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勿忘国耻、警钟长鸣!纪念九・一八事变73周年 (1人在浏览)

半个人

荣誉坛主
荣誉会员
注册
2004-08-16
帖子
7,441
反馈评分
65
点数
71
[attachmentid=1530]

[attachmentid=1531]

[attachmentid=1532]

[attachmentid=1533]
“九一八”事变元凶--日本陆军上将板恒征四郎


日本陆军上将板恒征四郎,甲级战犯,双手沾满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鲜血的刽子手。出生在岩手县岩手町沼宫内。其祖父直作是藩主的讲师,神道教徒;其父亲政德受日本儒学影响较深,是个虔诚的神道教徒。板垣深受其祖父的影响,从小立下了“长大以后当大将”的志向。他先后进入仙台陆军地方幼年学校和东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1904年参加日俄战争,任排长。1913年入日本陆军大学学习, 1916年毕业。
1917~1919年,任参谋本部部员,驻在中国昆明、汉口,负责收集中国的情报。1922年到参谋本部中国科任职,频频到中国从事阴谋活动。1929年任关东军某部团长,驻中国沈阳。当年调任关东军高级参谋。1931年与关东军主任参谋石原莞尔狼狈为奸,策划“九・一八”事变,炮制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是制造“九・一八”事变的主犯之一。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以前,他就不止一次地鼓吹侵略中国东北,把东北看成是日本“国防的第一线”,并参与了事变的阴谋策划活动。后来,他实际充当了这次侵略行动的主角和前线的实际指挥者。1932年 3月伪满洲国成立后,充任执政顾问和军政部最高顾问。1937年,他本任奉天(沈阳)特务机关长,却跑到天津策动国民党政府的内变工作,以配合日军大举进攻热河、华北。1934年升任关东军副参谋长兼驻伪满洲国武官,又染指内蒙,妄图把内蒙从中国分裂出去,并在内蒙和华北制造伪政权。
1936年升任关东军参谋长,又在内蒙挑起了绥远事件。1937年 7月 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此时担任驻本土广岛第 5师师长的板垣征四郎,又被派往中国直接参加侵略华北和华中的战争。同年率军进攻山西时,在平型关战斗中遭到中国八路军的痛击。1938年春,又率第 5师参加徐州地区的作战,在台儿庄战役中受重创。1938年 5月,奉调回国,出任改组的近卫内阁的陆军大臣,主张扩大侵华战争,亲自下令扩大战争范围。他参加了重要内阁会议,决定打倒中国国民政府,以拼凑的傀儡政权取而代之,并对筹组汪精卫傀儡政权负有重要的罪责。
1939年 9月至 1941年 7月,担任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继续参与侵华战争的指挥事宜,并对日本侵略军在中国解放区的暴行负有责任。1941年晋升上将,调任日本朝鲜军司令。1943年任最高军事参议官。
1945年 4月,出任总部设在新加坡的第 7方面军司令,指挥日军在荷属东印度和马来亚等地同盟军作战。9月日本宣布投降后,率第 7方面军在新加坡向英军投降。板垣征四郎作为日本法西斯军事头目之一,积极参与策划和实施了对中、美、苏等国的侵略战争。他在侵华战争中充当了重要角色,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日本投降后,驻日盟军总部于 1945年 12月下令将甲级战犯板垣征四郎逮捕。
1946年 5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庭审判板垣征四郎,检查官指控他犯有侵略中国等 10项战争罪行。1948年11月12日,法庭最后判决板垣征四郎绞刑。同年 13月 33日,板垣被押上东京巢鸭监狱行刑室的绞刑架, 12分钟后气绝命亡。

勿忘国耻、警钟长鸣!纪念九・一八事变73周年

本贴目录:


一:九・一八事变

二:七・七事变

三:淞沪会战   

四:南京大屠杀   

五:挽救民族危亡的抗日战争

六:国耻永不忘,民族当自强

一: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之一:处于内忧外患的中国

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思想和政策是由来已久的。1552年和1597年,丰臣太吉两次发兵侵略朝鲜,妄图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征服亚洲。他的狂妄侵略行径被朝鲜人民和朝中联军彻底粉碎。
  到了18世纪90年代,本多利明的《西域物语》竭力鼓吹入侵堪察加、库页岛和满洲。
  1823年,佐藤信渊在其《宇内混同秘策》一书中宣称:"皇大御国乃天地间最初成立之国,为世界各国之根本",因此,皇国号令世界各国之"天理"是不言而喻的。根据这一"天理",日本要首先并吞满洲,继而将中国全部领土划入日本版图,尔后从东南亚进军印度,"合并世界各国"。
  19世纪50年代,吉田松阴曾主张:急修武备,一俟船坚炮足,北割满洲之地,南取台湾、吕宋诸岛。又叫嚣:与俄美讲和,乘此间隙培养国力,转而掠取朝鲜、满洲、中国,"致对俄美贸易中之所失,亦可由略地朝鲜满洲而取得补偿。"
  1872年末到1873年,西乡隆盛、板垣退助等人为了"将希冀内乱之心转移于外,行兴国之远略,"最初计划侵略台湾,随后计划侵略朝鲜。1874年,大久保利通实施了西乡等制定的远征台湾计划,悍然侵犯我国台湾。日本侵略军登陆后,对台湾人民进行了残酷的屠杀。事后,又从我国获取50万两白银的"赔款"。1875年作为"征韩论"的发展,武装侵略朝鲜,制造了"江华岛事件。"这些强盗行径,说明日本政府推行的"富国强兵"国策,就是一个扩张侵略的国策。日本陆军参谋总长山县有串在其1880年写的《邻邦兵备略》中曾明确地说:"查兵之多寡,较诸国之贫富尤为当务之急","强兵为富国之本"。所以,在推行这一国策的初期,就迫不及待地对中国和朝鲜进行了扩张侵略。日本资本主义大体上是经过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在1897年至1911年这段时间发展成为帝国主义的。经过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日本吞并了朝鲜,夺取了台湾和库页岛南不,取得了辽东半岛的租借权,成为帝国正义五个列强之一。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台湾、吞并朝鲜后,就阴谋独占整个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垄断资本大发战争财,经济实力急剧膨胀,成为公认的"帝国主义暴发户"。进入20年代,发生了战后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日本受到这场危机的冲击。日本统治集团决定发动大规模侵略中国和亚洲的战争,以摆脱经济和政治危机,争夺新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并全面控制中国进而控制亚洲,称霸世界。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田中义一以首相兼外相的身份,在东京主持召开了"东方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外务次官森恪、日本驻华公使芳泽谦吉、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陆军次官田俊六等。这次会议完全是田中义一为制定侵华政策而召开的。田中在7月7日的一次会上宣称:"……有关我国对华政策的实施的具体办法,本大臣和各位另行商议"。在这次会议之前,田中等人与参谋本部、陆军省和外务省的一些极端军国主义分子,就"大陆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了秘密磋商,并确定了"把满蒙从中国分割开来,划为单独的区域,在这个土地、地区上渗入日本的政治势力"的方针。在这一方针的驱使之下,关东军参谋长斋藤恒于1927年6月1日,向日本当局提出了《关于对满蒙政策的意见》,强烈主张"帝国此刻必须以扶植其在东三省和热河特区的实力为对华政策的基点。"田中在7月7日的会议上,以"训示"的形式提出了明确的侵货方针《对华政策纲领》。在公开发表的"纲领"中,一开头就公然将中国领土区分为"中国本土和满蒙",妄图把中国东北分割出去,变为日本的殖民地。他宣称:"关于满蒙尤其是东三省",是一个"在国防上及国民生存上有重大利害关系"的特殊地区,有"特殊的考虑"的"责任"。
  1927年7月25日,田中义一提出了世界历史上罕见的极其露骨的侵略计划"满蒙积极政策",世称《田中奏折》。这个秘密文件的主要内容是阐述侵略中国的方针政策。
  《田中奏折》提出日本新大陆政策的总战略是:"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日本获取全中国的资源以后,"就可以进而征服印度、南洋诸岛、中小亚细亚以至欧洲。""大和民族在亚洲大陆显露身手,掌握满蒙的权利则为首要关键。"
  《田中奏折》提出日本"应开拓满蒙富源,以培养帝国恒久的繁荣。"为此,日本必须千方百计地取得满蒙的土地商租权、铁路建筑权、矿权、林权、对外贸易、海运、金融权等;日本人自由出入满蒙;设置日本政治、财政、军事顾问和教官;大力奖励朝鲜移民;派遣军人潜入蒙古,控制旧王公等。为了管理满蒙的事务,日本政府要设置拓殖省即殖民部。
  《田中奏折》认为:"日本除采用'铁血'政策而外,而能排去东亚的困难";"将来欲制中国,必以摧毁美国势力为先决条件,""不得不与美一战";"最近将来,在北满地方必与赤俄冲突。"因此,日本计划"以军事为目的",迅速修建几条具有战略价值的铁路,把满蒙与朝鲜连成一体,加强对我国东北的经济掠夺。
  《田中奏折》提出的侵略步骤是:第一期夺取台湾,第二期夺取朝鲜,第三期夺取满蒙,第四期征服全中国,第五期征服全世界。该奏折写道:"第一期征服全中国,第五期征服全世界"。该奏折写道:"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三期征服朝鲜,皆已实现。唯第三期征服满蒙以征服中国全土,……则尚未完成。"奏折继而提出侵略中国的具体办法。后来,日本军国主义即按此计划,以"铁血主义"即武装侵略的方针,并通过"贸易"、"移民"、"开拓"、"经营铁路"、"经营厂矿企业"等等一系列侵略形式,不断扩大和加强其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范围和势力。直至30年代发动"九・一八事变",用武力侵占了我国东北,制造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继而,又发动了"七・七事变",对我国进行全面的武装侵略战争。所有这一切都说明,自"东方会议"以来,田中的罪恶侵华计划已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动一步一步地变成了现实.

