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人民日报微信公号“一撇一捺”刊文关注衡水二中栅栏拆除事件,文章试图讨论用“衡水模式”换取的人生到底值不值?以下为文章全文:
衡水二中,栅栏里的人生值不值?
文|岳想
最新的消息,衡水二中走廊上的栅栏可能要拆了,因为这不符合消防规定。又近一年高考时,为了防止学生们思想波动、发生意外,衡水二中用栅栏将走廊封死,形成铁笼般的即视感。
栅栏只是一隅,各种严苛校规、魔鬼式训练,早已让这所“超级高中”名声在外。今天我们无意探讨栅栏究竟该装还是拆,也不想沉陷于应试体制的批判。衡水二中只是一个缩影,是我们社会的筛选、淘汰机制,是对人的一种规塑,是人们试图身份转换的通道。平民子弟,经历如此磨砺,用教育换明天,到底能不能?值不值?
“衡水模式”怎么看
性价比颇“高”的应试教育训练场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看,类似“衡水模式”究竟是什么,到底给我们带来什么?
衡水二中与其他国内的中小学相比,本质无差,不过是把应试教育做到了极致,“五十步与一百步”的差距。衡水高中模式,是集约式使用高考前复习时间的模式,拥有规模效益,对于家长们来说,性价比最高。故衡水模式有其存在的现实必然性、合理性。
作为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我会认为这样的教育虽谈不上好,但起码不坏。在不能坐拥书城的条件下,好好读读课本未尝不可,强制的记忆和学习,还是让我们学到一些知识。况且,从青年时代就培养了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珍惜时间,制定计划并严格完成。最重要的是磨练了意志品质。
不过,对孩子们来说,压力在适度范围内是磨练意志力,超过了界限可能就是折磨人性。
换作成本与收益的角度来看,衡水模式其实是个教育经济学问题。高考,就是一个竞技项目,如竞技体育。竞争激烈之后,每一科成绩的提高,自然主义的学习方法是相对落后的,因为不精准。现在短跑的训练已经融入许多科学技术,运动员每一秒的肌肉动向都要计算,逼出每一秒的提升可能。高考同样,好成绩,需要大量机械的训练。每天大量处在不舒适区域。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域,这里是你已经掌握的知识,作用是固化既有能力;困难区域,这里你缺乏足够的基础,困难性太高;不舒适区域,要蹦一蹦够得着的区域。这些是上超级中学需要付出的成本。而收益是什么?是超高的成绩。是考上好大学的可能。
当然,对身在其中的孩子来说,收益也要从不同时间维度来衡量。短期看,通过训练,考上心仪的大学,把成绩从三本提到二本,从一本提到重点线!但从长期来看,有可能因此厌学、失去对知识对学业的内在驱动力,甚至高考后会报复性娱乐、甚至患上心理疾病。这样的教育,在塑造健全人格上,必然有所缺失。
不过,对家长们来说,能否考上好大学,是一目了然的结果,好操作、易衡量。而所谓健全的人格、个人发展的“后劲”,这需要未来漫长的几十年,很难跟踪衡量。家长们自然选择眼前。况且,若考不上好大学,第一轮竞争中,可能就被时代的车轮甩到了边缘,谈何发展的后劲呢?这也是我们多年“功利教育”的心理根源。资源少、人口多、竞争烈,都是先跑赢眼前再说。
这就引出了我们要谈的第二个问题:选择,我们是否可以选择?
教育能否换明天
高考仍然可以让很多人改变命运
对拥有足够教育资源和生存空间的阶层,健全的人格可能更重要,因为长远的发展及除发展之外的收益,靠人格竞争。而对于教育资源缺乏、期求获得进入更高阶层入场券的人群来说,考上好大学的几率肯定更重要。初步基础都没有,谈何后续的高端竞争?
所以,对于不同境遇的人来说,高考意味着什么是不同的。对知识水平、经济水平、资源丰富的家庭来说,这样过分的应试教育思维,对于孩子长远发展、对孩子身心、对知识追求本身不利,可能就不会选择;但对于一些条件不那么好的家庭来说,高考很实际,就是以后能有资本找到个好工作。农村家长为何送孩子进行“监狱”式训练,王朔为何教孩子不求眼前的成功,这都是符合理性的行为。因为诉求不一样。
那么,对于所谓资源相对匮乏的人来说,是不是应该只有一种诉求――去获得更多资源。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匮乏的终将是大多数。若总是因匮乏而焦虑、不安,终将很难幸福。
因此,对于很多人来说,起跑线本就落后,如果不抓住高考这最后的冲刺,就永远失去了和别人站在一起的机会。
这也带来第三个问题,高考是否真的是一场冲刺,还是只不过是我们的幻象?闯过终点线的人,是否因此就赢得美好的未来?
