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液晶常识 (1人在浏览)

sprewell

学前班
注册
2004-12-28
帖子
74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什么是液晶

  一般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能在某个温度范围内兼有固态与液态二
者特性的物质叫液晶。它具有光学各向异性即双折射性。   


LCD的发展简史

  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Friedrich Reinitzer在加热苯酸脂晶体时发现:当温度升到
145.5°C时晶体融化成为乳白色粘稠的液体。再继续加热到178.5°C时乳白粘稠的液体
变成完全透明的液体。后经德国卡尔斯吕爱大学教授Otto Lehmann研究,这种乳白粘稠
的液体具有光学各向异性,因而建议称之为液体晶体(Liquid Crgstal)。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德国Heidelberg大学的Ludwig Gattermann首先合Halle大学的Danie
l Vorlander则先后合成了300多种液晶,并指出液晶分子是棒状的分子。在此基础上,
法国的George Friedel及F.Grand-jean等对液晶的结构及光学性能作了详细的研究,并
于1922年完成了液晶分类的工作,将液晶划分为:近晶相、向列相和胆甾相。

  1917年Manguin发明了摩擦定向法,用以制作单畴液晶和研究光学各向异性。1909年
E.Bose建立了攒动(Swarm)学说,并得到L.S.Ormstein及F.Zernike等人的实验支持(19
18年),后经de Gennes论述为统计性起伏。G.W.Oseen和H.Zocher1933年创立连续体理
论,并得到F.C.Frank完善(1958年)。M.Born(1916年)和K.Lichtennecker(1926年
)发现并研究了液晶的介电各向异性。1932年,W.Kast据此将向列相分为正、负性两大
类。1927年,V.Freedericksz和V.Zolinao发现向列相液晶在电场(或磁场)作用下,发
生形变并存在电压阈值(Freederichsz 转变)。这一发现为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提供了依
据。


LCD的基本构造

  液晶显示器件从结构上说,属于平板显示器件。其基本结构,呈平板形。典型液晶
显示器件基本结构如图1-1所示。它主要由前后偏振片、前后玻璃片、封接边及液晶等几
大部件组成。

  当然,不同类型的液晶显示器件其部分部件可能会有不同,如:相变型、PDLC、多
稳态型液晶显示器件没有偏振片,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器件在基板上制作有有源矩阵电
路等,但是所有液晶显示器件都可以认为是由两片光刻有透明导电电极的基扳,夹持一
个液晶层,封接成一个偏平盒,有时在外表面还可能贴装上偏振片等构成。

  下面以典型的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器件(TN)为例,进行介绍,见图1-1。将两片光
刻好透明导电极图形的平板玻璃相对放置在一起,使其间相距为6―7um。四周用环氧胶
密封,但在一侧封接边上留有一个开口,该开口称为液晶注入口。液晶材料即是通过该
注入口在真空条件下注入的。注入后,用树脂将开口封堵好,再在此液晶盒前后表面呈
正交地贴上前后偏振片即完成了一个完整的液晶显示器件。当然,作为扭曲向列型液晶
显示器件,在液晶盒内表面还应制作上一层定向层。该定向层经定向处理后,可使液晶
分子在液晶盒内,在前后玻璃基板表面都呈沿面平行排列,而在前后玻璃基板之间液晶
分子又呈90度扭曲排列。从而使其具有特有的光学和电光学特性。

  现将构成液晶显示器件的三大基本部件和特点介绍如下:

  1.玻璃基板

  这是一种表面极其平整的浮法生产薄玻璃片。表面蒸镀有一层In2O3或SnO2透明导电
层,即ITO膜层。经光刻加工制成透明导电图形。这些图形由像素图形和外引线图形组成
。因此,外引线不能进行传统的锡焊,只能通过导电橡胶条或导电胶带等进行连接。如
果划伤、割断或腐蚀,则会造成器件报废。

  2.液晶

  液晶材料是液晶显示器件的主体。不同器件所用液晶材料不同,液晶材料大都是由
几种乃至十几种单体液晶材料混合而成。每种液晶材料都有自己固定的清亮点TL和结晶
点Ts。因此也要求每种液晶显示器件必须使用和保存在Ts―TL之间的一定温度范围内,
如果使用或保存温度过低,结晶会破坏液晶显示器件的定向层;而温度过高,液晶会失
去液晶态,也就失去了液晶显示器件的功能。

