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电白洗夫人雕像VS高州洗夫人雕像,大家觉得哪座更有巾帼英雌的风范 (1人在浏览)

QUOTE(飞将军之所向无敌 @ 2011年02月09日 Wednesday, 12:43 PM)
请问:同是冼太夫人的眼神有二种吗?
同一个人,战袍比布衣高贵。盔甲战袍更能体现冼夫人的统一岭南,征战不屈,横扫千军的精神!
至少,那时的冼夫人还不是皇帝吧?
ha.gif

[snapback]3095735[/snapback]​



两尊雕塑表现了两种不同的眼神。

“那时的冼夫人还不是皇帝吧?”这个问题跟我所说过的话无关。
 
QUOTE(BadMan @ 2011年02月08日 Tuesday, 11:10 PM)
人的高贵与否体现在其气质,并非体现在其衣着。一个獐头鼠目之辈穿上龙袍也像不了太子。同一个人所穿的布制衣裳和战袍本身并无所谓的贵贱之分。如果一定要拿衣着来比一个高低贵贱,则穿战袍者从来都不可能是最高贵者,最高贵的皇帝从来都不会自己穿战袍出战。
[snapback]3095495[/snapback]​


smile.gif
 
QUOTE(BadMan @ 2011年02月09日 Wednesday, 12:49 PM)
两尊雕塑表现了两种不同的眼神。

“那时的冼夫人还不是皇帝吧?”这个问题跟我所说过的话无关。
[snapback]3095736[/snapback]​


要说眼神,东湖冼夫人像慈眉善目,用她那双慈祥的双眼注视着神电这一片故土,保佑着她的子民安居乐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那是胜利凯旋归来的眼神!
 
说得好!
东湖冼夫人像勒马东湖海堤,面向东方,任凭风吹雨淋日晒,日日夜夜总是巍然屹立在那儿,告诉外出谋生闯荡的镇民:有亲人在惦记,有神灵在保佑。
 
QUOTE(秋叶浪子 @ 2011年02月09日 Wednesday, 01:11 PM)
说得好!
东湖冼夫人像勒马东湖海堤,面向东方,任凭风吹雨淋日晒,日日夜夜总是巍然屹立在那儿,告诉外出谋生闯荡的镇民:有亲人在惦记,有神灵在保佑。
[snapback]3095746[/snapback]​


难怪她面前的那些外省补漏屋者在车上住得那么安稳。
 
电白的夫人塑像以戎装说明的洗夫人的身份,突出巾接⑿鄣奶氐悖又以动作与神态表现其慈善性格,无疑是正确的。
高州的夫人似是草民的形象,不懂她的头上是什么玩意儿,和她的身份有何关系。布衣偏偏又拿弓拿箭,难道打猎?
洗夫人留芳百世绝不是因她的草民身份,而是因为她披甲上阵建立功名,因此东湖的像更典型。
 
QUOTE(BadMan @ 2011年02月08日 Tuesday, 11:10 PM)
人的高贵与否体现在其气质,并非体现在其衣着。一个獐头鼠目之辈穿上龙袍也像不了太子。同一个人所穿的布制衣裳和战袍本身并无所谓的贵贱之分。如果一定要拿衣着来比一个高低贵贱,则穿战袍者从来都不可能是最高贵者,最高贵的皇帝从来都不会自己穿战袍出战。
[snapback]3095495[/snapback]​


QUOTE(飞将军之所向无敌 @ 2011年02月09日 Wednesday, 12:43 PM)
请问:同是冼太夫人的眼神有二种吗?
同一个人,战袍比布衣高贵。盔甲战袍更能体现冼夫人的统一岭南,征战不屈,横扫千军的精神!
至少,那时的冼夫人还不是皇帝吧?
ha.gif

[snapback]3095735[/snapback]​



老是看不明白别人的话里的意思,论辩会很没劲。
 
QUOTE(飞将军之所向无敌 @ 2011年02月09日 Wednesday, 12:43 PM)
请问:同是冼太夫人的眼神有二种吗?
同一个人,战袍比布衣高贵。盔甲战袍更能体现冼夫人的统一岭南,征战不屈,横扫千军的精神!至少,那时的冼夫人还不是皇帝吧?
ha.gif

[snapback]3095735[/snapback]​


由上述所综,电白冼夫人像比高州的高贵!
 
