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广东设21个地级市是造成粤东、西、北部地区落后的罪魁祸首 (1人在浏览)

开心是仙丹

学前班
注册
2009-09-16
帖子
96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广东设21个地级市是造成粤东、西、北部地区落后的罪魁祸首(征文)・南方网・南方社区 [广东发展论坛] 新闻报料:020-87373327





广东设21个地级市是造成粤东、西、北部地区落后的罪魁祸首(网上议案 ――请将广东的行政区域调整为12个市
网上议案(谨请有识之士提交广东两会讨论)
议案提交人:粤东客家人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广东经济迅速发展,为了重点培育一些能够带动周围城镇农村发展的中心城市、加速产业升级、加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省政府对我省的原有的行政区域做了重大的调整:将原来的广州市和8大地区如湛江地区、韶关地区、肇庆地区等相继调整撤地设市;将一些重要位置具有战略意义的大县如阳江、清远、揭阳升格设立的地级市;将珠三角一些经济发展迅猛的县如东莞、中山升级为地级市。到了90年代中期,广东的地级市达到了21个,居全国第一。

这在当初而言,下放了职权和职能,分权分治,赋予了一些有条件的地区更大的社会经济管理和发展规划的权限,是为了调动了各地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为各地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也成功培育出了一批地区性中心城市,这无疑对我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

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广东经济不断变化,90年代的香港回归、东南亚金融风暴、知识经济产业热的出现和消退、世纪初外资北上等等种种新的现象的出现使广东经济面临新的形势,其中有机遇和挑战。
设立21个地级市,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而言,这样的行政区划布局已经严重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成了造成广东东、西、北部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

1、区划发展陷入了无政府主义。进入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广东省这种一盘散沙的政区布局对正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的广东经济模式十分不利,极大地影响了我省经济的纵深升级发展,提高了政府治理的随意性和风险,降低了我省的经济竞争力。在21世纪,经济发展更看重的是产业的合理分工、区域间的一体化规划和发展;而我省当前地级政区过多过散无疑是难以对跨地区的发展进行统一的规划发展,使统一的规划难以实现、难以实施。

2、增加了成本付出,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本来距离短短的两地之间,却要通过长途电话联系,增加了交往成本,增加了商业成本,久而久之,自然离久情疏。兄弟城市之间,交通却互相封锁,造成了出行成本的增加。

3、增加了行政成本,增加了百姓负担,当地财政成为养官财政。政府占用的资源过多,直接表现在政府规模的庞大与成本的上升,以及政府对经济的过细管制与不当管制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任玉岭曾经指出,“我们的官民比已达到1∶26,比西汉时高出了306倍,比清末高出了35倍,史无前例。而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已增长87倍,而且近年来平均每年增长23%!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2003年已上升到19.03%,比日本的2.38%、英国的4.19%、韩国的5.06%、法国的6.5%、加拿大的7.1%、美国的9.9%分别高出16.65、14.84、13.97、12.53、11.93和9.13个百分点。国家审计署中国国库最佳看门人李金华先生曾说,“政府成本高,再廉洁也是浪费纳税人的钱”,更何况还难谈廉洁二字.。这些政府支出并没有全部用于公共设施上,2005年,公车消费、公款吃喝、公款旅游三项相加高达6000亿元,占国家财政收入的20%,相当于全民义务教育投入的5倍,我国今年教育投资超过3%已经是个不小的成绩。
小小的一片土地,养着数量庞大的政府公务员,消耗巨大。难怪这些年老百姓怨声载道,难怪这些年来广东民间批评说广东严重内地化。我说,目前广东这样的布局,连非洲国家都不如,更不用说跟江苏、浙江比了。当地财政成了养官财政,又有什么资金来进行社会的各项事业的建设发展啊?

4、造成了重复建设、无效建设和相互残杀。为了加快本地发展,各地抢占资源,进行了各种重复建设,造成了很多无谓的浪费。高付出,低回报,高浪费,劳民伤财!为了争取侨胞投资,你抢我夺,明争暗斗,导致侨胞为了不伤两家感情,北上投资。想当日,李嘉诚等人,被几个市抢过来抢过去,为了不得罪人,干脆不在家乡投资。

5、没有中心城市的带动,到处是中心等于没有中心,满天星星没有月亮等于一窝蜂。缺少龙头城市带动的地区,终究难以形成品牌,难于产生聚集辐射作用。难于形成人才高地、资金洼地。难于发展。

6、珠江三角洲得天时地利人和之谊,迅猛发展,带动了南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在珠江三角洲迅猛发展的同时,它也象西游记里的妖怪的吸瓶,能够把孙悟空也吸进去。可以说,珠江三角洲的大城市大都市群效应,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在吸引全国、世界资金、人才的同时,也把其周围地区的人才、资本强烈地吸引进来,从而使周边地区出现空心化现象。以潮汕、梅洲地区为例,其老百姓移民或者生活、工作在深圳的,就估计达500万之多,他们带来了资金,带来了人才,带来了资本,带来了经商的才能,带来了厨艺、带来了商铺,也带来了人际关系圈、资金圈、物流圈。珠江三角洲周边地区广东两翼及北部地区的人才、资本,在近20年来,迅速向珠江三角洲、向上海、向海外流动,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又基本在珠江三角洲谋职就业,急剧造成了其周边地区的空心化、苍白化,边缘化局面。

总之,本人认为,广东设21个地级市是造成广东东、西、北部地区落后的罪魁祸首!在这广东落后地区生死存亡的历史时刻,我们广东落后地区的干部群众,要在省委和中央的帮助下,迅速杀出一条血路来!

