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2人在浏览)

风中蓝狐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注册
2014-05-11
帖子
36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蝉叫了!

清明已过,阳光一冒头,冼园里的蝉就叫得震天响。 蝉一叫,夏天就快来了。蝉声响,就唤醒了压抑在心底的乡情。儿时那与蝉有关的欢乐时光,也很自然地一幕幕在脑海里展开。

记忆中,故乡的蝉似乎特别多,叫声也特别豪爽亲切。可是,老师们是不喜欢蝉的。我们小学教室的窗外,种有一排台湾相思树。夏天的中午,相思树上蝉的叫声比孩子们打闹的声音更响。老师讲课的声音根本听不见。于是,老师让我们去赶蝉。有些孩子拿着竹杆去,往树上拍打,哗啦啦地沾了一头黄色的相思小花。有些孩子抱着树猛摇,有些孩子站在树下往上扔小石子。蝉安静了,我们回到教室来听课。没一会儿,蝉又呐喊开来。我们又出去,拍的拍,摇的摇,扔的扔,等蝉安静了,我们又回来上课。没多久,蝉又高声唱起它们的歌。如此重复几遍,一个快乐无忧的下午就过去了。

当年为什么没有人想到要把窗外的相思树砍掉,而偏要这样赶蝉,上课,赶蝉,上课,赶蝉,下课……从夏一直过到秋呢?我想,是为了让孩子们拥有更多的欢乐吧!你看,到了现在,当年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早就忘记了,而那赶蝉的快乐却永远地留在了记忆里。自然,才是最美好的课堂呀!

放学后,孩子们就会三五成群地到树林或竹林中去捉蝉。男孩子捉蝉技术好,胆子也大,敢爬树,一般是徒手捉。女孩子一般就会拿一根有网兜的竹杆去捕,或者把泡发的橡胶泥粘在竹杆上,用来黏住停在树干上的蝉。家乡最常见的蝉,就是春蝉。孩子们都喜欢雄的,会叫。家乡的竹林子在竹籽开花的时候,蝉特别多,连三四岁的孩子都能捉。我们家小侄子四岁的时候,一天中午突然不见了。大家全村都翻遍了,最后才在村后的竹林里找到他。他小小的个子,胖墩胖墩的,正拿着根有橡胶泥的细长的竹枝在捉蝉。他裤头上系着的塑料袋子里已经装满了一袋蝉,唧唧地叫。

[attachmentid=326640]

炎热的夏天开始的时候,有一种比春蝉个子小的蝉,就慢慢多起来了。它们学名好像是叫黑蚱蝉,我们当地叫它“E A”(音译), 浑身乌黑透亮,叫声比春蝉要尖细。

[attachmentid=326641]

最少见的,也是孩子们视为珍宝的就是那种绿色的小“EA”了。身子和蝉翼都是嫩绿色,叫声比黑蚱蝉更细更轻,没那么尖锐。我刚才查阅了资料,说它们叫寒蝉。这不能不让我想起柳永《雨霖铃》中的那一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可在孩提时,我们听不出蝉鸣“凄切”之意,自然万物的声音在孩子们的耳朵里都是欢乐的。
[attachmentid=326642]

当年,我的父亲曾是小学校长,非常善良,爱孩子,有童心。每年蝉起来后,他就会在一个夜晚,带着我和两个侄子到村后的树林子里去照蝉蛹。蝉蛹从地里爬出来,爬到树干上,然后慢慢地脱下它们的壳,蜕化成蝉。父亲不会给我们捉很多,只是每一人一只。还没有蜕变的蝉蛹,拿回来,放在蚊帐里面,我们就这样看着它一点一点地在肩背上裂壳,慢慢地爬出来,双翼慢慢地由短变长,由软变硬,然后就能飞了。

我们当年的“生物课”如此生动直观,不用去看幻灯图片,不用看视频,我们能用手触摸,能亲眼看见,那种亲历的心情是难以言喻的快乐!前年,我曾跟儿子说:“妈妈带你到乡下去住一天,去看看蝉吧。”他说:“不想去!乡下蚊子太多。要看蝉,在电脑上一搜索,就能看到。”

科技进步,给我们的生活以便利,却又偷走了我们很多的快乐!


儿子今天也无法忽视春蝉震天的叫声。他说:“妈妈,我们改天到冼园去看看蝉吧!”我心里一阵高兴,我真希望现在的孩子也能寻到我们当年那种与自然相亲相近的快乐!