[attachmentid=1534]

九一八事变前国内分崩离折态势。


腐败无能的国民党新军阀连年混战,致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attachmentid=1535]

九一八事变态势图。


日军企图灭我中华之狼子野心由来己久,九一八事变乘势侵占我东三省。
 

附件

  • hei2.jpg
    hei2.jpg
    47.5 KB · 查看: 305
  • 1.jpg
    1.jpg
    27.7 KB · 查看: 328
  • 2.jpg
    2.jpg
    44.8 KB · 查看: 319
  • 3.jpg
    3.jpg
    13.3 KB · 查看: 303
  • 4.jpg
    4.jpg
    110.9 KB · 查看: 326
  • 5.jpg
    5.jpg
    101.2 KB · 查看: 334
九一八事变之二: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在中国制造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attachmentid=1536]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在中国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进而侵占了中国东北地区,为实现其吞并全中国的野心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9月18日夜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的河本末守中尉率其部下数人,在预定的柳条沟东侧南满铁路上(距北大营约800米处)点燃炸药,炸坏一条铁路和两根枕木。20分钟后,从长春南下的火车经过此处,并未出轨颠覆,仅歪斜了一下便顺利通过。由于这是日军制造借口,火车颠覆与否并不重要,随即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三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诬为炸铁路的凶犯。同时河本末守中尉用随身携带的电话机向大队本部和沈阳特务机关报告。这时预先在铁路爆炸点北40里的日军独立守务队步兵第2大队第三中队立即向北大营袭击。日本关东军发动的侵略战争由此开始。

[attachmentid=1537]

资料图片:柳条湖附近日军破坏铁路的现场

[attachmentid=1538]

日军在“铁路爆炸事件”假证据前:图为日军在破碎的枕木、军帽、枪支等假证据前留影。

[attachmentid=1539]

资料图片:日本装甲车入侵沈阳

[attachmentid=1540]

事件发生时,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在旅顺,板垣征四郎以代理关东军司令官、先遣参谋的名义发布了进攻北大营和沈阳城的命令。令独立守备队第2大队、第5大队攻击北大营,步兵第29联队攻击沈阳城。本庄繁在旅顺于是夜11时50分和19日零时30分连续接到奉天特务机关长土肥贤二的情报,便决定迅速将关东军主力向沈阳集结,以便首先控制东北地区的中枢,19日1时20分发出电令:第2师团迅速向沈阳集中,并对沈阳发动攻击;步兵第3旅团第3联队及骑兵第2联队攻击长春附近中国守军;独立守务队第1、第5大队向沈阳前进,第3大队迅速占领营口,第4大队攻凤凰城并占领安东(今丹东),第6大队的两个中队向沈阳集中归第2师团指挥。同时要求驻朝鲜日军司令官林铣十郎中将迅速派部队增援东北。此电令同时报告日本军部。命令发布后,本庄繁即率步兵第30联队和重炮兵大队,乘当日3时30分的火车赴沈阳。


[attachmentid=1541]

资料图片:横行在东北进行疯狂烧杀抢掳的日军


日本军部收到本庄繁的电报后,于19日上午7时召开会议,参加的有陆军省次官杉山中将和所属各部(局)长,一致认为关东军的行动是适当的,决定给关东军增加兵力。

[attachmentid=1542]

日本侵略军靴下铁钉铿锵,图为骄横不可一世的日寇奈良部队


“九・一八”事变发生时,东北军驻沈阳的部队仅有第7旅驻北大营,城内有警察和公安队2000余人。张学良远在北平,东北边防司令长官职务由参谋长荣臻代理。在事变前,鉴于日军准备发动进攻的紧张局势,荣臻和辽宁省主席臧式毅曾派警务处长黄显声到北平请示。第7旅旅长王以哲也曾赴北平请示应变措施。对此张学良报告蒋介石。而蒋介石却采取了妥协卖国的不抵抗政策。8月16日,蒋介石电告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于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张学良即将蒋的电报转达东北各将领。这样,驻沈阳的东北军,尽管自动地作了一些抵抗日军进攻的准备,但依然只有执行不抵抗命令而撤退。


[attachmentid=1543]

1932年蒋介石写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手令


[attachmentid=1544]

资料图片:沈阳的日本关东军司令部

日本关东军遵照司令官本庄繁的命令,向东北各地的中国东北军进攻。独立守备队第2大队向北大营展开攻击。东北军第7旅广大士兵自动奋勇抵抗。大多数官兵奋不顾身地抗击着装备优良、人数众多的日军的进攻。但是有一部分团以上军官由于接受了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战斗意志消沉,使部队的战斗威力不能很好的施展,因而不得不在日寇的猛烈进攻下狼猾撤退。日军独立守备队第2大队迅速突迸北大营西北角。

[attachmentid=1545]

资料图片:日军占据辽宁省政府


19日早晨4时40分,日军独立守备队第5大队也由铁岭乘火车到达北大营加人战斗。5时30分,东北军第7旅退出北大营。于是日军将北大营占领。战斗中东北军伤亡290余人。军伤亡24人。


[attachmentid=1546]

资料图片: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日军第29联队攻击沈阳城到19日早晨4时30分占领西城墙。4时45分,日军第2师团主力由辽阳和海城乘火车达沈阳,立即展开攻击。到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就将沈阳城全部占领。到当日中午,日军又将东大营和山咀子兵营占领。沈阳地区的东北军撤向锦州。

[attachmentid=1547]

市民们在无奈地驻足观望在某街道上担任警戒的日军士兵


日本占领沈阳后,掳掠了中国大量公私财产。东北军的大量兵器弹药均为日军所获,其中有飞机262架,各种炮3019门,坦克26辆,各种枪支12万余支。

[attachmentid=1548]

资料图片:被日军占据的张学良官邸

日军攻击北大营和沈阳城时,辽宁省主席臧式毅和荣臻急用长途电话报告在北平的张学良,这时张正偕夫人等在前门外中和剧院看戏。张学良立即返回协和医院(他当时正在该院疗养)听取臧、荣的报告,接着又接到沈阳发来的急电。张学良急忙召集在北平的东北军高级将领开会,在会上张表明勿使事态扩大,以免兵连祸结,并决定速报中央听候指示,19日发表一纸通电,转述臧、荣的电报的内容后“除电呈国民政府外,敬电奉闻”。
而这时蒋介石正乘军舰到江西指挥中央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和红军。蒋介石接到事变的报告后,返回南京。9月22日,他在国民党南京市党部会议上表明要对日本采取逆来顺受态度,等待国际联合会作“公理判断”。


[attachmentid=1549]

资料图片:日军大肆掠夺中国物资运往日本

[attachmentid=1550]

日本侵略军用铡刀惨杀我东北同胞

[attachmentid=1551]

辽宁凌源被杀男女同胞之惨状。

[attachmentid=1552]

日本侵略军在辽宁铁岭屠杀了我国人民之后,把首级悬挂起来。
 

附件

  • 6.jpg
    6.jpg
    70.8 KB · 查看: 300
  • 7.jpg
    7.jpg
    72.4 KB · 查看: 318
  • 8.jpg
    8.jpg
    79.4 KB · 查看: 260
  • 9.jpg
    9.jpg
    80.7 KB · 查看: 272
  • 11.jpg
    11.jpg
    48.6 KB · 查看: 299
  • 12.jpg
    12.jpg
    67.4 KB · 查看: 280
  • 13.jpg
    13.jpg
    36.5 KB · 查看: 263
  • 14.jpg
    14.jpg
    29.6 KB · 查看: 284
  • 15.jpg
    15.jpg
    106.7 KB · 查看: 270
  • 16.jpg
    16.jpg
    65.6 KB · 查看: 279
  • 17.jpg
    17.jpg
    51.8 KB · 查看: 292
  • 18.jpg
    18.jpg
    34.9 KB · 查看: 304
  • 19.jpg
    19.jpg
    73.7 KB · 查看: 268
  • 20.jpg
    20.jpg
    76.4 KB · 查看: 280
  • 21.gif
    21.gif
    54.2 KB · 查看: 278
  • 22.gif
    22.gif
    74.1 KB · 查看: 282
  • 23.gif
    23.gif
    41.4 KB · 查看: 283
九一八事变之三:日本侵华战争的侵略暴行-在东北拼凑“满洲国”傀儡政权

1932年3月9日,日本帝国主义策划的伪“满洲国”在长春正式成立,国号大同,改长春为“新京”。溥仪为政府“执政”,郑孝胥为“国务总理”。当日,溥仪在长春就职。 参加就职典礼的有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等200余人。
  1932年4月, 伪“满洲国”与日本政府签订《日满协定书》,让日本帝国主义操纵中国东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一切大权,伪“满洲国”实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傀儡政权。1934年3月1日,伪“满洲国”正式更名为伪“满洲帝国”,溥仪改任“皇帝”,年号为“康德”。'


[attachmentid=1553]

1932年3月9日,溥仪(中座者)在就任“满洲国”执政典礼的仪式上。其左为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右为国务院总理郑孝胥

[attachmentid=1554]

溥仪的汽车驶向执政府,举行就任式

[attachmentid=1555]

1934年3月1日,即位“满洲国皇帝”的溥仪

[attachmentid=1556]

“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发布的“执政令”

[attachmentid=1557]

“伪满洲国皇帝”溥仪“执政大印”
 

附件

  • 24.jpg
    24.jpg
    16.7 KB · 查看: 252
  • 25.jpg
    25.jpg
    10.1 KB · 查看: 276
  • 26.jpg
    26.jpg
    27.6 KB · 查看: 280
  • 27.jpg
    27.jpg
    27 KB · 查看: 271
  • 28.jpg
    28.jpg
    17.7 KB · 查看: 268
九一八事变之四:灭我民族的日本细菌战部队“满州第731部队”

[attachmentid=1558]

原731部队俯瞰图

[attachmentid=1559]

731部队部队长北野政次


[attachmentid=1560]

731部队高等官全影。

[attachmentid=1561]

见证历史--731部队司令部

[attachmentid=1562]

731部队试验场遗址


1936年8月,日本军部根据天皇裕仁的密令,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两支秘密细菌部队,其中之一就是由石井四郎主持的“关东军防疫给水部”,本部设在哈尔滨。1941年8月将其番号更为“满洲第731部队”。
  第731部队驻在哈尔滨市南部平房一带,占地30多平方公里,对外严格保密,仅修建四方楼细菌实验工厂就将参加施工的3000多名中国劳工全部秘密杀害。这支部队拥有细菌专家、科技人员3000余名,并有自己专用的航空队,还在海拉尔、孙吴、牡丹江、林口建立了4个支队。第731部队设有8个部,分工负责实验和生产细菌武器。他们培养的细菌有:鼠疫、霍乱、坏疽、炭疽、伤寒、副伤寒等。在实验中不仅使用动物,而且用活人进行
实验。为此,设有可容三四百人的秘密监狱。该部队还负责培育散布细菌用的寄生虫,制造散布细菌用的特种武器,并拥有大规模的生产设备。用这些设备,在一个生产周期内,即能生产3万万亿微生物,每月能培制出300公斤鼠疫菌及数千万只专门用作传播细菌的跳蚤。


[attachmentid=1563]

林口162支队地下菌种储藏室。


[attachmentid=1564]

被日军细菌弹杀死的中国青年


最残忍的莫过于用活人进行细菌试验。这些惨遭实验的活人来自中国的抗日爱国志士、无辜群众和苏联、蒙古、朝鲜人。他们称这些人为“木头”,对其任意宰割。日军用活人进行实验的名目繁多,手段极其残忍。最常见的有菌液注射实验、染菌饮食实验、毒气实验、冻伤治疗实验和火焰喷射器杀伤力实验等。日军不仅用大量病菌在活人身上进行试验,而且在实验对象已经发病但尚未死亡的情况下就对其进行活体解剖。原第731部队细菌生产部长川岛
清在伯力军事法庭上供认:“731部队驻平房5年时间内,通过这个工厂,因染受致命细菌而被消灭的至少有3000人”。

[attachmentid=1565]

“四方楼”西北角焚尸炉。

[attachmentid=1566]

被炸毁的“四方楼”中心走廊残迹。

[attachmentid=1567]

鼠疫试验者尸体

[attachmentid=1568]

小动物地下饲养室内景

日本侵略者不仅大规模制造细菌武器,而且公然违反国际法,在侵华战争中大量使用细菌武器,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但是由于侵华日军在投降前夕将有关第731部队的档案焚烧、掩埋,以销灭罪证,逃避罪责,因此中国一直未能发现第731部队用活人作细菌实验的原始文字记载。

[attachmentid=1569]

731部队索要黄鼠文件目录。

[attachmentid=1570]

黄鼠饲养室外景。

[attachmentid=1571]

