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林强――面对灾难深深忏悔第一人! (1人在浏览)

好讲风凉话

博士后
注册
2005-06-16
帖子
1,568
反馈评分
47
点数
71
林强――面对灾难深深忏悔第一人!
文章提交者:王民怒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林强是谁?应该是很多人都不熟悉的人。他不是一切具备知名度的人。他不是演艺界名流,不是商贾大亨,不是名人学者,不是显赫的政府高官,只是一个普通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准确说是四川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巡视员是何等职务,且之前还有一副字,我们大可不必细究)他的魅力何在?他的意义何在,但凡认真读过《南方周末》08.5.29第7版“真相比荣誉更重要――林强访谈录”,都应该为其内心深处的社会良知和大灾前的勇敢承担和忏悔而深深感动!
和一切面对大灾的官员不同,林强没有千人一面的大喊夺取胜利的空洞口号,也没有为大灾面前的本部门失误而推托辩解,更没有无耻的圣化自己的部门和本人在灾难面前的如何英勇。恰恰相反,林强完完全全站在深刻反思和痛苦忏悔救赎一边,悲苦的,痛心的,以袒露人性的真实和痛苦,发出了自己独特而又深沉的声音。象林强这样的直面灾难,直面问题的实质,不回避、不遮掩,勇于承担责任和袒露内心的痛苦,在我们当今官场,能有几个?
访谈录从林强辞请火炬手和北京奥运会观摩资格开始,林强以非常沉痛的心情告诉记者,此时此刻,他无论如何也没有心情去享用那些喜悦和高兴的事,因为面对死去的学生亡灵,他内心不安,作为也是教育系统的行政官员,他深深的感到了应有的负罪感。面对记者,他坦诚,在学生大量死于豆腐渣工程面前,他虽然没有直接责任,但在良心上,他对不起那个学生,对不起那个家长。
说到天灾和人祸的关系,林强痛彻心腑的自责和谴责那些对生命的推诿行为。他表示,面对那么多孩子的亡灵,面对那么多破碎的家庭,如果生命的价值还不能战胜官场潜规则,我们还要官官相护,还要你好我好大家好,(也就是教育厅归结的校舍倒塌五大原因)那我们就太没有良心,就太无耻了。那我们就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更谈不上做一个教育工作者了。
有关方面尤其是教育部门,是否对死去的学生负责请罪问题上,林强丝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深深的自我谴责,他对记者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我是个罪人,我应该向那些冤死的孩子,向他们的亲人,向社会负荆请罪,应该向他们下跪,而不应该披上荣誉的长袍。但是我没有别的办法赎罪,只好用转让火炬手来自我救赎。
当记者提到这次大地震中,中国教育交出了一份非凡的成绩单,很多老师舍己救人,为保护自己的学生付出生命的代价,甚至很多孩子也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抢救自己的同伴,说明中国的教育是成功这一话题时,林强不但没有沾沾自喜的附和,反倒表现出自己截然不同的观点。他驳斥了这些看似冠冕堂皇的给自己贴金的自我称颂,一针见血的指出,非但如此,这恰恰说明我们的教育行政系统问题很大。从人道的角度思考,就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答案。那些老师确实伟大英勇,那些孩子确实伟大英勇,但伟大英勇并不一定要用送死来表现。面对灾难和无数冤死的亡灵,是我们做教育行政工作的耻辱。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应该忏悔,而不能用英雄的生命悲剧来为我们自己推卸责任。
林强在如何对待灾难问题上,一再强调有关方面尤其是教育界,应该深刻反思和勇于担责与请罪,但是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部门和个人勇敢的站出来大胆的说这样的话。目前除了林强,没有第二个人!为此林强感到痛心和不安,因为教育系统的人很少人愿意这么想,很少人愿意这么做。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了。不但是教育界,教育界背后的政府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勇于承担责任和忏悔,辞职,谢罪等表现,相反却是紧锣密鼓的自我表白和自我表彰。按照林强的说法是,我们发生了那么大的悲剧,我们却一点反思都没有,一个说法都没有。如此下去,我们的心灵提升和机制的重建成为不可能,我们也同样不可能永绝后患。
大灾过去半月有余,在一片自我称颂和赞扬声中,我们难得的可贵的听到了林强这样理性、清醒、负责、良知的声音。我们因此庆幸,我们的社会良心还没有完全泯灭!我们的少数个别官员具备了应有的悲天悯人情怀,有了对自己的深深自责和忏悔与救赎,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力量!才是我们社会和民众的希望所在!
