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民国总统的岁月 (1人在浏览)

功夫

小学二年级
注册
2006-03-24
帖子
175
反馈评分
0
点数
1
第一章 革命先行者 孙中山
1912年1月——3月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一、孙中山的先祖和家族
孙姓为中国的大姓,孙中山的先祖是从北南迁的客家人,知道者甚少,无闻者多。
在中国百家姓上,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皆为大姓。孙姓在百家姓中,排名12位。这些大姓都是中原望族,由于中原不断战乱,许多中原望族没落或远迁江南。从晚唐时起,南方经济趋向发达,故为避战祸,中原许多望族南迁定居下来。从语言上看,江南尤其岭南一带,文化、习俗颇多隋唐遗风。
孙中山的先祖,据罗香林《国父家世源流考》和1984年前后在江西省宁都县田头乡孙屋底村孙世龙家发现的五卷六本《宁都富春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所载:孙中山的先祖本为中原望族,居在河南陈留,及晚唐僖宗中和三年(公元883年)远祖孙拙,官位至中书舍人及两浙节度使。拙有子名?,甚为贤能,适逢唐末黄巢起兵,?应诏为承宣使。率兵镇压农民起义军,游击于闽、粤、江左之间,后被唐封为百将东平候,驻虔州虔化县(今江西宁都县)由于政绩显著,百姓安居乐业,当地百姓把他挽留下来,孙?即孙中山家族南迁之始祖。
十九世祖孙连昌,又由广东紫金县迁到增城,康熙年间又迁居香山涌口门村,以耕种和捕渔为业。
孙连昌之孙,孙氏二十一世,孙殿朝又由涌口门村迁入翠亨村。
孙中山,名文,字德明,号逸仙,又名帝象、日新。在海外奔走革命时曾化名陈文、中山樵、吴仲等。1866年出生在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共有兄弟姐妹六人,早夭二人,孙中山排行第五。
祖父,孙敬贤,继承祖产十余亩田地,故能维持耕种生活,只是他同当时许多南方人一样,迷信风水,为此要花费不少钱,因而屡屡变卖田产,境况越来越不好。孙中山父辈三人,长大后不得不出外谋生。叔叔孙学成和孙观成都因生活困难,无法养家,分别丢下妻子,程氏和谭氏去海外谋生。孙学成在船上做工,1864年不幸在上海附近的海面上遇难,而孙观成则去美国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的淘金矿区干活,1867年死去。孙中山没有见过两个叔叔的面。他们死后,其妻及子女均由孙中山父亲孙达成扶助抚养。
父亲,孙达成,名观林,号道川,生于1813年,由于家产已变卖净,生活困苦。为生活所迫,孙达成16岁到澳门鞋店当学徒。30岁回到家乡翠亨村。孙达成把14年做工的积蓄一些钱,置新产,恢复旧业。33岁与邻村的18岁杨氏女子结婚成家。1888年3月24日病逝,终年75岁。
母亲,杨太夫人,是香山县隔田乡(今崖口乡)人。生于1828年,1846年18岁嫁入翠亨村。杨太夫人,共生三子三女,其中1854年生长子孙眉。1857年生长女金星,3岁时夭折。1860年生次子德?, 5岁时夭折。1863年生次女妙茜。1866年生三子德明(即孙中山)。1871年生幼女秋绮,养育成人共二子二女。
1910年7月19日,杨太夫人在香港九龙病逝,享年83岁。
哥哥,孙眉,谱名德彰,字寿屏,生于1854年。18岁(1872年)跟随舅父杨文纳前往檀香山谋生,后娶土著族的“公主”为妻,由此发迹成为“茂宣王”。
当时夏威夷是一个独立国家,为土人君主制,各岛之农业垦植贸易事业,大部由中日两国经营之。
孙眉以一个华侨工人向资产阶级转化过程,他最初是当雇工,后到茂宣岛(茂宣岛是檀香山第三大岛)垦荒耕种,随着进行少量雇工剥削,逐渐积累资财,开办商店,经营规模日益扩大。到1885年前后,他有大牧场领地六千英亩,其中养畜牛、马、猪、鸡、火鸡数万头。场地有山林、平原、工人1000多,华人土人各一半。这样,孙眉在檀香山从一个华工发展成为一个华侨最大资本家。
孙眉积极支助革命经费,在孙中山策划第一次广州起义,一下子就把2000多头牛,以低价卖出去,取得港币13000多元捐出作为举义费用,并在他的影响下,陈南、宋居仁等也变卖家产,先后回国参加义举。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逃往日本,孙眉也从故乡移居澳门。1915年2月11日,孙眉在澳门病逝,享年62岁。
姐姐,妙茜,生于1863年,长大后嫁给商人杨紫辉(子辉)为妻。杨初到檀香山经商,后在台湾经营橡胶业,最后病死在台湾。妙茜无子女,于1955年在家乡香山病逝,享年93岁。
妹妹,秋绮,生于1871年9月3日,早年嫁给旧金山富商林喜知为妻。1912年病逝于香山。终年41岁。
二、夫人卢慕贞、宋庆龄
卢慕贞,广东省香山县(中山市)六区外茔村人,生于1867年(同治六年六月二十九日)。父亲卢耀显系在檀香山的华侨。孙卢两家相距四公里,两家距离虽不远,但素无往来。
卢慕贞是家中长女,身材矮小,皮肤较黑,粗通文字。1885年5月7日,在父亲和哥哥孙眉的主持下,不顾孙中山的意愿,便凭媒约,卢慕贞与孙中山结为夫妻。
孙中山与卢慕贞结婚六年后,在1891年10月20日生下儿子孙科。1895年生下长女孙?浴?896年11月12日生次女孙婉。
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卢慕贞即扶老携幼离开家乡,远走檀香山投靠孙眉。
武昌起义成功,卢慕贞到达上海。卢慕贞她是一个旧式妇女,平常与女儿相伴,后来结识了黄兴的夫人徐宗汉,她们是香山同乡,故而比较投缘,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姐妹之情。
卢慕贞一直在家抚育子女,料理家务,贤劳备至,她已吃尽了苦头。孙中山1912年被选为总统,她成了元首第一夫人,大家都羡慕她,觉得大总统的眷属,会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可是由于生活上的不习惯,卢慕贞在南京呆了一段时间,于1912年3月25日返回广东,两个儿女则留在南京。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把卢慕贞等送回澳门与大哥孙眉等人同住。
孙中山在世时,卢慕贞的生活费用均由供给,由于自幼生长在贫寒之家,结婚后又到处漂泊,居无定所,食无定时,卢慕贞成了勤俭持家的好习惯。
卢慕贞虽有固定生活来源,但孙家的经济并不宽裕,特别抗日战争时,经济十分拮据。孙家雇了三位工人,车夫兼厨师徐康成、负责清洁和杂务的阿兰和阿玉。三人工资都非常低。由于羡慕孙中山高尚伟大,加上卢夫人善良待人,这三位工人心甘情愿在孙家工作数十年,把孙家视作自己的家。阿兰、阿玉终身未嫁,徐康成自从1952年卢慕贞去世后,再不拉车,但仍在孙家,直到1995年去世,享年90岁。
1952年9月7日,卢慕贞在澳门文第士街寓所病逝,享年86岁。
孙夫人,宋庆龄,广东省文昌县人(今海南省),1893年出生在上海一个资产阶级家庭。1900年,宋庆龄就读于上海一所教会学校,即三一堂女塾,这是一所新式女子学校。
1908年,宋庆龄15岁,同妹妹宋美龄一道飘洋过海,赴美国求学。到美国后,先入新泽西州斯密特城的私立学校学习英语,准备考大学,尔后考入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文学系。
宋庆龄具有非凡的洞察力,和流畅的文笔。能用英语侃侃畅谈;同时是一个热情的洋溢的爱国者,她身在异国心却想着国内局势变化。当她得知武昌起义的消息后,喜欢若狂,与宋美龄拥抱起来,高呼“共和国万岁”!并把墙上的龙旗取下来,扔在地上踩了又踩,而把父亲寄来五色旗挂在墙上。同时表示要回国“投身革命”为中国而奋斗。
1913年,宋庆龄20岁,这年夏季,她毕业于威斯理安女子学院,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作为一个有抱负的新女性,宋庆龄感到中国革命在召唤她,所以她立下雄心壮志,毕业后就回国投身革命。8月宋庆龄便离开梅肯城回国,途中先绕道日本,看望她的父母和孙中山。
宋庆龄由于姐姐蔼龄将与孔祥熙结婚,不再担任孙中山的英文秘书工作。当时孙中山还未物色到合适的秘书人选。宋庆龄便主动要求姐姐介绍其承担孙中山的秘书工作。当姐姐告诉她,这是革命工作,很危险时,她坚定地说:“革命不能怕危险,怕危险不能革命。”因此她到日本横滨后的第二天,就在父亲的安排下见到了自幼崇拜的英雄孙中山。
宋庆龄负责孙中山的秘书工作,一方面协助孙中山处理机密书信往来和日常事务,整理讲稿,起草电文,负责同各地和南方的革命党人联系。她始终认为追随孙中山,就是追随革命,并由此开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
宋庆龄并没有爱上孙中山,只是出自崇拜他是英雄。她接受美国记者斯诺时袒露自己当年的心情:
我当时并未爱上他,开始时候是自己崇拜英雄。我要帮忙拯救中国,而孙中山先生就是可以这样的一个人,所以我帮助他。他当时流亡在日本,我要去见他,提出我愿意自己帮他忙。
1913年至1915年,宋庆龄往来于东京上海之间;1915年6月,宋庆龄要回沪看望早已回国的父母。临行前,宋庆龄叮嘱孙中山:“在我离开之后,假使你能把你的各种想法和建议大致记录下来,我返回后可进一步整理,再由你来订正,这样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孙中山用深沉的目光注视着宋庆龄,满怀期待地问道:“那么,你准备回来的,是不是?”宋庆龄用坚决的语调回答:“当然要回来的,这件事我认真地考虑了好久,我觉得希望以这种方式方法献身革命。”
这时宋庆龄脸上发出异样的光彩,她沉思片刻后,低下头羞涩地问:“但是有一件事我必须晓得,你究竟愿不愿意要我?”孙中山听了这位纯真的少女表白,放在桌面的双手不觉微微震动起来。他极力克制着激情,郑重地说:“庆龄,你还是慎重考虑一下吧,你还年轻,只有22岁。”
宋庆龄深情地对孙中山说:“革命是不问年龄的,爱心也没有年龄,这不该成为我们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我的心一直追随着你,我的生命已经跟你的生命,跟你的事业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相信你是需要的,你应该发现,在困难的时刻,两个人在一起要比一个人好过些。”
1915年10月25日,由日本著名律师和田瑞到东京市政府为两人办理结婚手续,举行婚礼。并由这位律师主持签订《婚姻誓约书》。当时和田瑞建议按日本逢双吉利的习俗,把《婚姻誓约书》上的结婚日期写成26日,“龄”字写为“琳”是简笔。同日下午,他们在日本朋友梅屋庄吉旧宅举行茶点宴会,然后回到在青山的新居。10月26日,宋耀如赶来阻止这桩婚事,但已经来不及了,他看到的只是已经签字生效的《婚姻誓约书》。内容如下:
