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诗歌《山与海的呼唤》 (1人在浏览)

电白风采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注册
2005-07-21
帖子
343
反馈评分
0
点数
1
[swf]http://cache.tv.qq.com/qqplayerout.swf?vid=j0156fspwhh[/swf]
 
山与海的呼唤

作者:江夏笠 幽溪仙叔 黄先贵 郑秋茹

(一)

(群)飘飘渺渺混混沌沌……
黑暗中轰然一声雷电
乾坤旋转山呼海啸
神一般的电白傲然诞生在龙湫岩边

(男)鹅凰并庄山巍巍相应
(女)琅江偕南海滔滔相连
(群)一千九百九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二百万的电白儿女生息桑田

(二)

(群)山风呼啸而过海浪汹涌而翻
电白儿女悬崖登壁骇浪扬帆――
(男)冼太夫人平定叛乱
中国版图从此多了一个偌大的海南
(女)黄十九公忠心铁胆
皇帝再生宋朝挽救于电城的庄山
(男)日本帝国的马蹄
旋风般践踏着祖国的家园
(女)万千生灵的鲜血
在残忍的屠刀下四散飞溅
(群)黄秋耘的第一声枪响
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电白 便展开了英勇的抗战
(男)当钢铁般的“绿色长城”
挡住了猖狂的飚风
(女)当二千四百七十八宗的水利工程
俘虏了龟裂的干旱
(群)朋友啊此刻你可曾知道
有多少鲜血和眼泪流过了王占鳌的心田
……

(三)

(群)啊山与海的呼唤
呼唤出电白的鬼斧神工
啊山与海的呼唤
呼唤出电白的五彩斑斓――
(男)云雾缭绕的鹅凰嶂庄严而神秘
(女)水天一色的南海半岛堪称中国“第一滩”
(男)双髻山顶镌刻着千古流传的故事
(女)浪漫海岸起舞着爱的蹁跹
(男)浮山岭里流淌着的道道清水
流绿了万顷稻田
(女)放鸡岛上飞翔着的排排白鹤
飞蓝了千里海面
……

(四)

(群)啊山与海的呼唤
呼唤出电白如风的速度
啊山与海的呼唤
呼唤出电白惊人的裂变――
(男)水东芥菜在裂变
(女)沙琅豉油在裂变
(男)漫山荔枝在裂变
(女)遍垌花生在裂变
(男)当霞洞的豆饼裂变成建筑界的高楼栋栋
(女)当观珠的粉皮裂变成药材业的沉香山山
(男)当树仔的香精裂变成宋祖英的赞歌曲曲
(女)当望夫的依米奴裂变成杨幂的画照片片
……
(群)电白儿女啊
难道你没有热血沸腾仰首惊叹
(男)当巾帼英雄第一人
当现代伊体第一人
当全国卫生红旗第一人
人人刮目相看
(女)当国际黄金蜡石奖
当国家图书出版奖
当中国建筑设计鲁班奖
奖奖耀眼闪现
……
(群)电白儿女啊
难道你没有热血沸腾仰首惊叹

(五)

(男)我们是山的儿女
仁厚勤劳纯朴如泥
(女)我们是海的儿女
开拓创新闯劲似箭
(群)没有这山的崇高与伟岸
哪有电白儿女如铁的性格如钢的双肩
没有这海的博大与浩瀚
哪有电白土地灿烂的阳光和谐的家园

(六)

(合)电白儿女啊
让我们――
在山与海的呼唤中
腾升无垠的宇宙
俯瞰电白的河山
让我们――
在山与海的呼唤中
揽山峰当作画笔
倾海水当作青丹
描绘山海儿女伟大的中国梦
描绘电白光辉灿烂的美好明天
 
