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少
学前班
- 注册
- 2006-02-25
- 帖子
- 52
- 反馈评分
- 0
- 点数
- 0
迷失的放鸡岛
4月28日,茂名重点旅游点放鸡岛第三期工程竣工,在五一假期前隆重开放,这是茂名旅游业的喜人突破。然而喜事当前,却有人快乐,有人悲哀。
放鸡岛与博贺渔港隔水相望,岛周围渔业资源丰富。早在能看到此文的人还未出世的很多很多很多年以前,博贺渔民已环岛作业,依岛生息。在那时,放鸡岛就是博贺。那时的博贺渔民与其它旦家人一样,在船上生活,完全没在岛上建屋居住的意识。博贺渔民是在体制下放前后,才按照政策的安排,回到博贺港内分地建屋。其实早在战争年代,博贺人就已经有组织地在放鸡岛上建设防线。在那种年代中,渔民们众志成城,在岛上搬沙移石,建防空洞,开道路,建水闸,挖壕沟,还建设了很多其它的基础设施,来抵抗日本侵略暴徒的坚船利炮。
博贺人的抗日历程是另一个《老人与海》的故事。渔民们在放鸡岛、在港内、在岛与港口之间的海域上为保卫家园洒尽血汗。博贺,这个在大海的恩赐下,祖祖辈辈努力建设出来的渔米之乡经过战乱,就像老人带回的大鱼,饱受欺凌和掠夺后,只剩下一副残骸。然而渔民们在大海中拼搏的精神却越加显得坚不可摧。在动乱年代过后,博贺人就是凭着这种拼劲,在全国锐进的热潮中乘风破浪,走在前端,迅速开创了博贺的黄金时代。博贺渔船的科技含量、产量、马力一直向新突破,渔业产值屡创新高,成为广东产量最高的渔港。早在80年代初期,博贺就基本建成了宽阔的硬底化街道,全面接通了自来水和覆盖全镇的下水道,街道旁椰树和街灯相连,渔民新居整齐有致,全镇安居乐业。当时的博贺人,在不懂什么叫GDP的情况下,努力地为那个年代贡献着喜人的GDP,同时厚受赞誉。
在那个时候,就有不少外地人喜欢到博贺观光游玩。祖祖辈辈生活在水上,并时常要与风浪博斗的博贺人世世代代追求风平浪静的安乐,他们纯朴善良,真挚坦诚。在渔船上的作业必须团结和耐劳,因此他们最珍惜和谐快乐,从不善于人与人之间的争利和猜忌。长年在渔船中的单纯生活让他们形成了倾诉情结,让他们热情好客。他们真诚地与客人分享大海的恩赐,总是请客人吃最好的海产,喝最好的酒,并会带客人渡海登上放鸡岛,观光游玩之余,他们很喜欢与客人记认他们几十年前在岛上留下的痕迹,侃侃而谈当年往事,他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儿。
然而渔民在世代享受大海恩赐的同时,也必须承受大海的脾性。黄金时代的安乐,麻痹了博贺人的警惕。一九九六年的十五号台风,以百年不遇的强度和破坏力,不到三个小时,便给博贺港予可怖的摧击。台风过后,整个渔港一片狼藉。人们哭着奔走相告,沿着沙滩和堤岸寻找昨晚上船抗风的亲人,他们一脸惶恐,不能确定找到的是船,是人,还是尸体,或是什么都找不到。自从这次台风后,尽管渔民们积极地修补船只或不顾一切地投资新船,博贺港却一蹶不振,反而从富裕走向贫穷。现在博贺的主要街道,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建的那些街道,不过早已坑坑洼洼,烂得不能再烂了。那些漂亮街灯,早几年就由于经费问题而不再亮了。至于自来水就不用说了,如果想了解这回闹到上凤凰电视台被杨锦麟作专题评论的丑事,可上网搜索“博贺自来水”等相关字样。逐渐地,不少渔民连基本生活费都成问题。
事实上,十五号台风并非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它只是黄金时代结束的标志和困难时代开始的先兆。真正重要的原因至少有几个,一是渔业大兴让大海不能承受,令到渔业资源萎缩的速度比台风还快。十五号台风可能就是大海在忍无可忍下发脾气来作强烈表示,可惜世代靠海吃海的渔民不能意会,以致造成了在渔船数量惯性激增的同时,产量却快速减少的尴尬局面。二是燃油价格飚升的速度比渔业资源萎缩的速度还要快――这一点不必说明,只要知道燃油费占渔船生产成本超过百份之八十,再结合上一原因,就会理解渔民的困境。三是世代衷情于打鱼卖鱼的渔民有着坚韧的出海情结,严重缺乏市场经济意识。他们生活的主要出路习惯于指向大海,即使是港内的各行各业都完全依赖渔业收成,在新时代的冲击下无所适从,不能抓住契机适时转型,以至堕入了与大海苦苦相C的恶性循环中。
