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观点:从诺贝尔奖看中日间差距 (1人在浏览)

飞凡科技

博士后
注册
2011-02-27
帖子
1,557
反馈评分
0
点数
61
深圳老崔微博称,日本至今已经有19人获得诺贝尔奖,仅次于美国。这便是一个弹丸之国公民和一个地大物博国家居民的区别。他们曾经侵略过别国,但战败后却以惊人的速度屹立在世界强国前列,而我们呢,至今仍然“以阶级斗争为纲”,大学讲堂不停的邀请一群群垃圾给学生洗脑,让愚民心甘情愿的做贪官们的棋子,悲哀!
 

附件

  • 00.jpg
    00.jpg
    23.8 KB · 查看: 175
深圳老崔敢讲话,支持。
 
诺奖对中国大陆人有偏见,应该淡化他.
 
QUOTE(飞凡科技 @ 2012年10月11日 Thursday, 03:03 AM)
深圳老崔微博称,日本至今已经有19人获得诺贝尔奖,仅次于美国。这便是一个弹丸之国公民和一个地大物博国家居民的区别。他们曾经侵略过别国,但战败后却以惊人的速度屹立在世界强国前列,而我们呢,至今仍然“以阶级斗争为纲”,大学讲堂不停的邀请一群群垃圾给学生洗脑,让愚民心甘情愿的做贪官们的棋子,悲哀!
[snapback]3423830[/snapback]​


小学到高中对自然科学不够重视,偏重人文科学,英语教育过高要求浪费青少年太多时间和精力,大部分学生因英语不过关而厌学。
 
官方的解析是:诺奖不适合中国国情・・・・・・・・
 
这不是党要操心的事情
 
QUOTE(G.O @ 2012年10月11日 Thursday, 07:36 AM)
诺奖对中国大陆人有偏见,应该淡化他.
[snapback]3423840[/snapback]​


这句话就是中国无法强大的根源,深圳老崔就是批判这种思想。
 
QUOTE(mmcyp @ 2012年10月11日 Thursday, 08:51 AM)
官方的解析是:诺奖不适合中国国情・・・・・・・・
[snapback]3423857[/snapback]​


有理,海参崴、琉球群岛不适合中国人居住,所以当初放弃它。
 
没一个能让人专心做学问搞研究的环境,出于淤泥而不染的事物可遇不可求,很多结果都讲究不断积累,水到渠成。
 
QUOTE(mmcyp @ 2012年10月11日 Thursday, 09:51 AM)
官方的解析是:诺奖不适合中国国情・・・・・・・・
[snapback]3423857[/snapback]​


ha.gif
ha.gif
ha.gif
ha.gif
 
咱中国也有自己的诺贝尔奖:

[attachmentid=301447]
 

附件

  • 75b52ed2jw1dxq8l2kw99j.jpg
    75b52ed2jw1dxq8l2kw99j.jpg
    389.1 KB · 查看: 182
要了解日本,日本也有不好的东西。但觉得日本的AV最好。呵呵,有人愿意买,有人愿意卖,又不做伤天害理的事。不像某人,明知道到处都有,还要去禁。看谁不顺眼禁谁的,造成了贫富悬殊
 
学条毛,日本这种曾经连文字都学别人的化外蛮族有什么值得学的,如果真要学,就要搞清楚蕞尔小国的曰本是凭什么打赢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两个巨人般的大国的。制度才是根本,所谓的民族虚无论、民族劣等论都不过是本身有自卑情结的人给自己找的借口,或者持这种言论的人本身就是每个国家中最劣等的,才会认为整个民族的人都跟他一个德性,整天说自己民族这样不行那样不好,这种言论的宣嚣,轻则让国人自卑,比如汽车啥都是别人的好,国人怎样努力都不行,自己人都不支持如何强大,重则以后将以当汉奸为荣,不可小视。
 
注意我说的重点是制度才是根本,我也痛恨和无奈于本国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飘,但将这些说成是国人本性劣等,就恕不敢苟同了,谁想劣等自己去,个人认为还算过得去,这个就不必代表我。
 
倭寇的制度并不是全世界最好的它也是学别人的不是它自创的,要学也跟最好的学何必学它,只是本国国情,大家也明白,再说就XXX了,不过就是在如此艰苦的情况下,中国普通老百姓还是以自己的勤劳智慧或者说不敢说绝无仅有但至少世界少有的优良品质,创造出了让世人瞩目的成就,这样还自卑?

