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我所知道的海子 (1人在浏览)

山本太郎

小学一年级
注册
2006-01-25
帖子
129
反馈评分
0
点数
1
1999年,我从书店的文学柜台上而不是儿童柜台上买到了一本《海子的诗》。那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最新版本,印数已达三万,在诗歌不景气的今天,这是一个高印数了。我不得不承认:小冬子确实是一个著名的大诗人。
然而,读完了诗集中的一百四十多首诗之后,我的情绪更坏了。除了字里行间还能显露一点当年小冬子的灵气外,从头到尾逻辑混乱,语言拉杂,病句连篇,哪里像冬子的文笔?哪里像一个有深厚法学功底和哲学功底并担任新闻理论编辑的大学教师的文笔?
试以《天鹅》为例,分析如下:

夜里,我听见远处天鹅飞越桥梁的声音
我身体里的河水
呼应着她们

这三行除了“桥梁”令人费解外,总体上还算不错。

当她们飞越生日的泥土、黄昏的泥土
有一只天鹅受伤
其实只有美丽吹动的风才知道
她已受伤。她仍在飞行

这四行中的问题就比较多了。第一,什么叫“生日的泥土”?什么又叫“黄昏的泥土”?这只能使人感到莫名其妙。第二,“当她们飞越”在时态上是过去时呢还是过去完成时呢?中国人可以不管,但若要翻译成外文时,则不能不管。可惜,最优秀的翻译家恐怕也无能为力。第三,“美丽吹动的风”中的“吹动”一词完全是多余的。任何风都是动的,不动还叫风吗?所以,“美丽的风”就足够了,不需要画蛇添足,搞成“美丽吹动的风”。如果要想进一步赞美风,可以在美丽后面加上温柔、善良、潇洒、细心、体贴、敏感、酷等等词汇中的任何词,都比“吹动”好得多。

而我身体里的河水却很沉重
就像房屋上挂着的门扇一样沉重
当她们飞过一座远方的桥梁
我不能用优美的飞行来呼应她们

这四行也有很多毛病。第一,“而……却”的转折毫无道理。如果天鹅飞得很轻松,“而我却很沉重”当然是对的。可是,上文已经交代,天鹅飞得很沉重,既然如此,有什么必要在“我很沉重”的句子里加上转折词呢?用“也很沉重”或者“越来越沉重”都比“而却沉重”好。第二,用“门扇”比喻沉重也很不妥。如果真的想表达沉重,用什么比喻都比用“门扇”好。俗气一点的如泰山、铁板、大理石、秤砣等,时髦一点的如质子、泥石流、冰川、流星雨、白矮星、黑洞等,抽象一些的如铁流、星流、五行山、千级浮屠,等等等等,那一个不比门板沉重?“门扇”算老几?它能让房屋感到沉重吗?房屋是吃干饭的吗?房屋是吃素的吗?如果是为了调侃,并非真的沉重,用鹅毛、鸿毛、挂历、三角库等不也比“门扇”好得多吗?第三,“当她们飞过一座远方的桥梁”用词不当。如果这里的“桥梁”和第一段里的“桥梁”是同一座“桥梁”,那么这里的“一座桥梁”就应当改为“这座桥梁”或者“那座桥梁”。也就是说,应当用定官词“the”, 而不能用不定官词“a”。如果这里的“桥梁”和第一段中的“桥梁”不是同一座“桥梁”, 就应该说成“另一座桥梁”,而不能光说“一座桥梁”。加一“另”字,举手之劳,不为也,非不能为也。

