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求证:听说《电白人》杂志在树仔登楼惹的祸 (1人在浏览)

虽看似小事,但既然产生了误解,就应该及早小事化无,而不是等小事变大.事关中国乡民对宗族意识相当在乎,此事可大可小.
 
QUOTE(群众 @ 2008年02月19日 Tuesday, 03:06 PM)
事件已告一段落,<电白人>杂志已在树仔登楼等地张贴致谦信.
[snapback]2124116[/snapback]​


face3.gif
face3.gif
face3.gif
 
万事和为贵!
 
QUOTE(徐长卿 @ 2008年02月19日 Tuesday, 07:53 PM)
万事和为贵!
[snapback]2124297[/snapback]​


那位网友有空去拍一张张贴在登楼村的公开道歉信,挂网登出来消除影响吧!
 
潘本已经亲自道歉了,事情已经平静下来了.
 
QUOTE(四中乐叔 @ 2008年02月19日 Tuesday, 08:04 PM)
那位网友有空去拍一张张贴在登楼村的公开道歉信,挂网登出来消除影响吧!
[snapback]2124304[/snapback]​



俺也有兴趣知道为何而起.
face3.gif


QUOTE(石狗 @ 2008年02月19日 Tuesday, 08:10 PM)
潘本已经亲自道歉了,事情已经平静下来了.
[snapback]2124307[/snapback]​




ha.gif
什么消息来的?
 
你们都很无聊,其实我都不想说话的!我家就有那份杂志,里面说的内容就是说姓林的,而你们所说的那段是说相邻的几条村,也就是说登楼村毗邻的村庄住着别的姓氏,他们以登楼村姓林的一起创造了登楼村的历史文化,OK ?请没看清楚不要发表那些无谓的话,老是无中生有,你们真的很没意思!
还有,我就是登楼村的,小时候都是在那里度过,现在已经在外地居住了,逢过年过节就会回去,因为那里是我可爱的故乡!
 
一群人在看一个笑话,不是因为姓林有钱才会有这种事发生吗?难道登楼就没有别的姓了吗?据我所知有很多姓没有给提起,难道就没有得罪他们了吗?
 
看来,《电白人》这类有时要擦鞋的报纸也不好办。
漏一个姓不是小事,因为在读者看来,是对一个已经非常有成就的成功人士及其形成的集体的漠视。
在读者看来,这也许是故意的。
作品一诞生,作者就死了。作品让作者闭嘴。读者有权这样说。

其实,从文字上来,作品上有一个“等”字,可以理解。
但是林姓真的可以略去吗?
我不敢说。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这是校对的错误,而不是作者的原意。
我做过校对工作,知道其中的难处。如《电白人》这样的杂志,虽经数处校对,仍然出问题是完全正常的。
因为这段话在校对者看来,是不值得注意的。但是敏感问题却正会出现在这里。

正如楼上各位所言,在下期中补上一句说明就行了。
 
<<电白人>>杂志简介

http://www.dbtxw.com/htm.php?nowmenuid=398

dbtxw_dbr.gif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电白人》由中国城市经济杂志广东办事处和电白同乡联谊网联合主办,全球唯一一本聚焦海内外电白人精英群体的权威文化财经类期刊,旨在记录海内外电白人发展成就,弘扬电白人创业精神与经营智慧,促进全球电白人交流合作与大电白经济区建设的大型文化财经人物期刊。本地主流媒体,开放性大型期刊,为国际电白人量身定做。

《电白人》杂志的内容主要是以人物为主,运用简洁明快、厚重大方、重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语言,将商界的领军人物或新生力量公正、客观地展现出来。它注重以最新的视角、透彻的分析,阐释最新经济政策,介绍电白籍成功的企业和人物,报道改革和经济建设中的重大事件和经济现象,通过平面传媒的宣传手段,为电白经济建设和电白人企业服务。
《电白人》杂志采用国际流行彩色精印,大16开版面,共有80个版面,图文设计沉稳大气、高雅精美。本刊发行量大,杂志读者群层次高,是社会主流消费群体、决策群体、对企业经营有兴趣的群体,已经或将要拥有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成功群体之首选。也是企业展示形象、推介产品的优势媒体。



一、刊物名称: 电白人(经济文化类季刊,中文简简体,彩色印刷)

二、办刊宗旨: 宣传大电白,宣传优秀电白人;为海内外电白人服务,让电白人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电白人。

