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寻 找 袂 花 江 流 域 的 故事 (3人在浏览)

tianya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注册
2005-04-23
帖子
6,195
反馈评分
407
点数
191
性别
寻找袂花江流域的故事

-----茂名椰子村、坡仔村散记

tianya/图文


沿水东---茂名旧公路走13公里就到了袂花江,这条江发源于电

白县境内北部的鹅凰璋山脉的峡谷沟壑中,它的上游被称为沙琅江,全长

112公里,春季,沿岸百卉含英,在灿烂的阳光辉映下,水波荡漾,闪烁着

粼粼的金光,像一条长长的银带、弯弯曲曲地自北流向南海,一艘艘的货运

木船与远处的蓝天白云融为一体,景色是令人赏心悦目的。离袂花江畔4公

里外有一条村叫椰子村。


椰子村四面尽是良田沃野,没有旱涝之忧,这一带不愧是米粮仓。屈指

数来,进士出身,曾分别官至香山县令、海南同知的陈道崇的子孙已在此定

居繁衍生息了5百多年......椰子村并不是以风景优美而出名,而是村中那座

涂上几分神秘色彩的陈氏宗祠与历史人物的事迹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是宗祠

得人而显,人亦因宗祠以传。


2011年12月21日,我走进椰子村,一到村场,就看见了早已听说过的

“陈氏宗祠” ,这是一座为了奉祀陈姓历代祖宗而精心设计修建的古代宫

殿式建筑物。令人奇怪的是椰子村大人小孩都口操岭南粤语,与该村一江之

隔的袂花墟的群众讲的却是是他(她)们听不懂的黎话。“陈氏宗祠”门前

和里面都坐着村民,他(她)们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打麻将。


宗祠管理员陈叔是位衣着朴素、清和平允的长者,说话时嘴巴上挂着一

丝笑容。我和他、及坐在他旁边的村民攀谈过后,他知道我的来意便转身回

家找来一份陈氏宗祠简介送我。简介提到了祖源、各代陈氏宗族名人,尤其

是修建宗祠和为宗祠题名时发生诡异现象:

“建造时有100人做工,吃饭只得99人,其中一人非神

即仙,可谓怪也。”


宗祠大门的横额 “陈氏宗祠 ” 四字,刚劲漂亮。“据

说当年曾邀请四乡书生献字,铺晒于地上,有一云游和尚路过,故意踩踏。

众人皆恼,挟和尚赔罪,和尚不假思索,拿起草鞋,蘸墨疾书,一气呵成,

令众人惊叹不已,恼气全消,欲谢之时,和尚已不见踪影。”

......。


大门两侧是 “源通妫水,堂聚德星”都是大黑体字。妫水,地名,说明

陈姓始祖是河南省的;椰子村陈姓族人出过陈宪,陈定桂等几位举人和国

民党上将、国民党少将、解放军军级政委、名医,慈善家、至于文人学者和

商界奇才、富裕户则更多矣,堂聚德星可谓名副其实也 。


祠堂“有大小天井八个,其地下排水更称一奇,不管雨下多大,雨停天井水

即干,但总找不到出水口,有人多次用谷壳试探,下雨时放谷壳于天井中,

谷壳随水流尽,但查看四周江河塘泊均不见其踪。此谜至今未解,可谓奇

也。”联想到水东,每逢滂沱大雨,水漫金山,搞排水道建设的该动动脑筋

了。


陈氏宗祠的“奇”、“怪”都引发了我的种种联想。书写“陈氏宗祠”

和吃饭少一人的故事无法考究!而埋于地下的排水道,五百多年来不堵不

塞,确实奇!


据悉,一年四季,都有外地人结伴慕名前来游览这座宗祠,为它的飞檐

翘角,斗拱交错,画栋雕梁,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只见宗祠里,干净卫

生、通风透气、有许多楹联、楹联不乏颂扬祖宗的恩德,楹联水平高,中央大

厅上梁悬吊着一块建皇帝的奉天诰命牌原物。奉天,皇帝奉上天之命来统治

臣民,诰命,皇帝给臣子封爵用的命令。在242年前的清朝乾隆时代已有2亿

多人口,能够得到皇帝亲自委任官衔的屈指可数,不难想象椰子村举行迎接

奉天诰命牌和挂匾仪式的场面何等的隆重!这块代表浩荡皇恩的奉天诰命牌

挂在宗祠醒目的地方时曾给陈氏族人带来多大的荣耀和精神鼓励啊!宗祠左

右墙壁挂着陈道崇及其杰出后裔的彩色画像,每一幅画像下都一一附注其生

平简历,足以垂范后世。这座宗祠是椰子村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原ZG深圳市委书记李及其夫人读小学时的母校就是设在陈氏宗祠内