林强,你敢于和官场潜规则唱反调,敢于第一个站出来,积极的反思和担当责任与认罪和救赎忏悔,你让我们真正感动和钦佩。你首先是一个真正的人,有热血非冷漠的普通人,其次才是省教育厅的副巡视员。如果我们全社会从高官到各部门都能够象你一样,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就有希望了。林强,我们为你感动、为你喝彩、为你呐喊!
附:真相比荣誉更重要
――林强访谈录
陈敏
南方周末 2008-05-29
本月23日,四川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林强上书四川省委宣传部及2008奥运火炬传递四川组委会,请求转让其火炬手及观摩北京奥运会资格。本报记者闻讯,就此专访了林强先生。
南方周末:做火炬手和观摩北京奥运会是很高的荣誉,而你居然要求转让自己的这些荣誉,这是一个让人震惊的事件。你这个举动主要基于什么考虑?
林强:主要基于我现在的心情。我现在的心情很沉重。
南方周末:为什么这么沉重?
林强:因为大地震。那么多学校倒塌,那么多孩子无辜牺牲,我想只要有一点点良知的人,都会受不了的。何况我是一个教育行政官员。
南方周末:也就是说,作为教育行政官员,你认为自己负有特别的责任?
林强:当然。学校倒塌是一个社会事件,全社会都有责任。但是教育系统的责任最大。我作为一个教育行政官员,应该有一份负罪感。
南方周末:你的这种感受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林强:从我目睹悲剧现场的那一刻开始。
南方周末:能介绍一下具体情况吗?
林强:我可能是四川第一个直抵重灾区的教育行政官员。13号上午我接到命令,把海南来的一支专业救援队安全送往北川。到了设在北川中学的救援指挥部,已是14号凌晨5点多。救援队马上投入战斗,我插不上什么手,就带着摄像机走到县城去。那时指挥部到县城的交通还没有恢复,大型机械进不去,救援队伍主要集中在北川中学。我想一个人去看看县城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南方周末:你看到的最震撼的场景是什么?
林强:我看到一个家长在痛哭。一座五层楼塌了,把孩子压在下面爬不出来,又没有救援队,家长看着自己孩子的生机一点点地流失,但完全无法可想。我赶到的前四个小时,孩子就在家长眼皮底下去世。家长一直哭,一直喃喃地说那是我娃娃,我娃娃成绩多好多好。
南方周末:这样的场景,你到现场之前有过心理准备吗?
林强: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准备。心里特别难受。
南方周末:当时你直接的反应是什么?
林强:我马上把我身上所有的钱――那天走得急,钱带的也不多,就一两千块钱――我全部掏出来塞给她,她不要,说娃娃都死了,还要钱干什么。旁边的人把钱接过去帮他塞到口袋里。我也知道这钱对她没有意义,但我就这一个安慰方式,我当时没有别的办法。
南方周末:实际上只是反映你的一种自我救赎的本能。
林强:对。是一种自我救赎。我当时特别自责。作为教育行政官员,我固然没有直接责任,但在良心上,我对不起那个学生,对不起那个家长。
南方周末:你也可以不这样自责,毕竟,这是八级地震,你可以把原因都归为不可抗力啊。比如四川教育部门就刚刚宣布校舍倒塌五大原因。一是地震超过预计强度。二是灾情发生在上课期间。三是学生集中的教室和走廊属于薄弱环节。四是校舍陈旧落后。五是学校建筑在抗震方面有设计上的先天缺陷。总之主要是天灾造成的,这么一来,自然就无须问责了。
林强:当然有天灾因素,但天灾并不必然导致悲剧,把悲剧推诿于天灾,在道德上是一种偷懒的做法。
南方周末:具体到你看到的那个场景而言,到底是天灾还是悲剧呢?
林强:我认为主要是悲剧。因为那个学生并不是非死不可,他所在的那个学校,并不是非倒塌不可。我拍了一个学校,离北川中学也就七八百米的距离,根本就没有倒,一个人都没有死,就伤了三个。
南方周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天壤之别?
林强:原因很简单。那个没倒的学校是中科院捐建的一个希望小学。有捐赠人的监督,质量就有保证。倒塌的学校,大多数应该说不存在这样的监督机制,质量也就没办法保证。
南方周末:这就是说,不完全是天灾杀人。缺乏监督的体制惯性,放大了天灾的杀人效应。
林强:天灾人祸总是相辅相成的。这一点我原来在理论上并不是不清楚,但原来想象的后果,最多也就是一些经济上的损失罢了,很少跟生命上的悲剧联系。这次亲眼见到这么惨烈的生命悲剧,用惨绝人寰来形容,也决不过分。这对我的心灵冲击,实在太大了。就从这一刻起,我容不得任何对生命悲剧的推诿。面对那么多孩子的亡灵,面对那么多破碎的家庭,如果生命的价值还不能战胜官场潜规则,我们还要官官相护,还要你好我好大家好,那我们就太没有良心,就太无耻了。那我们就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更谈不上做一个教育工作者了。
南方周末:所以你要请求转让你的火炬手及观摩北京奥运会资格?
林强:对。从一定意义上说,我是个罪人,我应该向那些冤死的孩子,向他们的亲人,向社会负荆请罪,应该向他们下跪,而不应该披上荣誉的长袍。但是我没有别的办法赎罪,只好用转让火炬手来自我救赎。
南方周末:你的请求会得到批准吗?
林强:我现在还不知道。但我希望我的这个小小愿望能够得到尊重。而且我不只是要转让自己的资格,我更希望张艺谋先生能够体察大地震造成的特殊的社会氛围,体察大地震对国民心理的巨大震撼,对他导演的奥运会开幕式做出相应调整。
南方周末:你认为主要应该朝哪个方向调整?