  3.偏振片

  偏振片又称偏光片,由塑料膜材料制成。涂有一层光学压敏胶,可以贴在液晶盒的
表面。前偏振片表面还有一保护膜,使用时应揭去,偏振片怕高温、高湿,在高温高湿
条件下会使其退偏振或起泡。


液晶的分类

  从液晶相的物理条件可分:热致液晶和溶致液晶。 
  热致液晶:由于温度变化而出现的液晶相。目前用于显示的液晶材料基本上都是它
。 
  溶致液晶:由于溶液浓度发生变化而出现的液晶相。 
  从液晶分子排列结构分:向列相、胆甾相、近晶相

(1) 向列相液晶又称丝状液晶

  向列相液晶分子的长轴互相平行,但分子的重心是杂乱分布,分子可以下移动,左右滚
动,但仍会保持相互平行.分子的排列自由,对外界作用相当敏感,因而广泛应用.如TN-LCD
STN-LCD TFT-LCD<BR>  

(2) 胆甾相液晶(cholestevic)又称螺旋状液晶

  胆甾相液晶的分子呈扁平形,在空间形成一个螺旋结构.在垂直螺旋轴的每一平面内,
分子长轴彼此平行,与向列相一样.而对于相邻两平面而言,其分子的长轴方向彼此有一轻
微扭曲.(温度计应用于此液晶)

(3) 近晶相液晶(smectic)双称层状液晶

  近晶相液晶的分子排列成层,在每一层内分子的长轴互相平行,其方向垂直于层面或
与层面斜交.由于近晶相分子的粘度较大,其排列和运动受到较大的约束,所以对外界的响
应不很灵敏.液晶的显示是由于在显示像素上施加了电场的缘故,而这个电场则由显示像
素前后两电极上的电位信号合成产生,在显示像素上建立直流电场是非常容易的事,但
直流电场将导致液晶材料的化学反应和电极老化,从而迅速降低液晶的显示寿命,因此
必须建立交流驱动电场,并且要求这个交流电场中的直流分量越小越好,通常要求直流
分量小于50mV。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采用了数字电路驱动,所以这种交流电场是通过脉
冲电压信号来建立的。

  显示像素上交流电场的强弱用交流电压的有效值表示,当有效值大于液晶的阈值电
压时,像素呈显示态;当有效值小于阈值电压时,像素不产生电光效应;当有效值在阈
值电压附近时,液晶将呈现较弱的电光效应,此时将会影响液晶显示器件的对比度。  
 液晶显示的驱动就是用来调整施加在液晶显示器件电极上的电位信号的相位、峰值、
频率等,建立驱动电场,以实现液晶显示器件的显示效果。液晶显示的驱动方式有许多
种,常用的驱动方法有:静态驱动法和动态驱动法。对于TN及STN-LCD一般采用静态驱动
或多路驱动方式。这两种方式相比较各有优缺点。静态驱动响应速度快、耗电少、驱动
电压低,但驱动电极度数必须与显示笔段数相同,因而用途不如多路驱动广。

  1.静态驱动法

  静态驱动法是获得最佳显示质量的最基本的方法。它适用于笔段型液晶显示器件的
驱动。表一示出此类液晶显示器件的电极结构,当多位数字组合时,各位的背电极BP是
连接在一起的。振荡器的脉冲信号经分频后直接施加在液晶显示器件的背电极BP上,而
段电极的脉冲信号是由显示选择信号A与时序脉冲通过逻辑异或合成产生,当某位显示像
素被显示选择时,A=1,该显示像素上两电极的脉冲电压相位相差180。,在显示像素上
产生2V的电压脉冲序列,使该显示像素呈现显示特性;当某位显示像素为非显示选择时
,A=0,该显示像素上两电极的脉冲电压相位相同,在显示像素上合成电压脉冲为0V,
从而实现不显示的效果。这就是静态驱动法。为了提高显示的对比度,适当地调整脉冲
的电压即可。    

  2.动态驱动法

  当液晶显示器件上显示像素众多时,如点阵型液晶显示器件,为了节省庞大的硬件
驱  动电路,在液晶显示器件电极的制作与排列上作了加工,实施了矩阵型的结构,即
把水准一组显示像素的背电极都连在一起引出,称之为行电极,把纵向一组显示像素的
段电极都连接起来一起引出,称之为列电极。在液晶显示器上每一个显示像素都由其所
在的列与行的位置唯一确定。在驱动方式上相应地采用了类同于CRT的光栅扫描方法。液
晶显示的动态驱动法是循环地给行电极施加选择脉冲,同时所有为显示数据的列电极给
出相应的选择或非选择的驱动脉冲,从而实现某行所有显示像素的显示功能,这种行扫
描是逐行顺序进行的,循环周期很短,使得液晶显示屏上呈现出稳定的图像。我们把液
晶显示的此


