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缘
丁文
今生今世,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书,启迪我做人的哲理,增强我对生活的勇气,指明我奋斗的目标,增加我创作的源泉。
记得小学四年级时,我发现书店有一本《林中响箭》,一览书中内容就被小主人公虎子的机智勇敢的精神吸引着,但苦于囊中见羞,无法购买。后来省下二个月的零用钱,才积累了二角八分钱购得《林中响箭》这本书,从此,我就与书结了不解之缘。然而,我的初中、高中,是在“四人帮”时代渡过的,在当时读书无用论的时代,无论是在书店,还是学校的图书室,均是清一色的“样板戏”之类的“红色”革命书籍。《家》、《春》、《秋》之类的名著均视为“毒草”被毁于火炬之中。当时最为流行的是著名作家浩然的长篇小说《金光大道》、《艳阳天》等。每当星期天,我整日都泡在学校的图书室内,废寝忘餐地啃这二部“大部头”。我完全被《金光大道》的男主人公高大全的集体主义思想和朴素诚实的性格感染着。随着岁月的增长,这些单调的英雄主义的作品己难以满足我对知识的需求和对人生的追求,于是,从高一开始,为吸纳更多精神营养,丰富自己的知识,我不得不从公开阅读作品转移至“地下偷读”,并四处向朋友、同学求借,那情景好像解放前搞地下工作一样神秘。最终我的“偷读”行为还是被老师发现了,但是老师不但不惩罚我,还对我的“大胆”行为暗中鼓励。这期间,我看了大量的文学名著,其中有反映战争时期的作品《红岩》、《林海雪原》;有爱情题材的《青春之歌》、《三家巷》等作品。当时由于出版界萧条,名著难于问世。因此,民间手抄本十分流行。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长篇小说《第二次握手》,手抄本名曰《归来》,我就用了十多天的时间转抄过来。虽然一本书抄完,手脚麻木、腰骨酸痛,但一捧到自己“编辑”出的《归来》时,与后来在报刊发表作品一样,心里那激动的心情难以形容。
结束学生时代,步入社会,我的购书读书的热情有增无头号减,每次出差到外地第一个光顾的就是书店,归来,手里携带的大包小包同样是书籍,现在我家藏书有一千多册,其中有《红楼梦》等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有《乱世佳人》等外国名著;有新闻、文学写作技巧的工具书籍近几年来,我更似海绵吸水一样从书海里吸取养分,一份汗水一分收获,经过一番努力,“上帝”也回报我一份厚礼。至今,我已有一百多篇文学、新闻作品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其中有的还被选编入书、有的还获奖。这些全得益于我的良师益友―书籍。
我以前的读书还是书海一粟,现在才真正在书海里畅游。出于生计需要,我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乡经营了一间书店,虽然博贺是电白人戏称的“文化沙漠地带”,购书人少,盈利差,但是却给我一个饱览群书的好机会。现在,我每天面对的是书籍,每天我都忙里偷闲地阅览,从鲁迅的《呐喊》到获得矛盾文学奖的路遥的《平风的世界》;从陈忠实的《白鹿原》到刘奋斯的《白门柳》等现代名家作品,我都一览而尽。
而更令我难以忘怀的是南京笔友靳玲,江西笔友游金旺遥远寄来的书刊,这些书刊由于发表了两位笔友的文章 ,读来更亲切感人,爱不择手。
现在,虽然是电子信息时代,电子杂志、书籍通过互联网,游览十分方便。但长期阅读,毕竞对眼睛等有不利。而书籍可随身携带,不受条件限制,阅读更方便。相对而言,我还是青睐书藉。二十多年来,书籍赐给我无穷的智慧和创作的源泉,她已溶入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愿此生与书为伴。
丁文
今生今世,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书,启迪我做人的哲理,增强我对生活的勇气,指明我奋斗的目标,增加我创作的源泉。
记得小学四年级时,我发现书店有一本《林中响箭》,一览书中内容就被小主人公虎子的机智勇敢的精神吸引着,但苦于囊中见羞,无法购买。后来省下二个月的零用钱,才积累了二角八分钱购得《林中响箭》这本书,从此,我就与书结了不解之缘。然而,我的初中、高中,是在“四人帮”时代渡过的,在当时读书无用论的时代,无论是在书店,还是学校的图书室,均是清一色的“样板戏”之类的“红色”革命书籍。《家》、《春》、《秋》之类的名著均视为“毒草”被毁于火炬之中。当时最为流行的是著名作家浩然的长篇小说《金光大道》、《艳阳天》等。每当星期天,我整日都泡在学校的图书室内,废寝忘餐地啃这二部“大部头”。我完全被《金光大道》的男主人公高大全的集体主义思想和朴素诚实的性格感染着。随着岁月的增长,这些单调的英雄主义的作品己难以满足我对知识的需求和对人生的追求,于是,从高一开始,为吸纳更多精神营养,丰富自己的知识,我不得不从公开阅读作品转移至“地下偷读”,并四处向朋友、同学求借,那情景好像解放前搞地下工作一样神秘。最终我的“偷读”行为还是被老师发现了,但是老师不但不惩罚我,还对我的“大胆”行为暗中鼓励。这期间,我看了大量的文学名著,其中有反映战争时期的作品《红岩》、《林海雪原》;有爱情题材的《青春之歌》、《三家巷》等作品。当时由于出版界萧条,名著难于问世。因此,民间手抄本十分流行。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长篇小说《第二次握手》,手抄本名曰《归来》,我就用了十多天的时间转抄过来。虽然一本书抄完,手脚麻木、腰骨酸痛,但一捧到自己“编辑”出的《归来》时,与后来在报刊发表作品一样,心里那激动的心情难以形容。
结束学生时代,步入社会,我的购书读书的热情有增无头号减,每次出差到外地第一个光顾的就是书店,归来,手里携带的大包小包同样是书籍,现在我家藏书有一千多册,其中有《红楼梦》等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有《乱世佳人》等外国名著;有新闻、文学写作技巧的工具书籍近几年来,我更似海绵吸水一样从书海里吸取养分,一份汗水一分收获,经过一番努力,“上帝”也回报我一份厚礼。至今,我已有一百多篇文学、新闻作品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其中有的还被选编入书、有的还获奖。这些全得益于我的良师益友―书籍。
我以前的读书还是书海一粟,现在才真正在书海里畅游。出于生计需要,我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乡经营了一间书店,虽然博贺是电白人戏称的“文化沙漠地带”,购书人少,盈利差,但是却给我一个饱览群书的好机会。现在,我每天面对的是书籍,每天我都忙里偷闲地阅览,从鲁迅的《呐喊》到获得矛盾文学奖的路遥的《平风的世界》;从陈忠实的《白鹿原》到刘奋斯的《白门柳》等现代名家作品,我都一览而尽。
而更令我难以忘怀的是南京笔友靳玲,江西笔友游金旺遥远寄来的书刊,这些书刊由于发表了两位笔友的文章 ,读来更亲切感人,爱不择手。
现在,虽然是电子信息时代,电子杂志、书籍通过互联网,游览十分方便。但长期阅读,毕竞对眼睛等有不利。而书籍可随身携带,不受条件限制,阅读更方便。相对而言,我还是青睐书藉。二十多年来,书籍赐给我无穷的智慧和创作的源泉,她已溶入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愿此生与书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