林强:奥运会开幕式应该隆重,但更应该素朴,更应该庄严,更应该体现我们民族悲天悯人的情怀。在当前这个大背景下,一个没有悲悯元素的奥运会开幕式是很难想象的。当然不止是开幕式,北京奥运会的整个基调,现在都需要调整。我们伤痛,但我们坚忍不拔,这应该是调整的主要方向。
南方周末:这个创意很好。但是怎么落实呢?
林强:就从火炬手人选的调整开始。把担任火炬手和观摩奥运会开幕式的机会,尽可能让给抗震救灾的英雄代表,死难者亲属以及灾区人民代表,这更能彰显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让奥运火炬传递成为心灵和生命的接力。
南方周末:你的思考极具价值。但这种思考在教育界有代表性吗?
林强:实话实说,没多少代表性,只是我个人的想法。
南方周末:我听到的一个声音或许可以佐证你的判断。这个声音是说,过去一些人总骂中国教育这不好那不好,但现在他们可以闭嘴了。这次大地震中,中国教育交出了一份非凡的成绩单,很多老师舍己救人,为保护自己的学生付出生命的代价,甚至很多孩子也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抢救自己的同伴,这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说明中国的教育是成功的,没有做错什么。
林强:这个声音在教育行政系统确实比较突出,但它的突出恰恰说明我们的教育行政系统问题很大。其实换个角度思考,从人道的角度思考,就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答案。那些老师确实伟大英勇,那些孩子确实伟大英勇,但伟大英勇并不一定要用送死来表现。如果我们做教育行政的都尽职尽责,让腐败在教育领域没有多少空子可钻,我们的校舍就不难跟我在北川看到的那所希望小学一样坚固,那些老师、那些孩子就不会白白送死,现在已经发生的那么多的生命悲剧就可以尽量避免。最应该得到保护的人反而得不到保护,反而夭折了,这是我们做教育行政工作的耻辱。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应该忏悔,而不能用英雄的生命悲剧来为我们自己推卸责任,来给我们自己贴金。
南方周末:我注意到你特别强调悲悯两个字。
林强:我这么强调悲悯,是因为教育系统现在最缺乏的,就是缺乏悲悯。
南方周末:这有些什么样的具体表现?
林强:时至今日,我们还没有积极对校舍倒塌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还没有积极对悲剧责任主动调查取证,更没有积极对死难者家属道歉;所有这些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和措施在我们的心目中份量并不重,这都是具体表现。
在大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母,正含着眼泪,没日没夜地在倒塌学校的废墟中寻找建筑材料,作为以后评估的依据。他们不单是为了让自己死去的孩子在天堂得到安息,更是为了以后千千万万的孩子不再遭遇这样的悲剧。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人民的公务员,我们本来应该在歉疚的前提下感激他们的这种行为,我们不但要尊重他们,而且要用全力支持他们的行动。但现在教育系统很少人愿意这么想,很少人愿意这么做。当然大家现在都很忙,要安排灾区考生高考,要塑造抗灾模范,要统计物质损失,要规划灾后重建。这些工作确实都非常必要,大家为这些工作忙得焦头烂额,完全可以理解。但无论怎么忙都不能忽视,孩子们的亡灵需要一个说法,家长和整个社会期待一个说法。如果发生了那么大的悲剧,我们却一点反思都没有,一个说法都没有;如果我们总是把自己的名誉和前程看得比孩子们的生命更重要,这样下去,怎么可能有心灵的提升和机制的重建?又怎么可能永绝后患?
林强简历:
林强,四川资中人。1973年入伍,1987年转业到四川省教育厅工作,历任副处长、处长、四川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现为四川省教育厅副巡视员。
据中央媒体介绍,到地方工作后,林强20年如一日,始终心系基层、心系群众、心系贫困山区教育,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特别是2005年3月以来,他先后12次徒步翻越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深入到被称为麻风村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帮助村里解决了办学、修路、用电等大量实际问题,受到当地民众的广泛赞誉。
2007年,中组部、人事部、XX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务院军转办等五部门联合授予林强“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称号,XX部等三部门授予林强“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中共四川省委授予林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胡锦涛总书记并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广大干部向林强同志学习。
 
