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江西省也有个水东镇 (1人在浏览)

SOSO

小学六年级
注册
2004-12-05
帖子
394
反馈评分
0
点数
1
赣州市章贡区水东镇概况



水东镇位于赣州市章贡区东部,东经114°-115°56´,北纬25°50´-25°56´。地处贡江下游和赣江上游东岸,东与赣县的梅林镇桃源村、梅林村、章贡村交界,东北与赣县的储潭乡幸福村、田心村、储潭村交界,西南与本章贡区水西镇及城区和沙河镇隔江相望。基本廓呈半月形。镇政府设在沿坳村岗上村35号。

水东镇位于赣州市东郊,地处贡江下游和赣江上游东岸,与市区一桥之隔,基本轮廓呈半月形。总面积24.86平方公里,辖7个村,4个居民委员会,全镇人口3.3万,其中农业人口12236人。水东镇交通四通八达,基础设施完备。323国道和赣储公路贯穿全镇,京九铁路穿镇而过,距赣州铁路货运站2公里,距铁路客运站3公里。水东镇历史悠久,风光秀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赣州古城曾两度建在水东,文物古迹遍布全镇,驰名中外的省、市级文保单位有七里宋代古瓷窑址、风景如画的市级森林公园、赣南道教玉虚观、蒋经国先生旧居、虎岗儿童新村、马祖庙、仙娘古庙、万寿宫等。

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5亿元,出口创汇4256.75万美元。出现了诸如虔东实业(集团)、时间控股、三利饲料等一大批有实力、有活力、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而时间公园建设更是未来优化美化城区区位优势的集中体现。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抓住发展机遇,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提出了“开放带动、城乡融合、工贸兴镇”的经济发展方针。使全镇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势头。水东这块美丽而富饶的土地热情欢迎各方宾客观光游览、投资兴业。
 
那个镇没有好吃的芥菜吧~?
 
惠州市区有水东西路、水东南路、水东派出所。
 
名胜古迹

水东山川秀丽,历史悠久。北宋嘉v年间(1056~1063),苏轼题诗描绘的虔州八景,水东就有两景,即马祖岩和尘外亭。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由于景观发生了变化,知县张照乘便在宋代八景的基础上重新评定了赣州八,水东占了两景,即天竺睛岚和马崖禅影。1997年赣州市政府组织专家重新评定宋城八景,水东仍占而两景,即马崖禅影和榕风窑韵。明代右丞相、赣州知府汪广洋在赣州为官时曾写下赞美水东风景秀丽的诗篇《赣城水东》:“烟江水花净,风潭云树齐。倒藤悬宿鸟,绝壁挂晴霓。岑岭步忘返,空冥思欲迷。尘缨如可浣,予亦赋幽栖”。

水东名胜古迹遍布全镇,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为了保护好境内的文保单位,市文化局和当时的水东乡政府1992年联合下文成立水东乡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黄圣茂,有业余文保员12人。

七鲤镇古瓷窑遗址

座落在七里、沿两村境内,323国道南侧,贡水北岸,因窑址集中于七里镇而得名。始烧于唐代,宋代最为兴盛,是宋代江南四大窑场之一,宋代外销瓷产地之一 ,元代开始衰落。现遗址总面积达2平方公里。出土瓷器主要为民间日用品,有青釉、影青釉、白釉、褐黑釉瓷,器形多碗盏、杯、碟、壶、钵、罐、枕、瓶等,并有狮、蟾蜍等形象精美的高档瓷,器表有刻花、划花和模印的连、菊、鸟、云、山、水、乳丁刻等纹饰。七鲤窑的青白釉瓷器可与同时代景德镇的同类产品相媲美,各类瓷器曾出口到欧洲、日本、韩国等地。七鲤窑的装烧工艺在唐末五代时采用垫柱支钉叠烧,宋代以后,则采用垫饼匣钵装烧,窑型以龙窑为主。1986年曾在张家岭清理出两座并列的宋代龙窑,各长30多米。该遗址1957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12月,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马祖岩

位于马祖岩村第10村民小组,沿村第11村民小组境内,离市区3公里,岩巅为佛日峰,海拔264米。据清同治《赣县去》记载:“马祖岩在城东六里许,昔马祖曾欲栖于此,故名”。