――――
PS:在搜索蝉的图片时,看到了一种像蛾蝶一样美丽的蝉。资料说它叫“长鼻蜡蝉”,我也不知道它是蛾,还是蝉。它们羽翼色彩斑斓,眼睛小小的,鼻子长长的,不会鸣叫。我们家乡有很多,经常停在龙眼树上,我们叫它“龙眼鸡”。我今晚把图片给班里的学生看,学生说,在他们这里,它叫“昂髻娇”(我觉得这个名字更美也更形象)。我们小时候捉到它,就会拿根细线扎着它的长鼻,让它飞。现在想来还是有点残忍的。

[attachmentid=326643]

(本帖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
 

附件

  • 01.jpg
    01.jpg
    69.8 KB · 查看: 177
  • 02.jpg
    02.jpg
    37.7 KB · 查看: 144
  • 03.jpg
    03.jpg
    49.1 KB · 查看: 166
  • 04.jpg
    04.jpg
    53.1 KB · 查看: 148
贵在真实。
 
图文并茂,理解容易,上课如此,事功半倍。
 
这个好,童年的记忆里,这个最能感动我的心。当年,晚上拿支电筒,去郊外林子或家傍边的树木捉刚从洞里爬出来的幼蝉,放在口盅里等它蜕壳。。。是一个爽快且满足的心理享受过程。
 
最后那张图,我们大衙人叫它“龙眼鸡”
 
QUOTE(byronroy @ 2014年05月20日 Tuesday, 08:49 PM)
最后那张图,我们大衙人叫它“木眼鸡”
[snapback]3643613[/snapback]​



我们这里叫红眼鸡,这个比蝉更好玩,很漂亮的外衣,但非常难以捉到。
 
QUOTE(风中蓝狐 @ 2014年05月20日 Tuesday, 06:31 PM)
蝉叫了!

清明已过,阳光一冒头,冼园里的蝉就叫得震天响。 蝉一叫,夏天就快来了。蝉声响,就唤醒了压抑在心底的乡情。儿时那与蝉有关的欢乐时光,也很自然地一幕幕在脑海里展开。

记忆中,故乡的蝉似乎特别多,叫声也特别豪爽亲切。可是,老师们是不喜欢蝉的。我们小学教室的窗外,种有一排台湾相思树。夏天的中午,相思树上蝉的叫声比孩子们打闹的声音更响。老师讲课的声音根本听不见。于是,老师让我们去赶蝉。有些孩子拿着竹杆去,往树上拍打,哗啦啦地沾了一头黄色的相思小花。有些孩子抱着树猛摇,有些孩子站在树下往上扔小石子。蝉安静了,我们回到教室来听课。没一会儿,蝉又呐喊开来。我们又出去,拍的拍,摇的摇,扔的扔,等蝉安静了,我们又回来上课。没多久,蝉又高声唱起它们的歌。如此重复几遍,一个快乐无忧的下午就过去了。

当年为什么没有人想到要把窗外的相思树砍掉,而偏要这样赶蝉,上课,赶蝉,上课,赶蝉,下课……从夏一直过到秋呢?我想,是为了让孩子们拥有更多的欢乐吧!你看,到了现在,当年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早就忘记了,而那赶蝉的快乐却永远地留在了记忆里。自然,才是最美好的课堂呀!

放学后,孩子们就会三五成群地到树林或竹林中去捉蝉。男孩子捉蝉技术好,胆子也大,敢爬树,一般是徒手捉。女孩子一般就会拿一根有网兜的竹杆去捕,或者把泡发的橡胶泥粘在竹杆上,用来黏住停在树干上的蝉。家乡最常见的蝉,就是春蝉。孩子们都喜欢雄的,会叫。家乡的竹林子在竹籽开花的时候,蝉特别多,连三四岁的孩子都能捉。我们家小侄子四岁的时候,一天中午突然不见了。大家全村都翻遍了,最后才在村后的竹林里找到他。他小小的个子,胖墩胖墩的,正拿着根有橡胶泥的细长的竹枝在捉蝉。他裤头上系着的塑料袋子里已经装满了一袋蝉,唧唧地叫。

[attachmentid=326640]

炎热的夏天开始的时候,有一种比春蝉个子小的蝉,就慢慢多起来了。它们学名好像是叫黑蚱蝉,我们当地叫它“E A”(音译), 浑身乌黑透亮,叫声比春蝉要尖细。

[attachmentid=326641]

最少见的,也是孩子们视为珍宝的就是那种绿色的小“EA”了。身子和蝉翼都是嫩绿色,叫声比黑蚱蝉更细更轻,没那么尖锐。我刚才查阅了资料,说它们叫寒蝉。这不能不让我想起柳永《雨霖铃》中的那一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可在孩提时,我们听不出蝉鸣“凄切”之意,自然万物的声音在孩子们的耳朵里都是欢乐的。
[attachmentid=326642]

当年,我的父亲曾是小学校长,非常善良,爱孩子,有童心。每年蝉起来后,他就会在一个夜晚,带着我和两个侄子到村后的树林子里去照蝉蛹。蝉蛹从地里爬出来,爬到树干上,然后慢慢地脱下它们的壳,蜕化成蝉。父亲不会给我们捉很多,只是每一人一只。还没有蜕变的蝉蛹,拿回来,放在蚊帐里面,我们就这样看着它一点一点地在肩背上裂壳,慢慢地爬出来,双翼慢慢地由短变长,由软变硬,然后就能飞了。

我们当年的“生物课”如此生动直观,不用去看幻灯图片,不用看视频,我们能用手触摸,能亲眼看见,那种亲历的心情是难以言喻的快乐!前年,我曾跟儿子说:“妈妈带你到乡下去住一天,去看看蝉吧。”他说:“不想去!乡下蚊子太多。要看蝉,在电脑上一搜索,就能看到。”

科技进步,给我们的生活以便利,却又偷走了我们很多的快乐!