我对他的印象是:留着长头发,经常到山区农村学校。
 
还是有良知的
 
QUOTE(黄蓝红 @ 2008年06月02日 Monday, 09:00 AM)
还是有良知的
[snapback]2264670[/snapback]​


忏悔有个命用?作秀而已!
 
林强同志在我们老百姓的心眼中是好样的!但是在这里我还是要向林强悄悄的说一声:大哥,你做好心里准备吧,你不久就要回家耕田了!
 
社会需要林强这样的人!
 
可以
 
QUOTE(好讲风凉话 @ 2008年06月02日 Monday, 01:30 AM)
林强――面对灾难深深忏悔第一人!
文章提交者:王民怒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林强是谁?应该是很多人都不熟悉的人。他不是一切具备知名度的人。他不是演艺界名流,不是商贾大亨,不是名人学者,不是显赫的政府高官,只是一个普通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准确说是四川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巡视员是何等职务,且之前还有一副字,我们大可不必细究)他的魅力何在?他的意义何在,但凡认真读过《南方周末》08.5.29第7版“真相比荣誉更重要――林强访谈录”,都应该为其内心深处的社会良知和大灾前的勇敢承担和忏悔而深深感动!
和一切面对大灾的官员不同,林强没有千人一面的大喊夺取胜利的空洞口号,也没有为大灾面前的本部门失误而推托辩解,更没有无耻的圣化自己的部门和本人在灾难面前的如何英勇。恰恰相反,林强完完全全站在深刻反思和痛苦忏悔救赎一边,悲苦的,痛心的,以袒露人性的真实和痛苦,发出了自己独特而又深沉的声音。象林强这样的直面灾难,直面问题的实质,不回避、不遮掩,勇于承担责任和袒露内心的痛苦,在我们当今官场,能有几个?
访谈录从林强辞请火炬手和北京奥运会观摩资格开始,林强以非常沉痛的心情告诉记者,此时此刻,他无论如何也没有心情去享用那些喜悦和高兴的事,因为面对死去的学生亡灵,他内心不安,作为也是教育系统的行政官员,他深深的感到了应有的负罪感。面对记者,他坦诚,在学生大量死于豆腐渣工程面前,他虽然没有直接责任,但在良心上,他对不起那个学生,对不起那个家长。
说到天灾和人祸的关系,林强痛彻心腑的自责和谴责那些对生命的推诿行为。他表示,面对那么多孩子的亡灵,面对那么多破碎的家庭,如果生命的价值还不能战胜官场潜规则,我们还要官官相护,还要你好我好大家好,(也就是教育厅归结的校舍倒塌五大原因)那我们就太没有良心,就太无耻了。那我们就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更谈不上做一个教育工作者了。
有关方面尤其是教育部门,是否对死去的学生负责请罪问题上,林强丝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深深的自我谴责,他对记者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我是个罪人,我应该向那些冤死的孩子,向他们的亲人,向社会负荆请罪,应该向他们下跪,而不应该披上荣誉的长袍。但是我没有别的办法赎罪,只好用转让火炬手来自我救赎。
当记者提到这次大地震中,中国教育交出了一份非凡的成绩单,很多老师舍己救人,为保护自己的学生付出生命的代价,甚至很多孩子也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抢救自己的同伴,说明中国的教育是成功这一话题时,林强不但没有沾沾自喜的附和,反倒表现出自己截然不同的观点。他驳斥了这些看似冠冕堂皇的给自己贴金的自我称颂,一针见血的指出,非但如此,这恰恰说明我们的教育行政系统问题很大。从人道的角度思考,就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答案。那些老师确实伟大英勇,那些孩子确实伟大英勇,但伟大英勇并不一定要用送死来表现。面对灾难和无数冤死的亡灵,是我们做教育行政工作的耻辱。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应该忏悔,而不能用英雄的生命悲剧来为我们自己推卸责任。