当她们像大雪飞过墓地
大雪中却没有路通向我的房门
--身体没有门--只有手指
竖在墓地,如同十根冻伤的蜡烛

这四行中明显的毛病也不少。第一,第一行中的“当”没有必要,第二行中的“却”应当省略。第二,“身体只有手指”这句话没有价值,也不合情理,如果将“只有手指”改为“只剩手指”可能有点意思。第三,“冻伤的蜡烛”纯粹是胡编乱造。手是可以冻伤的,蜡烛是不可能冻伤的,冻伤的手又红又肿,不会像蜡烛,像蜡烛的手必定是死亡的手,苍白、冰凉、僵硬。手指像蜡烛已经足够悲惨、足够恐怖了,还要让它像“冻伤的蜡烛”,怎么个像法呢?请教方家:蜡烛如何才能冻伤呢?冻伤之后又是个什么样子呢?如果作者并不想让读者得到一个较为具体的想象,干脆就将这“冻伤的蜡烛”改为“甲乙丙丁戊”或“ABCDE”就是了,又何必用“冻伤”和“蜡烛”这些具有具体意象的词汇呢?既然使用了具有具体意象的词汇,说明作者并不希望读者瞎想象。既然如此,为什么就不能稍微推敲推敲、锤炼锤炼呢?

在我的泥土上
在生日的日子里
有一只天鹅受伤
正如民歌手所唱

最后这四行似乎是想做一个总结,好像写得不错。但是,如果将“在我的泥土上”改为“在我生活的土地上”,将“在生日的日子里”改为“在生日的那一天”,是不是会更好一些呢?泥土可以捧在手上,装在兜里,日子一般不止一天,让天鹅在泥土上飞翔,岂不受罪!让生日拖上好几天,产妇是何等悲惨!作者为何如此故意搞乱语义,污染语言呢?
……
一转眼,新世纪、新千年到来了。2000年07月中旬,我到上海大学参加一个叫做“法律语言学”的“国际研讨会”,会上遇到了在中国政法大学从事文学教学工作的扬阳女士。我们很自然地聊了起来:“你知道查海生吗?”“不知道。”“小个子,长得像冬子,开始是校报编辑,后来好像也兼点课,爱谈哲学,还写诗。”“法大人太多,不熟悉这个人。”“你教文学的,居然连你身边的著名的大诗人也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海子?”“对呀。”“你早说海子嘛!谁知道查海生查江生的?”
扬女士告诉我:每年春天,在海子的忌辰,学生们都要举行一些仪式,祭奠祭奠他们的小前辈、大诗人。
扬女士还说,她也比较喜欢海子的诗,最喜欢的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说到“春暖花开”时,扬阳女士显然带着几分激动。
扬女士是中年人,是大学教师,还是文学教研室的主任,不属于容易激动的少男少女,她的激动和赞美肯定很有道理,于是我被深深地感染了。我要拜读,我要研究,我要寻找,我要好好欣赏欣赏小冬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巧得很,上海会议结束没几天,我订阅的《书屋》第七期到了。上面有一篇摩罗先生的文章,题目叫做《体验爱 体验幸福》,它将《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三段十四行全诗恭列于文前,然后进行赞美,赞美的篇幅少说也有一千五百字吧。
摩罗先生虔诚地说:“打动我的不是激情,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美感之类。打动我的是这首诗的平静和朴素,以及在平静和朴素之后像天空一样广阔无垠的爱和幸福。”
摩罗先生的赞美和扬阳女士的赞美显然是一致的。现在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吧。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一个人既能“喂马、劈柴”,又能“周游世界”,既“田园”又“洋派”,既
“古典”又“现代”,当然很潇洒、很幸福。但是,这一切为什么要“从明天起”
