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电白清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公助学校,政府稳赚不赔 (1人在浏览)

锋笑

学前班
注册
2008-04-13
帖子
75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9月2日晚上9时许,崔天与妻子谢萍踱步至电白县春华学校附近的糖水铺,叫了两个鸡蛋和一碗绿豆粥。妻子已怀孕数月,因此,虽然崔天远在岭门镇的汉山学校教书,也尽量抽时间来县城陪她。
看着妻子喝下最后一口绿豆粥,崔天满意地发出微笑。然而,在他的笑容背后,却藏着一丝难以名状的隐忧。按照广东省教育厅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文件,从今年秋季开始,公办教师将禁止在民办学校里任教。而他们夫妻俩,正好都是在民办学校任教的公办教师。
何去何从?崔天第一次感到命运的难测。


政府派教师任教
民校咸鱼大翻身


在如今的电白县初等教育版图上,民办学校已经占据了显著的一方领地,春华学校、电海附中、电白实验中学、广南中学和汉山学校又各占了其中的一个山头。以本学期招生情况为例:全县共招收初中一年级新生31439人,其中,民办初中招收2940人,占学生总数的9.4%。五大民校招收新生人数分别为:春华学校960人,电海附中480人,电白实验中学360人,广南中学300人,汉山学校840人。
9.4%的比例,并不能完全说明民办学校在电白的风光。除汉山学校外,其余4所民校都位于电白县城水东镇,它们几乎垄断了全县的优质初中生源,而且集中了全县最优秀的教师。在向阳大道旁,春华学校门口,高高飘扬的横幅展示着这个民校的惊人实力:中考超过600分及考上电白一中的学生人数均居全县第一。电海附中也宣称,它在中考、学科竞赛上取得的成绩与春华学校旗鼓相当。
但在8年以前,完全是另外一番场景。春华学校创办于1996年,在游离于体制外、纯粹民办民管的几年间,日子过得每况愈下:高薪从外地聘请的教师远走高飞,从本地聘请的教师素质又不高;招不到多少学生,原水东中学副校长陈勇2001年来该校当校长时,只剩下100多名学生。
2001年前后,电白县城公办学校学位吃紧的问题开始凸显,而政府又无钱兴办新的学校。于是,由教育局选派公办教师到民校任教的“民办公助”模式应运而生,这些公办教师工资由财政发放。对政府来说,这意味着可以减轻财政负担,缓解学位压力;对民校来说,这意味着可以拥有优质的师资力量,增强学校对学生家长的吸引力。
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更让政府找到了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理由。电白县的民校在此前后纷纷落地生根:汉山学校创立于2002年,电白实验中学创立于2002年,电海附中创立于2003年,广南中学创立于2004年。挤入初等教育领域的社会力量形式多样:汉山学校是由电白汉山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黄德明创办,广南中学由电白民盟创办,电海附中是依托电海中学的资源,以“名校办民校”的形式建立的学校,电白实验中学则是由电白中等专业学校转制而来。
“公助”如一剂灵药,让春华学校起死回生。通过选拔考试从乡镇中学以及各地师范院校引进的教师,全盘替代了原来的师资,而主办方――南方商业城开发建设总公司也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甚至有了网球场),这两项对学生及学生家长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学生的涌入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学费,这使得学校可以给教师发放额外的津贴。良性循环开始形成,到本学期,这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已经拥有4800名学生和260名教师。
电白县教育局党委副书记李志松认为,“民办公助”学校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带来了“双赢”:既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又促进了民办教育的发展。