林强在如何对待灾难问题上,一再强调有关方面尤其是教育界,应该深刻反思和勇于担责与请罪,但是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部门和个人勇敢的站出来大胆的说这样的话。目前除了林强,没有第二个人!为此林强感到痛心和不安,因为教育系统的人很少人愿意这么想,很少人愿意这么做。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了。不但是教育界,教育界背后的政府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勇于承担责任和忏悔,辞职,谢罪等表现,相反却是紧锣密鼓的自我表白和自我表彰。按照林强的说法是,我们发生了那么大的悲剧,我们却一点反思都没有,一个说法都没有。如此下去,我们的心灵提升和机制的重建成为不可能,我们也同样不可能永绝后患。
大灾过去半月有余,在一片自我称颂和赞扬声中,我们难得的可贵的听到了林强这样理性、清醒、负责、良知的声音。我们因此庆幸,我们的社会良心还没有完全泯灭!我们的少数个别官员具备了应有的悲天悯人情怀,有了对自己的深深自责和忏悔与救赎,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力量!才是我们社会和民众的希望所在!
林强,你敢于和官场潜规则唱反调,敢于第一个站出来,积极的反思和担当责任与认罪和救赎忏悔,你让我们真正感动和钦佩。你首先是一个真正的人,有热血非冷漠的普通人,其次才是省教育厅的副巡视员。如果我们全社会从高官到各部门都能够象你一样,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就有希望了。林强,我们为你感动、为你喝彩、为你呐喊!
附:真相比荣誉更重要
――林强访谈录
陈敏
南方周末 2008-05-29
本月23日,四川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林强上书四川省委宣传部及2008奥运火炬传递四川组委会,请求转让其火炬手及观摩北京奥运会资格。本报记者闻讯,就此专访了林强先生。
南方周末:做火炬手和观摩北京奥运会是很高的荣誉,而你居然要求转让自己的这些荣誉,这是一个让人震惊的事件。你这个举动主要基于什么考虑?
林强:主要基于我现在的心情。我现在的心情很沉重。
南方周末:为什么这么沉重?
林强:因为大地震。那么多学校倒塌,那么多孩子无辜牺牲,我想只要有一点点良知的人,都会受不了的。何况我是一个教育行政官员。
南方周末:也就是说,作为教育行政官员,你认为自己负有特别的责任?
林强:当然。学校倒塌是一个社会事件,全社会都有责任。但是教育系统的责任最大。我作为一个教育行政官员,应该有一份负罪感。
南方周末:你的这种感受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林强:从我目睹悲剧现场的那一刻开始。
南方周末:能介绍一下具体情况吗?
林强:我可能是四川第一个直抵重灾区的教育行政官员。13号上午我接到命令,把海南来的一支专业救援队安全送往北川。到了设在北川中学的救援指挥部,已是14号凌晨5点多。救援队马上投入战斗,我插不上什么手,就带着摄像机走到县城去。那时指挥部到县城的交通还没有恢复,大型机械进不去,救援队伍主要集中在北川中学。我想一个人去看看县城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南方周末:你看到的最震撼的场景是什么?
林强:我看到一个家长在痛哭。一座五层楼塌了,把孩子压在下面爬不出来,又没有救援队,家长看着自己孩子的生机一点点地流失,但完全无法可想。我赶到的前四个小时,孩子就在家长眼皮底下去世。家长一直哭,一直喃喃地说那是我娃娃,我娃娃成绩多好多好。
南方周末:这样的场景,你到现场之前有过心理准备吗?
林强: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准备。心里特别难受。
南方周末:当时你直接的反应是什么?
林强:我马上把我身上所有的钱――那天走得急,钱带的也不多,就一两千块钱――我全部掏出来塞给她,她不要,说娃娃都死了,还要钱干什么。旁边的人把钱接过去帮他塞到口袋里。我也知道这钱对她没有意义,但我就这一个安慰方式,我当时没有别的办法。
南方周末:实际上只是反映你的一种自我救赎的本能。
林强:对。是一种自我救赎。我当时特别自责。作为教育行政官员,我固然没有直接责任,但在良心上,我对不起那个学生,对不起那个家长。