呢?如果明天就能做到这一切,说明今天已经是一个幸福无比的人了,不必等到明天,等到明天再去做幸福的人,说明主人翁并不会体验幸福、享受幸福。如果明天做不到这一切,恐怕明天也仍然幸福不起来,那么,所谓明天的幸福就不过是幻想和梦呓。这里哪有“广阔无垠的幸福”?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当然也算是一种境界,但是如何关心呢?却没有了下文。这在形式上与一、二两行不对仗,在内容上有严重残缺。第四行“我有一所房子”,并且“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与“关心粮食和蔬菜”无关。
一个官僚或者神父,天天说要关心、重视老百姓的菜蓝子和米袋子,计划了多少多少工程,结果什么也没有做,却跑到海边建了一座供自己享用的花园别墅。这就是“广阔无垠的爱”吗?既然不想将“关心粮食和蔬菜”的心情变成行动,干脆不去关心不好吗?如果改为“从明天起,多吃米饭和蔬菜,并拥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是更真诚一些、更可爱一些吗?
如果那一所房子暗指作者日后的墓地,如果他当时就已经想到日后要在海边自杀,却要关心粮食和蔬菜,岂不是更加虚伪吗?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这四行看起来境界很好,其实也经不起解构。前一段说主人翁将有好多好多幸福,这一段里幸福却变成了闪电。闪电一闪而过,不能持久,又何谈幸福!所以,说“幸福的闪电”不如说“幸福的河流”。将自己的幸福告诉每一个亲人足矣,又何必“告诉每一个人”!这是否有点自我炫耀?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承接“我将告诉每一个人”,当然很好,可是中间却硬插了一行关怀山水的句子,显得很做作。是不是为了凑足“十四行”硬加上去的呢?连最基本的语法修辞都不尊重的作者,又何必拘泥于“十四行”的俗套呢?
如果作者的爱真的广阔无垠,惠及大自然,光给山山水水取一个温暖的名字远远不够吧?还有那戈壁和沙漠,还有那沼泽和臭氧洞,等等等等,难道不更需要一个温馨的名字吗?不仅仅是名字,它们还需要营养,需要“粮食和蔬菜”。作者在此如果稍微推敲一下的话,就应该多写几行。
对陌生人的祝福看起来很丰富、很真诚,其实就是“工作顺利,家庭幸福”这八个俗字,没有什么特殊关怀,更谈不上所谓“广阔无垠的爱”。更重要的是,假如陌生人“有情人已成眷属”,你还要祝人家“终成眷属”,这不是骂人骂?不相信,您祝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年逾古希”试一试,看是一个什么效果?所以,这几句文乎乎的祝福,还不如那八个俗字好呢!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当然是和陌生人对比的。从口气上看,好像是说:幸福你们尽管拿走吧,我只要一点点。但是,这一点点却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内涵远远比陌生人的幸福丰富。既然如此,又何必假惺惺地说“我只愿”呢?干脆说“我却要”、“我更要”岂不真诚?如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暗示作者将来要在海边自杀,那也可以和对陌生人的祝福形成一种不矛盾的对比,也无可无不可,只是亵渎了幸福和爱等等词汇。作者不是死刑犯,不是非死不可,为什么不好好活着以继续为自己也为他人创造爱和幸福呢?自杀的人们,不是为了逃避就是为了反抗,不是为了反抗就是表示轻蔑,他们的祝福能让人感到幸福吗?
……
根据上面的分析,“海子的诗逻辑混乱、语言拉杂、病句百出”的观点可以成立了吧?
然而,病句百出又怎么样呢?不是照样很流行吗?不是依然有很多崇拜者吗?这就叫病句走大运,不服不行。
看看这些年走红的哲学、文学、法学、经济学著作吧,究竟有几本不是靠病句支撑的呢?病句走大运,不服不行!
病句走大运并不是“中国特色”,而是一个世界潮流,是一个历史时代。


