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深圳电白乡亲联谊会会长廖寿伦 (1人在浏览)

四中乐叔

版主
版主
注册
2006-05-06
帖子
6,725
反馈评分
3
点数
61
霜叶红于二月花

――记深圳市龙岗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廖寿伦(一)



--------------------------------------------------------------------------------

www.dbtxw.com 发布时间:2006年7月5日 12时15分 来源 :中华人物



每个有成就的人士一生中,都有许多曾经。

廖寿伦的曾经确实令人钦佩!

这个和蔼可亲、高大魁梧有品位的“老头”,曾经是深圳市龙岗区高尔夫球协会会长。他仍然保持着青春的激情,在他脸上写着希望和永不言败,他从容的表情,诠释着辉煌的过去和灿烂的未来。

这个广结天下英才,被文艺界“光头”凌子风赞为“劲松”,被领导和手下称为“廖公”、“老大”的廖寿伦,曾经为了关心下一代、为了一群孤儿上学,到处“化缘”。

这个活到老、学到老,五十岁上大学,进党校,一生最崇拜毛泽东的廖寿伦,曾经是一个戎马三十年的军人。是军人的“灵魂工程师”。

2005年6月,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蔚蓝的天空一碧如洗,明朗若镜。

深圳市横岗街道黄阁坑社区一个约8231平方米空旷的草地上,彩旗呼呼迎风飘扬,各种鲜花在阳光下争奇斗艳,一条大型横幅赫赫写着:“关爱培训中心工程投资奠基典礼”12个大字,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夺目,场地上聚集着来自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的领导和各个街道的关工委领导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230多人,他们每一个人庄重的神情里透着喜悦,尽管烈日晒得他们汗流浃背,可他们依然在认真地听取各级领导的讲话。

仪式上广东省关工委主任方苞、龙岗区委领导、龙岗区关工委主任廖寿伦等DD讲话。

这是龙岗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宣传发动的、社会各界知名人士集体筹建的、全国首家“区戒毒人员后续帮教培训中心”。

奠基仪式上区关工委主任廖寿伦的发言震撼人心:

……

“在我国,有3.6亿个18岁以下未成年人,这是一个为数不小的人口比例数字。他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一切希望。他们的思想、行为、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现在和将来的整体素质。可如今,随着国门的打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出现,泥石具下,而青少年正处在人性化塑造过程最重要的阶段,思想意识属于易变性和可塑性,很容易受其影响,特别是青少年吸毒现象日趋严重,年龄也向低龄化发展。因此,社会上70%的侵财型案件大都与吸毒者有关,因为吸毒,多少家庭破裂,倾家荡产,妻离子散……

吸毒,这是全国乃至世界难以解决的问题,被世人称为“黄色瘟疫”。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成为事关上亿户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刻不容缓。

今天,龙岗‘培训中心’工程已正式开工了,预计到2006年下半年就可以正式开班。我们要把这个‘培训中心’建成一个园林式景观的家园,给解毒后的青少年一个温馨之家、爱心之家。”

话音一落,掌声四起。

在欢快的音乐声里,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满头华发,70高龄的廖寿伦先生心潮澎湃,他挥动铁锹,为龙岗区“培训中心”的工程奠基铲下了第一铲土。



贫窑出贵子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位于广东西南部,背山面海,大小河流密布,是全国光、热、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我国最大的中药材沉香规范化种植研究示范基地就在这里,此项目已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这里还是著名的荔枝之乡,唐朝杨贵妃所食荔枝皆由此进贡。

电白县地灵人杰,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海岸线长达220公里。夏日里,银滩上彩云朵朵,游客如云,近海有座环形的海底水晶宫,奇珍甚多,环岛海域珊瑚礁千姿百态。美丽的东湖与海堤相连,海堤内外风景如画,荔枝石柱里藏古迷,庄山谷寺中紫烟袅袅。祖龙圣地的灵泉,一年四季瑞气氤。这里还是千年来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冼夫人”的出生地。这位一生致力于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团结,推动岭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俚人领袖,被周恩来总理称颂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电白县有一个美丽而富饶的土地――观珠镇。虽然山岭多,耕地少,但满山遍野都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沉香树和荔枝树,一到初夏季节四周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龙湾河和黄羌河滋润着全镇三分之二以上的土地,好一派鸡犬想闻、鱼翔鸟舞之景,农民用水车车水灌溉农田,日子倒也过得殷实。

1936年重阳节的前一天,电白县观珠镇的一户普通农户,迎来了他们的第六个孩子,父亲廖开荣见这个孩子额宽脸方,天庭饱满,鼻如悬胆,四肢硕长,是个福禄寿全占的娃,将来必有所为,于是便给他取名:寿伦,这也是一个父亲对儿子一生所寄托的希望。

廖寿伦的童年是在战争与饥饿中度过的。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抗日战争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阴云与恐怖笼罩了城市和乡村。观珠镇也跟全国其它乡村一样,虽然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但由于战争和天灾,致使水利失修,河道弯曲严重淤积,经常决堤改道,水灾年年,一到雨季山洪爆发时,两岸尽为泽国,可谓是满目疮痍、民不聊生。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寿伦从小聪明、懂事,他经常帮着家里干活,早上四五点钟起床去割草,太阳还没有升起,露水湿透了他的裤腿,回到家急急忙忙吃过早饭,然后跑步去上学,放学后照样跑着回家去放牛。稍大一点便赶牛耕地,插秧割稻子样样都干,成了家里的全劳力。虽然生活艰苦、条件差,可廖寿伦学习非常刻苦,各门功课成绩都很优秀,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冬去春来,花开花落,年复一年。历经战争苦难和生活磨练的小寿伦长大了,他亲眼目睹了无数东江纵队战士浴血奋战的场景,他听到了来自四面八方那悲壮的怒吼和奋起反抗的呐喊,廖寿伦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国仇家恨的种子。在学校、在社会他接受了最朴素最直接的爱国主义教育,他常常在放牛时一个人躺在山坡上,呼吸着挟带泥土和野花那沁人心肺的清香,望着蓝天白云抒发自己的抱负:“苍天啊,我真想快点长大,好去当兵打日本鬼子。”