此次孙文与庆龄之间缔结婚约,亲证立以下誓约:
一、尽速办理符合中国法律的正式婚姻手续。
二、将来永远保持夫妇关系,共同努力增进相互间之幸福。
三、万一发生违犯本誓约之行为,即使受到法律上的制裁,亦不得有何异议;而且为了保持各自的名声,即使任何一方之亲属采取任何措施,亦不得有任何怨言。
以上诸条约,均系在见证人和田瑞面前各自的誓言,誓约之履行亦系和田瑞从中之协助督促。
本誓约书制成三份,誓约者各执一份,另一份存于见证人手中。
誓约人:孙文(章)
立约人:宋庆龄
见证人:和田瑞(章)
一九一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宋耀如十分气恼他狠狠地指责孙中山,并且试图解除孙与宋庆龄的婚约。理由是宋庆龄尚未成年,又没征得父母同意,但他失败了,于是就宣布和孙中山断交,和宋庆龄断绝父女关系。
1916年3月,宋庆龄和孙中山从日本返回上海。自此以后将近10年中,宋庆龄与孙中山在一起工作,完成了伟大的革命使命。
1920年11月25日,宋庆龄随孙中山离开上海重返广州,恢复政府工作,两人临时住在新亚酒店,后移至粤秀楼。
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叛变,派部队攻击总统府和粤秀楼,情势危急。宋庆龄正在酣焚中,忽被孙中山叫醒,要她随他一块撤离险地。宋庆龄为了顾全大局,临危不惧,认为若同孙中山一同行动,易被叛军发现。因此,坚持留下来,掩护孙中山秘密撤离,并深情地看着孙中山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没有你!”卫士们都劝宋庆龄赶紧撤离,但挡不住她的决心。孙中山不得已才答应先行。
孙中山命团长陈可钰,队长姚观顺坚守越秀楼,翌日正午12时,以海军炮响为突围信号,并命令二人负责保卫宋庆龄的安全。
在孙中山离开越秀楼不久,大约凌晨二时,忽然,炮声四起,叛军开始向越秀楼发起进攻。叛军占据高地,上下左右夹击,还疯狂地喊着:“打死孙文!”由于四周漆黑,看不见敌兵,小卫队暂时未还击。黎明时卫队开始用来福枪和机关枪与叛军对射。奋勇抗击,击退叛军三十余次进攻。
由于陈炯明发动叛乱时悬赏20万银元捉拿孙中山;叛军进攻受阻后,就用大炮猛轰,为此姚观顺的小卫队守卫越秀楼,战斗开始后打得最为激烈,卫队所部仅60余人,坚持抵抗到天亮时,多数已失散和牺牲,姚观顺腿部两处负伤。天明后,宋庆龄在马湘、黄惠龙两位副官的护卫下离开越秀楼。四人循着天桥往前爬行,流弹在空中飞鸣,有一回子弹从宋庆龄的头发穿过。当他们刚刚穿过天桥,天桥就被叛军的炮弹击中起火焚毁。队长姚观顺的腿部受伤,马湘、黄惠龙两位副官把他抬入总统府进行包扎。
宋庆龄进入总统府时,坚守总统府的革命军已同敌军激战数小时,宋庆龄抵达后,敌军火力全部集中在总统府一带,战斗打得十分艰苦,但是他们一直坚守着阵地。为了护卫宋庆龄脱险,营长叶挺组织了3次冲锋,但是敌军人多火力强,都未成功。
下午5时,总统府电灯电话线路和水管全被叛军切断了,但是依旧不见海军鸣炮响应,同志们苦战一天一夜,弹药无多且不见接应,再不突围就危险了。
叶挺命令李杨敬率领四连作前卫,李振球率领五连作后卫,孙夫人和一般非战斗人员夹在四五连之间开始突围,叶挺和简作桢的六连作为总预备队。副官张猛前哨位置以机枪掩护叶挺突围而过,顺着公园围墙且战且走。团长陈可钰首先突围出去后,叶挺冒着敌军猛烈的射击行到围墙转角,张猛和三个机枪手,拼命顶住敌人的火力,他提起一挺轻机枪冲到叶挺身边,以机枪火力、掩护宋庆龄突围。护卫宋庆龄突围小组,刚刚行过马路到芒果树街口,又遭到敌人阻击,一时过不去。由陈可钰背向宋庆龄向前开路,张猛也背向宋庆龄扫射后面的追兵。当队伍停顿时突然发现宋庆龄不见了!
同志们十分焦急,杀开一条血路到华宁里口,才见到黄惠龙、马湘正搀扶着宋庆龄,此时,敌人已经围上来了,护卫宋庆龄的同志们正处于劣势,眼看再组织新的抵抗已经来不及。黄惠龙忽然急中生智大喊:“夫人快丢手提包。”宋庆龄打开手提包向街上丢去,银钱饰物撤了一地,敌军一时乱了套,拼命抢东西。
借此机会,马湘背起宋庆龄夫人行过路口进入华宁里,张猛等终于护卫宋庆龄撤离了危险区,后面的队伍瞬间被打散了。
护送宋庆龄夫人脱险后,卫队全被打散了。撤出过程中,陈可钰被俘,叶挺乔装脱险。张猛从司后街退到东较场魏邦平的卫戍司令部,发现左膝负了伤,流血不止,在卫戍司令部包扎伤口后,张猛顾不得伤痛,连夜赶到孙中山驻的永翊舰。
在永翊舰上,张猛向孙中山报告了宋庆龄夫人已经脱险,现由马湘、黄惠龙护送到西横街马伯麟家中。后乘电船到达岭南大学(今中山大学校址)校长钟荣光家里。由于过度紧张和劳累宋庆龄在钟荣光家里流了产,这是“一生唯一的一次妊娠。”
以后,宋庆龄安全转到黄埔岛,登上永丰舰,与孙中山会合。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成功,电邀孙中山北上商讨时局,谋求和平。11月13日,宋庆龄等20人跟随孙中山北上。孙中山到达北京后,不幸在1925年1月26日,病危被送进协和医院;1925年3月12日病逝。
孙中山病逝后,宋庆龄因连日哀伤,疲劳过度,以致病倒,但她没有被哀伤和病痛所压倒,而是振奋革命精神,继承孙中山的遗志,投身到伟大的革命斗争中去。
1927年8月,宋庆龄为实现孙中山的愿望,离开上海赴苏联访问。行前发表声明,表示坚持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到莫斯科后,宋庆龄受到苏联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并在百忙中应邀到莫斯科中山大学演讲。演讲中,宋庆龄要求中国学生,努力学习,坚持孙中山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
11月7日,宋庆龄冒着严寒和陈友仁一道应邀到莫斯科红场贵宾观礼检阅台上参加俄国十月革命10周年庆典。
12月曾被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名誉委员”。
1937年2月,宋庆龄与国民党爱国人士冯玉祥、何香凝等,在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恢复孙中山手订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8月,在上海寓所会晤共产党领导人周恩来、博古、林伯渠,坚决支持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
上海失陷后,中国共产党考虑到宋庆龄的安全,安排撤离到香港。在香港其间,宋庆龄出任中国工业合作国际委员会名誉主席。
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随即进攻香港。在日军入侵九龙启德机场前的六个小时,她才乘最后一架飞机飞到重庆去。
1945年12月,宋庆龄回到上海。年底她发表声明把保卫中国同盟,改为中国福利基金会。
1948年1月,在中共的支持下,和宋庆龄的关怀下,国民党民主促进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和其他爱国人士代表在香港召开国民党民主派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发表《宣言》反对蒋介石反动统治和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反动政策。李济深被选为委员会主席,宋庆龄担任名誉之席。
1949年9月21日,宋庆龄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坐在毛泽东和朱德的中间。她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高度赞扬中国共产党。30日,她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和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0月1日参加了在天安门城楼举行的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时,宋庆龄56岁。
1956年9月,宋庆龄应邀列席中共党的八大会议。1957年她随毛泽东率领的中国代表团抵苏联,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
宋庆龄还承担了大量的外交活动,常常接待来访问的外国贵宾和国际友人,其中有总统、总理、元帅、司令等,也有普通劳动者。她先后代表国家出访印度、缅甸、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
1981年3月16日,专家确诊宋庆龄患了白血病。5月8日,宋庆龄接受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授予的荣誉法学博士学位,并发表了讲话。5月14日,宋庆龄的心冠心病及慢性淋巴白血病经多方治疗无效而恶化,她再次提出入党的要求。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接受她为中共正式党员。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决定授予她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荣誉称号。这样宋庆龄写下了自己政治生命最后的光辉一页。
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终年90岁。
三、革命伴侣陈粹芬
1891年26岁的孙中山认识了19岁的陈粹芬,两人生活于红楼之中,陈氏帮助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既是护士,又是卫士,亲自参加第一次广州起义。
陈粹芬,原籍福建夏门同安,1873年出生于香港新界屯门,因排行老四故人称陈四姑。她原名香菱,又名瑞芬。父亲是一个郎中,五口通商时,随夏门商人到香港,后在香港住下来。陈粹芬与当时普通妇女一样,没有读过什么书。但她为人聪敏机智、热诚、果敢,堪称一代女杰。自从参加革命后,未曾回过家,亦与兄弟姐妹失去联系。
1891年,孙中山26岁,正在香港西医书院攻读,一年后毕业。但是他早已在父兄之命,媒约之言下,与在性情、学识等各方面相差悬殊的卢慕贞结了婚。此后,孙中山由于长期为革命奔走,夫妻聚少离多,尤其是两人在从事革命事业方面往往意见相左。就在这时,经陈少白介绍,孙中山结识了年方19岁的陈粹芬。他们两人初次相见,即畅谈推翻满清,效法洪秀全、石达开,相率中原志士收复河山的豪情壮志。陈粹芬万分钦佩孙中山,认为他是一个杰出的领袖人物,于是立志追随孙中山革命。不久,两人便结为革命伴侣,在红楼租屋而居,策划反清工作。红楼距屯门不远,原先靠海边,自填海增地后,已离海边一里许,因以红砖砌成而得名。当时革命党人来召见孙中山,多是在夜间秘密地乘舟前往红楼。
