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广州小学生考98分排倒一 家长叹孩子压力大 (1人在浏览)

无奈中的无奈

博士后
注册
2009-03-31
帖子
1,556
反馈评分
1
点数
61
专家称小学“唯分数论”易陷入“背记”怪圈
家长叹孩子心事重重望能还他们快乐童真
读者私信
表妹就读广州某重点小学三年级,期末三科分别考了100分,99分和96.5分,班主任竟说她考得比较差。
――网友“八足趴”
“八足趴”的微博发布后,引起广泛感同身受的父母的共鸣,纷纷吐苦水,在“唯分数论”之下,原本天真快乐的小学生,逼得少年老成、心事重重,过早地失去了原本的童趣。
文/本报记者李华、杜安娜 实习生张晨子、杨惠琪
家长:孩子压力太大
日前,网友“八足趴”在微博上称他读小学三年级的表妹期末考三科分别考了100分,99分和96.5分,班主任竟说她考得比较差。对此,市民王先生也向记者诉苦:他小孩两门考了99分,一门考了98.5分,仍被认为“考得不理想”,小孩也闷闷不乐。对此,他感到很无奈,“现在的小孩压力太大”。
而谭女士的儿子也在某重点小学读三年级,她表示,现在的小学生“被分数绑架了”。她说,儿子刚上一年级时,有次考完试回家特别开心兴奋,“噢!我考100分和98分,拿了两个第一,一个正数第一,一个倒数第一!”谭女士感慨道:“那时候他对分数没什么概念,每天都很快乐很活泼。现在读三年级,有时候考98分,就表现得垂头丧气,心事重重,说‘唉,没考好。’”谭女士认为,应该给小孩子多一点鼓励,还他们一份快乐和童真。
校长:“唯成绩论”现象普遍
广州某重点小学校长赵先生认为,“唯分数论”源于多方面:一是教师的压力大,面临校内外各种考评和竞争,不得不对学生严格要求;二是社会上弥漫着上重点初中、重点班的攀比风气。三是家长望子成龙,期望值过高,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压力又转嫁到老师和孩子身上。
不过,他也强调,三年级是小学的转型期,三科平均分约在98分,如果低于这个分数,就可能被认为是“成绩不好”,高年级很可能出问题。
同时,赵校长也坦承,“唯成绩论”的现象在小学教育中比较普遍,“但最根本的教育制度不改革,充满压力的教育风气就不可能得到扭转。”他的教育理念是八个字:健康,快乐,阳光,智慧,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专家:不应过分追求分数
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山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增俊,他表示,对于小学三年级来说,“这个分数是过得去的”。同时他也指出,学校不应对学生的分数过分要求,否则容易让学生陷入“背记”怪圈。
“学校应该改变教育观念,从长远考虑学生的发展,不能仅以考试分数甚至一次考试的分数来对学生片面地下判断,应当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的分析。”他如是说。
他还分析道,不仅是学生被分数“绑架”,社会、学校、老师、家长都被分数“绑架”了。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控制、升学率的压迫,使得当今教育功利化。
“唯分数论”使得学生只为分数而读书,只照着课本和参考书死记硬背,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更使学生学习陷入了被动,造成学生思维单一、缺乏创造,对教育的危害是很大的。
网友声音
@Samty:96.5分确实很差。我小学的时候全班50%满分,30%99分。
@sukisu的小小世界:如果其他同学都是三科100分,那她就是考差了。
@尔康:恶性竞争下产生的三百分争夺战必是大势所趋。
(广州日报)
南都街谈:
孩子的分数为什么这么高
一个小学生,上一年级时,有次考试回家兴奋地说,“我考了100分和98分,拿了两个第一。一个是顺数第一,一个是倒数第一!”上三年级时,有时还是考98分,便垂头丧气心事重重地说“唉,没考好!”搞得他妈妈大发感慨,觉得一年级时对分数没概念,过得很快乐;有概念后便被分数绑架了。而且这似乎还不是个案,因为很多网友纷纷透露,自己小时候或亲友的孩子们,考试分数的确高,以至于每门功课都95分以上,班主任还说考得不理想(昨日《广州日报》)。
看到这些新闻,不知那些身为幼小孩童父母的人有何感想,也不知广大的中小学老师怎么想,更不知道制定教育政策的官员怎么想。反正我个人觉得这实在是太不正常,不禁想起“救救孩子”这满含绝望的四个字。
