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一片海滩 百年怨仇 (1人在浏览)

奔驰600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注册
2006-05-04
帖子
1,150
反馈评分
2
点数
61
树仔镇有两个村子,叫登楼村与山美村。两村一路之隔,鸡犬之声相闻,但近百年间老死不相往来,结怨甚深。


这两个村落濒临大海,村民用于海水养殖的滩涂各200亩左右。上百年来,由于滩涂相连,两村常为滩涂的界限问题发生争执。不知什么时候,有人在海滩中间用水泥筑起一道宽50米的水槽作界线,但双方并不认可。谁都认为对方占了便宜,都想越过界线往对方的地界扩张。因此,以前长期争吵打斗,官司频繁。


历史上,每到正月十五,在当地一处山坡上,双方敲锣打鼓,你舞龙,我就舞凤,互不相让,两村的集体械斗往往就是这样发生的。到了国民党统治时期,官司打到了广东国民政府。民国三十一年一月廿日,广东省国民政府财政厅对此案曾经作出判决,但双方都拒不执行。
 
记的在90年代!只要2村村民在外面相遇!马上就开片!
 
十几年前到现在,电城镇坝头村和石井村的也是水火不容的
 
电城镇坝头村和石井村

树仔镇登楼村和山美村

麻岗镇后淡村和后官田村
 
愿冰能尽快融化
 
同胞相残.何必呢?没什么东西用宽恕放不低
 
听说电城镇坝头村黑社会份子不少...有这样的事情吗?
 
QUOTE(奔驰600 @ 2006年11月23日 Thursday, 01:36 PM)
电城镇坝头村和石井村

树仔镇登楼村和山美村

麻岗镇后淡村和后官田村
[snapback]1564500[/snapback]​




修正:后兰和后官田
 
以前:
愚昧
闭塞

现在:
虚荣
攀比

将来:
......
 
转: 六尺巷的故事


清朝时,在安徽桐城有个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权势显赫,这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

清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供双方来往交通使用。后来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倒县衙门。县官考虑纠纷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在这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

千里来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出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6尺的巷子。两家礼让之举和张家不仗势压人的做法传为美谈。

张英的四句诗应该说不是什么名作,拿秦始皇修建长城做这个比喻也未必恰当,但能够流传至今,是因为张英这种谦让的美德。虽然吴家也是有人在朝廷做官,但官职比张英小多了,张英如果利用自己的权势让县官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判决应该不是很难,而且官宦人家的府邸大小对他们来说又是很重视的,张英能够恭谦礼让、不仗势欺人,真是难能可贵。

毛主席在建国后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经讲到这个故事,说起这四句诗,用来表达两国之间的事宜应该谦让、平等。只是后来我们看到的不是这个样子了。

包容忍让、平等待人,作为一种美德,在我们古代已经提倡了,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并不是很多,尤其涉及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心胸宽广、放眼远处、恭谦礼让的人无论在何时都是受人尊敬的。在物欲横流、钱、权当头的今天,提倡这种美德,似乎更为必要。
 

附件

  • 六尺巷.jpg
    六尺巷.jpg
    13.1 KB · 查看: 94
  • 张廷玉.jpg
    张廷玉.jpg
    7.8 KB · 查看: 69
  • 巷子.jpg
    巷子.jpg
    8.9 KB · 查看: 62
  • 张英.jpg
    张英.jpg
    5.7 KB · 查看: 71
应该学习下湛江黄略和文车村了,两村的积怨很深,最大的一次械斗是在1992年,后由当时任常务副省长凌伯裳出面,出动了湛江军队,才能平熄,那次事件死伤很多人,因当年都湛江读书对此事记忆很深.现在他们两条村和好了,各自的舞狮队,都取得很大成绩,多次在全国表演,也多次出国表演,也常活跃在雷州大地,这点在市政府做了很大的引导和帮助,大家都有事做了,争端也就少了,构建了和谐的新农村,这点值得借鉴和思考!
 
其实登楼和山美五年前就握手言和了!没有所想象的那么严重!
 
QUOTE(曾经的革命者 @ 2006年11月23日 Thursday, 10:12 PM)
转: 六尺巷的故事
清朝时,在安徽桐城有个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权势显赫,这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

清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供双方来往交通使用。后来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倒县衙门。县官考虑纠纷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在这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

千里来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出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6尺的巷子。两家礼让之举和张家不仗势压人的做法传为美谈。

张英的四句诗应该说不是什么名作,拿秦始皇修建长城做这个比喻也未必恰当,但能够流传至今,是因为张英这种谦让的美德。虽然吴家也是有人在朝廷做官,但官职比张英小多了,张英如果利用自己的权势让县官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判决应该不是很难,而且官宦人家的府邸大小对他们来说又是很重视的,张英能够恭谦礼让、不仗势欺人,真是难能可贵。

毛主席在建国后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经讲到这个故事,说起这四句诗,用来表达两国之间的事宜应该谦让、平等。只是后来我们看到的不是这个样子了。

包容忍让、平等待人,作为一种美德,在我们古代已经提倡了,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并不是很多,尤其涉及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心胸宽广、放眼远处、恭谦礼让的人无论在何时都是受人尊敬的。在物欲横流、钱、权当头的今天,提倡这种美德,似乎更为必要。
[snapback]1565008[/snapback]​



说明在当时的清朝还是比较公正平等的,你叫现在的小官那敢去冒犯比自己大的官?那不是找死,巴结还来不及.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