黄金时代结束后,只有少数人上岸谋生,他们以渔民的心态来应付生意的经营、黑恶势力和贪官污吏后,只有少数人成功,其他的纷纷告败,反而成为上岸创业的反面教材。也有一些人迫于生活压力,上岸打工。在放鸡岛作为重点旅游项目来开发后,就有不少人上岛打工。他们应聘成为每天工作八小时的求生员或潜水员,开始为期十五天的试工后,才知道自己的工作不是求生或潜水,也不是八小时,而是没日没夜地按照管理人员的安排,在岛上担沙台石,建筑、搬运、卫生、种树样样都必须要做,而且必须要做满十五天才有工钱。于是他们白干几天了解真相后纷纷放弃工钱离开。面对生活的困苦,他们情愿将宿命归依大海,而不是资本家。
“国家是下大力气来扶持渔民的,但博贺要发展起来,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博贺人民解放思想,积极进取。”某位领导说了这句非常励志而且意义深远的话,赢得了热烈掌声。由于深远,博贺人不能把握,因为他们只是简单纯朴的渔民,他们甚至到现在也还不知道什么是GDP,也不知道一直以来博贺上交的税收究竟情归何处,以至令到这个渔港十多年来都破破烂烂。他们只能体会到,他们必要支付的税收、生产生活开支以及领导要求的各种有地方特色的收费时时迫在眉睫,丝毫不深远,以至让他们不能顾盼深远。
国家的扶持出自真心,然而并非人人有福消受。国家近几年开始对渔业给予燃油补贴。博贺广大群众中,绝大多数是在船上打工的,只有少数人有能力投资装船成为船老板,而又只有少部分船能良性经营。大量渔船由于半停半开(他们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筹够钱买燃油出海一搏),而导致经营手续或证件不齐,这类船只,一概不能领取补贴。顺便一提,那些手续不齐的船只不能向有关部门领取补助,不等于有关部门不能向国家领取。那些官员如果不能利用各种各样的船只向国家取得补助,然后再以各式各样的充分理由来拒绝发给船只,那他们的官就白做了。当然,证件不齐的渔民有错在先,不能埋怨有关官员,怪也只能怪自己十多年来都想不到,国家还真有补助这回事!至于占大多数的打工渔民,他们能得到的扶持是在每年没有生产和收入的两个月休渔期内,领取总共八百元的补助,而与燃油补助同样,只有手续齐备登记在册的渔民才能取得。
可见,博贺港今天的落后还有一个不容易说明,但中国人都很容易明白的重要原因,就是在过去几十年中,体制和地方官员的颟顸和腐败。
放鸡岛被划定开发为旅游项目之后,人们再也不能随便上岛。而早在黄金时代结束期间,放鸡附近海域,就已经以一种人们大惑不解的方式被承包出去,从那时起,岛下丰富的海洋资源比岛上的风光更早一步与博贺人缘尽。从此,博贺渔船必须远离那一片曾经的热海。但放鸡岛的开发仍然是鼓舞人心的,而且还为博贺带来了一条通往国道的新公路,虽然这条言过其实的公路经博贺港路段只有两公里,但那已经是博贺多年来都没有过的规模建设。虽然博贺人知道这条路是为了游客建而不是为了他们,虽然是车来车往的公路而不是街道,虽然路灯仍然未亮,人们还是很喜欢在上面散步,享受难得的平坦和宽敞。
无论如何,这条路总算为博贺接通了希望,起码沿路多了一两家像样的酒店和几家食肆。但是今天的博贺有几个人能投资几百万起酒店,有几个人能投资几十万做能让游客看得上眼的食肆。而且现在看来,会在博贺消费的游客并不多,游客停车和登船的出海码头是封闭管理的,当地人不能随便进入那个范围。除非游客在路上下车消费,否则就与当地人无缘,然而游客却总要赶路而不愿意在腥臭难耐的落后渔镇多作停留,这里离市区还有近六十公里。
因此,绝大多数的博贺人只能对鲜衣靓车的游客羡慕不已,而他们自己是很难拿出一百八十元买船票去登岛观光,更不用想岛上那此潜水、冲浪等高级消费。在举国一片振兴声中,他们也站在新的道路上张望,但他们反而在欠缺路灯的迷茫中,不知不觉地遗失了一些福祉,并且沉痛、沉痛、沉痛地失去了放鸡岛。
诚以此文问候一下到放鸡岛观光的游客和调研的领导,有没有留意博贺人黝黑而卑微的身影,也许有一天他们会在岸边转过身来,雄纠纠地面向陆地,就像当年那个乘风破浪的勇敢水手。
《迷失的放鸡岛》原文链接