1945年秋天,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战结束了,举国欢庆,沉寂的乡村沸腾了。这个与战争相伴而来的廖寿伦看到欢呼的人们放鞭炮,锣鼓擂得震天响,沉浸在抗战胜利的喜悦之中,他不管是上学还是与小伙伴一起玩耍,都会情不自禁地模仿大人们的神情,用他那特殊的童稚的方式来分享心中的那份因战争结束而带来的快乐。

然而,和平的阳光稍纵即逝,战争的阴霾又飘忽而至。三年内战又一次将民众卷入其中……

1949年10月,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世界人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新中国犹如一轮初生的太阳,照耀着神州大地。观珠镇沐浴着阳光雨露,全镇人民欢天喜地,分田分地,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观珠镇人修水库,整治两河,构筑了密如蛛网的灌溉系统,彻底解决了多年困扰全镇人民生产生活的水患,由此,农业连年丰收,使观珠镇成了有名的“电白粮仓”。

正当中国人民发奋建设自己一穷二白的祖国时,朝鲜战争爆发了,战火烧到了祖国的鸭绿江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正准备上高中的廖寿伦坐不住了,他想,作为一名热血男儿,应该响应党的号召,参军参战,报效祖国,不能让刚过上好日子再遭践踏,廖寿伦依然决定放弃上高中的梦想,投笔从戎。于是,他披星戴月走上百里到县武装部递上参军申请。

县武装部的招兵同志看了他的申请,又知悉他已考上高中,便劝说他继续上学,暂时不要当兵,可廖寿伦意志坚定,他软磨硬泡,一心要参军入朝。县武装部的招兵领导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便同意了他的申请,廖寿伦终于如愿地穿上了军装,在经过短暂的训练后刚开赴到北方时,志愿军凯旋回国了。

1953年,廖寿伦所在的部队被编入铁道兵建制中,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中。

看到从战场上浴血奋战回国的战友一个个神采飞扬,鲜花满怀;听着战斗英雄讲上甘岭、讲奇袭白虎团的一个个泣鬼神,热血沸腾,他虽已作好了“出不入兮往不返”、“身即死兮为鬼雄”的准备,虽然不能亲自感受“拉满弓,射天狼”的那份悲壮,可他心中的那份遗憾还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而弥补上了。

铁道兵,是最辛苦劳累的兵种。开山修路架桥样样都干,真可谓是:“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所到之处尽是险峻荒芜之地,加上当时技术设备、国民经济样样都很落后,其辛苦和艰难的程度就可想而知。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所面临的是天灾人祸,又处在内外交困、百业待兴之时,此时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他说:“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全国上下各行各业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发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锲而不舍的精神,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潮:北方重工业城崛起了,大庆油田诞生了,原子弹爆炸了,人造卫星上天了……

在和平建设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支人民的军队,放下武器搞建设同样功盖昆仑,廖寿伦所在的铁道兵为新中国的建设转战南北,北京、天津、武汉到处都流下了他们的汗水。廖寿伦因肚子里有些墨水,在当时部队普遍文化水平偏低的情况下,便抽调到团部当了一名文化教官。平日里,他的主要任务是为那些从朝鲜作战回国的战士和部队文化程度不高的战士上文化课,进行扫盲工作。由于他工作积极认真,加上勤奋上进,为人和蔼,深得战士和干部的喜爱。1955年底便调到师部宣传科当了一名干事。常言道:干事、干事,就是干实事。他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还抽出时间下基层为战士们补习文化课,辅导战士学习毛泽东著作,并认真讲解。在常年的工作实践中,廖寿伦在提高别人文化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由于他工作积极,做事踏实,致使他的政绩一路飘红,职务也一升再升,从理论教员到副主任直至主任之职。1958年廖寿伦光荣加入中国××党组织。作为一名文化兵,廖寿伦荣立三等功两次,并评为济南军区和铁道兵“学习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



敢为天下先

白驹过隙,日月如梭。时代的脚步走到了1983年。

“鸣――哐当哐当……。”

从北京开往深圳的特快列车飞驰在神州大地上,象箭一样直刺夜幕。

廖寿伦依窗而卧,不时还转过头看看窗外那不断远去的城市、乡村。他以同样的姿势坐了一天,无法入寐。在他脑海中,部队的生活就象放电影一般。一个个镜头,一幕幕情景,是那样的熟悉而亲切。更让他十分依恋,多少次他热泪盈眶,不能自己。整整三十年呢?作为一名广东人,当他得知家乡经济发展一日千里,而与他家乡离得很近的深圳一夜之间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时,他的心也蠢蠢欲动过,他也动过转业到深圳工作的念头,如今,真的脱下了军装,转业到深圳,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可心中又深深地眷恋起部队来了。看着老婆孩子睡得那么香,他心中却波涛翻滚,即将面临的是一个新的环境,要扮演的又是另一个不同的角色,地方和部队会有什么区别呢?……

廖寿伦就象一个去赶考的学生,面临的将是一张他无法知晓的考卷,而他此时,更象临考前的考生,先给自己设了无数个考题。

人的大脑就好比一部机器,当高速运转,超负荷工作时,就会发出信号:疲惫!困倦就会象“病毒”一样侵袭人的肌肤,睡意也就随之而来,廖寿伦慢慢地进入了梦乡……

也许,进入梦乡的他早已到了深圳,正在新的岗位上纵横捭阖。

青山苍茫,夜色茫茫,万籁无声,夜已更深,只有列车的鸣笛划破了这夜的宁静。啊!明天将又是一个潮涌浪飞,热火朝天的新战场在等待着他……

深圳市中国银行(深圳)分行的会议室正在举行一个简单的欢迎会,全体干部在欢迎仪式上认识了这位刚来的处长――转业军人叫廖寿伦。

军人,到处都能打硬仗,穿上军装能移开开路,脱下军装照样用钢铁般的意志,木棉花的品格,在改革开发的前沿金融阵地上攻克一个个堡垒。

在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工作的五年中,廖寿伦因政绩突出而被提升为分行办公室主任、纪检组长、党委书记。并多次被中国银行(深圳)分行评为“先进金融工作者”。

