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蔡旭: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 (1人在浏览)

湖海山人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注册
2006-09-25
帖子
25,094
反馈评分
766
点数
191
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
——读黄德青长篇小说《村童》
蔡旭

编者:蔡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副会长)。曾任《海口晚报》总编辑、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任“世界华文散文诗年选及微信”主编。高级编辑,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出版散文诗集《顺流而下》、《简单的生活》、《蔡旭散文诗五十年选》等25部,散文集4部,短论集4部。

他读《村童》后,称赞《村童》站在应试教育失败的对面,为少年儿童提供了一条健康快乐成长之路:把少年儿童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从“闭门读死书”中解救出来,从“不输在起跑线”的忽悠中解救出来,让他们在无忧无虑天真烂漫中快乐长大,让他们在亲近自然、了解社会、贴近生活中,去强健身体、锤炼品德、聪明头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最后强调指出:“这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是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当前的教育,无疑于一条生产“机器人”的流水线。从胎教、婴儿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直至大学教育,全是应试教育。作业名目繁多,考试层出不穷:早作业、午作业、晚作业、课堂作业、课外作业、家庭作业、暑假作业、寒假作业;日考、周考、旬考、单元考、期中考、期末考、学科抽考、县市统考、模拟考、比赛考、毕业考、升学考;周末与假期还有兴趣班、特长班、培训班、补习班。在这条生产线上,一切与应试无关的内容与环节都被剔除了,情感教育、生产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生活技能教育都缺失了,思想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也几乎有名无实,只虚不实。结果是,少年儿童的童真与快乐被剥夺,活泼浪漫的天性被埋没,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遭摧残,近视、肥胖、体质下降成普遍现象,灵魂被压力扭曲,而促成了偏激内向的性格。小学累,初中苦,高中拚,大学混;玩的年龄被逼学习,学习的年龄只想玩耍;满负荷的知识灌输,把学生压制成缺乏思想感情,缺乏意志毅力,缺乏理想信念的“机器人”。

当前的教育,严重危害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也就严重危害着国家与民族的未来。这是教育的失误,教育的失败。为此,广大家长、教师及社会上的有识之士不禁喊出了“救救孩子!救救教育”的强烈的呼吁。
正是有鉴于此,电白作家黄德青怀着拯救当前教育的情怀,历时6年,创作了这部40万字儿童题材的长篇小说《村童》(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

《村童》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生活为背景,以作者少儿时代的经历为素材,描写了一群农村少年的成长。粤西贫穷山村黄家村的儿童郎子及他的小伙伴水子、莲子入学了。他们没进过幼儿园,在原生态的放养中度过。在小学低年级,学校重点培养的是良好的学习态度。在课外时间里,可以按着天性,继续原生态的玩耍,他们游泳、爬树、装鸟、捕蝉、钓鱼、打蛇、放牛、摘豆、拾稻穗、烧黄蜂。到了高年级,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他们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他们在“玩”中感受了自然,认识了社会,丰富了生活,从而扩大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面,掌握了生活知识与生产技能,培养了生存、自救与独立生活的能力,锤炼了强健的身体,养育了聪明、机智、灵活的头脑,磨炼了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激发了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热爱祖国的热情。郎子由一个“调皮王”变成了学习尖子、学生干部和全县的标兵,他的伙伴及班级也成为先进与模范。
事实上,郎子们的成长过程,才是少年儿童充满人性的成长之路,才是健康、快乐、幸福的成长之路,才符合科学的正确的成长规律。《村童》这部儿童小说,它的主要价值,就是站在应试教育失败的对面,展开了一幅少年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的理想的画图。

当然,作为一部小说,《村童》不是以概念式的说教,来阐述它的主题与理念的。它以生动活泼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优美细腻的叙述描写,艺术地达到了作者的意图,给读者提供了一部可信的、可读的、可赞赏与回味的佳作。

《村童》全书39章,实际上写了40多个故事。光从标题上看:《斗豹虎》《装鸟》《捕蝉》《捅蜂窝》《打柴》《拾稻谷》《炸碉堡》《赶鱼上锅》《钓趣》《透黄鳝》《掏鸟巢》《与蛇作对》《烧黄蜂》《套杀白尾狗》等等,就可看出农村生活场景的丰富多采及村童玩耍的花样百出。《斗豹虎》中外号“老铁”与“大屁股”的豹虎的三局搏斗,写得波澜起伏、妙趣横生。《与蛇作对》中对蛇的有毒与无毒、凶狠与温和,及抓蛇与打蛇的各种区别,打蛇的技巧的描述;《烧黄蜂》中关于蜂巢与水源之间的“神秘通道”的发现;《套杀白尾狗》中狗窝设置的精明及孩子们判断的依据,以及斗争过程的惊心动魄,都写得十分精彩。这些叙述与描写,充满了生活气息、地域特点与儿童趣味,既为孩子们童年的快乐提供了背景与条件,又为他们的成长作了见证。

这些丰富而有趣的故事与生活镜头,正反映孩子们的快乐成长的途径。各种不同的玩法,都对他们的成长有着不同的作用。一些是少儿的天真与童趣的体现,如斗豹虎、推铁环、弹玻珠、跳房子;一些是兴趣与学习技能的结合,如游泳、爬树;一些是兴趣与解决生活问题的结合,如抓鱼、摘山稔、烧黄蜂;一些体现了生存能力与聪明才智的增长,如斗蛇,打白尾狗、戽水等;甚至一些错事,如偸甘蔗、打乌、打架,也会从负面转为他们成长的财富。这些符合儿童的天性的活动,正是他们的品德、心智、身体与能力在正确的道路上成长的最好的途径。

