县文化馆副馆长、党支部书记朱振文

家,干净的门前栽种着绿色植物,一年四季花开

花落
,尽显文人的雅趣。朱振文是水东解

放后东阳街第一任街长,后转任上

排小学校长
.....老水东朱振文

退休前和退休后,家里经常有文人墨客出入,也深受水东群众的敬重。

他的书法诗文酣畅浑厚。王占鳌时代“海滨公园

”那四个大草字就是出自他的手笔。他应我父亲请求,画过一幅

梅花图
给我父亲,那幅画气韵生动,令人神往无穷

。他客厅挂的博贺渔家姑娘织网和渔家妇女在码头劳动的画作也栩栩如生 。

朱振文
是个种花人

国家信赖他组织重用他

人民群众喜欢他


[attachmentid=267582]


[attachmentid=267583]

[attachmentid=267584]


照片拍摄地点 :东阳北街中屯巷10号
 
QUOTE(tianya @ 2011年07月25日 Monday, 03:32 AM)
[attachmentid=267160]

现在的通汇手机商场,其前身系国营电白饮食服务公司下属单位:

理发厅(一楼)、国营

电白人民摄影院
(二楼)。夏季,进入冰室买一条绿豆

雪条或一杯冰水享用都是很开心的!理发厅的顾客一般是机关干部,包括

王占鳌
这些县领导,里面卫生消毒条件很讲究的,理发

师是国家正式全民职工,可以全国调动的,社会地位不低,他(她)们的手艺是顶呱呱

的,顾客一般都要排队。那时在摄影院拍一张黑白照要等两周才能取相。一楼门口,经常

有一个从电白南海公社那贞大队出水东的青年农民日生唱山

歌:“蕹菜生来则则栏詈门人

操填生
.....(黎话谐音)"日生的山歌常吸引许多人围观

[attachmentid=267159]
[snapback]3187146[/snapback]​

我还记得下一句山歌是“田花(花字要用国语来读)生草又生花,翁好亚女人操亚日生”。前一句山歌是“安菜生来则则栏,翁好亚女人做田工”。
 
QUOTE(tianya @ 2011年07月23日 Saturday, 05:31 PM)
[attachmentid=266829]

不知这个满脸稚气,可爱的小姑娘却是老水东大灰熊的革命接班人,要不,我就争取对她拍个特写镜头

了。附上打油诗一首 :
古巷行者稀绿枝伸墙头令爱面前过低头羞见人
[attachmentid=266831]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
[snapback]3186346[/snapback]​


这个不是嘟嘟熊。
 
网友平常人记得南海公社那贞大队日生

出水东墟唱山歌的内容是 :

安菜生来则则栏翁好亚女人做田工

;“田花(花字要用国语来读)

生草又生花
翁好亚女人操亚日生




[attachmentid=267604]

蕹菜
 
下面图片系电白水东合管会粑组。粑组员工几乎都

在解放前做小本生意、够饭餐费的水东小商贩。像我的

邻居甘次华老伯,他在1949年前是挑着煮熟的海鲎沿水

东墟东边一直叫卖到今陈村镇彭村一带,行去行回、日晒雨淋、挣钱养活家庭的。他的生

存能力、他的养家能力都让我望尘莫及。他的与世无争、只知挣钱养家,想方设法使子女

免于饥饿的家庭价值观仍值得我们这个社会肯定。粑组还有一个去缅甸打日本仔的

远征军老兵
,他姓梁,其儿子和我都是学校篮球代表队队员。梁

老伯在1974年到过我家玩,他告诉我那段历史。解放后,梁老伯随遇而安。


文革时期,水东有三个在马踏农村插队的水东青年

,持木制驳壳假枪,半夜闯入粑组,以枪指向守夜值班的职工,声称自己是某派组

织,肚子饿了,要点东西吃。青年人抢走了一批面包、煎堆发糕

谣传,作案者其中有一人是新村外号叫九虱子

粑组也是我三头两日去的地方。蒸熟的面包其馅料是新鲜的海南椰子丝、肥猪肉、白糖、

炒过的花生米散发出一阵阵诱人的香甜味,我偶尔身上有钱也会买来吃,但去粑组的主要

目的是向他们求乞一些椰子水喝。

那时的面包真的很香,色泽纯天然,什么增白剂、吊白块闻所未闻

粑组的职工几乎都全部离开人世了。看到眼前的一切,

小红花绿枝、野草

垃圾我百感交集......


[attachmentid=267605]

[attachmentid=267606]


[attachmentid=267607]


[attachmentid=267608]

[attachmentid=267608]


[attachmentid=267610]
 
[attachmentid=267697]

从电白县中医院北面药剂科四楼望下,成片的楼屋在解放前是

庄稼地
野岭

森林、竹园
...(1)


[attachmentid=267698]

原水东跃进街街长苏X光家(1)

[attachmentid=267699]

从电白县中医院北面药剂科四楼望下,成片的楼屋在解放前是庄稼地、野

岭、森林、竹园...(2)



[attachmentid=267700]

两边的房屋在解放前都是水东的荒凉野僻

的地方,这里原有一片池塘--公庙仔

塘,直到70年代末才全部填掉。现在早已变成新风街居民屋的一部分了,从这个位置

能望见十字路口那边的皇耀饼家


[attachmentid=267701]