借公共资源谋利
公办民助遭清理


9月3日中午,小郑悠闲地在电海附中校园内转悠,他原来在茂港坡心镇的坡心中学读初一,本学期转来电海附中读初二。转学意味着他放弃之前的免费教育,而宁愿承担新学校一学期1100元的学杂费,他对此的解释是“下面太乱了”。电海附中党委副书记陈卿显告诉记者,最近几年,从乡镇来的生源越来越多。
乡镇的教师也在进行离心运动,广南中学高一政治教师吴焕新便是其中之一。他原在望夫镇的望夫中学教书,2004年调入广南中学,而且是“通过亲戚的关系”。在对教师的吸引力方面,汉山学校的崔天认为,县城公办中学大于县城民办中学,而县城民办中学又大于乡镇中学。
毋庸讳言的是,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在走向民校之时,眼睛都紧盯着隐身于其后的“公家”。崔天坦言,如果放下公办教师的身份去民办学校,他“办不到”。而若没有公办教师,不是看中“公家”背景,学生也不可能蜂拥进入一个民校。小郑并不讳言来电海附中读书,是为了“方便以后考电海中学”。
在一些人士看来,电白的“公办民助”打乱了义务教育秩序,导致新的教育不公。一些家长更认为,这类民办学校占用公共教育资源,却收取高额学费,加重了家长的负担。
几乎与电白县大力发展民办学校的同时,在国内一些大城市,掀起了声讨“民办公助”学校的运动。这场运动最终触动了上层,教育部要求从2006年起停止审批新的改制学校。2008年9月,教育部又发文要求进一步对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进行清理规范。
在教育部强力推动下,这场风暴终于在2009年刮到广东。2009年4月17日,广东省教育厅联合其他5个部门,发出了一份名为《关于清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公办学校的意见》的文件,要求从2009年秋季起,原经批准的义务教育改制学校,一律停止按改制政策招生。同时规定,经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到义务教育改制学校任教的公办教师,由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至公办学校任教。
正是这一条,让电白县教育局感到无比头疼。


500公办教师工资
政府让民校承担


在电白县这5所民办学校中,几乎所有教师都是经教育局安排任教。以教师人数计算,春华学校有260名,广南中学为190名,电海附中有158名,电白实验中学为270名,汉山学校有128名,总计1006名。倘若他们全部退出,那么,电白县的教育格局将会变得彻底混乱:一方面,民办学校失去这些公办教师之后,生源的大量流失将不可避免;另一方面,电白有限的公办学校也无法吸纳这1000余名教师。
电白县教育局想到了一个妙招:将这些“民办公助”学校清理成公办和民办学校两种,对于前者,试图将原民办学校无偿转为公办;而对于后者,则维持其中教师的公办身份,由县财政支付他们的工资,然后由学校补回财政的这笔开支。按照教育局的方案,汉山学校、广南中学将成为公办学校,而电海附中、电白实验中学(初中部)和春华学校则被划为民办学校。
这意味着,后3所学校将负担约500名教师(电白实验中学初中部教师约为90名)的工资,以每位教师月工资1400元计算,这3所学校将为此付出840万元的真金白银;当然,这个数目也是电白县财政可以节约的开支。
与此同时,涉及被清理的学校也在积极行动,争取对自已有利的转制方案。电白实验中学副校长王建告诉记者,实验中学(初中部)本想转为公办学校,但由于欠了5000万元巨债,转制计划遭到债主们的极力反对。想到初中部将不可避免地彻底变成民办,以及想到所涉及学生和教师将来的命运,王建不禁唉声叹气。
电海附中党委副书记陈卿显告诉记者,附中并不反对转为民办,但由于学校还招收了250名义务教育地段生,这属于为政府分担压力,因此“政府应当给予补贴”。至于补贴的标准,他认为“一名学生(3年)一万元”比较合适,若此,电海附中便可弥补公办教师工资的开支。但是,对于电海附中的要求,县教育局一位股长称“绝对不可能答应”。
在电白县政府主持召开的改制研讨会上,汉山学校创办人、全国人大代表黄德明直言要把学校卖给政府,“打个5折吧”。即便如此,电白县政府仍然无意收购黄德明所投资的部分,教育局称黄德明“愿意捐出学校”。
广南中学态度较为模糊。该校校长刘金表示,他只负责将学校经营好,转制的事情由电白县民盟操作。而该县民盟一位王姓主任颇有怨气地说:“办不下去就不办了,有什么办法。”
春华学校校长陈勇计算了一下,如果由学校支付教师工资,每年将多支出400多万。南方商业城开发建设总公司董事长黄永超抱怨道,公司已经为春华学校投入了数亿元,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可能收回成本,如果按照这个转制方案,经营负担将更为沉重。
春华学校初一英语老师徐文政说,目前该校的教师都在议论学校转制的事情,倘若上面要求公办教师必须退出民办学校,他将被迫离开春华学校,尽管“对这里已经有了感情”。
教师们的担忧已渐行渐近。电白县教育局党委副书记李志松告诉记者,转制方案差不多已经定下来了;更远的计划,则是让公办教师彻底退出民办学校,而愿意留在民办学校的教师,将失去公办身份。
改由学校支付公办教师的工资之后,3所民校的学杂费将必然提高,不过学校会采取“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目前,春华学校小学生每学期的学杂费为3000多元,初中生则为1100元。(崔天、谢萍为化名)
 
