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宋代忠臣”还是“黄家烈祖”? (2人在浏览)

湖海山人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注册
2006-09-25
帖子
25,094
反馈评分
766
点数
191
听说黄十九公庙联由来已久,挂了很多年代:
宋代忠臣;
黄家烈祖。
但是,现在有人这联对提出疑问,按律上联仄收,下联平收,应该是:
黄家烈祖;
宋代忠臣。
这种意见,可称格律派。他们主张先“祖”后“臣”,认为对联的平仄规则是这样,而且先有家,再说国,无家也无国。

但是主张先“臣”后“祖”的意派道理也充分:
一、对联嵌“忠烈”,为排锦格,如果颠倒顺序则不成排锦。
二、国大于家,“宋”大于“黄”是明显的。在古代,如果说家族大于国家,无疑会招来家族的杀身之祸。
因此,多年以来都是“宋代忠臣,黄家烈祖”。

事实上,二十年前,在龙山瑚塘村委会,为这联对打起架,一个叫黄成良的老先生主张“宋代忠臣”为先还打了提相反意见的人。黄成良先生力争,对联保持意派。
近年他去世后,对联又改为格律派。

我觉得,黄成良先生的意派是有道理的。
一、如果格律不能让家庭平族平安,这格律还有什么意义?像“忠烈侯“黄十九公这样的爱国者,其庙联怎么能游离于国家的意识形态之外?
以人为本,格律应该为人服务,而不是人为格律服务。格律应该有变通之时。
第二、意律并重,不以律害意,也是诗联的原则。如技巧联的格律往往不工,就是体现不能以律害意的原则。
如杜诗有些句子就不合律。这也是意在律先的原则的表现。
三、对联上仄下平尾是绝大部分对联的原则,但是万事万物都有特殊情况,对联中同样有特例:
岳麓书院门联:
唯楚有材,于斯为盛。
听说泰山上也有一名胜联上平下仄尾的。

因此黄十九公联当应作为特例,将格律变通:
“宋代忠臣,黄家烈祖”是对的。

有个老先生说现在黄十九公庙联近年重修后,按格律派的原则将“祖”放在“臣”前,被市文物局责令重修门联。详情我就不清楚了。在此,我支持市局的看法。
 
下联平收的例子古代便已有此先例,但是也是些特殊的情况下才允许的。
 
下联仄收的例子古代便已有此先例,但是也是些特殊的情况下才允许的。

上楼有误,更改一下
 
改一下:宋代忠臣者;
黄家烈祖公。
 
这种事情,哪有什么绝对的对错呢?
 
这样说来,黄家要步马踏“五凤楼”后尘了。
 
楼上兄,这帖子还翻出来?感谢你!
 
两年前发的帖子,现在看到前卫了。
瑚塘分建“忠烈王侯庙”,我问主会如何处理这幅对联。他们说有争议。
现在他们头大了。
昨天他们有人去了县文联,文联得到一个结论:按对联的格式,应该先祖后臣。
我的意见已经充分表达了,爱咋贴就咋贴,如果先祖后臣,横额改成“黄十九公庙”更好一点。
 
瑚塘新建了舞台和忠烈侯祠。
黄家烈祖;
宋代 臣。
已经贴在瓷砖上了。
我们是异姓人,所有建议不采用。
改天我将图发上来。
 
岳麓书院大门第一联是:
唯麓有材;
于斯为盛。
上平下仄,难道岳麓书院没有人会联律?

里面一联是:
藏兮大麓;

藏之名山。

上仄下平,看来岳麓不是没有人,而太多高人了,他们超越了一般人把将上仄下平当死律的境界。
岳麓书院告诉我:对联句末的上仄下平并非死律。
我看一篇文章,有人批评对联通则将半对联句末的上仄下平说成死律,不科学,不严谨,没有考虑到特殊情况,没有考虑到特例,文章就是岳麓书院联等为例。

下次去泰山,我一定找到那联上平下仄的对联。
 

附件

  • 岳麓书院.jpg
    岳麓书院.jpg
    90.4 KB · 查看: 227
QUOTE(猪之娇子 @ 2009年04月27日 Monday, 11:16 AM)
这样说来,黄家要步马踏“五凤楼”后尘了。
[snapback]2753009[/snapback]​


私造“五凤楼”的传说

电白县马踏镇的咸水村,以村边有一口咸水湖而出名(l)。可是,咸水村蔡氏因私造“五凤楼”吃官司而败落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相传清代雍正年间,一个叫做蔡海光的禀生(2),举家从原籍电城庄垌村迁至咸水村。蔡家巨富,资财万贯。迁到咸水村后便大兴土木,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庄园,又绕着村边建筑了高2丈的寨墙,环绕寨墙开凿了一条宽2丈、深丈许的壕沟,引龙湾河水注人“城河”。还在入口处建造了一座巍峨壮丽的大门楼。此楼飞阁流丹,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乃仿照皇城门楼建造。这便是民间所说的“五凤楼”。