趁汪洋书记主政广东,我们广东落后地区的发展,迎来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希望汪书记能以敢为天下先的气概,重新谋划广东的行政布局,则有希望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帮助广东落后地区的发展。诚如此,则广东落后地区百姓幸甚,广东人民幸甚,关心家乡发展的广大海外侨胞幸甚!

我比较赞同新华网网友的建议,经过修改,整理如下,供广东新的领导班子参考。盼望能加快速度。因为在当今中国,一研究,5年又过去了!人生有多少个5年啊!毛主席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一.关于广州、佛山政区调整的方案。
建议将佛山市区、南海、顺德、三水划入广州市,设立广州市佛山区、南海
区、顺德区、容桂区、三水区;高明区划入新设立的珠海市管辖,高明区和鹤山市合并设立高鹤市。原广州市从化市、增城市改设广州市从化区、增城区、新塘区;在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范围成立广州市南沙区;原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改设为广州市广开区,同时原东莞市麻涌镇划入新设的广开区。调整后的广州为广东省政府驻地,调整后的广州市总面积10301平方公里,管辖越秀、荔湾、东山、天河、白云、海珠、芳村、黄埔、番禺、广开、花都、从化、增城、新塘、南沙、南海、顺德、佛山、三水等19个市辖区。广州市今后的发展规划定位为中国重要的对外开放城市、东南亚的重要经济中心、国际化大都会、南中国的交通枢纽。
二.关于深圳、惠州、东莞政区调整的方案。

建议东莞市除麻涌镇划入广州市外全部划入深圳市管辖,分设深圳市东莞区、虎门区、长安区、常平区、樟厦区;原惠州市全部划入深圳市,设立深圳市惠阳区、大亚湾区、东江区,保留博罗县、惠东县、龙门县建制。调整后的深圳市为广东省管辖下的副省级直辖市,调整后的深圳市总面积16560平方公里,管辖罗湖、南山、福田、盐田、宝安、龙岗、东莞、虎门、长安、常平、樟厦、惠阳、大亚湾等13个市辖区和博罗、惠东、龙门3个县。深圳市今后发展规划定位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国经济改革的试验田、大香港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级的制造业基地、中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贸中心城市。
三.关于珠海、中山、江门政区调整的方案。

建议珠海市、中山市、江门市合并,设立新的珠海市。同时,原三市行政区域将作如下调整:原珠海市行政区域建制保持不变;原中山市市域分设珠海市香山区、石歧区、小榄区;原江门市区改设珠海市江门区;原江门市新会区改设为珠海市新会区;原台山市、开平市、恩平市保持原有建制和管辖范围不变划入珠海市管辖;原佛山市高明区与原江门市鹤山市合并设立县级高鹤市。调整后的珠海市为广东省领导下的副省级直辖市。

调整后的珠海市总面积12831平方公里,管辖香洲、斗门、金湾、香山、石歧、小榄、江门、新会等7个市辖区和开平、台山、高鹤、恩平4个县级市。珠海市户籍人口607万,常住人口792万。今后珠海市的发展规划定位为南中国重要的工商业基地、具有地方特色的重要轻工业中心,海外华人华侨的中心城市。
四.关于汕头、潮州、揭阳政区调整的方案。

建议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合并新设汕头市。原汕头市行政区域和建制不变,汕头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整个汕头市辖区范围;原潮州市区与潮安县合并为县级潮州市;饶平县(部分)划入梅州市;原揭阳市区和揭东县合并为县级揭阳市;原揭阳市管辖的普宁市、揭西县、惠来县保持原建制不变划入汕头市管辖。改设后的汕头市为广东省领导的地级市,同时也是国务院认定的“较大市”,享有“特区立法权”和“较大市立法权”。调整后的汕头市总面积14045平方公里,管辖龙湖、金平、濠江、潮阳、潮南、澄海6个市辖区和潮州、普宁、揭阳3个县级市以及揭西、饶平、南澳3个县。汕头市人口达到1335万,海外侨胞超过1000万。与梅州市交相辉映!形成粤东新型都市群。
五.关于梅州、饶平政区调整的方案。

建议梅州以及饶平的部分地区合并新设梅州市。要打破族群、语言界限。新梅州市的设立,有助于潮汕地区建设移民城市。潮汕给梅州一个出海口,而梅州的数量惊人的海外华侨必将成万倍的回报粤东地区。如引进新加坡工业园,如争取对台自由贸易区。三百门地区,可以考虑建设成为新梅州市的经济中心,与汕头市交相辉映!形成粤东新型都市群。
六.关于肇庆、云浮政区调整的方案。

原云浮市管辖市县全部划入肇庆市管辖。其中原云浮市区和云安县合并设立县级云浮市归肇庆市领导。肇庆市为广东省领导的地级市。调整后的肇庆市22635平方公里,总人口633万。
七.湛江、茂名合并新设湛江市。
八.韶关市行政区域、建制保持不变。
九.阳江市行政区域、建制保持不变。
十.清远市行政区域、建制保持不变。
十一.河源市行政区域、建制保持不变。
十二. 汕尾市正名为海陆丰市,行政区域、建制保持不变。

