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浅析“佛祖割肉舍身” (2人在浏览)

玄海拾贝

教授
注册
2010-07-14
帖子
3,523
反馈评分
2
点数
61
浅析“佛祖割肉舍身”

佛祖尝打坐于菩提树下,有鹰旋于顶。佛祖仰问之:何。鹰道:饥。佛祖是割肉置于地:足乎。鹰道:足。是衔肉张翅欲飞,忽回首问佛:何以舍肉?佛祖答:为天下苍生舍身亦可,况乎肉!鹰去,血迹沿地淌,有虎循而至之。佛祖凝问之:何。虎道:饥。佛祖说:将此身以饲大王,可否?虎怪之,问:何故。佛祖答:为苍生故。虎遂衔而归之。十八罗汉闻之,群聚于菩提树下,法事以唁之。鹰虎闻而蹈,纷至沓来,十八罗汉打杀之。魂魄归西天,讼于佛祖:尝言佛家舍身以济天下也,今者不济亦可,何以反害吾辈性命若?佛祖大嗔:是日势薄力单,自度无生之望也,是成全你等,何贪至此,恶性不改?若吾佛家皆善受者,岂不任你这等畜牲打杀?
此文出自《佛祖割肉舍身传》,不知诸位是否理解?吾观之半天,甚有所悟。现将鄙见呈上,以抛砖引玉。
佛祖之举,当世人多有颂赞,并以此谓之为“佛之慈善”,进而劝人修佛从善,如此等等。然,当“鹰虎闻而蹈,纷至沓来,十八罗汉打杀之。魂魄归西天”时,佛祖便道出了真情实意,“是日势薄力单(指佛祖单身一人),自度(料)无生之望也,是成全你等”。看来,当时佛祖若有反抗之力,绝不会舍肉舍身。此道出佛祖之真意也!诚,后来颂佛者不知其中原委,谓之“慈悲之举”,实乃误解矣。佛祖后来之辞,足以弥补后人“欲加之罪”矣!若似后来人所提倡“舍身舍肉救鹰虎”,佛祖则罪大矣!虎之本性,乃肉食。若佛祖“有力而不除之”,使得虎有持无恐,便有更多“佛子佛孙葬身虎口”。虎口之下,还有诸多平头百姓矣!“葬身虎口之魂”岂不埋怨佛祖之“大慈大悲”?汝说,佛祖罪大不?可见,佛祖并非象后人所神化的那样“愚不可及”矣!然,佛祖自有过人之处,“自度无生之望也,是成全你等”换取了“割肉舍身”之美名,使当今佛之信徒以此为荣,使得佛道荣昌于中华几千年,此等“高瞻远瞩”亦系吾等学习之楷模矣!
 
“自度无生之望也,是成全你等”
若是你,你会“成全你等”吗?

“何贪至此,恶性不改?”
相必佛祖也有一番想要感化那虎的意思所在吧?

正因为跳出了生死,才有淡定地“舍身割肉”。
正因为想要渡化鹰虎,“为苍生故”,才有后来的斥责它们“何贪至此,恶性不改”。
正因为明了会有事有物“恶性不改”,才告诫后人“若吾佛家皆善受者,岂不任你这等畜牲打杀?”

你只看到佛祖的“高瞻远瞩”,却不知自己实则是断章取义。
你虽名为“玄海”,却没有海般的胸襟与眼光,想必是被功利所遮。
 
水平有限,不知道所云。
还是看小吉与小云的简单。
 
QUOTE(湖海山人 @ 2010年08月25日 Wednesday, 01:15 PM)
水平有限,不知道所云。
还是看小吉与小云的简单。
[snapback]3022737[/snapback]​


嗯,对极。
有人的文言文写得不怎么样。有空看看佛火的帖,
看看用词如何?


我是用马甲。怕麻烦
kun.gif

楼主要争论的话,尽管出题。等你
 
佛祖尝打坐于菩提树下,有鹰旋于顶。

佛祖仰问之:何。

鹰道:饥。

佛祖是割肉置于地:足乎。

鹰道:足。

是衔肉张翅欲飞,忽回首问佛:何以舍肉?