《山与海的呼唤》赏析

湖海山人

一、内容鉴赏
作为一首抒情长诗,这首诗结构严谨缜密,内容丰富,气势恢宏,读来让人震撼。
全诗分六节,各扣住电白山与海并存的特点展开,分别写电白县(区)名的来由、历史名人、地理特点、经济发展、山海性格、总结全诗、放眼未来。
诗的第一节写天地混沌之中龙湫岩边雷鸣电闪,这是写“电白”的来由。“(群)飘飘渺渺混混沌沌……黑暗中轰然一声雷电”,开篇如从开天辟地的壮阔景象,奠定全篇气势磅礴的基调。前三句波澜壮阔,随后的“神一般的电白”一句来得急促,节奏铿锵快速。从天地起笔,这种写法也是对古典文学开篇法的继承和发展。《西游记》的孙悟空是从宇宙混沌孕育灵石写起,《红楼梦》从女娲补天遗石为宝玉写起。诗歌从天地创世纪一样开始写起,表现电白悠久的历史,增强诗歌的时间性张力,很有“授命于天,其运永祚”的意味。
电白诞生之后,诗歌紧扣山海的特点,北部的凰鹅嶂和南部的庄山为山的特点,琅江和南海相连为水的特点,山水相映,凸显电白的山海特色。之后两句交代电白的面积和人口便水到渠成了,自然而然。
第二节写人文历史。这节的承接上文的开天辟地,也非常自然。本节诗歌先以两句“(群)山风呼啸而过海浪汹涌而翻/电白儿女悬崖登壁骇浪扬帆――”扣题,意思山海孕育了电白的儿女,由此引起历史名人非常自然。四大名人,由隋之冼太夫人到抗元英雄黄十九公,从现代抗日战争的黄秋耘到现代建设的王占王占鳌,四大名人各有代表性,对他们的功绩高度概括,其中冼太夫人就其平定叛乱、德收海南功勋的来写,语言简洁,但令人感动。
第三节写地理,仍然扣山海起笔,从面到点,抓住电白最有特点的鹅凰嶂、双髻岭、浮山岭和现代旅游景点第一滩、浪漫海岸来写,描写生动、气势非凡。
第四节写经济文化成就。经济方面有两部分内容,既写传统农业手工业、水东芥菜、沙琅鼓油、霞洞的豆饼,也写到现代建筑业、沉香业、依米奴,都写出高度的成就。传统与现代两者之间以“裂变成”衔接,表现出电白蓬勃的生命。树仔的香精和望夫依米奴都用明星映衬,更突出其影响力之在。第二层侧重写文化发展,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列举电白辉煌的业绩,读来让人气血沸腾。
第五节歌颂山与海铸造电白人仁厚、勤劳、坚强和开拓进取的性格。第六节总结全诗,以中国梦紧扣时代的步伐,并预示电白人美好的未来,收笔自然、有力,余音绕梁。

二、写作特色
(一)感情强烈,格调豪放。这是一首高歌家乡的诗歌,因此全诗格调高亢,基本上隔行押韵,韵母“an”语音响亮,朗朗上口,铿锵悦耳,五节虽内容不同,但壮美风格一致,诗如江流滔滔奔涌,一气呵成。
诗歌善于使用多种抒情方法,既能直抒怀臆,又能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更有寄情于事,叙事中渗透着对电白的一片深情。

(二)结构严谨。全篇六节,每节条理清晰,节与节之间顺序紧密,各节中层层衔接,六节共同合成一首完整、和谐的壮歌。
别出心裁的是诗歌使用大合唱的方法。凡是带有总写总结性的语句一般用“群”,如最后一节。分写句子则用“男”或“女”,其中山代表阳刚,故用男声;海和水代表阴柔,故用女声。如第三和第四节。不分刚柔的并列句如第四节,则男女交叉分唱。男女分合唱,使全诗的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构成一首立体感强烈的壮美诗篇。其中第一至四节,都以群声开头,之后分男女声,可见这四节基本上都是由总而分,使用“群”等标志使层次更为清晰。

