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电白教育的关键问题 (1人在浏览)

陈村又一宗教育丑闻,你叫电白教育怎样得好?
 
电白人就是好大喜功, 电白的教育没救了。
 
如果是电白县教育局的人,请你以后不要那么黑啊,小心有一天会。。。
 
说起电白教育的“黑”,每个电白人都感到痛心,
尤其是电白的教师更感到痛心!!!!!
 
电白教育讲到底就是悲哀,特别是政府又何尝为教育者的利益着想过,只限于从中榨取更多的"油"!!!!!!!!!!!!!
如不先解决教育者的安心,又何又去说尽职,又何会去投心于教育之中!
 
唉,看来凡是电白人一讲到教育为什么会处于现状,大致的话语都是指向教育局和政府等部门,不知这些部门的决事者是否有看过,他们看了是否有感触,就不怕有朝一日真把民激奋了,真要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才会觉悟吗?
 
电白有哪个校长能不花钱而当上来的,所以当他一当上校长一职肯定要从中榨取他所花出的买官钱(试问有谁会做亏本生意),唉,一大悲哀,国家的教育,也是国家的希望况被拿来当做是一种私人的交易.
电白就是这个,一个学校本就是校长他一个人的,就是老板(校长)有雇佣工人为他创造财富
这样的教育试说又何会有进步
 
中国人才:一流人才,做官
二流人才,经商
三流人才,教师
美国人才:一流人才,教师
二流人才,经商
三流人才,做官,如布什
哈罗
 
建议把楼主的文章发到境外媒体、中央党报以及国家教育部。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电白的教育继续黑下去,祸及子孙后代!
 