1892年秋,孙中山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便在澳门行医,设中西药局。由于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且多采取义诊赠药方式,生意颇为红火。1893年,因遭葡萄牙籍医生排挤,澳门当局拒绝发行医牌照,被迫迁到广州行医。在广州和香山县(今中山市)城石岐镇开设东西药局给贫民施医赠药,并从事革命活动。此时孙中山携21岁的陈粹芬与好友同寓河南。这一时期,夫唱妇随,相依为命。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第一个政治团体——兴中会,继而于次年1月返回香港以红楼诸友为中心,设立兴中会总部,外称“乾亨行”是年3月,孙中山等人开始筹划广州起义,并商洽购进武器潜返广州,胆大心细的?皓东负责此事。
有一次正在广州长堤附近暗卸武器,不幸被警方发觉,?皓东被押解官府,武器被没收。但陈粹芬经手暗藏的武器包括短枪、短刀、子弹、炸药、手榴弹等,分散在广州河南、河北各据点,行踪隐密,相安无事。陈氏坚毅果敢,颇具有大丈夫风范。当她得知?皓东被捕后,既不便回药局工作,也不便回家,无奈之际,只好浪迹在外,暂且住在亲友家中,听候消息。第一次广州起义失败,孙中山成了“首犯”清兵四出悬赏捉拿孙文。一日深夜,陈粹芬得到消息:官方悬赏千金缉拿孙文公告已经发出。当时孙中山正匿居于牧师王煜初处,听闻后立即和陈粹芬匆匆收拾行李,带些盘缠深夜化装出城逃走。同时,他派亲信送函至香山老家,让卢慕贞陪待老母,携带年幼的子女,速到澳门避难。次日,孙中山与陈粹芬、尤列等乘船经顺德到香山(今中山市)的唐家湾,然后赴澳门。在澳门葡萄牙籍友人菲南士家中休息片刻后,便去与全家人团聚。
后来,孙中山、陈粹芬一行人由澳门到香港,不久到了日本横滨。在朋友的帮助下,他们租房子住了下来,孙中山又开始了革命工作。
在危险四伏,颠沛流离的艰苦生活中,陈粹芬与孙中山共同生活,以女性温柔体贴,贤劳细心,加上她特有的热诚与干练,给孙中山极大的精神上的支持。她乃一介女流,持夫妻名份不易引起外界怀疑,这有利于革命活动的开展。无论在横滨或在南洋,她始终陪伴在孙中山身边。
1900年1月16日,由于惠州起义失败后,陈粹芬和孙中山一道返回东京。1905年到1908年4月,革命党人在粤、桂、滇三省先后发动了六次起义,陈粹芬多随侍左右。
1912年2月,陈粹芬与卢慕贞及两个女儿离开槟榔屿返国到香港后卢夫人及女儿等一行由邓泽如护送到南京与孙中山团聚,陈粹芬则悄然到广州。从此,她的身影就从孙中山身边消失了。
1912年秋后,陈粹芬到澳门风顺堂4号孙眉家中居住。她曾随孙中山出生入死,却在孙中山荣任临时大总统之际,功成身退,不提当年之勇,更不炫耀自己的特殊身份。不少人为其鸣不平,认为陈粹芬对革命贡献如此之大,最终却一无所获,有欠公允。
直到1942年,?大毕业的一位国民党将领专访陈粹芬,年近古稀的她激动地说:“我跟孙中山反清建立了中华民国,我救国救民的志愿已达,我视富贵如浮云;中山自伦敦蒙难后,全世界华侨视他为人民救星;当了总统之后,贵为元首,崇拜者众;自古共患难易,共富贵难。我自知出身贫苦,知识有限,自愿分离,并不是中山弃我,中山待我不薄,也不负我。外界人言,是不了解我。……中山娶了宋夫人之后,有了贤内助,诸事尚顺利,应为他们祝福。中山一生博爱为怀,以华侨作为革命之母。著了三民主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五权宪法,立志把中国变为民主国家,使人民有自由平等的幸福。他一生师基督,一无所私,二无所畏,可惜壮志未酬而逝,实为中国人之不幸。”
虽然陈粹芬与孙中山分手了,但孙中山的哥哥孙眉对她很好,一直承认她是家庭一员。尽管陈粹芬不是出自书香门第,但她深谙人情世故,秉性朴实厚道,任劳任怨,极具贤德,待人和蔼可亲,不计个人得失,因此她与卢慕贞相处和谐。
1914年,陈粹芬去南洋庇能,与商人?文辉合股开设橡胶园。在南洋,陈粹芬是倍受尊重的。因为她早年曾随孙中山多次到南洋从事反清革命活动,派发“反清檄文”时,结识众多的庇能华侨。他们都称为“孙夫人”或“孙太太”,年轻人则称她为“孙老太太”。
1915年,当孙中山准备和宋庆龄结婚时,事先要征得卢慕贞和陈粹芬同意,两位夫人都视富贵的浮云,给孙中山以极大的理解,很快地答应了。
陈粹芬虽然服待孙中山很长时间,却无有生养孩子,晚年独自生活,精神上不免寂寞。在她居南洋庇能时,收养了一个女婴,名叫苏仲英,后取名孙容,多赖当时华侨及革命党人邓泽如等人照顾,母女感情笃厚,相依为命,曾在海外度过一段平安、宁静的日子。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全民族抗战开始。陈粹芬不畏年老,志愿做抗日后援,到处宣传日寇国小民穷资源匮乏难以持久,只要中国坚持下去,胜利一定属于我们。为此,她还为几个外孙取名必胜、必兴、必成、必立,以显示中国必胜的信心。1938年10月广州即告失陷。随后,陈粹芬母女迁往香港九龙之浦道长沙湾80号4楼。
抗日战争前,她们住在香港时,孙容与韶关任通讯团少将团长的孙乾(孙眉的次孙)重逢。其实二人早在孙容赴檀香山读大学之前已热恋多时。但由于两人辈份不一致,且有姑侄之分,因此当时卢慕贞强烈反对这门亲事。无奈彼此相处既久,了解深刻,感情甚笃,且无血缘关系,因此1937年由孙科出面干旋,特电孙容往意大利米兰市,与在?军大学深造的孙乾在驻意大利大使刘文岛证下婚结为夫妇。婚后孙容恢复原名,夫妻感情很好,家庭十分美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沦陷,陈粹芬脱难到内地,孙乾因驻守广东韶关(曲江)前线便将陈粹芬接到韶关。
关于陈粹芬在韶关的生活情况,苏仲英夫妇的学生,1942年毕业于?军大学特别班第五期,曾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高级参谋、新二十师代师长、中央第六军官总队副队长、国民政府参军处参军兼战地视察员等职的李以?粒ū收甙矗豪钜?粒?愣?〉绨紫仄滦恼蛉耍?928年17岁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1949年8月任国民党?军第五军中将副军长兼独立五十师师长,驻守福州。李以?辽蠲鞔笠迓使俦?蛴嗳耍?芍行8蓖懦の馓旆⑼?嗣窠夥啪?9军参谋长梁灵光洽谈改编事宜。8月18日,向人民解放军投诚,接受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解放闽南战斗。全国解放后,李任全国政协第六届委员),在1942年7月22日由孙乾引荐,专程到韶关晋见了陈粹芬,在他所写的《晋见革命英雄陈粹芬夫人记》一文中详述当时情形:
相见时她老人家接待我很热情。她知道我是女儿女婿的学生,知道我曾追随十九路军蔡廷锴将军的部下“一二八”在上海和日本军打过仗,后来八年抗战又在台儿庄和日寇打过。多次鼓励我要勇敢杀敌,拯救国家民族,使我不胜感激。陈夫人当年已68岁(按应70岁),面目清秀没有老态,行动轻快,不似一个老夫人的样子。孙宅赁于韶关北郊,是一座平房,共有四房一厅,周围有篱笆,院内有棵大树可以遮荫,几颗大石头可以用来乘凉,宅外据有一防空洞。会见一整天。一有空暇就请教陈夫人讲当年随孙中山先生革命时的往事。当时苏老师(孙容)怀孕行动不便,陈夫人招待我吃过两餐饭,饭菜都是陈夫人亲自动手做的,用餐时陈夫人劝饮酒,主要的菜如白切鸡、鱼,陈夫人用著挟到我的碗内,俨如慈母般爱护我这客人,令我感激不已!这一天炎热却有清风南来,又难得的日本飞机没有来侵扰,整日没有发生过空袭警报,陈夫人幽默地对我说:“你的运气好呀!”我说:“托孙老太的福。”大家相对一笑。
对于当时的国民党将领来说,能面见革命前辈陈粹芬,乃十分荣幸之事。李以?晾肟?毓厥保?袄此托械那??叵爻こ氯沃ゲ唤?:厮?担骸澳惚弦店?军大学,又升了新二十师少将副师长,这次又能拜会陈夫人,这可说是三喜临门。”
1945年抗战胜利后,陈粹芬又迁回广州住。1946年冬,孙乾任中山县县长,陈粹芬随女儿一家到中山石岐居住。
1960年秋,陈粹芬因病逝世,享年87岁。由于多种因素,不便张扬,治丧形式,力求简单。不登报,不发新闻,匆匆购地,安葬于香港九龙荃湾华人永远墓地。1986年1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隆重举行孙中山一百二十周年诞辰纪念,陈粹芬改葬于孙中山的故乡中山县翠亨村的北山头,背山面海,永眠于此。
四、孙中山一生事业的起点
1879年,孙眉在檀香山已成为一个大资本家,所经营商品繁多,规模不小。这年5月,孙眉的同事租了一艘两千吨的英国轮船从澳门往檀香山运送移民,他委托同事送信到香山,请父亲孙达成和母亲到檀香山就养。孙达成无意远行,并在开始时也反对年幼的孙中山前往檀香山,但经不住孙中山再三请求,终于放行。杨太夫人携孙中山乘船到澳门,再由澳门搭乘英轮格兰诺克号前往檀岛。从此,开始踏上他一生事业之起点。
初到檀香山,孙眉希望幼弟能继承他的海外事业,命他在茄荷蕾埠商店做生意,协理店务,学习记账、珠算,并学习当地楷奈楷人的方言。由于孙中山在浩瀚海洋上,“始见轮船之奇,沦海之阔”,自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他对买卖生涯毫无兴趣。这时,哥哥孙眉见他有志于学,即送孙中山入盘罗河学校补习算术等科。从此,孙中山开始正式进入学校读书,品性改变,学习勤奋。
1879年9月下旬,13岁的孙中山在孙眉的资助下转入火奴鲁鲁(华侨称檀香山正埠)英国基督教公理会主办的意奥兰尼男子中学读书。
1882年9月,孙中山在意奥兰尼男子中学毕业,因考得英文法第二名而在毕业典礼上由夏威夷王架刺鸠亲自发给一本中国书籍作为奖品。这年孙中山17岁。
几个月后,孙眉又将弟弟送进了檀香山的最高学府——美国基督教公理会设立的奥阿厚学校就读,拟在这所学校毕业后,再往美国大学就读。但是,不久因为宗教信仰问题兄弟两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孙眉深恐幼弟受洗基督教而遭双亲斥责,故命孙中山辍学回国,再治国学。1883年7月,孙中山回到了阔别五年的故乡翠亨村。
孙中山回到故乡不久,又和故乡好友?皓东带领几个青年毁坏乡人所供奉之神像(把其手指折断),从此若出大祸,而遭乡人攻击,孙达成乃命孙中山去香港就学以避风头。孙眉得家书后便召孙中山前往檀香山避难;这是孙中山第二次到檀香山。