(三)善用修辞,语言生动。作为诗歌,语言必须生动形象。作为一首颂歌,要写尽电白方方面面,语言必须高度凝练,转关跳跃,简洁灵活,衔接无缝。开头一节,以“乾坤旋转山呼海啸/神一般的电白傲然诞生在龙湫岩边”既写出“电白”既衔接了雷电中诞生电白,又很自然地转下文对电白概况的交代。
诗歌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排比、反问、反复、对偶,使全诗的语言丰富多彩,富于感染力。第三四节的排比句,并列式呈现一个生机蓬勃的电白现状,也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诗歌具有不可抵挡的感染力。

第四节中“难道你没有热血沸腾仰首惊叹”和第五节的“没有…哪有…”反问句反复或间隔反复,增强语言的气势;这些句子的反复间隔反复,使当节具有回环反复的美,使结构浑然一体。诗歌多次使用对偶句,如“(男)鹅凰并庄山巍巍相应/(女)琅江偕南海滔滔相连”等句子,高度概括所要表达的内容,使之凝炼集中,同时增强节奏感,使语言整齐、语句匀称,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和背诵。
这首长诗选材典型,构思严谨,语言生动,风格高亢、感情激昂,不愧是赞美家乡的精品。‍
 
电白电视台2015年琪昌春节诗会共分五集,内含五十首诗和剧本《师徒论诗》。
其实,在我看来,内容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山与海的呼唤》,这首诗是五十首中唯一集体创作的诗歌,也是这五十首诗歌中的压轴戏,家乡有仁人义士愿意单为这首诗歌赞助。这首诗歌概括了电白的人文历史、地理风光,既有历史,也是时代性,这首诗是歌颂家乡的诗中的难得的精品。这首长诗的地位是其他任何诗歌无法取代的。如果没有这首诗,整个诗会就是一群诗人在吟花咏月,卿卿我我,这个春节诗会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
第二部分就是各位诗人风花雪月的诗歌集,这是诗会的主体工程。

第三部分,就是诗会的第五集电视短剧(或叫微电影)《师徒论诗》,它叙述的是老师教会学生白菜花写律诗的故事。就剧本的内容来说,通过老师和风竹的言行说明写诗必须懂得的“炼字”、正确对待格律、和诗重创新、积累等知识,还通过白菜花的学诗过程说明写诗还要勤奋好学、专心致志。
这个短剧意在说明如何学诗写诗,因此这个剧本是诗会不分割的部分,它通过师徒论诗的故事把学诗的理论和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即是寓教于乐。如果说诗会的前两部分是诗歌作品展,那么《师徒论诗》就是一个师徒讲座。看作品展你知道作品是什么,看讲座你可以知道诗歌怎样才能写出来。
因此学诗的人如果欣赏这部微电影,一定会大有裨益。
 
电白电视台2015年琪昌春节诗会的背后凝聚了很多正能量,看过,但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人付出心血。
这个节目是电视台的何台长拍板的,决策得到了区委区府的大力支持。据了解,华区长曾多次到电视指导诗会工作。我不知道刘小涛书记如何关心这个诗会,但我听说了背诵其中十几首诗。
而《山与海的呼唤》作为诗会的压轴戏,是区人大的江上笠先生牵头创作的。
详情以后再慢慢说。
 
代楼主捉刀
《山与海的呼唤》的工作人员人名更正:
应该是: 导演/配乐/拍摄:程立荣
男朗诵:汪永伦 周大勇 谢拓
女朗诵:郭柳纤 谭莹幸 萧丹萍
 
QUOTE(湖海山人 @ 2015年06月15日 Monday, 11:26 PM)
代楼主捉刀
《山与海的呼唤》的工作人员人名更正:
应该是: 导演/配乐/拍摄:程立荣
男朗诵:汪永伦 周大勇 谢拓
女朗诵:郭柳纤 谭莹幸 萧丹萍
[snapback]3759183[/snapback]​




不好意思,论坛编辑不了,因为当时填写时在主题描述里已经填上的,,显示不了那么多。。
 
你们辛苦了,奉上牛精英雄和杀虎使者老婆女儿妹妹供你们玩,
 
我的"赏析"是从文本的角度而不从电视诗歌的角度来写的。
 
《山与海的呼唤》这首诗歌非但区里重视,也引起市领导的关注,领导希望看到诗歌的文本和视频。
也有人问我如何幸运到能搞到文本,我也许应该说是从视频音频上抄下来的!
 