廖寿伦从事党的思想整治工作几十年,他不但是一名好军人,一名实干家,更是一名真正的人民公仆。这也许是他出于对党培育的深情感谢,也许是他忘不了童年的一次次山坡上放牛时的对天长叹和童年时代那些美丽的幻想和夙愿;忘不了父亲那孜孜不倦的教诲,忘不了政委阎斌的“传、帮、带”,更忘不了那飘动的党旗。于是,把党交给的工作做好,并如何结合思想整治工作去实现经济工作的飞跃发展,他总是怀着热忱去工作,怀着睿智去思索。

1989年,廖寿伦又被调到深圳市口岸办担任副主任工作,走马上任他就把各项工作抓得井井有条。由于他过硬的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效的办事能力,使他逐步在政界显山露水,不久,即1992年12月,在深圳市委决定组建龙岗区委班子抽调人员时,廖寿伦被市委点了名。

一纸调令,廖寿伦去参加龙岗区班子的组建。当时是:人手不足,自己匮乏,组织结构里的主要领导就三个人:书记王炬、代区长廖运桃和人大筹备组长、党组书记廖寿伦。可谓“三足鼎立”。市委书记就是给了一句话:龙岗就交给你们了,时间半个月,你们把这片天给我们撑起来。

大任压肩。廖寿伦倍感责任重大,这位一米七八、体格健壮的钢铁汉子也觉得肩上的担子太重,但用特殊材料做成的××党员心中更多的是一份自豪和百倍的信心!

走马龙岗,上任之初,出现在他眼前四周是一片荒芜的丘陵,他问身边的书记王炬:办公楼在哪里?资金,人手又在哪里?”

王炬回答:“在我们脑中、心中、手中!”

紧张的筹备工作开始了,首先从各地抽调工作人员,筹措资金。他们几个人整天是马不停蹄,日以继夜的工作。累了,靠在沙发上打个盹,饿了,随便吃个盒饭,有时外出不方便就用方便面对付。半个月后――1993年1月1日,伴随着深圳市第二次创业钟声的敲响,龙岗区正式挂牌成立了。

1993年7月,龙岗区全体选民分选区直接选举产生龙岗区第一届人大代表184名。同年8月,龙岗区第一届人大代表会第一次会议胜利召开,选举产生了龙岗区第一届人大常委会,廖寿伦当选第一届人大主任。它宣告深圳市龙岗区国家权力机关的正式诞生。

廖寿伦作为第一任人大主任,便开始在龙岗区――深圳的后花园里辛勤地耕耘。

又是一个炎热的夜晚,人就象闷在蒸笼里一般,仍在办公室工作的廖寿伦心中更是有一种压制不住的激动,头上的汗也直往外冒,因为明天区人大将在他的主持下召开一次代表大会,会议的主题是由人民代表推荐,选举产生新区长。这可是深圳市“史无前例”的一次举措啊!能否充分发挥人大的选举作用,能否真正地体现民意,能否树立区人大及其常委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这一切都将在明天的大会上见分晓。现任区长廖运桃是市委指派的,而人民代表提议推荐的是刘志庚,谁落谁上,其结果又会如何呢?这可是能否真正获得民心民意的关键啊!

龙岗区人大主任办公室的灯一直亮着,廖寿伦伏在办公桌上,时而奋笔疾书;一笔一划地起草着发言

(一)
 
霜叶红于二月花

――记深圳市龙岗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廖寿伦(二)



--------------------------------------------------------------------------------

www.dbtxw.com 发布时间:2006年7月5日 12时15分 来源 :中华人物


稿;时而站起来望着窗外的夜空沉思着;时而又在办公室来回徘徊着……

夜已深,公里上穿梭的车辆渐渐稀疏下来。只有天上的星星和地上的灯光在相互辉映。

人民代表大会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结束了,并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结果:经过全体人大代表的推荐,一致选举刘志庚为新一届区长。廖寿伦做了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也为深圳市各级人大开了一个好头。真正体现了民意不可欺,驱散了“党委推荐,人大举手、政协鼓掌”这句让人沮丧的民谣所产生的不良影响。而刘志庚也不负众望,两年后便当上了龙岗区委书记。

龙岗区人大自成立之日起,在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在区“一府两院”及其它部门以及群众组织的配合支持和主任廖寿伦的带领下:在常委和全体人大代表的共同努力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强学习,认真探索,深入实践,不断开拓,积极创新,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人大的权威树立起来了,人大的选举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廖寿伦任职期间另一领先全市的政绩就是协助党委把好关。他眼光独到,观念超前,大胆启用支持和重视人大干部交流到其它党委政府部门工作。选举任命了一批区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其中五个处级干部政绩最为突出,如深圳市横岗街道办书记李睿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廖寿伦在履行人大职责中可谓是一丝不苟,刚正不阿。他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对人民群众关心和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一系列的视察、调查研究、执法检查和评议活动。他敢“摸老虎屁股”,选拔干部时认真负责,正确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选举,指导镇人大的换届选举,使全区的基层政权不断得到加强。对区党委推荐的干部进行认真调查,反复考察、评议,好的向上级反映、启用,不好的罢免。如当时有一位副区长,政绩平平,群众意见大,人大通过调查确认后让他“下岗”了!此举得到了区委书记的肯定,表扬人大在为党委把关时“敢为天下先”。

在人大的另一职责――执法中廖寿伦更是功不可没。为推进共同富裕工程建设,河道治理和环境污染治理,交通建设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坐了大量的工作。针对东南三镇(大鹏、南澳、葵涌)落后地区交通不便、三来一补企业少、没有外资企业、人均收入低的问题,向区委政府提出了共同致富工程议案,被区政府采纳后,区党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使得这三个贫困镇的经济在很短的时间内突飞猛进,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这正是廖寿伦的“德性”,这也是一个革命军人、老××党员的风范。