马祖,唐代著名僧人,本姓马,名道一,或称马祖道一。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住南昌附近的钟陵开元寺传法,被称为“洪州宗”,贡水东岸的马祖岩即以马祖为名,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马祖岩古木参天,离闹市而入山林,似脱“红尘”而入“仙境”,居云端而观人间。宋代,马祖岩已是赣州著名的游览胜地,当时,山上建有尘外、云端、驹岩、一憩、吸江5亭供游人休息和观赏。苏轼、李朴、廖刚、文天祥等人均登岩观赏,并留下诗篇。

明代万历(1573~1619)初,僧人悟学与其徒本慧在佛日峰建马祖岩真如寺,当时香火旺盛。清后期,香火逐渐冷落,民国时期仅存寺一座。建国后,香火清淡。1966年,马祖岩附近的几个生产队将寺拆毁。寺庙前峭壁上有一洞穴,穴内原有宋代以来的题刻6品,现仍保存元、明、清题刻4品。1988年12月,赣州市人民政府将马祖岩题刻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渤公祠

李渤公祠是李老山村的李氏先民为纪念其祖先李渤而兴建的宗祠,位于李老山村的西北角,始建于唐代,迄今已1100多年。

李渤(773~831),字浚之,河南洛阳人,唐贞元年间(785~804),在庐山白鹿洞隐居,号白鹿先生。长庆年间(821~824)来赣州任刺史。在任期间,为赣州百姓免除赋米2万石,废冗役1600人,移税钱200万,深受赣州老百姓的爱戴。后任信州、江州刺史等。李渤为人孤操刚直,精通诗文书画。李渤次子李默随父亲来到赣州,非常喜爱赣州的山水风光,因家虔州水木洞(今李老山村)为虔人,从此在赣州定居,迄今已49代、1100多年。赣江之滨的水木“山水奇胜,大姓李氏,世居其先,以仁者之道,表示其乡,乡人尊敬之,尊称其山为老山”,说明李氏在此处定居久远,影响巨大。李渤公祠自唐代建立后,历代不断维修,香火不断,现该建筑物墙上仍保存有明嘉靖三十二年(1554)的铭文砖。1995年冬,李老山村的李姓村民又自筹资金对李渤公祠进行维修。

李渤公祠坐西北,朝东南,土木结构,是典型的赣南客家建筑风格,唯有中间的正厅部分高出数10公分,祠堂进深9.25米,宽11.20米。门前右边一株,左边两株古樟将祠堂覆盖。三株古樟的树龄均在500年以上,祠堂四周绿树成荫。李渤公祠1997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状元桥

位于沿村竹山自然村,为赣县桃源通住贡江小溪河上的一座条石单孔拱桥,原名白塔桥。北宋真宗年间(998~1022)邑人郭世传、郭绍宗建。南宋淳v元年(1241),进士王庸立桥碑。南宋咸淳十年(1274),邑人池梦鲤中恩科状元,为庆祝池梦鲤中状元而将此桥改名为状元桥。明正德十三年(1518),郭仁重修并立碑亭。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因洪水荡击,桥被冲坏。乾隆三十六年(1771),贡生袁家祺倡建,袁家德作白塔桥记。乾隆四十二年(1777),袁家保在桥头建茶亭。嘉庆十七年(1812),知县邱安校又组织邑人重修。状元桥长22.6米,宽4.9米,用红石砌成。1997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春门浮桥

始建于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赣州知军洪迈在贡水上架设东津桥(即建春门浮桥),浮桥每段用船三只,上架横梁,梁上铺木板,各段用篾缆相连。民国二十一年(1932)有关资料记载:建春门浮桥长140丈,宽1丈1尺,船110艘。赣州原有3座浮桥,西河和南河浮桥均因水泥大桥的建成而被拆除,建春门浮桥是全市剩下的唯一的一座浮桥,是宋城赣州的一大标志,也是水东镇一处独特的人文景观。1997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万寿宫

座落在七里村境内,建于明代。为三进式砖木结构,坐北朝南,东、西、北三面为封火墙,进深96米,面阔45米,第一进为古戏台,第二进为天井、走廊,第三进为神位。整座庙宇规模宏大,为水东寺庙之首,是当地群众祭祀许真君的一座庙宇,又称“真君庙”。建国后,万寿宫一直由赣州贮木场使用,第一进的戏台被毁,改成了职工宿舍,二、三进成了食堂。1988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仙娘古庙