这首诗影响巨大,许多区领导都在关注。
在诗会的诗歌基本选定后,前文联主席叶锦先生曾提出,应该有一首正能量的诗歌。
作家与诗人江上笠先生觉得这个意见很好,有意写一首全面歌颂电白的诗歌。他与幽溪仙叔商量拍板,并就此向领导说明。于是,江上笠牵头,四位作者集体讨论,定出题目与大纲,由仙叔定诗韵,搜集电白资料,打印四本,每作者发一本。四位作者分别写一首《山与海的呼唤》,再集一起,数次推敲、合并,前后用了17个日日夜夜,终出此佳作!
为什么写山与海呢?
因为电白是沿海和山区两大地理特点。
 
山与海才足以代表全电白。
 
就春节诗会来说,《山与海的呼唤》也是整个诗会中拍成最好的作品之一。
视频展现电白的人文历史地理风貌,与朗诵音像、字幕结合,声像文并茂,这首电视诗歌才取得如此大的成功。
 
QUOTE(凉雪 @ 2015年06月18日 Thursday, 11:12 AM)
这个的确是个好诗句。
[snapback]3759853[/snapback]​


得到你的好评,相信四位作者都很高兴。
 
对于风花雪月惯了的诗人来说,这首歌很不容易。
一个吟花咏月容易,但全面歌颂家乡的地理人文不容易。
这首诗既写电白的历史,也强烈有时代性。
有人不喜欢政治诗,但这首诗的的政治性必是隐而不露,完全可看成是一首歌颂家乡的诗歌。
没有这首诗,整个春节诗会的品味和层次就差多了。
 
电白电视台《2014中秋诗会》、《2015琪昌春节诗会》是由电白区广播电视台程立荣策划、导演,并亲自拍摄,剪辑和配音的电视诗歌作品。程导受央视《诗会》系列节目启发,在2014年6月向单位提出做电白本地诗会的想法,并得到台领导的支持。于是,程导开始策划该节目,并得到电白诗人张慧谋,吴兆奇先生的大力支持。由张慧谋出面请茂名电视台主播刘屏担任节目主持人,韦华参与朗诵,吴兆奇、张慧谋担任节目顾问。节目在2014年中秋节前6天开拍,一共拍摄了5首诗歌。分别在滨海公园、新湖公园、电城、东水山等地方取景拍摄,通过精心拍摄制作,中秋诗会播出后获得很大反响。初战告捷,电视台领导和群众都希望能继续举办该类诗会节目,所以单位领导给程导新的任务是设计2015春节诗会,当时定下的任务是拍摄50首诗歌,10首名诗和40首本地原创诗歌。通过紧张的征稿,选稿,录音,选演员,选拍摄场地,春节诗会整个制作历时5个多月,跑遍了电白名山癖水,花费了巨大人力物力,克服了种种困难,成功拍摄制作出了2015琪昌春节诗会节目。其中,诗歌50多首,诗会主题MV一首,微电影一部。不仅超额完成了任务,还从内容形式上创新和丰富了电视诗会节目。这次电视诗会,收集了电白诗人送来的200多首作品,选择拍摄了其中的40多首,制作过程中采用了新的拍摄技巧,配音技术,画音相辉的表现方式,让诗歌的变现变得生动有趣。这次电视诗会,是程导拍摄制作和导演技术的一个里程碑,他通过不断创新,尝试和实践,在不断提高自身的导演手法和拍摄技术。电视诗会节目是一个综合了电影表演艺术、音乐艺术、诗词文学艺术和语言朗诵艺术等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体。程导极力要求演员和朗诵者都要以发自自我和发自内心去演绎诗歌的内涵,通过朗诵者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对诗歌朗诵进行他自己的再创作。让诗歌朗诵的感情更加真实。另外要提一提的是春节诗会中每一首诗歌的背景音乐都是经过程导精心挑选的,和诗歌朗诵音十分贴切。就拿这首《山与海的呼唤》来说,使用了三首背景音乐,都是积极向上,大气磅礴类的。分别是《英雄的黎明》、《雪千寻》和《史诗音乐》。这些音乐无疑在听觉上很好地造就并烘托了诗歌的感情氛围。在拍摄表现形式上并不算是最好,但也可圈可点,最后一组镜头是演员动作和诗意境的相互辉映,给人予强烈震撼感。
 