前段时间外出学习,已经很久没有时间坐在电脑前,朋友们,久违了。今天刚回来,现在虽然已经很晚了,我还是忍不住上网跟大家再说说电白教育的问题。

八、读书"无用"论。
自古以来,读书都是高尚、光荣的事情,是获得好出路的捷径。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古代读书是富贵人家子弟的特权,像孔子"有教无类"的现象不多。科举制度后,古代官员的任命除了世袭外,主要靠科举制度选拔官员,有一些时期官帽还可以公开买卖(捐官)――过去的买官制度比现在好多了,卖官的钱大部分是“财政”收入,朝廷能狠狠的赚一把。现在呢,买官钱都进了贪官的腰包,从这点看,现在的准封建主义比不上过去的实质封建主义。科举制度使不少平民家庭的子弟经过“十年寒窗无人问”,终得“一朝成名天下惊。”他们依靠读书出将入相,加官进爵,光宗耀祖。读书人的地位是比较高的,秀才犯法不能随便动刑,中了举人就可以出人头地,你看范进中举后那个疯样就知道了。中了进士就不得了了,仕途刚起步就起码捞个七品官当当,你看现在的七品官的嘴脸就知道过去读书的好处了。解放后,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的教育事业迅猛发展,读书成为少年儿童普遍可以享受的事情,小孩读书的费用少之又少,教育实现了平民化,但读书仍然是大多数人谋求好出路的最好途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以前,读书人的待遇、出路还是很不错的,读中专、大学不用交费还可以享受政府补贴,毕业后还可以安排工作。那时候,读书有用啊,只要有可能,谁不想让孩子读书。更难得的是只要有本事考上高一级学校就一般能读下去,不愁因贫穷而失学。
改革开放后,小平同志"以经济为中心"的政策越来越得人心,政府官员也越来越"重视"教育,并终于发现广大学生是发展经济(敛钱)的大好对象,于是学生的学杂费暴涨,不仅应收学费的大学不择手段收取高额费用,而且不应收费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也是过去的几十倍。毛泽东时代在许多省份已基本实现穷人的孩子有书读,到现在反而连全国最富裕的省份广东都有成千上万的孩子因贫穷读不了书。后来省补助特困家庭子女读书,但仍然有无数孩子因贫穷缀学。 ――邓小平时代和后邓小平时代的官员总喜欢批评毛泽东不会搞经济,不知道他们以后有没有脸去见毛泽东?――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了,共产党的许多子民仍然住在毛泽东时代的房子,孩子穷得书都读不起。我想如果毛泽东在世的话,早就重上井冈山了。
学杂费越来越高,学杂费已成千千万万家庭“无法承受的痛”,但读书却越来越"无用"了。读书"无用"是全国普遍性的问题,但我觉得电白的情况非常严重,而且政府及教育部门责任重大。由于“读书无用”等问题的影响,我县中小学生辍学率高得怕人,小学生6年流失率高达5%,初中3年流失率超40%,高中3年流失率达25%。长此以往,电白将不断产生新的文盲和文化素质低下的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将变成一句空话,电白经济的发展也将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下面结合电白的实际谈谈读书"无用"论的主要成因:
1、县政府没有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多年来,政府没有很好地安置我县籍贯非师范类大学生,比如行政、事业单位基本不录用没有背景的大学毕业生,除了极少数官员和工头老板的子弟可以安排工作外,普通平民百姓的子女是没法在电白找到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当前,我县各行政、事业单位(除学校)确实人满为患,如税务、工商、国土、财政、水务、城建、公安、交通、卫生、体育、物价、审计等等带有某某局的单位哪个不是人头挤挤(不是人才济济)?只可惜,这些单位人满为患的原因是垃圾太多,占了位置的绝大部分是有裙带关系的人,他们把本应属于大学毕业生的位置抢了去。据统计,我县近年来各行政、事业单位增加吃财政工资的干部、职工(教师除外,下同)每年为400多人,其中大中专毕业安排的不到10%,而且这些人无一例外是官员的猪朋狗戚或花大价钱才获得安排。绝大部分是文盲或文化程度很低的人,其中女性特别多,基本上是官太太,干不了什么工作的。这些人成为国家干部、职工吃皇粮的途径基本一致:招工――转干(或不转干)――安排进财政管工资的行政、事业单位。教育系统10年来都安排了好几百这样的垃圾(这些人当可有可无的职工,过去有学校安排几个人敲钟呢,现在学校基本上都使用电子钟大概没有了)。要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大家不妨到一些清闲又旱涝保收的部门看看有多少人上班就知道了,到以上提到的单位不管哪个看看都行,要不到局属单位看看也行。建议到水东财政所看看,那里很有代表性――一个财政所有50 多人呢!要不到陈村财政所看看也行,人数也差不多。许多县镇领导的妻女和与其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情人哦,别误解)在那些部门。为了省一些财政工资,县领导让教师队伍缺编少员,让成百上千大学毕业生学无所用生活潦倒,却昧着良心让无数的寄生虫无忧无虑地吃着皇粮,这就是有电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状(小平同志说:“这样的历史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见《邓小平文选》,超晕)。
2、读书费用太高,投入与回报不相应。