http://luchao1977.blog.163.com/blog/static...557200849230460
4月28日,茂名重点旅游点放鸡岛第三期工程竣工,在五一假期前隆重开放,这是茂名旅游业的喜人突破。然而喜事当前,却有人快乐,有人悲哀。
放鸡岛与博贺渔港隔水相望,岛周围渔业资源丰富。早在能看到此文的人还未出世的很多很多很多年以前,博贺渔民已环岛作业,依岛生息。在那时,放鸡岛就是博贺。那时的博贺渔民与其它旦家人一样,在船上生活,完全没在岛上建屋居住的意识。博贺渔民是在体制下放前后,才按照政策的安排,回到博贺港内分地建屋。其实早在战争年代,博贺人就已经有组织地在放鸡岛上建设防线。在那种年代中,渔民们众志成城,在岛上搬沙移石,建防空洞,开道路,建水闸,挖壕沟,还建设了很多其它的基础设施,来抵抗日本侵略暴徒的坚船利炮。
博贺人的抗日历程是另一个《老人与海》的故事。渔民们在放鸡岛、在港内、在岛与港口之间的海域上为保卫家园洒尽血汗。博贺,这个在大海的恩赐下,祖祖辈辈努力建设出来的渔米之乡经过战乱,就像老人带回的大鱼,饱受欺凌和掠夺后,只剩下一副残骸。然而渔民们在大海中拼搏的精神却越加显得坚不可摧。在动乱年代过后,博贺人就是凭着这种拼劲,在全国锐进的热潮中乘风破浪,走在前端,迅速开创了博贺的黄金时代。博贺渔船的科技含量、产量、马力一直向新突破,渔业产值屡创新高,成为广东产量最高的渔港。早在80年代初期,博贺就基本建成了宽阔的硬底化街道,全面接通了自来水和覆盖全镇的下水道,街道旁椰树和街灯相连,渔民新居整齐有致,全镇安居乐业。当时的博贺人,在不懂什么叫GDP的情况下,努力地为那个年代贡献着喜人的GDP,同时厚受赞誉。
在那个时候,就有不少外地人喜欢到博贺观光游玩。祖祖辈辈生活在水上,并时常要与风浪博斗的博贺人世世代代追求风平浪静的安乐,他们纯朴善良,真挚坦诚。在渔船上的作业必须团结和耐劳,因此他们最珍惜和谐快乐,从不善于人与人之间的争利和猜忌。长年在渔船中的单纯生活让他们形成了倾诉情结,让他们热情好客。他们真诚地与客人分享大海的恩赐,总是请客人吃最好的海产,喝最好的酒,并会带客人渡海登上放鸡岛,观光游玩之余,他们很喜欢与客人记认他们几十年前在岛上留下的痕迹,侃侃而谈当年往事,他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儿。
然而渔民在世代享受大海恩赐的同时,也必须承受大海的脾性。黄金时代的安乐,麻痹了博贺人的警惕。一九九六年的十五号台风,以百年不遇的强度和破坏力,不到三个小时,便给博贺港予可怖的摧击。台风过后,整个渔港一片狼藉。人们哭着奔走相告,沿着沙滩和堤岸寻找昨晚上船抗风的亲人,他们一脸惶恐,不能确定找到的是船,是人,还是尸体,或是什么都找不到。自从这次台风后,尽管渔民们积极地修补船只或不顾一切地投资新船,博贺港却一蹶不振,反而从富裕走向贫穷。现在博贺的主要街道,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建的那些街道,不过早已坑坑洼洼,烂得不能再烂了。那些漂亮街灯,早几年就由于经费问题而不再亮了。至于自来水就不用说了,如果想了解这回闹到上凤凰电视台被杨锦麟作专题评论的丑事,可上网搜索“博贺自来水”等相关字样。逐渐地,不少渔民连基本生活费都成问题。
事实上,十五号台风并非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它只是黄金时代结束的标志和困难时代开始的先兆。真正重要的原因至少有几个,一是渔业大兴让大海不能承受,令到渔业资源萎缩的速度比台风还快。十五号台风可能就是大海在忍无可忍下发脾气来作强烈表示,可惜世代靠海吃海的渔民不能意会,以致造成了在渔船数量惯性激增的同时,产量却快速减少的尴尬局面。二是燃油价格飚升的速度比渔业资源萎缩的速度还要快――这一点不必说明,只要知道燃油费占渔船生产成本超过百份之八十,再结合上一原因,就会理解渔民的困境。三是世代衷情于打鱼卖鱼的渔民有着坚韧的出海情结,严重缺乏市场经济意识。他们生活的主要出路习惯于指向大海,即使是港内的各行各业都完全依赖渔业收成,在新时代的冲击下无所适从,不能抓住契机适时转型,以至堕入了与大海苦苦相C的恶性循环中。