的,李生于电白县坡心正村一个丰衣足食的家庭,正村与椰子相距不下10公

里,来回要坐船过渡。旧社会的椰子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学风好;教风: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以致吸引了外地的小

孩前来就读。


一位女性深情地回忆道:“ 那确实是充满传说的祠堂,曾经一度是学堂,

承载了多少莘莘学子少年时代的印记与梦想。爸爸常哄我们说:‘这学校风

水好,曾出过李灏这类中央级的人物,你们勤奋读书,一定会出大学生

的。’于是,我们几个小孩都在读书路上坚持走了下去,走了出去.....回头

想想,我们不是最聪明的孩子,却是童年最受激励的孩子,所以我们乖巧听

话。”


我在宗祠看到了与陈氏祖宗画像并列的是国民党军队上将陈沛戎装照片,

我久久凝视他的像片,相片中的他英姿勃勃,撇开党派的政治立场、观点,

自己对这位崛起于军旅的寒门子弟有的是钦慕,他有做人的良知,他爱父

母,爱家乡人民,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抵御外侮做出了很大贡

献....


关于陈显臣家族的轶事在袂花江流域广为流传.....


陈沛的父亲陈显臣是很卑微的。大概祖上留下了少许的耕地,谚语说:

“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为了多打粮食,显臣常半夜出外拾粪肥田。此

外,陈显臣在袂花江撑渡挣取微薄的收入。夏季,赤日炎炎似火烧,汗流浃

背,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这位艄公穿依然着单薄的衣服在袂花江边

候客,有时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眼巴巴等不到一个过渡客。


在严重缺乏汽车运输工具和公路难走的年代,袂花江是条黄金水道,鉴

江下游的名牌产品吴川砖瓦、广州湾的洋货和沙琅江流域的农副土特产品在

此集散,造就了袂花圩的商业繁荣,但一年中,能令到显臣最高兴的还是盛

行于袂花江流域的习俗做年例,雇戏班做大戏了,此时,人们成群结伴来往

两岸,到各家去串门,渡客暴增,然而一年好景仅是随春至,摆渡这活不像

当今的黑恶势力可以独占市场,除了陈显臣吃这碗辛苦饭,袂花江沿岸还有

其它多处渡口的从业者。杨柳枯了又青,桃花谢了,又开,多少年过去了,

陈家大大小小小一直蜗居渡船,食不果腹。


椰子村农历正月十六,是日举灯游公、打醮、舞狮、舞龙戏凤、唢呐齐

奏、锣鼓喧天,武术表演,家家户户盛筵宴请亲朋,夜晚依旧例放铳,以图

热闹、气派,逐鬼,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并演大戏,这就是沿袭到现

在的年例。戏台搭在陈氏宗祠广场,张灯结彩,戏台下,人潮汹涌。大炮手

一锤一钉一针地灌实火药洞和安引,吉时一到,放----嘣、嘣、嘣....某年椰

子村的的年例,放铳产生巨大的响声,吓坏一只猫,猫窜到了一株树上,脚

穿木屐站在远处看戏的陈显臣见状对旁人说:“啊,猫爬树了!”旁人回骂

道:“你发疯了是不?什么猫爬树!”


也许是长年累月的辛苦劳作,又欠缺营养,陈显臣很瘦,脚特干瘦,势利之

徒诬显臣“生麻风”,因而族里举办聚餐之类的活动没人敢挨近他的座

位。


椰子村一陈姓财主,生有一子,请三个算卦佬推测命理,皆说,贵子弟

欲要日后发达,需找同岁同时辰出生者伴读,清秀的小陈沛于是被这名财主

选中,在财主的支助下读完了中小学、天道酬勤,又考上了免费农业大

学....。而财主之子“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倒是陪读者竿头日上,

便怪罪算卦佬,召他们来屋反诘,众算卦佬当初都得了财主的大钱,如今面

面相视,一时无法自圆其说。是夜三更时分,被生气的财主强行留宿的这三

名算卦佬,其中有一人睡得迷迷糊糊,听到一老鼠悄悄入房间偷油吃弄出的

声音,此事启发了他。天亮,他和这俩人商讨取得共识,齐见财主,说:

“你的儿子和陈沛都是子时出世,陈沛生于木船,灯火光线弱,你儿子出世

时点灯多,而金鼠夜晚出来觅食喜暗不喜太亮,这就是为何陈沛发迹,你儿

子不发迹的原因!"