三、主要栏目:
1、封面人物 推出系列专访文章,介绍有代表性的电白人精英。
2、专家特约 邀请经济界、工商界知名人士撰写专论。

3、专题报道 报道各地社团组织相关活动。

4、社团推介 展示各地同乡会、商会、促进会风采
5、大家论坛 就电白的热点话题开展讨论和交流。
6、今日电白 及时介绍电白桑梓的建设现状和商机。
7、企业之窗 推介新兴电白人企业,介绍电白人创业经验。
8、名优特产 推介电白名特优产品。
9、 招商平台 刊登招商引资项目的相关资料,提供实用商机信息。
10、商战谋略 剖析电白精英的成功秘诀和经营策略。
11、文史撷英 品味独特的电白文化、史地、民俗。
12、海外同乡 寻觅电白人海外移民的历史踪迹。
13、艺苑拾萃 展示电白人艺术家及其艺术作品的风采。
14、环球商讯 收集编辑最新经济动态信息。

四、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路131号之一505室 邮编:510620
电话:020-38797603 传真:020-38797517 电子邮箱:2816@dbtxw.com
 
定位太高端,应该定位大众化,让更多乡亲了解电白的人和事,以增强电白人的认同感与凝聚力.
 
嗨,,,,,,,搞不清楚螺事!
 
该篇文章的作者是电白马踏人----蔡兆荣,原马踏中学老师,已退休。



四、文学艺术团体
--------------------------------------------------------------------------------

骥踪诗社:成立于2004年3月,是马踏镇第一个民间文化团体,社址暂设于文化站。诗社的宗旨是为了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继承和弘扬祖国传统诗词艺术与现代诗歌的创作,同时发掘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歌艺术,以促进与繁荣全镇的文化事业。经第一届临时理事会决定,社刊定名为《骥踪诗集》,每年出诗选一集,传统格律诗词和新诗并收。经费由社员自筹一部分,由本镇旅穗与旅深同乡会捐助一部分。

第一届(临时)理事会成员名单:

顾问:邓枢干(岭南诗社电白分社常务副社长)

   黄景琳(岭南诗社社员)张宜盛

名誉社长:杨俊荣  蔡玉珊  许有汉

社 长:蔡兆荣

副 社 长:苏中安   蔡仁

秘 书 长:梁永桢

理 事(以姓氏笔划为序):

许 旭 许泽林 许焕民 杨卓彭 梁永桢 

黄景琳 黄德章 蔡 波 蔡玉珊 蔡兆荣
 
该篇文章的作者是电白马踏人----蔡兆荣,原马踏中学的高级教师,已退休。
著有《村言集》、《马踏风采》等,是岭南诗社社员、电白诗社理事兼副秘书长、茂名市教育作家协会理事、电白作协会员。书法和对联了得。
 

附件

  • 1112001837.jpg
    1112001837.jpg
    8.6 KB · 查看: 170
QUOTE(四中乐叔 @ 2008年02月20日 Wednesday, 12:31 AM)
该篇文章的作者是电白马踏人----蔡兆荣,原马踏中学的高级教师,已退休。
著有《村言集》、《马踏风采》等,是岭南诗社社员、电白诗社理事兼副秘书长、茂名市教育作家协会理事、电白作协会员。书法和对联了得。
[snapback]2124718[/snapback]​


马踏民心工程
--------------------------------------------------------------------------------
一、 公园与文化娱乐设施

(一)马踏镇 “五项民心工程”简介:
圩头公园有古榕、奇石、清泉等自然景观,旧时建有逸仙亭和骥踪亭。因诸多原因,亭台坍塌,园林荒废。于2001年7月底开工启动的人民公园等“五项民心工程”根据电白城建部门的勘测设计,规划项目如下:
1、 园门楼:正对圩头正街,为中式古典牌坊式建筑,工程估价41万元。该项目将由全国人大代表、汉山锁业公司总经理黄德明先生捐建。
2、 化广场:位于公园内,占地9000平方米。广场硬底化,有舞台、泳池、拱桥、绿地、花坛、凉亭以及文化体育娱乐中心等设施。工程造价60万元,目前正在建设中。
3、 七星伴月”凉亭:错落于赤岭周边的公园内,共七个不同风格的中西式亭台,将与原有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工程造价40万元。该项目已由众老板分别承诺援建。
4、停车场:位于公园和开发区之间,占地20亩。征地补偿和建筑费预算40万元。目前,填土、平整工程正在进行中。
5、 路灯工程:扩展延伸线路,更新旧设备,工程预算10万元。