黄金时代结束后,只有少数人上岸谋生,他们以渔民的心态来应付生意的经营、黑恶势力和贪官污吏后,只有少数人成功,其他的纷纷告败,反而成为上岸创业的反面教材。也有一些人迫于生活压力,上岸打工。在放鸡岛作为重点旅游项目来开发后,就有不少人上岛打工。他们应聘成为每天工作八小时的求生员或潜水员,开始为期十五天的试工后,才知道自己的工作不是求生或潜水,也不是八小时,而是没日没夜地按照管理人员的安排,在岛上担沙台石,建筑、搬运、卫生、种树样样都必须要做,而且必须要做满十五天才有工钱。于是他们白干几天了解真相后纷纷放弃工钱离开。面对生活的困苦,他们情愿将宿命归依大海,而不是资本家。
“国家是下大力气来扶持渔民的,但博贺要发展起来,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博贺人民解放思想,积极进取。”某位领导说了这句非常励志而且意义深远的话,赢得了热烈掌声。由于深远,博贺人不能把握,因为他们只是简单纯朴的渔民,他们甚至到现在也还不知道什么是GDP,也不知道一直以来博贺上交的税收究竟情归何处,以至令到这个渔港十多年来都破破烂烂。他们只能体会到,他们必要支付的税收、生产生活开支以及领导要求的各种有地方特色的收费时时迫在眉睫,丝毫不深远,以至让他们不能顾盼深远。
国家的扶持出自真心,然而并非人人有福消受。国家近几年开始对渔业给予燃油补贴。博贺广大群众中,绝大多数是在船上打工的,只有少数人有能力投资装船成为船老板,而又只有少部分船能良性经营。大量渔船由于半停半开(他们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筹够钱买燃油出海一搏),而导致经营手续或证件不齐,这类船只,一概不能领取补贴。顺便一提,那些手续不齐的船只不能向有关部门领取补助,不等于有关部门不能向国家领取。那些官员如果不能利用各种各样的船只向国家取得补助,然后再以各式各样的充分理由来拒绝发给船只,那他们的官就白做了。当然,证件不齐的渔民有错在先,不能埋怨有关官员,怪也只能怪自己十多年来都想不到,国家还真有补助这回事!至于占大多数的打工渔民,他们能得到的扶持是在每年没有生产和收入的两个月休渔期内,领取总共八百元的补助,而与燃油补助同样,只有手续齐备登记在册的渔民才能取得。
可见,博贺港今天的落后还有一个不容易说明,但中国人都很容易明白的重要原因,就是在过去几十年中,体制和地方官员的颟顸和腐败。
放鸡岛被划定开发为旅游项目之后,人们再也不能随便上岛。而早在黄金时代结束期间,放鸡附近海域,就已经以一种人们大惑不解的方式被承包出去,从那时起,岛下丰富的海洋资源比岛上的风光更早一步与博贺人缘尽。从此,博贺渔船必须远离那一片曾经的热海。但放鸡岛的开发仍然是鼓舞人心的,而且还为博贺带来了一条通往国道的新公路,虽然这条言过其实的公路经博贺港路段只有两公里,但那已经是博贺多年来都没有过的规模建设。虽然博贺人知道这条路是为了游客建而不是为了他们,虽然是车来车往的公路而不是街道,虽然路灯仍然未亮,人们还是很喜欢在上面散步,享受难得的平坦和宽敞。
无论如何,这条路总算为博贺接通了希望,起码沿路多了一两家像样的酒店和几家食肆。但是今天的博贺有几个人能投资几百万起酒店,有几个人能投资几十万做能让游客看得上眼的食肆。而且现在看来,会在博贺消费的游客并不多,游客停车和登船的出海码头是封闭管理的,当地人不能随便进入那个范围。除非游客在路上下车消费,否则就与当地人无缘,然而游客却总要赶路而不愿意在腥臭难耐的落后渔镇多作停留,这里离市区还有近六十公里。
因此,绝大多数的博贺人只能对鲜衣靓车的游客羡慕不已,而他们自己是很难拿出一百八十元买船票去登岛观光,更不用想岛上那此潜水、冲浪等高级消费。在举国一片振兴声中,他们也站在新的道路上张望,但他们反而在欠缺路灯的迷茫中,不知不觉地遗失了一些福祉,并且沉痛、沉痛、沉痛地失去了放鸡岛。
诚以此文问候一下到放鸡岛观光的游客和调研的领导,有没有留意博贺人黝黑而卑微的身影,也许有一天他们会在岸边转过身来,雄纠纠地面向陆地,就像当年那个乘风破浪的勇敢水手。
《迷失的放鸡岛》原文链接
http://luchao1977.blog.163.com/blog/static...557200849230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