那时的火水,俗称洋油,要从法属殖民地广州湾运过来,价格不低,乡下

人知悭识俭,夜间只在临睡前点着一盏小灯,大户点大盏灯,逢喜庆事,更

是通宵灯火辉煌。算卦佬拿火水灯大小做文章,搔到痒处了,财主沉思了一

会,觉得言之有理,不好再向对方发难,让他们回家....


天增岁月人增寿。转眼之间,又到了椰子村正月十六的传统年例演大戏,

早期投笔从戎的陈沛在抗日战场上凭显赫的战功当上了国军军长,陈显臣托

长子洪福舒舒服服地坐在戏台下的中间头排的太师椅上,听到鼓声不大,就

对身边的族人说:“那个鼓不靓,鼓声太小。叫人杀一只牛蒙过一个鼓。”

其实鼓声穿云裂石,只是陈显臣耳聋眼花了,陪同这位老人家看戏的一个绅

士赶忙回答:“太公的话好,是要做过新鼓了。”


中国历史最悠久,上下五千年,是传统的农耕社会,即使是现在的岭南

山区,田地分散,道路狭窄,也不适合推广机械化作业,牛一直都是农家极

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帮手,是稀缺的劳力资源,耕牛不到老弱病残的程度谁

也不舍得宰杀的。古人对牛的无私奉献一向赞赏有加:“百里西风禾黍香,

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还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惊蛰前后,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椰子村要进入春耕了,牛又要

劳碌吃苦了,此时最忌讳说杀牛,但没人敢骂被族人尊为太公的陈显臣,此

一时也,彼一时也。


抗战胜利后,陈沛任南京卫戌部队副司令。陈显臣一身农民打扮,戴着

帽棚,千里迢迢去南京探望儿子,卫兵不相信他和陈沛的父子关系,阻止这

个乡巴佬进入司令部,后经再三盘问,才带他见儿子 ....


陈沛的元配是童养媳出身,电白县坡心乡潭莲人,一只眼先天遗传, 像小

孩出生时眼睛眯成一条缝,可以看到东西的 。外界说陈沛的元配一只眼是

瞎的,称之为独眼婆,是以讹传讹了。


陈显臣家境贫寒,目不识丁,也不会看相,早年顾虑陈沛日后娶不起妻

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就跑到邻近的潭莲抱养一个破相小女孩来,待其

长大,好让她同儿子拜堂,传宗接代。养童媳是旧社会最流行的一种风俗。

陈沛出人头地后,糟糠之妻不下堂。


陈显臣有一个小儿子:陈国宽。陈沛和陈国宽虽然同娘所生,陈沛豁达

大度,但陈国宽个性刻薄,仗着胞兄是国军高级将领,在家乡作威作福,一

手遮天,连地方政府都要让他三分。


国民党电白县政府在七径米粮村抓壮丁,只要被抓者一跑过附近的茂名

县袂花的田界,就没事,袂花是国宽的独立王国。


袂花江沿岸遍布园田,田主全是椰子村陈姓族人,号称有9位车陂,每

隔一段田垌就有一位车陂,车陂越多,说明田园越多,何谓车陂?即系在江

的上游筑陂拦水,利用水能推动水车,把水送上高处的竹筒,自流灌溉农

田。园田都是椰子开村始祖陈道崇留下的。陈道崇遗训:凡是陈姓田地,只

准在族内买卖,禁止向外转手,旨在防止陈姓人集体沦为赤贫户。几百年以

来,椰子村陈氏后裔一直都恪守这条祖训。话说,椰子村一个陈姓户,因风

灾水灾造成农业失收,无力经营下去,想出让自己的田园,陈国宽在族内势

力最大,无人敢出来与自己竞价买下这位宗族兄弟的田地,他把对方的地价

压低低,想捡一个大便宜.....