座落在七里村四联自然村,始建于明末。仙娘古庙坐西北,朝东南,正面中间有一扇小门,左边小门上方书有“福海”,右边小门上方书有“慈航”,古庙幅宽26米,进深32米,中厅面阔三间。为三进式砖木结构,四周为封火墙。第一进上层为亭式“文昌楼”,中层是古戏台,底层为进入第二进的通道。古戏台以六根大木柱为支柱,柱头上书有三幅对联;古戏台的左右,下为厢房上为戏楼,是古代专为女子观看戏文而设。第二进为天井和供群众观看戏文的走廊,走廊廊顶为覆盆式造型,古戏台和走廊的倒板绘有彩绘图案。第三进为正殿,左有庙钟,右有庙鼓,正殿设有神位,分上下两层,上祀观音,下祀金霄、琼霄、碧霄3位神像。1988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仙娘古庙的庙会为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日,此日也是天后娘娘的祭祀日。每逢庙会,四乡八镇赶庙会的人群络绎不绝,可持续一周左右。庙会内容丰富多彩,古装戏的演出是庙会的主体。建国后,政府因势利导,组织科技、图书、文化下乡,以及举办各类展览等。

池家祠

位于七里古街东端,贡江北岸,是赣州市历史上唯一的一位状元池梦鲤的家祠,堂名敦本堂。

赣南池氏的祖籍为河南省西平县。南宋时期,绍兴至嘉定年间(1131~1224),池梦鲤的祖父在广东连州为官,返乡时途经赣州,因慕此地山水田园之美,遂在赣州城东的水脉洞(南市街)安家,成了赣南池氏的始祖。至池梦鲤(第三世)这一代迁到七里镇定居。池梦鲤的七里镇旧居一直保存到明代才因失火而被烧毁。清代乾隆十九年(1754),其散布各地的池氏后裔在池梦鲤旧居的遗址兴建了池氏宗祠。

池家祠面朝贡江,遥对峰山,是一栋按上下厅布局的建筑,外部是高大的五山式封火山墙,并且配以砖雕、水磨、灰塑等工艺,内部则装修有藻中、轩棚、倒板及酷刻精美的木拱、雀替等。整座建筑气势宏伟庄重,是赣南宗祠建筑的代表作,对研究赣南文化史以及宋城赣州的历史,都具有独特的价值。1997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坝上红军标语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曾于1930年和1932年2月两次攻打赣州城,当年红军在水东的七里村坝上自然村、沙石镇的单桥村和东门外扫盲路6号都留下了红军官兵书写在墙上的标语口号。驻坝上村4号、21号的是红三军团,一共书写了58条标语,其中钟德增上21条,钟德均楼上18条,赖启武楼上7条,赖启斌楼上10条,赖宅屋后墙上还书写了2条大幅标语,内容为“拥护中华苏维埃政府”、“反对帝国主义”、“拥护苏联”。屋内楼上的标语内容主要有“夺取赣州,消灭军阀混战”、“打倒国民党”、“实行土地革命”、“保护赣州大小商店”、“活捉马”(马是当时国民党驻赣州的旅长)。红军总部的朱德总司令和彭德怀都曾经来到七里镇坝上一带指挥红军攻城,这些标语是当年军将士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也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资料。坝上红军标语于1988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儿童新村”旧址

位于虎岗莲蓬村境内,1941年1月蒋经国主政赣南时创办。新村内设有正气中学、正气小学、新村迎宾馆、儿童村公所、幼稚园、托儿所、医院、工厂、商店、很行、邮局等。正气小学、正气中学是新村的主体,拥有教室、宿舍、膳厅、浴室、公园、游泳池、史地馆、艺术馆、实验农场等设施。新村中儿童最多时达1000多名,其中多为无家可归的难童。1945年2月,日寇沦陷赣州,新村迁往安远,抗战胜利后迁回原址,一直办到解放。

“中华儿童新村”民国时期一处重要史迹。现虎岗保留有大部分当年新村的建筑物,有坊式山门、村公所、迎宾馆、小会场、蒋经国先生旧居和3栋教室、8栋宿舍。“中华儿童新村”旧址原建筑物1988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濂溪书院