此外,为扶持山区和不发达地区发展,连州、乐昌、兴宁、普宁、海丰、陆丰、英德、阳春、罗定、化州、高州、电白、信宜、廉江、雷州等十五个山区及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县级市将享受地级市的部分经济和行政管理权限。

经过大调整之后,广东省的省辖市级政区将由21个减少到12个,把各项权限下方到各级地方政府,同时精简了大量的机构人员、大大减轻财政负担,必将更好地推动经济的发展,为广东地区的地方行政改革、地方自治、经济纵深发展、产业升级以及提高区域竞争力等等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经过大调整后的广东,广州、深圳、珠海将迅速追赶新加坡,并将成为在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城市。并将快速重新培育出汕头、湛江等现代化大都市,引领广东东西两翼发展。而地域辽阔的南粤欠发达地区,将迎来伟大的振兴!

目前,海西经济区和环北部湾地区的开发如火如荼,盼望广东能抓住机遇,重视省内落后地区的发展。目前,广东东、西、北地区已经整整落后了10,如果这一次不抓紧,这些地区又将继续往后落后10年!
全省落后地区的人民盼望着!













 大鲨鱼 回复时间: 2008-01-23 11:13第 4 楼管理员:平和





Re:广东设21个地级市是造成粤东、西、北部地区落后的罪魁祸首(征文)
胡说八道。
只有珠海市撤市设区,成为中山市珠海区,增加中山市江门区、中山市新会区、中山市斗门区。
开平、台山、恩平组成地级广海市。
高明区还是佛山管,鹤山改由佛山管。
茂名并入湛江。
阳江、云浮组成云阳市。
清远、韶关不变,
河源、惠州、汕尾并入深圳市
东莞市并入广州市,梅州不变,潮州、揭阳并入汕头。


回复






 niyu 回复时间: 2008-01-23 12:36第 5 楼管理员:平和





Re:Re:广东设21个地级市是造成粤东、西、北部地区落后的罪魁祸首(征文)
只有珠海市撤市设区,成为中山市珠海区,增加中山市江门区、中山市新会区、中山市斗门区。
开平、台山、恩平组成地级广海市。
高明区还是佛山管,鹤山改由佛山管。
茂名并入湛江。
阳江、云浮组成云阳市。
清远、韶关不变,
河源、惠州、汕尾并入深圳市
东莞市并入广州市,梅州不变,潮州、揭阳并入汕头。
谁说清远保持不变啊!连阳就是要独立,直为省管,但不需成地级。就是要脱离清远。

回复 123






 生生不息 回复时间: 2008-01-23 16:04第 6 楼管理员:小维





Re:广东设21个地级市是造成粤东、西、北部地区落后的罪魁祸首(征文)
您的意见很好。

彻底一点应该向江苏学习----全面实施县域经济,取缔非法政府(地级市没有法律依据)

回复 zhs






 栏柯山人 回复时间: 2008-01-23 16:03第 7 楼管理员:小维





Re:Re:Re:广东设21个地级市是造成粤东、西、北部地区落后的罪魁祸首(征文)
不明白粤东
客家人总是千方百计想糍深圳的金糠,深圳的钱不会乱给你的,你别梦想被深圳管你就发达.深圳有钱宁可把好好的路挖烂重新修,浪费了也不会益你.

回复






 进口零零七 回复时间: 2008-01-23 17:14第 8 楼管理员:小维





Re:广东设21个地级市是造成粤东、西、北部地区落后的罪魁祸首(征文)
楼主这些都是无稽之谈!如果按楼主这样设珠三角地区合并的市出来会更架,而粤东、西、北部地区落后没怎样变过,更加落后!

回复 oooO K┏━┓ L Oooo
( 踩)→┃你┃ ←( 扁)
\ ( →┃√┃ ← ) /
 \_)J┗━┛ I(_/






 hhs 回复时间: 2008-01-23 17:20第 9 楼管理员:小维





Re:广东设21个地级市是造成粤东、西、北部地区落后的罪魁祸首(征文)
典型的想当然.

回复






 新友仔 回复时间: 2008-01-23 19:59第 10 楼管理员:小维





Re:Re:广东设21个地级市是造成粤东、西、北部地区落后的罪魁祸首(征文)
估计这又会引起大战~~期待看戏

回复






 大唐天下 回复时间: 2008-01-23 20:14第 11 楼管理员:小维





Re:Re:Re:广东设21个地级市是造成粤东、西、北部地区落后的罪魁祸首(征文)
为何不顺便把澳门扩大?最起码要把南屏湾仔\横琴\万山\桂山划给澳门.