共赏明月 共享美文
电白区广播电视台中秋诗会节目策划
前言: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天月圆满,万家团圆,在一番秋天的景象中,中国人又迎来了传统佳节――中秋。传统节日,名牌节目。难忘的佳节,难忘的诗篇,难忘的声音。中央电视台《中秋诗会》节目,带给我们太多感慨,太多遐想,太多感动。“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明月始终是一往情深。

栏目策划背景:
中秋佳节,是电白人民团圆的时刻。今年的月亮与往年有些不同,茂港电白并区,可喜可贺。电白前景,无限美好。在这花好月圆的美好时刻,值得称颂。电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人雅士辈出,电白有山的雄壮,又有海的深沉,有石的坚韧,也有水的柔情。我接触过的有蔡旭、邓枢干、张艺谋等,我所不知的不计其数。这些诗篇,是非常文雅的,读之仿佛美食在口,美味无比。一首好诗,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我们读过的东西,再次捧读,依旧如初读那样新鲜。初读,再读都让我们感觉仿佛重温生命中最美好的记忆,重温曾经十分熟悉的内心律动,无法言喻的美好与新鲜。一首好诗,就像和久别的老友在同一个月下诉说同一份思念,细诉别后风尘。如果可以通过央视《中秋诗会》的形式,展现在电白观众面前,将是一个美好的尝试。所以,我策划了这个策划书。

节目形式:
模仿央视《中秋诗会》的形式,主要分成以下部分。
一 主持人出像,通过串词把诗篇衔接起来。
二 诗篇通过录音,配乐,拍摄成为电视片。
三 加入嘉宾采访,谈谈关于中秋的话题,或者传统习俗。

节目制作:
节目制作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 选出诗篇
电白作家的诗篇很多,为了获得好作品,可以通过在电视上征集,也可以通过和电白文联等单位协办。由他们提供好的作品给电视台。第一次暂定50首左右。
二 拍摄成电视片
根据诗篇的意境,拍摄高水平的影像,并尽可能在电白区域内取景,特别是那些有代表性的场景。必要时可以用演员。
三 录音
所有诗篇都用普通话录音,根据诗篇的意境,筛选合适的声音与之搭配。录音者都要出镜,就是在电视片中念诗,最好是一些名人名家,要求普通话要好,可以邀请一些学校的老师,婚庆行业的婚礼主持,或者一些活动主持。

节目名称:电白区2014年中秋诗会
节目时长:一个小时左右。可分上下集,也可分成几集,中间插播其它节目或广告。
播出时间:中秋前后
播出次数:暂定

节目运作期:
前期:主要工作是制作节目预告宣传片和征稿启示。(1个月左右)
中期:制作节目(2个月左右)
后期:安排节目顺利播出(几天)

节目创收:
节目制作需要一定的费用,为了减轻单位负担,可以通过广告赞助的方式获取赞助。由于节目不涉及广告,冠名费用不高,但杯水车薪也可以解决节目制作费用的问题。

策划人:程立荣
2014年6月3日星期二
 
发件人: "caixu0163";<caixu0163@163.com>;
发送时间: 2014年6月7日(星期六) 上午7:27
收件人: "北燕"<467058975@qq.com>;
主题: Re:回复:电白区广播电视台中秋诗会节目策划书

诗会如果没有相对集中的主题,就松散了。只有集中、突出,才有个性,有特色,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