原国民党化县(今化州)县长,电白籍杨竹轩在袂花境内有一条田垌被陈

国宽看中,国宽提出要买,杨竹轩不答应。国宽使出狠招,警告田客不要租

耕杨家的水田.....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打那以后,县长那片片

旱涝保收的n田杂草疯长再难见田客的影子,最后被迫拱让。


国宽从不拿正眼看大嫂,动辄呵斥她,令其睡柴房,国宽的大嫂就是陈

沛的嫡妻。某年,国宽闻悉陈沛将回乡省亲,随即去购置新被、新蚊帐、新

枕头,铺好床,叫大嫂睡回正房。夫君抵家那夜,发妻睡在陈沛身侧潸然泪

下,经陈沛细问,方说:“国宽不把我当人,作践我....."陈沛始知她受到弟

弟的虐待。第二天陈沛斥责国宽:“我能有今天,难得伊(闽南话她,指自

己的发妻)帮时帮运,你以后干是雍肆对待伊(闽南语:还是那样对待

她),我不客气,我也不再回来....." 此后,国宽的恶行才大为收敛。


潭莲某村有一农民对别人说:"我也要学下显臣去袂花江撑下渡才行,看

以后能不能也有个太公当当......。"此番并无恶意的调侃话经过张三、李四

的无意或随意的加工再传到陈家,内容已不是原汁原味,而是刺耳了,国宽

令手下将这个农民打了一顿,至于挨揍的他是否伤筋动骨一百天人们就不知

道了。


1948年,尽管国府政权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但陈沛为纪念父亲的恩德,也

是为了造福桑梓,出资创办了一所中学――显臣中学,不少穷人的子女受益

于这所中学。次年,根据自愿原则,陈家的长工、婢女、管家全随老主人陈

显臣依依惜别坡仔村,经电白县水东油地码头乘船辗转去了台湾。陈沛的为

人厚道,长工、婢女、管家和陈家亲密关系都可见一斑,也从另个侧面说明

国宽不是个劣迹斑斑的老倌,他在当地的称王称霸还是有分寸的。陈沛的发

妻和唯一的胞妹却执意留在了故土。


陈国宽去台前,经常出水东找一个绰号叫曹操九的朋友玩。曹操九,是

功夫馆的教头,也是个绅士,家住今解放街水东福音堂附近,这条街有一座

茶楼叫林义利,是国宽和曹操九出入过的地方。


林义利在水东久负盛名,“生意如同春前草,财源好似雨后泉”,可容

纳400多人饮茶,茶楼出笼的面包大、馅靓味美,价廉,每天定量供应

500,是茶客最中意吃的。老板经营茶楼有自己的特色,一年四季花旦、文

武生和水东上陈屋陈荣可等名牌乐师在此献演,从省城来的女性招待员,年

轻貌美,一边行,一边能用右食指顶起棉质小毛巾平展地旋转360度向前

走,距茶客3米左右时,用力将小毛巾甩飞出去,小毛巾在空中旋转,转啊

转,转落在茶客面前,茶客一把接住擦嘴,女招待优雅的杂技动作让生客觉

得新奇,又让老客百看不厌。


1950年下半年,电白公安局抓了曹操九,判其死刑。那时要枪毙谁只在一块

长方形木板上提前一天写出姓名,不公布罪状的,木板竖放在现在水东棉花

巷出口处一带。多数水东人对曹操九案不甚了了,都是一个猜字:曹操九之

死可能是涉及较复杂的社会关系:与陈国宽过从甚密;功夫馆是个帮派组

织,习武者给外界感觉爱滋扰生事,人们有时可见到他们在街头打斗;曹

操九的大女婿是国民党军官,女儿女婿从海南岛随薛岳部队撤退到了台

湾。 曹操九家突遭变故,“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曹操九遗

孀以替人洗衣服挣取微薄的收入,悠悠岁月,艰难地带大了身边的两个儿

女.....。


解放初,人民政府号召农民群众起来斗官僚、斗地主分田地,一些地主、

富农被吊打、整死,陈家的长媳没有因丈夫而受到牵连。“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从苦难中走过来的陈家长媳是用自己的一生去爱自己的

夫君的, 她与夫君生育了一个男孩,孩子长得一表人才,是陈家的一匹千里

驹。由于彼此聚少离多,忙于战事的他对这位发妻更多的是怜悯,更多的是

不离不弃的责任感。1949年前,陈家长媳双眼已失明,丈夫、儿子离别大陆

后,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她是在痛苦中孤独地带着种种遗憾离世

的。


陈沛的小妹嫁给了吴川县大山江大盐商欧某,丈夫就是原电白二轻五金

厂厂长欧显文的哥哥。她的丈夫早死于上世纪30年代末,寂寞寒窗空守寡;