QUOTE(湖海山人 @ 2011年02月10日 Thursday, 01:09 AM)
电白的夫人塑像以戎装说明的洗夫人的身份,突出巾接⑿鄣奶氐悖又以动作与神态表现其慈善性格,无疑是正确的。
高州的夫人似是草民的形象,不懂她的头上是什么玩意儿,和她的身份有何关系。布衣偏偏又拿弓拿箭,难道打猎?
洗夫人留芳百世绝不是因她的草民身份,而是因为她披甲上阵建立功名,因此东湖的像更典型。
[snapback]3096050[/snapback]​


贴切!
face3.gif
 
我记得我初中的语文老师说过!!花木兰应该很MAN!!没什么女人味!!
所以才会男扮女装那么久都不被人发现!!

不过如果冼夫人不漂亮的话,那个什么王也不会娶她做老婆吧!!恩很难选择!!
 
上下图都着战服,上图汉服,下图当时地方民族服饰。上图向北作揖,
没有英气;下图威风凛凛。
 
高州冼夫人像上穿圆领布衣,下着双靴子。背带弓,没有箭。
高州人典型的作风――正所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QUOTE(cvs @ 2011年02月10日 Thursday, 02:02 PM)
上下图都着战服,上图汉服,下图当时地方民族服饰。上图向北作揖,
没有英气;下图威风凛凛。
[snapback]3096211[/snapback]​


都着战服?难道是铁布衣,刀枪不入?
ha.gif
 
雕塑的雕刻者摆了乌龙,古人的抱拳:左手抱右手为之吉拜,右手抱左手为之凶拜,上图的抱拳是凶拜。
 
QUOTE(东澳夕照 @ 2011年02月11日 Friday, 01:28 PM)
雕塑的雕刻者摆了乌龙,古人的抱拳:左手抱右手为之吉拜,右手抱左手为之凶拜,上图的抱拳是凶拜。
[snapback]3096926[/snapback]​




百度了一下,果然有此说法。

古人吉拜与凶拜的区别到底在哪儿? 求教了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11-1-3 19:39 | 提问者:尘封恒凛

最佳答案 中国古代一种拜礼。古人拜礼有“吉凶之分,吉事为吉拜,凶事 吉拜
为凶拜,至于奇拜褒拜,奇者独而无偶,即一拜也。褒字之义,郑大夫云:‘褒读为报,报拜再拜是也。’段玉裁亦云:‘褒者,大也,有所多大之辞也。’大同小异,皆系多拜之意。”
作揖的正确手势是:作揖的基本手势是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对右拳或包或盖,这样的作揖手势是“吉拜”,反之,“右手成掌,左手握拳”则为凶拜,一般用于吊丧。而在贺岁广告中经常出现的,正是这样的“凶拜”。
中国古代讲究以左为尊,直至今天,中国官方依然是继承这一传统的。比如领导人的排序,二号领导人一定在一号领导人的左侧。国际通行的惯例则是以右为尊,所以在接见外宾时,外宾都是坐在右侧的(小平同志例外,是因为右耳听力不好)。古人为何以左为尊?一般的解释是:人在攻击别人时,通常用右手。所以,作揖时,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示真诚与尊敬。
尽管传统不再流行,尽管大众对于如何作揖也没有清晰的认识了。然而,广告作为一种大众传播,作为品牌文化的重要部分,弄出用“吊丧”手势拜年的笑话来,实在是贻笑大方。过去出现过类似错误的广告中,不乏大牌策划人、大牌明星代言人的身影。人不知而不愠,从广告策划人、制作人、代言人、电视媒体的审查人和广告主,都非常必要补上这个小常识。
当然,出类似错误的绝对不仅仅是广告人,众多的大牌主持人、影视剧导演、明星、名人也经常会犯这个很小的低级错误,因为大家都疏远了传统。
 
QUOTE(BadMan @ 2011年02月08日 Tuesday, 10:30 AM)
上图表现的冼太夫人和蔼可亲,下图表现的冼太夫人高贵威严。似乎下图更符合冼太夫人的人物性格和特征。
[snapback]3095228[/snapback]​


可能上图是冯宝雕的,而下图是李振刚雕的
 
从真实的历史来说,高州版的更符合当时俚人的衣着习惯,电白的多了一些艺术处理.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