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幽溪仙叔《2015春节诗会楹联选》 (3人在浏览)

QUOTE(225522 @ 2015年06月25日 Thursday, 11:29 PM)
老汪来论坛这么久。。。。。。。唯这次佩服他。。。。。
[snapback]3761780[/snapback]​


好玩就好!
 
文人必须有自己的气节。
 
但气节变得固执。。。。。。。就只是一个小文人。。不会是大师。。。。。。。。小师都不算。。。。
 
各位朋友,我是幽溪仙叔,由于进《电白论坛》,我是游客,不能发言,只好委托湖海山人了。
却说“2014中秋特别节目”,首先是立荣提出的,台领导以独特的眼光认同,并决定搞这一活动。作为朋友,我接受立荣的邀请,参与这一活动。但是,我与立荣各自是什么职务,是创意?是策划?是导演?没有说明,台也不明确。那时,我们没有意识,也全不在乎什么职务,因为大家都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我与立荣和永伦凭着一股热情,大小事情,共同商量,共同实施,在工作中探索。至于汪洋大海说湖海山人所发的职员表是山寨版,不对,此视频已制成光盘,许多人都珍藏。里面的职员表,确实是立荣亲自编写,经总编室审定,才可播放。但即便如此,也不能说职员表是绝对客观的。客观地说,没有台领导,没有立荣,是绝没有“2014中秋特别节目”的。立荣的付出,有目共睹,对他的贡献,大家应多多鼓励,好事者不可随意抹杀。至于我,请大家不要将我的名字与什么创意、策划、导演等等联系一起,那是虚的东西,更不是我的专业。大家能记住,在电白文化中,特别是诗会,在许许多多参与的人群中,我也参与,我已足够,并且很欣慰。
借此,我与立荣说说,《师徒论诗》里所描述的,是我本人亲身经历的故事。作品是我的,原著与编剧是我。可能由于匆忙,你写错了,应该修改,领导也有责任关注此事。这段时间,我在潜心写论文,少以你联系。从前工作出现的矛盾,都是由于艺术观点的不同,不要太在乎。我挺怀念我与你与永伦共同走过的风雨历程。在此,代我向你家人致以诚挚的祝福。
我详细阅读了朋友们的回帖,对一些朋友的肯定,我表示感谢!但我更多的,是失望!因为更多的朋友在参与那些没有意义的争论。此贴是楹联贴,朋友们应多从文本中探讨,如有肯定之处,我会很高兴,但我更在乎,朋友们从各方面指出我楹联的缺点,提出中肯的批评,哪怕是尖锐的,只要是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出发,我都乐意聆听。只有这样,才是在探讨学问,我也可以进步。
另外,湖海山人是我的朋友。我的这些楹联选,是决意不发表的,只作内部赠送用。而山人,一直以来,对电白楹联事业默默付出,我很敬佩。在他多次催促下,我终于改变了初衷。对山人的赏识,我很感谢。但是,山人在前言中对我楹联的赞赏,言过其实,置我于坐立不安的状态,不胜羞愧!我只有在羞愧中等待前辈们、朋友们真诚的批评与教诲。
 
声明三点:

一、幽溪仙叔,真名黄先球,沙琅镇人,不是电视台员工,在中秋诗会中与程导结识,并在程导推荐下,电视台聘请他加入春节诗会摄制组,协助程导制作春节诗会,任艺术总监,主要负责文字方面工作。工资3000每月,聘期5个月,合作已经结束。

二、幽溪仙叔拿来《师徒论诗》初稿,作者写的是司马幽,已故。怎么又变成了幽溪仙叔的作品,无从考究。但是摄制组有规定,每个人投来的作品,选用不能超过2首,如果当时作品署名是幽溪仙叔,此剧将不会选入拍摄。

原稿如下:

师徒论诗  

――选自《隐逸风骚录》(司马幽著)六十四卷之36

一日,仙叔接到居住在深洼的瘦竹髯翁之书信。信中道,髯翁于深山中发现一花,十分奇异,邀仙叔前往,共同观赏。仙叔大喜,便与白菜花泛舟同行。
一路上,鸟语花香,一派春色。仙叔抚琴,白菜花在旁磨墨。琴罢,仙叔诗兴大发,提笔赋诗一首《深洼行》(七律):

晨曦载尽泛舟发,满岸春光一路花。
瘦竹岩缝尖嫩笋,枯枝雾里吐新芽。
王孙古曲临湾问,浣女山歌戏水答。
惹引微风邀鸟叫,音音送我入深洼。 注:深洼,地名。

白菜花读罢老师之诗,很兴奋,说:“老师,诗从‘泛舟发’至‘入深洼’已完成起承转合。诗中嫩笋之尖,新芽之吐,争先恐后而观看春色也。尖吐二字,十分形象;再者,老师弹琴看作问,村女歌唱以为答,很有情趣。”
老师说:“随意吟罢,未经推敲也。”
白菜花说:“但是,有一字,晚辈读来很不习惯,可否更改?”
“何字?”
“‘音’之一字也,老师放弃高考时所作古体一诗:‘一弯剩水死深洼,枯藤老树满寒鸦。声声摧尽残花落,血阳西下别断崖。’‘声’字很自然,此处‘音’字改为‘声’字,平调不变,如何?”
老师笑道:“‘声’、‘音’二字之义非同也。有与无,长与短,先与后,如何连读?”
“有无,长短,先后也。”
“然。此乃古人之习惯,亦有崇前而抑后之意。声与音,如何连读?”
“声音也。”
“非也。今人已变,未知何故。老子《道德经》云:‘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而嵇康《声无哀乐论》云:‘音声之作,其犹臭味在于天地之间。’此二者,皆‘音’先而‘声’后也。至于‘声’、‘音’二字,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云,合奏之乐音曰‘音’,单一发出之音响曰‘声’。为师前作古体,只有寒鸦作叫,故用‘声’字;今作七律,有琴声、歌声、风声、水声、鸟声,倘若把嫩笋之尖,新芽之吐都想象有声,乃名副其实之合奏曲也。故用‘音’而不用‘声’也。”
白菜花恍然大悟,深服老师一字之论!忽然间,白菜花心中猛然涌起一股热流,两颊通红!这股热流,不知是对老师的仰慕,还是什么,她急忙转身,遥望青山绿水,长久发呆……
过了许久,白菜花渐渐平静下来。她反复吟诵老师之诗,突然发现,老师这首七律中的每一句、每一字居然与七律平起式标准模式之平仄处处吻合!一字不错!一、三、五皆论,没有可平可仄问题!于是,她想起老师的另一首词作《醉花阴》:

几抹残云绕陡峭,
破庙萋萋草。
泣血日西沉,
点点哀思,
尽怨山花笑!

入夜秋风临古道,
鸟闹深山坳。
枕上泪涟涟,
素月掀帘,
错把无眠照!

这是老师十七岁放弃高考后,在痛苦中所作。词中的每一句、每一字也与标准词谱之平仄处处吻合,一字不错,也没有可平可仄问题!
白菜花十分好奇,十分佩服,于是,她问老师:“老师,对于‘一’字,您作诗向来多取古仄,少取今平,如此看来,此诗每句、每字与七律平起式标准模式之平仄处处吻合,一字不错!与您早年的《醉花阴》一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您是怎么做到的呢?”
老师说:“今之电脑,每秒搜索无数,人脑亦然。当博览群书,融会贯通,运用之时,得心应手也。”
“老师,我也要作一首完全符合标准模式平仄之七律,一、三、五皆论,一字不错!”
“欲速则不达。万万不可囿于音律!作诗立意在先,音律在后。不要出现太多拗句,进行太多拗救,如此,不如作古体。但古体之立意再美,也不是至美!必须注重几千年后之音律。你当一步一步精读古人之书,不必操之过急。”
两师徒谈话中,小舟轻快地行走……
从此,为了作一首模仿老师风格的,完全符合标准模式平仄,一字不错的七律,白菜花夜之苦想,日之冥思,俨然一个《红楼梦》之香菱!刚刚进入夏天,终于得一首七律。
早上,她带上诗稿,拜见风竹主人,说:“师伯,昨夜老师作一首七律《夏夜》,我抄了下来,您评评看。”风竹主人展开诗稿,细细吟诵:

入夏山花夜露娇,微风缕缕吻白茅。
弯溪隐显萤光闪,曲道依稀树影摇。
静雅髯翁观古月,顽皮小子闹狂猫。
流星刹那天空划,抹尽纷烦万事消。

吟罢,拍案叫绝:“美哉!何其绝妙!”
“何事绝妙?”刚好仙叔进来。白菜花怵然,忙收起诗稿。
风竹主人指着诗稿说:“师弟之新作,绝妙!”
仙叔拿过诗稿,见是白菜花手迹,已知其意。吟罢,严厉地对白菜花说:“诗,乃真情流露,模仿他人之意,假托他人之名,诗品低下,不可取也!”
白菜花说:“是。”
仙叔问:“王献之《鹅群贴》可临满一百遍?”
白菜花答:“已临至87遍。昨晚因作此诗,未完成。”
仙叔:“不严于律己,乃汝之错。速回作临,今晚交上。”
“是。”白菜花唯唯诺诺而退。
风竹主人拿过诗稿,再读一遍后说:“知是假托之作,再读一遍。但还认为确是佳作,只是感觉不如当初,何解?”
仙叔说:“贤兄初读,以为弟之所作,后读,知其不真也,故有分别。”
风竹主人说:“花儿之诗,模仿贤弟风格,惟妙惟肖。中间两联,一景一人,对句工整。诗中既有风吻白茅之实,又有树影依稀之幻;既有观古月之静,又有闹狂猫之动!虚实相间,动静相依,如此意境,足可直贯远古!而且完全符合标准模式平仄,一、三、五皆论,一字不错!如此年少,音律精通,百倍努力也;而尚未经历挫折,居然写出隐士风韵,只在于才情也。”
仙叔说:“花儿才华横溢,古人亦不过如此也。”
“既如此,何不予以鼓励?”
“年轻人,不宜过于赞美,否则,飘飘然矣!”
两人兴奋,为花儿之才情,举杯痛饮……


由于程导选用此微电影是为诗会节目服务的,为了与诗会主题贴切,所以已对剧本稍作修改。

三、请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诗会画面是别人拍摄,后期制作而来的,如果发文字稿就发文字稿,使用别人的图片要经过别人的同意,否则是侵权。
 
幽溪仙叔声明:“司马幽”是我的另一笔名,和“幽溪仙叔”一样,都暗含一个“幽”字。由于写《隐逸风骚录》,里面涉及许多人,其中“幽溪仙叔”也在里面,我不想自己写自己,便托另一笔名“司马幽”了。自古至今,没有任何人认识写《隐逸风骚录》的“司马幽”,只是我一人的事情了。我有好几个笔名,只是“幽溪仙叔”笔名常用,大家知道,“司马幽”少用,没有知道而已。
 
呵呵,原来如此,又何故在世人前说司马幽是你的好友,得了肝癌而死?真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啊,你可算是一个合格的演员。
 
相对诗文而言,我更喜欢里面的女人。。。

我是进来观赏女人的。
 
文人化名写自己本来很正常的。
 
留一步路,大家好走。
 
非常打嘴巴的事,新近又发生了。
详情我先闭嘴。
 
在网上曝人真名,唉!
这个帖,我都不好意思顶了。
 
声明:
以上图片大都引用自电白电视台的《2015年琪昌春节诗会》,
其出品人为何台长,导演与摄影为程立荣,艺术总监为幽溪仙叔(有聘书),后期制作程立荣我小书童。
还有个别图片引白电白电视台2014《中秋诗会》,播放时工作人员名单上,策划与摄影程立荣,导演仙叔,后期制作程立荣。制片人应为何台人吧。
以上说清楚,以免侵权。
 