正是在对这些充满童趣、充满人性的描述中,小说的人物形象得到了很好的塑造。小说的主人公郎子,是一个贫穷、朴实、平凡,超过入学年龄三年才走进学校的农村小孩,自幼经风沐雨、摸爬滚打、贪玩嬉闹,养成了不怕苦累、胆大心细的性格,同时又是一个“调皮王”。经过学校、家庭的教育,及在广阔天地的自由发展与千锤百炼,而成了一个学习刻苦、聪明能干、勇敢果决、具备带头力量与领导才能的“学生王”。他不是“完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向上的轨迹、转折的节点、发展的层次,还是很分明的。正是如此,这个人物形象,就显得有骨有肉,可亲可信。小说在塑造他的时候,用了大量的故事与细节,写得生动而饱满。《过年》中的“抢鞭炮”,显出了他的有勇有谋,《进军侠义塘》中出人意外的戽干湖水的办法,又表现了他高人一筹的创新能力。甚至他与美少女竹子在“一帮一”中产生的朦胧的微妙的感觉,也由于真实与准确,而丰富了这位乡村少年的形象。他从“调皮王”到“学生王”的成长,是符合科学规律的,是合情合理的,是有说服力的。
在天真烂漫、奋发向上、生龙活虎的乡村少年的群像中,作为主要“配角”的水子和莲子,在一起成长中又各有自己的个性,水子的身壮心粗与莲子的“假小子”性格,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几位家长,郎子父亲“煮粥佬”的外严内慈,水子父亲“笔杆子”的以子为主,莲子父亲“铁算盘”的精明自私,也刻划得历历在目。语文老师的严厉,班主任杨老师的慈祥,虽用笔不多也写得鲜明突出。

作者在山村长大,读过师范学院,当了14年小学、初中、高中老师,又当了20多年公务员,他的理论素养、广阔视野、文字功底,为小说的成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尤其是他童年的亲身经历,农村生活的丰富积累,及对环境与事物的观察入微,使他在小说里的叙述与描写十分具体与生动。他对景物的描写美丽如画,如《装鸟》中的仲冬:“漫天纷飞”的细雨“软绵绵的”;挂在枝头,“晶莹而透亮”;铺在白草山上,“白皑皑的一片”;沁到土地里,“唤醒”冬天万物。被雨水“洗开了眼睛”的小动物“钻”出来觅食,大地出现无数叽叽喳喳的鸟儿“吃”小动物,小动物又“吃”更小动物的景象。写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醒春图”!小说中小孩与动物的故事,既有情节性,又有知识性、趣味性,完全可以同电视中的《动物世界》相媲美。而对“沙琅三绝”(粉皮、豉油、通心菜)的描述,也可进入《舌尖上的中国》的镜头。书中对场景与细节的众多描写,几乎组成了一部村童生活的百科全书,或说农村知识的百科全书。这使读者在欣赏小说中,又增长了许多乡间知识与生活常识,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与趣味性。

当然,从小说的角度来说,本书也不是没有缺隐的。40多个故事可独立成章,方便阅读,但同时又让人觉得分散零碎,缺少悬念。全书由故事组合,平均用力,也就没有了高潮。在写法上,有时作者情不自禁地加入了议论,也会让读者分散了注意力。不过,作为一部难得的农村题材、少儿题材的长篇小说,没有缺点几乎是不可能的。这部《村童》据知才是“三部曲”之一,如果说得有理,就让作者在以后的创作中去完善吧。

此书的主要价值,在于站在应试教育失败的对面,提供了一条少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之路。当然,并不是说所有学校都要到农村去“补课”,更不是说所有学校都应到农村去办。《村童》指出的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道路,是要把他们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从“闭门读死书”中解救出来,从“不输在起跑线”的忽悠中解救出来,让他们在无忧无虑天真烂漫中快乐长大,让他们在亲近自然、了解社会、贴近生活中,去强健身体、锤炼品德、聪明头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才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
这也才是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2015年8月 于珠海
 
最后编辑:
由于电白论坛的对广告的限制,我不发购书的链接。我的签名档有作家的手机号码,你可以直接联系他。
 
最后编辑:
我看这本小说:一代人的记忆。
 
中国教育怎么办,是一个争议已久的话题。
中国孩子太苦了,如中学生早上六点或6:10起床,洗刷后马上就进餐早读,然后连上四节课,到中午11:30才放学。下2点30分上课,至近五点下课。晚上七点上自修,到九点半或近十点才下课。十点半休息。
在这种环境下,人的创造力能不能培养出来真是个问题了。
某省某中学宣称搞什么素质教育,白天迎接检查,晚上参观者离开了,教师就能学生加菜,直到十点多。
素质教育就是这样搞出来的。

人家日本读书也苦,但人家很重视创造力,人家是真搞素质教育,也有应试教育吧。
在斯里兰卡,孩子们上午上课,下午二点早就回家玩了。
中国教育怎么办?
黄德青先生以其小说《村童》作了思考,他试图为中国儿童在探索一条路。
我们读书时,小学是五年制的,我觉得小学数学基本也能学完了,现在的小学是七年制(含学前班)的,真是浪费时间。
 
重复发了。
 
那个时代回不来了
现在的教育,三三制,三分之一学生往死里学,三分之一边玩边学,三分之一死活不学。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