这户人家位于东阳北街中屯巷粑组隔离,屋主原系苏X光

(吴川人?),苏在50年代开始当街道普通干部,后当街长。当时做个街

长,权力非常大的入户口

招工和升学(招工升学名额直接下

达到街这一级)、参军

划四类分子抓卫生清洁

发布证
猪肉票豆芽

票、鱼证
。苏为人民群众社会做了大量

有益的工作,但也得罪过人。70年代初,他曾抓住一个国民党伪团长的儿子的牛头胸,

恶狠狠地吼道
:“你这个地主仔想反攻倒算是不是

?”对方的父亲在镇反中被枪毙,年轻人已沦为底层人,不敢吱声,原来此人跟邻居

妇女产生矛盾,女人向苏投诉,说他欺负自己。某年,苏病危用汽车从外地医院运回水东

漆器厂门口,正往下抬时,该厂有些职工上前看,当中有伪团长的儿子。他对着气若游丝

的苏X光说气话:“哦,是苏X光个啊?”.....伪团

长的孙子在90年代考上师范大学,现在惠州教书。苏对

看不顺眼的人,也会利用职权刁难对方,如我的邻居生育一女,他不给上户口,尽管生母

是水东居民,是符合入户政策的,使对方长期被迫吃黑市米。那时,

黑市米每斤卖到5角,而城镇工人的月收入才36元左右,一般公办教师

也是每月36元(2)




[attachmentid=267703]

建在原公庙仔塘位置的居民屋(1)

[attachmentid=267704]

建在原公庙仔塘位置的居民屋(2)


[attachmentid=267702]

[attachmentid=267705]



[attachmentid=267706]


[attachmentid=267707]
 
[attachmentid=267718][attachmentid=267718]

与水东合管会粑组相隔10米远那栋房屋是水东豆芽井的原址,如今门前近处污

水横流,臭不堪闻。毛泽东时代,这里产的豆芽全是自然长大的,不放任何增粗剂、尿

素、豆芽煮或炒熟后很甜水的。从食品安全角度来说,这点是

毛泽东
邓小平好百倍






[attachmentid=267719]

豆芽是如何长“胖”?四种添加剂增粗增白
 
[mp3]http:/szzzlong.cn/sipedu/mp3/1.mp3[/mp3]
 
QUOTE(温柔一剑 @ 2011年07月29日 Friday, 02:09 PM)
[mp3]http:/szzzlong.cn/sipedu/mp3/1.mp3[/mp3]
[snapback]3189456[/snapback]​





---------------------------------------------------------------------------------------------

听你播放的音乐我顿感到身心空前的轻松,又彷佛从喧

嚣的闹市来到了美丽的海滩,聆听到了天籁之声。多谢了。
 
[attachmentid=267780]

这座公庙仔位于水东新风街90度拐角处,是90年代在现在的新位置重建的,

但规模和气派都不如1949年前的那座,常有老水东人对它叩拜。



[attachmentid=267781]

从皇耀饼家十字路口直向北走那儿就是水东新风街了,尽头处得那栋房屋有一间

镶牙铺,屋主应系原陈村公社

一个潘姓书记的。那儿在70年代有一口

水井,屋主把水井都占过来修建房子了。原公庙仔就在这间房屋的大

体位置
,与水井相邻的。我为什么要再次说到公庙仔呢?它是水东几乎所有

蓬头垢脸乞丐者的栖宿地点,他们从这里出去讨食物,夜晚又回到这里。听说,水东的乞

丐群体是有丐帮头目掌控的,而且这个乞食头我还

认识,他叫“孟爹”,家住水东陈罗庙厕所附近,70年代初,我每天都能见到他。白发苍

苍的丐帮老大,长有一双火眼金睛,不怒而威。我知道孟爹做乞丐头儿的却是前年

的事。每当水东人事,他令群丐集中到主人家坐或站,

有些乞丐身上流脓流汁,生疮、跛脚、识做的

主人
不敢的罪他们,赶紧施舍钱物,友好地打发他们离开。


丐主孟爹解放后被安排到合管会卖杂货,他

和妻子孟奶都没有后代。孟奶是跳陈罗塘死的。孟奶生

前负责发放谷壳和六六粉给水东群众熏蚊子,我到她家领取过,这是一位慈祥可爱的老太

太。




旧社会也有一些饱读诗书,因各种原因而沦为乞丐,他们的乞讨行为都很文明,

主人给就给,不给也会知趣离开的。有人就一个乞丐曾写道:“丐饿死道旁,路人搜其

怀,怀中藏诗一首,这是一个以卖唱为生的乞丐写的一首绝命诗。一生的漂梗,无限的辛

酸,在他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都将做一个了结....."


附:这名饿死路边的乞丐生前写的一首诗:

自叹平生不自由筠篮带雨携残月

檀板临风唱晚秋

残杯冷炙漫相投
两足踏穿尘世界

一身历尽古荒丘
从今不复朱门叩

村犬无劳吠不休
 
丐主孟爹生前住在厕所附近。他的结发妻子形象类似《半夜鸡叫》


[attachmentid=267811]


[attachmentid=267812]


[attachmentid=267813]

[attachmentid=267814]
 
QUOTE(tianya @ 2011年07月29日 Friday, 11:14 PM)

丐主孟爹生前住在照片中的厕所附近。他的结发妻子形象类似《半夜鸡叫》

那个周扒皮的伴侣。有木冬瓜树的地方便是陈罗古庙对面的公厕


[attachmentid=267811]

[attachmentid=267812]

[attachmentid=267813]


[attachmentid=267814]


[snapback]3189674[/snapback]​




[attachmentid=267817]

奶的形象与周扒皮的爱妻类似。他(她)们夫妻俩都没有亲骨肉
 
[attachmentid=267818]

房子两边系原公庙仔塘。塘主是陈礼公的后代陈德伍

。陈德伍的子孙个个都飞黄腾达。有做过文革前原中共广东省委书记

赵紫阳
秘书的、有北京大学教授的

有当局长

县委书记的
。外来的新水东人不要以为水东没人才哟。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