忙碌的社会茫然的你
知名高校只是提供了改变的可能
能否用教育换明天,最起码有一点可以肯定,它能改变一个人的眼界,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从应试教育的魔窟中走出来的人,觉得今天相比大城市出来的、经过素质教育的孩子有缺失,但这不是一种不幸,相反是一种幸运。现在的缺失,不是因为过去的应试教育,以很多人的家庭水平,像一线大城市的资源、眼界,如果不通过高考,是一辈子也看不到、更遑论得到了。现在看到了差距,起码是未来提高的第一步。
明天与未来,也要看我们如何定义。如果只是跟自己的过去比,通过高考,改变一种身份,从小城市到大城市,只要努力,必有机会,自是明天会更好。但如果拿自己的明天和本就资源丰富的人去比较,可能要付出远超艰辛的代价。
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是若干年后才能回过头重新认识高考、高中教育在我们生命成长中的角色。能够意识到,这不过是成长的一部分,能帮我们高效、迅速地完成一次跨越,却不能质变。不过,当其时,我们对高考的认知基本是模糊的,高考与“明天”究竟有何种关联,很大程度都仰赖我们对社会已有运行逻辑的感知。
所以,问题仍在整个社会对“出口”的设计。出口是什么?一个是高校的选拔体系,只要是纸张考试,就有训练的可能,所以出现题海战术、应试教育不足为奇,你不能在入口处喊说要进行素质教育,结果在出口的地方没有对接上。这个问题在科研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千人计划提供的条件很优渥,但是在科研环境、科研评价体系,尤其是科研成果转化等“出口”的设计上却十分老套,憋死了不少科技精英。这是第一个层面的“出口”,另外一个层面的“出口”是发展观念。目前很多人仍然认为上了好大学就有更大的概率来获得更美的人生,更加注重平台效应而非个体的全面发展,这不仅是传统观念的因袭,而且也是现在部分企业选择雇员时的片面选择导致的“高校出身论”。
而再拓展一层来,很多人感慨“进入了名校,却得不到未来”,那么究竟什么教育才能决定你之所以为你。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当然应该关注中国在课堂教育的僵化现象,却也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滞后和社会影响的威力。在不少父母的眼中,认为学校教育就是孩子教育的全部或者主体部分,在培养孩子的情商、智商各种“商”方面做起了甩手掌柜。社会发展之后,我们确实在物质层面给予了孩子更多,但是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以及家庭教育能够给予的作用还是探讨得太少,教育是门学问,而不是无师自通的。总的来说,教育需要在社会中完成,不单是学校,不单是家庭,整个社会都要审视自己,修正理念。
(本文选自人民日报微信公号:一撇一捺)
衡水二中,栅栏里的人生值不值?
文|岳想
最新的消息,衡水二中走廊上的栅栏可能要拆了,因为这不符合消防规定。又近一年高考时,为了防止学生们思想波动、发生意外,衡水二中用栅栏将走廊封死,形成铁笼般的即视感。
栅栏只是一隅,各种严苛校规、魔鬼式训练,早已让这所“超级高中”名声在外。今天我们无意探讨栅栏究竟该装还是拆,也不想沉陷于应试体制的批判。衡水二中只是一个缩影,是我们社会的筛选、淘汰机制,是对人的一种规塑,是人们试图身份转换的通道。平民子弟,经历如此磨砺,用教育换明天,到底能不能?值不值?
“衡水模式”怎么看
性价比颇“高”的应试教育训练场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看,类似“衡水模式”究竟是什么,到底给我们带来什么?
衡水二中与其他国内的中小学相比,本质无差,不过是把应试教育做到了极致,“五十步与一百步”的差距。衡水高中模式,是集约式使用高考前复习时间的模式,拥有规模效益,对于家长们来说,性价比最高。故衡水模式有其存在的现实必然性、合理性。
作为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我会认为这样的教育虽谈不上好,但起码不坏。在不能坐拥书城的条件下,好好读读课本未尝不可,强制的记忆和学习,还是让我们学到一些知识。况且,从青年时代就培养了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珍惜时间,制定计划并严格完成。最重要的是磨练了意志品质。
不过,对孩子们来说,压力在适度范围内是磨练意志力,超过了界限可能就是折磨人性。
换作成本与收益的角度来看,衡水模式其实是个教育经济学问题。高考,就是一个竞技项目,如竞技体育。竞争激烈之后,每一科成绩的提高,自然主义的学习方法是相对落后的,因为不精准。现在短跑的训练已经融入许多科学技术,运动员每一秒的肌肉动向都要计算,逼出每一秒的提升可能。高考同样,好成绩,需要大量机械的训练。每天大量处在不舒适区域。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域,这里是你已经掌握的知识,作用是固化既有能力;困难区域,这里你缺乏足够的基础,困难性太高;不舒适区域,要蹦一蹦够得着的区域。这些是上超级中学需要付出的成本。而收益是什么?是超高的成绩。是考上好大学的可能。
当然,对身在其中的孩子来说,收益也要从不同时间维度来衡量。短期看,通过训练,考上心仪的大学,把成绩从三本提到二本,从一本提到重点线!但从长期来看,有可能因此厌学、失去对知识对学业的内在驱动力,甚至高考后会报复性娱乐、甚至患上心理疾病。这样的教育,在塑造健全人格上,必然有所缺失。
不过,对家长们来说,能否考上好大学,是一目了然的结果,好操作、易衡量。而所谓健全的人格、个人发展的“后劲”,这需要未来漫长的几十年,很难跟踪衡量。家长们自然选择眼前。况且,若考不上好大学,第一轮竞争中,可能就被时代的车轮甩到了边缘,谈何发展的后劲呢?这也是我们多年“功利教育”的心理根源。资源少、人口多、竞争烈,都是先跑赢眼前再说。
这就引出了我们要谈的第二个问题:选择,我们是否可以选择?