回复






 guyunyouran 回复时间: 2008-01-23 20:28第 12 楼管理员:小维





Re:广东设21个地级市是造成粤东、西、北部地区落后的罪魁祸首(征文)
欢迎珠三角企业工厂到广宁县投资发展


由于珠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和升级,区内万余港资中小企业正计划迁离成本高企的珠三角核心区。迁出去,引进来,由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现代产业体系升级,是现实,也将是历史的必然。我们为珠三角美好的明天祝福,珠三角的社会经济必定继续引领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阔步前进,珠三角及广东的明天必定更加辉煌。

地处广东中西部的广宁县距广佛深莞及港澳等地约1――2小时车程,改革开放初期因当时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制约及落后思维错失了一次次的发展良机,随着邻近的珠三角等地区经济飞速发展,广宁人民和政府部门已清醒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必须为加快经济发展创造条件的紧迫感,将压力转变为动力并付之行动,现在的广宁已一改过去落后的面貌。人民勤奋向上,城乡政通人和,社会和谐稳定,交通通讯发达,经济充满活力,自然环境优美。二广高速公路、贵广快速铁路横贯全县,距新白云国际机场不足1小时车程,离广州佛山等中小企业必须的生产配套链条厂企和流通领域及资金、技术市场近在咫尺。蕴藏着土地资源充足、生产成本低廉、劳动力丰富等巨大后发优势能量的广宁大地正在热火朝天筑巢引凤,着力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软硬件投资环境。并已制定相关投资优惠政策及要求相关部门对投资者问责服务的招商、亲商服务措施。全力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鼓励扶持企业发展壮大,促进企业安心投资,放心发展。建设中的广宁高新产业园及绥江两岸工业走廊等众多工业园区,热诚欢迎珠三角企业前来投资合作,不论是高新技术产业还是传统制造业如服装、纺织、塑料制品、电子元件、金属和非金属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只要是国家政策允许发展、符合环保政策条件、有利地方经济发展、当地人民群众欢迎的各类行业均可前来投资发展。

环境优美的竹子之乡,民风纯朴热情好客的广宁人民热忱欢迎国内外及珠三角企业投资、转移到广宁谋求更大发展,齐创成就喜悦,共享丰收成果。

回复






 jddd 回复时间: 2008-01-23 21:05第 13 楼管理员:小维





Re:Re:Re:Re:广东设21个地级市是造成粤东、西、北部地区落后的罪魁祸首(征文)
都是为了达到利益目的的片面之谈,难道地级市就是一无是处?楼主有没有辩证的眼光,有没有一分为二的眼光,没有看到地级市也有积极的一面,目前的广东走在全国前列不好吗?现在实行的是全国统一的行政体制,难道楼主很不满意,那又如何是好.
发达地区的广佛很近,深惠莞很近,厦漳泉很近,苏州无锡常州很近,几个地级市连在发展,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城市群三角洲的现实很多.
江苏将苏北几个经济发展落后,发展速度缓慢的县组成一个新的地级市――宿迁市,短短几年时间这个经济空洞地区迅猛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目前的江苏宿迁市已经达到江苏同步发展水平,设立地级宿迁市也是经济偏远落后地区发展的一个新动力,江苏最落后的一片土地也沸腾起来了。

回复






 漾海雪痕 回复时间: 2008-01-23 21:21第 14 楼管理员:小维





Re:广东设21个地级市是造成粤东、西、北部地区落后的罪魁祸首(征文)
广东的出路不在撤市并市,而是尽快的实施省直管县区,放权至县区,搞活县域经济,限制党政一把手的权利。从根本上遏制腐败!才是硬道理啊!

回复






 云霄 回复时间: 2008-01-24 00:07第 15 楼管理员:啊东





Re:Re:广东设21个地级市是造成粤东、西、北部地区落后的罪魁祸首(征文)
楼主逻辑混乱。
珠三角很好啊,为什么去动动落后地区。找出落后的根源。
如果设地市跟粤东、西、北部地区落后有关,那你应该让这些落后的地区学习珠三角,也分设多几个地级市出来。

回复






 cuojiao 回复时间: 2008-01-24 00:17第 16 楼管理员:啊东





Re:Re:广东设21个地级市是造成粤东、西、北部地区落后的罪魁祸首(征文)
基础设施的严重不平衡,规划的不合理是造成非珠地区的落后根源!省政府该反思并改正的时候了!

我们的政府不但不为山区谋发展,还要抽山区的血?发展平衡的第一要素就是基础设施的完善发展!珠三角没有近20年的大投入有今天吗?山区的发展本身缺的就是大的流通,交通设施的落后造成了今天落后和发展的不平衡!畸形的区域经济!汕昆的改道难道不是在山区荏弱的身躯上抽血吗?

回复 没有公平的事,但有公平的心!






 c5454584 回复时间: 2008-01-24 00:38第 17 楼管理员:啊东





Re:广东设21个地级市是造成粤东、西、北部地区落后的罪魁祸首(征文)

只要是符合大局观的都要听听,广东黑洞式旋涡发展模式在前期或是好事,它的吸引力是无尽的.当然有吸引也要有爆炸和能量的辐射才得以平衡,经济合作应上到省级大局层面.中心区域虚位以待,产业升级,只要环境好,总有鸟飞过来.......至于合作层面上递,执行层面权力当然下放是符合正德厚生宗旨.


............................................................................

四会特产....沙塘桔/玉器

回复






 域外feeling 回复时间: 2008-01-24 10:11第 18 楼管理员:平和





Re:Re:广东设21个地级市是造成粤东、西、北部地区落后的罪魁祸首(征文)
楼主简直就是在放P! 这就是"识小小,扮代表"的典型!把想当然的YY当有趣味!

回复






 广东战士 回复时间: 2008-01-24 11:06第 19 楼管理员:平和





Re:Re:Re:广东设21个地级市是造成粤东、西、北部地区落后的罪魁祸首(征文)
强烈希望版主将此主贴拿掉,至少不应置顶,广东人民感谢您!