不过,不论是在战火纷飞的旧中国,还是离开了大陆,陈沛对小妹的关照从

不间断,小妹常收到来自香港的汇款。1980年,这个人前人后低声下气20

多年的小妹终于熬出头了,她成了ZG茂名市委统战部的统战对象,由白变

红,臭变香了。 1982年,政府特批她赴台探亲。


陈沛到台湾后供职国防部等单位,一卸任就转向商界发展,逐渐成为台

湾地产巨子,并被公推为台湾高雷同乡会会长,在定居台湾的4万多乡亲们

中享有崇高的威信。他拨出私人巨款成立奖学基金会 ,奖励那些学业优秀

的高雷子弟,支助他(她)们上大学、出国留学。


据传,陈沛的二房妻子是湖南人,眉清目秀,受过高等教育,生育了二男一

女,均留学美国,落户异域。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是陈

显臣做梦都想不到的。当年在袂花江摆渡时心存简单的愿望就是盼望那位童

养媳将来能给陈家续传香火!现在他的子孙后代散落在海外各地,家族物业

遍布香港、太平洋西岸,澳洲,个个事业兴旺发达。


陈沛故居在在袂花江南面的坡仔村田垌边,周围的绿草野花在风中起

伏。 陈沛及其直系亲属离开故土多半个世纪了,其故居曾一度成了袂花人

民公社驻地,1983年,人民政府落实去台人员政策,房产权又归回了原主

人。


故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大概4000平方米,由四面房屋围合的两个庭院组

成,采光、通风条件很好。


经征求现住户同意,我登上了这座建于60多年前的陈家楼房,是水泥楼

梯,楼房共3层,第二层应是陈显臣一家居住,第三层是天面了,天面的正

南有4个房间。每一层是4--12间房不等,每一间房面积均在15---20平方米以

内,房子很普通,内部没有任何装修,是一般的石灰砂浆批荡,即使在上世

纪40年代来说也不是豪宅,但在广东农村地区,人们依然居住茅屋、泥坯瓦

屋的情况下,这座建筑物还是很醒目的,与今天的坡仔村民新屋对比,其故

居又显得寒酸,落伍了。


陈沛故居的外墙裸露着一行行整齐如一的红砖,红砖质量是没得说的,

逾半个世纪的一场场暴风骤雨却没有损害它一点的红颜,砖缝也几乎完好如

初,可再历经百年沧桑,一株榕树贴墙而长,枝繁叶茂,野鸟绕屋而飞,不

断地啾啾叫,增添了几分生气。


我在天面流连其间,我想,天面也可能是陈显臣一家每逢中秋节“瞻白

兔,直欲数秋毫”,焚香拜月,赏月的地点之一。我纵目四边的大地,晴日

照耀,满目尽是翠色;最易引起陌生人注意的是位于天面北侧的小炮楼了,

居高临下,墙的每一边均有多个枪眼以防匪寇侵扰,显示出了昔日主人在当

地那年代的政治势力、地位和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一位坡仔村的陈姓本族青年,网友cnjiancn 说 :

“现在去扫众墓的时候大家都还在谈以前陈沛在大陆时期回来扫墓的一些事。

“哎,现在陈沛家没有以前的那种风格了,起码门口那里就被那些人搞

倒了,才改成现在的鸟样。以前里面种有椰子树!而且里面的环境还真的很

不错,里四合外四合。

“ 很多年都没有进过公社(陈沛故居)里面了,虽然他就在我们家前

面。可惜现在陈沛家的管理权在镇政府,不然可以改成历史纪念馆多好啊!

比租给人家做工厂还不知道好多少呢!”


我觉得陈沛故居除了可以考虑设立历史纪念馆外,也可兼搞坡仔村文化

图书体育室,与镇盛白沙村邓龙光家族的祠堂、椰子村陈氏祠堂作为三点一

线的旅游点。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客居台湾的陈显臣父子同其他人

一样思念故乡,故乡埋葬着他们的慈母、爷爷、奶奶,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

晖,栖身千里外,未知归日是何年,由于政治原因,老主人自1949年辞别故

土后没有再踏上故土一步;倒是2年前,陈家的后人在坡仔村宗亲的陪同下

参观了祖居,并到祠堂祭祖......