在古代,在中世纪,以及在近代的大革命前后,有几个作家、学者是靠病句取胜的呢?那时候的诗文也可能出现病句,但没有人会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可是,时代不同了,据说现在已经到了后现代,后现代当然要有后现代的风采,要酷,要抛弃一切规则,所以,病句走大运也就理所当然了。不懂得这一点,就会落伍,就会被时代抛弃,就会自绝于世界历史潮流,就怨不得人。
弄懂了时代,才能跟上时代,才会有正确的抉择:要想成名,要想走运,要想使自己的诗文发表得容易一些,不妨多来点病句。只有病句多了,人们才不容易读懂;人们读不懂,才会觉得你的诗文深奥、有水平,你的诗文也才能流行起来。如果你写了很多病句,想拒绝成名、拒绝赞美那也不可能,科斯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你写了很多病句,即便自己羞愧得想自杀,甚至真的自杀了,那也无济于事,也挡不住你的诗文的流行,海子就是最好的例子。
 
明察中国现代诗坛的弊端

海子写道:“我觉得,当前中国现代诗歌对意象的关注,损害甚至危及了她的语言要求”(<<日记>>)。意象是诗的构成要素,对诗而言,意象的创新无疑既是最基础的,同时又是最实质性的,但意象创新的目的,是为着诗的表现需要。中国现代诗坛上,一种偏向十分引人注目:意象的创新已经演化为意象的猎奇出怪和失却表现目的的堆砌。这一现象表明,在一些诗人那里,诗已经不是独特情思的抒发,而是一种炫耀或消耗匠人式技艺的把戏。对此,海子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和清醒的头脑:“必须克服诗歌的世纪病,--对于表象和修辞的热爱,必须克服诗歌中对于修辞的追求,对于视觉和官能感觉的刺激,对于细节的琐碎的描绘。”在海子看来,“诗歌是一场烈火,而不是修辞练习。”(<< 我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

怪异堆砌的意象不仅影响到人们对诗意的把握,而且使得诗在韵律上不堪卒读,对这一已经严重影响到现代诗的传播范围和生命力的大问题,海子有针对性地高扬自己的诗学主张:“新的美学和新语言新诗的诞生不仅取决于感性的再造,还取决于意象和咏唱的合一。意象平民必须高攀上咏唱贵族。”(<<日记>>)他认为应当注重结合语言的特性、尤其是汉语的特性从音韵上强化现代诗的“诗性”。事实上,“意象和咏唱的合一”是以“诗歌是一场烈火”为基础的,当诗尤如生命烈火难以遏制地燃烧时,意象的传神和情思的律动,自然也就蕴含于其中。海子的诗篇就是这样,意象质朴清新,渗透着浓郁的乡土中国色彩:土地、天空、河流、山岗、村庄,麦子、马车、草叉、茴香、蚕豆花……海子诗篇的韵律,则有着直抒胸臆的如风般的自然流畅:

“珍惜黄昏的村庄

珍惜雨水的村庄 

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忧伤”    (<<村庄>>)

“泉水白白流淌

花朵为谁而放

永远是这样美丽负伤的麦子

吐着芳香 站在山岗上”     (<<黎明之二>>)

海子的努力,昭示了现代诗同样可以具有咏唱的特性和音韵的美,这是海子给予现代诗坛的一个重要启示。明察诗坛弊端的理性追求,使海子成为现代诗人中的歌者。

跳出古典诗学精神的囿限

海子是具有世界眼光的诗人。在对人类诗歌历史的宏观考察的基础上,海子意识到了中国古典诗学传统中制约中国诗歌创造的一些缺憾。作为一个诗的国度,我们固然有着悠久且优秀的诗歌传统,但放在世界诗歌历史中来考量,中国诗学传统中的某些特点,也正是它的弱点。悠久且优秀的诗歌传统固然是我们当下诗歌创造的根基,但只有摆脱顶礼膜拜的态度,传统才能真正成为我们赖以创新的土壤而不是桎牿。在海子看来,东方诗学传统中有一种他称之为“文人趣味”的东西,影响了中国诗歌的深度和力度,这也就是海子除屈原外,推崇效法但丁歌德等西方诗人的根本原因。他说:“我恨东方诗人的文人气质。他们苍白孱弱,自以为是。他们隐藏和陶醉在于自己的趣味之中。他们把一切都变成趣味,这是最令我难以忍受的。比如说,陶渊明和梭罗同时归隐山水,但陶重趣味,梭罗却要对自己的生命和存在本身表示极大的珍惜和关注。这就是我的诗歌的理想,应抛弃文人趣味,直接关注生命存在本身。这是中国诗歌的自新之路。”(<<诗学:一份提纲>>)

结合海子对两种诗人的论述,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知道他在鄙夷文人趣味时所追求的更高层次的东西。“有两类抒情诗人。第一种诗人,他 热爱生命,但他热爱的是生命中的自我,他认为生命可能只是自我的官能的抽搐和内分泌。而另一类诗人,虽然只热爱风景,热爱景色,热爱冬天的朝霞和晚霞,但他所热爱的是景色中的灵魂,是风景中大生命的呼吸。……把景色当成‘大宇宙神秘’的一部分来热爱,就超出了第一类狭窄的抒情诗人的队伍。”他还说:“把宇宙当做一个神殿和一种秩序来爱……要热爱生命不要热爱自我,要热爱风景而不要仅仅热爱自己的眼睛。……做一个热爱“人类秘密”的诗人”(<<诗学:一份提纲>>)