回复 为打造实力强大的广东而全力以赴






 大唐天下 回复时间: 2008-01-24 13:09第 20 楼管理员:平和





Re:广东设21个地级市是造成粤东、西、北部地区落后的罪魁祸首(征文)
大部分地级市太大,而县又太小,应扩县缩市,省直辖.

回复






 中山真系劲 回复时间: 2008-01-24 17:21第 21 楼管理员:小维





!!!




三.关于珠海、中山、江门政区调整的方案。
建议珠海市、中山市、江门市合并,设立新的珠海市。
-------------------------------------------------------------
任何企图分裂、消灭我们美丽富裕文明和谐中山市的人,
都是要给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拉去枪毙的分裂国家的犯罪分子!

楼主连这一点政治常识也没有,还来扯谈经济?

回复 中山休闲人,就系劲!
中山休闲人,就系醒!
中山休闲人,拥枚ィ






 呢度鬼杀钹 回复时间: 2008-01-24 22:08第 22 楼管理员:小维





Re:!!!
楼主的"可爱"让我真正了解什么叫"乱diao河马"!

回复






 幽壹 回复时间: 2008-01-24 23:07第 23 楼管理员:啊东





Re:Re:!!!
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嘛,,,

早就叫你不要裸奔了喽,偏不听,这下好了吧,,,

回复 QQ:33079930

不说违心言亦不发违心文!

现代中国之父――孙中山先生!

有谁能挡得了幽壹的微微一笑?






 aling36 回复时间: 2008-01-25 01:01第 24 楼管理员:平和





Re:广东设21个地级市是造成粤东、西、北部地区落后的罪魁祸首(征文)
这样的方案使强的更强,弱的更弱

拉大地区间差距,群众意见很大,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

回复 积极、务实、创新






 风雅韩江 回复时间: 2008-01-25 01:28第 25 楼管理员:平和





Re:Re:Re:!!!
广东设21个地级确实是诟病多多,但却不是因为资源分配不均匀,而是因为各地各自为政,关系紊乱,协作不强
例如你说的梅州要一个出海口的问题就是这样,为什么梅州要有出海口?难道港口在汕头,潮州,梅州就不能用了吗?那如果新设立的韶关,清远也要个出海口怎么办?

归根到底,这个是一个区域资源整合协作的问题,非珠落后是内耗的结果,珠三角与非珠内耗,非珠内部又内耗

回复






 windsonl 回复时间: 2008-01-25 03:22第 26 楼管理员:平和





Re:广东设21个地级市是造成粤东、西、北部地区落后的罪魁祸首(征文)
 cuojiao 回复时间: 2008-01-24 00:17 第 16 楼 管理员:啊东





Re:Re:广东设21个地级市是造成粤东、西、北部地区落后的罪魁祸首(征文)

基础设施的严重不平衡,规划的不合理是造成非珠地区的落后根源!省政府该反思并改正的时候了!