孙中山在檀香山居留几个月,1886年4月又回到故乡翠亨村了。母亲见他回来担心他在本村又生事端,就急忙把他送到广州,让他报考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南华学校学医,翌年进入香港雅丽医院附设西医学院。在医校学医5年学习,他一面联络同学,鼓动救国。1892年于西医书院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并从事革命活动。
孙中山为了扩大革命舆论宣传,不断往来广州澳门之间。随着革命形势发展,孙中山认为建立革命组织、实施革命行动的时机已经成熟,便与革命友人?皓东、尤列、陈少白等于1893年在广州城南广雅书局南国的“抗风轩”开会提议成立革命机关,定名“兴汉会”其中斗争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华夏。”
1894年,孙中山抱着“冀九重之或一垂听,政府之或一奋起”的希望,与?皓东一起北上向李鸿章呈上万言书《上李鸿章书》然而此举失败,给孙中山造成极大震动,面对国势微弱,外强肆虐,他逐渐抛弃改良主义,投向革命。为了全身心地投入革命活动,孙中山把全部医务事宜委托尹文楷医生负责。1894年10月,孙中山第三次到檀香山。
孙中山到檀香山后,即召集有志救国华人何宽、李昌、刘祥、黄华恢、刘寿、李禄、刘卓、曹彩、郑全、程蔚南、钟本贤、宋居仁、邓会南等20多人,在何宽的家里举行了“兴中会”成立大会。孙中山在会上讲了“兴中会”振兴中华的宗旨和九条章程,全体会员郑重填写入会盟书,并逐一宣誓:“倘有二心,神明鉴察!”根据章程,选孙中山为会长。“兴中会”成立一个月,即有数百人参加。孙中山的哥哥孙眉也深明其弟的志向,毅然卖掉牲畜捐助革命。在其带动下,很短时间,“兴中会”就收到捐款六千多美元。1895年1月,孙中山肩负着“兴中会”的历史使命,从檀香山回国组织武装起义。
1895年1月孙中山回到香港,以红楼为中心,设立兴中会总部,外称“乾亨行”。同年3月,孙中山等人开始筹划广州起义,并洽购进武器潜运至广州;革命党人以清明扫墓为名,?续由香港到达广州。但胆大心细的?皓东,有一次在广州长堤附近暗卸武器时,不幸被警方发觉,?皓东被官方押解官府,武器被没收。孙中山此时被清政府列为叛逆之首犯,清吏侦骑四出悬赏缉拿孙中山。其中广东按察使兼管驿传事务衙门悬逃犯的告示:“孙文即逸仙,香山县东乡翠微人,额角不宽,年约29岁。花红银一千元。”香山知县即派兵到孙家抓人,清衙门官员将“翠亨村”误写成“翠微村”。据说是?皓东被捕后,为不连累孙、陈两家人,而采取的权宣之计。大批官兵到达翠微村按户抓人时,全村根本没有性孙的。据村民说翠亨村才有性孙的,于是清吏同差役们到了翠亨村,果然找到了不起眼的小户孙家,孙家人闻知大事不妙,赶紧四处张罗数十金,以满足清吏差役的勒索。结果他们回去告说翠微村查无姓孙的人交了差。
广州起义失败后,当时,孙中山正匿居于牧师王煜初家,听闻悬赏千金缉拿孙文后,立即和陈粹芬深夜化装逃出广州城;后在香山唐家湾到澳门,不久,孙中山一行人由澳门到香港。在香港住了几天,即到了日本横滨。在朋友的帮助下,他们租房子住下来,孙中山便开始革命工作。
五、成立同盟会,革命走向高潮
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时认识了湖南人杨度,杨是东京留学生会会长,孙认为他是一个政治活动人物。1905年6月间,他在比利时、德国等国进行活动后重回到日本东京,曾偕程家柽访杨度并劝其加入兴中会。可是杨度抱有一种不同的政治目的,自己不肯加入兴中会,却介绍黄兴与孙见面。他认为孙、黄的政治思想大体相同,因而是可以合作的。
孙、黄二人会面后,很快地作出了合并兴中、华兵两会的决定,并吸收章炳麟等的光复会,于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赤坂区桧町黑龙会会所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选为总理,黄兴被推为协理。
同盟会成立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走向高潮。孙中山一面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向改良派展开论战,另一方面相继组织领导发动武装起义。
1906年,孙中山委派黄兴化装回到湖南参加了萍醴暴动。参加这次暴动的有萍乡煤矿工6000人及湘赣边区的会党以及大水灾后成千成万的贫农。这次暴动的声势浩大,起义军进行了以弱敌强的游击战术,白天里分途隐藏起来,避免正面战,夜晚却展开了漫山遍野的机动战,使清军陷于被动的局面。他们经常在树林中插起东一片西一片的旗帜,这是故布“迷阵”,等到清军杀进来,他们就从左右两翼包抄后路,使清军受到很大损失。他们打退了湘赣两省的“会剿”,清政府大为震动。
但是,起义军领导不统一,三路发动的日期不一致,形成各自为政、各自为战的混乱现象。有的号称“中华帝国”这是单纯民族主义思想,但是他们并未拥立一个皇帝;有的则挂起了“中华民国”的招牌,提出“平均地权”的口号。他们的力量是分散而不是集中的。因此,在清政府调两江总督端方、湖广总督张之洞派兵“协剿”后,起义军终被击溃。黄兴等仍然回到东京,刘道一、蔡绍南均被捕杀,起义军殉难者达万余人。孙中山知道这消息后,非常悲痛,并为刘道一之死,题诗四首怀念:
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客伎铡
尚余遗孽艰难甚,虽与斯人慷慨同。
塞外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榄江流一奠公。
1907年春天,孙中山从日本到越南河内甘必远路设立了粤桂滇武装起义机关,先后组织和领导了潮州黄岗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钦州、防城起义、镇南关(今友谊关)起义。
镇南关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这次起义非常出色;于12月2日凌晨发动,由广西游勇首领黄明堂率领的游勇80多人和张云田率领的越南华侨10多人对镇南关清兵发动猛攻,以寡敌众,打死清兵数百人,缴获大炮10余门,步枪数百支,占领了镇南关,此时孙中山带领黄兴、胡汉民也赶到炮台参战,亲手开炮射击清兵。就在这次孙中山亲自指挥的“壮我声威”的战斗。后因援军不到,自动散出。这次战斗,华侨首领张云田不幸中弹牺牲。
这次起义,打死打伤和俘虏清军数百人。战后孙中山题诗两首表达这次起义的经过:
感来意气不论功,魂梦忽惊怔马中。
漠漠东亚云万叠,铁鞭叱咤厉天风。
后来孙中山又发动几次的武装起义;1908年,广西钦州马笃山起义,云南河口起义。1910年2月发动广州新军起义。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与黄兴、赵声等做了精心准备,计划占领广州后即大举北伐,各省响应。因消息走漏,在力量尚未集中的情况下,黄兴不得不率领敢死队攻入两广总督衙门,并与清军展开巷战,经过一昼夜苦战,终因寡不敌众,一百余人英勇牺牲,起义失败。后经广州人民收殓死难者尸体,得七十二具,葬于黄花岗,被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这些起义虽然先后失败了,但武昌起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六、武昌起义,推翻满清
革命党人原计划在1911年10月6日,湖北湖南两省同时发动起义,后因湖南筹备不及时,黄兴也未能如期赶到湖北,只好将发动日期向后推迟。这时风声外露,清廷戒备愈严,革命党人的准备工作也加快进行。各处需要炸弹很多,孙武也参加赶制。10月8日上午,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制炸弹,因不小心,香烟灰落在炸药中,引起了火药燃烧爆发,孙武手脸均被灼伤,由李则栋送到日本人开的医院治疗。俄租界巡捕把抄去的旗帜、文告、印信、名册等移交武昌都督衙门。
革命党人邓玉麟知情后,即到法租界长清里的革命机关会见李则栋,李便告诉他今天发生的事情,并要他去会见孙武。邓往医院与孙武会商结果,决定当晚发动起义,并立即渡江通知蒋翊武和刘尧??
邓玉麟当天到武昌小朝街,即与蒋翊武、刘尧??崦妫?恢戮龆ǖ蓖?2时起义,由邓亲往南湖通知炮队先发动,城内各部队听到南湖炮响,就一致发动起来。
10月9日晚上,蒋翊武、刘尧??⑴沓??染奂?谥富硬浚?鹘?ザ绞鸬牟贾茫?幻娴却?虾?谙臁4蠹倚闹杏中朔苡纸辜薄5搅?0时左右,忽然有人敲门,声音非常紧急,大家知道事情不对,正下楼预备抵御,军警已破门而入,刘尧??椭勒ǖ??瓷?ЯΓㄒ蜚哦の窗采先ィ????捶逵瞪侠矗?蚜跻??阶 F溆嗉父鋈思贝由固ㄉ显救肓谏幔?侵?谏嵋辔?????В?峁??勘徊丁1徊兜娜讼缺凰偷骄?焯???焯?腥巳鲜冻潞旰疲?闼担骸八?母盖自谔?诘笨瞥ぃ?蟾乓彩侨グ彀傅模俊背铝??凳牵 一面说一面就溜走了。又有人指着蒋翊武说:“这人拖着一条长辫子,身上穿一件长衫,好象是个乡下老百姓,不是革命党的样子。”看守的便不十分注意,蒋也乘机逃去。这次搜查被捉去20多人。
瑞??⑻?摇⒄疟胫恢?饺松比死凑蜓垢锩??耘诒?⒉奖?凸け?木俣?疵挥惺?肿⒁狻R虼巳??焊咂?锏匾晕?锩??匮杆倨苹瘢?锩?呈滓?肿酉群蟊徊叮?涂梢园踩晃奘隆
是日夜间,清总督瑞??⒉文惫偬?业然嵬?笱杜沓??⒘醺椿?⒀詈槭と?耍?谘闲滔露疾煌率登椤S谑谴纬可衔缍?疗呤北磺股庇诙绞鹧妹拍凇
三烈士就义的消息,传遍武汉三镇。此时城门继续关闭,军警戒严,如临大敌;声言此次革命党甚多,学生新军,均在其内。瑞??庀胝恫莩???笏了巡叮?话闳褐诓幻髑榭觯??萌诵幕袒蹋?几械酱蠡隽偻贰
瑞??狭钚戮?す伲?癜此?腥嗣??鸶鏊巡叮谎镅愿锩?趁?嵩谄涫种校?疵?ツ貌叮?桓龆疾换崽油眩徊⒂敫锩?秤斜?浦?换蛞幻嬷?档模?疾荒芾?狻
这时,新军中革命党人听了这些话,纷纷表示:与其就缚,不如今晚一齐动手,还可以死里求生。
武昌为湖北省会,又是南方枢纽,总督瑞??屯持普疟胱?蛴诖耍???盗υ?000余人。新军虽久经训练,但多数调防在外,留省者尚有四千人。四千人中,革命党人约占三分之一,但新军大多数对革命表示同情。革命军于一夜之间,完全占领武昌,有不知内情的人,以为占领武昌是那么容易,其实瑞??⒄疟攵?艘炎隽俗畲蟮呐?ΑN洳?鹨澹?褪堑笔泵褡甯锩?搅烁叱薄<由先??孕戮?牡惺樱?布咏袅诵戮?懈锩?橙瞬话病
1911年10月10日,当时武昌城内可以参加起义部队的人数:工程营500人、炮标1000人,?军测绘学堂约100人,共计1600人,这是当晚起义的主力部队。加上?续参加的,总计4000人。
守卫都督府的兵力,原有教练队一营,机关枪一队,消防队一队,骑兵一队。9月18日,瑞??值餮卜烙???朗兀?≡诙级礁?懊妫徽疟氲牡诎苏蛩玖畈浚?灿形辣?舾扇恕>莸笔惫兰疲喝鹫疟?τ腥??俗笥遥?渌?植荚诔悄诘奈渥熬?旌拖鼙??龋?共患扑阍谀凇S肫鹨寰?冉希?坪跸嗟龋??稹⒄啪?樱?盗偈逼创斩?桑?卜烙?炙匚扪盗罚?蚵?汗叵担?谷稹⒄乓膊桓曳判氖褂茫?凰朗囟绞鹫飧鼍莸恪D虾?诒杲?呛螅?稹⒄糯τ谂诨鹜?仓?拢?薹ǖ钟?
