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农历七月十四节简介 (1人在浏览)

汪洋大海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注册
2011-03-01
帖子
12,080
反馈评分
347
点数
191
年龄
65
性别
农历七月十四是中国传统的鬼节,又称孟兰节或中元节。
因为农历七月,中国习俗上称它为鬼月,谓此月鬼门关大门常开不闭,众鬼可以自由出游人间。
每年七月十四,也是中国一个传统的、较为重视的节日,那天人们会杀鸭祭拜祖台,烧纸钱、烧纸衣等。
 
全国大部分地区是做七月十五的,小部分地区是做七月十四。
 
农历七月十四那天,在我家乡,老人总是叮嘱小孩不要到河湖水库玩水,说那天水鬼出没,会拉人下水吸血至死,故小孩不敢出去玩水。
那天家家户户做粉皮、宰鸭吃,当然免不了拜祖先。我印象最深的是幼时做粉皮的情景:农历十三晚就把大米用水浸泡,十四早上就用石笼磨成浆,然后就用蒸笼放到锅里蒸,一般一次一大粥勺,一小把柴草烧完就熟了。那时人饥俄,一年吃一次粉皮感觉非常香,特e是余下的第二天早上与葱一起炒,更是吃得津津有味。
 
云浮市郁南县城都城镇的习俗更是奇特:农历七月十四鬼节那天,好似鬼子们真的会来,下午千家万店早早关门,想去买点东西都买不到,真是太迷信了。
还有,平时每家每户的门前都有一个香炉,初一十五必烧香,香恢到处皆是,成为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们附近一带不是做粉皮,是做北基吹。也是农历十三晚就把大米水浸后用石磨O成浆,当晚就用蒸笼放到锅里蒸,一般一次一大粥勺,加火几分钟后又加一层,连续加几层,最后一层撒些花生粉。做好此基吹后,先留下送人的再自家吃。
 
QUOTE(zhou @ 2014年08月09日 Saturday, 06:51 PM)
我们附近一带不是做粉皮,是做北基吹。也是农历十三晚就把大米水浸后用石磨O成浆,当晚就用蒸笼放到锅里蒸,一般一次一大粥勺,加火几分钟后又加一层,连续加几层,最后一层撒些花生粉。做好此基吹后,先留下送人的再自家吃。
[snapback]3684150[/snapback]​




不是"北基吹",而是"簸箕炊". 簸箕用竹篾做成,它有两种,一种民间用来扬弃糠麸的工具,一种用作炊蒸地方小吃.这个"簸箕炊". 就是一种地方小吃,别有风味,.
 
QUOTE(zhou @ 2014年08月09日 Saturday, 06:51 PM)
我们附近一带不是做粉皮,是做北基吹。也是农历十三晚就把大米水浸后用石磨O成浆,当晚就用蒸笼放到锅里蒸,一般一次一大粥勺,加火几分钟后又加一层,连续加几层,最后一层撒些花生粉。做好此基吹后,先留下送人的再自家吃。
[snapback]3684150[/snapback]​


我家乡也有,叫水糕…(此字打不出:米加乞),上面还撒一层炒熟的碎花生米,很香,切成棱形。
 
~恭喜一篱秋梦荣升荣誉会员。
 
QUOTE(一篱秋梦 @ 2014年08月09日 Saturday, 10:15 PM)
不是"北基吹",而是"簸箕炊". 簸箕用竹篾做成,它有两种,一种民间用来扬弃糠麸的工具,一种用作炊蒸地方小吃.这个"簸箕炊". 就是一种地方小吃,别有风味,.
[snapback]3684225[/snapback]​


“北基吹”是农村黎话口语叫的。
 
QUOTE(汪洋大海 @ 2014年08月09日 Saturday, 11:57 PM)
我家乡也有,叫水糕…(此字打不出:米加乞),上面还撒一层炒熟的碎花生米,很香,切成棱形。
[snapback]3684265[/snapback]​


t
 
QUOTE(汪洋大海 @ 2014年08月09日 Saturday, 02:26 PM)
农历七月十四是中国传统的鬼节,又称孟兰节或中元节。
因为农历七月,中国习俗上称它为鬼月,谓此月鬼门关大门常开不闭,众鬼可以自由出游人间。
每年七月十四,也是中国一个传统的、较为重视的节日,那天人们会杀鸭祭拜祖台,烧纸钱、烧纸衣等。
[snapback]3684069[/snapback]​
 
QUOTE(南海之光 @ 2014年08月10日 Sunday, 12:26 AM)
t
[snapback]3684279[/snapback]​


谢。
 
汪大师,何不淫诗一首?
 
对不起,打错了,是吟,不是淫。SORRY
 
QUOTE(汪洋大海 @ 2014年08月09日 Saturday, 02:26 PM)
农历七月十四是中国传统的鬼节,又称孟兰节或中元节。
因为农历七月,中国习俗上称它为鬼月,谓此月鬼门关大门常开不闭,众鬼可以自由出游人间。
每年七月十四,也是中国一个传统的、较为重视的节日,那天人们会杀鸭祭拜祖台,烧纸钱、烧纸衣等。
[snapback]3684069[/snapback]​




老汪,中元节一般是农历七月十五日,起源于道教.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后来随着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于七月十五日,而固定于这一天.

在民间,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所以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但也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