face3.gif
face3.gif
face3.gif
 
民办学校是学校走向产业化的一个怪胎,是中国特色的一个产物。就我们电白来说吧,正是有民办学校,才出现“电白教育水东办”的口号,看着校园水泄不通的人群,看着每星期五星期日晚上那么辛苦乘车的学生哥,还有从老远用摩托车搭着小孩到县城读书的家长们。路人真不知是怎样的滋味。占用公共资源办民办学校,赚的是学校老板,亏的是政府,愁的是下面农村中小学的校长,家长还要在三年或者长的六年花上一笔高额的杂费。如果没有省的文件,领导还是不闻不问,试问:电白教育走向何方?
 
他奶奶的,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难呀!!!!公家有人不能吃东西了,老板会放过曾经的“付出”???
 
电白教育资源集中在县城水东,小学有春华、杨梅、一小等均有内宿班。初中有春华、电海、电白中学、实验中学等。高中电白一中、电海、实验中学、水东中学等。这些都是电白教育不可否认的优质资源。这些优质资源是集电白全县财力经过多年努力而成,而教师则是从基层乡镇有经验的老教师经过考试、送礼进入水东。这些教师在基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学生---小学的要考试择优取录,初中、高中则提高取录分数线,其余的则冲着这些优质资源,提着银两求爷爷、跪奶奶,收自已的子弟入学,可能有些人就会说你可以不去水东读,在附近读吗!请明白,电白优质教育资源,是电白的,不是水东的,电白人都有享受的权利。
再者,每到星期五、星期日开往水东与乡镇的农村客运班车都是塞满求学、带着父母希望学生,既浪费父母的血汗钱又受罪。
我是小人物,我想电白的教育资源,应该这样分配,水东、电城、沙朗三个片,电城做大做强四中、电城中学服务于电城、树仔、竹山、岭门、马踏等镇。沙朗做大做强二中、沙朗中学服务于望夫、黄岭、罗坑、那霍、下洞等镇。
 
不要高兴得太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不可小看电白智囊团.
 
QUOTE(EEE @ 2009年09月13日 Sunday, 03:17 PM)
电白教育资源集中在县城水东,小学有春华、杨梅、一小等均有内宿班。初中有春华、电海、电白中学、实验中学等。高中电白一中、电海、实验中学、水东中学等。这些都是电白教育不可否认的优质资源。这些优质资源是集电白全县财力经过多年努力而成,而教师则是从基层乡镇有经验的老教师经过考试、送礼进入水东。这些教师在基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学生---小学的要考试择优取录,初中、高中则提高取录分数线,其余的则冲着这些优质资源,提着银两求爷爷、跪奶奶,收自已的子弟入学,可能有些人就会说你可以不去水东读,在附近读吗!请明白,电白优质教育资源,是电白的,不是水东的,电白人都有享受的权利。
再者,每到星期五、星期日开往水东与乡镇的农村客运班车都是塞满求学、带着父母希望学生,既浪费父母的血汗钱又受罪。
我是小人物,我想电白的教育资源,应该这样分配,水东、电城、沙朗三个片,电城做大做强四中、电城中学服务于电城、树仔、竹山、岭门、马踏等镇。沙朗做大做强二中、沙朗中学服务于望夫、黄岭、罗坑、那霍、下洞等镇。
[snapback]2846985[/snapback]​


严重同意你的建议安排!明天我就实施。
ha.gif
 
春华学校已经更改名字为一中的协作学校了.


如果把公办教师都抽回的话,那么春华就会死得很惨了.


那些当官的就吃西北风去了.


谁肯自己挨穷?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