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没有哪副楹联可以儿戏 (1人在浏览)

湖海山人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注册
2006-09-25
帖子
25,094
反馈评分
766
点数
191
一个公园,一个碑坊,一个祠堂,总有对联,这些对联往往都雕刻在石头或木头上,准备挂个天荒地老,给千千万万路人看的。
这些对联是不可儿戏的。
在一定程度上,其代表一个地方的文化水平。
写得不好,足以贻笑大方。

我们不要以为这些对联没有人看,如果随随便便地贴上,遇到有心人,那就丢脸了。
似我这种自以为是的秀才,虽然不会撰写对联,但评头品足的功夫总有的。
我虽然不会下蛋,但尝蛋和评说的舌头谁没有?
树仔林氏祠堂的对联的初稿为林状元所写,贴了几年后才给一个路人发机其中玄机,后及时修改。

到广州,香港也好,我进一个庙宇或公园,总会注意到其中的楹联。
我觉得粤港对联的水平还是不错的。
到重庆北山,发现大碑坊居然没有对联!我只能叹息重庆这个藏龙卧虎之地空有菩萨而无对联专家!
回看电白县,登楼、旦场、那行的碑坊对联都是挺严肃的。
但是也有的不太认真的。

不要以为没有人看,儿戏作来,我只能说当地没有文化,即使你出了多少大学生都是一样!
某个新庙宇请人写一副七言的对联,只给一百块元,我只能笑话这个地方的人根本就不懂文化的价值。

话说到这里,忽然觉得不想说了,简单地说两句结束:
如此本地没有人才,就请人,要认真的请人!不然就公开征联。

某地楹联不怎样,我曾说可以公开征联。
可是前辈说:“那请谁评呢?”
呵呵,全国征联容易,评全国的联就得有水平了!
我无语了。
 
黄大仙庙
144828747819432.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上下联分别嵌入为儒家、道家经典名。
《大洞经》也是道家经典。
这个联说明黄大仙兼有儒家和道家的修养,表现中国的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
 
192544hs17r2pfhhggfsx5.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还是香港黄大仙祠联。
 
0f0c5a160b15b4d5c18aebe0bc29efcb.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黄大仙还是黄大仙。
 
泰山名联:
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
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
全国罕有的上平下仄对联
 

附件

  • untitled.bmp
    2.7 MB · 查看: 135
后坡社联,我村的土地庙联,老先生审核过的,居然给的刻错字!
丢人吧!
新庙入神,我走过去一看:“天啊!这不是说我村没有人识字吗?”
呵呵,老先生居然也没有看!
其实,一联一贴上,当时就有人发现问题了。因为这联,有人火气很大。村里有不少人是有心的。
这联现在正在重新刻写中。

我现在贴出这联,主要是把它当成一个教训。
不要让人笑话。
658d91bfjw1e14rlv2n20j.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658d91bfjw1e14rofcdgvj.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这一联,好在贴在碑坊背面。
我专门为这联停车拍照的。
 
楼主也是楹联发烧友,顶!
 
呵呵
 

附件

  • 未命名1.JPG
    未命名1.JPG
    37.9 KB · 查看: 115
[attachmentid=307744]

山人,这对联算啥?
 

附件

  • IMG_2365.JPG
    IMG_2365.JPG
    574.6 KB · 查看: 125
QUOTE(湖海山人 @ 2013年01月29日 Tuesday, 10:02 PM)
黄大仙庙
144828747819432.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上下联分别嵌入为儒家、道家经典名。
《大洞经》也是道家经典。
这个联说明黄大仙兼有儒家和道家的修养,表现中国的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
[snapback]3491089[/snapback]​


用金刚去打大洞之意吧?!
ku.gif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