LCD显示原理和名词解释

  一、液晶显示原理

  LCD为英文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缩写,即液晶显示器,是一种数字显示技术,
可以通过液晶和彩色过滤器过滤光源,在平面面板上产生图象。与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
RT)相比,LCD占用空间小,低功耗,低辐射,无闪烁,降低视觉疲劳。不足:与同大小
的CRT相比,价格更加昂贵。

在笔记本电脑市场占据多年的领先地位之后,基于液晶显示技术的光滑显示屏幕正
逐步地进入桌面系统市场。LCD拥有许多传统的CRT显示技术所不具备的优势,能够提供
更加清晰的文本显示,而且屏幕无闪烁,从而能够有效降低长时间注视屏幕所产生的视
觉疲劳。LCD显示器的厚度一般不超过10英寸,因此,如果桌面系统采用LCD技术的话将
会节省更大空间。尽管LCD显示器有其诱人的独到之处,但不可否认,与主要的竞争对手
CRT显示器相比,LCD在高质量的色彩显示方面仍存在不足,此外,悬殊的价格差异使LCD
仍然是仅被少数人享用的奢侈产品。

早在1888年,人们就发现液晶这一呈液体状的化学物质,象磁场中的金属一样,当
受到外界电场影响时,其分子会产生精确的有序排列。如果对分子的排列加以适当的控
制,液晶分子将会允许光线穿越。无论是笔记本电脑还是桌面系统,采用的LCD显示屏都
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分层结构。位于最后面的一层是由荧光物质组成的可以发射光线的
背光层。背光层发出的光线在穿过第一层偏振过滤层之后进入包含成千上万水晶液滴的
液晶层。液晶层中的水晶液滴都被包含在细小的单元格结构中,一个或多个单元格构成
屏幕上的一个像素。当LCD中的电极产生电场时,液晶分子就会产生扭曲,从而将穿越其
中的光线进行有规则的折射,然后经过第二层过滤层的过滤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对于简单的单色LCD显示器,如掌上电脑所使用的显示屏,上述结构已经足够了。但
是对于笔记本电脑所采用的更加复杂的彩色显示器来说,还需要有专门处理彩色显示的
色彩过滤层。通常,在彩色LCD面板中,每一个像素都是由三个液晶单元格构成,其中每
一个单元格前面都分别有红色,绿色,或兰色的过滤器。这样,通过不同单元格的光线
就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出不同的颜色。现在,几乎所有的应用于笔记本或桌面系统的LCD都
使用薄膜晶体管(TFT)激活液晶层中的单元格。TFT LCD技术能够显示更加清晰,明亮
的图象。早期的LCD由于是非主动发光器件,速度低,效率差,对比度小,虽然能够显示
清晰的文字,但是在快速显示图象时往往会产生阴影,影响视频的显示效果,因此,如
今只被应用于需要黑白显示的掌上电脑,呼机或手机中。

受LCD液晶层中实际单元格数量的影响,LCD显示器一般只能提供固定的显示分辨率
。如果用户需要将800X600的分辨率提升到1024X768的话,只能借助于特定软件的帮助实
现模拟分辨率。

与传统的CRT显示器一样,应用于桌面系统的LCD也被设计成接收波形模拟信号,而
非直接由PC产生的数字脉冲信号。这主要是因为目前桌面系统中的绝大多数标准显卡仍
然是在将视频信息由最初的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之后再传送给显示器显示。虽然桌
面系统的LCD被设计成可以接收模拟信号,但是LCD本身仍然只能处理数字信息,因此当
从显卡接收到模拟信号之后,LCD需要将模拟信号再还原为数字信号后进行处理。为了解
决上述问题带来的显示上的不足,最新的桌面LCD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带有数字连接器图形
卡直接向LCD显示器传送数字信号。