老骥伏枥

2000年的一个深秋的早晨,廖寿伦漫步在罗湖碧波社区宽阔的花园中,各种花香在晨曦微微湿润的花园中,散发出缕缕清香,沁人肺腑,使得心情舒畅的廖寿伦更加心旷神怡。穿行在绿树花丛之中,听着小鸟的歌唱,刚刚打完羽毛球,全身上下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如今他已过六十有余,但仍身手矫健,早几年他还是驰骋在篮球场上的一员猛将。

回到家,接过老伴递过的毛巾擦了擦,往沙发一靠,拿起一颗龙眼放嘴里,便咀嚼出了生活的甜美,再泡一壶浓茶,深呷一口,茶味悠长,人亦悠然。常言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一想起明天又要去重新工作,心中的那丝美滋滋啊,从他的脸上,眼中流溢出来……

自七月份从市人大退下来之后,几个月一直赋闲在家的廖寿伦虽然也想安度晚年,享受那份天伦之乐,多陪陪老婆孩子,可他对那份早出晚归的上班生活仍十分留恋,突然就这么轻闲下来还真有点不习惯,心中总觉得落下了些什么,空荡荡的。直到昨天,龙岗区委书记刘志庚登门邀请他重新出山,为全区同富裕工程发挥余热,廖寿伦高兴得就象又回到年青时代,硬是缠着喜爱粤剧的老伴再共唱一首《帝女花》。廖寿伦从书记进门的那一刻起,他那红润饱满的国字脸上的那张嘴就从未合拢过,小曲也如一条小溪,一直哗啦啦的流唱……

几个月后的一天,书记刘志庚来到廖寿伦的办公室对他说:“廖公,根据市委精神,区委决定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区委研究,这副重担您最合适,原因有三:一是此工作是一个新环境下的新课题,更是一个‘希望工程’,需要有开拓创新精神,没有人比您更适合这个工作了,你是一名老“拓荒牛”了,又善于在实践中探索总结;二是你们这些老同志是祖国的财富,有着优良的传统;三是您德高望重,谦和大度,人缘又好……

“行了、行了,别跟我戴高帽子了,这是一件义不容辞的大事。书记你说,怎么干,什么时候干!”廖寿伦一听又是一份‘开路拓荒’的任务,一下子来劲了,从座位上“腾”的一下子站起来打断了书记的话。

“军人作风,老同志就是老同志,说话办事雷厉风行!好,明天你就走马上任吧!”刘志庚轻轻地拍了廖寿伦的手臂,眼光中流溢着赞美和开心的光芒,“不过廖公,我这次给您的可是一份苦差啊!没钱,办公地点嘛,暂时就在您这里凑合一下,人呢,只能给您两个编制,下面的事情就全靠您啦。”

廖寿伦哈哈一笑:“书记放心,开荒斩草又不是第一回,赤手空拳也不是头一次,轻车熟路了,至于资金吗,我来想办法,怕什么,刚来龙岗建区时,那么困难都挺过来了,在我这里,没有过不去的坎。”

刘志庚紧紧握住廖寿伦的手:“我就知道你行!注意身体呦”。

“放心吧,谢谢领导的信任和关心。”廖寿伦兴奋地拍了一下这位年轻书记的肩。这一拍,便拍出了龙岗关工委惊天动地的事业来……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前身是1984年在河南安阳成立的一个以老同志为主体的关心下一代协会,宗旨是发挥老同志的作用,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

龙岗区是革命老区,也是“东江纵队”发源地,现有离退休干部2000多名,他们中有不少是东江纵队的老战士,这些老同志虽然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但他们仍时刻关心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有的仍在为祖国的建设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为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默默地奉献着。

廖寿伦深知要搭好关工委这个台,先得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他怀着满腔热忱,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这项伟大的、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事业中。在他心中,亲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心下一代就是关心祖国和民族的未来,还有什么事业比这更具有深远的意义呢?没钱,他到处奔走,找企业家,找华侨捐款;没人,他将那些德高望重的老干部动员起来共谋大业。刚开始时,有些同志不愿来,认为这是一个五钱无权的苦差,廖寿伦便给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用自己亲力亲为的一些感受来说服他们。在他苦口婆心和不耐烦的感召下,这些老干部终于感动了,很快一个由区人大、政协、公、检、法、司部门离退休领导组成的组织机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廖寿伦的高效运作中,于2002年10月正式挂牌办公。

在廖寿伦和他的同仁们的精心工作和努力下,不到一年的时间,镇、村各级关工委队伍迅速壮大,由开始的十几个人发展到800多人。从此,龙岗关工委的工作便风生水起,蒸蒸日上。

龙岗关工委在廖寿伦的带领下,走的是一条从一无所有到由组织、有人员、有经费、有办公场地、有考核、有活动的“六有”曲折道路。2002年12月24日,中国关工委执行主任王照华到深圳考察关工委工作时,了解到龙岗区关工委工作业绩后感慨地说:“你们的工作在全国是一流的!”尔后,他欣然题词:名利淡如水,事业重如天。以此来勉励关工委全体工作人员。

领导的关怀,加上全体同志的努力,2002年龙岗区关工委被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为“先进集体”。

有位就有为。关工委组织的建立健全,令白发红心的廖寿伦找到了赢得未来的制高点。在这样的制高点上,他指挥了一场又一场漂亮的“战役”。

为更好地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和新思路,他提出了新的战略思想:一是“走出去”。他组织全区各镇关工委36名骨干到本市的南山、福田、罗湖、宝安等地关工委参观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又先后到阳江、茂名、湛江、高州、汕头、潮州、肇庆、清远、福建、厦门等地调研,使大家开拓了视野,学到了经验,从中受到启迪,找出了自身的差距。在看到一些各方面条件比自己差的关工委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时,廖寿伦感慨万千:我们经济发达、条件优越,没有理由不把工作做得更好,做得更出色。二是创办一个理论文化阵地。廖寿伦与另外机构老同志一起,多次陪同省关工委方苞,市关工委李海东到各镇、学校调研,在走访中掌握了大量好资料,再结合实际写出论文,作为全区关工委工作的理论参考,并创办《老干部通讯》杂志来指导全区关工委的工作。