南方周末:你也可以不这样自责,毕竟,这是八级地震,你可以把原因都归为不可抗力啊。比如四川教育部门就刚刚宣布校舍倒塌五大原因。一是地震超过预计强度。二是灾情发生在上课期间。三是学生集中的教室和走廊属于薄弱环节。四是校舍陈旧落后。五是学校建筑在抗震方面有设计上的先天缺陷。总之主要是天灾造成的,这么一来,自然就无须问责了。
林强:当然有天灾因素,但天灾并不必然导致悲剧,把悲剧推诿于天灾,在道德上是一种偷懒的做法。
南方周末:具体到你看到的那个场景而言,到底是天灾还是悲剧呢?
林强:我认为主要是悲剧。因为那个学生并不是非死不可,他所在的那个学校,并不是非倒塌不可。我拍了一个学校,离北川中学也就七八百米的距离,根本就没有倒,一个人都没有死,就伤了三个。
南方周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天壤之别?
林强:原因很简单。那个没倒的学校是中科院捐建的一个希望小学。有捐赠人的监督,质量就有保证。倒塌的学校,大多数应该说不存在这样的监督机制,质量也就没办法保证。
南方周末:这就是说,不完全是天灾杀人。缺乏监督的体制惯性,放大了天灾的杀人效应。
林强:天灾人祸总是相辅相成的。这一点我原来在理论上并不是不清楚,但原来想象的后果,最多也就是一些经济上的损失罢了,很少跟生命上的悲剧联系。这次亲眼见到这么惨烈的生命悲剧,用惨绝人寰来形容,也决不过分。这对我的心灵冲击,实在太大了。就从这一刻起,我容不得任何对生命悲剧的推诿。面对那么多孩子的亡灵,面对那么多破碎的家庭,如果生命的价值还不能战胜官场潜规则,我们还要官官相护,还要你好我好大家好,那我们就太没有良心,就太无耻了。那我们就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更谈不上做一个教育工作者了。
南方周末:所以你要请求转让你的火炬手及观摩北京奥运会资格?
林强:对。从一定意义上说,我是个罪人,我应该向那些冤死的孩子,向他们的亲人,向社会负荆请罪,应该向他们下跪,而不应该披上荣誉的长袍。但是我没有别的办法赎罪,只好用转让火炬手来自我救赎。
南方周末:你的请求会得到批准吗?
林强:我现在还不知道。但我希望我的这个小小愿望能够得到尊重。而且我不只是要转让自己的资格,我更希望张艺谋先生能够体察大地震造成的特殊的社会氛围,体察大地震对国民心理的巨大震撼,对他导演的奥运会开幕式做出相应调整。
南方周末:你认为主要应该朝哪个方向调整?
林强:奥运会开幕式应该隆重,但更应该素朴,更应该庄严,更应该体现我们民族悲天悯人的情怀。在当前这个大背景下,一个没有悲悯元素的奥运会开幕式是很难想象的。当然不止是开幕式,北京奥运会的整个基调,现在都需要调整。我们伤痛,但我们坚忍不拔,这应该是调整的主要方向。
南方周末:这个创意很好。但是怎么落实呢?
林强:就从火炬手人选的调整开始。把担任火炬手和观摩奥运会开幕式的机会,尽可能让给抗震救灾的英雄代表,死难者亲属以及灾区人民代表,这更能彰显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让奥运火炬传递成为心灵和生命的接力。
南方周末:你的思考极具价值。但这种思考在教育界有代表性吗?
林强:实话实说,没多少代表性,只是我个人的想法。
南方周末:我听到的一个声音或许可以佐证你的判断。这个声音是说,过去一些人总骂中国教育这不好那不好,但现在他们可以闭嘴了。这次大地震中,中国教育交出了一份非凡的成绩单,很多老师舍己救人,为保护自己的学生付出生命的代价,甚至很多孩子也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抢救自己的同伴,这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说明中国的教育是成功的,没有做错什么。
林强:这个声音在教育行政系统确实比较突出,但它的突出恰恰说明我们的教育行政系统问题很大。其实换个角度思考,从人道的角度思考,就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答案。那些老师确实伟大英勇,那些孩子确实伟大英勇,但伟大英勇并不一定要用送死来表现。如果我们做教育行政的都尽职尽责,让腐败在教育领域没有多少空子可钻,我们的校舍就不难跟我在北川看到的那所希望小学一样坚固,那些老师、那些孩子就不会白白送死,现在已经发生的那么多的生命悲剧就可以尽量避免。最应该得到保护的人反而得不到保护,反而夭折了,这是我们做教育行政工作的耻辱。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应该忏悔,而不能用英雄的生命悲剧来为我们自己推卸责任,来给我们自己贴金。