工程营和二十九标、三十标的革命党人在楚望台会商后,决定工程营为主力(因工程营建制完整),分兵三路进攻都督府:第一路由邝杰率领,由紫阳桥向王府口搜索前进,经长街,以都督府前面为进攻阵地;第二路由马荣率领,向水?街搜索前进,通过长街,以都督府后面的第八镇司令部为进攻阵地;第三路由熊秉坤率领,经过津水闸向保安街正街搜索前进,以都督府大门为进攻阵地。当晚11时左右,第三路开始从保安街进攻保安门。保安门正街直通都督府大门,为双方主要阵线,张彪亲自督战,兵力比较雄厚,因此第三路进攻被阻。第一路邝部进到紫阳桥西边,即遭遇严重袭击,退回楚望台;蔡济民部仍继续猛进,直达王府口,与都督府后面和后面的第八镇司令部相距不远。这时各路援军有500人,蔡即代理邝的职务,进行攻击,因被敌人火力所阻,不能前进,少数人因此受伤。第二路马荣因水?街和保安门正街方面均未得手,为避免孤军深入,只好停于金龙口,以待形势发展。
这时各标营已全部出动,纷纷参加战斗,而继续前进的锐气并未减低。加之炮队进城,声势壮大起来。晚上12时,第一路蔡部二次进攻,姚金镛率部同进,张鹏程亦转向第一路向王府口前进。
步队第三十一标、四十二标掩护蛇山?队布置就绪后,便率队出三佛阁加入进攻都督府的行列。一部分由胡廷佐、左国栋率领,进占官钱、善后、电报各局,并攻取藩署;阙龙、王世龙、胡春阳、李宗义等,参加蔡部第一路。蔡部得此新生力量,攻势愈猛,配合停在金龙口的工程营马荣所部,第三十标吴醒汉所部及第二十九标高尚志所部一起向都司巷口第八镇司令部进行攻击。
第三路熊秉坤从正面进攻都督府,以徐少斌向恤孤巷崔家院方面搜索敌军,进攻保安门正街,陈国桢带山炮二尊向保安门方面城墙上放射;第二十九标胡效骞、杜武库、杨选青等所部和三十标马明熙、徐达明、彭记麟、徐绍孺所部均加第三路,作第二次进攻。
以上三路兵力经过调整后,进攻力量有所加强,但当晚天色漆黑,炮队轰击都督府很少命中,因此,守兵还在抵抗。炮队提议:可从都督府后面放火,利用火光照明,把府前旗杆当做目标。遂由第一路蔡部在王府口乾记衣庄放起火来,把都督府照得通明,发炮得以百发百中,吓得瑞??荒芰⒆悖?判亩? 
第一路蔡部会合第二路马部及其他同志所率领的部队,首先进攻张彪第八镇司令部。张部在大都司巷内排列机关枪扫射,但威力不大,当第一路和第二路进攻时,有工程营壮士数人伏地蛇行至机关枪附近,先立起的被敌发觉,受刀伤倒地;次起立的趁其举刀之际,迅速将机关枪摔倒;后到的出敌不意,痛击敌人,敌人不支后退,革命军乘势击破都司巷一带防线,镇司令部随被占领。此时督府后面之敌被我包围,文昌门通道被断绝,瑞??琶Π盐?娇?恍《矗ǹ课饧蚁锟谝幻妫??映龆级礁??游牟?懦龀牵?由铣?ケ?ⅰ
第三路熊秉坤部也同第一路,第二路一样作第三次进攻,将抵都督府大门时,即与第一、第二两路进攻部队会师。这时巡防营多弃枪越墙逃走,坠伤不少,只有教练队当负隅固守。在我炮队猛烈轰击和步队又紧紧进逼下,敌教练队退守督府大堂,以机枪多挺作最后顽抗。熊秉坤、王世龙、记鸿钧、马明熙、陈振武等数十人奋勇前进,并携石油引火之物,不顾机枪扫射,跃登大堂附近放火,助长攻势。王世龙、记鸿钧等在放火时牺牲。火延烧至大堂,教练队不能立足,争先逃散,没有逃走的,只好放下武器,至此,都督府乃得完全占领。瑞??幼吆螅?疟氲乃玖畈坑直还テ疲?偶绰柿於礁?矶右欢樱?游牟?懦龀牵?疥⒅赜?胂舭补??纤?胁胁浚?永胛洳?
革命党人占领武昌后,这时孙中山、黄兴都不在武昌。由于群龙无首的情况下,清军二十一混成协协统黎元洪被推为都督。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
湖南在10月22日,宣布独立。新军只有一个协,官兵合计4000人。旧军巡防营共计有13000人,人数比新军多。起义后,推举革命党人焦达峰为湖南都督,被革职的新军排长陈作新,为副都督。后两人在10月31日被谭延?煽动兵变杀害。著名立宪派人物谭延?被继任为湖南都督。
九江于10月23日宣布脱离清政府,推举新军标统马毓宝为九江都督。
南昌11月2日,宣布独立,推举新军协统吴介璋为江西都督。不久吴介璋被推翻,改由彭万继任江西都督。最后由同盟会会员李烈钧继任江西军都督。
陕西10月24日,宣布独立,推举士官生出身的管带张凤?为都督。
山西10月29日,宣布独立,推举新军标统阎锡山为都督。
云南10月31日,宣布独立,蔡锷被推为云南都督。
上海在11月3日,同盟会会员发动武装力量围攻制造局,城内巡警起来响应,后推举陈其美为沪军都督。
浙江在11月4日,新军起义,推举汤寿潜为浙江都督。
江苏在11月5日,新军响应上海起义,拥立江苏巡抚程德全为江苏都督。
贵州在11月4日,宣布独立,推举杨荩诚为都督。不久滇军唐继尧入侵贵州,把杨赶走而为贵州都督。
广西11月7日,宣布独立,巡抚沈秉坤被推为广西都督,藩司王芝祥、广西提督?荣廷被推为副都督。
安徽从10月31日开始,新军就酝酿独立,由于被推定的总指挥胡万泰胆小逃走。后由江浙联军派兵护送孙毓筠到安庆继任都督。后来孙又让位于柏文蔚。
广东于11月9日,宣布独立,原推定两广总督张鸣岐为都督,广东提督龙济光为副都督。张鸣岐化装逃走,龙济光向清政府请示;退守惠州“以待时机”。广州人士从香港迎接同盟会会员胡汉民到广州来,推举为广东都督,另一个同盟会会员陈炯明被推为副都督兼广东全省总绥靖处经略、广东北伐军总司令。
四川在11月27日,宣布独立,独立后出观了两个军政府,在重庆的名为蜀军军政府,在成都的名为大汉军政府。后来合并,在成都的称为正都督,在重庆的称为副都督。正都督为蒲殿俊。
福建11月9日,宣布独立,推举第十镇统制孙道仁为都督。
七、革命军的扩编与清军南下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不到三天的时间,就摧毁了清朝的统治机构,占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当时起义的革命党人以及所联系的群众,不过二、三千人的革命意志,与全国绝大多数人民的意志是一致的。因此武昌一声炮响,即结束了清王朝267年的统治,建立民国,封建的帝王统治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武昌起义第二天,军政府成立后即着手扩编革命武装力量,准备迎击镇压革命的清军,乃以起义部队为主,收编?续归顺的清军约五、六千人,并在武汉附近临时招募工人、农民、学生以及退伍士兵。不到一星期即聚集了三万之众,扩编为五个协的革命武装力量(协相当旅单位)
步兵 第一协统领宋锡全,后为蒋肇鉴
第二协统领何锡藩,后为夏占奎
第三协统领 成炳荣
第四协统领 张廷辅
第五协统领 熊秉坤
骑兵 第一标统带 刘佐国
炮兵 司令 姜明经
第一标 统带 尚安邦
第二标 统带 蔡德懋
第三标 统带 柳伯顺
工兵 第一营 管带 李占魁
辎重 第一营 管带 孙宏胜
敢死队一至三队,队长马骥云、徐少斌、金兆龙。
学生军一标统带刘绳武、管带田化龙、赵土龙、余子祥。这些武装力量,都是仑促间编成的,虽然即时训练,军事知识还是很差,但是他们都忠诚革命,直往向前,不怕牺牲。
革命军与清军第一次交锋。10月16日,清军前卫列车载着王占元一标向三道桥开来,被革命军迎头痛击,火车上的清军伤亡惨重,争先向车外逃命,两翼清军亦向后退。革命军与清军第一次交锋,打了一个胜仗。
10月22日,清军在优势炮火掩护下,一部渡过了滠水,革命军左翼受到了威胁。革命军多数士兵,不知道利用地形和工事,伤者又无人治疗,给养、子弹也常补充不上,因此伤亡甚众,不能支持,退到刘家庙之线。
革命军总指挥张景良,原是清军统带,与铁忠、宝瑛有亲戚关系,归顺革命军,由黎元洪的推荐,当上革命军总指挥。由于指挥不力和有奸细歉疑,汉口军政分府将张景良执行枪决。
继任总指挥的炮兵司令姜明经,他以后城马路华洋宾馆为指挥部,召开了将领作战会议,听取前线的情况。在颓势的局面下,毫无办法,后以查防为名,回到武昌辞去职务。
姜明经去职后,而以林翼支代总指挥。由于清军冯国璋代王遇甲为前敌指挥,攻势甚猛,林无法支持,也出走了。军政府临时又先后以王安澜、杜武库、胡培德代总指挥。临阵频易总指挥,实犯了军事上的大忌。
10月28日,孙中山的革命战友黄兴由上海来到武昌,武汉的革命党人及市民热忱欢迎。当日黄兴亲赴汉口前线视察一周,并策动反攻,但无生力军为重点出击,无法挽回败局。
从10月17日到11月1日,革命军与清军经过16天的战斗,因清军继续增兵,形成敌众我寡,力量悬殊。革命军乃于11月2日放弃汉口,退守武昌、汉阳,汉口遂被清军占领。革命军伤亡约六、七千人,大炮大多数未撤退下来而落入敌手。
11月3日,军政府见汉口既经失利,急谋防守汉阳、武昌为对策。商得黄兴同意,设立临时司令部,授黄兴以战时总司令职权,以期纠正过去军事指挥权不统一的缺点。
黄兴就职后,组织总司令部,以李诚书为参谋长,吴兆麟为副参谋长,王孝镇为副官长,田桐为秘书长,以杨玺章、吴醒汉、高尚志、甘绩熙、田丹、辜仁发、李南星、吴兆鲤、余鸿勋等为参谋,王安澜为粮台总办,胡玉斋办理后方勤务。总司令部设在汉阳,一面布置汉阳、武昌的防御,一面作反攻汉口的准备。
湖北革命军除分途招募新兵补充外,又增编步兵第六、第七两协,以杨载雄为第六协统领,邓玉麟为第七协统领。王安澜收编各部队散兵约二千人,号为奋勇军。同时由胡玉斋成立输送队两标,办理后方接济。黄总司令并电湖南都督派兵三协(约一万人)来武昌增援。
这时全国各省纷纷起义,宣布独立。清廷内部发生巨大变化,亲贵用事,大局无可挽回,乃起用表世凯,撤回荫昌。
这时清海军提督萨镇冰驻在九江,黎元洪修书派人前往说服萨为之所动,即在九江宣布归顺,人心为之一振。
黄总司令为了扰乱敌军,缓其攻势,便布置汉阳、武昌防御,十一日一度夜袭汉口。武昌方面,由学生军统带刘绳武带领学生军一支队,从武昌青山两望间潜渡汉口,进袭刘家庙敌人据点,成炳荣部支援,防守龟山附近的第六协杨选青、胡廷翼两标从汉阳薛家咀强渡进攻汉口龙王庙敌人的前哨阵地。夜袭结果,刘部虽已登岸向敌阵进袭,因敌众我寡,未敢深入,收效不大,旋即撤退,胡部强渡未成,没有完成任务,杨选青是日结婚,违误军令,根本未动。
湖南援兵王隆中协、甘兴典协?续开到汉阳,刘玉堂协输送在途,反攻汉口的准备就绪。黄总司令亲自指挥,选遣工兵营管带李占魁率所部在琴断口架设浮桥后,并抢占桥头阵地,掩护部队渡河。