至于要更美好的生活,大家都知道最需要什么,但绝对不是超级雷人的所谓学日本。

路漫漫其修远兮,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QUOTE(G.O @ 2012年10月11日 Thursday, 07:36 AM)
诺奖对中国大陆人有偏见,应该淡化他.
[snapback]3423840[/snapback]​


face3.gif
 
国民教育、工业化、科技等领域,中日间从来就有大距离。明治维新学西方,派出的考察使团都是各个行业领军人物。考察团呈给天皇的考察报告,对中西方文化有这样的比较:中国理学是虚的理学,西洋理学是实的理学,而此前日本一直是学习中国的(他们习惯称宋以前为中国,宋以后为支那)。明治维新后,脱亚入欧(远中国,亲西洋)已经成为政府和学界共识,而日本平民阶层,有史以来对规矩都是敬畏的。日本历史上不泛农民起义,但起义不管成功与否,都不会象中国一样成王败寇。领导者不管成不成,结局都只有一个,就是――死!因为起义者违犯了规矩。但这种悲剧英雄,死后会享有很高的殊荣――入神社。了解这个,就基本上明白日本人为什么那么固执去参拜神社了。

中国人很有意思,一种说法是日本人在战后因为韩战和冷战,被美国照顾,经济得以飞速发展。另一种说法是日本因为走市场经济的路子经济飞速发展,而中国因为没有这些因素,所以经济远落后于日本。日本在战前,就是世界工业强国,零式战机性能优于当时世界大多战机,拥有成建制的航母战斗群,而中国直到现在还在为将要拥有航母而欢呼!更重要的是重工业、基础工业,国民教育在战前就优先中国数十年。

一个例子是:中日间著名的松山战役,日本守备部队不过三千人。而中方与之对决的是几十万军队。中日双方伤亡比例,据邓贤纪实文学《大国之魂》载,好象是数十倍甚至百多倍,我二千年读的《大国之魂》,记忆经已模糊,反正比例是非常悬殊。还有就是邓贤查阅相关史料,连日本慰安妇都以死殉国,这跟中国成建制的皇协军也是大异其趣的。松山战役,国军读过二年私塾的,都被重点培养成技术兵种,最低是工兵,美国教官训练。战争期间,整个作战计划基本都是美国顾问主导,最坚固的工事,久攻不下,还是美国顾问制定地道爆破计划,挖一个V(Y)型地道,填充大量炸药,才将松山要塞彻底拿下。而爆破并不理想,是顾问计划问题还是国军执行问题,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搜集相关资料分析判断。

中日之间,拿任何表象作依据做出的判断都是轻佻不负责的,解剖中国或者日本,先从解剖细节入手,这应该成评判的基本因素。
 
松山战役,日本守备部队除了军人训练有素、并以武士道来精神武装而死不投降,根本原因则是以高度工业化的思想来设计构建防御工事,据说其工事设计建设之精密,放到当下乃不失为世界先进水平。松山工事之精密,甚比当下日本单反相机。 说白了,松山战役中日对垒的实质,是中世纪农耕文明和现代先进工业文明的对垒,国军虽然有先进的美国装备,但军员依然是中世纪的农民,假如日军守备部队有外援,松山战役的结果就不是这个样子。

认真分析松山战役,可以找到中日差距的实质。中国从整体上跟日本的差距,就是人的差距,体制啊援助啊都是皮相,人的差距才是实质。日本战后经济能迅速起飞,因为日本人还是那个日本人,跟战前没有根本区别。日本人可以忍受北极熊山姆大叔运走他们的机器设备,他们的金钱,但以一亿人玉碎的决心(神风敢死队的自杀冲锋是这种决心的外在表现)保存国体,保持天皇制,并以美国在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弹的惨痛代价最终让美国人作出让步,是因为国体和天皇已经被他们内化成一种精神图腾,拿掉了这图腾,意义基本等同于亡种,还有神社,意义跟这个类同。
 
还不如学习 阿咩里卡
 
QUOTE(G.O @ 2012年10月11日 Thursday, 07:36 AM)
诺奖对中国大陆人有偏见,应该淡化他.
[snapback]3423840[/snapback]​



是对中国人有偏见、、或者是对中国政府、、、、请分清楚
 
QUOTE(飘落的黄叶 @ 2012年10月12日 Friday, 11:20 PM)
国民教育、工业化、科技等领域,中日间从来就有大距离。明治维新学西方,派出的考察使团都是各个行业领军人物。考察团呈给天皇的考察报告,对中西方文化有这样的比较:中国理学是虚的理学,西洋理学是实的理学,而此前日本一直是学习中国的(他们习惯称宋以前为中国,宋以后为支那)。明治维新后,脱亚入欧(远中国,亲西洋)已经成为政府和学界共识,而日本平民阶层,有史以来对规矩都是敬畏的。日本历史上不泛农民起义,但起义不管成功与否,都不会象中国一样成王败寇。领导者不管成不成,结局都只有一个,就是――死!因为起义者违犯了规矩。但这种悲剧英雄,死后会享有很高的殊荣――入神社。了解这个,就基本上明白日本人为什么那么固执去参拜神社了。