佛祖答:为天下苍生舍身亦可,况乎肉!

鹰去,血迹沿地淌,有虎循而至之。

佛祖凝问之:何。

虎道:饥。

佛祖说:将此身以饲大王,可否?

虎怪之,问:何故。

佛祖答:为苍生故。

虎遂衔而归之。

十八罗汉闻之,群聚于菩提树下,法事以唁之。

鹰虎闻而蹈,纷至沓来,十八罗汉打杀之。

魂魄归西天,讼于佛祖:尝言佛家舍身以济天下也,今者不济亦可,何以反害吾辈性命若?

佛祖大嗔:是日势薄力单,自度无生之望也,是成全你等,何贪至此,恶性不改?若吾佛家皆善受者,岂不任你这等畜牲打杀?

这个好像是原文。不知道楼主的文章复制何处?
 
《百喻经》和正宗的佛法经典不一样的。
 
楼主怕且是个演双璜的马甲,只是这次不秀算命,秀古文.
 
QUOTE(小云和小吉 @ 2010年08月25日 Wednesday, 12:08 PM)
“自度无生之望也,是成全你等”
若是你,你会“成全你等”吗?

“何贪至此,恶性不改?”
相必佛祖也有一番想要感化那虎的意思所在吧?

正因为跳出了生死,才有淡定地“舍身割肉”。
正因为想要渡化鹰虎,“为苍生故”,才有后来的斥责它们“何贪至此,恶性不改”。
正因为明了会有事有物“恶性不改”,才告诫后人“若吾佛家皆善受者,岂不任你这等畜牲打杀?”
你只看到佛祖的“高瞻远瞩”,却不知自己实则是断章取义。
你虽名为“玄海”,却没有海般的胸襟与眼光,想必是被功利所遮。
[snapback]3022727[/snapback]​



1、哈哈!“小吉小云”真乃“后来人”!汝真如吾所说“神化”了佛祖之后来人矣!若佛祖“意欲感化虎”,何以有“是日势薄力单,自度无生之望也,是成全你等”之言?“何贪至此,恶性不改”之言,乃佛祖当时亦知虎之性,若否,佛祖岂不真的“愚不可及”?
2、汝言“你只看到佛祖的‘高瞻远瞩’,却不知自己实则是断章取义。”汝未读通吾文矣!“然,佛祖自有过人之处,‘自度无生之望也,是成全你等’换取了‘割肉舍身’之美名,使当今佛之信徒以此为荣,使得佛道荣昌于中华几千年,此等‘高瞻远瞩’亦系吾等学习之楷模矣!”此乃吾以客观存在“颂”佛祖之“英明”,明知“活不得”,故“割肉舍身以留美名”。吾谓之“高瞻远瞩”,加了双引号,意即“马后炮”。若佛祖如汝所说,“想感化那虎”,汝非赞佛,而是毁佛祖之智慧矣!
3、汝言“你虽名为‘玄海’,却没有海般的胸襟与眼光”。可见汝未谙“玄海”为何物矣!吾非“玄海”,而“玄海拾贝”,汝连“玄海”不等于“玄海拾贝”都不懂,还谈什么?汝最好解释何为“玄海”?何为“玄海拾贝”?尔后再论。可否?
 
QUOTE(小云和小吉 @ 2010年08月25日 Wednesday, 12:08 PM)
“自度无生之望也,是成全你等”
若是你,你会“成全你等”吗?

“何贪至此,恶性不改?”
相必佛祖也有一番想要感化那虎的意思所在吧?