创建于宋朝嘉v年间(1056~1063),院址设在水东玉虚观边(今水东小学内),是周敦颐(字濂溪)任虔州通判时与程颢、程颐等弟子讲学之处。元朝末年书院毁于战争。明洪武四年(1371)知县崔天锡重建,弘治十三年(1500)知府何光将书院改建于郁孤台下,崇祯十三年(1640)知县陈履忠将书院迁建于光孝寺右边(今赣一中内),改名为廉泉书院。清顺治十年(1653),巡抚南赣都御史刘武元将廉泉书院复名为濂溪书院,并在大堂设周濂溪和二程像。

乾隆十七年(1752),濂溪书院成为吉南赣宁三府一州官办书院,清末为吉南赣汀道道立书院。光绪二十四年(1898),在濂溪书院内创办致用中学堂,这是赣南创办新学的先声。光绪二十八(1902),赣南巡道刘心源和地方绅士刘心源和地方绅士刘景熙将整个濂溪书院改办为虔南师范。此后,先后为吉南赣宁师范学堂、赣南宁师范学堂、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省立赣县中学、省立第三中学。1933年8月起,复名省立赣县中学,成为当时赣南最高学府。解放后,改名为江西省立赣州中学。1953年,改名江西省赣州市第一中学至今。濂溪书院自创建以来,三易其地,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故水东可称为赣南教育的发祥地。

七里民居

七里古镇到了明代,由于竹木外销的发达,于都、瑞金宁都及三南名县的木材大量水运到七里一带,再从七里扎成大排通过赣江运到长江下游各大城市,七里镇便成了赣南最大的竹木集散地,一批木材富商在这里兴起,并开始在此建造规模宏大的住宅。七里民居大部分是明清时期建造,既有赣南客家民居的特点,又吸收了江浙一带民居的长处,大分部为三进式,配有天井、走廊、厢房,四边采用青砖封火山墙,内部采用柱板,雕花木扇隔断空间,有的一栋民居的居室多达34间。袁家大厅还配有石柱、对联。七里民居集中在上坊、中坊和下坊3个自然村,有50栋以上,并都建在贡江沿岸。

(二)寺庙 道观

天竺山寺 座落在沿村岗上天竺山,原名修吉寺,建于唐代。据《赣州府志》记载:“唐远和初(806),僧韬光自浙江钱塘天竺来驻锡,携乐天诗迹于世,以为世宝。北宋苏洵、苏轼父子相继游此。中有育才轩,为刘铸、季野、李朴先之读书所”。宋代开始衰败,清代只剩一亭。1997年在原址开始原建,仍名天竺寺,已落成圆通宝殿。

马祖岩真如寺 在马祖岩之巅佛日峰,明万历年间由僧悟学与其徒本慧建。寺周围有北宋时建的尘外、云端、驹岩、一憩、吸江5亭。建寺初,香火旺盛。清后期香火逐渐冷落。民国二十四年(1935),主持持芳和尚筹资维修真如寺,当时此寺有前后二栋,中间一空坪,两侧有廊。持芳死后,寺内香火更淡。建国后,寺内虽有僧人,但香火不济。1966年,寺被毁,僧人离散,今仅存一水井遗址。

万寿宫 座落在七里村境内,建于明代。为三进式砖木结构,坐北朝南,东、西、北三面为封火墙,进深96米,面阔45米,第一进为古戏台,第二进为天井、走廊,第三进为神位。整座庙宇规模宏大,为水东寺庙之首,是当地群众祭祀许真君的一座庙宇,又称“真君庙”。建国后,万寿宫一直由赣州贮木场使用,第一进的戏台被毁,改成了职工宿舍,二、三进成了食堂。1988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仙娘古庙 座落在七里村四联自然村,始建于明末。仙娘古庙坐西北,朝东南,正面中间有一扇小门,左边小门上方书有“福海”,右边小门上方书有“慈航”,古庙幅宽26米,进深32米,中厅面阔三间。为三进式砖木结构,四周为封火墙。第一进上层为亭式“文昌楼”,中层是古戏台,底层为进入第二进的通道。古戏台以六根大木柱为支柱,柱头上书有三幅对联;古戏台的左右,下为厢房上为戏楼,是古代专为女子观看戏文而设。第二进为天井和供群众观看戏文的走廊,走廊廊顶为覆盆式造型,古戏台和走廊的倒板绘有彩绘图案。第三进为正殿,左有庙钟,右有庙鼓,正殿设有神位,分上下两层,上祀观音,下祀金霄、琼霄、碧霄3位神像。1988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仙娘古庙的庙会为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日,此日也是天后娘娘的祭祀日。每逢庙会,四乡八镇赶庙会的人群络绎不绝,可持续一周左右。庙会内容丰富多彩,古装戏的演出是庙会的主体。建国后,政府因势利导,组织科技、图书、文化下乡,以及举办各类展览等。