11月17日黄昏开始行动,汉阳主攻部队于下午五时出发。将到达琴断口时正遇大雨,道路泞泥,行进迟缓,通过浮桥时,因天黑过渡困难,部队便自由举火照明,至将行动暴露。湘军原来是由巡防营改编,毫无军事知识。渡河后,因天冷衣湿,部队多散入民家焚火取暖,集合不易。黄总司令和各级干部分途说服始将部队集中,因此部队展开时天已拂晓,致使行动完全暴露于敌人炮火之下,没有达到拂晓攻击的目的。
攻击部置:王隆中协担任右翼,再右为学生军;甘兴典协担任左翼,熊秉坤协任预备队。在开始攻击前,将浮桥拆去一段,并号令全军以示背水一战的决心。所有司令部的参谋副官均编成督战员,在火线后方督战,黄总司令也亲到散兵线指挥进攻。当全线达到京汉铁路线时,虽然在敌人优势炮火和机枪火力之下,进攻初还颇得手。此时王部已到达玉带门,熊部亦加入第一线到达水电厂,学生军还夺取了机关枪四挺,冯国璋已预备逃跑。但因清军多用机关枪守住马路口,前进困难。到了午后三时,清军炮火向甘部集中射击,并以一部步兵出击,甘部不能支持,渐形动摇,纷纷溃退。甘兴典也在前线号令部下在岳州集合,由此更助成了不可收拾的颓势。同时王隆中头部受伤,由两人扶着后退,其部下见长官受伤也随着后退。退下的部队向浮桥集中,竞争先强渡,因浮桥拆去一段,桥窄人多,通过不易,以致落水溺死者甚多。
反攻汉口无功结束。其主要原因:部队不是巡防营就是初拿武器的新兵,根本不可用,加上又没炮兵协助,机关枪又少、反攻不能成功,势所必然。
革命军进攻汉口失利后,清军谋攻汉阳。11月20日,清军两镇的兵力,配有野炮,主力由位于汉水上游30公里的新沟渡过汉水,进到汉阳,在三眼桥展开攻势。
另一部清军的助攻部队从舵落口、琴断口渡过汉水,向革命军右翼阵地美娘山、仙女山进攻,形成两翼包围之势。血战一昼夜,于21日下午,四品、仙女、美娘、扁担、磨子各山阵地先后均被清军占领。
革命军与清军数天的战斗,士兵伤亡不少。同时汉阳有利的地形都在清军的手里,十里铺成了敌人火力集中点,黄总司令始终在十里铺指挥督战。此时司令部也遭到炮击,军政府副参谋长杨玺章正与黄司令谈话,被炮弹击中阵亡,黄仍泰然不动,其英勇气概,见者感动。
当汉阳危急时候,军政府命令已整顿的王隆中协渡江增援,但王拒不受命。到了11月23日,十里铺线又被突破,汉阳兵工厂被敌占领,是夜,黄兴司令决心放弃汉阳向武昌撤退。黄喟然叹曰:“新兵不可用,夫复何言!”
汉阳撤守后,武昌军政府即召开紧急会议,商议以后办法。由都督黎元洪主持,黄兴总司令报告汉阳作战失败经过。与会者因为情况紧急,打断他的报告,问他的决心如何。黄与起义将领意见不一致,黄主张放弃武昌,愿亲率湘、鄂两军攻取南京。各将领不同意这一意见说:“汉阳既已不守,武昌又要放弃,试问何以取得南京?如部队可用,武昌当然可守。”众人鼓掌。孙武、张振武、蒋翊武等人,都主张与武昌城共存亡。
黄总司令当晚辞职去上海。军政府先任命蒋翊武为战时总司令,后改为吴兆麟,司令部设在武昌洪山宝通寺,布置上自?州下至青山的防御。
英领事馆出面调和停战三天。这时军政府虽然汉阳失守,但海军仍在民军手中,凭借长江天堑,可随时攻击清军;如果清军纵能炮击武昌,而民军在武昌凤凰山的重炮也可回击清军,汉口租界,即在炮火威胁之中。领事团的出面调和,一方面是为了自己的安全,更重要是庇护袁世凯,这是英国人玩弄的花招。停战自十二月二日起至十二月五日止,停战三天,后就停了下去。
八、孙中山就任临时政府大总统
革命军于11月2日失去汉口,3日就得到了比汉口更为重要的上海,并于四、五两日光复浙江和苏州,使革命力量在东南半壁获得重大的发展。11月27日,革命军又失去汉阳,但是仅仅隔了四天,12月2日,东南的第一个重镇南京又被革命军苏浙沪联军攻下,扭转了革命军的军事不利形势。
12月2日革命军江浙联军攻下南京的消息传到汉口,各省代表会议议决迁往南京开会,并决定以南京为革命军临时首都,到南京进行组织临时中央机构的问题。
12月4日,留在上海的各省代表因为武汉方面情况不明,而革命军组织统一机构的问题不容再拖延,乃举行了一次选举会,选出黄兴为革命军军政府大元帅,黎元洪为副元帅;15日,又议决在临时政府未成立前,由大元帅代行临时总统的职权。这就引起了在沪代表与在鄂代表之间的很大争论。在鄂代表认为各省代表以前已经作出了划分职权的决定,在沪代表只负联络之责,进行选举是属于在鄂代表的职权,因而这一选举不能作为有效。在沪代表则认为在鄂代表一去杳无音信,而武昌局势又在极不稳定的状况中,在沪代表同样有代表权,怎样就没有选举权而不能进行选举呢!
同盟会认为武汉在军事上处于劣势,而且黎不能抽身出来,就没有理由反对推举黄兴为大元帅。非同盟会则又认为这是同盟会一手包办的选举,而且黄兴是汉阳的败将,这样人物不配做全国革命省区的最高领导者。
在鄂代表先后于12月中旬到了南京。各省代表相聚一堂。大家调和的结果,决定不否定选举大元帅的这件事实,但将大元帅的位置颠倒过来,以黎元洪为大元帅,黄兴为副元帅。大元帅因主持武昌军事不能到南京,应委托副元帅黄兴代行大元帅的职务。
但是黄兴通电坚决不做任何一种元帅。
孙中山是在武昌起义的第三天(10月12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市报纸上得知“武昌为革命军占领”消息的。他喜出望外,本想回国亲自指挥作战,以“快平生之志”,但又想到革命初成,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故决意从外交方面致力,待此问题解决后回国”。由于帝国主义支持清政府的立场没有改变,因此他的外交活动不可取得很大的成果,但对四国财团停止借款给清政府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1911年11月24日,孙中山从法国马赛港乘邮轮回国,于12月25日到达上海,这使革命军组织中央机构的问题获得迅速解决。12月29日,革命军17省代表在南京举行会议,推定汤尔和、王宠惠为正副议长;旋即进行临时总统的选举,孙中山以16票当选。其余1票选黄兴。12月31日,孙中山赶到南京时,有人问孙带回多少钱和多少枪炮,孙笑着说:“我带得革命精神回来。”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誓就职。誓词如下:“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道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接着宣读了宣言,宣告中华民国的诞生。从这天起改用公历,以一九一二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并于1月初,代表会议继续选举黎元洪为临时政府副总统。同时通过孙中山所提出的国务员名单如下:?军总长兼参谋长黄兴,海军总长黄钟英,外交总长王宠惠,司法总长伍廷芳,财政总长陈锦涛,交通总长汤寿潜,内务总长程德全,教育总长蔡元培,实业总长张謇(内务总长原提宋教仁,因未获代表会议通过,改提程德全)。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总统的一天,曾经打电报向袁表示“暂时承乏,以待贤者”。就职后又补发一个准备“推贤让能”的电报,保证总统一席随时可以让给袁。
南方代表1月3日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通过了临时政府各部总长人选,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袁世凯暴跳如雷,怒不可遏。4日,他致电伍廷芳,说什么:“国体问题,由国民会议解决,现正商议正当办法,自应以全国人民公决之政体为断”。并气势汹汹地质问:“此次选举总统是否立即取消?”伍廷芳理直气壮地驳斥道:“现在民军光复十余省,不能无统一机关。民国组织临时政府,选举大总统,此系民军内部组织之事,为政治上之通例。”
其后,双方反复争论的是开会地点国民会议选举方法和退兵问题。表面看来,和议陷于停顿状态,实际上,唐绍仪、汪精卫等人一直在与伍廷芳进行私下协商。1月8日,袁、伍电商,各战场继续停战15天,这是第五次停战。在此期间,袁授意其党羽广告舆论,一时“收拾大局,非袁莫属”之说,纷纷登上南北报章。当时有些人已看透袁别有用心,故意破坏和谈,要他格守唐伍议定的条款,迅速设法召开国民会议。他竟置之不理。
孙中山看到袁世凯无和谈诚意,北洋军叫嚣不已,乃决定出师北伐。这主张得到了一部份中下层革命党人的热烈拥护,也得到临时政府的同意,妥协迁就的喧嚷暂被淹没在北伐的声浪里。孙中山自任北伐军总指挥,亲自制定六路北伐的计划,以鄂湘为第一军,由京汉路前进;宁皖为第二军,向河南前进;淮扬为第三军,烟台为第四军,向山东前进;合关外之军为第五军,山陕为第六军,向北京前进。一、二、三、四军达到目的后,即与五、六军会合,共同攻破北京。13日,北伐军首战告捷,败北洋军于宿州,夺取了战略要地徐州。在河南、安徽、湖北等地战场上,也取得了胜利,如果继续按计划进行下去,打败袁的北洋军不是毫无希望的。
在袁世凯的乞求下,帝国主义又出来对革命派大肆恫吓,有的把军舰开到长江示威,有的阻止革命军在秦皇岛登?,有的出兵东北、内蒙。革命阵营也有人害怕袁世凯替清室出力,会象曾国藩把太平天国搞垮一样来搞垮革命。这样动摇了孙中山北伐的决心。孙中山不得不把北伐终止下来。
2月13日,孙中山实践他的诺言,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并推荐袁继任临时总统。他鉴于袁是一个推行实力政治而不肯尊重法治的人,乃在咨文中提出三个附带条件:一、临时政府设于南京,不得更改;二、新总统亲到南京受任之日,本总统及国务员始行解职;三、临时参议院所制定之临时政府约法,新总统必须遵守。孙认为让位于袁既已成为不可变更的一个诺言,那就只能采取其它方法避免因让位于袁而可能招致的一切不幸后果。如果袁能够接受这三个附带条件,就可以把袁调离封建势力根深蒂固的北京,来到革命控制下的南京,使他再也不能玩弄实力政治与政治阴谋,就可以约束其野心而使之走上法治的轨道。
2月15日,临时参议院举行总统选举会,以全场一致17票补选袁世凯为临时总统。
2月20日,临时参议院补选黎元洪为临时副总统。