说绝望,是因为看到祖国的花朵被分数打蔫,在“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的社会环境下,一时又找不到出路,所以觉得看不到希望。这个问题,社会、老师、家长都有责任。如果社会观念不发生根本改变,一时还真没办法,只好继续绝望地去折磨孩童。
但是,就“考98分还垂头丧气”、“每门功课95分以上班主任还说不理想”的现象,那就不是绝望的问题了。家长们应该问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当过老师的人应该都知道,其实所有的人应该都明白,小学生能考多少分,学校和老师们还是很好控制的。道理很简单,没有哪个小学正好都招到天才,所以只要试卷难一些,或者每科试卷加那么几道难一点的题目,分数自然就会拉开,很自然从60分到98分都会有。如果再难一些,那就会出现不及格。
那为什么这么多重点小学的孩子们都能考95分以上呢?新闻中诸多“某重点小学”的情况我不敢说,但是我问过一个从事小学教学20多年的老朋友。他说有两个可能。一是有些私立学校,每学期考试试题很简单,阅卷很宽松,学生考出来的成绩都是90多分,非常漂亮!这为后面的招生工作带来很大好处,大多数父母想把孩子送到这么高分的学校啊!另一个可能,则是有些公办学校,也为了打自己的名声,或者某些老师“有点想法”,让学生都是高分,显示其卓然的教学成果。
这个说法让我想起老家一个亲戚的孩子。孩子小学状况不佳,后来听说一个寄宿的私立学校不错,父母便将他送了进去。果然随后的几年,成绩(分数)普遍大幅提高,每年还有各类奖状,搞得父母很是欣喜。但是,后来中考竟不理想。再一打听方知:这个学校,所有的孩子成绩都“很理想”,学校各种奖项之多,足以让所有的孩子和家庭“皆大欢喜”!
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为何能屡试不爽呢?众所周知,望子成龙之心人多有之。在中国,确定是“成龙上天”还是“成蛇钻草”的硬指标是高考。不过,现在父母焦急之心,是万万等不及孩子高考那天,而是从幼儿园开始,就希望能看到孩子的优秀,唯一指标就是分数。有这个巨大市场需求,自然有生产“高分”的手段。不过,这些华丽的高分,一旦到了选拔考试,小升初、中考、高考,便纷纷被戳穿西洋镜,只是家长悔之晚也。这也是中国社会之病的一个症状吧!
当然,我还是希望新闻中那些“某重点小学”的学生的确优秀,老师怎么出难题,那些孩子们也能门门考过95分。不过这样的事情可能性有多大?(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
 
不管怎么样都应该是鼓励孩子的,这么小不应该在班里排名。
 
以后我有孩子一定让他有个快乐童年,不能像现在这一代的小学生。
 
98分都成了倒数第一,只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这个班的学生个个是神童;另一种可能是考试题目也太简单了!

我估计第二种可能性较大!现在有些老师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很多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了,要为学生减负了,于是,难一点的题都不敢拿来考试了,难一点的作业也不敢要求学生做了,由于考试题目过于简单,如电白六年级的毕业水平测试,有的语文题就是让学生抄一句话,好象是考学生的抄写能力?严重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这样全班同学都100分,一不小心98分就是倒数第一了,我们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人人都100分,98分就成了倒数第一,试问这样的考试有意义吗?自欺欺人!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不利创新人才的成长!
 
教育改革说说容易,做起来太难,教育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核心中的核心,是关系到中国谁的后代能成为精英,掌握话语权的问题。
 
其实也跟家长心态有关,我觉得每科90分已经很足够了,应该多培养孩子的其它有益兴趣。快乐的童年更重要。
 
试问我国的《应试式》教育何时才能改革呀?还是学学香港地区的《实践式》教育吧!
 
万恶的分数。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