江东庙 即嘉济庙,座落在马祖岩村委会北侧200米,建于唐代。祭祀石固,祭祀时间为农历正月初八日,已毁。

灵山太祖庙 座落在水东居委会大庙前,建于宋代。三进式结构,有古戏台。祭祀康王赵构,祭祀日期为农历三月初二日。庙会时要游神位,唱大戏。现为赣州市造纸厂仓库。

康王庙 有三处,为祭祀康王赵构而建,祭祀时间为农历七月二十五日。一处座落在七里村庙前自然村,建于明末。庙内有龙船神位,贡水河边筑有龙船墩。“文化大革命”时期拆除。一处座落在七里村中坊自然村,建于清代,已毁。一处座落七里村下坊自然村,建于明代,已毁。

赖荣庙 座落在七里村沙洲上,建于明代中期。祭祀赖公都督,未设固定的祭祀时间,已毁。

杨公庙 座落在沿村竹山自然村,建于清代。三进式结构,有古戏台。祭祀杨八郎,祭祀时间为农历八月初八日。有庙会。1967年初,竹山生产队拆去建礼堂,现由民间重建。

康公庙 座落在沿村下窑自然村,建于清初,祭祀康五赵构。1964年,地区土产公司茅竹组在庙办公兼做仓库时烧毁。

兴隆古庙 座落在李老山村,建于清乾隆年间,祭祀龙王,祭祀时间不定。1996年地方群众捐资重修。

观音阁 据《赣州府志》记载,在七里镇,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8),上祀观音,下祀天后,已毁。

黄梅庵 座落在七里镇坝上自然村,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8),祭祀何种菩萨和祭祀时间失考,已毁。

真君庙 座落在马祖岩西侧山脚下,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4),祭祀许真君,士民创建,已毁。

大宝寺 据《赣州府志》记载,在七里镇,今废。

回龙庙 座落在红星村头庙,民间称回龙庙为头庙,建庙时间失考。是当地居民信奉的一座综合性庙宇,祭祀神农氏、佛祖、龙王、关羽、杨八郎,祭祀时间为农历四月二十八日。现保存完好。

宝云寺 据《赣州府志》记载,在贡水东,今废。

东林寺 据《赣州府志》记载:“东林寺,在贡水东,近卢光稠墓”。东林寺建于何朝代失考,座落在水东居委会东林寺(地名),东河大桥东侧。清代以来一直是一座尼姑庵。1961年为水东公社(水东乡)办公地,后改为农机厂。为三进式,进深有近40米,一、二进已拆毁,只剩第三进。保存好此古迹,是寻找卢光稠墓的唯一标志。

玉虚观 据《赣州府志》记载,玉虚观在贡水东,唐开元十五年(727)建,世传刘继先真人炼丹于此。北宋治平二年(1065)赐观额。明永乐八年(1410)解缙有记。清代道士刘子英设玉虚观为府观。

民国二十四年(1935)为水东乡政府所在地。建国后,在此办水东小学至今。1984年重建赣州市道教协会,会长方业儒,有会员100多人。随后,于1989年在万松山重建玉虚观,现已成为赣南的道教圣地。

宝台观 座落于七里村下坊自然村,是七里片的道教场所,祭祀日为农历九月初九日。原有碑记,今废。
 
江西的水东山清水秀,电白的水东水美如墨!
 