有了经验,又有文化阵地,还有理论思想,行动起来就更得心应手。龙岗区有着对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象东江纵队成立旧址、东江纵队纪念馆、抗日军政大学、大鹏古城等等都成了组织青少年参观学习的教育阵地,“讲传统,看今朝”已成为各级关工委的一项常规工作。几年来,龙岗关工委利用重大节日,组织宣讲团为在校生集中举行了三十多次的报告会,受教育者达23000人;请东江纵队战士讲述东江纵队的发展史和斗争史,组织青少年在东江纵队纪念馆进行入团宣誓仪式,以期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地方,让青少年接受风雨的洗礼,让他们珍惜美好的现在,成功走向未来。

在关工委主任廖寿伦的办公桌上有一份材料,是办公室工作人员和公安局一起草拟的调查报告,上面记载着全区近200多名“四不”青年中,吸毒的约100人,有犯罪记录的几十个人。数字,牵动了廖寿伦的心,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我国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毁了青少年就是毁了中华民族的希望!廖寿伦沉思着,他觉得有必有召开一个全区关工委领导会议了。

廖寿伦亲自主持会议,他说:“今天把大家召集一起开会,我先给大家念一份文件,有些数字一定会让在座的每一位心惊肉跳,大家听后,便一起讨论,怎么办?”

整个会场静悄悄,连掉根针的声音都听得到,每个人的心情都很沉重。

短暂的沉默……

首先打破沉默的是龙岗镇关工委的主任,他说:“现在的青少年娇生惯养,贪图享受,不思进取,怕苦怕累,吃喝玩乐无所不能,读书工作一样不行,讲排场,缺少信仰,缺少精神,应该对他们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

“针对那些吸毒、赌博的青少年,还有‘不读书、不务农、不经商、不做工’的‘四不’青年,应紧密结合当前禁毒斗争的形势进行反吸毒教育,引导教育他们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布吉关工委主任接着说。

大鹏镇关工委主任却提出一个让老同志到学校去担任德育辅导员的办法。

就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的发言。

廖寿伦认真地听取大家发言。一天下来,几条有效方案在他心中已渐渐成熟,他说:“我们首先在全区开展一个‘珍惜时间、珍惜生命’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大家看怎么样?”

会场再一次短暂的鸦雀无声。随后便是众人的齐声赞同。

廖寿伦的提议犹如高山流水,穿涧出谷。大家的心被拨动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畅所欲言,献计献策,一场声势浩大的活动方案便在大家踊跃的发言中敲定。尔后,便在全区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与此同时还在农村青年中广泛开展理想道德观念、民主法制、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

“东风齐着力,众手能攀天”。通过“珍惜时间、珍惜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展,收得了很好的效果:大鹏镇有个名叫欧阳的社会青年,过去开过赌场,吃过白粉,被当地派出所强行戒毒。出来后,大鹏镇关工委副主任郑多汉多次找他谈心,帮助他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一次,他在路上拾到一个装有10万现金的皮包,主动返还失主,失主感激之余用重金酬谢他,被他婉言谢绝。

横岗街道办关工委为将“四不”青年和一名吸毒青年彻底转化,帮他们分别办起了卷闸门长和养猪场,走上了致富之路,后来还被群众推选为村干部。

坪山街道办关工委副军级离休干部、区关工委副主任黄伟帮助吸毒青年小梁戒掉毒瘾,并安排他在村里开环卫车,使他重走上了美好的人生之路。

为了更好地帮助和教育步入歧途的青少年,使他们彻底远离毒品,早日康复,同时又能得到系统而有效的教育,廖寿伦决定给他们营造一个爱心家园――“戒毒后续帮教培训中心”。为筹建培训中心,廖寿伦带领区关工委的全体同志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卓有成效的宣传发动工作。2005年元月的一天,廖寿伦向民营企业家凌国强先生说明需要筹建“区戒毒人员后续帮教培训中心”事宜后,凌国强二话没有说,表示愿意出资760万元办这个利国利民的事,为此,便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另一件放在廖寿伦日事议程之上的工作就是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他们与教育局联合为全区各中小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由公、检、法、思、部队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担任,制定了每周上一节法制教育课,每月举办一场法律知识讲座的方案。为了把工作落到实处,廖寿伦不顾自己年岁已高,带领关工委老同志道各学校巡查,看看每个法制副校长是否坚持不懈地执行这一方案。不管刮风下雨,不管烈日炎炎,他走乡串村,认真调研,并将其好的典型带回,加以文字整理后,再分别送给各街道办关工委,共同学习发扬光大。由于这些举措行之有效,实施具体持久,改变了以前社会上无业青年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影响,净化了学校及周边的治安环境,使学生犯罪率为零,交通事故也减少到最低限度,形成了良好的学风、校风。

积极调动“五老”(即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政治优势,组织他们进校园担任学校德育辅导员,建立“五老”人才库,是廖寿伦的又一杰作。

为进一步具体落实这个工作,2006年元月至三月期间,廖寿伦先生多次深入到各街道办进行调研,指导选配工作。有一次在去葵涌街道办指导选配工作时,不料天气突变,狂风呼啸,倾盆大雨下个不停,他身边的同志怕他身体受不了,提出改天再往,廖寿伦坚定地说:“既定的时间,下面的同志就会等我们,这点风雨算什么,明天还要去别的街道办,不得耽误,走!”他第一个走出办公室,冲进磅礴大雨中,狂风将他手中的伞都吹得翻了个身……

在廖寿伦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垂范中,“五老”进校园工作得以顺利落实,也大大激励了“五老”的工作热情。据统计,全区74所公办中、小学,全部选配了校外德育辅导员,全区88所民办中、小学校,有76所已选配德育辅导员,占总数的86%,到目前为止,全区共选配德育辅导员295名,其中老干部86名,老教师181名,老战士7名,老专家6名,老模范5名,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校外辅导员网络。

春风润物细无声。区关工委在廖寿伦的领导下,在广大老干部和全体工作人员的精心浇灌培育下,一个个“双差生”进步了,一个个“浪子”回头了,许多学生家长感慨地说:“老干部年纪大了,还关心我们子女的成长,作为父母我们更感责任重大,我们没有理由不管教好自己的子女”。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老伯伯他们都离退休了,还那么关心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我们要加倍努力学习,掌握真实本领,将来为社会多做贡献……”

“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廖寿伦以他执着的信念,以他对祖国无限的热爱,用汗水和心血浇灌了一代青少年,使他们健康茁壮成长。

春风化雨,点石成金。在扶贫助学,帮助就业工作中,廖寿伦费尽心机让他们走上了劳动致富之路;在“老少共建”文明的创建中不遗余力,使晚霞与朝霞共展绚丽,让历史与未来在现实的舞台上成功对接,为深圳特区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了精彩的一笔!