这就不难理解,何以“自然”在海子笔下,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生命气息。海子笔下的中国乡村,不是抚慰失意文人的山青水秀,也不同于渗透着民族的苦难历史、展现了民族的坚韧毅力的广袤大地。一句话,乡村不是浪漫主义者或遁世者为着逃避现实而牧歌化了的田园山水,不是启蒙主义者、人道主义者批判、同情的愚昧苦难的村落和大众,不是社会革命者所发现的作为根据地的土地和主力军的人民。海子是一个真正属于中国的乡村和土地的诗人,乡村就是他的血肉和生命。他“倾心死亡 不能自拔 热爱寒冷而空虚的乡村”(<< 春天 十个海子>>) ,这是一种尤如迷恋爱人和依恋妻子般的爱:“分开编过少女秀发的十指  秀发像五月的麦苗 曾轻轻含在嘴里”(<<诗人叶赛宁>>)“健康的麦地 健康的麦子 养我性命的妻子”(<<麦地>>)面对乡村的土地,诗人感受到一种有若鞭子抽打般的拷问:

“诗人,你无力偿还

麦地和光芒的情义……

麦地

别人看见你

觉得你温暖,美丽

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

被你灼伤……

麦地

神秘的质问者啊”(<<麦地与诗人>>)

在海子笔下,乡村及土地,有如爱你、理解你的慈母严父,有如注视你、包容你的神明。探索景色后面的大生命的呼吸,把自然当做圣殿和秩序来爱,海子为人们呈现了一个诗性且神性的乡土中国。

追求深髓博大的诗意

“应抛弃文人趣味,直接关注生命存在本身。这是中国诗歌的自新之路。”海子的世界眼光,使他自觉追求深髓博大的诗意。在海子看来,如不摆脱文人趣味,古典诗学传统中的言志抒情,就只能是个人所体验到的一点得失荣辱。海子认为,伟大的诗歌就是要“将自己和民族的材料和诗歌上升到整个人类的形象”,体现“人类精神”(<<诗学,一份提纲>>)。海子的创作实践了他的诗学,他关注人类的生存境况及其未来命运,对人类有着悲天悯人的火热心肠和博大情怀。

“在这个春天你为何回忆起人类

你为何突然想起了人类 神圣而孤单的一生

想起了人类你宝座发热

想起了人类你眼含孤独的泪水”       (<<太阳 土地>>)

面对人类的生存现实及其历史,在茫茫的时空中,他发出了怀疑一切、挑战一切、否定一切的叩问:

“我在天空深处高声询问 谁在?

我 从天空中站起来呼喊

又有谁在?”       (<<太阳  弥赛亚>>)

他认为人类迷途了, 为了从情欲和死亡手中拯救迷途的人类,他可以奉献一切,奉献生命乃至比生命更高的他所追求的诗的王位(<<太阳 土地>>)。他试图统合人类文明的现有成果,成为太阳为人类照亮路途,他对人类文明的代表、三大宗教的创始人说:

“你是人类部落的三颗辰星

我只是,只是太阳

只是太阳

你们或者长成我 或者隶属于我”    (<<太阳 诗剧>>)

海子个人性的努力及其短暂的生命,自然使他无法达到他所追求的这一境界,但一个农家孩子摆脱了传统诗学精神的束缚、站在人类诗歌格局中的恢宏博大的追求,确实震憾了人们的心灵。海子说,“我的理想是在中国成就一种伟大的集体的诗。我不想成为一个抒情诗人,或一位戏剧诗人,甚至不想成为一名史诗诗人,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简历>>)