中国人很有意思,一种说法是日本人在战后因为韩战和冷战,被美国照顾,经济得以飞速发展。另一种说法是日本因为走市场经济的路子经济飞速发展,而中国因为没有这些因素,所以经济远落后于日本。日本在战前,就是世界工业强国,零式战机性能优于当时世界大多战机,拥有成建制的航母战斗群,而中国直到现在还在为将要拥有航母而欢呼!更重要的是重工业、基础工业,国民教育在战前就优先中国数十年。

一个例子是:中日间著名的松山战役,日本守备部队不过三千人。而中方与之对决的是几十万军队。中日双方伤亡比例,据邓贤纪实文学《大国之魂》载,好象是数十倍甚至百多倍,我二千年读的《大国之魂》,记忆经已模糊,反正比例是非常悬殊。还有就是邓贤查阅相关史料,连日本慰安妇都以死殉国,这跟中国成建制的皇协军也是大异其趣的。松山战役,国军读过二年私塾的,都被重点培养成技术兵种,最低是工兵,美国教官训练。战争期间,整个作战计划基本都是美国顾问主导,最坚固的工事,久攻不下,还是美国顾问制定地道爆破计划,挖一个V(Y)型地道,填充大量炸药,才将松山要塞彻底拿下。而爆破并不理想,是顾问计划问题还是国军执行问题,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搜集相关资料分析判断。

中日之间,拿任何表象作依据做出的判断都是轻佻不负责的,解剖中国或者日本,先从解剖细节入手,这应该成评判的基本因素。
[snapback]3424268[/snapback]​


face3.gif
这个正确。
现在国人对日本的态度,留有义和团的烙印。中日一衣带水,相互之间依赖很大。互相掐架,对谁都没有好处,如果说有人笑了,那只有苏俄和北韩,因为我们帮他牵制了美帝。
说到军事实力,双方不相伯仲。如果说到科技,中国远落后于日本。未来战争靠的是科技,经济建设更离不开科技。有网友曝料:军队的电子装备里,关键零部件大多来自日本。一旦有战事,后果可想而知。
有趣的是,日本的雷达卖到我国的每一个角落,而欧美的雷达对我国却实施禁运。(透露一个小秘密,本人是雷达专业的)
 
崔卫平等:让中日关系回归理性――我们的呼吁

[attachmentid=301522]
 

附件

  • 2012105029572231540.jpg
    2012105029572231540.jpg
    415.7 KB · 查看: 164
QUOTE(自由主义 @ 2012年10月14日 Sunday, 12:46 PM)
face3.gif
这个正确。
现在国人对日本的态度,留有义和团的烙印。中日一衣带水,相互之间依赖很大。互相掐架,对谁都没有好处,如果说有人笑了,那只有苏俄和北韩,因为我们帮他牵制了美帝。
说到军事实力,双方不相伯仲。如果说到科技,中国远落后于日本。未来战争靠的是科技,经济建设更离不开科技。有网友曝料:军队的电子装备里,关键零部件大多来自日本。一旦有战事,后果可想而知。
有趣的是,日本的雷达卖到我国的每一个角落,而欧美的雷达对我国却实施禁运。(透露一个小秘密,本人是雷达专业的)
[snapback]3424728[/snapback]​




呵呵,这个得小心啊。论坛上不骂毛的几乎被叫做五毛,不骂日本的则称为汉奸,说真话不容易。

科技何止事关军事实力,往大了说,科技事关一个国家民族生死存亡。而科技的基本要素,个人认为一是工业化水平,一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而工业化水平是将创新能力转化成产品的唯一手段。

中国现在的情况是:工业水平低下,工业化远没完成,而苛酷的言论环境又很大程度扼杀人的创新精神。一个不骂毛则被骂五毛,不骂日本则被骂汉奸,买日本车则被打到脑浆迸流的社会,必是欠缺新创力的社会。创新力必然在宽容宽松的社会才能最大限度发展,一个扼杀言论自由的国家社会,是很难有惊人的创新力的,四大自由将言论自由放第一位,是非常有道理的。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