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据说,中秋节的正式形成尤其是在民间盛行是北宋时期,到了明清时,始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节前几天及过节这天,人们会互相馈赠月饼表达良好祝愿,很多人家还要张灯结彩、设宴赏月,一片佳节盛况。
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一项重要载体,传统节日习俗是民族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和升华。而对于中秋节来说,其所传承的价值理念,就是亚洲传统文化里对个体而言最为重要的“家国”观念中的“家”。
“家”意味着“亲情”和由亲情所带来的“幸福”。
中秋,就意味着合家团圆,还有对亲人好友的祝福。
现代文明对传统节日的影响是强大的。其中又分成截然相反的“淡化”和“升华”两种。随着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传统节日在与洋节的碰撞中正在没落。比如旧时中秋节的祭月、祈福、挂花灯等传统习俗已经渐渐消失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取而代之的,是快速兴起的电子贺卡、祝福短信等。
国务院虽然在2008年将清明、端午、中秋节三个传统节日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但有人认为,仅靠法定假日的形式依然无法改变现在“洋节”的强势,传统节日必须在形式和内涵上有所创新和升华。长期以来中华民族日渐形成了一种不自信甚至自卑的民族心态,总认为外国的就是好的、先进的、时尚的,而中国的任何东西似乎都比不上外国的。于是,吃外国的,穿进口的,过节也要过洋节,显得自己很时尚的样子,这种心态无形之中为外国的传统节庆文化产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市场空间和大量的消费者。
比如西方情人节,比如圣诞节!
君见否?圣诞节一年比一年动静大,一年比一年闹得欢,都快赶上春节了。
随着圣诞节的氛围在中国越来越浓,年轻人更加多地热衷于过洋节,说洋话,穿洋装,烫洋发,甚至顶礼膜拜耶稣!
我不是宗教人士,不知道基督教的壮大是否和本国文化衰败有关,还是和西方有组织有预谋的文化侵略有关,但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面临严峻的考验倒是不争的事实,从文化资本到文化产品,从文化形态到意识形态,从语言文字到宗教信仰,从影视传媒到日常生活,“西化”无处不在,如此强势的西方经济文化势力长驱直入,陷民族与国家于物质精神不独立的尴尬境地并非危言耸听,我们如果不在文化异化这个问题上及早警惕,优秀的中华文化的独立性就难以始终保持!因此,各级统战部门与文化团体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抵制以西方“洋节”为代表的垃圾文化,因为外国的月亮绝对不会比中国的圆!
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节前几天及过节这天,人们会互相馈赠月饼表达良好祝愿,很多人家还要张灯结彩、设宴赏月,一片佳节盛况。
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一项重要载体,传统节日习俗是民族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和升华。而对于中秋节来说,其所传承的价值理念,就是亚洲传统文化里对个体而言最为重要的“家国”观念中的“家”。
“家”意味着“亲情”和由亲情所带来的“幸福”。
中秋,就意味着合家团圆,还有对亲人好友的祝福。
现代文明对传统节日的影响是强大的。其中又分成截然相反的“淡化”和“升华”两种。随着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传统节日在与洋节的碰撞中正在没落。比如旧时中秋节的祭月、祈福、挂花灯等传统习俗已经渐渐消失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取而代之的,是快速兴起的电子贺卡、祝福短信等。
国务院虽然在2008年将清明、端午、中秋节三个传统节日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但有人认为,仅靠法定假日的形式依然无法改变现在“洋节”的强势,传统节日必须在形式和内涵上有所创新和升华。长期以来中华民族日渐形成了一种不自信甚至自卑的民族心态,总认为外国的就是好的、先进的、时尚的,而中国的任何东西似乎都比不上外国的。于是,吃外国的,穿进口的,过节也要过洋节,显得自己很时尚的样子,这种心态无形之中为外国的传统节庆文化产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市场空间和大量的消费者。
比如西方情人节,比如圣诞节!
君见否?圣诞节一年比一年动静大,一年比一年闹得欢,都快赶上春节了。
随着圣诞节的氛围在中国越来越浓,年轻人更加多地热衷于过洋节,说洋话,穿洋装,烫洋发,甚至顶礼膜拜耶稣!
我不是宗教人士,不知道基督教的壮大是否和本国文化衰败有关,还是和西方有组织有预谋的文化侵略有关,但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面临严峻的考验倒是不争的事实,从文化资本到文化产品,从文化形态到意识形态,从语言文字到宗教信仰,从影视传媒到日常生活,“西化”无处不在,如此强势的西方经济文化势力长驱直入,陷民族与国家于物质精神不独立的尴尬境地并非危言耸听,我们如果不在文化异化这个问题上及早警惕,优秀的中华文化的独立性就难以始终保持!因此,各级统战部门与文化团体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抵制以西方“洋节”为代表的垃圾文化,因为外国的月亮绝对不会比中国的圆!