动物黄鼠饲养员郡司阳子


自1997年10月以来,侵华日军“731”罪证陈列馆和黑龙江省档案馆的研究人员在黑龙江省档案馆陆续发现了日军关东宪兵队“特殊输送”日文原始档案。1999年8月2日,黑龙江省政府正式向外界公布了这些原始档案,这在中国均属首次发现。
  这些油印、打印或用钢笔书写的原始档案共66件,形成时间为1941年至1944年,其中大多数是1941年7月至9月间的。原始档案上均印有“特移(扌+及)”字样。“特移(扌+及)”译成中文为“特殊输送”或“特别输送”,是侵华日军为保守“以活人作细菌实验材料”的秘密,在宪兵队的正式文件中规定的一个专门名词。
  档案中对受害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职业、身份和被捕时间、地点、原因以及各宪兵队长的“特殊输送”请示、关东宪兵司令官的签发指令等均有详细记载,其中王振达、朱云岫两位受害者的档案中还附有本人的照片。
  在这些原始档案中,各宪兵队请示实施“特殊输送”处理的抗日人士共计52人,均为从事对日谍报的中国抗日志士,有42人经过了关东宪兵司令部司令官的签发批准指令。每个指令下均有一名到数名受害者不等。
  此次发现的原始档案,证明被日军第731部队残害的人数远远不止川岛清所供认的3000个。以1941年档案为例,其最晚的一件于9月22日签发,编号为936号。如按每年发文编号从“1”开始的惯例推算,1941年年初至9月22日期间,至少有936名抗日人士被“特殊输送”处理。
  这批首次发现的原始档案,仅仅是“特殊输送”档案中很小的一部分。它们曾先后由中共东北局、公安部、黑龙江省公安厅保管,1969年开始由黑龙江省档案馆馆藏。这批原始档案的发现,为揭露第731部队的罪行提供了原始铁证。

[attachmentid=1572]

浙江省衢州市卫生防疫站原站长邱明轩医师向高校师生介绍他为调查侵华日军细菌战所制作的表格。邱明轩医师40多年来一直投身侵华日军衢州细菌战调查并曾赴 东京地方法院出庭作证。

[attachmentid=1573]

曾在侵华日军细菌战中死里逃生的浙江省义乌市崇山村村民王锦悌,在该村“侵华日军烧毁房屋示意图”墙前愤怒声讨当年日寇焚村灭迹的罪行。


同时,一些当年参与细菌战的日军人性复归,有的通过日中友好组织,以各种方式向中国人民谢罪、认罪;有的冲破重重阻力,提供侵华日军细菌战的证据;有的多年隐没,临终前把日军细菌战的证据交与后人,希望有朝一日公布于众;有的垂暮之年,病体缠身,自感当年从事细菌战罪孽深重,以拒药、绝食等方式,表达痛悔之情。
  提供证据的前侵华日军人员有:第731部队少年队队员田村良雄、第731部队工务班土木建筑员兼司机铃木进、第731部队抄写员铃木春房、驻华北(平)北支甲第1885部队第三课鼠疫、跳蚤生产技术员伊藤影明、驻广州波字第8640部队第1课细菌检验员丸山茂、第731部队成员田中信一和前侵华日军航空员松本正等。
  据丸山茂证实,1942年,他所在的细菌战部队曾向广州南石头粤港难民收容所秘密使用细菌战剂,杀害中国人上千名,并一一指证当年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的遗址。
  这些证据都证明了侵华日军实施的细菌战罪行累累,不容否认。
 

附件

  • 1.jpg
    1.jpg
    21.2 KB · 查看: 275
  • 2.jpg
    2.jpg
    20.7 KB · 查看: 263
  • 3.jpg
    3.jpg
    28.1 KB · 查看: 260
  • 4.jpg
    4.jpg
    14.9 KB · 查看: 234
  • 5.jpg
    5.jpg
    26.8 KB · 查看: 252
  • 6.jpg
    6.jpg
    20.9 KB · 查看: 238
  • 7.jpg
    7.jpg
    22.9 KB · 查看: 252
  • 8.jpg
    8.jpg
    20 KB · 查看: 278
  • 9.jpg
    9.jpg
    25.8 KB · 查看: 254
  • 10.jpg
    10.jpg
    26.1 KB · 查看: 259
  • 11.jpg
    11.jpg
    21.6 KB · 查看: 244
  • 12.jpg
    12.jpg
    36.2 KB · 查看: 274
  • 13.jpg
    13.jpg
    29 KB · 查看: 287
  • 14.jpg
    14.jpg
    6.3 KB · 查看: 288
  • 15.jpg
    15.jpg
    31.3 KB · 查看: 239
  • 16.jpg
    16.jpg
    45.1 KB · 查看: 242
九一八事变之五:东北抗日联军奋起抗日

[attachmentid=1574]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

[attachmentid=1575]

东北抗日联军警卫战士的一部分

[attachmentid=1576]

锦西义勇军奋起抵抗

[attachmentid=1577]

日寇残杀东北义勇军

[attachmentid=1578]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东北抗联抗日态势图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组织了抗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其中包括一部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义勇军。这些抗日武装在群众的支持下艰苦斗争,队伍日益扩大,到1935年先后建成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二、三军,抗日同盟军第四军
,反日联合军第五军。1936年2月,发表了东北抗日联军的统一建制宣言,组成东北抗日联军,到1937年初共建成11个军,由杨靖宇、李兆麟等领导。

  东北抗联从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东北解放,历经十四年抗战,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长期坚持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附件

  • 17.jpg
    17.jpg
    25.1 KB · 查看: 246
  • 18.jpg
    18.jpg
    40.1 KB · 查看: 260
  • 19.jpg
    19.jpg
    41.1 KB · 查看: 254
  • 20.jpg
    20.jpg
    67.2 KB · 查看: 256
  • 21.jpg
    21.jpg
    119.3 KB · 查看: 278
二: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之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端


[attachmentid=1579]

历史将永远铭刻着这个关糸中华民族危亡的日子

[attachmentid=1580]

乾隆御题“卢沟晓月”的汉白玉碑

[attachmentid=1581]

卢沟桥上

[attachmentid=1582]

卢沟桥上的石狮子

[attachmentid=1583]

“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端
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今北京)。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
1937年,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
一无理的要求。日军竟开始攻击中国驻军,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当华北战事一天天扩大的时候,1937年8月13日日军又在上海发动了进攻。宛平城的枪声掀开了全民抗日的序幕。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全面侵华,在中国建立殖民统治,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推行的方针。
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在确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迅速走上了扩张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并制定了以中国、朝鲜为主要侵略对象的所谓“大陆政策”。本世纪初叶,日本于日俄战争后取代俄国,在中国东北扩大殖民势力,屯驻关东军,设立殖民机构“南满铁路公司”,把东北作为对中国殖民扩张的基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极力扩大对华侵略,出兵山东,胁迫袁世凯接受日本妄图鲸吞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把侵略魔掌伸向中国内地。一次大战后,日本企图通过加紧掠夺中国、朝鲜和其他亚洲国家,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在1927年的“东方会议”上对侵略中国问题进行了精心策划。1931年9月18日,日本对我国东北发动突然袭击,3个多月就占领东北全境。翌年日军进攻上海(一二八事变 ),并攻占大片华北土地,威逼平津,又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在华北搞所谓“自治运动”,妄图长期占领这些地区。1936年日本制定的总体战略计划--“国策基准”出笼后,
卢沟桥上的中国守军
日本举行了一次“将官”演习,向参加演习的将官交代了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的战争部署。此后,日本增兵中国东北,抽调精锐部队关东军进驻平津一带,频繁举行军事演习进行挑衅,伺机挑起战争。1937年7月3日,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向日本政府提议立即给中国以打击,随即于7月7日发动了“芦沟桥事变”(即“七七事变”)。7月9日,中日双方交战部队曾达成口头停火协议。但同时,日本乘机从中国东北和朝鲜抽调2万多军队和百余架飞机投入华北地区。7月17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制定了《在华北行使兵力时对华战争指导纲要》,日本政府决定动员40万兵力,妄图用武力灭亡中国。

[attachmentid=1584]

[attachmentid=1585]

在卢沟桥战斗中牺牲的29军37师219团3营10连连长孔宪全

[attachmentid=1586]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中日双方进行交涉。在谈判中,坚持与敌斗争的宛平县县长王冷斋。


[attachmentid=1587]

“卢沟桥事变”半景画局部。(图片来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attachmentid=1588]

日军占领卢沟桥

[attachmentid=1589]

原图片说明:“图为筒井部队长用手指着北支事变(芦沟桥事变)发端地的龙王庙。”

下文为朝日新闻特派员常安于7月8日发自芦沟桥的新闻摘要--
  “驱车赶往距北平城外西南11英里日支两国军队交火的芦沟桥过程中,距离越近,枪炮声就越发激烈地传到耳朵里。行进约一个半小时的时候,到达了平汉线的陆桥,在那里碰到乘坐数台军用卡车的我军增援部队的一部正在附近地势较高的长长铁路线上侦察前方敌人的情况。极目远眺,西方半英里处可以看到宛平县城(芦沟桥),县城后方的森林中,不大功夫升腾起数十个炮弹的烟柱,迫击炮、机关枪声如爆豆声不绝于耳。
 

附件

  • 22.jpg
    22.jpg
    25.2 KB · 查看: 237
  • 23.jpg
    23.jpg
    36.4 KB · 查看: 267
  • 24.jpg
    24.jpg
    20.3 KB · 查看: 236
  • 25.jpg
    25.jpg
    20.5 KB · 查看: 250
  • 26.jpg
    26.jpg
    47.3 KB · 查看: 257
  • 27.jpg
    27.jpg
    58.2 KB · 查看: 237
  • 28.jpg
    28.jpg
    119.1 KB · 查看: 228
  • 29.jpg
    29.jpg
    377.5 KB · 查看: 258
  • 30.jpg
    30.jpg
    422.6 KB · 查看: 270
  • 31.jpg
    31.jpg
    78.3 KB · 查看: 251
  • 32.jpg
    32.jpg
    33.6 KB · 查看: 250
七七事变之二:7月29日:平、津沦陷 。华北危急!!!

1937年7月下旬,日军在援兵开到后,开始大举进攻北平。26日,日军进攻廊坊。
  26日晚7时,丰台日军500名企图强行由广安门进入北平城。 遭到中国守军刘汝珍团的坚决阻击。香月遂借“广安门事件”向 宋哲元发出最后通牒:限27日正午以前,八宝山、卢沟桥附近的 中国军队撤至长辛店;限28日正午以前,北平市内及西苑的中国 军队撤至永定河以西。并威胁说,如不照办,即将采取一切必须 步骤。
  日军不待中国方面答复,即于27日派兵攻占团河、通州,进 犯南苑、北苑、黄寺及沙河等处,并以一部切断南苑至北平间的 公路。
  28日,北平南苑第二十九军军部遭到日军猛烈攻击,国民党 守军战死5000人以上,在南苑军营军训的近千名北平学生也大部 殉国。宋哲元于29日离开北平,按蒋介石命令撤退到保定,第二 十九军驻北平部队也陆续经门头沟撤退。
  29日,北平沦陷。
  日军在进攻北平的同时,又进攻天津,29日,第二十九军驻 天津的第三十八师曾夺回火车站,包围东局子的日本军用机场, 但30日奉命撤回天津。同日,天津沦陷。日军对天津市区狂轰滥 炸,到处纵火,使数十万难民无家可归。
  平津失陷后,日军即向华北大举进攻。

[attachmentid=1590]

1937年7月25日,日军进攻廊坊,在廊坊附近作战的是日军第20师团之一部。
图为聚集在廊坊车站的日军。

[attachmentid=1591]

29军官兵在北平城高呼抗日口号。

[attachmentid=1592]

日机在北平上空低空飞行侦察

[attachmentid=1593]

被炸毁的宛平县城。

[attachmentid=1594]

登上永定门城楼的日军。

[attachmentid=1595]