南方周末:我注意到你特别强调悲悯两个字。
林强:我这么强调悲悯,是因为教育系统现在最缺乏的,就是缺乏悲悯。
南方周末:这有些什么样的具体表现?
林强:时至今日,我们还没有积极对校舍倒塌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还没有积极对悲剧责任主动调查取证,更没有积极对死难者家属道歉;所有这些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和措施在我们的心目中份量并不重,这都是具体表现。
在大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母,正含着眼泪,没日没夜地在倒塌学校的废墟中寻找建筑材料,作为以后评估的依据。他们不单是为了让自己死去的孩子在天堂得到安息,更是为了以后千千万万的孩子不再遭遇这样的悲剧。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人民的公务员,我们本来应该在歉疚的前提下感激他们的这种行为,我们不但要尊重他们,而且要用全力支持他们的行动。但现在教育系统很少人愿意这么想,很少人愿意这么做。当然大家现在都很忙,要安排灾区考生高考,要塑造抗灾模范,要统计物质损失,要规划灾后重建。这些工作确实都非常必要,大家为这些工作忙得焦头烂额,完全可以理解。但无论怎么忙都不能忽视,孩子们的亡灵需要一个说法,家长和整个社会期待一个说法。如果发生了那么大的悲剧,我们却一点反思都没有,一个说法都没有;如果我们总是把自己的名誉和前程看得比孩子们的生命更重要,这样下去,怎么可能有心灵的提升和机制的重建?又怎么可能永绝后患?
林强简历:
林强,四川资中人。1973年入伍,1987年转业到四川省教育厅工作,历任副处长、处长、四川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现为四川省教育厅副巡视员。
据中央媒体介绍,到地方工作后,林强20年如一日,始终心系基层、心系群众、心系贫困山区教育,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特别是2005年3月以来,他先后12次徒步翻越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深入到被称为麻风村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帮助村里解决了办学、修路、用电等大量实际问题,受到当地民众的广泛赞誉。
2007年,中组部、人事部、XX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务院军转办等五部门联合授予林强“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称号,XX部等三部门授予林强“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中共四川省委授予林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胡锦涛总书记并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广大干部向林强同志学习。
[snapback]2264526[/snapback]​



看来很多人提心吊胆的日子来临了!
 
QUOTE(db_liangxg @ 2008年06月05日 Thursday, 10:51 AM)
<span style='font-family:'>看来很多人提心吊胆的日子来临了!</span>
[snapback]2269812[/snapback]​


这次地震,死的不仅仅是住房、用房的人,看来还要死一些盖房、与盖房相关的一些人!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