正因为跳出了生死,才有淡定地“舍身割肉”。
正因为想要渡化鹰虎,“为苍生故”,才有后来的斥责它们“何贪至此,恶性不改”。
正因为明了会有事有物“恶性不改”,才告诫后人“若吾佛家皆善受者,岂不任你这等畜牲打杀?”
你只看到佛祖的“高瞻远瞩”,却不知自己实则是断章取义。
你虽名为“玄海”,却没有海般的胸襟与眼光,想必是被功利所遮。
[snapback]3022727[/snapback]​



1、哈哈!“小吉小云”真乃“后来人”!汝真如吾所说“神化”了佛祖之后来人矣!若佛祖“意欲感化虎”,何以有“是日势薄力单,自度无生之望也,是成全你等”之言?“何贪至此,恶性不改”之言,乃佛祖当时亦知虎之性,若否,佛祖岂不真的“愚不可及”?
2、汝言“你只看到佛祖的‘高瞻远瞩’,却不知自己实则是断章取义。”汝未读通吾文矣!“然,佛祖自有过人之处,‘自度无生之望也,是成全你等’换取了‘割肉舍身’之美名,使当今佛之信徒以此为荣,使得佛道荣昌于中华几千年,此等‘高瞻远瞩’亦系吾等学习之楷模矣!”此乃吾以客观存在“颂”佛祖之“英明”,明知“活不得”,故“割肉舍身以留美名”。吾谓之“高瞻远瞩”,加了双引号,意即“马后炮”。若佛祖如汝所说,“想感化那虎”,汝非赞佛,而是毁佛祖之智慧矣!
3、汝言“你虽名为‘玄海’,却没有海般的胸襟与眼光”。可见汝未谙“玄海”为何物矣!吾非“玄海”,而“玄海拾贝”,汝连“玄海”不等于“玄海拾贝”都不懂,还谈什么?汝最好解释何为“玄海”?何为“玄海拾贝”?尔后再论。可否?
 
拜托。。。。。。。。。。。。。。。。
要讨论就拿出点诚意,老是拿什么狗屁马甲,弄得人头晕,真恨不得@#¥…………&**%……%……*……(
 
1、我当然是后来人了,当了“先人”的话.........嘿嘿...........
2、我相信,当一个人渴望什么时,那么在万万物里他就会首先注意到他想得到的东西。你一味地说佛英明地换了个什么什么美名,而世人却看到佛的另一面,如果让我选,我还是宁愿世人般愚昧也不要如此功利。
3、佛当然知道虎的习性,所以才会斥责它贪得无厌,所以罗汉才会杀了它。恕我愚钝,个人觉得正因为佛慈悲,所以才会认为鹰虎会满足,自以为给了肉它们既可以渡了它们的饥,又可以为苍生做了点事,说不定这些畜生有点慧根一不小心被感化了,从此断了嗜血的性子,那就是美事一桩了。可惜那佛太傻,畜生毕竟是畜生,最后只好任由罗汉灭了它。
这是个逻辑问题+言语理解问题,俺脑袋不够使,加上你那之乎者也看得人晕,不再和你讨论了。
4、你的“玄海”确实有很玄的意思,但你连最一般的“不玄”的大海般的胸襟都没有,估计在这“玄海”里游得确实辛苦,还有力气拾贝,俺还是挺佩服的。
5、其实世说新语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也挺好的呀,但是太标新立异就。。。。。。让人有点点难接受。。。。。。。特别是还要弄几个马甲上来。。。。。。看得人头晕~
6、借贵宝地大喊一声:痛恨马甲!痛恨有几个QQ的人!强烈鄙视之!哼~我就是我,怎么了?!我就不相信就讨论个这样的问题还会“被消失”了!~
7、真没意思
 
小云与小吉:看你骨格清奇,是万中无一的练武奇才,维护世界和平这个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看在你我当年互相签名的面子上,别和我讨论,你知道今年流行的名言:23.不要同一个傻瓜争辩、否则别人会搞不清到底谁是傻瓜。你知道我是傻瓜。
 
看见一个清朝遗老在卖弄之乎者也,撞鬼.
 
