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学校应该种几棵竹子 (1人在浏览)

湖海山人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注册
2006-09-25
帖子
25,094
反馈评分
766
点数
191
这个社会,都在赚钱,但真正重视文化的并不多。
文化并不是你教育儿女考个大学混张文凭,找个好工作,赚些钱就叫重视文化了。
深圳万科第五园种的第多的植物就是竹子,我觉得这个老板是有文化的,至少他知道请文化人来设计。
竹子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梅兰菊竹为四君子。在岭南来说,种竹子可见第五园的设计者的文化底蕴。
电白一些小区如碧桂园,也种有竹子,这说明有人懂竹子的。

非常令人遗憾的,电白这么多学校,你能看到几间学校有竹子的?
所以我不能说每间学校都重视中国传统文化。

我曾到深圳翠园中学参观。由于地皮贵,学校并不算大,但功能完整,空地上基本不种同样的树(也有,极少),很多树是我没见过的,大树往往都挂牌标示树名。我出来时向校警感叹:“这个学校的布局真好!”
校警说:“开玩笑,这是名校啊!”人家的决策者是有文化的。

种怎样的竹子,我觉得中国画常见的竹子,如郑板桥画的竹子,我们就种什么竹子。竹子的名字,我得问植物老师。
 
竹子代表文化?请教,想学习一下,因本人文化不高。
 
QUOTE(山里人家 @ 2016年03月17日 Thursday, 08:48 PM)
竹子代表文化?请教,想学习一下,因本人文化不高。
[snapback]3793047[/snapback]​


百度百科:
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中国人喜爱,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

植物文化
竹的寓意
综述
竹:彰显气节,虽不粗壮,但却正直,坚韧挺拔;不惧严寒酷暑,万古长青。 竹是君子的化身,是“四君子”中的君子。 竹之七德 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是曰正直。 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是曰奋进。 竹外直中空,襟怀若谷;是曰虚怀。 竹有花不开,素面朝天;是曰质朴。 竹超然独立,顶天立地;是曰卓尔。 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是曰善群。 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是曰担当。
竹报平安
竹:竹简。竹报:旧时家信的别称。指平安家信。唐・段成式《酋阳杂俎续集・支植下》:“北部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竹苞松茂
根基象竹那样稳固,枝叶象松树那样繁茂。用作视长寿或宫室落成时的颂词,也比喻家族兴盛。《诗经・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明・范世彦《磨忠记》:“祝寿享,愿竹苞松茂,日月悠长。”
青梅竹马
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比喻男女儿童在一起玩耍,天真无邪的感情。唐・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茂林修竹
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竹子与精神文化
http://shizheng.xilu.com/20131210/1000015000339829.html

论坛出处: 作者: 时间2013-12-10 11:03:02
竹子与精神文化

竹子与精神文化 竹子与精神文化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而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竹子均并列其中,可见竹子在中国人民心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其秆挺拔秀丽、叶潇洒多姿、形千奇百态;它四季常青,姿态优美,独具韵味,情趣盎然。当人们有闲情逸致漫步于青青翠竹之下时,一种无限舒适和遐意便会油然而生,难怪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因此,公园里,村寨旁,一丛丛一片片的翠竹既美化了人的生活,又能陶冶和升华人的高尚情操。
竹子无牡丹之富丽,无松柏之伟岸,无桃李之娇艳,但它虚心文雅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为人们所称颂。它坦诚无私,朴实无华,不苛求环境,不玄耀自己,默默无闻地把绿荫奉献给大地,反财富奉献给人民。
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和文化活动中,把竹子的生物形态特征总结升华成了一种做人的精神风貌,如虚心、气节等,被列入人格道德美的范畴,其内涵已形成中华民族品格、禀赋和美学精神的象征。的确,看到竹子,人们自然想到它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审美价值所在。
在精神文化方面,竹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和独特,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观和审美意识以及伦理道德,对中国文学、绘画艺术、工艺美术、园林艺术、音乐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竹是中国文学的重要题材,从《诗经》时代开始,历代皆有咏竹赋竹的诗文佳作,创作了难以计数的文学作品,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竹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独树一帜,异彩缤纷。
工艺美术是美学和生活的结合,是科学和艺术的产品,竹是工艺美术品的重要材料,数千年来,中国先人们用竹子编织和雕刻各种赏心悦目的工艺美术作品,丰富了竹文化的内涵。考古资料证实,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开始用竹编织器物,春秋战国时期竹编艺术已达到了很高的境地,尤以楚国最为发达,品种极为丰富,以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于世。商周时期就已形成了雕刻工艺,汉代有竹雕刻艺术品存世,六朝时期文献中有竹雕刻艺术品的记载。唐代以后,竹刻名家辈出。宋代出现詹成,明代出现了嘉定朱松邻祖孙三代为代表的嘉定竹刻派,金陵(今南京)则出现李文甫等竹刻家。清代中期形成了湖南邵阳、四川江安和浙江黄岩等地的翻簧竹雕,并成为竹雕刻艺术的主流,民国初期出现北京张志渔开创的北派竹刻。竹还是工艺美术中表现题材,寄寓着福、禄、寿、喜、财、发顺、吉等吉祥内容的图案,数千年来一直在民间装饰美术中流行,被广泛应用于雕刻、织绣、印染、陶瓷、编织、剪纸等各种工艺品的创作中。
竹与中国的音乐文化有着重要的联系,竹是制作乐器的重要材料,中国传统的吹奏乐器和弹拨乐器基本上是用竹制造的。竹子,对中国音律的起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证实,自周朝以后,历代使用竹定音律,故此,晋代就有以"丝竹"为音乐的名称,有"丝不如竹"之说,唐代把演奏乐器的艺人称为"竹人"。可见竹是中国音乐文化中不可替代的物质载体。
竹对中国的宗教文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古代的先民奉竹图腾,视其为图腾崇拜物,把竹作为祭祀的工具和祭品。道教和佛教出于教义崇奉竹子,追求竹子所构筑的环境。
竹子在民俗文化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竹文化联系着口承文艺和游乐活动以及信仰习俗;进入了人类的仪礼制度之中,在祭祀、婚丧、交际、节日、朝规等社群文化中构成了民间竹文化的重要元素。
 
林召棠纪念馆中有一副对联:
居不可无竹,
食不可无鱼。
又有人云:无竹使人俗。
 
本人实在没有文化,这星期就回老家与兄弟商量是否种一下竹子。
 
常听老人常说有竹子地方就有人有村。现在就怕有人嫌种上竹子像农村太土了,专门去种时下的风景植物。
 
看到“竹子”,就想起郑板桥的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今天到市民公园,看到一间房子,周围是青翠的竹林,好幽雅的环境!我给镇住了!哇,同时不禁惊叫一声!
 

附件

  • 竹林.png
    竹林.png
    923 KB · 查看: 128
按道理来说,中国最有文化的地方在江西!长江以北是个没文化的地方。
 
QUOTE(山里人家 @ 2016年03月19日 Saturday, 10:26 PM)
按道理来说,中国最有文化的地方在江西!长江以北是个没文化的地方。
[snapback]3793137[/snapback]​


雪里梅花
空谷幽兰
霜中锦菊
舍边翠竹

中国花鸟画喜画四君子,郑板桥擅长画兰竹是典型
又有岁寒三友松梅菊,故山水画多画松
仕女画则有芭蕉
另外还画莲花的
 
由于现代岭南文化崛起,画中植物也增加了吧,应有木棉花之类,不过我对岭南派画一无所知,无法发言.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