我们的政府不但不为山区谋发展,还要抽山区的血?发展平衡的第一要素就是基础设施的完善发展!珠三角没有近20年的大投入有今天吗?山区的发展本身缺的就是大的流通,交通设施的落后造成了今天落后和发展的不平衡!畸形的区域经济!汕昆的改道难道不是在山区荏弱的身躯上抽血吗?
~~~~~~~~~~~~~~~~~~~~~~~~~~~~~~~~~~~~~~~~~~~~~~~~~~~~~~~~~~~~~~~~~~~~~~~
你说的话不是没有道理,而是偏颇了些。
的确,“平衡的第一要素就是基础设施的完善发展”没错,估计也不是没人明白。但你把广东看的过高了。号称经济第一大省满打满算也就这十多二十年的事,真正在口袋里的钱有多少你可有计算过?又可知省内还有多少个市县非但没财政贡献、甚至要等财政补贴?有多少上不了网的人不但希望能发展、更希望工资能及时发到手、餐餐能吃饱、儿女能上学?你是否要对这部分人说“等等,你先两三年内不吃饭,五年之后家乡一定比珠三角更富裕”?
你真以为省府里的钱是随要随有、取之不尽的么?
珠三角如深圳、东莞等地,也是拼了三十年才从无到有、再到好的,财富也是一天天积累起来的,并不是说一开始就有座金山等他们挥霍。而且,众所周知的是,珠三角之所以能启动,除了政策因素,最重要的是香港而并非由省里把它单独做大。当然,省里的支持是不可缺,那也只能是借力,并非本身就具有的实力。所以珠三角发展之快,应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交集,其中缺一不可。珠三角的经济发展至今仍处于积累期,这两年才开始进入产业结构调整,离能满足能量辐射、输送的条件仍需时日的。别说太偏远的地方,就举个“近例”:省内城市的发展速度以深圳称冠,占尽地利之便、政策之优海吸外资,而且对省内也没做太多的承担,为什么与之紧邻的惠州就不能同步前进呢?这实在不能简单说通一条路就能解决的事。深层的原因是:深圳不是太强而不愿扩展、而是还没强大可以充分辐射周边的程度。
要清醒一点:在国内,有政治辐射力的只有一个城市----代表中央的北京;到目前为止有资本净输出能力的只有一个城市----香港。其他地区仍旧在原始资本积累阶段而已。
随着省的实力不断上升,我相信发展的脉络会由点向面延伸。我理解一些地方网友的热切心情,也支持他们积极向省里进言、得到更快速的发展。但是,说话还是客观一点为好,不必事事玩针对。大家同为广东人,血脉相连的当然都希望共同富裕、超英赶美。但是,做为一个珠三角的居民,我们也同样花心血谋划自己的将来、流汗水积累自己的财富,我们真的没欠别人什么,更不是靠吸血维生的动物。



回复






 麻章章法 回复时间: 2008-01-26 14:23第 27 楼管理员:小维





Re:Re:广东设21个地级市是造成粤东、西、北部地区落后的罪魁祸首(征文)
看来真是观点相似,众望所归之趋势呀,珠三角城市用地已几近饱和,无地可开,整合是大势所趋,粤西、粤东城市间各自为政,协调发展能力更差,指望政府来协调难度越来越大,整合也是必然之方向。浙江、江苏都只有十个左右地级市,按照重要性广东应该仅留下:广州、深圳、湛江、珠海、汕头和韶关(或肇庆)六市,整合发展空间广阔!

回复






 yjsfhgsse 回复时间: 2008-01-26 15:01第 28 楼管理员:小维





Re:Re:Re:广东设21个地级市是造成粤东、西、北部地区落后的罪魁祸首(征文)




吃在德庆. 住在德庆. 行在德庆 .游在德庆. 购在德庆. 娱在德庆-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现代滨江旅游城市-广东省旅游强县
-新兴工业城市 -贡柑之乡 -龙母故乡欢迎你!

回复 德庆,一个城市市容市貌、农村环境不断改善的地方,
德庆,一个百姓精神面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地方,
德庆,一个政策开明,制度完善的地方,
德庆,一个投资环境日臻完善的地方,
作为在德庆土生土长的人,作为德庆人,为德庆而骄傲,为德庆而自豪。






 粤东客家人 回复时间: 2008-01-26 15:43第 29 楼管理员:小维





Re:Re:Re:Re:广东设21个地级市是造成粤东、西、北部地区落后的罪魁祸首(征文)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重大项目布局要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六、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五)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减少领导职数,严格控制编制。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回复






 粤东客家人 回复时间: 2008-01-26 15:56第 30 楼管理员:小维





Re:Re:Re:Re:广东设21个地级市是造成粤东、西、北部地区落后的罪魁祸首(征文)
转贴:与“大部制”改革同步,我国近期正在广大农村推动村庄合并,“大村庄”将与“大部制”一起,成为中国未来政改的新目标。

十七大闭幕后,中国政体改革的步骤逐渐清晰,总体上呈现出“两头并进”之势。其中,对于“上头”而言,以“宽职能、少机构”为主的部委合并正在积极而稳步地推动,一些政府部门将面临整合,迈向“大部制”。与此同时,就“下头”而言,内地的广大农村地区近一时期正在探索村庄合并,这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不久前中国对于乡镇实行合并之后的又一农村重大变革。据悉,目前,在浙江、山东、江苏等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基层政府正着力推行乡村合并,大大减少了行政村乃至乡镇的数量,精简政府架构已取得较好效果。


著名“三农”研究专家高以诺指出,伴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民进城务工或者转变成城市居民的人数日益增多,已造成一些村庄,包括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呈现“空心化”急增的趋势。


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国情,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日益突出,而一些村庄在建设中土地浪费严重,村庄不断向外扩展,有的甚至占用农田,但腾出的旧房子却不拆除,形成了大量“空心村”。因此,若村民能适当集中居住在条件适宜的新楼房,不但能大大改善居住条件,而且能节约大量土地,符合中国国情。



回复






 马英一 回复时间: 2008-01-27 00:31第 31 楼管理员:牧野春风





Re:广东设21个地级市是造成粤东、西、北部地区落后的罪魁祸首(征文)





坚决反对矮化潮州,坚决反对汕头吞并潮州,潮州当初好不容易从汕头脱离出来,当初分离出来的潮州白手起家,经过全市人民的不懈奋斗,如今已经是广东东大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瓷都, 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 中国著名侨乡, 中国潮州菜之乡, 中国不锈钢制品之乡, 国家重点工艺美术城市, 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国家日用陶瓷特色产业基地等等金字招牌,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如果拆开并入汕头将会制约潮州的发展,没有好处.

回复






 诸葛文迪 回复时间: 2008-01-27 01:45第 32 楼管理员:牧野春风





Re:广东设21个地级市是造成粤东、西、北部地区落后的罪魁祸首(征文)
开头写得有的道理~~后面就有的不知所畏兼痴人说梦话!!!!

回复






 粤东客家人 回复时间: 2008-01-28 11:56第 33 楼管理员:小飞





Re:Re:广东设21个地级市是造成粤东、西、北部地区落后的罪魁祸首(征文)
(转帖)
城市化进程中的行政区划调整问题zz