廖寿伦是一个乐于奉献的人。他把名誉看得很淡,他只有一个信念,抓住身边的每分每秒,想方设法为社会主义、为下一代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身体力行地去尽一个××党员的义务和责任。2005年底,区领导对他说:“您在关工委的工作做得踏实,成绩突出,这次全国要评先进,省里、市里推荐我们区关工委,我们准备上报你的事迹”,廖寿伦一听连连摆手:“不行,不行,工作是大家做的,功劳不能记在我一个人头上,要评就评集体吧。”

2005年12月,龙岗区关工委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为全国的先进集体。

一位熟悉廖寿伦的加拿大华侨被他淡泊名利,两袖清风的品德所感动,挥笔疾书“君子怀德”四个苍遒大字送给他。



铁肩道义

深圳的冬天使人感觉不到北方的那种奇寒。

“梅开岭上小阳春”季节的差异在深圳是那么细微,恍然含着春意。紫荆花在深冬依然开放得那么热烈。

2006年的新春刚过,人们都还沉浸在春节团聚喜庆的氛围中,廖寿伦却在家里整理着上班的文件包,午饭桌上,老伴对他唠叨:“你呀,都七十的人啦,还是闲不住,你看看你兼了多少职务,当一个关工委的主任就够你忙的了,什么‘深圳市中安信业创业投资公司的高级顾问’,又是‘龙岗区企业家协会会长’。还有咱‘电白县同乡会的会长’也由你当着,你不感到累,我都替你累,看着你早出晚归开车上班,我真替你担心,这样吧,区政府不是给你安排了一套房供你休息,从今年起,你一个人就住龙岗那,免得我一天到晚总是提心吊胆的,吃完饭顺便也收拾一些日用品,住那边得了。”廖寿伦对老伴的唠叨,他早已习惯了,自28岁同她结婚,四十多年都过去了,这位贤内助为了照顾他的身体,总爱唠叨,而他呢,工作起来就什么都顾不上了,简直就是各工作狂,要不是这位贤内助尽其一生照顾他,他也许身体没有这么健康,整七十的人看上去六十左右,红光满面,走起路来健步如飞。

“那你一个人住市里我不放心”廖寿伦深情地望着老伴。

“我去跟儿子住。”老伴夹一些菜放在他碗里。

“不行,别跟年轻人在一起,时间久了你会不习惯的。儿子、儿媳妇虽很孝顺,可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和爱好跟我们不一样。还是住这儿好,自己的家,熟悉又方便。我听你的,上班时住龙岗,周末回来这里才是我们的二人世界。”廖寿伦笑嘻嘻地望着老伴,眼神中含情脉脉,把右手轻轻地放在老伴的肩上。

“去你的,都一把年纪了……!”老伴用筷子轻轻地敲打着廖寿伦的手,娇嗔地一笑,起身收拾碗筷。

饭后,廖寿伦来到房间那宽大的露天阳台上,慢慢地踱着步,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他平时很注意一些生活细节,他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一缕缕清风悄悄吹送着沁人的清凉,一朵朵轻云渐渐地随风而去,他时而又摆弄一下花草,时而又陷入沉思,记忆就象一位不速之客,来敲打他的心灵之门……

廖寿伦一生最得意的一件事,就是娶了太太包以芳。

往事如烟。对廖寿伦来说,许多往事随着时间的流失早已忘却,唯有与老伴的爱情却让他刻骨铭心。这份爱,也是他平生闲下来细细品味时,最浪漫、最甜美的兴奋剂。每当他跟朋友聊天谈起这段往事,总是眉飞色舞……

1995年,那是廖寿伦参军后的第三个年头,他回家探亲,晚上母亲拉着他的手聊天,除了说些这几年张家长、李家短的趣事儿,主要话题是儿子的终身大事。母亲说:“阿伦,你不在家这几年,家里的门槛都让媒人给跨矮了,这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可真的没的说,平日里,村里都挺照顾我们家的,家里什么都好,就是你的婚事成了我的心病,你也快二十了吧?不知你有没有考虑这方面的事”。

母亲掰着指头给儿子说了十二个女孩的名字,廖寿伦都不满意,可他又不知母亲是否有中意的,他是个孝子,不想让母亲有一丝的伤心,何况这几年不在家尽孝,刚刚回家,实在不忍心违背母亲的好意。

廖寿伦想把话题引开,因为他心中早就有一个意中人,可他又羞于开口,但他母亲就是不依,非得让儿子说个实话。廖寿伦只好拍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我还小呢,我想在部队多呆几年,这事不急,下次我回家探亲再说好吗?”说完他用恳求的目光望着添了不少白发的母亲。

“那怎么行呢,你是家中小儿子,我也老了,趁现在还能动,给你把婚事办了,心里才踏实,你想在部队多干几年,我不反对,你告诉妈妈,是不是心中有中意的人?”

(二)
 
霜叶红于二月花

――记深圳市龙岗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廖寿伦(三)



--------------------------------------------------------------------------------

www.dbtxw.com 发布时间:2006年7月5日 12时15分 来源 :中华人物



知儿莫若母,儿子是母亲心头肉,她知道儿子眼光高,这么多姑娘他都看不中,说明儿子有自己的主见。

见母亲一步步逼近,廖寿伦只好吐露自己心中隐藏了多年的秘密,可他又不好直说,只好拐弯抹角问:“妈妈,我们镇上那包家的女儿包以芳现在在做什么?”