从袂花回来后,我的脑海里不时浮现陈显臣半夜拾粪,在江边摆渡、在宗

祠广场看大戏,由远远地看,到近近地看,从被人冷落到被人骂又到被人敬

的故事情境,我深深体会到了早期陈显臣为维持一家生计的勤奋和世情看冷

暖,人面逐高低。



我印象中的显臣中学比自己一年多前看到的陈沛故居大好多,比故居气

派,这个国民党将军舍得拿工资建学校,而且此义举恰值中华民国危急存亡

之秋的时候,对比时下的硕鼠闹学堂现象,我感慨了.......


硕鼠是社会的不祥之物,是腐蚀社会风气的毒瘤 ,我不是严格意义上

的毛派份子,可毛泽东时代某些美好的东西却是值得我去怀念的!那是我亲

身经历过的时代。我也有理由相信,推崇礼义廉耻的旧社会,其道德风尚也

绝对比现在好!


[attachmentid=312943]

袂花江的源头----鹅凰璋岭

罗坑谢老师带着央视《远方的家----沿海行》节目主持人爬上了鹅凰璋岭

山腰。见图1---图3


[attachmentid=312940]

图1

[attachmentid=312941]

图2

[attachmentid=312942]

图3

美丽的袂花江。见图1---图3

[attachmentid=312944]

图1

[attachmentid=312945]

图2

[attachmentid=312946]

图3

[attachmentid=312947]

袂花椰子村陈氏宗祠


[attachmentid=312948]

挂在椰子村陈氏宗祠的国军上将陈沛照片
 
好文
face3.gif
 
要求恢复电白县沙琅江名称的议案 http://lianghui.maoming.gov.cn/cn/Article_...p?ArticleID=339
(2004-2-28)
  数年前,茂名市有关单位把电白县母亲河――久有盛名的沙琅江取消了,冠之为袂花江,茂名市志和地图已没有沙琅江之名了。我们认为不妥,特函要求改正,恢复沙琅江名称。原由是:
  一、沙琅江发源于电白县那霍镇覃坑村委会的青鹅岭南谷的大河尾,流经原电白县的那霍、罗坑、沙琅、霞洞、林头、羊角、坡心、七迳、小良和茂南区的袂花、鳌头等镇,汇合鉴江入海,干流长122公里,流经电白县境86公里。历代地方史志、地舆志与和军事地图记载及群众惯谓:袂花圩以上的中、上游为沙琅江、袂花圩以下的下游为袂花江(亦有称沙琅江的),应尊重这个历史事实。有人说,过去曾有称鉴江流域或袂花江流域,这是没问题的。正如珠江流域上有东江、西江、北江,并没有因有了珠江之名而删去东江、西江、北江;长江流域上有湘江、汉水、嘉陵江等也一样,并不因长江流域之称而把湘江、汉水、嘉陵江删去。为什么把袂花江流域的沙琅江删去呢!
  二、沙琅江是孕育电白人民的母亲河。解放后在中国GCD领导下,电白县人民群众战天斗地,在沙琅江上游建筑起罗坑、黄沙两本水库,在中游的林头亭梓筑坝建立共青河引水工程及整治沙琅江等,它的甘泉除灌溉沙琅江两岸各镇外,还滋润于电白中部的观珠、大衙及马踏、岭门、爵山、电城、树仔、麻岗、博贺、旦场、水东、南海等沿海各镇。电白人民对沙琅江深深怀念。在它流域中,历史上已出现了沙琅圩(现在叫镇)及名牌产品一沙琅鼓油、沙琅原行豆豉、沙琅空心菜、沙琅粉皮、沙琅福纸(草纸)沙琅竹纸(毛笔、书写纸)等。建国后的五、六十年代,电白县以丁镇泰(我国水稻专家丁颖院长培养的侄子, 电白县人大副主任)及蔡启生为主的农科技术干部,培育出我省花生良种―琅江3号、琅江4号,是在农业部和省注册了的,促使电白花生快速发展、高产,成为全省之冠,每年上调花生油一千多万斤,为国家做出贡献,获得省府及国务院表彰。在工业史上六十年代初又在沙琅江边建起石角水泥厂,生产优质水泥,命名为琅江水泥商标。在造林绿化史上,全湛江地区学习的榜样一一攻打三百里,竹化沙琅江。以及在江北的霞洞黑叶荔枝,在省、港、澳是盛有名气的。这都是誉电白为五好县的重要组成内容。删掉了沙琅江,不是把这些历史都抹杀了吗?
  三、取消沙琅江以来的数年间,我们所见所闻。从县委、县府召开党代、人代会的报告及机关行文(包括市一些机关单位),领导讲话,人民群众交谈、文艺作品及与亲友书信来
往,都是沿用沙琅江名称,没有人用过袂花江之词,这说明做违背历史事实、脱离群众之事,人民群众是不拥护不支持的。广大干部和群众,认为保持电白县沙琅江名称,不仅对茂名市的政治、经济等全方位发展没有丝毫的影响和损坏,而且会有很多好处。
以上有关沙琅江的历史和改名后和现实,请市领导深思,还是恢复沙琅江好!
特此报告,敬请赐复。
此致
敬礼
 