发信站: 一塌糊涂 BBS (Tue Dec 23 23:44:04 2003), 本站(ytht.net)

摘要:推进城市化的过程,本质上是经济社会结构变革的过程。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既不能把调整行政区划作为推进城市化的唯一政策取向,又要积极、适时、合理地运用行政区划手段来加快城市化进程。



一、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必要的行政区划调整势在必行


我国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比较,既有许多共同点,如一般都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经济越发展,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越高等等。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有许多特殊的地方,反映在行政区划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研究:



1.大城市区划空间过小,人口密集度过高,制约了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的发挥。在整个城镇体系中,大城市的发展起着枢纽的作用,联动着整个城镇群的发展。但由于我国长期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在制度安排上采取严格控制大城市发展的方针,使得在行政区划中大城市的发展空间过小。过小的行政区域空间造成的结果势必带来城市边缘区的杂乱无章,带来城市质量的下降。没有一个合理的城市发展空间,就会造成城市土地地价不合理上升,环境恶化,管理、生活水准也都受到很大影响,最终导致企业外迁和资金外流。一般来说,城市经济具有典型的规模收益递增的特点,城市规模越大,效率越高。美国3/4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聚集在大都市区,日本8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大都市圈。这种大都市区或城市群,1990年全世界已有34个,其中发展中国家23个;预计到2000年将达到45个,其中发展中国家将达34个。我国人口众多,合理地发展大城市,扩大大城市的区域空间,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现实选择。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扩大城市的发展规模,不仅是大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有利于加快大城市与国际经济的接轨。



2.中小城市行政管理职能重叠,功能较弱,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不明显。截至1998年底,全国有583个中小城市,其占了全国城市数量的87%以上,成为带动辖区以及周边地区小城镇发展的“结点”。中小城市的发展,同样受制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城市与乡村之间分工合理、协调发展的整合效益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行政管理职能重叠现象较为普遍。“一城几府”的行政管理制约了城市的发展。浙江绍兴可以说非常典型,1998年中心城区总人口32.34万人,仅占全市总人口的7.6%;土地面积101平方公里,仅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2%。就在这么小的一个范围内,有绍兴市、绍兴县、越城区三级政府机构。一城三府所带来的城市建设、规划的难题是显而易见的,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城市空间无法得到合理的布局,造成基础设施重复建设。要素的空间布局受到了行政区划的限制,经济区划受制于行政区划,使绍兴城市经济社会的集聚辐射功能减弱。



3.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布局散,无序推进的问题突出。据统计,我国小城镇有5万多个,其中包括行政区划中建制镇1.8万个和4万多个乡政府所在地及部分集镇。相当一部分小城镇镇区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人口不足万人,可聚集的经济总量未达到全乡镇经济总量的20%。浙江省到1999年底,共有县城以下建制镇920个,建城区面积平均不到0.9平方公里,人口平均只有0.8万人,城镇人口规模在1万人以下的占80%,其中城镇人口规模在5000人以下的约占一半;平均每千平方公里有9.65个城镇,在浙北平原和温黄、温瑞平原等交通干线沿线地区城镇密集度已达每千平方公里20个城镇以上。有的镇与镇之间的平均间距不足3公里。由于小城镇的过密分布,导致城镇集聚效能不足,辐射半径过小。相当部分新建镇仍停留在原农村居民点的基础上。由于城镇规模偏小,基础设施达不到适度的规模,难以形成较为完善的城镇供水、排污、供电等基础设施和商业、科技、教育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且不利于乡镇工业的集中连结发展。



二、根据城市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实行积极、稳妥的行政区划调整政策


城市化是经济和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结构优化与升级在地域空间上的一种必然反映。在整个推进城市化的体制安排和政策取向中,行政区划的调整更带有全局性、联动性。它不仅是经济、社会、文化、历史、地理、传统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也会联动财政体制、土地流转、户籍制度等其他政策手段的运用。



1.适当扩大大城市的区划空间,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能力,实现高度城市化与高度现代化相结合。城市经济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特点,城市功能的完善为城市经济创造了规模效益。在规模效益的牵引下,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建成区面积的扩大就难以避免。大城市行政区划调整有三种方式:



一个比较谨慎和便捷的方式是在城市周边地区划进若干个建制镇。浙江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杭州、绍兴都采取了这种做法。杭州在余杭、萧山两市划进6个镇,扩大了行政区域范围,实现了跨钱塘江发展战略。绍兴市从绍兴县划进5个镇,市域面积由原来的105平方公里扩大到300多平方公里。这种摊饼式的城市扩张方式,好处是紧连母城,基础设施可以共享,开发成本较低,有利于集聚人气,发展第三产业。缺点是如果城市建成区面积过大,摊饼式地向外延伸,容易给城市管理、市内交通、环境建设等方面带来比较大的压力。



第二种方式是发展卫星城。以大城市为核心,建设若干个卫星城,形成城市群或城市带模式。这可以在相邻不远的县城中加以培育。1994年,国务院批准浙江台州撤地建市,在椒江、黄岩、路桥“金三角”地带建立组合型的台州市,椒江、黄岩由原来的县改为区,路桥镇升为区。现在经过五年的建设,一个大城市架构已拉开,其发展势头日益看好。1999年,台州市区GDP总额达到227亿元,列杭州、宁波、温州之后,在全省排第四位。发展卫星城的好处是大城市直接带动了周边城市的发展,既避免了摊饼式城市扩张方式给城市管理带来的难度,又扩大了城市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和私人汽车发展起来以后,大城市周边的卫星城极具发展潜力。



