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学和初中读书时,班主任每学期或每年至少家访一次,高中时基本就没有了。
印象最深刻的是:自己小学1一3年级时读书成绩不好,主要原因是贪玩调皮,加上父母工作太忙,虽然也着急,但也没什么好办法,反正小孩子读书就靠学校和老师了,自己对老师的感觉也是隔膜、对立和无所谓的。
真正改变这一状况的是3年级第二学期的一个晚上,班主任到家里家访。班主任和父母面对面交谈,自己在一旁低着头非常紧张和害怕。此后,潜意识中总感觉要学好一些,今后老师再家访时自己不会再低头紧张害怕。加上家长关心度加强了,老师教学也有针对性了,自己学习自觉性也不断提高,成绩也逐渐提升了。至今,我还对老师的那次家访记忆犹新。
现在我也为人父母做家长了,小孩子也念初中了,从小学到初中,除了每年学校开一次集体家长会之外,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从未有家访过,好像这个制度已被遗忘和丢弃了。作为家长,我感觉和老师关系是隔膜的,最多是电话信息联系或微信群发个通知信息,家长和老师并没有真正建立沟通桥梁。远远没有”家访”这个形式效果好,双方通过面对面交流能了解多方面信息,强化老师和家长联系,会对孩子思想意识转变、提商教育针对性、以及教育精准性能起到重要作用的。
教育局和学校不是总说要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吗?因此,我建议学校要加强家访工作,形成制度,列入绩效考核。教育局要加强督促落实,这也许是一项夯实和提升电白教育的基础性重要工作,决不能遗忘和丢弃!
从提升教学角度看:老师抽时间开展家访,应该总比抽时间跳舞对教学有利吧!相信社会和家长都会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好评的。
梁局长要想实现弯道超车,还是从做好家访工作抓起吧!
印象最深刻的是:自己小学1一3年级时读书成绩不好,主要原因是贪玩调皮,加上父母工作太忙,虽然也着急,但也没什么好办法,反正小孩子读书就靠学校和老师了,自己对老师的感觉也是隔膜、对立和无所谓的。
真正改变这一状况的是3年级第二学期的一个晚上,班主任到家里家访。班主任和父母面对面交谈,自己在一旁低着头非常紧张和害怕。此后,潜意识中总感觉要学好一些,今后老师再家访时自己不会再低头紧张害怕。加上家长关心度加强了,老师教学也有针对性了,自己学习自觉性也不断提高,成绩也逐渐提升了。至今,我还对老师的那次家访记忆犹新。
现在我也为人父母做家长了,小孩子也念初中了,从小学到初中,除了每年学校开一次集体家长会之外,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从未有家访过,好像这个制度已被遗忘和丢弃了。作为家长,我感觉和老师关系是隔膜的,最多是电话信息联系或微信群发个通知信息,家长和老师并没有真正建立沟通桥梁。远远没有”家访”这个形式效果好,双方通过面对面交流能了解多方面信息,强化老师和家长联系,会对孩子思想意识转变、提商教育针对性、以及教育精准性能起到重要作用的。
教育局和学校不是总说要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吗?因此,我建议学校要加强家访工作,形成制度,列入绩效考核。教育局要加强督促落实,这也许是一项夯实和提升电白教育的基础性重要工作,决不能遗忘和丢弃!
从提升教学角度看:老师抽时间开展家访,应该总比抽时间跳舞对教学有利吧!相信社会和家长都会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好评的。
梁局长要想实现弯道超车,还是从做好家访工作抓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