电白这样贫困的地方的普通工人、农民要培养出一个大学生难乎其难,何况读了大学未必能找到工作,博士生还当乞丐呢。电白农村的特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50%以上(官方数字当然没那么多,前几年我县有关部门上报的特困人口仅1000多人,后来由于省对特困家庭子弟读书有钱补助,别的县拿了几百上千万,我县只有少得可怜的一点点,县教育局急了,请省有关部门到我县实地考察调查才补报了贫困人口数,但与实际贫困人口数仍相差甚远)。一方面大部分人口挣扎在温饱线上,一方面学生的学杂费及各种生活费用相对支出十分庞大,特别是大学的费用更是高不可攀,因此这些人的子弟读书也是白读――读不起大学,想通过读大学改变命运基本是梦想。一个人从小学到读完大学需要的费用我们来匡算一下:小学6年学杂费及其他收费大约是5000元,生活费大约12000元(不要生病,只吃粗粮淡饭及穿简朴衣服,下同)共约17000元;初中3年学杂费及其他收费大约是3000元,生活费用约8000元,共约11000元;高中3年学杂费及其他收费大约是6000元,生活费用约9000元,共约15000元;大学4年学杂费及其他收费大约是4万,生活费用大约15000元,共约45000元(大专2年折半)。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最少的费用合计起来就是近90000元(大专毕业约70000元),而且必须保证没有感冒过,否则感冒一次要加上几百元(医院的收费比学校多得多哦,我有个亲戚因感冒在县人民医院花了2000多元)。普通工人、农民能负担孩子小学至大学毕业的天文费用吗?本人家庭双职工,现在家庭年收入20000元左右,人均年收入4000元(家里我夫妇加一小二老),我紧衣缩食一年也攒不了多少钱,孩子过两年有本事考上大学的话我都愁筹不够学费。有人说,我县农民的人均收入比你家的高啊!我只能说操他奶奶的瞎掰,最坏的就是那些乱报数字误国误民的地方昏官。
一方面,读书费用高高在上,另一方面,读书的回报太差。过去脑体现象十分突出,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笔杆的不如拿秤杆的,现在情况好转了但仍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人们把读书多的人叫作书呆子,书读得越多胆子越小,胆子越小越不敢做亏心事,越不敢违法乱纪。然而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遵纪守法的人"胆小怕事"的人有多少个可以做大事赚大钱?现实生活是涨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在行政部门的书呆子,叫你挖人祖坟(殡葬)你敢么?叫你杀人放火入门抢掠(计生-计划外的8、9月大胎儿照样堕胎,过去计生工作人员入门抢掠是常有的事)你敢么?不敢?那靠边站着吧!当然你老子是个大官或大老板那又当别论。有人也许跑来反对我:我县处、科级领导文凭很高啊,有好多研究生呢!我说研究生又怎么样,我还听别人说他 "吃屎"(硕士)呢!凡是当官的拿到研究生文凭基本是水货、违规货--单位掏钱,秘书考试。我看我县凡是科级以上领导在职拿到研究生文凭的统统毙了错率都不到10%(都是贪官――贪名贪利)。再说在商界的书呆子,叫你坑蒙拐骗你敢么?叫你造假卖假谋财害命你敢么?叫你偷税漏税你敢么?不敢?那你最多给老版当当文秘搞搞策划罢了。在当前的形势下循规蹈矩的正当商人是发不了达的。曾有外国机构评选出中国50富豪,朱F基总理下令查一查这些人交了多少个人所得税,结果听说朱F基总理的眼镜跌落地打烂了――那些家伙基本不交个人所得税!我县乡下不少小学、初中未毕业的人出去闯世界赚得盆满钵满,倒少听说哪个哪个大学生捞了大世界。
3、电白大搞应试教育,素质教育雷声大雨点小,培养出的人才不适应现代社会。素质教育已说了多年,但我们的教育部门只注意抓学生的应试素质,其他素质似乎不怎么抓或者说抓得不怎么样。也许教育界的领导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素质教育,当然也就抓不着北。比如过去我县曾经抓了好一段时间的愉快教育,但也是瞎抓,大家连愉快教育的实质都不知道,很多人以为只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笑一下,拍拍手掌,给他伸个大拇指,课后不做作业就是愉快教育。其实要学生愉快多容易啊,如果是现在叫他去上网玩游戏保证愉快。人家日本的孩子比我们的苦多了,为什么人家不怕孩子苦呢?好象也没有因为苦使孩子长不大吧?其实我们没有把握愉快教育的本质――我认为教会学生以苦为乐才是关键!当然,我们要掌握学生"苦"的度,有些教师动不动就给学生布置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或者是2、3个小时的作业量是要坚决反对的――这些教师水平既低人又懒,真真误人子弟。我小时候学习非常刻苦,除了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自己还做了大量的习题,但我从来没有感觉苦,反而当我突破了难题后却感到无限的快乐。所以我觉得以苦为乐才是愉快教育的最高境界(也许愉快教育的始作俑者要骂我曲解愉快教育了)。现在搞素质教育,我希望教育部门的领导好好研究素质教育,抓好素质教育的根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现在轰轰烈烈喊素质教育实实在在搞应试教育,抓了一小部分学生丢了大部分学生的现象必须要真正改变了,这要求教育部门的领导和县领导不要搞短期行为,短期行为弄出的必定是应试教育――应付高考。窃以为,电白的高考总之已经差得不得了了,干脆置之死地而求后生,彻底屏弃应试教育,默默搞好我们的素质教育,努力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合格人才。我对素质教育的研究不多,不能提很中肯的意见,但我觉得在抓好学生全面发展的时候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情商(EQ),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待人接物、社交能力,使他们乐于近人,乐于助人,更使别人乐于近他,乐于助他。在现代社会里如果不是当科学家,情商是比智商(IQ)还重要的。上面提到的读书多的不如读书少的其实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当官的很多IQ一般,但EQ往往比较好,所以能够在当前的特色官场四面和顺八方讨好,仕途一片光明。美国竞选总统,候选人如果不是八面玲珑是无法当选总统的。商界对EQ的要求就更高了,相信大家可以理解。这方面的意见在别人谈到素质教育时似乎少见,不知正确与否,欢迎批评指正。
4、电白教育教学质量极差,学生即使想读书也读不好。本来搞素质教育应该可以使学生的学业成绩得到提高,但情况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电白教学质量之差,外人是怎么也想象不到的。初中的普通阶段考试,许多农村初中的学科及格率是百分之几百分之十几,优秀生寥寥无几,县城初中的及格率也不过50%左右。这样的教学质量,学校怎么取信家长,怎么留得住学生!一些家长本来多艰难都想让孩子多读几年书,但孩子学业基础差,根本就没有学习的兴趣,就算有兴趣也学不进去,再读几年也学不了什么知识,于是干脆就让子弟退学打工罢了。教育教学质量差的具体原因前文已谈了很多,大家可以自己回味。