海子的诗篇是他诗学主张的实践,因而他的诗论,不仅向人们昭示了其成就的来之不易,同时,也是理解他的诗篇的一把钥匙。海子让人们意识到,诗不是匠人式的技艺,不是自娱自慰的玩物,不是炫耀才华的标识和求取现实功利的敲门砖,诗就是诗人的生命,是他们探索宇宙人生、挑战世俗生活的武器和他们安身立命的根基。真正的诗人,必须 拥有伟大的品格。诗人不是吟诵山水风月的多情才子,而是以赤子之心关注人类命运、以诗和思揭示宇宙人生奥秘的赤子哲人,诗不仅依占灵性,而且需得有智性的加盟。这是一种新的诗学精神,它为人们评判近百年来的中国新诗乃至数千年来的中国诗歌,提供了一种参照尺度。应当在这样一个高度上,理解海子诗论及诗篇的价值和意义。

( 本文所引海子诗论,均见西川编:<<海子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2月第1版)
 

附件

  • u=4289330374,1602196905&gp=1.jpg
    u=4289330374,1602196905&gp=1.jpg
    2.7 KB · 查看: 123
  • u=727697620,1014913288&gp=2.jpg
    u=727697620,1014913288&gp=2.jpg
    1.8 KB · 查看: 128
  • u=268366454,620638506&gp=1.jpg
    u=268366454,620638506&gp=1.jpg
    2.8 KB · 查看: 125
  海子的短诗从神秘到真理,从美丽到朴素,从复杂到单一,从激情到元素而在他的《土地》、《太阳》、《弥赛亚》等长篇巨制里,除了这些特性以外还有血腥、粗暴和大力的行动。海子的诗就像他自己所说的,已经涨破了诗歌的外壳。他不只是巨人,而且是恐龙。他的作为诗歌的行动的年轻的死亡,其性质也已经不同于他所敬佩的太阳王子们的悲剧。因为海子的死不是因为命运,而是因为反命运。他用他自己独创的诗歌走向代替了宿命,去完成他所相信的美的庆典。他的诗人生涯就象是夸父与太阳竞走。他的死亡是因为这样一个灿烂的事实,他进入了太阳,并且,他给我们一大片浓荫的桃林。

  我们可以说海子是死于不可能的伟大梦想。但是他的死提醒我们抬眼去看见曙光,令我们在这个世纪末重新思考新诗歌的远景。从这一意义上说,海子就更是一个“诗歌烈士”。
 

附件

  • tp-b-277923-1-4.htm
    23.1 KB · 查看: 168
关于海子
[ 边建松个人诗歌台 ][浏览120次]

-----边建松 :
对海子的误解,首先是对他性命的误解。对他的误读,也首先是对他性命的误读。
我不认识海子,读他时是91年,我21岁,他去世2年。我感动他的直接无阻拦的句子,可以直接喊出的句子,以及这些句子后的青春出击。当时,我对技术还不关心,不懂他的意象的爆炸力。
海子是一个乡下人。中国文学界的乡下人很多,沈从文,贾平凹,等。他的自卑和对人性美好的追求,和他们一样。因为他们没有势力范围,内心苍凉。
但他的创造从语言和想象力出发,搞出诗歌的声势,这是海子。
我认为他的“不计后果”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只有这样一条路;此外,还有没有可以安慰自己啊!
――贫穷而坚韧。
――寂寞而美丽。
在两难之中,他学习逃避,学习保护自己;但本性善良单纯,他常常被伤害,一方面是别人,一方面是自己的暗影,那都是生存的范畴里的命题。
海子没有信仰,他拒绝这个词语,因为他是人间的苦难的儿子,我相信。
海子的死亡,我以为是理想和现实的不可调和,他应该是已经孤僻的人了,越到后来越这样。我能够感到他的无奈。
他的死是自己造成的,内心的黑,太阳也无法安慰的时候,他不是死于绝望,而是死于命运的斧头,那些细微的事情让他获得巨大感情,这样不好。
如果他还在,我要对他说,兄弟,我会来看你,但不是现在,等我和你一样巨大,我就来看你,和你喝酒,我们不和西川喝,他太优裕,和一禾喝,他是一个实在人。
如果他在,我对他说,兄弟,名利淡些,我们要活得长久些,这样我们的朋友会越来越多。
――我和你一起抱头痛哭,就为我们遥远而贫穷的乡村,和同样遥远而贫穷的太平洋。
 