QUOTE(湖海山人 @ 2010年08月25日 Wednesday, 10:52 PM)
小云与小吉:看你骨格清奇,是万中无一的练武奇才,维护世界和平这个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看在你我当年互相签名的面子上,别和我讨论,你知道今年流行的名言:23.不要同一个傻瓜争辩、否则别人会搞不清到底谁是傻瓜。你知道我是傻瓜。
[snapback]3022847[/snapback]​


kun.gif
kun.gif
好吧,失恋的人是傻瓜,你们别理俺,让俺牺牲好了
 
楼主有其自己的理解,绝非有错。
 
玄海迷茫,初悟不透
 
大师,赶紧的,指点指点
俺其实不是那么想牺牲的哇~
 
QUOTE(玄海拾贝 @ 2010年08月25日 Wednesday, 11:36 AM)
浅析“佛祖割肉舍身”

佛祖尝打坐于菩提树下,有鹰旋于顶。佛祖仰问之:何。鹰道:饥。佛祖是割肉置于地:足乎。鹰道:足。是衔肉张翅欲飞,忽回首问佛:何以舍肉?佛祖答:为天下苍生舍身亦可,况乎肉!鹰去,血迹沿地淌,有虎循而至之。佛祖凝问之:何。虎道:饥。佛祖说:将此身以饲大王,可否?虎怪之,问:何故。佛祖答:为苍生故。虎遂衔而归之。十八罗汉闻之,群聚于菩提树下,法事以唁之。鹰虎闻而蹈,纷至沓来,十八罗汉打杀之。魂魄归西天,讼于佛祖:尝言佛家舍身以济天下也,今者不济亦可,何以反害吾辈性命若?佛祖大嗔:是日势薄力单,自度无生之望也,是成全你等,何贪至此,恶性不改?若吾佛家皆善受者,岂不任你这等畜牲打杀?
此文出自《佛祖割肉舍身传》,不知诸位是否理解?吾观之半天,甚有所悟。现将鄙见呈上,以抛砖引玉。
佛祖之举,当世人多有颂赞,并以此谓之为“佛之慈善”,进而劝人修佛从善,如此等等。然,当“鹰虎闻而蹈,纷至沓来,十八罗汉打杀之。魂魄归西天”时,佛祖便道出了真情实意,“是日势薄力单(指佛祖单身一人),自度(料)无生之望也,是成全你等”。看来,当时佛祖若有反抗之力,绝不会舍肉舍身。此道出佛祖之真意也!诚,后来颂佛者不知其中原委,谓之“慈悲之举”,实乃误解矣。佛祖后来之辞,足以弥补后人“欲加之罪”矣!若似后来人所提倡“舍身舍肉救鹰虎”,佛祖则罪大矣!虎之本性,乃肉食。若佛祖“有力而不除之”,使得虎有持无恐,便有更多“佛子佛孙葬身虎口”。虎口之下,还有诸多平头百姓矣!“葬身虎口之魂”岂不埋怨佛祖之“大慈大悲”?汝说,佛祖罪大不?可见,佛祖并非象后人所神化的那样“愚不可及”矣!然,佛祖自有过人之处,“自度无生之望也,是成全你等”换取了“割肉舍身”之美名,使当今佛之信徒以此为荣,使得佛道荣昌于中华几千年,此等“高瞻远瞩”亦系吾等学习之楷模矣!
[snapback]3022725[/snapback]​





舍身伺虎
(原创)小译《舍身伺虎》文学爱好 2007-10-11 13:17:24 阅读179 评论32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前日一时兴起,在博里贴了篇《看图达意》的短文,其中有九幅照片,均为武汉东湖风景区景点之一“寓言园”中搜罗,并请博友们根据图中的雕塑引出相对的寓言。九幅图中,可能与雕塑的创作形式过于抽象,如《鹬蚌相争》;或与本人的摄影角度中心主题不明,如《滥竽充数》等因素有关,引起不少朋友的兴趣与疑问。文章由我首发,有义务回答朋友们的疑问,在此,就其中一幅《舍身侍虎》(也称“舍身饲虎”)抛砖引玉,供大家左证。