临时参议院已经过孙中山所提出的三个附带条件,新总统必须南下就职的问题是孙、袁争执的主要焦点,孙认为如果袁一天不南下,他就一天不解职,即使袁在北方以“新选举临时大总统”的名义行使职权,都将被认为是不合法的。为了使袁的行动合法化,在袁当选临时总统的第三天,孙以临时政府名义派蔡元培、汪兆铭、宋教仁、魏宸组、钮永建为北上迎袁专使,迎接袁南下就职。
南方的迎袁代表到达北京后,这又使袁感到有变更策略的必要。他曾经设想到,如果坚持不南下就职,而孙又坚持其必须新总统南下就职始行解职的意见,如果临时参议院因他没有南下就职而仍然挽孙留任或者另有推戴,任何一种情况发生,都是对他不利的。
2月25日,他用极隆重的礼节,打开正阳门欢迎北来的五个专使。并说他打算由京汉线南下,先到武昌会见黎元洪副总统,然后换乘轮船到南京就职。
29日晚间,五个专使正在迎宾馆就寝的时候,忽然听到枪声四起,接着就是一片通红的火光冲天,不久得知北京驻军因反对“袁保宫”离开北京而华变了。专使们听到这个惊人的报告,就急忙逃到六国饭店避难。
3月10日南京临时政府?军总长黄兴通电南方各省调兵北上协助维持秩序。这个建议引起袁的震惊,急忙用“各国联军驻京恐发生误会”的说法,来阻止南军北上。
临时参议院原系根据孙中山的建议通过这三个附带条件的,当然不会坚持下去。3月6日,临时参议院议决允许袁在北京就职,但又附以另外的三个条件:一、接电后须向参议院宣誓效忠共和;二、提出新内阁名单,征求参议院同意;三、新内阁在南京办妥接收手续后,孙总统始行解职。
3月10日袁在北京宣誓就职,8日,曾将誓词电达南京临时参议院如下:
“民国建设造端,百凡待治。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瑕秽;谨守约法,依国民主愿望,蕲达国家于安全强国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乐利。凡兹志愿,率履弗渝。俟召集国会,选定第一期大总统,世凯即行解职。谨掏诚悃,誓告同胞。”
在这时孙、黄、袁、黎四个“大人物”中,黎被称为“忠厚者”和“稳定派”,并且是站在北洋派与同盟会以外第三者的地位。但这个“忠厚者”黎元洪与袁世凯合谋在8月15日杀害了革命党人张振武和方维,这是袁黎在政治阴谋血案的开始。
张振武、方维被杀后,袁世凯又设一套计划,电邀孙、黄、黎三人来京举行会议,想利用“四巨头会议”,形式粉饰中国之统一,以加强其统治地位。他估计到孙、黄二人是不肯北来的,如果他们不肯北来,就可以把破坏统一的责任加在他们的身上。不久孙中山从上海动身到北京来,而黄兴随后也来了,他就停止了前一阴谋计划的进行,仍然保持其与同盟会表面合作关系。
张振武血案发生后,同盟会认为袁的手段太毒辣,反对孙中山轻入虎穴和那个杀人魔王见面。但孙中山并不关心个人的安全,于8月24日到北京,距离血案发生不到10天。
孙敢于“单刀赴会”不能不引起袁暗中惊佩。他极力装出竭诚欢迎的热情,派自己所乘的金漆朱轮双马车,到前门外迎接孙,并命北京军警以总统之礼相迎。北京市民也都悬旗欢迎。
九、同盟会与四党合并成立国民党
孙中山到北京前,北京各政党即已开始了分化和合作的重大演变。原来在南北和议成立的前后,有些只知有民族主义的同盟会会员,认为革命的目标已经消失,便从同盟会中分化出来,另外组织一些争取政治地位的小政党。有些小政党则是时代的新产物,挂上一块招牌,发表一篇宣言,拉出几个大名的政治要人来作为他们的领袖,以便于进行政治投机活动。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临时参议院内部互相对立的政党,主要是同盟会与江浙人士章炳麟、张謇为中心的“统一党”。与以湖北人士孙武、蓝天蔚、刘成禺为中心的“民社”,君主立宪分子籍忠寅、周大列等所组织的“国民协进会”,联合起来成立一个“共和党”,推戴黎元洪为名义上的领袖,成为同盟会的主要竞争者。除了这两个政党外,参议院还有谷锤秀、张耀曾、吴景濂等的“统一共和党”,立于第三者的地位而有举足轻重之势。在此时期,同盟会的政治活动家宋教仁通过私人关系与“统一共和党”建立了密切关系。
宋教仁在南京临时政府结束阶段,他所持的政见与孙中山不同:孙中山主张将政权让与袁,同盟会退为在野党,宋则主张“毁党造党”这就是放弃同盟会的名称,吸收其他小政党组成一个大政党,并在国会中取得第一个大政党的地位,从而担负起组织责任内阁的责任。这个主张也是放弃在总统问题上,军事实力上对袁的斗争。这个主张很快地获得了大多数同盟会会员的热烈支持,因为他们渴望政权已久,在革命成功之后退为在野党,是与他们的利益不相符合的。
宋教仁是一个很好的演说家,而且还是一个驰名的政论家,经常用笔名在报上发表政见。同时不仅与“统一共和党”取得联系,而且与“国民促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这三个小政党取得联系与同盟会合并。在孙中山到北京前,同盟会合并以上四个政党组成一个大政党打下了基础,只等孙中山一到就正式宣布。
孙中山到北京第二天(1912年8月25日)同盟会宣布与四党合并成立国民党,孙中山出席发表了组织新党的演说。同盟会原来以孙为总理,黄兴为协理,宋教仁等为干事。自改组为国民党后,改推孙为理事长,黄、宋等九人为理事,并设参议三十人以容纳各方人才。国民党的成立,使宋立刻成为党的核心和政治上最活跃的人物。
1912年底到1913年初,进行国会的选举。选举揭晓,国民党两院议员共占392席,共和、民主、统一三党联合起来占223席,国民党的压倒优势使君主立宪派为之失色,同时也使袁世凯感到失望。
1913年5月11日,在梁启超的建议和主持下,共和、统一、民主三党合并成立“进步党”,因此国会中四党并存的局面变成了两党对峙的局面。进步党推出黎元洪为该党理事长,以对抗孙中山为理事长的国民党(实际负责人为汤化龙与梁启超)。
孙中山到北京后,错误地认为袁的品质不如传言中之恶劣。他极力劝黄兴北来,在致黄电中说:“以弟所见,项城实陷于可悲之境遇,而绝无可疑之余地。振武案实迫于黎之急电,非将顺其意,无以副黎之望。弟到此以来,大消北方意见。兄当速来,则南方风潮亦可止息,统一当有圆满之结果。”
孙中山到北京的主要目的,是想说服袁加入国民党,并且愿意以党的领袖地位让给袁,使之能为党所用;说服袁遵守责任内阁制,以限制其个人野心和违法行为;说服袁仍然迁都南京来,以避免北方腐朽势力的包围。为了表示与袁真诚合作,他和黄兴相约共同放弃正式总统的竞选,担保袁当选,并且发表了十年不换总统的主张。
孙中山在北京一共住了一个月,与袁进行过十多次的会谈,但都没有谈到此行三个目的。他曾经谈到“耕者有其田”,又谈到收回硬弊代以纸币的政策,而使他感到诧异的是:他每次提出来一个问题,袁都叫一次好,完全没有表示不同的意见。袁也谈到梁启超将要回国,希望孙中山不念旧恶予以效力民国的机会。孙也接受了这个意见。
一天,孙表示愿在十年之内修筑铁路二十万里,请袁在同一时期训练精兵一百万。袁高兴得站起来大呼“孙中山先生万岁”。孙也回报声“大总统万岁”。
9月9日袁以总统命令发表“特受孙文以筹划全国铁路之全权”。
9月20日,袁向临时参议院提出任命赵秉钧为内阁总理,由于黄兴尽力疏通得以顺利通过。袁就放出空气来说:“赵秉钧是国民党的党员,国民党所主张的政党内阁已经实现了。”
内阁问题解决,下一步骤就是举行所谓四巨头会议了。黎元洪因张振武案不敢来。袁打电报把他和孙黄二人会谈经过告诉他,并且请他列名于四巨头的共同宣言。9月25日,袁通电宣布:“与孙黄二先生讨论后,并征得黎副总统同意,决定八大政纲条文于下:一、立国取统一制度;二、主持是非善恶之真公道以正民俗;三、暂时收束武备,先储备海?军人才;四、开放门户,输入外资,兴办铁路矿山,建置钢铁工厂,以厚民生;五、提倡资助国民实业,先着手于农林工商;六、军事、外交、财政、司法、交通皆取中央集权主义,其余斟酌各省情形,兼采地方分权主义;七、迅速整理财政;八、竭力调和党见,维持秩序,各国家承认之根本。
四巨头会议仅仅是袁、孙、黄三个人在宴会后进行漫谈,既未经过讨论和争论,也就不可能提出主要问题得出一个共同意见来。这个内政大纲是袁所草似的。条文抽象不具体,有些竟是空洞无物的东面。袁发表这个宣言不是没有目的的,除了利用孙、黄、黎三个大人物列名粉饰中国“统一”与他们“合作”关系外,还从这个宣言中取得把一切大权抓在他的手里的保证。
1913年春天,孙中山到日本去了,国民党推宋教仁代理该党理事长。他经常往来于北京、上海之间。当他在北京的时候,袁借口帮助他的政治活动费送给他一本支票簿,隔了几天,他把支票簿退回给袁。袁又直接间接向他表示,只要他不坚持责任内阁制的主张,就一定给他担任内阁总理。宋不作任何回答。对于这样一个收卖不了的硬汉子,袁是十分憎恶的。
宋不但是袁的政敌,同时又是赵秉钧的政敌。赵原来是河南临汝县的一家“书香人家”的书童。由善于逢迎巴结,在结识袁世凯之后得到不断提拔,由同知、巡警道爬到民政部侍郎和尚书,在民国时代又爬到总长和国务总理。
1913年3月20日夜晚10时,宋教仁由上海启程到北京,黄兴、廖仲恺、于右任等都到上海北站送行。宋的一脚刚刚踏进车门,突然有一个穿黑呢军装的矮汉子对准他放了一枪,击中了他的右腰,凶手就往人丛中溜走,随即逃脱了。
他的朋友慌忙扶着他上汽车,送到就近沪宁铁路医院医治。当晚动手术钳出子弹,发现子弹有毒,伤势十分严重。这位32岁的青年政治活动家延至22日上午4时身亡。宋死后,国民党总部通告全体党员“为代理理事长宋先生服丧”。25日孙中山由东京赶回上海来,亲自致词如下:“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十、二次革命的讨袁战争
宋案发生后的第五天,孙中山邀集国民党的主要人物在上海同孚路21号黄兴的家里开会讨论对策。安徽都督柏文蔚托词到沪省亲,也参加了这个秘密会议。就在同一时期,袁向五国银行团进行大借款的消息已流传在外,国民党知道是袁以发动内战的军费来沅。因此,孙中山建议国民党应该站在“先发制人”的主动地位,一面通电有关各国阻止大借款进行,一面由国民党控制下的各个省区组织讨袁军。