上海有一条茂名街
 
那个镇没有我喜欢的芥菜,不好。。。。。。
 
安徽省含山县林头镇

林头镇位于含山县南部,西接巢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距市中心10公里。
总面积130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圩区分别占42%.25%.33%。
现有耕地2000
公顷,山场3400公顷,可养水面500公顷。境内水陆交通便利,淮南铁路.合
巢芜高速公路.合裕公路贯穿境内,裕溪河水运上通巢湖,下达长江。集镇基
础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工业主要产品有:水泥.针织服装。境
内石灰石矿藏丰富达一级工业品位,厚度质量稳定。农业主要产品有:优质
粮油.特色水产品.苗木花卉.山羊。旅游农业.观光农业正在兴起,建成了市
级葫芦圩水产科技示范园,沿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山麓建成杨山-月亮湾风景
区。目前,林头镇已被含山县委.县政府作为全县唯一的综合改革试点镇,并
且已列入全省首批中心建制镇。通过改革试点和重点建设,林头必将成为功
能齐全.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现代化新型集镇。
林头镇党委书记: 方琪
 
安徽的水东镇

一、概况
水东镇位于宣城市宣州区东南32km,北纬30°47',东经118°57'。水阳江东岸。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县、宁国市交界处。西与宣州市杨林乡隔江相望,其北部力宣州市孙埠镇衔接 ,镇域内多山和丘陵,地形复杂,高低落差大。东部、北部为低山区,高程在300~600(黄海高程)之间,中部和南部为丘陵区,高程在200。以上,四部水阳江沿岸地段地势低平,高程在30~50左右。
(一)气候气象
  水东镇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日阳长,温差大;无霜期长,属季风气候显著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常年主导风同为东北风,年平均气温 15 .6℃,极端最高气温 42 .30℃,极端最低气温一12 ℃,年平均降水量 1500mm,年蒸发量1550mm,日照时数为2000小时/年。
(二)水文地质
  镇城内有水阳江、朝阳河、武山河、兵山河等主要河流。其中水阳江沿镇域西部边缘而过(水阳江河道中心线即为镇域界线)。朝阳河、武山河、兵山河均属季节性河流,暴雨后流量大,山势猛,烘汛期沿河部分地带为淹没区,呈典型的,ij区河流特征,最终汇入水阳江。水阳江起源于宁国市域〕11区,水流量大,季节性通航。因上游为山区,烘汛期间沿江部分地带皆受洪恩,在小镇域西剖沿江地段也受洪患威胁。镇域内地质以沉积岩为主,有少量火山岩、变质岩;各系地层较齐全,属地震六度烈度区,对城镇建设影响不大,但在山区村镇建设需避开滑坡崩塌地段,以免造成危害。

二、历史沿革
  水东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集镇,据记载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唐朝初期境内长番岭(今名茶花岭)已形成村落,后过现址。中心镇位于水阳江东岸,江水从镇西流过,与水西村(个杨林乡西戴村)隔河相望,故名“水东”。水丰镇原为三个自然村:孟家滩、沈家巷、关家村,随着岁月流逝;不断发展,三村连成一体;形成集镇,解放前水东镇按原三村设水淳、心、学区三集中心镇位于宣、宁、广、郎二市二公交界处,水阳江畔,交通便利,是周围上特产品集散地,各种l产汇集水东,以水路运往南京。海等地,市场繁荣;商品云集,曾有‘叫。南京”之称。明、清时期庙宇庵堂甚多,香火旺盛;1870年,法国、西班牙等国传教士相继来此传教;并建立了规模较大的大主教堂。 解放后,水东镇成立农委会,设胜利、民主、自由三村;一五二年三村井镇后改名为胜利街、自由街,一九五八年成立压英公社(后更名为水乐公社),一九六一年建区划社,原水乐大公社划为武山、杨林、水东三个公社,一九六五年将水车公社所辖的水东镇大队划出,为县辖水东镇,一九六九年撤区时,武山公社、水东镇又并于水东公社,一九六九年十一月至一九八四年九月,水东镇再次划为县辖镇,一九八四年九月经地、县两次批准撤乡(水东公社)留镇建为区级镇至今。

三、行政区划
  全镇辖十五个行政村,三个居委会。1999年底全镇总人日 32313人, 9866户,其中非农业人口 4694人,中心镇人口 7531入。全镇人口中,绝大多数为汉族,极少数苗族、壮族、满族和布依族、镇域总面积 108 42平方公里,有耕地 23362亩。

四、资源条件
(一)矿产资源
  镇域内蕴藏有较丰富的矿产资源。水东―~港口煤田带为宣城地区十一个煤田带之一,地下储藏有烟煤三900万吨,石灰石储量也很丰富,达4亿吨;其他矿产资源初步探明有陶土1000力吨,石英石2000万吨,珍珠岩483万吨,佛石460万吨,膨润土200万吨。另外,镇域内还储藏有铁矿,但品位较低。
(二)水资源
  除水阳江外,镇城内没有大型饲流,但由于镇城内多山地、丘陵,林地占绝大多数,水土保持较好,因此,地表水资源情况良好,镇域内建有多处中小型水库、塘坝。整个宣州地区也是我省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镇域地下水蕴藏量不大,埋藏较深,较准利用,也在水阳江沿线地带,由于水阳江补水作用,浅层地下水较为丰富。