《舍身侍虎》一图出自何处?表达何意?为此在网上好一阵查找,总算有了一知半解。原来《舍身侍虎》出自佛文,相提并论的则有《割肉喂鹰》,其意异曲同工。转贴如下:

在过去无量劫中,有一位名叫大车的国王,他有3个太子名叫:摩诃波罗、摩诃提婆、摩诃萨省

有一天,大车国王到郊外游览风景,3个太子都随着父王前往。

他们行经一个大竹林,在那里憩息了一会,再往前行时,忽然发现1只母虎和7只小虎,小虎围绕在母虎身旁,而母虎因为照顾它的子女,已经7日不曾啖食东西了。

大王子摩诃波罗见此情景,感叹的说:

“真可怜啊!小虎只顾吮吸母乳,而母虎却已7天不曾吃东西了啊!”

二王子摩诃提婆亦说:

“我怎么救它们呢?母虎得不到食物,会饿死的,母虎若死了,7只小虎岂不亦要饿死吗?我怎么救它们呢…”

三王子摩诃萨仕嘉┑溃骸拔矣Ω冒盐业纳硖宀际└母虎啖食,母虎不饿死,小虎亦会得救的。”

舍身饲饿虎 希求无上道

大王子和二王子虽有这些善念,可是在那里徘徊了一会,叹息了一会,便离开了。

三王子――萨势鹆舜笥旅偷拇刃模勇往地走入竹林去,―直走到老虎的身旁,把身上的衣服脱去,挂在竹枝上,将自己的身体侧卧在母虎的前面,等候饿虎来吃他。这时,他一心思惟着自己生命的苦、空、无常、色身的不净、可厌;现在来舍弃它,以此布施功德,求取无上的究竟涅:然后以此施于一切众生,给与不可计量的法界安乐。

三王子思惟着,许久,不见老虎来吃他。

三王子萨始这样不能令老虎就食,便走上虎旁的悬崖上,踊身跳下,在晕迷状态中,仍未觉老虎来吃他。醒来后,便用干竹签自刺颈项,使身出血。那时大地震动,天雨妙香,虚空诸天,同声赞叹!

饿虎见太子已死,用舌头舐食王子颈上的血,用口啖王子身肉,尽食无余。最后,只剩下几条白骨头!

大车王及大王子、二王子,不见摩河萨使槔矗返身去寻找,此时饿虎已食太子身肉殆尽。顿时,王与太子悲不自胜,号哭,闷绝;然对三太子这种勇猛舍身的慈心,却使他们受了无上的感动。因此,各人都发了上求菩提,下益众生的伟大心愿。







北魏、纵73cm、横126cm、壁画 敦煌莫高窟254窟右。



更有人将此寓言加以发挥,看上去与佛教的宗旨相悖,也转贴在此,供大家左证:



佛祖尝打坐于菩提树下,有鹰旋于顶。

佛祖仰问之:何。

鹰道:饥。

佛祖是割肉置于地:足乎。

鹰道:足。

是衔肉张翅欲飞,忽回首问佛:何以舍肉?

佛祖答:为天下苍生舍身亦可,况乎肉!

鹰去,血迹沿地淌,有虎循而至之。

佛祖凝问之:何。

虎道:饥。

佛祖说:将此身以饲大王,可否?

虎怪之,问:何故。

佛祖答:为苍生故。

虎遂衔而归之。

十八罗汉闻之,群聚于菩提树下,法事以唁之。

鹰虎闻而蹈,纷至沓来,十八罗汉打杀之。

魂魄归西天,讼于佛祖:尝言佛家舍身以济天下也,今者不济亦可,何以反害吾辈性命若?

佛祖大嗔:是日势薄力单,自度无生之望也,是成全你等,何贪至此,恶性不改?若吾佛家皆善受者,岂不任你这等畜牲打杀?