楼主是最近才知道沙琅江已改为袂花江,对茂名佬不顾电白县人

民的感情乱改江名也非常反感。沙琅江是枝干,袂花江是叶片,改名也不是

这样改法!楼主觉得茂名佬此举很无聊,也不懂地理学概念,电白与茂南区

的行政版图互不隶属,怎么能将主干流沙琅江划入茂南区流域!简直是疯子

的思维方式



[attachmentid=312954]

作者在广东南澳县
 
当解放军打战来到沙琅问当地找袂花江的时候,村民遥指袂花镇。
 
QUOTE(四中乐叔 @ 2013年05月21日 Tuesday, 12:31 AM)
好文
face3.gif

[snapback]3543986[/snapback]​




多谢乐叔浏览。


[attachmentid=312952]

陈氏宗祠西边墙壁挂着陈氏始祖陈道崇及其杰出后裔的彩色画

像,每一幅画像下都一一附注其生平事迹,他们的历史事迹是村中的精神财

富。椰子村的青少年要寻找模范人物来学习,其实在本族宗祠有的是。能入

宗祠的逝者在椰子村都是备受尊敬的贤人。


[attachmentid=312953]

陈氏宗祠还保存着200多年前皇帝颁发的诰命牌 。获得皇帝任

命的陈姓人必须是德才兼备 。椰子村人有资本对外宣传椰子村人杰地灵 。
 
QUOTE(tianya @ 2013年05月21日 Tuesday, 12:18 AM)
楼主是最近才知道沙琅江已改为袂花江,对茂名佬不顾电白县人

民的感情乱改江名也非常反感。沙琅江是枝干,袂花江是叶片,改名也不是

这样改法!楼主觉得茂名佬此举很无聊,也不懂地理学概念,电白与茂南区

的行政版图互不隶属,怎么能将主干流沙琅江划入茂南区流域!简直是疯子

的思维方式

[attachmentid=312954]

作者在广东南澳县
[snapback]3544000[/snapback]​





face3.gif
 
QUOTE(zhx004 @ 2013年05月21日 Tuesday, 02:36 PM)
精彩。。。
[snapback]3544167[/snapback]​




寻找袂花江流域的故事》原标题《寻找袂花江畔的故事》于

2013年4月29日上传在茂名在线,受到在线网友的欢迎,剔除水分,已有超

过1万人浏览。难得你这位外国网友对本文留下“精彩”评价两字,在

下谢谢你。


作者在为这位寒门出身的农家子弟评功摆好的同时,意在鞭挞时下那

些肆意贪污公款,自己给自己评先进、评模范、沽名钓誉、吃学生、吃家

长、盘剥老师的鲜廉寡耻的“校长”------这不是

硕鼠闹学堂




[attachmentid=312964]

图为椰子村陈氏宗祠广场,解放前做大戏的地方。椰子旧事随

流水,太公已乘白云去。


[attachmentid=312966]

挂在陈氏宗祠的陆军上将牌匾

[attachmentid=312965]

陈沛故居是类似北京的四合院,即系里四合,外四合,很简朴的。

他建造的学校比自己家建得好,花的费用大。陈沛的官衔相当于省长级别,

从他的故居来看,从他的合法收入(工资应超过旧北大的教授)来分析,看

不出陈沛是贪污分子。



解放前,北京大学一个教授的月工资能买些什么呢?请打开以下网址浏览相

关内容:

在解放前做地主远没做教授爽,更比不上现在的公务员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746622-1.shtml



寻找袂花江畔的故事

https://0668.es/forum.php?mod=viewthre...&fromuid=438499
 
沙琅江,又名袂花江,鉴江流域支流之一,位于广东省西部(即粤西)地区、电白县境内北部,是电白县的“母亲河”,也是粤西石化重镇――茂港区的主要生活、生产水源。该河流是电白县第一大河,是电白、茂港等地粮食的主要产地之一;下游所经之处还有著名的石化基地。该河对所流经地区(电白、茂港等地)人民生产、生活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attachmentid=312968]

沙琅江畔水土肥美,世世代代孕育着电白人民!
 