1937年7月29日,北平沦陷。日军行进在北平前门大街。

[attachmentid=1596]

日寇铁蹄下的城市:从屋顶了望(警戒)市内的日军哨兵
 

附件

  • 33.jpg
    33.jpg
    277.2 KB · 查看: 239
  • 34.jpg
    34.jpg
    249.6 KB · 查看: 231
  • 35.jpg
    35.jpg
    189.3 KB · 查看: 254
  • 36.jpg
    36.jpg
    161.1 KB · 查看: 248
  • 37.jpg
    37.jpg
    217.7 KB · 查看: 222
  • 38.jpg
    38.jpg
    176.9 KB · 查看: 266
  • 39.jpg
    39.jpg
    38.3 KB · 查看: 244
七七事变之三: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全面爆发

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中国军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全国各族各界人民热烈响应,抗日救亡运动空前高涨。在这种形势下,蒋介石被迫于7月17日在庐山发表谈话,宣布对日作战。

[attachmentid=1597]

1937年7月13日,延安召开共产党员和工作人员的紧急会议,毛泽东讲话号召“每个共产党员和抗日的革命者应该沉着地完成一切必要的准备,随时出动,到抗日前线。”

[attachmentid=1598]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正在庐山召集会议的蒋介石发表讲话,表明了中国政府的抗战决心。

[attachmentid=1599]

中国全民族抗战的爆发地--今日卢沟桥。(图片来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附件

  • 40.jpg
    40.jpg
    432.3 KB · 查看: 254
  • 41.jpg
    41.jpg
    295.9 KB · 查看: 261
  • 42.jpg
    42.jpg
    248.9 KB · 查看: 247
三:国殇:8.13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之一:日寇疯狂进逼,挑起八一三战事,淞沪会战爆发


[attachmentid=1600]

[attachmentid=1601]

1937年7.7事变以后,日军在占领平津地区后于8月上旬日军部分主力沿平绥线在察、绥地区与第2战区国军部队激战,另一部分(约4个师团)则沿平汉、津浦两线向南进攻。
华北鏖战正酣,日军又将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最大的工商城市--上海。
1937年8月13日,日军驻上海的海军陆战队及陆军6000余人沿北四川路、江湾路、军工路向中国军队阵地进攻,淞沪会战拉开战幕。为争取主动,中国军队从14日起对日军在上海的各据点实施反击,准备趁日军援兵末到之际,一举歼灭驻沪日军。日军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和舰炮支援,固守待援,中国军队的进攻未能奏效。
8月23日,日军大批援军在吴淞、川沙登陆成功,随即向罗店、月浦的中国守军阵地猛扑过来。双方鏖战月余,轮番增兵,相互层层包围,阵地犬牙交错,短兵相接,形成拉锯战。罗店全镇毁于炮火,化作一片焦土。中国军队前仆后继的战斗精神令日军胆战心寒,称那里为“血肉磨房”。
日军在罗店受阻,无法作侧背迂回,便改变了战术。9月初,日军将30余艘军舰集中在吴淞口,以排炮轰击中国守军阵地,企图夺取宝山县城。日军除以炮火轰击外,还向宝山城施放硫磺弹,使全城燃起熊熊烈火,工事民房成为灰烬。守卫宝山的18军583团3营受日军围攻,伤亡惨重,在日军入城后的危急时刻,仍与日军展开巷战肉搏,激战两昼夜,500余官兵弹尽粮绝,全部殉国。9月下旬,日军又增派3个师团到上海作战。9月底,中国军队退至蕴藻浜南岸阵地,同时增加兵力,调整部署。双方遂以大场为中心,展开争夺。lO月15日,中国军队为摆脱困境,分3路反击,将阵地向前推进。22日,日军大举反扑,中国军队由于日军炮火封锁,粮弹补给困难,忍饥耐渴与敌苦战,3路反击部队约3万人大部牺牲。日军挟海空优势,不断进逼。10月25日,大场失守。中国军队退至苏州河南岸阵地。10月25日,大场失陷,中国军队腹背受敌,不得不将主力撤至苏州河以南阵地。26日晚,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奉令率800名官兵坚守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撤退。谢晋元率官兵孤军奋战4昼夜,毙敌200余人,完成任务后奉令撤退,进入公共租界。图为坚守四行仓库的士兵,时称800壮士。

[attachmentid=1602]

11月5日,日军第10军在杭州湾登陆,迂回中国军队后方。中国军队为避免被歼,被迫全线撤退。 经3个月激战,日军终于在11月12日占领上海。占领上海后,日军乘胜西进,迅速向南京进击,12月6日已到达南京外围。

[attachmentid=1603]
[attachmentid=1604]

淞沪会战时,日寇疯狂轰炸上海市外滩时引起的大火。

[attachmentid=1605]

日海军陆战队在日本海军司令部天台向上海市区猛烈炮击


[attachmentid=1606]


1937年11月5日于杭州湾北部登陆的日军后继部队
 

附件

  • 43.jpg
    43.jpg
    59.2 KB · 查看: 250
  • 44.jpg
    44.jpg
    59.4 KB · 查看: 270
  • 45.jpg
    45.jpg
    49.8 KB · 查看: 268
  • 46.jpg
    46.jpg
    94.5 KB · 查看: 251
  • 47.jpg
    47.jpg
    26.4 KB · 查看: 232
  • 48.jpg
    48.jpg
    160.1 KB · 查看: 262
  • 49.jpg
    49.jpg
    143.9 KB · 查看: 228
淞沪会战之二:全国抗日情绪的高涨,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中国军队血战淞沪。

[attachmentid=1607]

1937年11月5日日军在金山卫登陆,从而淞沪地区国军态势急转恶化。薛岳将军时任19集团军总司令,当夜薛岳正在集团军司令部(位于安亭)和泗江口断后的67师师长黄维(当时黄隶第15集团军罗卓英之18军罗卓英兼军长所属)通电话,但双方通话时刻均同时遭到日军攻击,通话中断。薛将军急令特务营抵抗,同时率司令部人员撤退。途中又遭受日军袭击,薛岳之坐车司机、副官和卫士均被日军射杀,薛岳此时正感冒发烧,只身跳入路边河中,凭借自己广东佬之泅渡技术,游过河沟幸免于难。深夜薛岳将军爬上对岸后,又乏又冻,加之重疾高烧,几度神智模糊,幸得14师(时14师师长陈烈,隶54军霍揆彰,当日夜霍揆彰军长随14师转移)路过,霍军长急脱去身上大衣为薛将军换上,并护送后方,薛岳将军才死里逃生。此为两人事后合影。

[attachmentid=1608]

在八字桥附近的国军88师将士与日军反复争夺阵地,付出了巨大牺牲


[attachmentid=1609]

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attachmentid=1610]

准备与敌巷战的88师战士

[attachmentid=1611]

巷战中的88师战士战至最后一人

[attachmentid=1612]

8月下旬,罗店前线国军反复与敌肉搏,曾使敌人迂回我阵地的企图未能得逞。这是金家宅阵地的步兵跃出冲锋,扑向敌阵;罗店战斗惨烈,被后人称为“罗店绞肉机”。

[attachmentid=1613]

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国军第88师师长孙元良(中,著名影星秦汉之父)、副师长冯圣法(右)、参谋长陈素农(左)

[attachmentid=1614]

中国军队在藻浜缴获的日军军械

[attachmentid=1615]

8 月21日,陈诚兼任第15集团军总司令。此前,张治中统率的京沪警备部队改编为第9集团军,继续担任围攻上海市区之敌;张发奎统率的苏浙边区部队改编为第8集团军,守备抗州湾北岸,并扫荡浦东之敌。8月23日,日军第11师团和第3师团开始在川沙口和吴淞登陆,陈诚指挥第15集团军担任攻击登陆之敌。于是战局从虹口、杨树浦扩大到吴淞、宝山、罗店一带,真正演变为“淞沪会战”。8月25日,顾祝同调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统一指挥淞沪战役。这时,中国参战部队已扩展到三个集团军,并配备空军和炮兵支持的主力部队,大规模作战态势初步出现。

[attachmentid=1616]

坚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团长(中坐者)与部下

[attachmentid=1617]


战火纷飞中的四行仓库,其西边的中国地界均被日军占领,仓库的东边是西藏路,属公共租界;仓库的南面是苏州河,过河也是公共租界,这里成为一座孤岛



[attachmentid=1618]

日军进攻闸北,纵火焚烧。 日本发表宣言,拒绝参加在北平举行的“九国公约会议”。 10月28日 坚守闸北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实为452人)英勇事迹轰动全国。

我军退守真如、彭浦一线,血战竟日。日军侵占闸北,大肆焚烧,房屋尽成焦土,平民死伤枕藉。我军转入新防线,由沪西中央造币厂起,向西经真如、江桥,转西北至小南翔,折东北至广福镇、登桥镇,与浏河成一垂直线。 我军放弃真如,撤退至苏州河南岸;沪西方面,双方在中山路、北新泾一带,隔苏州河对峙。

10月29日
日军占闸北后分两路:一路由大厦大学直插苏州河;一路由真如向周家桥镇进攻。
11月2日 日军强渡苏州河,我军迎击,敌陷重围。
11月3日 苏州河畔激战,渡河日军被我严密包围。广福、南翔日军均受重创。
11月4日 日军续渡苏州河,朱家浜北发生激战。
11月5日
晨,日军第10军(司令官柳川平助)以第6、18、114师团及国琦支队为骨干,在舰炮掩护下,于杭州湾北岸金山卫附近的漕泾镇、全公亭、金丝娘桥3处登陆,向淞沪我军主力的右侧攻击,企图会同越过苏州河之敌全力夹击我军。
中国统帅部急令浦东第62师及第45旅与枫泾第79师夹击金山卫登陆之敌。并令第11预备师由苏嘉铁路驰援。
金山卫登陆之敌分两路:一路由全公亭向新仓进攻;一路由漕泾镇及金丝娘桥向张堰镇进攻。
11月6日 敌占松隐镇。日军大批登陆,总数已达六、七千人。
11月8日 日军窜至石湖荡、张庄市,松江失陷。
我第67军由豫北调沪,阻击登陆之敌。淞沪我军主力侧背受到重大威胁。
我第3战区长官部下达转移命令。
11月9日 我军放弃苏州河南岸除南市以外的阵地。我军向青浦、白鹤港之线转移。
日军进占虹桥机场和龙华镇。敌续向青浦、白鹤港之线突进。我第58师174旅旅长吴继光指挥部队阻击时阵亡,该线于10日弃守。
11月10日 日军佐藤支队在浦东登陆,步兵第5旅团向南市发起总攻。枫泾镇失陷。
11月11日 敌第6师团攻占青浦,进至苏州河岸。南市我军奉令撤出阵地。
上海市长发表告市民书,沉痛宣告上海沦陷。
11月12日 我左翼军主力西撤,右翼军撤至苏嘉线附近及其以西地区。
11月13日 沿京沪路西进之敌,抵安亭西南。
敌重藤支队于6时乘艇,在白汲口西南中洲登陆,向常熟推进,进攻支塘,企图截断公路交通。
我军于当晚向台浦、平湖、嘉善之线及苏州、福山阵地转移。
11月14日 日军第13师团攻占浏河镇,太仓相继陷落。
11月15日 敌我双方在兴隆街、福山、常熟及沿江一带激战。
11月17日 我军坚守吴江新阵地。太湖沿岸展开剧战。
11月19日 日军攻占苏州。
由太仓前进之敌,突破萧家桥、谢家桥我军阵地,协同浒浦之敌,进逼常熟、福山。
我军当晚向锡澄线转移,并令第15、21集团军向太湖西南的安吉、孝丰、宁国、宣城等地转移。
11月20日 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称为陪都)。
11月21日 京沪线我军坚守江阴、无锡。太湖南岸连日激战。
11月25日 敌重藤支队截断江阴、无锡之间公路。敌第16、11师团及第9师团主力进攻无锡,无锡失陷。
11月26日 京沪线我军一部向常州撤退,主力向浙赣皖边区撤退。吴兴失陷。
11月27日 我江阴要塞与敌激战5天,援绝陷落。守军第103师、112师突围向镇江转移。
苏州之敌秋山支队渡过太湖,北向常州迂回。
太湖南岸之敌第10军攻陷长兴后,主力经宜兴、溧阳、溧水向南京进攻,一部经广德、宣城向芜湖进犯。京沪路方面,敌上海派遣军主力分路经无锡、金坛、王天寺、丹阳、句容、江阴、镇江桥等地会攻南京。
 