不管如何描述,这个寓言都给人以一种极大的悲壮,显然与佛教主张的“普渡众生”思想有关,在现实中,尤其是在当代是不值得提倡的。改变现状的方法和途径可以有很多,以肉身来换取某种平衡大概是古代生产力极度低下的无奈之举吧。

听起来此寓言宣扬的也是一种“奉献”精神,然而奉献的对象却让人置疑。人类的奉献如果能换来人类更多的安宁与幸福是值得歌颂的,但奉献给非人类就另当别论了,这与佛教中的“众生”不仅仅是指人类有关,这大概就是佛教为什么不杀生,不吃荤的道理了。所以,我们在学习古代文化时,总要在前面说上一句:提其精华,弃其糟粕,绝不能“生吞活剥”了。

http://qjzx5408.blog.163.com/blog/static/1...00791111724157/

刚处理完俗务,感谢先生赐教;先生断章取义批评佛家,是欺世的大妄言,要入地狱的。无尽劫来,可消你业障,佛知你种下无尽恶因,一切都是佛的安排。
 
我知道这个故事时是在读一本武侠小说…… 一灯大师…… 汗一个…… 今天总算学了点知识……
 
记得有一幅PP,叫做苏小妹三难秦少游,讲秦少游新婚之夜,苏小妹将新房门紧闭,并出一联,对出方能入新房。上联好象是:双手关上生死路

秦少游一时对不出,苏东坡见状,向湖中投了一石,秦少游茅塞顿开,对出下联:投石惊破水底天。(以上凭儿时记忆,有谬误的地方,请方家手下留情,别教训俺)秦少游苏小妹才子佳人,民间多传为美谈。

看书渐多,才知道,根本就没有苏小妹,苏轼有一姐姐,叫八姐。苏小妹不过文人墨客意淫虚构出来的佳话。这就是文人和学者的分野,学者是不可能虚构一个苏小妹出来的。文人无行,一为文人,便不足观(钱钟书的典故),多由此来。先生竟然拿文人虚构出来的东西,作为证明佛家欺世的论据,先生也够欺世的了。这样来求名,纵世无英雄,竖子也难以成名。


夜深了,有时间再向先生请益文言文。
 
2 页 < 1 2

3 名用户正在浏览该主题 (1 名游客 和 0 名隐身用户)
2 名用户: 飘落的黄叶, 小云和小吉, 游客



小云和小吉,夜了,休息吧。得空再向楼主请益文言文。
 
俺正无聊得兴起……先生好厉害,知道这么多典故理解得又透彻…… 其实古文确实挺有韵味的,就是吵架时用上的话好像不大让人尽兴呢……
 
佛祖之举,世人多颂之,并谓“佛之慈悲”而劝人修佛,当“鹰虎闻而蹈,纷至沓来,十八罗汉打杀之。魂魄归西天”佛祖便以本意言之:是时势单力薄,度无望,故全尔欲。视之,若能力抗,断不行此下策。此可尽观佛之意也!诚,后世颂者讹传,谓佛慈悲……..


佛祖之举,当世人多有颂赞,并以此谓之为“佛之慈善”,进而劝人修佛从善,如此等等。然,当“鹰虎闻而蹈,纷至沓来,十八罗汉打杀之。魂魄归西天”时,佛祖便道出了真情实意,“是日势薄力单(指佛祖单身一人),自度(料)无生之望也,是成全你等”。看来,当时佛祖若有反抗之力,绝不会舍肉舍身。此道出佛祖之真意也!诚,后来颂佛者不知其中原委,谓之“慈悲之举”,实乃误解矣。

先生原文,落叶这样表达,可否?
 
QUOTE(小云和小吉 @ 2010年08月26日 Thursday, 01:39 AM)
俺正无聊得兴起……先生好厉害,知道这么多典故理解得又透彻…… 其实古文确实挺有韵味的,就是吵架时用上的话好像不大让人尽兴呢……
[snapback]3022929[/snapback]​




呵呵,不懂古文,只是生吞活剥看过八大家一些文章,瞎蒙的。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