但是,以黄兴为首的党内很大的一群人不同意这个建议。理由是:在国际方面,还没有一个国家承认中华民国,而且边疆的形势日益险恶,如果国内再发生战事,中国就立刻被列强瓜分的危险;在国内方面,国民党力量与北洋派力量的对比,已经不同于以前革命军力量与清政府力量的对比了,曾经参加过革命军的若干力量已经倒向袁,因而袁的力量加强了,国民党的力量削弱了,国民党所控制的地区仅有江西、湖南、安徽、广东四省,而这四省的内部也还是不统一的,如果国民党不量力而行,连这点现有力量也都很难保持下去。
国民党方面,直到大借款成立以及袁政府公开地遣将调兵的时候,仍然处于意见纷歧的混乱状态中。孙中山再度提出组织讨袁军的建议,党内“稳建分子”仍然认为东南一隅之力不足以抗袁,仍然主张在国会发动合法斗争以制止北方的军事挑衅行动。
不但国民党总部的意见不一致,而且国民党控制下的各省更加不统一和不团结:广东方面,野心勃勃的护军使陈炯明不受都督胡汉民的调度;安徽方面,柏文蔚的力量有限,内部情形很复杂,而又处于与北洋附属军对峙的形势下;此外,江苏都督程德全、湖南都督谭延?、福建都督孙道仁又都是半路上参加革命的投机分子,他们一方面用自己的地位去影响手下的国民党系军人,另一方面又受着国民党系军人的牵制,因此他们尽可能保持中立而不愿参加讨袁阵线。只有江西一省,国民党力量较占优势,而袁也正是以江西都督李烈钧作为最主要的敌人。
6月9日,袁首先发表命令罢免江西都督李烈钧,同时发表命令:以黎元洪兼任江西都督;以欧阳武为江西护军使,升授中将;以陈廷训为江西要塞司令,加中将衔。
6月14日,袁又下令调胡汉民为西藏宣慰使,陈炯明升任广东都督。
6月30日,又调任柏文蔚为陕甘筹边使,派安徽民政长孙多森兼代安徽都督。
尽管国民党的三省都督被袁撤职,但都不准备进行抵抗,北洋军仍然按照原定计划分作两路南下:第一军段芝贵统率第二师师长王占元,第六师师长李纯两师担任湖北、江西之线,第二军包括冯国璋、张勋、雷振春等部,由冯国璋统率,沿津浦路南下进攻南京。
江西和南京是北洋军进兵两个主要目标。湖南和上海也是两个重要目标。由于北洋军没有足够的兵力分配到各个目标上,因此袁派特务放火焚毁长沙的军械库,以削弱湖南军可能产生的抗袁力量;同时又派海军中将郑汝成以总执法官的名义率领应瑞、肇和等舰运兵到吴淞登?,以图控制上海。
北洋军的进逼造成了一种新的局势,即使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进行到底,国民党以合法政党的地位继续存在也将成为不可能,国民党系军队也将被北洋军吞掉而无容身之余地。因此,首当其冲的江西军被迫自卫的情绪顿然沸腾起来,李烈钧乘机到湖口要塞组织讨袁军。7月12日,袁任命李纯为九江镇守使,北洋军第六师由九江向沙河、十里铺前进,与江西军旅长林虎发生接触。13日,江西省议会推举欧阳武为江西都督,李烈钧为江西讨袁军总司令。
江西的炮声把上海国民党总部的和平梦震醒了,法律解决的话完全站不住脚,双方力量对比的分析也为不入耳之言,妥协空气为之一扫而空。孙中山又一次地自告奋勇,要到南京说服江苏都督程德全响应独立。直到这个时候,国民党内的多数派仍然说他是一个文治领袖,冲锋打仗推拿枪杆子的行家黄兴去担任。于是黄兴于7月15日赶到南京,当天就被推为江苏讨袁军总司令。第二天不同情独立的都督程德全和民政长应德闳,趁着没有人注意的时候,就偷偷摸摸地溜到上海去了。
国民党所控制的各省区宣布独立的时间是不一致的:7月12日江西宣布独立,15日江苏宣布独立,18日安徽、广东两省宣布独立,20日福建宣布独立,22日上海国民党有关方面组织讨袁军。独立较迟的是湖南和重庆,湖南于25日才宣布独立,重庆更迟到8月4日才由四川军第三师长熊克武宣布独立。
但讨袁战争,失败最早的地区也正是发动最早的江西和江苏两省。江西在北洋军水?夹攻下,没有取得各方面的支援,7月25日湖口就守不住,到8月18日放弃南昌,江西讨袁军就瓦解了。江苏的情况更为复杂,首先就有反对独立最坚决的江宁要塞司令吴绍?被杀于娃娃桥住宅。主张独立最坚决的是第一师师长章梓和第八师长陈之骥,黄兴就住在第八师司令部,而陈之骥却正是进攻南京的北洋军主将冯国璋的女婿。
黄兴刚到南京来,江苏、都督程德全就逃到上海去了,这不但没有人和他分工负责,而且对士气起破坏影响,这时军队不听调度和军饷无法支持的种种困难。由于江北岸战线拉得太长,7月22日讨袁军放弃徐州,原拟在临淮关构筑防御工事,已派柏文蔚为临淮关防司令,并调第八师的刘建藩一团前往增防,但由于撤防缺饷以及江西战事失利的消息传来,士气日益不振,讨袁军一直撤到浦口还站不住脚。到7月29日,黄兴以一走了事,他的英名就葬送在汉阳与南京的两次战役中。
上海讨袁军久攻制造局不下,到8月13日,守吴松的钮永建孤军也瓦解了。
安徽的形势更糟。江西、江苏两省宣布独立时,安徽都督柏文蔚在南京另有任务,没有回到安庆。辛亥革命时曾经一度被推为皖军总指挥而临阵逃脱的胡万泰,认为又有可乘之机,乃自称为安徽都督,宣布独立。不久江西、江苏讨袁作战不利,他又失踪了,空下来的都督位子让宪兵营营长祁耿寰坐了几天,又让位另一军人刘国栋。7月27日,柏文蔚回到安庆来,刘国栋仍然回到“参谋”的原工作岗位上。8月6日,柏文蔚又走了,失了踪的胡万泰忽然又出现,通电列举柏文蔚五大罪状,并宣布取消独立。8月28日北洋附属军倪嗣冲的部队开到安庆,安徽就沦为反动军阀的统治区了。
其它几个独立省区也都步了以上各省失败的后麈。陈炯明在就任广东都督之后宣布独立,但没有力量控制全部广东军,8月4日弃职出走,8月11日与袁勾结的龙济光军从惠州开到广州来。8月9日,许崇智不知去向,孙道仁宣布福建取消独立。8月12日,谭廷?在各省讨袁军大势已去之后宣布湖南取消独立。9月12日,熊克武被迫下台,重庆取消独立。
国民党的军事基础,在很短时间内就被北洋军打垮了,孙中山、黄兴等主要人物又到日本回复了亡命生活。
十一、改组国民党,成立中华革命党
国民党二次讨袁战争失败,主要是由于党内各自为政,纪律松懈,因此,孙中山于1914年7月8日,在东京改组国民党为中华革命党,以求党的统一,这个新党以孙为总理,仍留协理一席以待黄兴。但是党章规定党员入党必须盖手印,宣誓服从总理,极大多数国民党员都因反对这些规定拒绝加入,不久黄兴就由日本到美国去了。从此时起,国民党分裂为以孙中山为首的左翼和以黄兴为首的右翼。
黄兴,字克强,湖南长沙人,生于1874年。20岁中秀才,1898年被保送到武昌两湖书院学习。1902年5月,被湖广总督,张之洞选派去日本考察学务,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学习。1903年5月他回湖南进行反清革命活动。
1904年2月15日,黄兴联络陈天华、宋教仁、刘揆一、谭人凤等在长沙成立华兴会,被推为会长。这是国内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时决定于1904年11月16日慈禧太后70岁生日时,在长沙、岳州、常德、衡州、宝庆五路同时起义。并派人分赴上海、武昌等地,联络革命志士响应。由于事机泄露,起义未经发动即遭失败。黄兴潜离长沙,逃往日本。1905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与黄兴等人会唔,商议筹建全国性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同盟会于1905年8月20日正式成立,黄兴被推选为协理。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死后,黄兴由美国回到上海,10月病逝。
1917年7月17日,孙中山为了维护法律,亲自率领了脱离北京政府而来拥护他的一部分海军舰队南下,联合西南各省宣布暂行“自主”的军阀政客,进行护法。20日抵粤,22日留沪之部分海军,在程壁光率领下到达广州,7月下旬,一部分国会议员也先后来粤。
西南地区主要有滇、桂系军阀。滇系军阀以云南为主要地盘,辛亥革命后,云南军权原由蔡锷掌握,1913年蔡锷入京,军权落入唐继尧之手。桂系军阀原以广西为主要地盘,从辛亥革命起,即由?荣廷掌握军政实权,曾向袁世凯输诚。护法运动发生,?荣廷又向袁表示攻滇,索得饷械来大事扩充,奠定了桂系军阀的势力。后来?又与滇系军阀联合,以“反袁”为名,进攻广东,驱逐和消灭了广东军阀龙济光的势力,吞并了广东的地盘,形成为桂系军阀。
8月18日,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公园设宴请到粤议员130余人,议员们主张组织政府,并为适应当时环境,又主张召开非常国会。次日即用国会议员名义发出通电,声明护法宗指,并订8月25日召开非常国会。
8月25日,非常国会开会,讨论组织政府事,30日,通过军政府组织大纲13条其第一条,即标明军政府的作用,只是为了“戡定叛乱”恢复“临时约法”,没有其他更多的政治内容。在大纲中又规定军政府设大元帅一人和元帅二人,并确定了各部组织。
9月1日,开会选举。出席91人,孙中山以84票当选为大元帅;次日又选?荣廷和唐继尧为元帅。9月10日孙中山宣誓就职。唐、?两人因只反对段祺瑞,而始终承认北京政府,所以未就职。
军政府的成立,其目的是为了“护法”。非常国会致大元帅书,标明了军政府的目的是使民国危而复安,约法废而复续;孙中山在誓词中,也表示“攘除奸凶,恢复约法”但事实上军政府并没有发挥这样的作用,因为当时实力掌握在桂系军阀?荣廷、陈炳?j筹手中,他们根本不想做任何与人民有一点利益的事情。
护法战争开始后不到3个月,北京政府和军政府的内部发生了分裂。
北京政府原来包括直、皖两系的军阀势力。直、皖两系分裂的种子早就包含在北洋军集团内部,袁世凯死后,这种分裂日益表面化了,它具体表现在段祺瑞和冯国璋之间的分裂。
在北洋军阀内部发生分裂的同时,军政府内部孙中山和西南地方军阀的矛盾也日益尖锐。
孙中山在领导军政府时,除了拥护的一部分海军外,没有其他武装力量。军政府所在地主要兵力,操在桂系年阀?荣廷和莫荣新手中,孙中山不但不能调动他们来护法,而且还不时遭到袭击。1918年2月,孙中山领导海军的程壁光被刺死,表明了孙中山这一点海军力量都不为军阀所容。
孙中山不承认北京政府的合法地位;地方军阀则仅不承认段祺瑞任国务总理,对于冯国璋任大总统不表示反对。同时南方军阀唐继尧、?荣廷和冯国璋都
 
学习

但编辑的不好 看得眼睛好痛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