附件

  • 50.jpg
    50.jpg
    127.5 KB · 查看: 253
  • 51.jpg
    51.jpg
    121.2 KB · 查看: 237
  • 52.jpg
    52.jpg
    75.4 KB · 查看: 254
  • 53.jpg
    53.jpg
    90.9 KB · 查看: 257
  • 54.jpg
    54.jpg
    102.8 KB · 查看: 242
  • 55.jpg
    55.jpg
    97.6 KB · 查看: 232
  • 56.jpg
    56.jpg
    98.3 KB · 查看: 248
  • 57.jpg
    57.jpg
    122.6 KB · 查看: 255
  • 58.jpg
    58.jpg
    54.2 KB · 查看: 262
  • 59.jpg
    59.jpg
    39.3 KB · 查看: 260
  • 60.jpg
    60.jpg
    87.6 KB · 查看: 217
  • 61.jpg
    61.jpg
    28.1 KB · 查看: 233
淞沪会战之三:淞沪会战中牺牲的数十万英魂永垂不朽!

淞沪会战历时三月,中日两方军力悬殊,中国军队虽多,但分散在各自防区死打硬拼,注重正面防御,忽视侧翼安全;日军装备优良,取正面强攻,屡遭挫败,改从侧后登陆,迂回成功。但在我军民拚死抵抗下,日军伤亡9万多人,损失飞机二百多架,舰船二十余艘。我军虽然伤亡惨重被迫自上海撤退,但此战坚定了中国抗战必胜的信心,振奋了全国同胞的爱国热情,使日军被迫转移战略主攻方向,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白日梦宣告破灭,为中国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而中国军队的牺牲精神和战斗能力也获得了各国军事观察家的高度评价。拥有强大作战潜力的中国遂在艰苦战争磨炼之下,慢慢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上抵抗日本侵略者的重要力量。


“八一三”淞沪抗战殉国将领姓名录

任云阁 男空军第二大队九中队少尉飞行员1937.08.14吴淞空战
姚子青 男18军98师292旅583团3营中校营长 1937.09.07 宝山
路景荣 男 98师583团少将师参谋长1937.09.10月浦
邱 林 男 陆军36师父06旅11团2营5连长1937.08.28枫泾镇
方学苏 男 陆军11预备师21旅41团上校团附 1937.11.10
蒲华暄 男15师85团3营上尉营附1937.03.09刘行
谢晋元 男88师262旅524团上校团长 1941.04.24 上海
薛先维男18军11师62团上校团附 1937.12月上旬 罗店负伤无锡李家桥故
蔡炳炎男18军67师201旅少将旅长1937.08.25.罗店陆家宅
梁鸿云 男 空军第五大队二十四队上尉飞行员 1937.08.14 吴淞空战
秦 霖 男 第七军171师511旅中将旅长 1937.10.23 南翔
吴克仁男第67军军长1937.11.09青浦
金焕章 男陆军11师62团3营营副 1937.08.25 罗店
唐惠浴 男 上海保安总团上校参谋主任 1937.11.11 安亭
方液仙 男 国货公司总经理 1940.07.25被日伪特务暗杀于上海
爱国实业家刘维权男空军九大队二十六队准尉见习1937.08.15 浙江曹娥
秦庆武 男 第20军133师517旅113团团长 1937.10.07 大场
庞汉桢 男 第七军170师510旅少将旅长 1937.10.27 陈家行
吴显曾 男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第一大队军医 1937.11.09 松江
陈绥之 男 第九师50团二营四连连长 1937.09.10 嘉定
乐以琴 男 空军第四大队22中队副队长 1937.12.03 南京空战
陈锡纯 男空军第八大队第九队少尉飞行员1937.08.19 杭州湾
方长裕 男 空军第八大队第30队中尉飞行员 1937.10.15南京至上海途中
傅啸宇 男 空军第五大队第24队少校分队长 1937.10.05 芜湖
谢鼎新 男 陆军第176师上校团长 1937.10 陈家行
张韬良 男 空军第三大队第八队少尉飞行员 1937.10.14 南京空战
魏国志 男 空军八大队三十队少尉飞行员 1937.10.15 南京空战
马步祥 男 江阴要塞司令部电雷学校总训练官 1937.11.13 金鸡港江面
金祖祥 男 58师营长 1937年 闸北
杨 杰 男 陆军第一师第一长兼二团团长 1937.10.11 蕴藻浜西塘桥
任松龄 男 空军九大队二十七队准尉飞行员 1937.08.25 上海
曹芳震男 空军五大队24队少尉飞行员 1937.10.12 南京空战
李恒杰 男 空军2大队14队少尉飞行员 1937.11.11 东海花鸟山
宋以敬 男 空军2大队14队少尉飞行员1937.11.11 东海花鸟山
朱 赤 男 88师262少将1937.12.12 南京
易安华 男 87师259少将 1937.12.12 南京
李 忠 男 63师361团上校团长1937年上海
李伯皎 男 28师187少将长上校 1937.11 金山
李友梅 男 陆军1师4团团长 1937.09.18 罗店
蔡朝j 男 陆军176师上校团长 1937年 谢家桥
解固基 男43军26师152团上校团长 1937.10.27 大场
谢志恒 男 508上校团长1937年常熟李家桥
夏国璋 男 7军172师中将副师长 1937.11.11 大场
彭德明 男 空军二大14队少尉飞行员 1937.11.11 东海花鸟山
王天祥 男 空军航空第8队上尉队长1937.08.20上海
蔡思j 男176师105团长校团长1937.11.16常熟
雍济时 男 第33师195团上校团长 1937.10 大场
黄梅兴 男 88师264旅长 1937.08.13 虹口钱家塘
朱国戎 男 67师398团7连上尉连长 1937.08.28 罗店
黄家胜 男 6师18方34团1营2连中 1937.09.05 刘行
耿明堂 男 21军32师1903营少校营长 1937.09.13 刘行
叶良骏 男 6师36团3营8连上尉连长 1937.08.01 罗店
吴继光 男 陆军58师174中校长副师长 1937.11.9 青浦白鹤港
丘云纪 男 税警总团第五团上校团长 1937.11.01 大场
陈蕴瑜 男 102师304团上校团长 1938.05.27 江苏
韩师愈 男 空军第七大队16队副队 1937.10.25
 
除此之外还有无数...默默无闻、甚至连敌人的影子都没见到的先辈,他们:或因拼杀死于数把刺刀之下;或因孤军无援、本打算放弃抵抗但仍死于先辱后杀; 或因饥饿无助而死于阴湿寒冷、积水泥泞的战壕之中;或因疲惫而慌乱无序的行军中死于空袭之下; 或因受伤无法得到及时医治而死于痛苦但本不该死的战创.... 他们之中的许多人或许:满脸愚蠢无知无识、并不知道为什么而战;甚至连飞机为何物致死都从无概念;死后还著着从偏僻的乡下出发就没有换过的草鞋;死态窝囊毫无壮烈可言... 但是,他们都是这个民族尽管受尽凌辱、饱经风霜、不屈不挠至今仍顽强存在的灵魂之花。

[attachmentid=1619]

谨此,以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悼念淞沪会战中牺牲的数十万英魂: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附件

  • 62.jpg
    62.jpg
    59.8 KB · 查看: 254
四: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1938年2月)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中将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这场大屠杀,被杀者大多是工人、商人、一般市民和农民,部分是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和警察。
这场大屠杀,不但肆虐在民房、店铺,而且血溅到宗教寺院和慈善机构,连慈悲为怀的僧尼与清真教徒都不能幸免于难。 这场大屠杀,主要方式是集体枪杀和活埋。侵略者以机枪扫射成百,成千,甚至上万人,其间伴以步枪点射、刺刀捅戮,最后焚尸灭迹。
这场大屠杀,日军甚至以“杀人竟赛”的方式进行…… 这场大屠杀还伴随着劫掠、纵火和奸杀妇女。南京的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和财产化为灰烬,无数妇女惨遭强奸。据战后国际法庭认定,日军侵入南京市内后的一个月中,发生了2万起左右的强奸案件。从l0来岁的幼女到70岁的老妇,不仅遭兽兵蹂躏,还遭到割乳、剖腹等凌辱,使人们对这批兽兵是否姐妹、母亲和祖母产生怀疑。
这场大屠杀,地上流血,天上冒烟,街巷横尸层叠,莽莽原野有匆匆埋不尽的焦骸,滚滚长江有上下飘浮着的冤魂。据统计,被集体屠杀的达19万人以上,被零散屠杀的超过15万人,总计我被害同胞达30万人以上。
中华民族在经历这场血泪劫难的同时,中国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夺。据查,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以后,派出特工人员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从1938年3月起,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搬走图书文献十几卡车,共抢去图书文献88万册,超过当时日本最大的图书馆东京上野帝国图书馆85万册的藏书量。 南京大屠杀惨绝千古人寰!



南京大屠杀之一:日寇水陆进逼,南京人民灾难降临

[attachmentid=1620]

[attachmentid=1621]

日本军官田中隆吉最先证实南京大屠杀是日军下令进行的。图为田中隆吉像。

[attachmentid=1622]

1937年12月1日,日本大本营下达《大陆军第八号令》,其中明确要求进攻南京。

[attachmentid=1623]

1937年12月,日军乘船从水路向南京进攻。

[attachmentid=1624]

1937年12月8日,日军第十六师团九联队越过磨盘山,进攻南京。

[attachmentid=1625]

1937年12月12日,日军攀上中山门,南京人民灾难降临。

[attachmentid=1627]

1937年12月,日军攻入南京。

[attachmentid=1628]

1937年,日本第20联队登上南京中山门后,刻字“纪功”(城墙上刻着“大野部队于13日上午3点10分占领!”)。该照片与东史郎日记中的记载完全吻合。(据日本新人物往来社:《日中战争:未公开的照片集》,新人物往来社,1989年4月版)

[attachmentid=1629]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在南京城内扫荡。

[attachmentid=1630]

1937年12月15日,占领南京的日军正在掠夺财物。

[attachmentid=1631]

1937年12月17日,日军入城式。骑马走在前面的是松井石根。

[attachmentid=1632]

入城式后站在国民政府行政院前的日军战地指挥官--南京大屠杀元凶。右起为松井石根、朝香宫鸠彦、柳川平助、长谷川清。

[attachmentid=1633]

南京市区被日机“无差别级”轰炸后的惨景。

[attachmentid=1634]

日军炮轰南京城中华门。

[attachmentid=1635]