此后,蔡氏有的不肖子孙仗着财雄势大,为所欲为,家丁们狐假虎威,横行乡里。百姓深受其害,怨声载道。一天,蔡海光的孙子蔡彦带着家丁在“五凤楼”上耍乐,忽见一个烂衣破鞋、打着破布伞的老书生从门前路过。蔡彦见了哈哈大笑,高叫道:“小李子,不上来玩玩吗?”原来,老书生名叫李克,曾在蔡氏家塾教书多年。李克听到当日的学生连呼“小李子”,戏弄嘲笑他,傲气顿生,冷冷地说:“讲钱讲谷我没有,讲文讲墨你没有,有什么好玩?”蔡彦一听这个穷教书匠居然敢顶撞他,便气势汹汹地跑下楼,挥手中扇柄往老师头上就揍,还满口粗言秽语叫骂不停。李克平白受此大辱,便忿忿地说:“你听着,我要告你!”蔡彦盛气凌人地说:“好呀,我给钱你买状纸!”说着丢下100文钱便扬长而去。

李克人穷而有骨气。他拾起这100文钱,回去写了状书,赶到省城察院投了诉状。臬司见讼词上有“私造皇城,毁拆皇桥,私包尼姑,殴辱师长”十六个字,大吃一惊,这可是叛逆大罪啊!他不敢怠慢,马上发签差官前往勘查捕人。原来,讼词上的“私造皇城”自然是指蔡氏私造“五凤楼”了;“毁拆皇桥”说的是,庄垌村有一座宫造石桥,横跨庄垌海尾,为交通要道。石桥建造得极其宏伟精美。蔡家久欲用大桥上精致的石材建造祠堂,于是暗地唆使一群无赖拆下桥上条石,然后低价收买;“私包尼姑”是指蔡海光的胞弟娶了一个姓郑的尼姑为小妾,这在当时是犯禁的;“殴辱师长”自然也是大逆不道的。

是时,蔡海光之子蔡庄正在省城当书吏,乍听到这消息,可谓三魂吓丢了七魄,急忙差人星夜飞马回家报讯。蔡海光慌了手脚,急令家丁将四乡男女老少召集起来,每人赏银一两,连夜将“五风楼”以及“城墙”等违禁建筑物全部拆除,填平“城河”,在“城墙”地基上种上番薯。待数日后官差到来时,薯苗已长出新根了。众官差乘机将全村搜刮一番,满载而归。

官府没有抓到“谋逆”罪证,却明白是有人走漏了风声。后来查实是蔡庄通风报讯,便将他发配到广西了事。此后,蔡氏屡经折腾也逐渐败落了。如今,咸水村除了遗下的一些石门框。石梁、石柱和石马槽等物,所谓“皇城”只留下一些依稀可辨的故迹。

注:(1)咸水村边的咸水湖,面积约2亩。四周的河流、农田皆淡水,惟此湖为咸水。湖内有海洋生物,是旧时电白八景之一。

(2)旧时州县设立的一种学堂,取得秀才资格的可进人读书,称为廪生。

http://hi.baidu.com/wwkk8/blog/item/9ff5e7...e855e723f0.html
 
跟老师学习下。
 
QUOTE(温柔一剑 @ 2010年07月10日 Saturday, 07:42 AM)
跟老师学习下。
[snapback]2996377[/snapback]​


呵呵!大家交流。
在论坛上当老师会给砸死的。
 
博贺镇瑚塘忠烈侯祠
 

附件

  • DSC03818.JPG
    DSC03818.JPG
    775.9 KB · 查看: 248
黄家烈祖,宋代忠臣?不怕天下人笑话。劝改联者回去闭门修习对联之精髓
 
讨教"一剑惊魂","黄家烈祖,宋代忠臣?"此联如何惹天下人笑话?望指点明白.
 
不管宋代忠臣在前在后,忠烈侯,都是我们黄家的祖先,我们后人没必要因一些争议而动手,万事好商量,文明解决。我想我们的祖先也不想看到我们这些后辈因这时动粗。
 
现在姓黄的有人想告电白文联(实为对联协会的)状了,说文联干了好事。
没有联协的定调,瑚塘黄氏一些人还不敢“黄家烈祖”。
 
终于在对联群中找到:
泰山壶天阁之联
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

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
 
泰山壶天阁的对联上平下仄:
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

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
如果倒过来,硬按死律则意味全无。
这联全按意来定上下联。
可见律并非死的。
 

附件

  • 01300000014811121785686771010.jpg
    01300000014811121785686771010.jpg
    83.7 KB · 查看: 186
对上面的三副特殊对联,我已经关注了四年。
到今天已经解决问题,可以做总结发言了。

对联一般情况下上联仄收,下联平收,但特殊情况也可以相反。
全国对联中上平收下仄收的对联至少有三副: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一副:
唯楚有材;
于斯为盛。

山东泰山壶天阁一副:
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

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

广东省电白县忠烈侯祠一副:
宋代忠臣;
黄家烈祖。

如果说岳麓书院联不足以服众,那么壶天阁的对联,对忠烈侯祠一联的争议应该可以放下了。
 
QUOTE(BBDBQR123 @ 2009年04月27日 Monday, 01:09 AM)
改一下:宋代忠臣者;
黄家烈祖公。
[snapback]2752797[/snapback]​


face3.gif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