儿子今天也无法忽视春蝉震天的叫声。他说:“妈妈,我们改天到冼园去看看蝉吧!”我心里一阵高兴,我真希望现在的孩子也能寻到我们当年那种与自然相亲相近的快乐!
――――
PS:在搜索蝉的图片时,看到了一种像蛾蝶一样美丽的蝉。资料说它叫“长鼻蜡蝉”,我也不知道它是蛾,还是蝉。它们羽翼色彩斑斓,眼睛小小的,鼻子长长的,不会鸣叫。我们家乡有很多,经常停在龙眼树上,我们叫它“龙眼鸡”。我今晚把图片给班里的学生看,学生说,在他们这里,它叫“昂髻娇”(我觉得这个名字更美也更形象)。我们小时候捉到它,就会拿根细线扎着它的长鼻,让它飞。现在想来还是有点残忍的。

[attachmentid=326643]

(本帖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
[snapback]3643563[/snapback]​



face3.gif
face3.gif
face3.gif
 
曾经用过一种捕蝉法,夜晚将大背箕放地上,背箕上面点着煤油灯,人上树去奋力摇树,蝉受惊向着灯光飞扑,大多数落在背箕及周围地上,效率非常高,喜欢捕蝉的不妨试试当年用这土法子抓的蝉,放满满一床(放下那种麻布蚊帐),很喜悦。
 
好文妒忌不想顶,
马屁乱拍皆真理。
得道高人伪君子,
世间不乱待何时。
 
我听说过,母蝉是不会叫的,公蝉早上若早响,代表天气很炎热...电白电台说的
 
QUOTE(飘落的黄叶 @ 2014年05月20日 Tuesday, 09:00 PM)
好美文,好老师
[snapback]3643623[/snapback]​


黄叶兄,是如何看出她是老师的呀?
 
图片很美,文很朴实。如果您是梁*丹,就是原创,不然的话,就是转贴了。
 
很多人那么喜欢它,是因为它让我们想起无忧无虑,开心纯真的童年时期。
而之所以爱想起童年时,是因为人长大了,过得不开心。。。
 
读此优美的散文,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与小伙伴们捕蝉的情景又展现在眼前。孩时我对龙眼鸡也情有独钟,常到龙眼树下寻览,但非常难捉住它,手未到它已飞走了。
 
QUOTE(飘叶 @ 2014年05月20日 Tuesday, 10:14 PM)
好文妒忌不想顶,
马屁乱拍皆真理。
得道高人伪君子,
世间不乱待何时。
[snapback]3643688[/snapback]​


论坛确实有那么几条老油条天天都在吹吹打打,猜拳喝酒,不知道油条已经炸的哝巧变黑,满屋油烟了。
确实需要像风中蓝狐这样的清新空气吹进来,不过总感觉蓝狐不像是电白人。
换个角度看,如果不是这些元老级油条在这里滚油锅,论坛也太冷清了。他们已参加了多年的征文,什么屎尿都拉光了。要知道文学这东西是需要沉淀的,所谓便秘出精品。
我还是欣赏这些炸哝自己,造福人类的好油条。
 
童年时我也很喜欢捉‘’豹虎‘’(应属蜘蛛类)玩耍,一般黑色,个头大的带点金色,在两片树叶间筑巢藏身,喜欢独居。放学后,我常与小伙伴们到家乡的后山麓杂树丛里寻找它,一旦发现,就要小心翼翼把它藏身的两片树叶摘下来,拿到空地里把它捉出来,放进预先准备好的笼子(用一种家乡称为‘’箩架‘’的植物的叶子制成)里面。然后就拿去与小伙伴们的‘’豹虎‘’打斗,斗法是把一方的‘’豹虎‘’放进另一方的笼子里,一山难藏两‘’虎‘’,两只‘’豹虎‘’就会像两头牛相斗一样,拼命把对方向后推,有时还会咬对方,最后强者为王,弱者逃走,场面激烈精彩。不知你们童年时玩过没有?若玩过说说你们的感受。
 
QUOTE(路有冻死骨 @ 2014年05月20日 Tuesday, 11:42 PM)
图片很美,文很朴实。如果您是梁*丹,就是原创,不然的话,就是转贴了。
[snapback]3643737[/snapback]​


你怎知的?我也奇怪他的文章篇篇文风不同。
 
QUOTE(路有冻死骨 @ 2014年05月20日 Tuesday, 11:42 PM)
图片很美,文很朴实。如果您是梁*丹,就是原创,不然的话,就是转贴了。
[snapback]3643737[/snapback]​


哥在某网站见到了。
 
和事佬很高,酒风不好,羊角。
 
百度:相思树上的蝉
你会见到真相
他就是:寒楼木子
我见过
 
好文!!!有共鸣,儿时就是这样过来的。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