第三种方式是使各类开发区成为大城市的新区。开发区可以说是实现城市化的一种特殊形式,采取企业化运作的集中开发模式,其速度和效益比摊饼式城市扩容要高得多、大得多。其主要缺点是一些开发区远离母城,封闭运行,变成了单一的工矿区,与母城的照应和联动发展相对差一些,母城的基础设施、第三产业的发展难以与其共享。在大城市的发展中,要对开发区的区位功能作适当调整,努力使开发区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区。



2.解决中小城市行政管理职能重叠问题,扩大其对建制镇的带动作用。一是地、市在一个城市的,应撤地建市;二是县城在市区内的,应在多方案充分研究论证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有的可以撤县设区,有的也可以依托县域中心镇发展建设新县城。



3.合理归并小城镇,发展有地方特色、有产业支撑的中心镇。合理归并小城镇是由小城镇的特点决定的。浙江在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中,提出到2010年,要以县城为重点,着力培育100个中心镇,促进小城镇发展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根据这个发展战略,行政区划调整加大了工作力度,1998年浙江全省有1006个建制镇,1999年归并调减为989个,2000年上半年这个数字又有所下降。



三、充分运用规划手段和市场机制减轻行政区划调整的难度


行政区划调整在推进城市化发展的诸多政策当中,推进的难度是比较大的。要尽可能地运用规划手段和市场机制。

现在各地正在组织编制城镇体系规划,有的正在着手编制区域规划。区域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经过一定的立法程序,可以克服行政区划的约束,实现跨行政区的重要基础设施的联合开发和共同使用。这样,既克服了地区间、城市间不顾市场容量的具体条件,相互攀比,重复建设;又可使基础设施提高使用效率,实现投入――产出――再投入的良性循环。并通过制订与规划要求相适应的空间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区位选择进行必要的空间引导和调控。



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为解决行政区划的调整创造了一些有利条件。比如,在一些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政府采取特许经营权转让的方式,挖掘民间投资潜力,扩大民间资本介入领域,鼓励企业、个人带资进城直接投资和通过投资基金等形式进行间接投资。基础设施企业化、股份化运作以后,为突破行政区划,优化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比如温州的龙港和鳌江两镇,尽管行政区划分属两个县管辖,但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对一些共享性的城市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并建立股份公司,可避免重复建设。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使人的观念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只要对市场竞争有利,群众对适当的行政区划调整一般都会持积极的态度。实践表明,对行政区划调整、重新组合,不能简单地采取1+1=2的办法,而是应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实行“规划控制、计划指导、政策扶持、组织保证”的指导方针,这样行政区划调整工作都会取得比较成功。



四、政策建议


1.行政区划调整问题比较敏感,必须采取积极稳妥的方法和步骤,因地制宜,酝酿一个,成熟一个,调整一个,切忌刮风。要防止过去仅靠“县改市”“乡改镇”等行政区划变更简单提高城市人口比例的做法,而应该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因势利导,使行政区划的调整与城市化发展相协调。



2.行政区划调整要与其他政策措施配套运作。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户籍制度、土地利用制度、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政策体制安排要综合考虑。有的地方实行市管县的财政体制,在城市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实施方面就比较好协调,行政区划调整就显得不是很迫切;有的地方县财政并不归市里管,市县又在同一个城市,行政管理职能重叠,基础设施投资重复,行政区划调整就成为解决矛盾、推进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政策手段。



3.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行政区划调整都要纳入法制轨道。规划和区划都是一种长远的、带有战略性的体制安排,地方政府和城市市长主要责任是依法实施规划。规划的修改也应有严格的程序规定。同样,行政区划的调整也应该立法。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会使行政区划的调整做到更科学、更长远、更符合实际。



4.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要注意发挥上级政府的主导作用。由上级政府来决策可减轻下级政府操作的难度,便于统一各方面的认识。当然,上级政府也是在充分论证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作出决策的。(作者单位: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回复





查看其他各页 1
本主题: 34个回复 共1页 跳转到第页






本论坛为 广东省政府门户网站 与 南方新闻网南方论坛 合作共建,所有来帖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
不代表广东省人民政府及南方新闻网立场。请尊重作者版权,转帖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
如需转载本站首发帖文,请联系我们。
 
"开心是仙丹"文章网址在哪里,干麻会这么长的??
湛江、茂名合并新设湛江市,这样湛江人还是把重点放在湛江,茂名这边发展会比现在更慢!!
 
怎么设电白都不会发展起来,请问各位智者仁人,你们可以计算出,电白落后珠三角多少年吗?珠三角工资是电白的多少倍呢?
 
电白省 水东市 广东县 茂名街道办
 
QUOTE(过路人88 @ 2009年09月24日 Thursday, 11:05 AM)
怎么设电白都不会发展起来,请问各位智者仁人,你们可以计算出,电白落后珠三角多少年吗?珠三角工资是电白的多少倍呢?
[snapback]2853151[/snapback]​


珠三角的发展有政策的关照,港澳华侨的投资.
长三角的发展除了有政策的关照还有大量台湾华侨的回乡投资.
电白一没政策优势二是华侨同胞又少,叫外星人来也救不了电白.
 
QUOTE(13828642 @ 2009年09月24日 Thursday, 11:19 AM)
电白省 水东市 广东县 茂名街道办
[snapback]2853175[/snapback]​


这很有创意!特别是最后的!!很好
 
QUOTE(rock-ng @ 2009年09月24日 Thursday, 11:41 AM)
这很有创意!特别是最后的!!很好
[snapback]2853203[/snapback]​



哈哈
 
繁荣中国 消灭乡镇
aa.gif
jk2.gif
 
QUOTE(13828642 @ 2009年09月24日 Thursday, 02:19 PM)
电白省 水东市 广东县 茂名街道办
[snapback]2853175[/snapback]​


face3.gif
face3.gif
face3.gif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