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粤西
学前班
- 注册
- 2019-04-01
- 帖子
- 62
- 反馈评分
- 8
- 点数
- 0
与湖海山人之相识,缘于诗会,与他的诗。
听闻他是一名中学老师,却也是文学之博士。
读其诗,无以至流芳百世,但见他一篇短诗之评析,又惊叹他不虚此名。
此诗是诗会导演程立荣所作,名《登晏境岭》
全诗如下:
《登晏镜岭》(古风)
程立荣
旭日出云端
潮声送我还
登高临远处
千舟童子湾
以下是湖海山人为此诗所作评析:
写诗的缘由:一日凌晨,诗人和友人乘船从海上归来,在童子湾登岸,众人登上旁边的晏镜岭看日出,一轮红日出现在海平面云端处,再看后面的童子湾,停泊着千艘渔船,好不壮观,诗人因此灵感大发,乃有此诗。
评析:这首五言古风意境开阔,气势恢宏,画面富有动感,实是难得。
一、画外之画。起笔“旭日出云端”,交待时间为早晨,描写日在云端的景象,也表现诗人不凡的思想境界。第二句中只提“潮声送我还”,却不说我从何处回,五字调动读者的想象,给我们一个留白:诗人是何时从何处归来的?结合起句“旭日出云端”,读者可以想象诗人披着一身红霞,从远方海天相接的烟雾迷茫处归来的。这里这里营造的画面可以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二、意境中的四远。“旭日出云端,潮声送我还”,让读者想象诗人从远方回来,因此画面以平远为主。同时,根据首句的时间,我们可以想象诗人何时从远方动身,这首暗含着久远的画面。首句与次句配合,境界更具平远和久远的张力。
转句“登高临远处”,画面与前面相比,立体感强烈,上句的平远转为高远。“千舟童子湾”与前句相应,又显得深远和平远。“千舟”的童子湾,视野广阔,画面仍是平远为主,但与前面的“高处”相应,又显得深远,更显开阔。诗人站在高处,久久地远眺,意境的久远更跃纸上。中国诗往往以叙述代替描写,这句看起平常的叙述却创造空间上的平远、深远和时间上的久远意境,耐人寻味。
三、动静相衬。诗人在日出时随潮声回来,再登上高山,画面都是动态的。
最后一句,诗人由动而静,“千舟童子湾”的静态画面与前面的动态形成鲜明的对比,更突出动静之美。读者可以想象:诗人可能经长途跋涉,带一身潮声,方从海上归来,步伐未息,又登上高山,远眺千舟的童子湾,画面至此定格,诗人伫立良久,静静地欣赏这壮观的景象,尘劳尽洗的愉悦由想而知。
四、修辞之妙。“潮声送我还”采用拟人手法,将以主动写被动,虽是在“我”在早上潮声中归来,但在诗中是潮声有情主动送我归来,画面富有动感,潮水有情,创造与人景合一的境界。同时,另三句都是写视觉画面,这句从听觉上写,也丰富了全诗的内容。
这首五言古体诗在意境上既有空间的上平远、高远和深远,也有时间上的“久远”,意境不凡,更有动静相宜,视听相衬,真是短诗中的精品。
(评析:湖海山人)
愚人之见,《登晏境岭》此诗固然写得好,但若无湖海山人的这篇评析,顿失精彩也。故其缺一不可。
以山人与程导的关系,这无疑不只是拍马,还是知音,更佐证了山人之文采与才华。
可惜,可叹,诗会已远,诗人。。。也缺钱。。。
桃花仙人桃花庵,又摘桃花换酒钱。。。。。。
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小书童2019.08.11
听闻他是一名中学老师,却也是文学之博士。
读其诗,无以至流芳百世,但见他一篇短诗之评析,又惊叹他不虚此名。
此诗是诗会导演程立荣所作,名《登晏境岭》
全诗如下:
《登晏镜岭》(古风)
程立荣
旭日出云端
潮声送我还
登高临远处
千舟童子湾
以下是湖海山人为此诗所作评析:
写诗的缘由:一日凌晨,诗人和友人乘船从海上归来,在童子湾登岸,众人登上旁边的晏镜岭看日出,一轮红日出现在海平面云端处,再看后面的童子湾,停泊着千艘渔船,好不壮观,诗人因此灵感大发,乃有此诗。
评析:这首五言古风意境开阔,气势恢宏,画面富有动感,实是难得。
一、画外之画。起笔“旭日出云端”,交待时间为早晨,描写日在云端的景象,也表现诗人不凡的思想境界。第二句中只提“潮声送我还”,却不说我从何处回,五字调动读者的想象,给我们一个留白:诗人是何时从何处归来的?结合起句“旭日出云端”,读者可以想象诗人披着一身红霞,从远方海天相接的烟雾迷茫处归来的。这里这里营造的画面可以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二、意境中的四远。“旭日出云端,潮声送我还”,让读者想象诗人从远方回来,因此画面以平远为主。同时,根据首句的时间,我们可以想象诗人何时从远方动身,这首暗含着久远的画面。首句与次句配合,境界更具平远和久远的张力。
转句“登高临远处”,画面与前面相比,立体感强烈,上句的平远转为高远。“千舟童子湾”与前句相应,又显得深远和平远。“千舟”的童子湾,视野广阔,画面仍是平远为主,但与前面的“高处”相应,又显得深远,更显开阔。诗人站在高处,久久地远眺,意境的久远更跃纸上。中国诗往往以叙述代替描写,这句看起平常的叙述却创造空间上的平远、深远和时间上的久远意境,耐人寻味。
三、动静相衬。诗人在日出时随潮声回来,再登上高山,画面都是动态的。
最后一句,诗人由动而静,“千舟童子湾”的静态画面与前面的动态形成鲜明的对比,更突出动静之美。读者可以想象:诗人可能经长途跋涉,带一身潮声,方从海上归来,步伐未息,又登上高山,远眺千舟的童子湾,画面至此定格,诗人伫立良久,静静地欣赏这壮观的景象,尘劳尽洗的愉悦由想而知。
四、修辞之妙。“潮声送我还”采用拟人手法,将以主动写被动,虽是在“我”在早上潮声中归来,但在诗中是潮声有情主动送我归来,画面富有动感,潮水有情,创造与人景合一的境界。同时,另三句都是写视觉画面,这句从听觉上写,也丰富了全诗的内容。
这首五言古体诗在意境上既有空间的上平远、高远和深远,也有时间上的“久远”,意境不凡,更有动静相宜,视听相衬,真是短诗中的精品。
(评析:湖海山人)
愚人之见,《登晏境岭》此诗固然写得好,但若无湖海山人的这篇评析,顿失精彩也。故其缺一不可。
以山人与程导的关系,这无疑不只是拍马,还是知音,更佐证了山人之文采与才华。
可惜,可叹,诗会已远,诗人。。。也缺钱。。。
桃花仙人桃花庵,又摘桃花换酒钱。。。。。。
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小书童2019.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