QUOTE(睿涵 @ 2006年01月25日 Wednesday, 11:34 AM)
关于海子
[ 边建松个人诗歌台 ][浏览120次]

-----边建松 :
对海子的误解,首先是对他性命的误解。对他的误读,也首先是对他性命的误读。
我不认识海子,读他时是91年,我21岁,他去世2年。我感动他的直接无阻拦的句子,可以直接喊出的句子,以及这些句子后的青春出击。当时,我对技术还不关心,不懂他的意象的爆炸力。
海子是一个乡下人。中国文学界的乡下人很多,沈从文,贾平凹,等。他的自卑和对人性美好的追求,和他们一样。因为他们没有势力范围,内心苍凉。
但他的创造从语言和想象力出发,搞出诗歌的声势,这是海子。
我认为他的“不计后果”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只有这样一条路;此外,还有没有可以安慰自己啊!
――贫穷而坚韧。
――寂寞而美丽。
在两难之中,他学习逃避,学习保护自己;但本性善良单纯,他常常被伤害,一方面是别人,一方面是自己的暗影,那都是生存的范畴里的命题。
海子没有信仰,他拒绝这个词语,因为他是人间的苦难的儿子,我相信。
海子的死亡,我以为是理想和现实的不可调和,他应该是已经孤僻的人了,越到后来越这样。我能够感到他的无奈。
他的死是自己造成的,内心的黑,太阳也无法安慰的时候,他不是死于绝望,而是死于命运的斧头,那些细微的事情让他获得巨大感情,这样不好。
如果他还在,我要对他说,兄弟,我会来看你,但不是现在,等我和你一样巨大,我就来看你,和你喝酒,我们不和西川喝,他太优裕,和一禾喝,他是一个实在人。
如果他在,我对他说,兄弟,名利淡些,我们要活得长久些,这样我们的朋友会越来越多。
――我和你一起抱头痛哭,就为我们遥远而贫穷的乡村,和同样遥远而贫穷的太平洋。
[snapback]937091[/snapback]​


你是个非常虔诚的人,是个真正用心去读诗的人
 
本想对海子也叨念几句,但是,山本太郎,我以绝对的中国人身份,对你媚日的精神举止表示愤慨,也致于鄙视!
 
QUOTE(一种沉思 @ 2006年01月25日 Wednesday, 01:41 PM)
本想对海子也叨念几句,但是,山本太郎,我以绝对的中国人身份,对你媚日的精神举止表示愤慨,也致于鄙视!
[snapback]937318[/snapback]​


这家伙是不是吃错药了,无论是中国人或者日本人都有善恶之分,请不要张大眼睛就踩死日本人,这样不利于两国和平,和两国人民的建交,中国不是有句古语叫作化干戈为玉帛,以和为贵嘛?
 
中国人为什么这样嫉恨呢?真想不明白?
wa.gif
 
或者我是很偏激,但我有我的态度,我有我的原则,我可以怒骂你,你也可以侮辱我,但是我捍卫我自由言语的权利,对于媚日的人,我不仅怒骂、侮辱,还要对你们的人格表示怜悯。特别是东亚病夫先生,如果你喜欢做病夫,请你离开中国,何必把病夫挂在自己的脸上,怕别人不知道你是病夫吗?日本人有好有坏,但至少我知道的在日本生活过的朋友,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态度,多数是停留在侵略战争的时候的!我尊敬好的日本人,但我还是要对你们这些媚日的人说,滚吧,这里没有租界,没有天皇。
 
QUOTE(一种沉思 @ 2006年01月25日 Wednesday, 02:28 PM)
或者我是很偏激,但我有我的态度,我有我的原则,我可以怒骂你,你也可以侮辱我,但是我捍卫我自由言语的权利,对于媚日的人,我不仅怒骂、侮辱,还要对你们的人格表示怜悯。特别是东亚病夫先生,如果你喜欢做病夫,请你离开中国,何必把病夫挂在自己的脸上,怕别人不知道你是病夫吗?日本人有好有坏,但至少我知道的在日本生活过的朋友,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态度,多数是停留在侵略战争的时候的!我尊敬好的日本人,但我还是要对你们这些媚日的人说,滚吧,这里没有租界,没有天皇。
[snapback]937375[/snapback]​


