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分享 山区的怀旧之行 (1人在浏览)

小年轻上山打野炮有伤风化,不建议小情侣们上山。

upload_2019-4-10_19-15-28.png


情侣夜间散步,还是去石角的江岸最好啦。

在沙琅江畔卖水果的小伙子,胖乎乎的,他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见下面照片1----3 :

upload_2019-4-10_19-4-50.png

1
upload_2019-4-10_19-6-46.png

2、虽然他只赚到了我的一点钱,但看他开心的样子,我也开心了。我帮衬不多,只买了27元水果。

upload_2019-4-10_19-6-13.png

3
 
你吹箫是在沙琅教办没搬走之前吧?我在白天是不敢一个人在铜鼓岭散步的,昨天幸而有一个熟人作伴。


浏览附件326073
我感到现在的铜鼓岭阴森森的,以前没这种感觉,如今树多了,草多了,又见到墓……
现在一样吹笛(非箫),我不怕鬼。
吹箫
 
最后编辑:
吹箫,给人的感觉很重口味
箫是低音,笛是高音,你说的重口味,我想不明白。
反正箫笛以前都竹做的,是不是加了酱油和介辣叫重口味,岛国的干巴爹音乐爱好者好象没这招,真心请教能不能科普一下。
 
几时来观珠,说说观珠的故事?
 
几时来观珠,说说观珠的故事?

--------------------------------------


你是当地人,你讲观珠故事最适合不过啦。昨天去沙琅有特别目的才去的。

乌云笼罩下的浮山岭,过了浮山岭的北麓就是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陈济棠的妻子莫秀英的家乡分界了,浮山岭的南麓却是国军副军长王德全的故乡下垌永乐。

见下面照片1、2 :

upload_2019-4-10_22-9-6.png

1
upload_2019-4-10_22-9-32.png

2
 
铜鼓岭是个专门死人的地方,清朝丶民国时候是处决山贼的地方。

------------
噢,老刑场了。

475640f0afc8f915e170f1dc9b3c8ebc.jpeg

登铜鼓岭的另外一条山道。
 
喜欢听天涯老师讲故事。引人入胜,如亲临其境。画面感很强

----------------

多谢你,过誉啦。

我们在下垌吃了一餐鸭。水东地区有的鸭粥店让我总觉得缺斤短两,一斤最多是7两,坤仔的大排档似乎不存在这个问题,坛友有机会去下垌,不妨去坤仔那里试试味道,看看是否短秤。这家大排档是三个小伙子经营。掌厨的应该是坤仔啦。见下面照片1、2、3 :


upload_2019-4-10_22-28-19.png

1
upload_2019-4-10_22-30-21.png

2、图为坤仔

upload_2019-4-10_22-31-9.png

3、图为坤仔(右)。也是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了。


upload_2019-4-10_22-32-3.png

4
upload_2019-4-10_22-33-28.png

5、图为坤仔的大排档。
 
看了楼主的文章,又想起了小学初中的时代,当里没少到铜鼓岭上玩,小时不怕。呀,作为本地人都很少了解过这些啊,只是时不时听些说村里谁谁在二中读书时,爬臭水沟跑了回来,要不当时就没命了,真是惭愧啊!
 
我01-05年在铜鼓岭的旧教办住了几年,在那里认识了很多同事朋友,结下了真挚友谊,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至今时常梦回铜鼓岭
 
小时候听过老人家讲两派斗争的故事,现在知道的也越来越少了。
 
看了楼主的文章,又想起了小学初中的时代,当里没少到铜鼓岭上玩,小时不怕。呀,作为本地人都很少了解过这些啊,只是时不时听些说村里谁谁在二中读书时,爬臭水沟跑了回来,要不当时就没命了,真是惭愧啊!

----------------------
upload_2019-4-12_8-59-47.png

沙琅粮管所。听粮管所老职工对楼主说,有绿色箭头指向的尽头就是当年的臭水沟遗址,今已填掉修建了楼房。


79b619b37b7d4edfff742cae2b9393aa.png

沙琅石角大桥。当年有红圈的桥端是那霍司派红八一兵团在此值班,防堵核派从黄岭打过来,核派水东独立师当年曾沿着石角大桥攻过来,被守桥司派打死一人,一人被打跛脚。沙琅江一时成了沙琅古墟的护城河,但核派不是傻瓜,他们从观珠那边过来打沙琅的司派。
 
最后编辑:
现在的石角桥是1985年建的,记得旧桥在现在的桥下游二三十米远之处,印象中是木质的桥。
 
现在的石角桥是1985年建的,记得旧桥在现在的桥下游二三十米远之处,印象中是木质的桥。
旧桥是条木桥,每次坐车过桥晃悠悠的,心特害怕。
 
就是
喜欢看楼上的相片,满满的怀念。





upload_2019-4-13_12-56-17.png
回到水东后,我老是想起这个卖水果的小贩,他的形象我很喜欢,他淳朴,对生活的追求很简单,就是能保证每天有米下锅里,子女有衣服穿,有书读就行了。你看,他手里那张100元就是我付的水果钱,他一边找零钱,一边笑,他笑可能是因为我买了27元水果,我叫他贴回70元就可以了。


upload_2019-4-13_13-18-34.png

这条盘山水泥路在铜鼓岭的半山腰,行起来好应。置身这里,沙琅的往事由不得也想起了很多。我在20世纪80年代经常到沙琅出差,也认识过个别当女教师和几个沙琅墟的姑娘,其中有一位沙琅居民妹身材、外貌都很美,只知道她母亲是在供销社工作的。
 
最后编辑:
旧桥是条木桥,每次坐车过桥晃悠悠的,心特害怕。

是木桥,我也回忆起来了,当时下乡到黄岭办完事,又去沙琅。
 
浏览附件326301
回到水东后,我老是想起这个卖水果的小贩,他的形象我很喜欢,他淳朴,对生活的追求很简单,就是能保证每天有米下锅里,子女有衣服穿,有书读就行了。你看,他手里那张100元就是我付的水果钱,他一边找零钱,一边笑,他笑可能是因为我买了27元水果,我叫他贴回70元就可以了。


浏览附件326303
这条盘山水泥路在铜鼓岭的半山腰,行起来好应。置身这里,沙琅的往事由不得也想起了很多。我在20世纪80年代经常到沙琅出差,也认识过个别当女教师和几个沙琅墟的姑娘,其中有一位沙琅居民妹身材、外貌都很美,只知道她母亲是在供销社工作的。
老师在沙琅有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小时候听过老人家讲两派斗争的故事,现在知道的也越来越少了。

---------------

upload_2019-4-13_13-50-6.png


1983年,我出差沙琅,起到了铜鼓岭,一个当地青年教师站在沙琅教办台阶上指着30多米远的古凉亭说,那里是武斗刑场……我站在这里的位置就是1968年7月下旬核派枪杀司派俘虏的范围……
 
---------------

浏览附件326304

1983年,我出差沙琅,起到了铜鼓岭,一个当地青年教师站在沙琅教办台阶上指着30多米远的古凉亭说,那里是武斗刑场……我站在这里的位置就是1968年7月下旬核派枪杀司派俘虏的范围……
清明节后,你去拜祭那些死去的年轻学生?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