附件

  • DSCN9355.JPG
    DSCN9355.JPG
    730.1 KB · 查看: 197
QUOTE(李樵夫 @ 2013年05月21日 Tuesday, 07:31 PM)
沙琅江,又名袂花江,鉴江流域支流之一,位于广东省西部(即粤西)地区、电白县境内北部,是电白县的“母亲河”,也是粤西石化重镇――茂港区的主要生活、生产水源。该河流是电白县第一大河,是电白、茂港等地粮食的主要产地之一;下游所经之处还有著名的石化基地。该河对所流经地区(电白、茂港等地)人民生产、生活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snapback]3544270[/snapback]​



--------------------------------------------------------------------------------------------

作者曾在1984年初在电白黄岭区公所水西小学住过一晚,吃完

晚饭,人情味浓的官校长带着作者和陈振颐(后任教育股副股长)到沙琅江

水西流域洗澡。作者为琅江的清澈水质和沉睡在水底的鹅卵石、沿岸丰富的

植物资源陶醉了,那是一幅很美的自然美景!
 
[attachmentid=312980]

陈沛将军的小同乡。他说白话,对作者说:“陈沛的元配是坡

心潭莲人。二房是湖南人,二房生的仔女都在美国。”他见过陈沛、跟陈家

很熟的。




图为陈氏宗祠的管理员陈叔。 夏季,陈叔坐在宗祠大门,西

南风阵阵吹来,也是很享受的。每年陈叔接访了许多外地游客,他对椰子村

的名人轶事如数家珍。作者想,尽管陈叔家不出将军,但物质生活应比过去

丰裕多了。见图1--图2


[attachmentid=31298

图1

[attachmentid=312982]

图2
 
QUOTE(李樵夫 @ 2013年05月21日 Tuesday, 07:42 PM)
[attachmentid=312968]

沙琅江畔水土肥美,世世代代孕育着电白人民!
[snapback]3544271[/snapback]​



----------------------------------------------------------------------------------------------

作者在上世纪80年代常下乡到沙琅,认识过几个沙琅女性,都

长得斯文大方,作者曾想过找一位沙琅女友过一辈子。哈哈。
 
QUOTE(李樵夫 @ 2013年05月21日 Tuesday, 07:42 PM)
[attachmentid=312968]

沙琅江畔水土肥美,世世代代孕育着电白人民!
[snapback]3544271[/snapback]​



----------------------------------------------------------------------------------------------

我个人感觉,沙琅江沿岸的景色n过袂花江!也胜过鉴江!不知如今沙琅江的水质怎样了?

茂名市文联组织的游览袂花江活动 。见下图1---图3 。

[attachmentid=312977]

图1

[attachmentid=312978]

图2

[attachmentid=312979]

图3



http://www.51t.com/ting/90FA757E/0291E335/
 
1、有关树仔莘陂拔贡的故事不知楼主是否听过?
2、不知楼主是否知道台湾高雷协会联系方式?
 
[attachmentid=312985]

QUOTE(李樵夫 @ 2013年05月21日 Tuesday, 06:42 PM)
[attachmentid=312968]

沙琅江畔水土肥美,世世代代孕育着电白人民!
[snapback]3544271[/snapback]​
 

附件

  • DSCN9385.JPG
    DSCN9385.JPG
    827.5 KB · 查看: 199
QUOTE(有钱贪酒吞 @ 2013年05月21日 Tuesday, 10:06 PM)
1、有关树仔莘陂拔贡的故事不知楼主是否听过?
2、不知楼主是否知道台湾高雷协会联系方式?
[snapback]3544316[/snapback]​



---------------------------------------------------------------------------------


不知楼主是否知道台湾高雷协会联系方式?

答 :不知道是否有台湾高雷协会这单位。知道台湾有一个叫高雷同乡会。

具体通讯地址,请你向电白县对台办或电白县侨务局咨询。电白有一批人在

1950年前随军去了台湾,这批人以下垌籍为主。





莘陂 ,一个让人扼腕流泪的地方
https://0668.es/forum.php?mod=viewthre...&fromuid=438499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