五项工程第一期总造价200万元。各大项目拟于近年峻工。

以上各项工程与开发区连成一体,和革命烈士陵园组成公园景区,将成为全镇民众休憩娱乐的活动中心。

(二)秋月亭

秋月亭座落于"二炮"之巅,位于"革命烈士纪念碑"左上侧,在刘三太庙与纪念碑之间,于2003年中秋节前夕落成。
是亭之筹建,乃由黄景琳、蔡兆荣等人发起,由众乡贤慷慨捐资3万元而建成。从奠基到落成历时三个月,其中,六位发起人义务修路、平整地基、装卸沙石,共230个工日。
是亭为单檐六角攒珠顶,筋水流泥结构,上盖黄色琉璃瓦,朱柱、螭角、飞檐。亭内有水磨石圆桌一张,围以鼓形水磨石凳六张。柱间建有赭色水磨石栏杆成座椅。前门大匾镌刻黑底金字“赤岭秋月”,两柱楹联曰:“秋色宜人赤岭犹欣无浊气;月华遍地凉亭常觉有书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岭南诗社电白分社常务副社长邓枢干先生所撰并书写;出口匾“陶然”两字,为梁永帧先生书写,楹联曰:“登峰揽胜银光碧汉青云月;此寻幽绿影红亭赤岭秋”乃蔡兆荣先生撰,黄景琳先生书。
亭内檐与横梁有彩绘“八骏图”、松月、幽兰、红荷、花鸟,乃青年画师叶小龙先生手笔,还配有张宜盛先生所撰的楹联和蔡兆荣先生的词“西江月”。亭的整体风格素淡,文雅,有一定的文化品位。
本镇五项工程规则有七座凉亭,名“七星伴月”,但欠月亭,故命名是亭为“秋月亭”。
附一:秋月亭楹联,诗词选:
秋色无边赤子有知应早返 月华遍地诗人仰首莫迟来(邓枢干)
秋色宜人到此能穷千里目 月华遍地登亭可摘九天星(邓枢干)
秋高气爽胜日休闲来此地 月白风清良辰兴会上斯亭(张宜盛)
秋高气爽息虑舒心来此地 月白风清陶情遣兴上斯亭(张宜盛)
秋光荡漾湔浊气 月色融和溢墨香(蔡兆荣)
西江月 秋月亭

琉瓦雕栏朱柱,攒珠螭角飞檐。群山绿染翠含烟,栩栩清风拂面。
秋色无边清丽,月华千里娇妍。涤尘荡浊墨香传,赤子杯乡归雁。(蔡兆荣)
附二:秋月亭纪略(碑记)
秋月亭为六柱飞檐攒珠顶建筑,以马踏八景之首“赤岭秋月”命名。登斯亭也,可临风咏怀,可凭栏赏月,可览山川之胜,可发人幽思,可涤尘俗之烦,其趣无穷,其乐亦无穷矣!是亭之兴建乃由几位有志者发起,由众乡贤慷慨捐资,于癸未年仲秋落成。此诚乎善举焉,众贤之芳名,将与秋月同辉也!
发起人(以姓氏笔划为序):
梁永帧 黄基林 黄景琳 黄德章 蔡兆荣苏忠安
捐资芳名录(元):
罗景盛 3980 蔡雄清 1980 杜什旺 1800 梁锦仁1080 陈景胜1000 杨俊荣1000 杨礼1000 黄光乐1000 黄碧辉1000 许 用1000 黄万钧800 杨培雍800 蔡锡680 叶文军100 蔡东昌680 王海潮600 王庆候500 黄乙寿500 蔡兆明500 黄耀光100 蔡炳超500 蔡玉光500 赖泰兴500 蔡太开388 朱锦丰100 黄乙奇380 杨景柏380 黄景琳300 黄德章300 李根富100 蔡兆荣300 梁永帧300 黄基林300 苏中安300 梁积昌100 谢奋进300 杨有余300 杨安荣300李世光300 汪华君300 邵志强300 叶钦年300 黄如峰300 黄培琨300 蓝余 100 曾仕强300许刘二300 杨保隆300 关则泉300 王耀雄100 李定彭300 黄胜文300 彦志文300 杨权德300 蔡刘视100 蔡炳茂250 黄德孝200 李定芳200 李定丰200 朱锦华100 梁修泽200 关里辉200 黄成文200 陈 卿200 陈忠祥100 黄德繁200 姚兆新200 杨瑞珍200 蓝桂华200 石国林100 杨国志200 邓兆泉200 汪青汉200 严鸿谋150 陈权 150 黄栋200 蔡文秀20 许惠球200黄培智150 杨兆生100 黄柱彭100 符海坚100 关成儒100 黄四海100 杨华泰100 杨英桃100郑家文100 陈华文100 杨海坚100 邓均兴100 王冰华100 郑佳100 郑家胜100 严福100 温知一100 黄国荣100 汪伟100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