以上楹联发表前经有关领导审核过,属授权发表。
 
仙叔与慧谋的合照,摄影者可能是程立荣,没问过。
 
一、仙叔是不是中秋诗会的导演,有中秋诗会的视频为证。
尽管这个职员表打得随便――是程自己打的,但必经台审核才播出的。
二、外聘人员同样可当导演,仙叔又被聘回当某专题总导演也正常。
三、中秋诗会时程与仙关系融洽,两人其实都是导演与策划,分工并明确。实际上似汪永伦也名列三个主创人员之列。春节诗会中确定程定为导演,但《师徒论诗》和《心灵寄语》是仙叔导演的。掂说其实汪永伦原说好是朗诵方面的导演,但后来操作中比较复杂。三个主创人员的名字有的在春节诗会的职员中并不被突出。
仙叔作为外聘人员,就不能当中秋诗会的导演或导演之一?
 
不谈楹联艺术,为一个无谓的虚名争吵,无聊。
 
001、咏吴兆奇(古韵)――

岱色仪南海;
儒风沐绿城。
山人叹曰:五言呈大气,入木必三分。

002、咏张慧谋(新韵)――

撷山色调合浪漫,挹水声滋润逍遥,惬芤卜蔷莫属!
拢日光连缀文章,月影织编诗句,悠悠然舍我其谁?
山人曰:妙语成联,精彩纷呈,分句字数灵活,节奏不拘泥于马蹄韵,至此方知从前我是井底观天。
 
仙叔之联,改要打印几份,发给联友,让大家看看我们从前走的是什么路。
 
003、咏刘屏(古韵)――

朱唇轻启,桃花李花玫瑰花,花花尽醉;
翠黛微弯,仙草芝草含羞草,草草同晕。
山人曰:上下联的前四字是细节描写,后面用拟人、反复、衬托手法,前实后虚,虚实结合,表现刘之美更能以情动人。
我看不是花草醉,是仙叔在旁陶醉了。
 
认真读了上面的回贴,感慨万千。有的人在为艺术虚心学习,精益求精;而有的人却在为名利勾心斗角,费尽心思。真正在艺术上有成就的,必然是心胸宽广之人。

单看字面,就大概可以读懂各位网友的性格与才气。
 
004、咏朱积(古韵)――

漫天泪血知残日;
一地沧桑见落花。

注:朱先生《一朵花正在回头》,给吾以心灵之震撼!
山人曰:王力云语言当口语化、规范化,欲以言量文学之语言,悲剧矣!
此联单联虽为七言,用语凝练,功力透纸上。用语新颖,文学之语言陌生化,令读者开阔视野看到一幅清新的风景。细细品味,情为联所感染,神韵更如流水潺潺不绝。


005、咏梁小江(古韵)――

诗之思,长江水,淌流纵错之大川,汩汩也连绵不绝;
联之法,庖丁刀,剖解纷繁之世事,恢恢乎游刃有余。
山人曰:既写梁之诗才联智,更写处事之能,彰显其不凡之气度。
 
008、咏江夏笠(古韵)――

滚滚文思,从三寸麟管尖流泻;
茫茫故宇,于一颗精舍内包藏。
山人曰: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其道也。从大处入手,小处收束,巨细结合,方显江夏笠包容天地之才。
 
009、咏叶进雄(新韵)――

进乃会骚人,红荔园中读论语;
雄而怜弱者,浮山岭下诵佛经。
山人曰:鹤顶格,一妙。上联写叶读儒经会骚人,显然修得儒之仁心,故入世而人情练达。下联写主角一身而言行思想中显慈悲心,更内修佛性。全联高赞叶修得内圣外王之果。
 

相似主题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