你们都不要吵了,中日两国的问题本来就是个敏感的问题,不应用敏感的态度来处理,大家都要站在历史的最高度来审定两国人民,再说喜欢日本也不能说是媚日,难道取个日本老婆或者买日本的产品就是叛国了吗?包括最近上演的电影《艺伎回忆录》,我觉得章子怡在里面的表演也非常成功,真佩服她的勇气!难道你也会因此骂章子怡是媚日叛国吗?
 
QUOTE(山本太郎 @ 2006年01月25日 Wednesday, 03:08 PM)
中国人为什么这样嫉恨呢?真想不明白?
wa.gif

[snapback]937348[/snapback]​


非也!!!中国人对倭奴没有嫉,只有恨,所谓嫉恨云云,是倭奴与汉奸的口吻!
中国人为何痛恨倭奴?很简单-----------国仇!家恨!!
鄙视哈日的家伙!!!
 
汉奸就这种素质。
你既然选择做汉奸,你就应该习惯你所扮演的角色并承当汉奸应该承当的东西,谅解侮辱甚至殴打你的人,因为你是一个狗汉奸!!!
 
QUOTE(一种沉思 @ 2006年01月25日 Wednesday, 02:28 PM)
或者我是很偏激,但我有我的态度,我有我的原则,我可以怒骂你,你也可以侮辱我,但是我捍卫我自由言语的权利,对于媚日的人,我不仅怒骂、侮辱,还要对你们的人格表示怜悯。特别是东亚病夫先生,如果你喜欢做病夫,请你离开中国,何必把病夫挂在自己的脸上,怕别人不知道你是病夫吗?日本人有好有坏,但至少我知道的在日本生活过的朋友,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态度,多数是停留在侵略战争的时候的!我尊敬好的日本人,但我还是要对你们这些媚日的人说,滚吧,这里没有租界,没有天皇。
[snapback]937375[/snapback]​




我尊敬好的日本人...
这话我也同意...
但我想说的是,,现在离那战争时代也隔了很久了吧.是的,我们不应该忘记当年的日本人给中国带来的耻辱.如果有人再以当年的事来羞辱中国人,我们绝对有权利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然而,现在是新世纪,新时代,时代的主题是发展与和平不是吗?而且现在的日本人不是都像当年那样惨无人道,我们难道就不能换另一种角度看问题吗?
 
日嘀..装..埃``
 
QUOTE(大马士革菜刀 @ 2006年01月30日 Monday, 11:19 AM)
汉奸就这种素质。
你既然选择做汉奸,你就应该习惯你所扮演的角色并承当汉奸应该承当的东西,谅解侮辱甚至殴打你的人,因为你是一个狗汉奸!!!
[snapback]944428[/snapback]​



诬告别人是汉奸的人,其实自己真是汉奸的老祖宗,兄弟,请你以后骂人之前要先考虑考虑自己的身份,因为你正在拿自己那副汉奸的嘴脸来羞辱你自己啊!
 
QUOTE(大马士革菜刀 @ 2006年01月26日 Thursday, 08:55 PM)
非也!!!中国人对倭奴没有嫉,只有恨,所谓嫉恨云云,是倭奴与汉奸的口吻!
中国人为何痛恨倭奴?很简单-----------国仇!家恨!!
鄙视哈日的家伙!!!
[snapback]940021[/snapback]​


尊重一个国家的文化绝对不是媚俗的行为,相反,那些一味排斥外来文化的人才是真正的可耻!
 
很难忍受楼主的名字.接受后更难忍受楼主的头像..
喂楼主.你能不能把头像换成滨崎步的啊?
 
QUOTE(SIm @ 2006年02月03日 Friday, 02:41 PM)
很难忍受楼主的名字.接受后更难忍受楼主的头像..
喂楼主.你能不能把头像换成滨崎步的啊?
[snapback]954134[/snapback]​



一个人怎么能随便背叛自己的容貌呢?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