母亲一听儿子问起包家的独女儿,心中明白了,乐呵呵地笑着说:“你说阿包那姑娘啊,她可红呢!初中毕业后进了镇剧团,是我们镇上粤剧团的台柱子。说起镇粤剧团啦,现在名声可响了,常常到外地去演出,名气大着呢!阿包这孩子人长得靓,性格也温和,又知书达理,我也挺喜欢的,不过听说她已有婆家了,也不知这几天她在不在家?阿伦,你不是和她大哥是同学吗?明天你去找她大哥先打探打探?”

一听母亲也喜欢阿包,还为自己出主意。这下可乐坏了廖寿伦,一晚上都处在兴奋之中。只恨夜晚太长,恨不得天早点亮,好不容易进入梦乡,又几次梦中笑醒。

第二天吃过早饭,廖寿伦就直奔观珠镇,去找他那位同学去了。

老同学见面,十分开心,老同学用手擂着廖寿伦的胸说:“哇,亏你还没有忘记老同学,三年不见都不认识了,长高了一个头,也更结实啦!军装一穿,威武!”

你也一样,只是比在学校时更斯文了,在剧团工作还可以吧?”廖寿伦边说边用眼睛四处寻找着说:“听说你妹也跟你在一起?”

“是啊,哦,她一早就有事出去了。”老同学一边说一边请廖寿伦坐。

他们开始了天南海北地聊起来,廖寿伦给他讲部队的所见所闻,老同学就说这几年剧团的发展情况。廖寿伦有心事想问,可一直不好意思开口,等慢慢聊开,彼此间没有了距离之后,廖寿伦话题一转,单刀直入地问:“听说你妹妹有婆家了?”

老同学一愣,一时没反应过来,当他明白廖寿伦的用心之后,便笑着说:“呵,前几年是订了一门亲,可现在黄了,虽说我妹妹现在暂时还没合适的,不过,追她的人可排着队!怎么,喜欢我妹子?要不要我帮忙?”

廖寿伦笑着点了下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自然的嘛,读书时就注意她了。”

“那好,这个忙我帮定了,我为你俩穿针引线,成不成要看缘分了喔。不过,今天她可能要下午才能回来,不如这样,今天你就不用回去了,住我家,一是几年不见了,下午我陪你到镇上去转转。晚上咱俩干一杯,二来呢,你也见见我妹,她现在可标志了!”老同学盛情相邀,热情诚恳。

“好吧。”廖寿伦愉快地答应了,接着他又问:“你还打球吗?”

“打,只是偶尔,剧团忙,常常外地演出,顾不上。你在部队也打吗,是不是也在球队?”

“是在球队,经常打,还比赛。”

“那我们吃饭后去联络一帮机关的人,找镇中学老师打,过把瘾。”

“好!”

广东省属亚热带气候,夏天十分炎热,可观珠镇山高林密,离海又近,加上溪水河流穿镇而过,一到晚上回凉特快。

这天,观珠镇中学操场热闹非凡,在那个没有电视,没有风扇,更谈不上空调的时代,人们工作劳累了一天,又累又热,吃完饭便出来走走,在房前、街道旁的树下聊天,当听说镇中学有一场篮球赛,大人小孩都往那里跑。当然真正看球的不多,大多数是凑热闹。

赛场上两支球队的队长正在给队员作赛前的交待。廖寿伦今天是在机关球队,高大健壮的他穿上球服更显英俊潇洒,他此时可没注意队长在说什么,而是用眼睛一遍一遍的扫视周围的观众,目光在寻找着一个他曾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当他发现阿包翩翩来到球场,并站在前排比较显目的位置时,廖寿伦便过去将换下的衣服交给她拿着。

球赛开始后,廖寿伦使出全身解数表现自己,一会儿一个漂亮三步跨篮,一会儿一个反手进球,跑步运球他从后场带进前场,绝对的一个“包工头”。打了前半场,接着打后半场,人也不觉得累,只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其目的是想在暗恋的女孩子面前一展自己的风采。

回家的路上,廖寿伦与阿包,还有阿包的哥哥一起,边走边评论刚才的球赛,阿包说:“廖寿伦你的球比在学校大的更棒了。”

“哪里,哪里,你夸我。”听到心爱的女孩子赞美自己,廖寿伦心中比吃了蜜还甜。

“我说的是事实嘛。哎,你这次回家探亲,打算什么时候复员啊?”阿包偏着头,笑着问廖寿伦。

“我喜欢部队,暂时还没有这方面打算,想干个十年八年的。”他见自己的衣服仍在阿包手里拿着, 便伸手去拿:“给我吧,谢谢你,以后我可以给你写信吗?”

阿包点了头,眉目含情却大大方方地说:“留个通信地址吧。”

“行。”廖寿伦如同听到一声大赦令,赶紧从军装里掏出笔和记事本,刷刷地写下自己的部队番号和联系方式,撕下来,双手递给面如桃花的包以芳。

常言说:欢乐嫌日短。探亲的日子在紧张而又幸福的走亲访友中一划而过。廖寿伦回到部队便开始了与包以芳俩人的鸿雁传书,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一份结婚申请包呈上去,部队不批,原因是女方家里“成分”太高。在那个论“成分”定祸福的年代,“成分”可以决定一个人前途和命运。包以芳写信给廖寿伦说不愿意影响他的前途,想退婚。可廖寿伦回答她很坚定,向她表明决心:“海可枯,石可烂,我对你的真心不可改变,我不在乎名,不在乎提不提干,我只在乎你,如果部队因为我与你结婚而将我复员,我就回家当一个农民……”

廖寿伦同包以芳漫长的恋爱之旅就这样开始了,整整八个年头啊,又一个“抗战”岁月,俩人就凭着心中那份执着的爱,凭着一张张信纸,紧紧地将两颗心连在一起。多少个日日夜夜啊,天各一方的两个年青人仰天长叹:“……云中谁寄锦书来,燕子回时,月满西楼……”

1962年的一天,已是师宣传科理论教员的廖寿伦将他与包以芳两人写的足足有两公斤多重的信和申请结婚报告一起放在部队领导的办公桌上时,部队领导终于被感动了,到年底,廖寿伦同包以芳这两颗对爱情执着的心终于结合在一起了。

……

“老头子,有你的信,是老家寄来。”

沉浸在往事之中的廖寿伦被老伴的呼唤从时光的隧道里拉了回来,他一边往客厅走来,一边问道:“谁寄来的啊?”