“读书无用”问题不解决,将极大危害我县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素质不高将极大阻碍我县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缓慢将影响教育的投入,教育投入不足又将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如此恶性循环!哀哉!

………………………………………….

(说明: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文章未能做到简练扼要,总是又长又臭,而且由于写得匆忙,没有仔细校对,存在不少文字错漏,文章结构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 。再有,没有一次性将问题写完――原因一是时间问题,二是希望保持本帖的持续震慑作用,让关心支持的朋友久等下文,还请原谅。特别感谢半个人对本帖子的重视、支持。另外也要感谢过去的老同事为我提供教育系统的局域网――可以无限时免费上网,不用花上网费的感觉就是好)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新的一天已经来临,现在看天色还看不出今天的天气如何――按昨天的情况应该是照到哪里哪里干的暴日当头,当然也可能风云突变,狂风骤雨之下紧涛泽民,只是风和日丽的天气是不会出现的――春天的故事讲了很久,但春天还远着呢。但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做好准备迎接新一天的挑战。
休息了,朋友们,再见!
 
QUOTE(zhou @ 2005年09月17日 Saturday, 02:48 AM)
电白教育局也是敛财有道,每年每生都要购冬、夏两套服装,并且价格高得离谱,市场每套一二十元,而教育局的每套要五六十元,价格相差那么多,教育局一年要在全县学生中括多少钱呢?如此腐败怎样搞得好电白的教育?
[snapback]693713[/snapback]​


dt.gif
这个网友可能有所不知。我也是一个小学的主任。据我所知,校服以前是由教育局负责订购,可现在的校服有一小部分由教育局订购,水东地区的学校基本上由学校订购,下面镇级的学校由教办订购。为什么不是由教育局订购呢?教育局也想订购,可是学校和教办主任就是不买教育局的账。因为订购校服大有好处呢。所以,即使教育局强调要统一订购校服,各镇、各校报给教育局的校服数量,也是一些小数点。现在是小学校长吃教办主任,教办主任和中学校长吃教育局,教育局吃教师……
 
讲得非常好,我支持。非常正确,楼主你是不是县领导?
 
对我的身份大家不要乱猜测,在当前的环境本人不能站出来,但本人可以透露一些情况:本人曾从教多年,对教育感情深厚,现是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没有高官背景,职务低微。
 
要想发展经济, 教育必须先行。这样才保证可持续性发展。其实,不单电白,全国的教育状况都已经到了不可不改的地步!!!
 
QUOTE(zl_wu @ 2005年10月31日 Monday, 12:00 PM)
要想发展经济, 教育必须先行。这样才保证可持续性发展。其实,不单电白,全国的教育状况都已经到了不可不改的地步!!!
[snapback]796128[/snapback]​


改什么啊,越改越糟,现在的教材错漏百出,没有系统性,害得我们无所适从!老师的待遇不提高,学校建设还是让校长来管,教学都无法上去!
 
再说一个,电白教育遇到周边县市的严重挑战,部分小学毕业生到高州云潭中学就读初中也不到电白中学就读,原因何在?再者,电白的高一招生要花上一大笔送人才能招到学生,相关领导你们感觉真的良好?水东的东城中学、广南中学等,你还招什么高中,你有条件?二、三、四中还办什么高中,你还不够辛苦?领导啊,想想吧,给点机会电白教育,难道你真的还不明白做法?!!!!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