五、社会经济状况
  宣城市是安徽省国民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比较好的地区之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在省内都位居前列。而水东镇靠近物产丰富的皖南山区和地区中心城市宣州市,交通便利,历史卜即是著名商被;是宣州市乃至宣城地区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城镇之一。根据宣城地区城镇体系规划资料,在宣城市62个城镇中,其城镇规模和综合实力在宣州市、宁国币、远县、郎溪、广德、绩溪县城之后,位记其他建制镇前列。历史上,除传统农业以外,商贸是水乐经济的特征,是阎边乡镇土特产品(柴、木、竹、纸、炭)的集散地,在此通过水陆路运往芜湖、南京。八十年代以前,镇区老街即由“服装一条街”;说明传统上水东人的商品经济意识就比较强烈。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崛起,形成了贸、工、农一体的新的经济重镇。



江西的水东镇
水东镇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东部,东经114°-115°56´,北纬25°50´-25°56´。地处贡江下游和赣江上游东岸,东与赣县的梅林镇桃源村、梅林村、章贡村交界,东北与赣县的储潭乡幸福村、田心村、储潭村交界,西南与本章贡区水西镇及城区和沙河镇隔江相望。基本廓呈半月形。镇政府设在沿坳村岗上村35号。
水东镇位于赣州市东郊,地处贡江下游和赣江上游东岸,与市区一桥之隔,基本轮廓呈半月形。总面积24.86平方公里,辖7个村,4个居民委员会,全镇人口3.3万,其中农业人口12236人。水东镇交通四通八达,基础设施完备。323国道和赣储公路贯穿全镇,京九铁路穿镇而过,距赣州铁路货运站2公里,距铁路客运站3公里。水东镇历史悠久,风光秀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赣州古城曾两度建在水东,文物古迹遍布全镇,驰名中外的省、市级文保单位有七里宋代古瓷窑址、风景如画的市级森林公园、赣南道教玉虚观、蒋经国先生旧居、虎岗儿童新村、马祖庙、仙娘古庙、万寿宫等。
200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22亿元,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4.6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当年入库633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520元,出口创汇2250万美元。出现了诸如虔东实业(集团)、时间控股、三利饲料等一大批有实力、有活力、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而时间公园建设更是未来优化美化城区区位优势的集中体现。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抓住发展机遇,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提出了“开放带动、城乡融合、工贸兴镇”的经济发展方针。使全镇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势头。水东这块美丽而富饶的土地热情欢迎各方宾客观光游览、投资兴业。




广东的水东镇
水东镇位于南海之滨,是电白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中心镇,总面积49.2平方公里,人口12万人,管辖12个居委会和5个村委会。 该镇东临水东港,南与省级旅游区――中国第一滩、虎头山接壤,西接茂名30万吨乙烯厂,距茂名市区约20公里,离广湛高速路不足10公里,325国道横贯其中,高水公路擦城而过,是通往粤西各地和琼、桂等大西南地区的主要门户,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近年来,该镇充分发挥县城镇和中心镇的区位优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了制衣、电器制造、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乙烯产品加工、运输、房地产、饮食服务、商贸流通、水果种植等支柱产业,民营经济迅猛发展。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个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先后获得了“全国‘两基’先进镇”、“广东省综合管理先进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茂名市卫生镇”、“茂名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茂名市卫生镇”、“茂名市文明镇”、“茂名市依法治市先进单位”、“电白县先进党委”等荣誉。 目前,该镇城区面积已达16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功能齐全,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投资政策十分优惠。
 
江西水东镇网站在google的排名终于掉下去了。
以前在百度输入“水东镇”,一直都是江西的水东镇排第一,后来它排第二了,这么长时间没看,它又排第一了!
 
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5亿元,出口创汇4256.75万美元。出现了诸如虔东实业(集团)、时间控股、三利饲料等一大批有实力、有活力、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而时间公园建设更是未来优化美化城区区位优势的集中体现。
 
同名的地方很多地方都有.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