随着LCD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显示屏幕的大小正在逐步增加。以往的笔记本电脑
中都是采用8英寸(对角线)固定大小的LCD显示器,现在,基于TFT技术的桌面系统LCD
能够支持14到18英寸的显示面板。因为生产厂商是按照实际可视区域的大小来测定LCD的
尺寸,而非向CRT那样由显象管的大小决定,所以一般情况下,15英寸LCD的大小就相当
于传统的17英寸彩显的大小。

二、液晶显示技术一览

<> PPI与分辨率

数家显示厂商,包括生产LCD显示屏的龙头大厂--东芝,都趁这次EDEX大展发布最新
研制的200PPI真正高分辨率TFT液晶显示屏。PPI所表示的是每平方英寸所拥有的像素(P
ixel)数目。因此PPI数值越高,即代表显示屏能够以越高的密度显示图像。当然,显示
的密度越高,拟真度就越高。目前通用的TFT液晶显示屏大部分只有100PPI,可以想像拥
有高一倍的200PPI显示画质,将会是什么效果了。

<> 低温多硅显示屏曝光


各大厂商除在显示质量方面明争暗斗之外,显示面积当然也是另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拥有特大显示面积的TFT显示屏纷纷出笼。东芝公司将于2000年秋季左右正式将15寸的
低温多硅TFT技术应用到显示屏或笔记本电脑产品上。

<> 新颖的分辨率标准

VGA、SVGA、甚至UXGA的分辨率标准,相信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但这个叫做SXGA+
的最新分辨率标准你也听说过吗?SXGA+所代表的显示分辨率为1400×1050。其实,IBM
、三星和日立等三家厂商于1999年10月举行的“LCD/PDP Internation 99’展览会中,
已经展出过使用SXGA+分辨率标准的显示屏。而这次的EDEX 2000中,夏普公司就展出了
以这种最新分辨率标准制造,专供笔记本电脑使用的13.3寸/14.1寸及15寸TFT显示屏。

<> Quad-VGA

三菱公司也展出的一种最新分辨率标准的液晶体显示屏产品。“Quad-VGA”所代表
的分辨率为1280×960,以一般标准XGA的 1280×1024 显示分辨率比较,Quad-VGA会较
为扁平一点点,纵横比例超越 4:3 多一些。未来“Quad-VGA”标准的显示屏即将会被
索尼应用于其L系列的VAIO笔记本电脑中。


三、名词解释


很多人在购买电脑产品时,常常被说明资料中的专有名词弄得头昏脑涨。选购LCD显
示器也是一样,有一些平日没有接触过的名词会让大家不知所措。因此笔者在下面的文
章中将与液晶显示器有关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技术术语作简单整理和解释,使大家在购
买LCD显示器时能有个参考的依据。


1、尺寸标示和可视角度

LCD显示器跟CRT显示器除显示方式不同以外,最大的区别就是尺寸的标示方法不一
样。举例而言,CRT显示器在规格中标榜为17寸,但实际可视尺寸却绝对达不到17寸,大
约只有15寸多些;而就LCD显示器而言,若标示为15.1寸显示器,那么可视尺寸就是15.1
寸。


综合上面的说法:CRT显示器的尺寸标示,是以外壳的对角线长度作为标示的依据;
而在LCD显示器上面,则只以可视范围的对角线作为标示的依据。


单就当前市面上出售的LCD显示器来说,可视角度都是左右对称的(也就是由左边或
是右边可以看见荧幕上图像的角度是一样的。例如左边为60度可视角度,右边也一定是6
0度可视角度)。而上下可视角度通常都小于左右可视角度。

从用户的立场来说,当然可视角度越大越好。但是大家必须了解可视角度的定义。
当我们说可视角度是左右80度时,表示站在始于显示器法线(就是显示器正中间的假想
线),垂直于法线左方或是右方80度的位置时,仍可清晰看见显示器上的影像。由于每
个人的视力不同,因此我们以对比度为准。在最大可视角度时所量到的对比度越大就越
好。


2、亮度、对比度


TFT LCD显示器的可接受亮度为150cd/m2以上。目前国内市场中能够见到的TFT液晶
显示器亮度都在200cd/m2左右(LCD显示器的亮度测量单位为米平方烛光“cd/m2”,也
就是一般所称的NIT)。亮度过低就会感觉荧幕比较暗,当然亮一点会更好。但是,如果
荧幕过亮的话,人的双眼观看荧幕过久同样会有疲倦感产生。因此对绝大多数用户而言
,亮度过高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亮度和对比度对于LCD显示器影像的呈现,比对CRT显示器有更大的影响。高亮度的L
CD显示器对于用户而言,感觉会比较好。但是也要提供足够高的对比度来显示亮度、才
能确保色彩的真实度和色阶准确度。