南京陷落示意图。
 

附件

  • 63.jpg
    63.jpg
    83.8 KB · 查看: 238
  • 64.jpg
    64.jpg
    23 KB · 查看: 223
  • 65.jpg
    65.jpg
    20.8 KB · 查看: 245
  • 66.jpg
    66.jpg
    19 KB · 查看: 235
  • 67.jpg
    67.jpg
    19.3 KB · 查看: 273
  • 68.jpg
    68.jpg
    35.4 KB · 查看: 255
  • 69.jpg
    69.jpg
    25.3 KB · 查看: 229
  • 70.jpg
    70.jpg
    44 KB · 查看: 248
  • 71.jpg
    71.jpg
    23.4 KB · 查看: 257
  • 72.jpg
    72.jpg
    27.6 KB · 查看: 235
  • 73.jpg
    73.jpg
    24.2 KB · 查看: 257
  • 74.jpg
    74.jpg
    25.7 KB · 查看: 230
  • 75.jpg
    75.jpg
    82.8 KB · 查看: 270
  • 76.jpg
    76.jpg
    29.7 KB · 查看: 273
  • 77.jpg
    77.jpg
    78.8 KB · 查看: 277
南京大屠杀之二:日军在南京实施6周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attachmentid=1636]

[attachmentid=1637]

从万人坑中挖出的部分遇难者遗骨


[attachmentid=1638]

1937年12月18日,日军开始连续数日在南京下关草鞋峡集体屠杀我军民达5万多人。日军目黑辎重兵联队兵站汽车第十七中队村濑守保拍摄的南京下关长江边尸体堆积的场面。

[attachmentid=1639]

[attachmentid=1640]

[attachmentid=1641]

在南京大屠杀搞杀中人比赛的日寇野田毅和向井敏明

[attachmentid=1642]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官兵私自拍摄的日军砍杀中国军俘虏“试斩”的过程。

[attachmentid=1643]

1937年12月13日,南京遭屠城后的南门前尸横遍野,血迹斑斑。

[attachmentid=1644]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官兵私自拍摄的日军砍杀中国军俘虏“试斩”的过程

[attachmentid=1645]

1937年12月16日,日军在南京中山路从难民中捕获了五六千名“俘虏”,连老人和孩子也未能幸免。

[attachmentid=1646]

大屠杀后,南京城外置于铁丝网上的被日军惨杀的中国人的头颅随处可见。

[attachmentid=1647]

南京大屠杀后,日军经常用中国军俘虏和平民进行刺杀训练。图为南京兵站医院卫生伍长板本多喜二拍摄的照片。


[attachmentid=1648]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目黑辎重兵联队兵站汽车第十七中队村濑守保拍摄的南京下关长江边将屠杀后的尸体浇上汽油焚烧的情景。


[attachmentid=1649]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以人当活靶刺杀的场面。


[attachmentid=1650]

日军目黑辎重兵联队兵站汽车第十七中队村濑守保拍摄的南京下关长江边尸体堆积的场面。


[attachmentid=1651]

日军“试斩”后在擦拭凶刀。

[attachmentid=1652]

日军经常将中国人砍头称为“试斩”。图为日军将砍下的中国人的头颅拿在手里留影。照片系从被俘的日军身上缴获的。

[attachmentid=1653]

日军羽田部队在黄浦江口的月铺镇残杀中国军俘虏。该照片印有日本军方“不许可”发表字样。


[attachmentid=1654]

日军将捕获的中国青年用汽车押往屠场。

[attachmentid=1655]

南京大屠杀后,日军在活埋中国平民。

[attachmentid=1656]

一群日本兵在被他们杀死的中国人尸体前留影。

[attachmentid=1657]

[attachmentid=1658]

到处都是尸体,一片黑黝黝的,堆积如山。
 

附件

  • 1.jpg
    1.jpg
    27.9 KB · 查看: 234
  • 2.jpg
    2.jpg
    29.5 KB · 查看: 270
  • 3.jpg
    3.jpg
    95.3 KB · 查看: 242
  • 4.jpg
    4.jpg
    62.8 KB · 查看: 254
  • 5.jpg
    5.jpg
    67.7 KB · 查看: 263
  • 6.jpg
    6.jpg
    32.3 KB · 查看: 247
  • 7.jpg
    7.jpg
    25.6 KB · 查看: 224
  • 8.jpg
    8.jpg
    26.9 KB · 查看: 230
  • 9.jpg
    9.jpg
    26.4 KB · 查看: 248
  • 10.jpg
    10.jpg
    19.2 KB · 查看: 244
  • 11.jpg
    11.jpg
    14 KB · 查看: 257
  • 12.jpg
    12.jpg
    18.6 KB · 查看: 241
  • 13.jpg
    13.jpg
    31 KB · 查看: 222
  • 14.jpg
    14.jpg
    95.7 KB · 查看: 237
  • 15.jpg
    15.jpg
    29.4 KB · 查看: 216
  • 16.jpg
    16.jpg
    21.8 KB · 查看: 220
  • 17.jpg
    17.jpg
    22.7 KB · 查看: 226
  • 18.jpg
    18.jpg
    19.9 KB · 查看: 254
  • 19.jpg
    19.jpg
    22.8 KB · 查看: 253
  • 20.jpg
    20.jpg
    36.3 KB · 查看: 231
  • 21.jpg
    21.jpg
    20 KB · 查看: 296
  • 22.jpg
    22.jpg
    36.8 KB · 查看: 242
  • 23.gif
    23.gif
    24.4 KB · 查看: 259
南京大屠杀之三:禽兽日军丧尽天良地强暴中国妇女

金陵大学校园内,一个十一岁的幼女,被日军轮奸致死。另珠江路口,有一个七十九岁的老妇,被强奸,其子向日军拼命,亦被杀死。两年前受日本记者访问李秀英,当时怀孕七月被刺三十余刀而未死之奇迹亦为世人所周知。奸后必杀几乎 成了日军的一条规律。在国际检查处向东京审判庭提出的证据里,有一件是日本军部发给战区司令长官的秘密命令,禁止日军士兵归国后谈论他们在华的暴行,并引用某中队长关于强奸给士兵的指示∶“为了避免引起太多的问题,或者是给以金钱 ,或者于事后杀掉。”该命令中又说∶“如果将参加过战争的军人一一加以调查,大概全都是杀人、抢劫、强奸的犯人。”正如日本《读卖新闻》随军记者小俣行男 在其《中国战线随军记者的证言》中所说∶“不强奸的士兵几乎没有,(被奸妇女 )大部分在事后杀掉。” --- 《南京大屠杀》 [日]洞富雄 著

[attachmentid=1659]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强奸妇女后,迫其裸露下身拍照

[attachmentid=1660]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强奸妇女后,迫其裸露下身拍照

[attachmentid=1661]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强奸污辱妇女

[attachmentid=1662]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经常强奸妇女,对老妇也不放过,强奸后逼其袒裸。

[attachmentid=1663]

南京大屠杀期间,被强奸的妇女 ,还逼其裸露拍照。

[attachmentid=1664]

南京大屠杀期间,被强奸的妇女 ,还逼其裸露拍照。

[attachmentid=1665]

南京大屠杀期间,被强奸的妇女,还逼其裸露拍照。

[attachmentid=1666]

南京大屠杀期间,被奸杀妇女的尸体

[attachmentid=1667]

南京大屠杀期间,成千上万的妇女在遭到强奸、轮奸后被杀害,其中很多是未成年儿童


[attachmentid=1668]

南京大屠杀期间,成千上万的妇女在遭到日军强奸、轮奸后被杀害

[attachmentid=1669]

南京大屠杀期间,成千上万的妇女在遭到日军强奸、轮奸后被杀害

[attachmentid=1670]

南京大屠杀期间,遭到日军强奸、轮奸后被杀害的妇女弃尸于街头

[attachmentid=1671]

南京大屠杀期间,被轮奸日军后拍的照片

[attachmentid=1672]

南京大屠杀期间,被日军轮奸后拍的照片

据战后国际法庭认定,日军侵入南京市内后的一个月中,发生了2万起左右的强奸案件。从l0来岁的幼女到70岁的老妇,不仅遭兽兵蹂躏,还遭到割乳、剖腹等凌辱,使人们怀疑这批兽兵是否有姐妹、母亲和祖母!!!
 

附件

  • 1.gif
    1.gif
    19.1 KB · 查看: 293
  • 2.gif
    2.gif
    23.5 KB · 查看: 313
  • 3.jpg
    3.jpg
    16.6 KB · 查看: 282
  • 4.jpg
    4.jpg
    22.4 KB · 查看: 240
  • 5.jpg
    5.jpg
    27.1 KB · 查看: 266
  • 6.jpg
    6.jpg
    24.5 KB · 查看: 237
  • 7.jpg
    7.jpg
    25.6 KB · 查看: 253
  • 8.jpg
    8.jpg
    26.1 KB · 查看: 272
  • 9.jpg
    9.jpg
    20 KB · 查看: 318
  • 10.jpg
    10.jpg
    17.9 KB · 查看: 275
  • 11.jpg
    11.jpg
    27.3 KB · 查看: 236
  • 12.jpg
    12.jpg
    16.6 KB · 查看: 271
  • 13.jpg
    13.jpg
    11.8 KB · 查看: 282
  • 14.jpg
    14.jpg
    19 KB · 查看: 288
五:挽救民族危亡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之(一)


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日军得寸进尺,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日本强占东北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但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前,未能形成全国性的民族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奋起抵抗。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8月13日,日军又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抗战。
  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亡的严重形势,率先捐弃前嫌,主张国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共同挽救中华民族。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就此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作为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根本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督促下,1937年9月,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宣告成立。

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attachmentid=1673]

国民党正面战场,卢沟桥事变态势图

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当时,日本侵略者把国民党作为主要作战对象,所以由国民党军担负的正面战场是抗击日军进攻的主要战场。在全国抗战初期,国民党表现了一定的抗日积极性,先后进行了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重要战役,并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阻滞了日军的推进,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但是,由于国民党在政治上实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在军事
上则采取单纯防御的战略方针,所以,尽管国民党军队的许多官兵对日军的进攻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正面战场的战局仍非常不利,先后丢失了华北、华中的大片领土,国民政府亦迁都重庆。而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一条依靠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的路线。1937年8月下旬,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0月间,南方各省的红军游击队也改编为新四军,开赴华中前线。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
后,开辟敌后战场,主要从战略上配合国民党军作战。

[attachmentid=1674]

[attachmentid=1675]

淞沪、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态势图


第二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随着战局的扩大,战线的延长和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的财力、物力、兵力严重不足,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抗日根据地的扩大,使日军在其占领区内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线和一些大城市,广大农村均控制在以八路军、新四军为主的中国军队手中。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问题,批判和克服了王明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原则,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行。在此阶段,日本的侵华方针有了重大变化:逐渐将其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而对国民党政府则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方针。日本侵略军集中了大部分兵力和几乎全部伪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艰苦的斗争,坚决地进行反“扫荡”、反“蚕食”斗争,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attachmentid=1676]

[attachmentid=1677]


在日本政府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投降。1940年3月,他在南京成立了伪国民政府,组织伪军,协同日本侵略军进攻抗日根据地。同时,国民党的反共倾向也日渐增长,蒋介石采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妄图消灭共产党和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领导解放区军民一面抗击日伪军的“大扫荡”,一面打退了国民党的三次反共高潮,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至1943年12月,日军在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被迫收缩战线,华北方面军停止向抗日根据地的进攻。