在 2014-06-07 01:11:26,"北燕" <467058975@qq.com> 写道:
尊敬的蔡作家,你发来的文章我已品读过,写得非常好。
不过我发现你发来的文章,都是写电白风物的。
当然,这几篇文章也都是可以拍摄的,也是容易拍摄的,
只是怕蔡作家以为我们是要用描写电白人文风情的诗篇,
而缩小了范围,选送了这几首。
我们并没有要求所送诗篇是要描写电白,或是描写中秋的,题材自由。
所以希望蔡作家了解这一点。
《母校的形象》很有意境,也有一定的纪念价值。我也是那里毕业的。
那个人工湖,还有老榕树上的铁钟,都是我曾经熟悉的影像。诗写得也很悲壮,很诗意。
我很喜欢。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影像感觉。




------------------ 原始邮件 ------------------
发件人: "caixu0163";<caixu0163@163.com>;
发送时间: 2014年6月6日(星期五) 晚上9:24
收件人: "北燕"<467058975@qq.com>;
主题: Re:回复:电白区广播电视台中秋诗会节目策划书

按“中秋诗会”的内容要求,选了可能合用的几首散文诗寄上。供编选之用。
从艺术质量来说,最好的是《走在家乡的海滩上》、《家传美味》。
《母校的形象》算不上佳作,就不寄了。
欢迎指正。


在 2014-06-04 11:15:11,"北燕" <467058975@qq.com> 写道:
感谢蔡先生的答复,如果有张慧谋先生相助,很多问题将迎刃而解。
我会跟他联系。
还希望蔡先生在百忙之中,选几首得意之作给我拜读。
包括《母校的形象》,谢谢。

------------------ 原始邮件 ------------------
发件人: "caixu0163";<caixu0163@163.com>;
发送时间: 2014年6月4日(星期三) 晚上11:07
收件人: "北燕"<467058975@qq.com>;
主题: Re:电白区广播电视台中秋诗会节目策划书

1、设想很好,乐意支持。
2、我可以选几首写电白的,乡情与亲情的散文诗。
3、此事可与茂名市文联张慧谋作具体磋商。他对电白的诗人与诗作都很熟悉,对朗诵方面也可推荐合适的人。
如果他乐意,可请他参与策划,为整台节目撰稿。
他是我的朋友,可说是我全力推荐他。
4、我于本月12――20日出差外地。有事可在其它时间段联系。
匆匆此复。
蔡旭,6月4日晚



在 2014-06-04 10:48:05,"北燕" <467058975@qq.com> 写道:
蔡作家,晚上好。附件里是节目策划书,中央电视台《中秋诗会的》网站如下:请看看节目的形式。
http://www.spiritparadise.com/langsong/201...gQiuShiHui.html
我们打算选你几首代表诗作拍摄电视片,可能需要你出像和朗诵。
还需要你推荐一些电白诗人的作品,可以描写电白,也可以是其它的佳作,不限题材。
 
回复:节目中5首诗的录音

发件人:zhm58919 <zhm58919@qq.com> (张慧谋)
时 间:2014年9月5日(星期五) 凌晨1:03
收件人:
北燕 <467058975@qq.com>

收听了,谢谢朗诵者付出的辛勤劳动。这首诗有一定的朗诵难度,首先是情感必须到位,其次是节奏感。但这两方面都稍显弱。
建议:在朗诵时情感要随着意境的深入有变化有起伏,不宜过于平淡,即便是平淡,也要体现出稍微的变化。中间部分尚可,首尾却不理想,开句显得琐碎,欠连贯,比如,今夜,月白如纸,读成月白/如纸,是不对的,应连贯起来,应有韵味(整首听起来都欠缺韵味)。结句却显平淡,没有回味。总之这次诗的处理上,应掌握好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情感,既深沉又平实,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在处理时不能因为刻意的追求平缓而显得苍白,还必须有一种柔软中的张力和深度。意见仅供参考。谢谢!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