教育能否换明天
高考仍然可以让很多人改变命运
对拥有足够教育资源和生存空间的阶层,健全的人格可能更重要,因为长远的发展及除发展之外的收益,靠人格竞争。而对于教育资源缺乏、期求获得进入更高阶层入场券的人群来说,考上好大学的几率肯定更重要。初步基础都没有,谈何后续的高端竞争?
所以,对于不同境遇的人来说,高考意味着什么是不同的。对知识水平、经济水平、资源丰富的家庭来说,这样过分的应试教育思维,对于孩子长远发展、对孩子身心、对知识追求本身不利,可能就不会选择;但对于一些条件不那么好的家庭来说,高考很实际,就是以后能有资本找到个好工作。农村家长为何送孩子进行“监狱”式训练,王朔为何教孩子不求眼前的成功,这都是符合理性的行为。因为诉求不一样。
那么,对于所谓资源相对匮乏的人来说,是不是应该只有一种诉求――去获得更多资源。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匮乏的终将是大多数。若总是因匮乏而焦虑、不安,终将很难幸福。
因此,对于很多人来说,起跑线本就落后,如果不抓住高考这最后的冲刺,就永远失去了和别人站在一起的机会。
这也带来第三个问题,高考是否真的是一场冲刺,还是只不过是我们的幻象?闯过终点线的人,是否因此就赢得美好的未来?
忙碌的社会茫然的你
知名高校只是提供了改变的可能
能否用教育换明天,最起码有一点可以肯定,它能改变一个人的眼界,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从应试教育的魔窟中走出来的人,觉得今天相比大城市出来的、经过素质教育的孩子有缺失,但这不是一种不幸,相反是一种幸运。现在的缺失,不是因为过去的应试教育,以很多人的家庭水平,像一线大城市的资源、眼界,如果不通过高考,是一辈子也看不到、更遑论得到了。现在看到了差距,起码是未来提高的第一步。
明天与未来,也要看我们如何定义。如果只是跟自己的过去比,通过高考,改变一种身份,从小城市到大城市,只要努力,必有机会,自是明天会更好。但如果拿自己的明天和本就资源丰富的人去比较,可能要付出远超艰辛的代价。
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是若干年后才能回过头重新认识高考、高中教育在我们生命成长中的角色。能够意识到,这不过是成长的一部分,能帮我们高效、迅速地完成一次跨越,却不能质变。不过,当其时,我们对高考的认知基本是模糊的,高考与“明天”究竟有何种关联,很大程度都仰赖我们对社会已有运行逻辑的感知。
所以,问题仍在整个社会对“出口”的设计。出口是什么?一个是高校的选拔体系,只要是纸张考试,就有训练的可能,所以出现题海战术、应试教育不足为奇,你不能在入口处喊说要进行素质教育,结果在出口的地方没有对接上。这个问题在科研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千人计划提供的条件很优渥,但是在科研环境、科研评价体系,尤其是科研成果转化等“出口”的设计上却十分老套,憋死了不少科技精英。这是第一个层面的“出口”,另外一个层面的“出口”是发展观念。目前很多人仍然认为上了好大学就有更大的概率来获得更美的人生,更加注重平台效应而非个体的全面发展,这不仅是传统观念的因袭,而且也是现在部分企业选择雇员时的片面选择导致的“高校出身论”。
而再拓展一层来,很多人感慨“进入了名校,却得不到未来”,那么究竟什么教育才能决定你之所以为你。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当然应该关注中国在课堂教育的僵化现象,却也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滞后和社会影响的威力。在不少父母的眼中,认为学校教育就是孩子教育的全部或者主体部分,在培养孩子的情商、智商各种“商”方面做起了甩手掌柜。社会发展之后,我们确实在物质层面给予了孩子更多,但是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以及家庭教育能够给予的作用还是探讨得太少,教育是门学问,而不是无师自通的。总的来说,教育需要在社会中完成,不单是学校,不单是家庭,整个社会都要审视自己,修正理念。
(本文选自人民日报微信公号:一撇一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