第三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1944年,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与此同时,国民党正面战场却出现了大溃败的局面,先后丧失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1945年,八路军、新四军向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春、夏季攻势,扩大了解放区,打通了许多解放区之间的联系。当时,由于国民党军队主力分散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日军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都处在解放区军民的包围之中,因此全面反攻的任务,自然地主要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军队来进行。1945年5月,苏军攻克柏林,德军正式向盟军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争宣告结束。1945年8月,美国军队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作战胜利,逼近日本本土。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8月9日,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要求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
队,在一切可能的条件下,对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

[attachmentid=1678]

[attachmentid=1679]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9月9日,在南京陆军总部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日本驻中国侵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本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并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至此,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附件

  • 15.jpg
    15.jpg
    109.9 KB · 查看: 253
  • 16.jpg
    16.jpg
    54.1 KB · 查看: 220
  • 17.jpg
    17.jpg
    116.3 KB · 查看: 260
  • 1.jpg
    1.jpg
    54.2 KB · 查看: 232
  • 2.jpg
    2.jpg
    116.1 KB · 查看: 217
  • 3.jpg
    3.jpg
    63.1 KB · 查看: 237
  • 4.jpg
    4.jpg
    68.6 KB · 查看: 253
抗日战争之(二)

日本投降书

降:
   我,代表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及日本皇,此接受一九四五年七月廿六日由美利院媳政府、中政府及大不列政府於波茨坦f定所M的四l款,和及後由KS埃社主x共和邦提出的附款,上述四下Q橥盟。
我此宣布日本皇,所有日本部以及所有日本下地^的武b部向同盟ol件投降。
我此C令所有日本下地^的武b部以及日本人民立即停止任何骋行椋以便理及援救受p船、痿YC,用及民事a以及必遵循由盟最高y的指示及由他O督下由日本政府所C布的所有法令。
我此命令日本皇㈩I部立即向日本部以及所有日本下地^的武b部的各司令官指令(他)必自l性ol件地投降,_保所有部受他O管。
我此C令所有民事、及海官T必服募白袷赜擅塑最高y所宣布的明、法令及指令而使投降(l款)能落於他或他的能中。除非由他(官T)提出告退或呈o外,我如f保留以上官T的原有以及^m(派遣他)绦蟹鹇孕匀铡
我此保C遵守波茨坦f定所MY待天皇,日本政府及其^任者的l款,o任何法令及袢∪魏涡颖仨得到盟最高y的指令或由同盟M定(波茨坦)f定的制s。
我此命令日本政府及日本皇㈩I部立即放由日本拘留的所有盟鸱及本的x心分子,并o予他提供保o、to,照料及直接咚椭(盟)指定的地c。
天皇乳w及日本政府必服拿塑最高y⒅贫行投降l款的步E行政以治理家。

[attachmentid=1680]

1945年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日本投降仪式珍贵照片之一

[attachmentid=1681]

1945年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日本投降仪式珍贵照片之二

[attachmentid=1682]

1945年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日本投降仪式珍贵照片之三

[attachmentid=1683]

1945年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日本投降仪式珍贵照片之四

[attachmentid=1684]

1945年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日本投降仪式珍贵照片之五

[attachmentid=1685]

1945年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日本投降仪式珍贵照片之六

[attachmentid=1686]

1945年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日本投降仪式珍贵照片之七

[attachmentid=1687]

1945年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日本投降仪式珍贵照片之八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面文件原件照片↓↓↓

[attachmentid=1688]

[attachmentid=1689]

[attachmentid=1690]

[attachmentid=1691]

[attachmentid=1692]

[attachmentid=1693]

[attachmentid=1694]

[attachmentid=1695]

[attachmentid=1696]

[attachmentid=1697]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
  关于八年抗战中国的损失,抗战胜利后,抗战赔偿委员会作出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指出,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自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我军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其他因逃避战火,流离颠沛,冻饿疾病而死伤者更不可胜计。直接财产损失313亿美元,间接财产损失204亿美元,此数尚不包括东北、台湾、海外华侨所受损失
及41.6亿美元的军费损失和1000多万军民伤亡损害。此外,七七事变以前中国的损失未予计算;中共敌后抗日所受损失也不在内。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951年8月13日,周恩来总理签署中国人民政府政务院通告,规定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附件

  • 5.jpg
    5.jpg
    15.2 KB · 查看: 257
  • 6.jpg
    6.jpg
    24 KB · 查看: 273
  • 7.jpg
    7.jpg
    26.4 KB · 查看: 234
  • 8.jpg
    8.jpg
    20 KB · 查看: 241
  • 9.jpg
    9.jpg
    19.9 KB · 查看: 248
  • 10.jpg
    10.jpg
    27.8 KB · 查看: 261
  • 11.jpg
    11.jpg
    14.4 KB · 查看: 271
  • 12.jpg
    12.jpg
    22.1 KB · 查看: 271
  • 13.jpg
    13.jpg
    21.9 KB · 查看: 233
  • 14.jpg
    14.jpg
    42.3 KB · 查看: 228
  • 15.jpg
    15.jpg
    46.7 KB · 查看: 231
  • 16.jpg
    16.jpg
    53.1 KB · 查看: 261
  • 17.jpg
    17.jpg
    45.5 KB · 查看: 240
  • 18.jpg
    18.jpg
    40.7 KB · 查看: 237
  • 19.jpg
    19.jpg
    12.6 KB · 查看: 236
  • 20.jpg
    20.jpg
    25.5 KB · 查看: 216
  • 21.jpg
    21.jpg
    40.5 KB · 查看: 207
  • 22.gif
    22.gif
    21.2 KB · 查看: 222
历史的审判

[attachmentid=1701]

[attachmentid=1702]

[attachmentid=1703]

[attachmentid=1704]

[attachmentid=1705]

[attachmentid=1706]

[attachmentid=1707]

[attachmentid=1708]
 

附件

  • 1.jpg
    1.jpg
    36.3 KB · 查看: 220
  • 2.jpg
    2.jpg
    38.6 KB · 查看: 196
  • 3.jpg
    3.jpg
    62.1 KB · 查看: 239
  • 4.jpg
    4.jpg
    36.2 KB · 查看: 230
  • 5.jpg
    5.jpg
    37.7 KB · 查看: 228
  • 6.jpg
    6.jpg
    35.1 KB · 查看: 222
  • 7.jpg
    7.jpg
    40.1 KB · 查看: 331
  • 8.jpg
    8.jpg
    30.6 KB · 查看: 245
六:国耻永不忘,民族当自强!

之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录

  1874年
  5月,日本出兵3600余人入侵我国台湾,残酷杀戮高山族同胞。10月,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专条》,承认琉球为日本保护国,并赔偿日本兵费50万两白银。
  1894年
  7月,日本军舰突然袭击在丰岛海面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军舰,重创“济远”号和“广乙”号;击沉“高升”号运输舰,造成700多中国官兵死亡,由此爆发中日“甲午战争”。
  9月,日舰队在黄海海面袭击中国北洋舰队,击沉4艘军舰。“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及全船250人、“经远”号管带林永升及全船270人壮烈牺牲。
  10月,日军分两路侵犯我辽宁省。
  11月,日军占领大连、旅顺。日军进入旅顺后,见人就杀,在4天3夜的大屠杀中,全市2万多中国人全遭杀戮,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难。
  1895年
  2月,日军从水陆两路夹攻驻威海卫中国海军。
  3月,日军占领整个辽东半岛,日军所至,烧杀淫掠,无所不为,仅在田庄台一地,就杀死我军民2000多人。
  4月,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割地赔银的《马关条约》。6月,日军再度登陆台湾。11月,日占领台湾全岛。
  同月,日本强迫清政府同日签订《中日辽南条约》,中国向日本交纳3000万两白银,日本才交还辽东半岛。
  1898年
  日本强行将福建划为其势力范围。
  1900年
  5月,日、俄、英、美、德、法、意、奥八国联军进犯北京,镇压义和团等反帝爱国运动。7月,日军攻陷天津,在津抢劫白银200多万两。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在京烧杀淫掠。
  1901年
  9月,清政府与日、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赔款4.5亿两白银,交出税务、使馆区管理权,并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组织。
  1905年
  1月,日军再度占领旅顺。
  3月,日军占领奉天(今沈阳),并与俄为争夺中国领土在我东北进行大规模厮杀。年底,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获得在我国东北南部之特权。
  1906年
  6月,日本成立了掠夺我国东北资源的大本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
  1907年
  7月,日本与法、俄签订秘密协定,把南满和福建定为日本势力范围。
  1914年
  8月,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把山东黄河以南地区划为日本对德“作战区”。
  10月,日军占领济南和胶济铁路全线。11月,日、英联军攻占青岛。
  1915年
  5月,日本以最后通牒方式,迫使袁世凯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
  1918年  日军开抵哈尔滨,攫取哈尔滨至长春的铁路管理权。
  1925年
  5月,日本人开枪打死上海日商内外棉纱厂工人代表顾正红、打伤其他工人十余名。后又伙同英国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当场打死工人和学生71人,打伤数十人。
  1926年
  3月,日舰炮击大沽炮台,中国驻军死伤10余人,后日本调军舰于大沽对中国进行威胁。3月18日,北京群众举行集会抗议,遭到镇压,47人被打死,200余人被打伤,酿成“三一八惨案”。
  1928年
  5月,日军制造“济南惨案”,打死中国军民1000多人,并占领济南。6月,日本在沈阳皇姑屯车站炸死张作霖,阴谋夺取东北。
  1931年
  9月18日,日本在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强占我国东北,在3个多月时间里占领我东北全境,使我3000多万名同胞沦为日军铁蹄下的奴隶。
  1932年
  1月,日制造事端,进犯上海。日军与奋起抵抗的驻上海十九路军激战33天,中国军民死伤达1.6万余人,财产损失达20亿元以上。3月,日本扶植成立伪“满洲国”。
  1933年
  1-5月,日军先后占领了热河、察哈尔两省及河北省北部大部分土地,进逼北平、天津,并于5月31日,迫使国民党政府签署了限令中国军队撤退的《塘沽协定》。
  同年,日本成立“关东军防疫供水部”(即731细菌部队),后来扩大成一支大规模的细菌战部队。该部队用中国人进行鼠疫、霍乱、梅毒等细菌以及毒气、枪弹等的活体试验,并大量制造鼠疲、霍乱等各种细菌,用飞机撒播在中国各地,残害中国人民。
  1934年
  5月,日军在天津南开八里台和吉林伊兰县强占民地修建机场,并动用飞机轰炸伊兰县,炸死我民众2万余人。
  1935年
  11月,日本唆使汉奸殷汝耕在通县成立“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冀东22个县宣告脱离中国政府管辖,沦为日本殖民地,促使北平学生爆发“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
  1937年
  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嗣后日以重兵三路进攻华北。8月,日军大举进攻上海。
  11月,日军占领上海,在南市放火连烧9日,军民死伤无数,上海5255家中国工厂被占,损失超过8亿元。12月13日,日军攻下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在6周内烧杀淫掠,杀死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人,烧毁南京三分之一的房屋。
  1938年
  5月,日军占领徐州。6月,日军攻占开封,导致花园口决堤放水,豫、皖境内17个县成为一片汪洋,140万人无家可归,数十万人被淹死。日军还在苏北决运河大堤,致使苏北数县成为泽国。9月,日军汇集5万余兵力,分25路进攻八路军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连续烧杀淫掠两个月。10月日军占领武汉、广州。
  1939年
  2-6月,日军相继攻占海南岛、南沙群岛和汕头等地。7月,日军用14万兵力对晋东南抗日根据地进行长达两个月的9路围攻,打死打伤我民众15万余人,粮食被焚劫一空。日军还乘晋察冀边区淫雨成灾之机,决堤淹没1万多个村庄,使300万人沦为灾民。10月,日寇2万多人分12路围攻晋察冀抗日根据地。11月,日军攻陷南宁。12月,日本与汪精卫在沪签订把中国完全变成日本殖民地的《日支新兴关系调整要纲》,其主要内容为:将东北割让给日本;绥远、察哈尔、山西北部、华北、长江下游和华南岛屿由日军长期占领,中央至地方政府由日本监督;伪军警察由日籍教官训练;伪政府经济由日控制;一切资源由日开发;禁止一切抗日活动。
  1940年
  5月,日军对重庆城进行了20多天的轰炸,死伤者无数,半个山城被炸毁。从1938年10月至1940年10月日军逐步把主力转移到解放区战场,动用50多万兵力对我华北根据地进行100多次千人以上规模的扫荡,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我八路军官兵伤亡10余万人。
  1941年
  1月,日军包围冀东丰润县潘家峪村,焚烧该村全部房子,集中屠杀和烧杀1340多名村民,类似的屠杀在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比比皆是。6月,日机夜袭重庆,在校场口防空洞内躲避轰炸的3万多居民窒息而死。8月,日军集10万以上兵力,采用“铁壁合围”、“梳篦式清剿”等战术对晋察冀北岳区进行空前大“扫荡”,烧毁我房屋15万余间,抢掠粮食5800多万斤,残杀虏掠我国同胞2万余人。
  1941年-1942年 日本把75%的侵华日军用来对付我抗日根据地,频繁向晋察冀等各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千人以上的“扫荡”达170余次,投入兵力共达83万。
  1942年
  春,日军在冀热辽区,自古北口到山海关约200多里的长城两侧,承德、密云、迁安等9个县内制造无人区,使大片土地荒无人烟,近50万中国人过着非人的生活。5月,日军5万兵力对冀中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
  1943年秋,
日军以4万多兵力在河北省阜平县平阳村一带疯狂扫荡87天,屠杀中国村民700多人,烧毁房屋5000多间。
  1944年
  4月,日本发动豫湘战役,至8月先后占领郑州、长沙、衡阳等地。9月,日军发动柳桂战役。12月,日军攫取了大陆交通线。

