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超乎想象 @ 2011年06月10日 Friday, 01:21 AM)
广东今年高考作文题目
回到原点
――民国时代的社会架构:地主和贫农,中产阶级被分化,建设橄榄型社会还任重道远。
[snapback]3157887[/snapback]
高考作文的最大病灶
作者:羽戈 标签:社会2011-06-08 09:25 星期三 晴
【某报约稿,最后关头被撤了。请勿转。】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ostID=33323448
高考是考生的煎熬,却是公众的狂欢。这个论断尤其适用于高考作文。我有一个搞网媒的朋友,每年一大乐趣,就是等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发布以后,一家一家写来,完工后,呈给我另一位当高中语文老师的朋友,请他评分。因其多为恶搞,故得鸭蛋居多。于是其人揽零分之卷,拍案狂笑,顾盼自雄。对付这种以他人的痛苦为自身的快乐之源泉的恶人,应令其每晚睡觉前高唱十首红歌。
这样的人多了,这样的恶搞多了,这样的笑声――笑声背后却是一言难尽的愤怒与伤感――多了,六月的狂欢便有了由头,高考作文便有了另类市场。今年是“微博元年”后的第二春,微博自然当作为狂欢的平台。高考作文题目一公布,“写高考微作文”的浪潮就风起云涌。“梨花体”的创始人赵丽华老师甚至提议“高考作文逐渐改革采用微博体”,能用140字解决,就别写800字或1000字,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说出尽可能多的内容,这是最基本的语言能力――相信广大考生会山呼“赵老师英明”,但不知教育部门怎么看?我估计他们不会接受。因为中国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擅长把渺小的事物宏大化,把简单的道理复杂化,把140字的常识包装为1400字的晦涩理论,在此苦心积虑的包装过程当中,那140字的精华却被压榨、摧残殆尽,那1400字则沦为赵老师批判的“官话假话套话”。若按赵老师的提议改革高考作文,岂非打教育者的耳光,砸他们的饭碗,令他们的灵魂工程加速破产?
其实,依高考试卷的要求,用微博写作文,倒也能写。我在浙江,且以浙江的高考作文题“我的时间”为例:
先人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用力挤,总是会有的;今人说,时间就像女人的乳沟,只要用力挤,总是会有的;然而,我不是女人,我手中的劣质海绵,已经被六月的太阳暴晒了四天,故我的时间,更像是孔乙己手里的花生米,多乎哉,不多也;或像一张作废多年的支票,而且是空头……(此处省略700字)
这样的微博作文,拿给语文老师批改,必定是零分。
回头说今年的高考作文。网上投票,评2011年最出乎意料的作文题、最中规中矩的作文题、最适合发挥的作文题、最难于创新的作文题、最不知所云的作文题。其中最后一项殊荣,暂时落在了福建省头上。其作文题曰,根据袁隆平的一段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了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单论作文之道,这段话原本是绝好的题材,袁隆平之言朴实无华,像一个饱经沧桑的乡下老农在清凉的夏夜向你述说土地的故事与常识,述说他这一生的荣光与梦想,哪里是不知所云呢。但对习惯了八股思维和文法的考生,对于远离农事、不分五谷的考生,却实实在在是不知所云――他们大概分不清水稻与高粱的差别,搞不懂水稻的穗子是什么形状。
我以为真正不知所云的作文题,乃是河南、山西等七省共用的新课标卷,其题目被总结为“中国崛起的特点”。这道考题,假如出现在政治试卷之上,当属正常;出现在历史试卷之上,可堪一惊,转念则能理会;它却偏偏出现在语文试卷之上,而且偏偏是一道作文题,不知身在考场汗如雨下或者汗不敢出的文科考生,有无时空与神经错乱之感:前面还是语文题,怎么到最后就变成了政治题呢?
这就要说到高考作文命题的最大病灶,我以为,不在八股,而在政治先行。八股作文自然不是好东西,就像高考制度同样不是好东西,然而,假如你不能将其直接取消,它则是那最不坏的东西,至少,在一种僵化、刻板乃至穷极无聊的形式之下,它还能保障一丝可怜的公正。
我视八股如鸡肋,而政治先行,或者说政治对语文的暴力侵犯、毒害,犹如发了炎的阑尾,既无必要,就该早早割除。像古人科考,无政治课程,取自圣贤者言的八股试题,将语文与政治二合一,可视为综合考;而今,政治课本来就是重头,为何偏不餍足,仍向语文的领地肆意侵略?让语文的归语文,政治的归政治,不仅是考试,而是所有教育制度都应该遵循的一道法则,却在中国,被无情蹂躏;在高考的舞台,化作一个笑话:当“中国崛起的特点”,成为高考作文题,恰恰可证实,中国的教育,未必像其他领域那样已经自由崛起,它还未挣脱政治的锁链,那些学子们还必须为中国教育的政治原罪而背书。
写到这里,我那位以写高考作文为年度至乐的朋友发来一条微博作文,他写的是上海的考题:
你知道屈原同学为什么要在端午节那天自沉于汨罗江吗?因为他若不死,第二天就要参加高考,要写以“中国崛起的特点”为主题的高考作文。他以为自己这一死,一切都会过去。然而,二千多年如一日,红不红,黑不黑,白昼如夜,正义残缺,一切都不会过去。
――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