“你自己看吧,电白县教育局寄来的。”老伴将手中的来函递给他。随后又唠叨到:“大冷天的,老呆在阳台也不怕受凉,都一把年纪了,还不注意身体,住龙岗去了,还不更让人担心!”

廖寿伦笑眯眯地对老伴说:“让人担心的是你,我不在你身边,你没有唠叨的对象了,不闷坏才怪呢!”

“痴线,没有你我更自在。”老伴娇柔地轻轻推了他一下。

这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儿子、儿媳妇、两个女儿女婿带着孙儿回来了。顿时,宁静、温馨的房间中充满了欢乐和小孩的笑声:“爷爷、奶奶!”

“嗳,哈哈……”

2006年2月28日,春风习习,春意浓浓。在龙岗区廖寿伦的办公室里,一盆蝴蝶兰开得正艳,栩栩如生,另一盆菊花鲜艳夺目,散发着一阵阵淡淡的清香。茶几上放着一些水果,糕点,还有香烟,原来是电白同乡会在这里举办新年聚会。而廖寿伦又是电白同乡会的会长,象这种聚会一年会不定期的举办几次,商量的都是同乡会的大事、要事。

会上,廖寿伦向大家说了同乡会的基金情况,同时也读了电白县教育局向同乡会发来的基金申请书,并要求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案来。

电白县教育局在申请书中提到,同乡会在2005年提出成立支持家乡教育基金会,在大家热情响应下,一共募捐了二十多万元。而电白香港湾仔学校108个学生一年的生活费用加起来刚好二十多万,是否将募捐到的钱一次性交给电白湾仔学校呢?就这个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就不能一次性全捐出,应分期分批地给,用到最关键,最急需的地方。为了做到心中有底,会上决定抽时间由廖寿伦带队,回家乡去实地考查再定。

电白香港湾仔学校是由香港湾仔区各界人士与电白县教育局共同牵头发起,在电白县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与支持下创办的一所具有特殊意义的纯公益性质的九年一贯制学校。2000年10月建成后,正式向电白辖区及周边各个镇招收无依无靠的孤儿,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费全免。

3月11日那天,风和日丽,天,蓝得出奇,碧澄的海水也为之逊色。廖寿伦率电白同乡会10名会员一道,驱车来到电白香港湾仔学校。到达学校时已近中午,学校王校长早已在校门口等待。

在参观学校的教学和建设情况之后,便举办了一个与教师、学生联合座谈会。会上,廖寿伦高度地赞扬了学校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他感慨万千的说:“湾仔学校作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体现了我们电白人的一种帮贫助学的良好风气和高尚的品德,也是电白县委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八号文件‘关于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教育’的又一重要举措。我希望更多人来关心弱势群体。此次回来,当我看到失去双亲的孩子在这里快乐健康的成长,看到老师们无私奉献的博爱,给我也上了一堂教育课。当我在目睹这儿的一切后,心灵上震撼极大,有说不完的感动。”

随后,他问学生们还有什么需求,学生们回答:“我们在这里很幸福、很快乐,也不缺吃,不缺穿、不缺用,只是担心没考生初中怎么办?初中、高中毕业后又怎么办?”

廖寿伦回答到:“考上初中后,电白同乡会照样会支持帮助你们,你们安心学习就行了。等你们初中、高中毕业了,我负责安排你们到深圳龙岗区的企业、工厂就业。孩子们,只要你们好好学习,我们会号召更多的社会上有爱心的人士来支持和帮助你们,放心吧,我说到做到!”

话一说完,掌声如潮,老师、学生个个热泪盈眶。

廖寿伦一行此次回乡,还为电白香港湾仔学校送去现金6万元、一台音响、四台电脑。

廖寿伦是一个十分热心的人。为了家乡在深圳打拼的人有一个聚会的地方,他四处奔走筹集资金,在深圳市蛇口工业区购买了占地一千多平方米的九层楼房,除了同乡会的办公室外,其余全部出租,解决了同乡会长期财政开支的问题。



绝非尾声

毛泽东同志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廖寿伦就是一个一辈子做好事的人,而社会和家乡人民回报他的是敬重和爱戴。

人的价值取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意义上的创造,即他为别人和社会创造的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这一部分是可度量的,是有形价值。如廖寿伦为关心下一代所做的种种有形的事情,还有为同乡会购置产业,为孤儿送去的学习用品等等,其价值是可以计算出来的,第二方面,精神和意义上的创造,就是为他人和社会的精神财富,那就是廖寿伦为后人留下的精神和智慧,还有他的名字及故事,其价值是教育和激励后人怎样做人做事的最好标范,是一部永远的、活生生的教科书,是无法用金钱度量的。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部恢宏的作品,只是因为每个人的实践空间千差万别。

“桑榆知晚节,为霞尚满天。”廖寿伦就好比一棵旺盛而高大的木棉树,在夏秋烈日下它的阴凉庇护着一方净土,即使在深冬里它也依然是蓬勃的翠绿和满树红硕的花朵。

由于廖寿伦退休后跟没退休前一个样,仍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无私地奉献着,党和人民赋予了他一串串闪光的殊荣。

2001年,被深圳市龙岗区环境保护局评为:“支持环保工作好领导。”

2003年,被深圳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妇女联合会、教育局评为:“支持家庭教育工作的好领导。”

2004年,被深圳市委政府评为:“热爱儿童好领导。”

这些荣誉如珠如玑般镶嵌在了廖寿伦的人生链环里,闪耀着启发人,鼓舞人,教育人的光华。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