  从1937-1945年8月15日,8年中,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皆遭日军铁蹄蹂躏,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自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我军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其他因逃避战火,流离颠沛,冻饿疾病而死伤者更不可胜计。直接财产损失313亿美元,间接财产损失204亿美元,此数尚不包括东北、台湾、海外华侨所受损失及41.6亿美元的军费损失和1000多万军民伤亡损害。此外,七七事变以前中国的损失未予计算;中共敌后抗日所受损失也不在内。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

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中华民族千秋万代永难忘却。
 
国耻永不忘,民族当自强!之二:全世界人民必须永远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

日本政要否认侵略历史言行录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有多年,但日本军国主义的阴魂却久久不散。一些社会右翼分子不但不清洗军国主义思想,反而通过各种言行妄图为过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翻案。更有甚者,日本一些政要也不断散布歪曲历史的言论,做出伤害亚洲各国人民感情的行为。
  1985年,在任首相中曾根康弘以公职身份参拜靖国神社。
  1986年,文部相藤尾正行在《文艺春秋》杂志上指责批判日本教科书事件的亚洲国家,说朝鲜对日本吞并朝鲜“负有责任”,日军在南京进行的屠杀是“为了排除抵抗”,并否认日本有战犯。
  1988年,国土厅长官奥野诚亮为日本侵略辩解说日本“当年并没有侵略意图”,宣称“日本一直不是一个侵略国家”,并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竟说“卢沟桥事件是偶然发生的”。
  1990年,运输相石原慎太郎在答美国《花花公子》杂志记者问时说,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捏造出来的谎言”。
  1992年,众议院外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柿泽弘治称亚洲国家对日本美化侵略战争的批评是“有害的”,“是对往事的小题大做”。
  1993年,国会议员合马敬在“日本不是侵略国家”的讨论会上称侵略战争的说法“在国际法上是不存在的,是飘浮不定的定义。” 
 1994年,法务相永野茂门说“南京大屠杀是捏造出来的”,称“把太平洋战争说成侵略是错误的”。环境厅长官樱井新说:“二次大战期间日本并没有想发动侵略战争”,“那场战争使亚洲各国独立了”,“教育提高了”。自民党议员户田一郎在广岛议会上称“大东亚战争是自卫战争”。通产相桥本龙太郎在回答议员质询时说:“日本是否针对亚洲邻国发动过侵略战争,这是一个微妙的定义上的问题”,“日本当年发动的战争是否叫做侵略战争尚存疑问”。自民党议员高村正彦答《朝日新闻》记者问时说,关于日本进行的15年战争,我“不打算一概而论说它是侵略战争”。
  1995年1月,奥野诚亮等自民党议员成立所谓“终战50周年国会议员联盟”,竭力抵制在日本战败50周年之际由日本国会通过“不战决议”,叫嚣坚决反对“谢罪式的不战决议”,要避免“使战后被歪曲的历史法律化”。2月,前法相永野茂门伙同一些自民党议员组成“正确认识历史议员联盟”,公开反对日本以任何形式的谢罪,说“不战决议将使日本永久被贴上残忍民族的标签”。3月,奥野诚亮声称“进行了侵略战争的国家是英美,日本没有同亚洲打过仗”。6月,“终战50周年国会议员联盟”在东京举行紧急会议,要国会在决议中不能使用“侵略”、“殖民统治”、“反省”和“领土扩张”等词句。8月9日,文部相岛村宜伸在记者招待会上拒绝承认日本侵略战争史,说是不是侵略战争“是一个思想方法问题”。同日,奥野诚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声称“日本发动的大东亚战争是为了解放白人殖民地”,“是自卫战争”。8月15日,通产相桥本龙太郎等8名内阁阁僚参拜了靖国神
社。桥本在出任自民党总裁之前,长期担任“日本遗族会”会长和自民党“大家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会”的会长,还担任了“终战50周年国会议员联盟”的顾问。他每年平均3次以官方身份参拜靖国神社。同年8月份,由包括桥本在内的自民党105名国会议员组成的“自民党历史研究委员会”编辑出版的《大东亚战争的总结》一书中称,“满洲不是中国领土”,“日本是为了自卫而出兵亚洲的”,“南京事件是虚构的”等等。
  1996年6月4日,众议院议员奥野诚亮在记者招待会上,把二战期间日本当局迫使一些亚洲国家妇女充当“慰安妇”妄称为“商业行为”,“并非日本政府强迫所致”。7月29日,桥本龙太郎公然以“内阁总理大臣”的身份参拜了靖国神社。8月15日,臼井日出男等6位自民党阁员参拜了靖国神社。
  1996年8月16日,日本自民党总务会上讨论教科书,审定教科书中载有南京大屠杀、芦沟桥事件和“慰安妇”等史实时,蒲田胜说南京大屠杀事件是“谎言”,并说“为了日本国民,为了未来”,要“戳穿谎言”。叶黎信行、中山正晖、板垣正、水野清和山中贞则等人也说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是“虚构的”,“没有史实作根据”,“有各种说法,并无定论”。蒲田胜还否认从没有过从军“慰安妇”,而只是有过“公娼”,并说那些妇女是“自愿的”。板垣正说“芦沟桥事件的原委并没有查明”。“他还抱怨“现在日本国内舆论一味地强调战后赔偿、反省不够等对日本不利的事,教科书上写的也尽是帝国主义侵略一类反日的说法”,极力想把日本侵略罪行从教科书中抹掉。
  1996年9月19日,日本前众议院议长樱内义雄在松江市母衣町的松江商工会馆发表演讲,批评教科书关于太平洋战争的记述说:“有的国家因为战争而获得了解放,但教科书只写了侵略。”他对教科书的记述表示疑问说:“我出征在南京医院住院时,没有听到当地人说屠杀等情况。明年版的教科书说(被害者)达20万人和30万人,值得怀疑。”
  1997年1月13日,日本自民党国会议员、因发表关于“日本统治朝鲜做了好事”的谈话而被迫辞职(1995年11月)的前总务厅长官江藤隆美在北九州市发表演讲时又公然否认日本的侵略史实。在谈到日本侵略朝鲜半岛、实行殖民统治的历史时,他说,“这是国与国之间用条约来决定的。(日本)侵略哪里了?这和村镇合并有什么区别?”江藤还对中学教科书中编进有关“随军慰安妇”等事表示气愤。他还称:“所谓侵略是用武力占领、镇压和剥削。我们干的事情和白人世界搞的殖民统治不一样,为什么不写进教科书就不行?”
  1997年1月24日,日本官房长官(木+尾)山静六在谈到教科书中有关“从军慰安妇”的问题时企图否认当年日军强迫亚洲妇女充当慰安妇的罪行。他说,教科书不介绍当时存在公娼制度等社会背景,
只讲随军慰安妇问题,这是不恰当的。
  1998年4月22日,日本自民党、民主党、自由党等组成的“大家都来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之会”的108名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
  1998年8月15日,8名内阁大臣和54名国会议员及议员代理人参拜了靖国神社。至此,小渊内阁21名成员中已有13人参拜过靖国神社。
  1999年6月23日,日本前建设相、自民党的龟井静香在新[(江去工)+舄]市发表演讲时说:“有人说日本曾侵略过亚洲,但是日本同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作战了吗?日本是同欧美作战。欧美不断进行屠杀,一直把矛头指向亚洲这个人间的最后一个乐园。”谈到中国时,龟井说,至今仍未弄清在卢沟桥(日本和中国)谁先开的枪。
  1999年8月14日-15日,日本政府中有9名内阁成员参拜了靖国神社。此外还有54名日本国会议员集体参拜了靖国神社。


[attachmentid=1709]

2002年4月21日,小泉纯一郎第二次参拜靖国神社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

[attachmentid=1710]

2003年1月14日,小泉纯一郎第三次参拜靖国神社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

[attachmentid=1711]

2003年1月14日,日民众抗议小泉参拜行为。


靖国神社与日本军国主义和对外侵略战争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是其中供奉着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及1000多名乙、丙级战犯,首相参拜意味着对侵略历史的肯定,这不仅与日本宪法中的“和平主义”原则相违背,而且必然会引起世界人民和日本国民对军国主义复活的不安。从而也使世界人民不能不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亡灵的死灰复燃。
 

附件

  • 9.jpg
    9.jpg
    20.9 KB · 查看: 233
  • 10.jpg
    10.jpg
    40.1 KB · 查看: 254
  • 11.jpg
    11.jpg
    29.1 KB · 查看: 248
结束语


集百千骸以茔封, 一寸山河, 一寸血泪;
振亿万年之国运, 永怀壮烈, 永奠精忠!


纪念9.18, 悼念先辈, 不忘国耻; 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对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而捐躯的所有中国军人、民间武装抗日战士;
对为帮助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而献身的盟国军人与国际友人;
对为义赴国难而捐躯的海外华人,华侨;......。致以最最崇高的敬意与深切的悼念!
同时,也为千千万万惨死在日本法西斯魔爪下的同胞表示我们最沉痛的怀念与哀思!
此时此刻,唯有无言的静默,才更能倾诉我们的心声!


全世界人民必须永远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

[attachmentid=1712]
 

附件

  • 12.jpg
    12.jpg
    47.5 KB · 查看: 218
我日他的小日本
 
小日本...
老子干他娘........
 
咳咳`````````````
不要在论坛上说粗口~~~~~~~~~~~~
 
教坏细路~~~~~~~~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