TFT LCD显示器的亮度范围由150Nits到200Nits。通常,质量好的LCD显示器标准亮
度最少要有200Nits,而大部分的CRT显示器最高亮度只在150Nits左右。以200Nits的亮
度为例,LCD显示器比CRT显示器的影像表现更佳。消费者在购买显示器时,要特别注意
亮度指标,因为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来测量亮度是否足够明亮。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LCD显示器在荧幕的中央部分非常地明亮,而在接近边缘部分亮
度会降低近25%。最好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LCD显示器并排一对一比较。


对比度指标指的是最亮的白色和最暗的黑色之间不同亮度层次的测量。当对比度达到
120:1时,就可以很容易地显示生动、丰富的色彩。而对比度高达300:1时,则可支持各
色阶的颜色。

从目前来看,用户在购买LCD显示器时,还没有一套有效且公正的标准来衡量对比度
和亮度指标。所以最好的识别方法还是利用自己的双眼来判定。即将LCD显示器调到最亮
和最暗,看看感觉如何。现在也只能利用这方法来找到比较合适的LCD显示器。

3、响应时间

所谓“响应时间”,就是LCD显示器对于输入信号的反应速度,也就是液晶由暗转亮
或者是由亮转暗的反应时间。

基本上,“响应时间”指标越小越好。响应时间越小,则用户在看移动的画面时不
会出现有类似残影或者是拖曳的感觉。通常,各种LCD显示器会将反应速度分为两个部分
--“Rising”和“Falling”,而表示时则以两者之和为准。

4、显示色彩

早期的彩色LCD显示器在颜色表现方面,最多只能显示高彩(256K)。因此许多厂商
使用所谓的FRC(Frame Rate Control)技术,以仿真的方式来表现出全彩的画面。到了
近期,由于技术的进步,LCD显示器最起码也能够显示到高彩16位元色。解析度方面,以
15.1英寸 TFT LCD显示器为例,基本都能够支持到1024x768的解析度;17寸以上的LCD显
示器可以达到1280x1024的解析度,色彩表现在全彩(32位元)的模式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5、荧幕刷新频率

对于CRT显示器来说,刷新率关系到画面刷新的速度。刷新速度越快,画面越不容易
闪烁。而如果刷新率在75Hz以上,用户就不容易感到画面闪烁。


对于LCD显示器来说,刷新率高低并不会使画面闪烁。刷新率在60Hz时,LCD就能获
得很好的画面。在LCD显示器中,每个像素都持续发光,直到不发光的信号被送到控制器
中,所以LCD显示器不会有因不断充放电而引起的闪烁现象。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大多数的LCD显示器在60Hz刷新率下就能达到最佳画质,为何不
将刷新率锁定在60Hz,而要有60-75Hz的选择范围?其实这关系到使用弹性和兼容性的问
题。由于LCD显示器试图取代CRT显示器的市场地位,而现今大部分显示卡仍以CRT显示器
为设计对象,更高的使用弹性和兼容性将有助于LCD显示器切入市场,并取代CRT显示器



6.解析度


无论是购买LCD或一般的CRT显示器,解析度都是显示器的主要衡量标准。因为显示
器必须支持软硬件所需要的解析度。

传统CRT显示器支持的解析度比较有弹性。不管是高的解析度或是低的解析度,通通
能够显示,并且丝毫不损失显示质量。这是因为CRT显示器的影像主要是由像素(Pixels
)所组成的点和线而产生的,因此像素的多寡是影响解析度的重要因素。

但是,LCD液晶显示器却只支持所谓的“真实解析度”,可比喻为一般CRT显示器的
最高解析度。其主要差别在于,LCD液晶显示器只有在“真实解析度”下才能表现最佳影
像效果。解析度低于真实解析度时,影像还是可以被呈现,只是所显示的影像无法如真
实解析度般得到优化。LCD液晶显示器的真实解析度定义为“定点形式”,所以我们在使
用LCD显示器时,切记将解析度设定成最高,这样画面所呈现的影像将会越清晰,使用起
来感觉也会越好。


LCD的技术优势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使用了目前最新的全彩显示技术,而且
原理简单易懂。基本上,整个液晶显示技术的概念是利用液晶的物理特性:通电时导通
,排列变得有秩序,使光线容易通过;不通电时排列混乱,阻止光线通过。让液晶如闸
门般的阻隔或让光线穿过。就技术面而言,液晶面板包含了两片相当精致的无钠玻璃素
材,称为Substrates,中间夹着一层液晶。当光束通过这层液晶时,液晶本身会排排站
立或扭转呈不规则状,因而阻隔或使光束顺利通过。
  较之CRT显示器来说,LCD克服了CRT体积庞大、耗电和闪烁的缺点,但也同时带来了
造价过高、视角不广以及彩色显示不理想等问题。但是从技术上来说,液晶显示器的优
势依然很明显,并且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上:

  1. 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传统的CRT显示器由于利用显像管技术成像,需要内藏真空显像管,再在尾端配以电
子枪,使其长度一般均超过了30厘米,那整个显示器的体积当然就更大。如液晶显示器
选用液晶材料,再利用相应成像技术实现显示目的,不用在显示器内部安装显象管,体
积当然较小,像EMC的15英寸液晶显示器BM-568,其体积仅为19英寸CRT显示器体积的二
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放置时具有较大的弹性,而其小巧的体积当然也使它的重量大大降
低。

  2.相对显示面积更大
  传统的CRT显示器由于受到显示技术的限制,其所标示的尺寸要比荧光屏的显示面积
要小,一般一台15英寸的CRT显示器,虽然其标明的尺寸为15英寸,但其真正的可视范围
可能只有14.1英寸左右,而17英寸的显示器可能只其下15至16英寸的显示面积。但液晶
显示器由于面像原理的不同,其所标示的尺寸即是实际的显示面积,如三星的15英寸液
晶显示器的显示面积就完完全全的15英寸,相当于一台17英寸CRT显示器的显示面积,如
里两者价钱差不多的话,当然是买台液晶显示器的划算得多。

  3.零辐射,无闪烁
  CRT显示器采用阴极显像管成像,其内含的电子光束在运动时会产生很多静电与辐射
,并且是电子束的运转速度越快,其辐射越大,人体长期使用,会对眼睛及皮肤造成损
害,造成眼睛近视、皮肤过敏等问题。而液晶显示器由于采用液晶材料,运作时无须采
用电子光束,因此没有静电与辐射这两影响视力的问题存在。另外,CRT显示器一幅画面
的形成是经过水平扫描而形成的,只有在扫描频率达到一定数值时,才没有闪烁现象,
而液晶显示器不需要什么扫描过程,一幅画面几乎是同时形成的,即使刷新频率很低,
也不会出现丝毫闪烁现象。

  4.功耗小,抗干扰能力强
  CRT显示器除了电路及显象功耗之外,还有显示屏的功耗,而液晶显示器主要是背光
源和电路功耗,其显示屏的功耗可以忽略不计,像EMC的15英寸显示器BM-568,其功耗仅
为35瓦,比同样显示面积的CRT产品少了近50%。另外由于液晶显示器不像CRT显示器那样
彩用显像管及电子枪成像,不用考虑因为提高电子枪发射电子束而带来的高辐射影响,
而只是通过荧光管发射的背光来获得亮度,因此具备了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即使是在光
线比较集中的环境中,也会受到不错的显示效果。

  5.画面质量更高
  传统的CRT显示器在采用模拟显示方式,显示卡的信号输出采用模拟输出方式,在传
送过程中就有可能造成图象的流失,导致画面质量的下降,而液晶显示器的信号传送采
用数字方式,是由显卡直接输入数不清字信号,不会造成信号的流失,但目前多数液晶
显示器仍然采用面向模拟显示器的VGA接口,只有少数如EMC、三星、ACER等厂商设置了
数字视频信号接口。

  6.使用功能更为智能化
  由于液晶显示器采用的材料和技术的不同,它的一些参数搭配一般比较固定,这就
要求显示器的性能调节更为智能化,在这方面各家厂商均有自己成熟的技术,总的来说
,主要有两种,一是类似EMC Auto-set自动调整及最佳设定功能,只要对其中一项参数
进行调节,其它的参数自动调整到相应数值上,并且是最佳数值,确保显示的最佳效果
。另外一类是采用单键复原功能,即预制一键,只须轻轻一按,即可将所有参数改回出
厂时的预定设置。
 
现在液晶也很便宜了,2000元可以买到很好的15寸的了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